第036集 行蕴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12  浏览次数:1484
正伟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来收看我们正觉教团所录制的三乘菩提系列节目。接下来的这一系列节目的内容,主标题是“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副标题则是“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
这个部分的节目起因于是有一些人,他们对于佛教正觉同修会所弘扬的大乘了义正法的内涵产生了误会,同时他们对于正觉同修会之中的一些事相以及法义上面,提出一些他们认为的质疑与批评,因此他们就写作一些文章来张贴于网站上面流通。这当中在对于佛法的法义上面,他们乃是以他们自己对于佛法、佛经圣典的解读认知作为基础,这样来评论正觉同修会所弘扬的三乘菩提之法义内涵。
因为他们这些文章都是张贴在网站上面,而这些文章当中有许多乃是以代号“琅琊阁”之名义为作者名居多,同时也有其他文章乃是以其他网路〔网络〕代号名义来发表。因此这些文章的作者群之中,大多乃是隐匿自己真实姓名的,而取一个网路〔网络〕名称作为其代号,这样来写作发表一些文章,发布于一些网路〔网络〕论坛上面;当然这当中也有少数几位,乃是以自己真实姓名来写作发表他们的文章,而大多数都是以网路〔网络〕化名来贴文发表的。因此这当中真实的作者到底是多少人来写?或者一人多名来写?或者多人合写一篇?我们都不得而知。其实这是网路〔网络〕发表文章的特质之一,就是隐匿真实身分而认为不必负文责。
这些人号称自己曾在正觉同修会当中学习过的人,或者自称现在仍然隐藏潜伏在正觉同修会当中,这些说法因为隐匿真实姓名,我们也不能得知其身分的真或假。因此,我们就单从他们对于法理、法义上面的错解误会而来说明,以期能够让许多观众菩萨们从这些法理、法义上面的分析而得到法上的进步。今天这一期我们要谈的就是琅琊阁作者的一篇文章,名为:〈正觉佛法名相错解:诸“行”无常的“行”指的是行蕴?〉我们将这篇文章当中的几个错误的说法,简略的举出证据来辨正。
例如琅琊阁在这一篇文章当中有提到说:【对“行蕴”的定义,正觉都说是身口意行。】他是依据其所举的《正觉电子报》72期第43到44页当中“诸行即指五蕴中的行蕴,包含身行、口行及意行”,他是依据这两句话来判断的;同时他也摘录一小段 平实导师在《识蕴真义》当中的开示。然后琅琊阁于此文中说:【从广狭义来说,“诸行无常”的“行”是最广义的“行”,“五蕴”的“行蕴”次之,“十二缘起”的“行”再次之,以“思心所”为“行”是最狭义的。对“行蕴”的定义,正觉都说是身口意行。】(〈正觉佛法名相错解:诸“行”无常的“行”指的是行蕴?〉,琅琊阁。)之后他又举出很多经论文字,想要显示正觉同修会所说行蕴的定义乃是不如他所知道的多,因此以嘲讽的口气说:【“诸行无常”和“行蕴”的正解,不单是小学生级数的佛法知识,而且网上随处都可以搜寻到。】(〈正觉佛法名相错解:诸“行”无常的“行”指的是行蕴?〉,琅琊阁。)
其实琅琊阁他是弄错了,他这一篇文章所说的,正显示他自己的错解。我们先不谈在网路〔网络〕上可以搜寻到的内容是否符合正确的事实与圣教的部分,但就在网路〔网络〕公开的电子佛典当中,其实就可以查询得到的 佛陀圣教,为什么琅琊阁他自己是不知道这一段圣教开示而以此来提出嘲讽呢?而琅琊阁没有发现的一个事实,也就是对于行蕴(或者行阴)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身口意行,这是 佛陀在《阿含经》的圣教开示。我们来看 佛陀如何地开示,在《增壹阿含经》卷28〈听法品 第36〉中的记载是这样子的:【尔时世尊与数千万众前后围遶而为说法,说五盛阴苦:“云何为五?所谓色、痛、想、行、识。云何为色阴?所谓此四大身,是四大所造色,是谓名为色阴也。彼云何名为痛阴?所谓苦痛、乐痛、不苦不乐痛,是谓名为痛阴。彼云何名想阴?所谓三世共会,是谓名为想阴。彼云何名为行阴?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阴。彼云何名为识阴?所谓眼、耳、鼻、口、身、意,此名识阴。”】从这里所举的圣教内涵,大家是否看到 佛陀开示就说明“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阴”?这是 佛陀的圣教量,而琅琊阁其所举出《正觉电子报》的文章所说的内涵乃是依据 佛陀圣教而说,但是却被琅琊阁否定。
看到这样的情形,试想到底是琅琊阁他自己错解而不知道 佛陀有此开示呢?还是他明知道 佛陀有此开示而故意反说呢?这当中真正的原因,我们是不得而知。而这一段 佛陀的圣教,其实 平实导师早就写在《阿含正义》第二辑当中了,早就已经引用在书中作为教证来说明了。对于这样明白而且容易查到的 佛陀圣教,不知道琅琊阁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有看过呢?这样对于行蕴(或者行阴)的定义,乃是最简单地概略总说行阴;但是这样基础的佛法知见,为什么琅琊阁错解不知而来嘲讽正觉同修会依据 佛陀圣教而说的正确说法呢?
再者,琅琊阁在其文章后面所举出的很多经教内容来说明行阴(行蕴)不同的别相定义,其实这些的内涵,平实导师在其他书中、或者在进阶的如同增上班的课程当中,也是多有所开示的;有很多是分散在各本书籍当中(更有详细地集中)而说,尤其是在《阿含正义》这一套书当中,更是有很多有关五阴的开示来说明,而且引用大量的经典开示来针对这些内涵有非常详细的开示。光在《阿含正义》这一套书中,就用第三章纲目下的一个节来说明,使用总共六十三页的文字来详细说明五盛阴的法义内涵;也就是从各个层面来说明五阴(五蕴)的内涵等等法义,不是只有琅琊阁所说的那个样子。
只是《阿含正义》这一套书,是专门针对以《阿含经》为引证基础来说明开示的法义,其他的正觉同修会的书籍则是依据所说大乘佛菩提法义的时候,有相关谈到五阴的地方才略说五阴(五蕴)的法义,但是却是从各个层面来说。我们今天只是摘录一些《阿含正义》书中的一小部分相关的内涵开示来说明,还有很多的内容就不在此处全部举出;因为光是讲五盛阴的部分,平实导师在书中就用了六十三页的文字来说明五阴的内容、五阴的缘起、五阴(尤其是识阴)是不能去到后世、五阴以及五盛阴的差别。建议各位观众菩萨,如果您是有兴趣了解这些部分的话,可以直接去阅读《阿含正义》总共七辑的内容。
好,我们回到今天这里所说的部分,在《阿含正义》当中有举出 佛陀的开示圣教,证明行阴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身行、口行、意行。而琅琊阁所提到思心所,也是行阴所摄的法义,这个部分 平实导师早就于2006年出版的《阿含正义》当中,就把相关的圣教引用而写在书中,而且还有作对于这一部分相关的开示说明。例如书中引用《中阿含经》卷7第30经的《象迹喻经》的开示,经中是这样说的:【“诸贤!若内眼处坏者,外色便不为光明所照,则无有念,眼识不得生。诸贤!若内眼处不坏者,外色便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识得生。诸贤!内眼处及色、眼识,知外色,是属色阴;若有觉,是觉阴;若有想,是想阴;若有思,是思阴;若有识,是识阴。如是观阴合会。”】这样类似的开示,其实在《频婆娑罗王经》当中也有这些开示。
平实导师还针对这一段开示的 佛陀圣教,以白话文的方式来语译说明:【“诸位贤者!假使内眼处(也就是眼的胜义根)毁坏了,身外的色尘便不被光明所照,就不会有想要见色的念头出现,眼识就不能出生了。诸位贤者!若是内眼处(眼的胜义根)不毁坏的状况下,外色便会被光明所照耀,意根心中就会有想要见到色尘的念头出现,眼识就能出生了。诸位贤者!内眼处(眼的胜义根)及色、眼识,能够了知外面的色尘,是属于色阴;如果因为见到色尘而有觉受,这就是觉阴(受阴);如果有了想(也就是对于五尘境界的了知性,以及语言文字的思惟、思想),这就是想阴;如果有了决定(思就是决定)而生起了身口意的行为,这就是思阴或者行阴;如果有了六个了别六尘的识,这就是识阴。要像这样来观察五阴的和合聚会。”】(《阿含正义》第二辑,正智出版社,页341-342。)
所以其实 平实导师在书中,不只是用白话语译而已,平实导师还在后面的开示有更详细的说明,来说明这相关的法义。其实在《阿含正义》当中是有开示更详细的五阴内涵,我们先把刚刚念的这个经文和语译当中,略过色阴、识阴、受阴、想阴的开示部分,我们只有摘录 平实导师在书中的这一段圣教的一小段有关行阴的部分,让各位菩萨了解当中的法义内涵。如同书中所说:【思阴者,又名行阴;谓六识面对六尘的时候之思心所继续存在不断,已对六尘有了决定性的继续取或者继续舍离,故名思阴;决定之后就有了心行,故又名心的行阴;乃至进一步有了口行与身行,也都是行阴。】(《阿含正义》第二辑,正智出版社,页342。)平实导师这里的开示,也说明行阴于此圣教当中为何说之为思阴的道理。
书中 平实导师又继续开示说明对于五阴内涵观行的重要性,让学人了解这样的知见而能够继续深入观行,而断除相关的惑障,进而可以得证解脱。我们摘录一些开示让大家了解,书中的开示是这样说的:【如是,由于色、识二阴运作的缘故,即有受阴、想阴、行阴运作不断。色阴是指十八界法中的五色根与五尘,都是入胎后才渐渐出生的缘生法,未来必定会灭,是故其性不实而虚妄;由色阴为缘而有人间的识阴六识生起,六识因虚妄性之色阴为缘而生起,故说识阴六识亦皆虚妄;受阴、想阴、行阴都由虚妄缘起的色阴与识阴而辗转生起,故亦虚妄不实,是名五阴虚妄不实。如是略说五阴虚妄不实。】(《阿含正义》第二辑,正智出版社,页342-343。)学人如果透过这样的开示知见,有确实地去实践观行自己的五阴身心,这样来建立未来断我见的基础,渐次断除对于五阴自我的执著,进而朝向三果、四果的实证。
再举一段 平实导师的开示:【所谓有余依涅槃:五阴之执著已灭尽者,方能证得有余依涅槃;若有一阴之常见未断尽者,皆是未见道之凡夫,尚且不是断我见的初果人,何况是阿罗汉果?若有一阴未灭尽者,即不得进入无余依涅槃中。】(《阿含正义》第二辑,正智出版社,页380-381。)平实导师这个说法当然是有根据的,他是写在《阿含正义》后面第九章当中讲到涅槃的时候会举证说明,有兴趣的观众菩萨可以参考书中第九章的开示。而我们再来看 平实导师在这一段书中继续说:【此时且先来探究五阴的内容,因为五阴的内容,正是想要断我见而入声闻见道位的人必须先了解的;然后再举证 世尊开示“五盛阴不能去到后世”的圣教,才能实断我见而取证初果解脱功德;所以必须先了知五阴的内容,并且信受 世尊所说“五阴是生灭法”的开示,先断了我见及三缚结以后,才有可能渐次修灭我执而取证无余涅槃。】(《阿含正义》第二辑,正智出版社,页381。)至于三果及四果的取证,这是在《阿含正义》第七章讨论慧解脱法义的时候会说明的。
从我们前面摘录的几段《阿含正义》当中的 佛陀圣教,以及 平实导师对于这些圣教的开示内容,就知道琅琊阁此篇文章所说乃是错误地误解。我们不了解琅琊阁写作此文的时候,只有引用局部一小段《正觉电子报》及《识蕴真义》的内容,这样就断章取义而妄加评论依据 佛陀圣教开示的部分。姑且不论在正觉同修会其他书籍当中于五阴(五蕴)的内容开示与讨论,光是这整套《阿含正义》当中就有甚多地方有相关的开示,乃至非常详细的从最简单对于五阴总相的定义,乃至各个层面去讨论有关五阴、五盛阴的别相内涵,还有如何观行次第的义理,这套书已经说明很多;但琅琊阁他却不见,在写文章而要评论别人,为何连这些知识都欠缺呢?真是匪夷所思!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琅琊阁这篇文章所说的是如此的草率,乃是断章取义而成为以管窥豹的结果;那对于琅琊阁其他文章是否如其所说应同时也应该受到质疑呢?今天因为节目时间的关系,我们简略地说明一些看法。谢谢大家的收看!
祈愿正法久住、常转、人天安乐、众生得利!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影音

本文标题: 第036集 行蕴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yingyin/1/285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影音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第036集 行蕴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