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正行》,今天我们要来介绍口四业之释疑,同时这一集我们也将针对几个疑问来解释。
前面几集我们介绍了杀、盗、淫等身三业,接着在这一集我们将介绍妄语、两舌、恶口、无义语等口四业。首先介绍不妄语,不妄语的原则就是如实而说,如果说话不如实、不确定而说,都是妄语。对于所见、所闻、所觉、所知,要说给别人听以前,一定要先了解来龙去脉以后才能够说,不然就是妄语。所以对某一句话或某一件事情没有确定完全了知而先为人说明了,那也是妄语。比如说,有人以暗示的方法,使人猜疑他已经开悟了,但是他自己并没有明讲,我们也没有清楚地问明白,只是疑心他已经开悟了,就对别人说他已经开悟了,我们的话就成为若有疑心,异本说者,这是妄语的轻垢罪。又比如说,以前有人这么说:开悟的人从来都不会说他已经开悟了。那三十分钟以后他又说:师父我从来都没有说我有开悟。我们听起来的意思是说:他有开悟、他宣示他已经开悟了。但是这里面有个陷阱,他的目的是要利用我们去向别人宣扬说他已经开悟了;我们不可以因为这样就对别人说:某某大师有开悟喔!我们只能把他的话转述,不可以用自己的意思说他有开悟,否则就成为妄语的轻垢罪。假使我们怀疑他,他说的话可能是虚妄之词,我们就要先求证于他,先问清楚: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已经开悟了呢?或者是方便假说示现开悟而实质上还没有开悟呢?这样问的目的是要避免若问、不问的过失;如果没有先问清楚,或提问时他仍含糊不清而不明讲,我们就只能一句一句的转述而不可以用自己的见解去说,否则我们就成为若有疑心、若见若闻,若问不问,异本说者,是名妄语,结果我们的好意变成在帮他宣说虚妄之语。所以 佛说:【若有疑心、若无疑心,若见若闻若觉若知、若问不问,异本说者,是名妄语。】(《优婆塞戒经》卷六)
所以我们呼吁所有的大师们:有悟就说有悟,没悟就说没悟,不要假借名言方便而陷害徒弟们犯了妄语戒。我们听了他的说词以后也许没有疑心,他们的目的正是要让我们没有疑心地认为他真的开悟了,又希望可以避过大妄语的戒罪。但是如果他这么说,我们可以这样地说他:若无疑心、若觉若知,异本说者,是名妄语。因为他的说法与他心中所知的确实未悟,或疑心自己悟错了的意思有所不同,所以也是妄语。也就是说,他察觉自己修证的境界、所了知的开悟境界,异于 佛所说的正理,也就是说跟 佛所说的正理是不同,而对人方便示现已经开悟,这样一样都是妄语。如果是转述别人的话,后来讲出去时没有如实讲,是有所增或有所减,都是不本见闻觉知,也就是没有本于自己所见所闻所觉所知的话来说,这也是妄语。但是这个妄语不是具足妄语,因为所说没有颠倒,只是讲一半而已,因为讲一半而成为不本见闻觉知,也就是说,不是本于自己所见所闻所觉所知的内容而说的。乃至于把自己所证的境界为别人说明时故意保留,怕别人听了以后就都会了,也是若言,不本见闻觉知,这也是妄语。所以 佛说:【若言不本见闻觉知,亦是妄语,不名具足。】(《优婆塞戒经》卷六)从这里来看,平实导师绝对不是妄语者,因为我们问他一个法,他往往会告诉我们两、三个法,不但不是讲一半,而且还讲许多;所以有时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他讲出五、六种内容出来。这就是说,有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像武术界里面,每一代都要留一招,留到后来统统都失传了;这样子,佛教还有未来吗?只是除了 佛所告诫的、不应该明说的部分,以及一般众生不适合听的部分才不演说;所以有些深妙法,因缘不到是绝对不说的。那到底是什么因缘呢?这里说的因缘有两种:第一种是听法者的程度已经容许了,而且那个场合是适合说深细的法的时候,我们就会说;另外一个因缘是有人在故意否定正法的时候,我们才会提出来说,但是也会去注意到要保护密意。因为那种深细的法为众生说了,众生听不懂;写出来了,他们也读不懂。但是,在有人故意诽谤正法的时候,那可就很好用了;所以说法应当要观机逗教,不应无所观察。这就是说:若言,必本见闻觉知。这样子就是如法说了。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 <第099集 口四业之释疑> 正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