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业道有共戒行,有不共戒行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22  浏览次数:777
十善业道还有三个差别,会产生很大的果报差异;同样一件善事或一件恶事,由于这三种差别就会产生果报的不同,也就是在方便上分三品,根本也分三品,成已也分三品。换句话说,十善业道及这根本……等三法的上中下品差别配置,都会导致果报的千差万别。如果有人能殷勤礼拜供养父母,礼拜供养师长、和上及有道德的人,并能以谦卑的心,先意问讯;口有所说一定是柔软语,绝无粗言恶语;能这样做的人,他就是懂得十善业道的方便法,他的善业道根本成就,方便也已成就了。如果这样做了以后,也能忆念自己所做的善业而不忘失,对于一一善业都能欢喜不悔,这就是“作成就”,作成就是善业道的成已。佛法不是常常讲要三轮体空吗?为什么这里又说要善于忆念?这是对一般还没有见道的凡夫讲的。善于忆念善业,对凡夫来说很重要;在舍报时要回想生前做了多少善业,对所做的善业生起欢喜心,将会影响到他来世得到较好的异熟果,异熟果是正报。
所以,如果多作恶、少造善事的人,他如果曾经与一位善知识结下善缘,当他舍报时若有福德请到那位善知识去为他开示,这善知识明知道他一生造了许多恶业,但是会提醒他:“你这一世不是做了哪一些善,事吗?”就一件一件帮他提起,让他忆念这些善事。善知识又告诉他:  “你每想起一件善事都要起欢喜心,以欢喜心把这些善事的福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他就因此懂得回向,心心念念想着极乐世界,然后就可以下品往生,就不必堕落三恶道,这就是系念思惟念佛法门。由于他对所造善业的忆念,就获得善报了,这就是修持念心。凡是要依戒相来持戒的人都是凡夫,见道以后不该依戒相来持,应该依善法总相来持戒,就是《阿含经》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以这个作为戒的总相来持:凡是恶的就远离,凡是善的就修行;我见、我执也是恶法,也该远离,这样心地就清净了;这样自净其意就是诸佛的教诲。如果智慧不够,当然就要依照戒相来持戒,那就要教导他忆念生前所造的一切善事,所以说要修念心。念就是于所经事忆持不忘。教导众生修持念心,忆念自己一生所做的善事;忆念时生起欢喜心,觉得将来死时有善业可以依靠,就会继续做善事。若对所造的善业生起念心而欢喜不悔,十善业道就有一分成就了;不断造善业,不断念持、欢喜不悔,就不断的有善业成已。做善事时专著而做,不会半途生起悔心,也不会终止善业,这就是善业道中的根本成就了。
而根本、方便、成已三件事,又分成上中下三品,综合配置下来的果报就有千差万别了。譬如行十善业道时,方便是上品的,做了很多方便要去行十善业道;可是正在做时散心而做,所以变成根本为中品;善业道完成以后心中有后悔,就是成已的下品,譬如善业道做完以后说:  “我昨天供养了一位僧宝五万块钱,好可惜!”这就是成已的下品。供养了以后应该欢喜,才会是成已的上品。若施设了很多方便、很努力去筹钱:这就是方便的上品。做了供养时心中又打妄想:“这个僧宝到底有没有开悟?”就变成根本的中品;第二天想到这件事情后悔:成已下品。众生往往会这样,特别是初学佛者往往会这样,所以会有很多差别:所以也有方便中品,他筹钱漫不经心;可是正在供养时非常的恭敬,正是专著供养,这是根本上品;可是成已的第二天想一想又后悔了:成已下品。所以会有很多差别,有人则是方便下、根本上、成已中。所以善业道的根本、方便、成已三件事情又各有三品差别,引生出来的未来世异熟果报就会千差万别;因为三品中又各自分成很多的高低差别,所以就产生很大的差别不同。所以有智慧的人既然决定要做一件善业,那就应该使方便上品,根本及成已一样都是上品,未来的果报就会非常好。
既然做了,同样是五万块钱供养出去,为什么不让它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所以有智慧的人,善业做了以后连一念后悔都不要有。假使以前供养了很多凡夫僧宝以后才来到正觉护持正法,心里想:“早知道,我那些钱不供养他们了!”那你就错了,将会使功德减少了。所以现在起要赶快转变观念:“我都不后悔,以前所做的,我都很欢喜。”使它变为成已上品。佛道就是这样,纵使在外门不断的累积福德,现在能进入内门来修积福德,就不要对以前外门所做的修福事业起后悔心,仍然应该有欢喜心。这样要求你们,是对你们好,希望未来世的异熟果都是上品;来世将更有能力护持正法,下下世得到的果报就更好,要使一切所作功不唐捐。以后要改变,对过去、今后所做的布施,都要是方便上、根本上、成已上,得到最好的结果,这样成佛的福德累积就快。
有三个法始终围绕着十种业道,就是无贪瞋痴或者有贪瞋痴。有贪瞋痴围着十业、十道,就变成十恶业道;无贪瞋痴围绕着,就成为十善业道。如前面佛所开示,绘画出我们未来世果报的心,就是如来藏,但如来藏将要绘画的内容,都是由意识、意根造业作为前导;所以从今开始,要赶快把意识与意根做全面的转变,不要暂起一念之恶;连恶念都不要生起,何况去做?所以,行十善业道一定有三法围绕着,就是没有贪、瞋、愚痴。接着佛这一句话要注意:这十业道有共戒行,也有不共戒行。有人行十善业道是共戒而行,有人行十善业道是不共戒而行,这是从凡夫来讲的。譬如受了五戒、优婆塞戒、菩萨戒或出家人的声闻戒,后来行十善业道,这就是共戒而行。如果皈依以后不受戒,只是皈依为佛弟子而行十善业道,这就是不共戒行。如果见道了以后,那就因人而异;如果只有见地,还没有进入修道位修行,一直保持在见道位的状态中,可是因为喜欢吃肉所以还是照吃,喜欢饮酒时也是照喝不误,喜欢破口骂人的还依旧在骂,这就是他还没有进入修道位,还在初见地中,永远都保持在初果中,不能进入二果。这是他没有进入相见道位去修,因为菩萨七住位同时也是声闻果的初果;菩萨证得实相心,同时一定断我见、断三缚结,所以七住菩萨同时也是初果人。假使断我见、证如来藏以后仍然不改原有的脾气,他就永远都在初果,所以贪瞋痴不改,那就表示他还没有进入相见道位中。
如果有进入相见道位,他一定会成为二果人。初果叫见地,二果叫薄地;薄是指贪瞋痴薄,贪瞋痴淡薄就表示他有在修道上面开始用功了。他也受了戒,一定会共戒而行;如果没有受戒,他也会依道共戒而行。即使他没有去受戒,他有进入二果而薄贪瞋痴了,就表示他修十善业道时共戒而行。如果他只是有见地,不想努力上进,无法得薄贪瞋痴的二果功德,他就不共戒行:十善业道也在修,可是心中同时在骂:“这个人好吃懒做!”布施给众生时就会:“拿去吃吧!”然后就恶行:用丢的。这是有见地而没有薄贪瞋痴,就是不共戒行,因为他这样已经犯了菩萨戒。所以十业道有共戒行,有不共戒行;凡夫如是,见道以后也如是。如果到了三果,他行十善业道时也是不共戒行的,他根本不理会戒律,就只是善心、恭敬心、诚恳心去做。即使要指说别人的过失,也是依善心而说,绝不恶口,这就是以道共戒来行。道共戒无戒,所以十善业道有两种:有人是共戒而行,与戒共同来行十善业道;有人不依戒而仍然行十善业道,所以和戒相不相应,对于十善业道的三法及上中下品还是有差别,就导致十善业道行了以后,未来世的异熟果报增上、低劣的差别出现。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八辑)》<业品>第二十四
(原标题:十业道有共戒行,有不共戒行)
 

本文标题: 十业道有共戒行,有不共戒行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shen/1/60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调身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十业道有共戒行,有不共戒行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