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施与不施”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23  浏览次数:576
菩萨在度众说法的时候,同时也要考虑众生的根器适合与否,有时要顺于众生的觉受,有时候却不得不呈现逆于众生觉受的作法。经论上也说:【云何施与云何不施?谓诸菩萨,若知种种内外施物,于彼众生「唯令安乐,不作利益」;或复于彼「不作安乐,不作利益」,便不施与。若知种种内外施物,于彼众生「定作利益,不定安乐」;或复于彼「定作利益,定作安乐」,即便施与。如是略说菩萨应施不应施已。】
破邪显正并不只是批评错误这个表相而已,其目的乃是希望能够救护众生远离邪见、导;但是一般众生只有看到批评破斥的表相,却盲而不见菩萨救护众生的实质;诸佛菩萨常藉破邪显正的因缘,以显示很多法义的内涵,所呈现出来的乃是让读者可以远离邪见而趣入正道,才不会既接受正道而又同时接受错误的说法,导致无法在佛法上有所实证。因此破邪显正的同时,必然会简择正见邪见的是非对错,若遇到执于表相的众生,其对错悟大师乃至未悟古人产生情执而引生的烦恼,就会有这类反弹的说法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有一类迷信古人及错悟大师者,常常引用古人错误的说法开示,乃至有以古人错误的说法来破坏;我们为护众生法身慧命故,也是不得不这样作,并且应该这样作。
这个道理在佛菩萨开示的经论中亦如是说,如 弥勒菩萨开示:【此中菩萨念与众生有利益品所有安乐,终不念与无利益品所有安乐。菩萨于此无利益品所有安乐,以无倒慧如实了知。劝诸众生,令悉舍离,随力所能方便削夺。若苦所随有利益事,众生于此,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设兼忧苦,应授与之。若乐所随无利益事,众生于此虽有乐欲,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设兼喜乐,应削夺之。何以故?当知如是善权方便:「与兼忧苦有利益事,夺兼喜乐无利益事」,令彼众生决定于后得安乐故。是故菩萨于诸众生「若乐利益,当知义意即乐安乐」;于诸众生「若与利益,当知义意即与安乐」。所以者何?利益如因!安乐如果。】
从这段圣教的开示就知道,众生喜于看表相,所以菩萨不得不在某些因缘时节说明众生所不爱听的事实,因为这些被破斥的邪见邪行导者,乃是「无利益品所有安乐」所摄,菩萨得要「随力所能方便削夺」;为顾虑众生法身慧命的利益,因此对于某些古人,乃至现代的大师、名师,都必须声明他们并未证悟,以免迷信表相、迷信僧衣、迷信古人的众生,误会所举引文的祖师乃是证悟者。为免心性恶劣者引用这些古人错误的说法,造下诽谤的恶业,因此而连累了这些古人,故菩萨面对这些「苦所随有利益事」,还得要「依止善权方便,设兼忧苦,应授与之」。

(原标题:有关“施与不施”)
 

本文标题: 有关“施与不施”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shen/1/10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调身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有关“施与不施”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