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融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单元。在前面的课程所讲述的是“空如来藏”,现在这一集我们将继续来讲“空不空如来藏”的义理。
在佛法经文之中常常可以看到“空”这一个字,串连在不同的词句和段落里面,因为言简意赅的缘故,读经者常会产生疑惑而不能真正理解空的真实义理。实际上,“空”它包括两个意涵:“空性”以及“空相”。空相是指诸法空相,也就是说,蕴处界等等法都是缘起性空,这是指诸法由于缘起性空,并且没有常住不坏的真实体的缘故,所以蕴处界等万法在生起之后,必定会辗转变异,到最后也终究会坏空掉。因此说,蕴处界等法以及它所衍生的万法,都是空相之法;然而,空相之法都是空有其相而没有常住不坏的实质,所以这就是空相的本质。
至于空性,则是大乘唯一佛乘的核心义理,那是指诸法空相的根源,也就是自心如来藏。因为有这个如来藏心,祂含藏着众生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熏习的一切善业种、恶业种以及无明种等等,而有众生的生死轮回不断;也因为如来藏心祂具有大种性自性等等的种子,所以祂能够借缘而创造出有情众生的色身,并且祂也能够出生六识的见闻嗅尝知觉之性,以及能够让意根的思量性在三界六尘万法当中来运行,同时让觉知心在三界当中受六尘境界的种种苦乐。
虽然说自心如来藏祂是具有能够出生万法的功德性,然而祂却是无形无色的,所以应该称为空有性,但是又恐怕称祂为空有性的话,众生会误认为祂是三界有的法,因此对于自心如来藏就不说之为有性,而偏说为空性。除此之外,空的另一个层面是具有寂灭的意义,那是指灭尽了十八界全部诸法之后,只有如来存,而没有六根、没有觉知、没有思量,也没有六尘万法的这种究竟寂灭,也就是离见闻觉知、离思量性、离自证分以及离证自证分的独自存在的状态。
在大乘佛法中所说的空如来藏,其实祂是含括了空性以及空相两个意涵。至于不空如来藏义理的阐述,我们就以如来藏的空性以及如来藏的如如来作说明。在前面的经文中曾经有讲到,当证得如来藏而依止祂以后,只有祂才是真实的,而祂借缘所出生的一切法却都是缘生缘灭的;假使能够像这样的现观,那就会知道一切法都是无常空、一切法都是可灭的,当然这样才能够成就大乘法的灭谛、大乘法的寂灭。可是我们也会问:当依如来藏而灭尽一切法之后,难道如来藏祂就像石头一样没有作用?难道祂就像木头一样没有作用?也难道祂只是一个名词的施设而完全没有作用吗?当然不是,实际上祂是有祂真实的自性,祂仍然是有自心流注,只是说不在三界当中现行而已。即便是当祂仍然还在凡夫身中的时候,还没有灭尽一切法而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如来藏的那些真实自性也依旧都是继续不断地在运作,因此称作不空如来藏。
但是,就有某位大法师学派的学人,听到说你证得如来藏了,而你又说:“如来藏有真实自性。”因此他们立刻就指责你是自性见外道。因为你并不是如同这位大法师以及他门下的那一些学人,错误地把缘起性空施设别名为如来藏,这真的是完全的颠倒错误。因此,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来说明如来藏自性的正理,并且区隔分别如来藏自性与外道自性见,这两者是完全殊途而不同道的。我们就先说自性见外道:所谓的自性见外道,完全都是在六识自性上面作计著。自性计著是说,众生执著着觉知心是我,因为众生依着这个觉知心而能够触六尘,也能够了知六尘,同时还能够反照觉知心自我的存在。所以众生就产生了错误的认知,错以为觉知心是常住心,因此而坚持着这种错误的计著,那就叫作(六识)自性计著。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因为众生对于觉知心各种的功能性——见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都有错误的计著,误认为那是常恒不会坏灭的,误认为那是能够往来三世的,并且也对于觉知心的各种功能性,执著为真实而不肯弃舍掉这种错误的认知,这就叫作自性见。
在这里我们也要大略地来说明,什么是意识觉知心的见分、自证分以及证自证分。六识觉知心的见分,就是说六识觉知心能够触六尘,那就是见分;自证分就是指六识觉知心能够领受六尘,因此称为自证分;至于证自证分,就是说六识觉知心能够反照自己是否触知六尘、是否领受六尘,而对于这一些内容自己都能够证实,所以称为证自证分。
还有在阿含部《杂阿含经》卷3的经文中,确实证明说:众生心中觉得真实有我、真实有我所,而且我和我所都是从见闻觉知等等六识的自性而产生的。经文中的开示说:
经文中说,根据正思惟三昧:观察我和我所,那都是从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能知的自性而出生的。也就是说,假使没有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能了知的自性,就不可能会有我与我所的存在。然后,还要再作这样的观察:也就是说,如果是有因、有缘而出生了识,而那个被出生的识,所属的因与缘,到底是常呢?还是无常呢?假使识是由因与缘而出生的,而出生识的因与缘又都是无常的,那么无常的因与缘所出生的识,又怎么能够说是有常住的自性呢?再说,这个被出生的识,如果是无常的话,那么识的一切行为,就是有为行,有为行当然都是从缘而生起的;因此,从缘而生起的心,就是有灾患的法,就是会灭的法。经文中又说:假使能够了知到,那是有灾患的法、那是会灭的法,那么对于五欲的贪爱就能够远离了,而成就离欲法;同时,愿意灭尽掉五蕴自己,那就成为断除觉知的法,这样子就称为圣法印,表示说知见已经清净了。这就是 佛要众比丘们应当为大众宣说的圣法印与知见清净。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性见外道全部都是落在六识的自性上面,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六识的自性;也就是说,不管他说的是觉悟妄觉、离念之觉或者直觉,全部都与自性见外道一样,都离不开六识的自性。然而,如来藏所拥有的自性,那是离见闻嗅尝而没有觉知、没有思量,也没有六尘万法;换句话说,就是离见闻觉知、离思量性,所以如来藏所拥有的自性,绝对不是六识的自性。
此外,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3〈一切佛语心品〉也有开示关于如来藏“如”的意涵,经文中的开示说:
在这个经文中首先阐明不生不灭,这是说有情一切法界的实相心——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因为如来藏实相心体是恒而不灭,所以是无生,既然从无始劫来本来无生,当然之理,本来无生也就永远无灭,因此如来藏是不生不灭的。其次说到如来藏的自性,所谓空性如来藏的意涵,是指祂非断灭空、非无常空、非虚无空、非是虚空、非一切法空,所以称祂为空性;但是如来藏祂是有自体性的,祂能够出生一切法,祂也是一切法的根源,并且祂时时无间地在一切法之中运行,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因此祂是有自性的。再说如来藏的涅槃性,这是说自心如来藏,不生不灭,体恒常住,无分别而离一切觉观,既离思量性,也离攀缘性,因此称为涅槃。在佛法当中所说的四种涅槃包括: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处涅槃。而这四种涅槃,也全部都是依第八识所处不同状况的涅槃性而立名的。
还有在经文中也有讲到“三乘一乘”佛法,实际上那都是 佛为了对应众生根器的种种优劣差别而施设的三乘法教,在本质上而言,佛在三乘经典当中所说的法教,都是以如来藏为一切法界的本体,以这个本体作为核心而宣说唯一佛乘的大乘之理。最后说到八识心的心自性,这是说有情众生的八种识,各有自性的不同,因此而称之为心自性;虽然八识各有自性的不同,可是我们知道前面的七个识,都是依第八识如来藏而显现的,祂们本来就是如来藏的局部体性,只是因为前七个识与如来藏的自体性是和合一起在运作的,然而看起来却好像是一心。
佛为了令有缘的众生也能够实证自心如来藏,因此将八识心的一一自性加以分别作解说,如果是有慧根以及福德具足的人,就能够依照 佛的教导而实证万法的本体,也就是第八识心体;同时,在实证之后,对于诸法就有了抉择的能力,而能够随入佛法而入于菩萨数中,未来世也必定能够成就佛道。所以,佛为了利益众生能够实证万法本体的缘故,因此在第三转唯识诸经当中,就细说了八识心的各各自性差别,这就是心自性。像这样,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皆如,都是由如来藏识本来的如而立名的。
假使说不能够依于 佛的教导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实义,那么势必会因为错会了 佛所说,而自己却又坚持着错误的计著,那就必定是会堕入到建立见以及诽谤见之中。这就好比魔术师所作的种种幻化而不真实的表演,对于凡俗无智的人,就会信以为真,就会被他所迷惑。同样的道理,自己对于法的错误计著,不但信以为真,并且也错会了 佛所说的真实义理,反而会生起种种异于佛意的妄想,可是却又坚持不肯弃舍掉;像这样的人,他就会误导众生的学佛方向,而且也会把众生引导进入到歧途之中。在经文中就明确地说,像这种人他当然不是圣贤!
所以,如来藏祂是真实法,本来自在的法,祂是具有五蕴以外的自性,祂并不是名言施设的;所以绝对不是像某些大法师他所扭曲的说是缘起性空,因为如来藏绝对不是缘起性空的异名。正因为如来藏本识能够出生名色,祂是在众生的五蕴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心,因此祂能够在五蕴灭尽了之后成为无余涅槃中的本际;又因为有如来藏本识常住而不可坏,所以才能够建立二乘涅槃不堕于断灭空见,也因此让常见以及断见外道都没有办法攀缘于二乘涅槃正义。所以说,如来藏本识祂是有自性的,但是祂这个自性并不是五阴的自性,也不是六识以及意根的自性。虽然说如来藏本识祂有出生万法的自性,但是祂却是一向清净;而这样的清净,也并不是经过修行才变清净的,而是祂本来自性清净。
至于祂所执藏的一切不净的种子,那都是七识心的所有,也都是五阴所有的。当这些不净种子流注出来而成为现法当中不清净行为的时候,那也都是由七识心相应而成就的不清净行,而如来藏自己却仍然是清净无染的,这就是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的实相。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单元就为您讲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单元。在前面的课程所讲述的是“空如来藏”,现在这一集我们将继续来讲“空不空如来藏”的义理。
在佛法经文之中常常可以看到“空”这一个字,串连在不同的词句和段落里面,因为言简意赅的缘故,读经者常会产生疑惑而不能真正理解空的真实义理。实际上,“空”它包括两个意涵:“空性”以及“空相”。空相是指诸法空相,也就是说,蕴处界等等法都是缘起性空,这是指诸法由于缘起性空,并且没有常住不坏的真实体的缘故,所以蕴处界等万法在生起之后,必定会辗转变异,到最后也终究会坏空掉。因此说,蕴处界等法以及它所衍生的万法,都是空相之法;然而,空相之法都是空有其相而没有常住不坏的实质,所以这就是空相的本质。
至于空性,则是大乘唯一佛乘的核心义理,那是指诸法空相的根源,也就是自心如来藏。因为有这个如来藏心,祂含藏着众生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熏习的一切善业种、恶业种以及无明种等等,而有众生的生死轮回不断;也因为如来藏心祂具有大种性自性等等的种子,所以祂能够借缘而创造出有情众生的色身,并且祂也能够出生六识的见闻嗅尝知觉之性,以及能够让意根的思量性在三界六尘万法当中来运行,同时让觉知心在三界当中受六尘境界的种种苦乐。
虽然说自心如来藏祂是具有能够出生万法的功德性,然而祂却是无形无色的,所以应该称为空有性,但是又恐怕称祂为空有性的话,众生会误认为祂是三界有的法,因此对于自心如来藏就不说之为有性,而偏说为空性。除此之外,空的另一个层面是具有寂灭的意义,那是指灭尽了十八界全部诸法之后,只有如来存,而没有六根、没有觉知、没有思量,也没有六尘万法的这种究竟寂灭,也就是离见闻觉知、离思量性、离自证分以及离证自证分的独自存在的状态。
在大乘佛法中所说的空如来藏,其实祂是含括了空性以及空相两个意涵。至于不空如来藏义理的阐述,我们就以如来藏的空性以及如来藏的如如来作说明。在前面的经文中曾经有讲到,当证得如来藏而依止祂以后,只有祂才是真实的,而祂借缘所出生的一切法却都是缘生缘灭的;假使能够像这样的现观,那就会知道一切法都是无常空、一切法都是可灭的,当然这样才能够成就大乘法的灭谛、大乘法的寂灭。可是我们也会问:当依如来藏而灭尽一切法之后,难道如来藏祂就像石头一样没有作用?难道祂就像木头一样没有作用?也难道祂只是一个名词的施设而完全没有作用吗?当然不是,实际上祂是有祂真实的自性,祂仍然是有自心流注,只是说不在三界当中现行而已。即便是当祂仍然还在凡夫身中的时候,还没有灭尽一切法而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如来藏的那些真实自性也依旧都是继续不断地在运作,因此称作不空如来藏。
但是,就有某位大法师学派的学人,听到说你证得如来藏了,而你又说:“如来藏有真实自性。”因此他们立刻就指责你是自性见外道。因为你并不是如同这位大法师以及他门下的那一些学人,错误地把缘起性空施设别名为如来藏,这真的是完全的颠倒错误。因此,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来说明如来藏自性的正理,并且区隔分别如来藏自性与外道自性见,这两者是完全殊途而不同道的。我们就先说自性见外道:所谓的自性见外道,完全都是在六识自性上面作计著。自性计著是说,众生执著着觉知心是我,因为众生依着这个觉知心而能够触六尘,也能够了知六尘,同时还能够反照觉知心自我的存在。所以众生就产生了错误的认知,错以为觉知心是常住心,因此而坚持着这种错误的计著,那就叫作(六识)自性计著。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因为众生对于觉知心各种的功能性——见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都有错误的计著,误认为那是常恒不会坏灭的,误认为那是能够往来三世的,并且也对于觉知心的各种功能性,执著为真实而不肯弃舍掉这种错误的认知,这就叫作自性见。
在这里我们也要大略地来说明,什么是意识觉知心的见分、自证分以及证自证分。六识觉知心的见分,就是说六识觉知心能够触六尘,那就是见分;自证分就是指六识觉知心能够领受六尘,因此称为自证分;至于证自证分,就是说六识觉知心能够反照自己是否触知六尘、是否领受六尘,而对于这一些内容自己都能够证实,所以称为证自证分。
还有在阿含部《杂阿含经》卷3的经文中,确实证明说:众生心中觉得真实有我、真实有我所,而且我和我所都是从见闻觉知等等六识的自性而产生的。经文中的开示说: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是名比丘当说圣法印、知见清净。
经文中说,根据正思惟三昧:观察我和我所,那都是从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能知的自性而出生的。也就是说,假使没有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能了知的自性,就不可能会有我与我所的存在。然后,还要再作这样的观察:也就是说,如果是有因、有缘而出生了识,而那个被出生的识,所属的因与缘,到底是常呢?还是无常呢?假使识是由因与缘而出生的,而出生识的因与缘又都是无常的,那么无常的因与缘所出生的识,又怎么能够说是有常住的自性呢?再说,这个被出生的识,如果是无常的话,那么识的一切行为,就是有为行,有为行当然都是从缘而生起的;因此,从缘而生起的心,就是有灾患的法,就是会灭的法。经文中又说:假使能够了知到,那是有灾患的法、那是会灭的法,那么对于五欲的贪爱就能够远离了,而成就离欲法;同时,愿意灭尽掉五蕴自己,那就成为断除觉知的法,这样子就称为圣法印,表示说知见已经清净了。这就是 佛要众比丘们应当为大众宣说的圣法印与知见清净。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性见外道全部都是落在六识的自性上面,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六识的自性;也就是说,不管他说的是觉悟妄觉、离念之觉或者直觉,全部都与自性见外道一样,都离不开六识的自性。然而,如来藏所拥有的自性,那是离见闻嗅尝而没有觉知、没有思量,也没有六尘万法;换句话说,就是离见闻觉知、离思量性,所以如来藏所拥有的自性,绝对不是六识的自性。
此外,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3〈一切佛语心品〉也有开示关于如来藏“如”的意涵,经文中的开示说:
复次大慧!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缘言说义计著,堕建立及诽谤见;异建立,异妄想,如幻种种妄想现。譬如种种幻,凡愚众生作异妄想,非圣贤也。
在这个经文中首先阐明不生不灭,这是说有情一切法界的实相心——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因为如来藏实相心体是恒而不灭,所以是无生,既然从无始劫来本来无生,当然之理,本来无生也就永远无灭,因此如来藏是不生不灭的。其次说到如来藏的自性,所谓空性如来藏的意涵,是指祂非断灭空、非无常空、非虚无空、非是虚空、非一切法空,所以称祂为空性;但是如来藏祂是有自体性的,祂能够出生一切法,祂也是一切法的根源,并且祂时时无间地在一切法之中运行,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因此祂是有自性的。再说如来藏的涅槃性,这是说自心如来藏,不生不灭,体恒常住,无分别而离一切觉观,既离思量性,也离攀缘性,因此称为涅槃。在佛法当中所说的四种涅槃包括: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处涅槃。而这四种涅槃,也全部都是依第八识所处不同状况的涅槃性而立名的。
还有在经文中也有讲到“三乘一乘”佛法,实际上那都是 佛为了对应众生根器的种种优劣差别而施设的三乘法教,在本质上而言,佛在三乘经典当中所说的法教,都是以如来藏为一切法界的本体,以这个本体作为核心而宣说唯一佛乘的大乘之理。最后说到八识心的心自性,这是说有情众生的八种识,各有自性的不同,因此而称之为心自性;虽然八识各有自性的不同,可是我们知道前面的七个识,都是依第八识如来藏而显现的,祂们本来就是如来藏的局部体性,只是因为前七个识与如来藏的自体性是和合一起在运作的,然而看起来却好像是一心。
佛为了令有缘的众生也能够实证自心如来藏,因此将八识心的一一自性加以分别作解说,如果是有慧根以及福德具足的人,就能够依照 佛的教导而实证万法的本体,也就是第八识心体;同时,在实证之后,对于诸法就有了抉择的能力,而能够随入佛法而入于菩萨数中,未来世也必定能够成就佛道。所以,佛为了利益众生能够实证万法本体的缘故,因此在第三转唯识诸经当中,就细说了八识心的各各自性差别,这就是心自性。像这样,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皆如,都是由如来藏识本来的如而立名的。
假使说不能够依于 佛的教导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实义,那么势必会因为错会了 佛所说,而自己却又坚持着错误的计著,那就必定是会堕入到建立见以及诽谤见之中。这就好比魔术师所作的种种幻化而不真实的表演,对于凡俗无智的人,就会信以为真,就会被他所迷惑。同样的道理,自己对于法的错误计著,不但信以为真,并且也错会了 佛所说的真实义理,反而会生起种种异于佛意的妄想,可是却又坚持不肯弃舍掉;像这样的人,他就会误导众生的学佛方向,而且也会把众生引导进入到歧途之中。在经文中就明确地说,像这种人他当然不是圣贤!
所以,如来藏祂是真实法,本来自在的法,祂是具有五蕴以外的自性,祂并不是名言施设的;所以绝对不是像某些大法师他所扭曲的说是缘起性空,因为如来藏绝对不是缘起性空的异名。正因为如来藏本识能够出生名色,祂是在众生的五蕴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心,因此祂能够在五蕴灭尽了之后成为无余涅槃中的本际;又因为有如来藏本识常住而不可坏,所以才能够建立二乘涅槃不堕于断灭空见,也因此让常见以及断见外道都没有办法攀缘于二乘涅槃正义。所以说,如来藏本识祂是有自性的,但是祂这个自性并不是五阴的自性,也不是六识以及意根的自性。虽然说如来藏本识祂有出生万法的自性,但是祂却是一向清净;而这样的清净,也并不是经过修行才变清净的,而是祂本来自性清净。
至于祂所执藏的一切不净的种子,那都是七识心的所有,也都是五阴所有的。当这些不净种子流注出来而成为现法当中不清净行为的时候,那也都是由七识心相应而成就的不清净行,而如来藏自己却仍然是清净无染的,这就是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的实相。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单元就为您讲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