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益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讲的子题是“入地菩萨”。前面经文已经说过入地菩萨有哪五种功德,今天我们就要针对入地见道种种的一些法,将这淆讹作一些部分上的厘清。
修学佛法的人,他在信位的时候要待可能要一劫,甚至要待一万大劫;具足信心以后,他就开始了随信行的法,然后在随信的过程中仰信 如来,相信 如来可以带着他走过这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于是他在初信位的时候,开始了菩萨行。总而言之,这个就称为三贤位的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持,这个称为远波罗蜜;要等到进入圣位以后才是近,就是靠近——越来越靠近大菩提果;最后是第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大波罗蜜。
见道位本身它函盖又很广,我们一般来说,明心就是真正找到了这个心。这样从仰信、随信,慢慢的信受,最后找到、发起了智慧,这样就是明信。这样的智慧还不足以可以满足整个三贤位的修持,所以在三贤位的修持,除了开始时候见道以外,还有相见道,因此我们就把前面这个见道称为真见道。相见道的修学,它非常的漫长,根据菩萨的修持来说,《菩萨璎珞本业经》有说到︰七住位如果能够得到善知识来护持、诸佛菩萨护持,他才能够安住于七住位是不退的。所以证悟只是七住心而已,并不是整个就可以达到圣位菩萨的功德。
在佛经上也有提到说如何能够继续来满足这样的功德,以《瑜伽师地论》、还有《成唯识论》来说明,就是要满足三品心。所谓的三品心,它是非安立谛;所谓非安立谛,就是实际上你要亲证如来藏的种种的体性。所以明心就是找到这个真实法,来称作明心,可是找到以后,在相见道位的时候,你还要满足三品心;然后等到这三品心满足以后,再特别作加行,这样对于安立谛的十六品心,或是从止观上来说有九品心,要全部都能够通透,然后在佛前发起十无尽愿,这样起了增上意乐以后,就可以入地了,当然这时候是具备无生法忍的初分。那从无生法忍这样开始,对于初地一直到十地,乃至于等觉、妙觉、一生补处种种,然后到达佛地,这道路应该怎么走,都已经次第上都非常清楚了解,所以这就是入地菩萨所应具备的功德。
一般人对于说“我如何要走上这成佛之道”,他是犹豫的,这是因为信位还没有满足,要等到信、进、念、定、慧这五根,他已经有决定性,已经有堪忍,然后才有机会可以在佛道上开始继续不退他的心志;所以要从一劫乃至一万大劫的修学,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从无始以来,众生在生死之海沦堕,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来下定决心,就是因为有很多错误的知见,包括在我见上。因为不断地生死之中,这个意识心虽然是每一世都会间断,可是祂因为这样的间断,祂这个执取是不会断的;因为俱生我见是来自于第七识,祂就是要存在于三界中,祂总觉得祂才是真正的一个“我”——自己,这样就会影响到意识。所以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祂也会产生俱生我所的一些执取种种,这个虽然是断续而生起的,就是因为意识每一世都会断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就因为这第六和第七不断地执取,所以导致众生的轮回。所以,我们第一个要确信︰不论是在解脱道或是佛菩提道,第一个就是要断除意识心是我、断除意识心是真我、断除意识心是永恒的、断除意识心是常住不灭的。因为这就是我见的来源、身见的来源,因为这一个见解没办法断除,就会导致未来世要沦落生死。
从见道位来说,终于撇开了我见的种种缠缚,然后学佛菩提道的人找到了第八识,这第八识就是如来藏,就是自己的法身。可是有的人会有一种错误见解,他就想:“欸,我找到以后就应该是成佛了!”实际上没有。因为找到的时候,只是一个阶位上清楚了自己的第八识,但是第八识所含藏的一切的种子并没有具足,所以经典有说要一切种智的具足、具备,全部都清楚了解了才是成佛。这在三乘菩提之法都是如是说,没有说二乘法不是如是说,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说一切种子必定有含藏种子的心识。
可是意识心是不可能含藏所有的种子的功能,因为含藏种子的功能的话,意识心祂本身有时候是污染的,有时候祂会失念;有时候祂会断灭:有时候随着舍报,然后因为如来藏的力量,又出生了一个中阴,让他知道可以去投胎等等;等到中阴身再舍报,然后就有几次的中阴不断地出现,最后他就还是要去投胎,至于说业报不好的,他可能直接堕落到三恶道去了;投胎以后,这(上一世的)意识心就不在了。所以意识心祂不可依恃,是说祂不是真实有;所以不是真实有的过程中,我们就知道应当来证取这个真实有的心,这个心就是 如来所说的第八识如来藏,又称为阿赖耶识。因为祂能储藏种子,所以叫“藏”——一切诸法的种子都包含在第八识的心田之中,祂拥有许许多多的功德。可是第八识祂很特别,祂是一个无为的心体,祂没有要起念要做什么,没有要作意要做什么,都随着境界、随着因、随着缘、随着七转识,然后来变现种种的诸法,乃至于变现七转识以及满足七转识所有的心所法。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样来看待一切种智的完成,必然是要先亲证一个种子识。在《瑜伽师地论》就谈到说,这叫种子识,一切种子识就包含一切法,所以一切法都是这种子识所出生的。也就是说,祂不只能够含藏种子,能够让种子作各种的变化种种,而且祂能让种子变成现法;也就是说,祂有出生诸法的能力,因此这个就叫作“心”;也就是说,从这个阶位来说,才知道说第八识才是真心。当行者证悟了这个法,所以我们就叫作它叫明心,就明白了这个心的体性,知道了:我终于找到了祂,我确实跟 如来有同样的一个心地。这是从因位来说。因为在果位和因位,祂之不同是在于一切的种子有没有继续的变异;如来在果位的时候,一切变易生死已尽,所以种子不会再作变异;以第八识自我的功能、自我的体性、自我功德是从未变易,所变易的都是因为七转识。等到一切众生都成佛了,每一位众生都成佛,那时候就知道说这七转识就是称为七识,然后转识成智,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而这功德实际上都是本有的,只是还没有成佛被限制住了,不能发显,所以佛法是这样的不可思议。
由于要修这么多的法,实际上对于如来藏心体来说,祂是一切都没有修的,因为如来藏的心体本自含有这种种法。这中间的关键就是在于第六识本身不是第八识,第七识也不是第八识,要等到成佛位的时候,六、七、八才能够完全相通,对于种子才能够如实、如实完完全全可以非常清楚地睹见;乃至于眼见佛性也是一样,如来在最后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就夜睹明星(这明星就是金星,在最靠近地球的这明亮的星星),然后 如来就将一切的佛性都了了分明,也就是诸佛世尊所谓的眼见佛性。最后身菩萨眼见佛性和其他的阶位的菩萨的眼见佛性,是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再根据说有的人他认为“如果说经典上有提到是不是应当有一个静虑,或是说叫第四静虑(就是第四禅),然后才能够见道或是怎么样”来作一个分说。其实这是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里面所提到的,当时候舍利子他有请示 如来,那一段经文是这么说的:“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云何方便安住静虑波罗蜜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1)这段意思是说,如果想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这样的菩萨摩诃萨,应当如何有施行怎样的方便来住于静虑(就是禅定)的波罗蜜多呢?然后 世尊就有开示,开示这样的菩萨摩诃萨众(“众”,就代表所有的最后身菩萨都是如此的,不是哪一个最后身菩萨不如此),他就是要依第四静虑来修学;虽然最后身菩萨他示现是凡夫,就像是 释迦牟尼佛祂示现为悉达多太子,让祂看起来跟一般的众生没什么区别,实际上这是示现,示现的时候,会去圆满这四禅八定的修学,然后在四禅八定的修学里面,依第四静虑来满足亲证真如。
对于第四静虑的话,有的人可能想︰那时候不是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对!在等至位的时候是没有呼吸、心跳,可是菩萨摩诃萨众,就是最后身菩萨,他们可以退回到等持位,依等持位的功德一样是在第四静虑之中,就是第四禅定之中,然后在这情况来亲证真如。也就是说,最后身菩萨示现凡夫,他还是要亲证真如。这经文怎么说呢?【谓诸菩萨摩诃萨众将得无上正等觉时,皆渐次入此四静虑,……(然后等等等,最后是)降伏魔军成无上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1)所以这一段就很清楚让我们知道说,并不是一切三贤位的菩萨都需要修学到第四禅定(第四静虑);而是最后身菩萨,他本来就会圆满这禅定的修学,所以来显示这第四静虑的修学。所以那时候才会去亲证真如、示现明心,那这一段又在哪里呢?【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1)所以这样就很清楚了:因为最后身菩萨,他到了最后(或是说最初)的时候,他亲证这个真如,他是依第四禅定的作意然后来明心的,当然最后再眼见佛性。所以,我们这样可以知道说,经文写得非常清楚,这一切的菩萨摩诃萨众,就是指最后身菩萨,不应当误会成是所有的——包括三贤位的菩萨,因为它前提是根据舍利弗菩萨(所问)来说明的。
然后我们再看说,关于达摩祖师来到中土,他示现他本身面壁很多年,实际上对他来说,他有可能就是在修学四禅八定。为什么呢?因为四禅八定本身是三地菩萨应当证修的一个科目,他如果修学好了,他可以在禅定中自娱(自己娱乐),也可以继续发起四无量心、五神通等等的修学,都可以在其中自己娱乐。所以一般人可能认为这样达摩祖师他面对这个墙壁,那他应该是很苦啦!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佛法谈的是一个自心内境,所以他可以透过这样修学,因为他也没有办法再去作更多的事情。至于教导二祖慧可大师,实际上只要跟慧可大师说:“你要知道有明心这个法。”然后告诉他:“明是明白第八识如来藏!”实际上就够了。因为根据《楞伽经》,我们可以知道圣位的菩萨,他不用特别人家教导,他只要知道有这件事情,他在清净的一个房间里面或等等,他就可以最后把祂找出来;他跟三贤位的证悟明心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他过去生已经证悟过(得法眼),所以他可以很快的理解,因此只要稍加来作一点指导就可以了。
同样地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菩萨摩诃萨既然是这样称为大菩萨,那连明心都没有,如何称为真正实义菩萨、乃至称为大菩萨呢?所以这必然是在说最后身的菩萨。有的人他会认为说“证悟的话应该去证得这真如,真如是纯然的无为法”;也就是说,他舍弃了应当有的心地,而不知道真如祂有几种的意思,其中一个意思是说,祂是心的真实性。这是在《成唯识论》所说的:“真如是心真实性故”(《成唯识论》卷2)另外《成唯识论》还说:“真如亦是识之实性,故除识性无别有法。”(《成唯识论》卷10)这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真如就是真实识。真实识是哪一识?就是第八识,不随生死流转,然后常住、常在。所以真如是一个法性,所以称为祂是识性——识的真实性;识或是说这叫心,心的真实性。这里真实性来说,就代表说找到第八识,当然是明心啦!而且从百法明门来说“四所显示故”,这前面四种法,这样九十四个法,才会有这样无为法的一个显示;所以六无为是因为前面种种的色、心诸法才得以显示,并不是它是可以存在于色、心之外而独存的。所以,我们对于这见道的淆讹应当在这个地方能够作一个理解。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讲的子题是“入地菩萨”。前面经文已经说过入地菩萨有哪五种功德,今天我们就要针对入地见道种种的一些法,将这淆讹作一些部分上的厘清。
修学佛法的人,他在信位的时候要待可能要一劫,甚至要待一万大劫;具足信心以后,他就开始了随信行的法,然后在随信的过程中仰信 如来,相信 如来可以带着他走过这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于是他在初信位的时候,开始了菩萨行。总而言之,这个就称为三贤位的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持,这个称为远波罗蜜;要等到进入圣位以后才是近,就是靠近——越来越靠近大菩提果;最后是第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大波罗蜜。
见道位本身它函盖又很广,我们一般来说,明心就是真正找到了这个心。这样从仰信、随信,慢慢的信受,最后找到、发起了智慧,这样就是明信。这样的智慧还不足以可以满足整个三贤位的修持,所以在三贤位的修持,除了开始时候见道以外,还有相见道,因此我们就把前面这个见道称为真见道。相见道的修学,它非常的漫长,根据菩萨的修持来说,《菩萨璎珞本业经》有说到︰七住位如果能够得到善知识来护持、诸佛菩萨护持,他才能够安住于七住位是不退的。所以证悟只是七住心而已,并不是整个就可以达到圣位菩萨的功德。
在佛经上也有提到说如何能够继续来满足这样的功德,以《瑜伽师地论》、还有《成唯识论》来说明,就是要满足三品心。所谓的三品心,它是非安立谛;所谓非安立谛,就是实际上你要亲证如来藏的种种的体性。所以明心就是找到这个真实法,来称作明心,可是找到以后,在相见道位的时候,你还要满足三品心;然后等到这三品心满足以后,再特别作加行,这样对于安立谛的十六品心,或是从止观上来说有九品心,要全部都能够通透,然后在佛前发起十无尽愿,这样起了增上意乐以后,就可以入地了,当然这时候是具备无生法忍的初分。那从无生法忍这样开始,对于初地一直到十地,乃至于等觉、妙觉、一生补处种种,然后到达佛地,这道路应该怎么走,都已经次第上都非常清楚了解,所以这就是入地菩萨所应具备的功德。
一般人对于说“我如何要走上这成佛之道”,他是犹豫的,这是因为信位还没有满足,要等到信、进、念、定、慧这五根,他已经有决定性,已经有堪忍,然后才有机会可以在佛道上开始继续不退他的心志;所以要从一劫乃至一万大劫的修学,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从无始以来,众生在生死之海沦堕,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来下定决心,就是因为有很多错误的知见,包括在我见上。因为不断地生死之中,这个意识心虽然是每一世都会间断,可是祂因为这样的间断,祂这个执取是不会断的;因为俱生我见是来自于第七识,祂就是要存在于三界中,祂总觉得祂才是真正的一个“我”——自己,这样就会影响到意识。所以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祂也会产生俱生我所的一些执取种种,这个虽然是断续而生起的,就是因为意识每一世都会断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就因为这第六和第七不断地执取,所以导致众生的轮回。所以,我们第一个要确信︰不论是在解脱道或是佛菩提道,第一个就是要断除意识心是我、断除意识心是真我、断除意识心是永恒的、断除意识心是常住不灭的。因为这就是我见的来源、身见的来源,因为这一个见解没办法断除,就会导致未来世要沦落生死。
从见道位来说,终于撇开了我见的种种缠缚,然后学佛菩提道的人找到了第八识,这第八识就是如来藏,就是自己的法身。可是有的人会有一种错误见解,他就想:“欸,我找到以后就应该是成佛了!”实际上没有。因为找到的时候,只是一个阶位上清楚了自己的第八识,但是第八识所含藏的一切的种子并没有具足,所以经典有说要一切种智的具足、具备,全部都清楚了解了才是成佛。这在三乘菩提之法都是如是说,没有说二乘法不是如是说,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说一切种子必定有含藏种子的心识。
可是意识心是不可能含藏所有的种子的功能,因为含藏种子的功能的话,意识心祂本身有时候是污染的,有时候祂会失念;有时候祂会断灭:有时候随着舍报,然后因为如来藏的力量,又出生了一个中阴,让他知道可以去投胎等等;等到中阴身再舍报,然后就有几次的中阴不断地出现,最后他就还是要去投胎,至于说业报不好的,他可能直接堕落到三恶道去了;投胎以后,这(上一世的)意识心就不在了。所以意识心祂不可依恃,是说祂不是真实有;所以不是真实有的过程中,我们就知道应当来证取这个真实有的心,这个心就是 如来所说的第八识如来藏,又称为阿赖耶识。因为祂能储藏种子,所以叫“藏”——一切诸法的种子都包含在第八识的心田之中,祂拥有许许多多的功德。可是第八识祂很特别,祂是一个无为的心体,祂没有要起念要做什么,没有要作意要做什么,都随着境界、随着因、随着缘、随着七转识,然后来变现种种的诸法,乃至于变现七转识以及满足七转识所有的心所法。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样来看待一切种智的完成,必然是要先亲证一个种子识。在《瑜伽师地论》就谈到说,这叫种子识,一切种子识就包含一切法,所以一切法都是这种子识所出生的。也就是说,祂不只能够含藏种子,能够让种子作各种的变化种种,而且祂能让种子变成现法;也就是说,祂有出生诸法的能力,因此这个就叫作“心”;也就是说,从这个阶位来说,才知道说第八识才是真心。当行者证悟了这个法,所以我们就叫作它叫明心,就明白了这个心的体性,知道了:我终于找到了祂,我确实跟 如来有同样的一个心地。这是从因位来说。因为在果位和因位,祂之不同是在于一切的种子有没有继续的变异;如来在果位的时候,一切变易生死已尽,所以种子不会再作变异;以第八识自我的功能、自我的体性、自我功德是从未变易,所变易的都是因为七转识。等到一切众生都成佛了,每一位众生都成佛,那时候就知道说这七转识就是称为七识,然后转识成智,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而这功德实际上都是本有的,只是还没有成佛被限制住了,不能发显,所以佛法是这样的不可思议。
由于要修这么多的法,实际上对于如来藏心体来说,祂是一切都没有修的,因为如来藏的心体本自含有这种种法。这中间的关键就是在于第六识本身不是第八识,第七识也不是第八识,要等到成佛位的时候,六、七、八才能够完全相通,对于种子才能够如实、如实完完全全可以非常清楚地睹见;乃至于眼见佛性也是一样,如来在最后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就夜睹明星(这明星就是金星,在最靠近地球的这明亮的星星),然后 如来就将一切的佛性都了了分明,也就是诸佛世尊所谓的眼见佛性。最后身菩萨眼见佛性和其他的阶位的菩萨的眼见佛性,是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再根据说有的人他认为“如果说经典上有提到是不是应当有一个静虑,或是说叫第四静虑(就是第四禅),然后才能够见道或是怎么样”来作一个分说。其实这是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里面所提到的,当时候舍利子他有请示 如来,那一段经文是这么说的:“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云何方便安住静虑波罗蜜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1)这段意思是说,如果想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这样的菩萨摩诃萨,应当如何有施行怎样的方便来住于静虑(就是禅定)的波罗蜜多呢?然后 世尊就有开示,开示这样的菩萨摩诃萨众(“众”,就代表所有的最后身菩萨都是如此的,不是哪一个最后身菩萨不如此),他就是要依第四静虑来修学;虽然最后身菩萨他示现是凡夫,就像是 释迦牟尼佛祂示现为悉达多太子,让祂看起来跟一般的众生没什么区别,实际上这是示现,示现的时候,会去圆满这四禅八定的修学,然后在四禅八定的修学里面,依第四静虑来满足亲证真如。
对于第四静虑的话,有的人可能想︰那时候不是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对!在等至位的时候是没有呼吸、心跳,可是菩萨摩诃萨众,就是最后身菩萨,他们可以退回到等持位,依等持位的功德一样是在第四静虑之中,就是第四禅定之中,然后在这情况来亲证真如。也就是说,最后身菩萨示现凡夫,他还是要亲证真如。这经文怎么说呢?【谓诸菩萨摩诃萨众将得无上正等觉时,皆渐次入此四静虑,……(然后等等等,最后是)降伏魔军成无上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1)所以这一段就很清楚让我们知道说,并不是一切三贤位的菩萨都需要修学到第四禅定(第四静虑);而是最后身菩萨,他本来就会圆满这禅定的修学,所以来显示这第四静虑的修学。所以那时候才会去亲证真如、示现明心,那这一段又在哪里呢?【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1)所以这样就很清楚了:因为最后身菩萨,他到了最后(或是说最初)的时候,他亲证这个真如,他是依第四禅定的作意然后来明心的,当然最后再眼见佛性。所以,我们这样可以知道说,经文写得非常清楚,这一切的菩萨摩诃萨众,就是指最后身菩萨,不应当误会成是所有的——包括三贤位的菩萨,因为它前提是根据舍利弗菩萨(所问)来说明的。
然后我们再看说,关于达摩祖师来到中土,他示现他本身面壁很多年,实际上对他来说,他有可能就是在修学四禅八定。为什么呢?因为四禅八定本身是三地菩萨应当证修的一个科目,他如果修学好了,他可以在禅定中自娱(自己娱乐),也可以继续发起四无量心、五神通等等的修学,都可以在其中自己娱乐。所以一般人可能认为这样达摩祖师他面对这个墙壁,那他应该是很苦啦!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佛法谈的是一个自心内境,所以他可以透过这样修学,因为他也没有办法再去作更多的事情。至于教导二祖慧可大师,实际上只要跟慧可大师说:“你要知道有明心这个法。”然后告诉他:“明是明白第八识如来藏!”实际上就够了。因为根据《楞伽经》,我们可以知道圣位的菩萨,他不用特别人家教导,他只要知道有这件事情,他在清净的一个房间里面或等等,他就可以最后把祂找出来;他跟三贤位的证悟明心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他过去生已经证悟过(得法眼),所以他可以很快的理解,因此只要稍加来作一点指导就可以了。
同样地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菩萨摩诃萨既然是这样称为大菩萨,那连明心都没有,如何称为真正实义菩萨、乃至称为大菩萨呢?所以这必然是在说最后身的菩萨。有的人他会认为说“证悟的话应该去证得这真如,真如是纯然的无为法”;也就是说,他舍弃了应当有的心地,而不知道真如祂有几种的意思,其中一个意思是说,祂是心的真实性。这是在《成唯识论》所说的:“真如是心真实性故”(《成唯识论》卷2)另外《成唯识论》还说:“真如亦是识之实性,故除识性无别有法。”(《成唯识论》卷10)这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真如就是真实识。真实识是哪一识?就是第八识,不随生死流转,然后常住、常在。所以真如是一个法性,所以称为祂是识性——识的真实性;识或是说这叫心,心的真实性。这里真实性来说,就代表说找到第八识,当然是明心啦!而且从百法明门来说“四所显示故”,这前面四种法,这样九十四个法,才会有这样无为法的一个显示;所以六无为是因为前面种种的色、心诸法才得以显示,并不是它是可以存在于色、心之外而独存的。所以,我们对于这见道的淆讹应当在这个地方能够作一个理解。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