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融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单元。
在上一个单元当中我们讲到:如果回小向大的大乘通教菩萨,他若有因缘值遇大善知识,并且跟随着修学大乘般若禅,时节因缘到的时候,当他亲证了第八识如来藏,而成为大乘通教七住位的菩萨,这个时候就称为“大乘真见道菩萨”,但是大乘的“真见道”菩萨并不是“相见道”位菩萨,也还不是通达两种见道的初地入地心菩萨。假使他想要再精进进入到初地,那就必须要在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之后,还要继续修学唯识一切种智,来了解如来藏之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在了解了之后更要去体验、去验证这一切的法和一切的法相,都是如来藏自心所显现的,而事实上并没有所谓的“我”和“我所”可说。又当他观察了八识心王的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与七种第一义,也观察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的法,确实能够证明统统都是没有真实的“我”以及“我所”。除此之外,他对于真如法性的“人无我”也完全具足了知,同时更能够在蕴处界一切法之中观察到诸法的虚妄性,也能够胜解这些法都是如来藏自心现量所出生的;当他能够这样子观察修证完成之后,才能够称为证得大乘“法无我”,也才能够成为初地的入地心菩萨。
在前面我们曾经讲到,识蕴是由“意根”、“法尘”以及“触心所法”和合而出生的,而意根、法尘以及触心所法,这三法又都是从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所出生的法;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确切地知道,能够出生“识蕴”的第八识阿赖耶识,绝对不会是识蕴所含摄的生灭法。除此之外,这个实相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也绝对不是由诸法蕴集而成的,因为诸法蕴集而成的“识蕴”那是从阿赖耶识心体中所出生的法,因此绝对不可以颠倒误会把第八识阿赖耶识归类到识蕴当中。如果把第八识阿赖耶识归类到识蕴当中,那么这种知见颠倒的人—就像是古时候的安慧论师跟他的徒弟般若趜多,他们统统都是不懂、不知大乘菩提基本法义的阿师,纵使他们是身着大乘的法衣,但是他们的所言、所行,实际上却都是在否定大乘法,都是在破坏大乘法。
安慧的徒弟般若趜多,他曾经著作了一部七百颂的《破大乘论》,在印度当时就有不少的小乘人,不只是在学习这一部歪曲佛法教旨、立论错谬的论著,并且还把它奉作是很了不起的大作,他们贡高我慢地认为“大乘人是完全没有办法驳倒这部《破大乘论》当中的任何一个字”。后来 玄奘菩萨就造了《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来摧邪显正,玄奘菩萨更在《制恶见论》当中非常明确地申述了大乘的法义,并且一一地加以驳斥《破大乘论》当中的种种的邪说谬见。从佛菩提的实义来说,玄奘所造《制恶见论》的目的,不仅仅是在证明“大乘法是佛所说的”,也确实证明有第八识阿赖耶识和第七识末那识的存在,同时 玄奘菩萨提倡大乘的八识论,他在论文当中更明确地阐述“一切万法都是第八识的体性流注”,而这也是证悟菩萨在悟后的转依处。后来 玄奘菩萨他接受了戒日王的礼请,就在曲女城演说这一部《制恶见论》;同时在无遮大会上高举了“真唯识量”作为立论的宗旨,阐述第八识如来藏的正理,同时也说明了“真如来藏量”以及“真真如量”,来确立“真实唯识”和“虚妄唯识”这两门和合运作的中道观;同一个道理再依这个中道观,来验证“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理。因此,大乘的佛弟子们听到了之后非常赞叹 玄奘菩萨,就尊称 玄奘菩萨为“摩诃耶那提婆”,也就是大乘天、第一义天的意思;也有小乘的佛弟子们,同样的是对 玄奘菩萨赞叹不已,于是小乘的佛弟子们就尊称 玄奘菩萨为“木叉提婆”,也就是解脱天的意思。这就同时显示出,玄奘菩萨确实是一位通达三乘菩提证量的实证者。
事实上,佛法是含括了三乘菩提的整体圆满唯一佛乘的佛法,释迦牟尼佛在世说法四十九年,前后三转所开示的佛法包括了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以及佛菩提的三乘菩提,这是一个整体圆满的唯一佛乘的佛法。先说“声闻菩提”,那是必须要先觉证蕴处界空相之后,再来历缘对境断除我执,才能够成就阿罗汉解脱果;再说“缘觉菩提”的内涵,包括他所思、所观虽然不异于声闻菩提的蕴处界空、无常、苦、无我,还有缘起性空乃至于十因缘观、十二因缘观,但是缘觉多偏向在因缘观,由因缘观而证得辟支佛果。而无论是证得“阿罗汉解脱果”或者是证得“辟支佛解脱果”,他们在舍寿之后,都是会把十八界法完全灭尽掉,穷未来际都不会再受生了;更重要的是修学大乘佛菩提的学人,也必须要先觉证蕴处界的空相,再经历触证自心生命的本体,也就是根本心—第八识—如来藏,当实证了如来藏心真如之后,还必须要在这个基础上面继续再修学。首先要先历经三贤位的般若总相智与别相智的修证,其次再从初地开始修学般若一切种智,也就是八识心王所函盖的唯识百法明门和千法明门的一切种子的智慧,当一切种子智慧修证究竟圆满了,才能够成就佛道。所以修学佛菩提的学人,必须要具足修学前后三转经典的内涵,来圆满具足一切佛法;也必须要依于前后三转的内涵来实修、实证,才能够具足圆满成佛之道。
也就是说,大乘菩提才是成佛之道,而成佛之道的根本,必须要有一切种智的修证。总体来说,无论是在世间法以及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从有情众生的根本心——如来藏心体,以及藏识之中所蕴藏的无量、无数的种子而生五阴、十二处与十八界,再由这十八界法跟如来藏之中所含藏的无量、无数的种子,辗转而生十法界的一切凡圣万法。因为这样子如实现观证得的缘故,就知道说法界实相就是众生本来就具足的自心如来藏——这在凡夫位中称为阿赖耶识,也就是中国禅宗证悟者所证悟的第八识阿赖耶识。
在《瑜伽师地论》卷51,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也有开示说:“又阿赖耶识令于善净、无记法中不得自在,转依令于一切善净、无记法中得大自在。”这个道理就是说,必须要以亲证阿赖耶识心体作为基础,才能够现观第八识心体上所显示的心体真如性;当这样子现观了之后,还要能够转依于这个心体真如性,来修除掉“阿赖耶性”以及“无记性”而能够成为“异熟识”;接着还要继续再进一步来修除掉异熟无记性,以及断尽变易生死的种子,最后转而成为“无垢识”,也就因此而显示了清净法界,而能够发起大圆镜智等等的无漏有为法性。那么从此之后,就能够在一切的善净法与一切非关善恶的无记法当中得大自在,并且还可以藉着这样的功德力来广利有情众生而无有穷尽,这个无漏有为法的功德力,本来就是成佛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学佛人想要成就圆满佛法的修证,那必定是要依于如来藏阿赖耶识的亲证作为核心,这才是正理。想要般若正观现前,也必定是因为亲证了如来藏阿赖耶识才能够生起的;假使没有开悟明心,没有禅宗明心的体验,没有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那么般若正慧是没有办法出生的,当然“般若正观”也就不可能现前。
在中国禅宗证悟明心的认定,就是大乘法的见道,也就是大乘的真见道位,依照《菩萨璎珞本业经》的判定,这是三贤位的第七住位。当菩萨进入了“真见道位”之后,还要继续再进修十行位与十回向位等等“相见道位”的法。假使不继续再进修十行位、十回向位的法,那是没有办法生起相见道位的智慧,就没有办法进入初地,就无法成为通达位的初地菩萨。在这里还要特别说明的是:假使能够依法继续进修进入到初地的入地心,这个时候的初地入地心,虽然称为“通达位”,但是仍旧摄属于“见道位”;一定是要在离开了初地入地心之后,进一步开始修学初地所应修证的无生法忍的时候,才算是进入到了初地的住地心;在这之后再进修一切种智唯识妙法,到了那个时候才可以改称为“修道位”。也就是说在修道位之中,不仅是要修学唯识“一切种智法相”,同时还要藉着唯识修学来现观“万法唯识”以及“离识无法”的事实,可以确定在万法之中没有常住不坏的众生五蕴我,接下来进一步地来亲证“法无我”;也因为有亲证法无我的证量,才会有一切种智的生起,之后再渐次地转进,次第修学而到达“等觉位”。
在真见道“明心”的那一刻,就是已经确认了、不再有怀疑了,在这个时候能够现观一切法都是从第八识—阿赖耶识—真如心中所生起的,这也就是处于“唯识性位”之中。所以“唯识性”是指在初明心的时候亲证真如理体——阿赖耶识,而称为“真见道”,真见道既是明心证真,也是相见道的初基。也就是说,当证得阿赖耶识自体,那也仅仅只是知道阿赖耶识自身的真如性的总相,但是还没有办法知道阿赖耶识自体的种种别相,所以真见道的所证是属于根本无分别智;而如果想要更进一步进入到初地的入地心之中,那么在真见道之后,还必须要再加修相见道的种种法,也就是要在真如理体阿赖耶识所生万法和所显的种种法相上面,透过现观非安立谛的三品心,以及缘安立谛而现观十六品心要等等的法,来对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心体,以及祂所出生的七转识心体的别相上面,要作更为深细的观察。当然这个“别相”的观察,是要比之前在真见道位时候的“总相”观察,还要更为的深细——更为深细作观察、作验证,因此才能够确认“万法都是八识心王所显现的法相”,同时也能够确认“七转识以及一切的我所诸法,全部都是从阿赖耶识所执藏的种子现行,或者直接、或者间接所出生的”。像这样子的现观,这个所观的理体,是有真如理体阿赖耶识自体的种种体性,在万法上面配合着七转识所显现的种种的法相,这就称为“相见道”;如果因此而发起了别相的智慧,那就是“后得无分别智”,所以后得无分别智是属于相见道位所摄的般若智慧。在真见道之后,假使不在阿赖耶识心体上来作这种“唯识相”的种种现观,那是不可能进入到初地心,那么就不可能会了知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等等的法相的实际内涵。既然没有办法亲自现观、证实,那么就不可能生起“法无我”的般若智慧,那当然就没有办法进入到初地心;所以唯识相,那是更上的法,那是在真见道之后相见道的行门。
但是,无论是“唯识性”或者是“唯识相”,都一定是依于阿赖耶识心体而作的观行。对于想要明心而证因地真如阿赖耶识的人来说,那就必须要先修四加行,要断除我见,要消除对于“我”以及“我所”的贪著,这才能够和因地真如阿赖耶识相应,才敢认定阿赖耶识就是实相心,也才敢确认阿赖耶识就是未来佛地真如的心体。所以“唯识相”是指相见道的行门,那是上于“唯识性”的行门,对于这个道理我们不可以把它弄颠倒。再说到“下品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那是在明心证得阿赖耶识的当下,就能够初分的生起,这也是一切亲证阿赖耶识的菩萨所共同认定的。所以亲证阿赖耶识的那个时候,就是真见道。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单元就为您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单元。
在上一个单元当中我们讲到:如果回小向大的大乘通教菩萨,他若有因缘值遇大善知识,并且跟随着修学大乘般若禅,时节因缘到的时候,当他亲证了第八识如来藏,而成为大乘通教七住位的菩萨,这个时候就称为“大乘真见道菩萨”,但是大乘的“真见道”菩萨并不是“相见道”位菩萨,也还不是通达两种见道的初地入地心菩萨。假使他想要再精进进入到初地,那就必须要在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之后,还要继续修学唯识一切种智,来了解如来藏之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在了解了之后更要去体验、去验证这一切的法和一切的法相,都是如来藏自心所显现的,而事实上并没有所谓的“我”和“我所”可说。又当他观察了八识心王的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与七种第一义,也观察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的法,确实能够证明统统都是没有真实的“我”以及“我所”。除此之外,他对于真如法性的“人无我”也完全具足了知,同时更能够在蕴处界一切法之中观察到诸法的虚妄性,也能够胜解这些法都是如来藏自心现量所出生的;当他能够这样子观察修证完成之后,才能够称为证得大乘“法无我”,也才能够成为初地的入地心菩萨。
在前面我们曾经讲到,识蕴是由“意根”、“法尘”以及“触心所法”和合而出生的,而意根、法尘以及触心所法,这三法又都是从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所出生的法;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确切地知道,能够出生“识蕴”的第八识阿赖耶识,绝对不会是识蕴所含摄的生灭法。除此之外,这个实相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也绝对不是由诸法蕴集而成的,因为诸法蕴集而成的“识蕴”那是从阿赖耶识心体中所出生的法,因此绝对不可以颠倒误会把第八识阿赖耶识归类到识蕴当中。如果把第八识阿赖耶识归类到识蕴当中,那么这种知见颠倒的人—就像是古时候的安慧论师跟他的徒弟般若趜多,他们统统都是不懂、不知大乘菩提基本法义的阿师,纵使他们是身着大乘的法衣,但是他们的所言、所行,实际上却都是在否定大乘法,都是在破坏大乘法。
安慧的徒弟般若趜多,他曾经著作了一部七百颂的《破大乘论》,在印度当时就有不少的小乘人,不只是在学习这一部歪曲佛法教旨、立论错谬的论著,并且还把它奉作是很了不起的大作,他们贡高我慢地认为“大乘人是完全没有办法驳倒这部《破大乘论》当中的任何一个字”。后来 玄奘菩萨就造了《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来摧邪显正,玄奘菩萨更在《制恶见论》当中非常明确地申述了大乘的法义,并且一一地加以驳斥《破大乘论》当中的种种的邪说谬见。从佛菩提的实义来说,玄奘所造《制恶见论》的目的,不仅仅是在证明“大乘法是佛所说的”,也确实证明有第八识阿赖耶识和第七识末那识的存在,同时 玄奘菩萨提倡大乘的八识论,他在论文当中更明确地阐述“一切万法都是第八识的体性流注”,而这也是证悟菩萨在悟后的转依处。后来 玄奘菩萨他接受了戒日王的礼请,就在曲女城演说这一部《制恶见论》;同时在无遮大会上高举了“真唯识量”作为立论的宗旨,阐述第八识如来藏的正理,同时也说明了“真如来藏量”以及“真真如量”,来确立“真实唯识”和“虚妄唯识”这两门和合运作的中道观;同一个道理再依这个中道观,来验证“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理。因此,大乘的佛弟子们听到了之后非常赞叹 玄奘菩萨,就尊称 玄奘菩萨为“摩诃耶那提婆”,也就是大乘天、第一义天的意思;也有小乘的佛弟子们,同样的是对 玄奘菩萨赞叹不已,于是小乘的佛弟子们就尊称 玄奘菩萨为“木叉提婆”,也就是解脱天的意思。这就同时显示出,玄奘菩萨确实是一位通达三乘菩提证量的实证者。
事实上,佛法是含括了三乘菩提的整体圆满唯一佛乘的佛法,释迦牟尼佛在世说法四十九年,前后三转所开示的佛法包括了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以及佛菩提的三乘菩提,这是一个整体圆满的唯一佛乘的佛法。先说“声闻菩提”,那是必须要先觉证蕴处界空相之后,再来历缘对境断除我执,才能够成就阿罗汉解脱果;再说“缘觉菩提”的内涵,包括他所思、所观虽然不异于声闻菩提的蕴处界空、无常、苦、无我,还有缘起性空乃至于十因缘观、十二因缘观,但是缘觉多偏向在因缘观,由因缘观而证得辟支佛果。而无论是证得“阿罗汉解脱果”或者是证得“辟支佛解脱果”,他们在舍寿之后,都是会把十八界法完全灭尽掉,穷未来际都不会再受生了;更重要的是修学大乘佛菩提的学人,也必须要先觉证蕴处界的空相,再经历触证自心生命的本体,也就是根本心—第八识—如来藏,当实证了如来藏心真如之后,还必须要在这个基础上面继续再修学。首先要先历经三贤位的般若总相智与别相智的修证,其次再从初地开始修学般若一切种智,也就是八识心王所函盖的唯识百法明门和千法明门的一切种子的智慧,当一切种子智慧修证究竟圆满了,才能够成就佛道。所以修学佛菩提的学人,必须要具足修学前后三转经典的内涵,来圆满具足一切佛法;也必须要依于前后三转的内涵来实修、实证,才能够具足圆满成佛之道。
也就是说,大乘菩提才是成佛之道,而成佛之道的根本,必须要有一切种智的修证。总体来说,无论是在世间法以及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从有情众生的根本心——如来藏心体,以及藏识之中所蕴藏的无量、无数的种子而生五阴、十二处与十八界,再由这十八界法跟如来藏之中所含藏的无量、无数的种子,辗转而生十法界的一切凡圣万法。因为这样子如实现观证得的缘故,就知道说法界实相就是众生本来就具足的自心如来藏——这在凡夫位中称为阿赖耶识,也就是中国禅宗证悟者所证悟的第八识阿赖耶识。
在《瑜伽师地论》卷51,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也有开示说:“又阿赖耶识令于善净、无记法中不得自在,转依令于一切善净、无记法中得大自在。”这个道理就是说,必须要以亲证阿赖耶识心体作为基础,才能够现观第八识心体上所显示的心体真如性;当这样子现观了之后,还要能够转依于这个心体真如性,来修除掉“阿赖耶性”以及“无记性”而能够成为“异熟识”;接着还要继续再进一步来修除掉异熟无记性,以及断尽变易生死的种子,最后转而成为“无垢识”,也就因此而显示了清净法界,而能够发起大圆镜智等等的无漏有为法性。那么从此之后,就能够在一切的善净法与一切非关善恶的无记法当中得大自在,并且还可以藉着这样的功德力来广利有情众生而无有穷尽,这个无漏有为法的功德力,本来就是成佛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学佛人想要成就圆满佛法的修证,那必定是要依于如来藏阿赖耶识的亲证作为核心,这才是正理。想要般若正观现前,也必定是因为亲证了如来藏阿赖耶识才能够生起的;假使没有开悟明心,没有禅宗明心的体验,没有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那么般若正慧是没有办法出生的,当然“般若正观”也就不可能现前。
在中国禅宗证悟明心的认定,就是大乘法的见道,也就是大乘的真见道位,依照《菩萨璎珞本业经》的判定,这是三贤位的第七住位。当菩萨进入了“真见道位”之后,还要继续再进修十行位与十回向位等等“相见道位”的法。假使不继续再进修十行位、十回向位的法,那是没有办法生起相见道位的智慧,就没有办法进入初地,就无法成为通达位的初地菩萨。在这里还要特别说明的是:假使能够依法继续进修进入到初地的入地心,这个时候的初地入地心,虽然称为“通达位”,但是仍旧摄属于“见道位”;一定是要在离开了初地入地心之后,进一步开始修学初地所应修证的无生法忍的时候,才算是进入到了初地的住地心;在这之后再进修一切种智唯识妙法,到了那个时候才可以改称为“修道位”。也就是说在修道位之中,不仅是要修学唯识“一切种智法相”,同时还要藉着唯识修学来现观“万法唯识”以及“离识无法”的事实,可以确定在万法之中没有常住不坏的众生五蕴我,接下来进一步地来亲证“法无我”;也因为有亲证法无我的证量,才会有一切种智的生起,之后再渐次地转进,次第修学而到达“等觉位”。
在真见道“明心”的那一刻,就是已经确认了、不再有怀疑了,在这个时候能够现观一切法都是从第八识—阿赖耶识—真如心中所生起的,这也就是处于“唯识性位”之中。所以“唯识性”是指在初明心的时候亲证真如理体——阿赖耶识,而称为“真见道”,真见道既是明心证真,也是相见道的初基。也就是说,当证得阿赖耶识自体,那也仅仅只是知道阿赖耶识自身的真如性的总相,但是还没有办法知道阿赖耶识自体的种种别相,所以真见道的所证是属于根本无分别智;而如果想要更进一步进入到初地的入地心之中,那么在真见道之后,还必须要再加修相见道的种种法,也就是要在真如理体阿赖耶识所生万法和所显的种种法相上面,透过现观非安立谛的三品心,以及缘安立谛而现观十六品心要等等的法,来对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心体,以及祂所出生的七转识心体的别相上面,要作更为深细的观察。当然这个“别相”的观察,是要比之前在真见道位时候的“总相”观察,还要更为的深细——更为深细作观察、作验证,因此才能够确认“万法都是八识心王所显现的法相”,同时也能够确认“七转识以及一切的我所诸法,全部都是从阿赖耶识所执藏的种子现行,或者直接、或者间接所出生的”。像这样子的现观,这个所观的理体,是有真如理体阿赖耶识自体的种种体性,在万法上面配合着七转识所显现的种种的法相,这就称为“相见道”;如果因此而发起了别相的智慧,那就是“后得无分别智”,所以后得无分别智是属于相见道位所摄的般若智慧。在真见道之后,假使不在阿赖耶识心体上来作这种“唯识相”的种种现观,那是不可能进入到初地心,那么就不可能会了知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等等的法相的实际内涵。既然没有办法亲自现观、证实,那么就不可能生起“法无我”的般若智慧,那当然就没有办法进入到初地心;所以唯识相,那是更上的法,那是在真见道之后相见道的行门。
但是,无论是“唯识性”或者是“唯识相”,都一定是依于阿赖耶识心体而作的观行。对于想要明心而证因地真如阿赖耶识的人来说,那就必须要先修四加行,要断除我见,要消除对于“我”以及“我所”的贪著,这才能够和因地真如阿赖耶识相应,才敢认定阿赖耶识就是实相心,也才敢确认阿赖耶识就是未来佛地真如的心体。所以“唯识相”是指相见道的行门,那是上于“唯识性”的行门,对于这个道理我们不可以把它弄颠倒。再说到“下品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那是在明心证得阿赖耶识的当下,就能够初分的生起,这也是一切亲证阿赖耶识的菩萨所共同认定的。所以亲证阿赖耶识的那个时候,就是真见道。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单元就为您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