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集 文殊师利问疾品(四)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6  浏览次数:841
正翰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电视的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我们今天要接著来探讨〈文殊师利问疾品〉。
  这个经文是“虽行四念处,而不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维摩诘所说》卷2):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常常念著这四处而作如法的观行。色身当然是不净的,色身不净最好的观行法,就是九想观。但菩萨不想作这样的观行,他有时候在外面看见了车祸,人被车子压得血肉模糊;或是看见有人跳楼脑浆迸裂,看过以后对色身就不再贪恋,原来色身就是这个样子:都因为一层薄皮包裹著,才不觉得色身不清净。看到血肉模糊的时候,就不会再贪爱这一个色身,还有饮食。四念处的第二个观,就是观受是苦。简单地来说,受为什么是苦呢?当然是苦啊!它是属于三苦当中的苦苦。可是乐受、不苦不乐受也是苦吗?因为乐受是属于三苦当中的坏苦;不苦不乐受属于三苦当中的行苦,这些都是无常法。为什么是无常呢?因为它是行阴所摄。行是无常,无常所以是苦,所以一切受都不离行阴,当然一切受是苦。
  四念处的第三观是心,心是无常的。因为四念处观所讲的心是六识心,大不了加上个意根,总共有七个。六识心都是无常法,无常当然也是苦,是苦就不必把祂认定是真实不坏的我。如果这个我是永远都无常而会坏的,那我就不必认定这六识是真实法、是真实我。那么意根呢?意根的体性呢,不是恒常存在的吗?是恒审思量的吗?那祂是恒啊!为什么又说祂是无常、无我呢?因为意根仍然是可以灭的;取证无余涅槃的时候,意根就得灭掉,所以这个心也是无常法,也不离行苦,七识心都是无常。第四个法是诸法无我,三界万法当中不论哪一个法都是无常的,无常的怎么会是真实不坏的我呢?所以诸法也是无我,这是修学二乘法的人都知道的。以上所说都只是概略的说明,但是四念处观,菩萨也同样要修证,所以不被三界诸法所羁绊,才能超然于三界诸法、解脱于三界诸法。
  可是菩萨行于四念处,却不会像二乘人一样一心只想入于涅槃。菩萨发愿生生世世与众生在一起,不离身、受、心、法;既然要成就究竟的佛道,既然要摄取众生、要利乐众生,那当然生生世世都要具足五阴十八界。那么既然要具足五阴十八界,怎么能够依照二乘法的四念处观去远离身、受、心、法呢?当然要继续维持身受心法,但却不受到身受心法的系缚。众生都被关在三界牢狱当中,菩萨以前虽然也住在三界的牢狱当中,但是他观察以后能够出离三界,而他想要救三界牢狱里面的众生,就不能离开三界的牢狱,当然要跟三界监狱当中的众生保有身受心法,不像二乘圣人活著的时候不断地禁制身受心法的现行,一心想要在死后舍弃身受心法;所以说:不永离身受心法而仍然实证四念处观,这才是菩萨行。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维摩诘所说》卷2):四正勤就是要努力去作端正心意的四件事情,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已生恶令灭除,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使增长。就是在面对善恶两法,已生、未生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应付。凡是恶法已生起的时候,要赶快地灭除它,还未生起的要让它不生起;凡是善法已生起时,要继续地保持下去,未生起的要赶快让它生起,这就是四正勤。如果是以二乘法行四正勤,那就一定要舍身心,不想保持身心继续的存在,不使任何一法来现行而时时住在寂静境界当中。可是菩萨所行的四正勤跟二乘法不同,菩萨行于四正勤,不舍身心来精进修行,是永远不灭除身心的,是时时使一切的法现行不断,来修学种智,来利益众生的;因此,保持著身心继续精进的行于四正勤,这样才是真正的菩萨行。
  接下来的经文是“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维摩诘所说》卷2):四如意足是指:在欲、精进、念、思惟四个善法欲上,能得如意满足。第一个是欲如意足:“欲”当然不是讲五欲的欲,也就是说,菩萨心中想要的就能够得到;譬如说,你发四宏誓愿,为了众生你想要明心,而你得到了,你就得到这一分的欲如意足;乃至你进一步说:“我想要眼见佛性,这佛性无形无色而竟然可以在山河大地上来看见,嗯!这个我想要。”所以努力地修行的结果,后来你也看见了,这也是欲如意足。
  第二个是精进如意足。有的人也许想:“这还不简单吗?我只要下定决心,就可以精进了。”其实不然,有很多人下定决心要精进,结果不精进还好,一精进的时候,奇奇怪怪的事情都来了,什么样的遮障都来了;如果不精进而放逸的过日子,那这些遮障就消失了;所以这个精进,他没有办法做到,这表示他没有精进如意足,就是说他亲证实相的福德还不够。又譬如说有一种人,什么遮障都没有,但是他心里面就是懒散提不起劲来,这也表示他没有精进如意足;他心中想要精进如意,可是精进时就是不能如他的意。
  第三种是念如意足,是说凡是所修学的法,学了以后就能够记持不忘。这个念如意足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念心所来的,也就是意识的五个别境心所法中的一个。这个“念”是讲:对所经历的事能得到胜解,然后能够忆持不忘。换句话说,如果你听法以后,回去就都忘光光了,都记不住,那表示你对于你所听的法,没有如实地起胜解,也就是你没有真正的听懂;要是真的懂,你不必背诵,一旦人家问起来,你就会讲。
  譬如说“真如”好了,真如这一个法是什么呢?当你明心了以后,你现前观察到:这个如来藏真实存在,所以真;祂于六尘万法都如如不动,所以祂如。现前观察祂有“真”,也有“如”,就是证真如,你明心以后都不用靠记忆。以后人家问你:“如何是真如呢?”你就为他说明“如何真、如何如”,都不用背、不用记,就能为人讲。为什么能为人讲呢?因为你对真如的念如意足出生了。为什么会有念的如意足呢?因为你能够忆持不忘;为什么你能够忆持不忘呢?因为你对于“真”与“如”的真如法,听了就能够现观而有了胜解,是能够随时现观而不是单只是听来的。所以,念如意足要怎么去达到?就是要先生起胜解;如何生起胜解呢?你得要亲自去经历它,要有佛法中的宗门体验。这就是念心所所讲的:于曾习境生起胜解,忆持不忘。起了胜解以后认为这是重要的法,就能够忆持不忘,能够把它记忆、执持住,不会忘失了。所以当你有了真如的念如意足,不管你去到什么地方,不管多久以后,你讲的永远都会一样、一样正确,不会前年讲一种,今年讲的却是互相矛盾的另外一种。
  接下来,第四个是思惟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是很多人得不到的,他对某一个法想要思惟清楚,可是怎么思惟都弄不清楚,都没有办法。但是经过善知识提示一下,他就通了,不必怎么思惟就通了!这是因为善知识有了这一个部分的思惟如意足,那他没有。所以说善知识为他提点了,他就通了!通了就能讲出一大篇道理来,自己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竟然能够说出这么多道理?”可是若没有给他一句提示,他就讲不出来,完全弄不懂。三地满心以后,菩萨行于四如意足的时候,对于佛法的出世间正见不相妨碍,本来是应该住在寂静法中,却又无妨把所证的自在力与神通力显现出来,这样才是真正的菩萨行,不该如同二乘圣人每天只想住在寂静的灭尽定当中无所事事。
  好,接下来我们再继续看下面的经文,“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维摩诘所说》卷2):五根这个法,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五法,在二乘法与大乘法当中都有。同样是三十七道品,小乘与大乘的法义,会有深浅广狭的不同。在二乘法的三十七道品中的这个五根,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根,这五根的目的是在修学不贪著世间种种我所以及五蕴我的种种法;也就是说,目的是在解除分别与执著。在一般大乘法中,讲到的五根这个时候也是如此;可是菩萨在修学五根的时候,在五根的这些法上运用、运行的时候,固然也要在修除分别与执著上面来用心,可是在这个同时,菩萨也在观察他所面对的众生根性,在另外一方面生起了更多的分别来了解众生的五根是否具足,但在分别的时候却是无著的。
  有很多人误解佛法,总认为“经论都说实相无分别”,所以他就想要把自己的觉知心常常住在无分别当中。如果有人悟后知道这个错误的道理而告诉他:“你这样的知见是错的。”他就反而质难你:“你这样讲就已经是在分别了。”我们倒要问问这些人:佛的境界应该是最具足成就这个无分别的境界,可是有众生来了,佛说:“这个人应该学数息法,那个人应该学不净观,才能够成就他的道业。”那到底 佛有没有分别?所以大乘法中,无分别与分别的意思,很多人常常误会,因此在没有了解大乘的真实义总共有八识心王之前,落在六识论当中的这些人,都无法避免误会这个意思,就认为:“心就只有一个,叫作觉知心,觉知心若要证法就要无分别。”
  其实 佛讲的无分别,是指实相心本来就无分别,不是要把本来就一定会分别的觉知心变成无分别的心。实相境界就是第八识的境界,祂是从来都与时时分别的意识心同时并行运作的。所以证得无分别的实相境界,就称为智慧,就叫作无分别智;既然无分别而又称为智慧,显然是有智慧在分别的;也就是用时时会分别的觉知心自己,来证得本来就无分别的第八识心。证得以后,就知道第八识心从来无分别,观察祂是法界的实相,因此意识觉知心就有了实相般若的智慧,简称无分别智。所以,悟后意识仍旧能够分别,却懂得实相无分别的境界,转依实相无分别的境界,才能说是有实相智慧,这才是大乘佛法般若的究竟义。
  在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的修行上面,都要离分别、离执著的;可是菩萨有了无分别智,反而能够在五根的修行上面同时具足了分别的能力,并且比凡夫大师更能分别,能分别众生的根性是猛利的或是迟钝的。能这样的同时存在著无分别、无执著的修行,不离五根而同时能分别众生的诸根利钝,也就是能够知道众生的根性是三乘菩提中的某一种根性,也能分别他们在这五乘法中的根性是猛利或迟钝的。所以,行于五根而能够同时分别众生诸根的利钝,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讲到这边。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mp3

本文标题: 第066集 文殊师利问疾品(四)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mp3/1/218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mp3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第066集 文殊师利问疾品(四)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