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集 评了义与不了义(上)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3  浏览次数:81253

正旭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今天继续讲“常见外道法——广论”,今天所要讲的主题是“评了义与不了义”。
  在《广论》第401页说:
  又此正见,要依了义而善寻求,不依不了义,故须先知了不了义所有差别,乃能解悟了义经义。(《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7)
  在这一小段文中,宗喀巴若是依于如来藏正法而说,倒也是如实语,也就是说,学佛的人想要证得并转依空性的正见增长般若智慧,就必须依据八识心王的了义经论。但是宗喀巴否定了阿赖耶识,又依意识境界而错解 龙树菩萨以如来藏为根本所造的《中论》,因此他所认定的了义经论是落于依他起性的无自性性上,而把真实圆成实、胜义无自性性给否定了。
  了不了义,以时间次第来对照三转法轮:
  譬如《解深密经》卷2说:
  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奈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世尊在初转法轮所说主要内容都是在蕴处界诸法无常、苦、空、无我上面,令修声闻乘者能依四圣谛的正理修行而能趣入无余涅槃,藉此脱离三界轮回生死之苦,这样子名为出离三界;然而却没有为修声闻乘者详细说明无余涅槃的境界,只为他们说灭尽五阴十八界不受后有的境界是清凉、真实等等。阿罗汉虽然依四圣谛证得有余涅槃的境界,死后五阴十八界灭尽入无余涅槃;也就是说,住无余涅槃当中意识是不存在的,因此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是没有办法观察无余涅槃这样的境界,所以真实的涅槃法是声闻人所不知道的。还有,世尊于初转法轮所说的四圣谛,最多只能证得声闻四果阿罗汉,而无法成佛,如果阿罗汉是佛,那么就应该探讨 佛到底有没有证得无余涅槃的境界?佛如果没有证得无余涅槃的境界,佛要如何为阿罗汉说无余涅槃是清凉、真实这样的话?如果没有证得,就变成是推测,推测的话,就有可能是错的。然而,佛是实语者,不会以推测的法来为众生解说,如果以推测的法来为众生解说,那就还有无明,而佛不可能还有无明,所以,佛一定有证得无余涅槃的境界,所以阿罗汉的所证与佛不同是很明显的。
  由以上所说,可以知道 世尊在初转法轮所说的法,并不是成佛之法,也不是究竟的法,所以说,有上之法是不了义法。然而五阴若是纯是无常,则终归于灭,灭后就不应该再出生,才可以称为灭;若灭后还能出生,那就不应该说灭,如果受后有,那么无常的说法就变成有争议。因此外道问 世尊五阴到底“常、无常、非常非无常、非非常非非无常”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世尊就把它置记不答,世尊不答并不是被问倒,而是需要用更深妙的法才能解释这个问题;然而更深妙的法,连定性声闻的人都不说,更何况是对外道说。因此说,初转法轮所说的法“有容”,也就是容许质难的意思。
  那么胜义生菩萨接下来说二转法轮 世尊所说的法:
  世尊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解深密经》卷2)
  世尊在第二转法轮中所开示的法,是为发心修大乘的人所说,也就是说,是为发心想要成就佛菩提道的人所说;成佛之道主要在实相心,因此解说实相心的自住境界跟种种体性,所以这一时所说的法也就是般若诸经,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心经》。《心经》所说的就是实相心的自住境界以及祂的体性,譬如“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等等,乃至“无智亦智得”,也就是实相心自住境界当中,没有五蕴十八界等等一切世间无常的法;而实相心的体性是中道性,就如同《心经》当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等。龙树菩萨所说的八不中道,就是依于实相心的体性来说,后世的人以意识当成实相心来解说,当然是错误百出。
  由于在初转法轮中所说“一切法无常,有人有众生,有地狱有天宫”,在二转法轮中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看起来好像是有冲突的,然而一点也没有冲突。初转法轮主要是要众生知道五蕴十八界无常,而不要去执著它,因此不依实相心来说,纯由世间法的现象来说;但是到了二转法轮的时候,因为发心修大乘的菩萨已经有了初转法轮的知见,但是却不知道要怎么成佛,因此首先就必须为修这些大乘者解说成佛的根本心的种种体性。就如同 龙树菩萨所说,佛说四种悉檀:因为世界悉檀的缘故,有人有众生,因为第一义悉檀的缘故,就没有人没有众生;由世界悉檀的缘故,没有如如、没有法性,但是由第一义悉檀的缘故,就有如如、有法性;由于有四种悉檀的缘故,一切法皆通。而初转法轮讲的是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而二转法轮讲的是第一义悉檀;目标不同,道理上来说,就不能拿来对比。然而外道不懂这样的道理,有人甚至说 世尊说法前后矛盾,由此说二转法轮所说的法也有争议。有争议而不解说清楚的原因是,因为后面还有更深妙的法还没有说的缘故,因此说二转法轮的法“有上有容”。
  接下来,三转法轮 世尊所说的法,胜义生菩萨说:
  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解深密经》卷2)
  第三转法轮所说的法,详细解说如来藏的三种自性,使一切乘行者能依依他起性所显示的种种道理,而能断除令众生轮转三界生死的遍计所执自性,也就是声闻缘觉乘者所应断除的我见与我执。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大乘行者依于三转法轮所说的法,能够如实证得无生无灭本来性静清净涅槃的圆成实性,所以说三转法轮是“普为发趣一切乘者”;又为了避免大乘行者于证得圆成实性以后,于自己的所证产生执著,所以就以“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就是胜义,来解说三种无自性性,来破除大乘行者对于自性的执著。还有,三转法轮所说的法函盖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种子(种子又名功能差别),讲一切种子的目的,就是要令大乘行者能够依这样的这些道理,来证得道种智而进入初地,乃至地地增上,进入十地,最后成就佛道。因此三转法轮所说的法,是真了义的无上大法,无可质难,所以说“无上无容”。《解深密经》是详细解说第八识正义的经典,是令众生能够去断遍计执性,能证圆成实性,也就是证如来藏。
  宗喀巴未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绝对无法稍微理解本经中的法义,他所造的《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解释《解深密经》初转法轮说:
  初句有上者,谓过此上有真了义。第二句文,谓于此义如言执著,容有敌者攻难过失。支那疏中,译为有难,其义亦尔。第三句文,谓此中义须作余解。第四句义,谓未显了分辨其义,故于其义可兴异诤。(《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卷1)
  宗喀巴说初转法轮的法是不了义,这样的说法是没有错。世尊初转法轮在鹿林中说四圣谛、十二因缘这样的法,是二乘解脱道的法,《解深密经》说是“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有上”的意思是说,过此还有更殊胜的教法,“有容”意思是容许他法质难,“是诸诤论安足处所”意思是还有诤论,各种论议都可以安心的提出来,而不容易被攻破,因此是不了义经。
  还有宗喀巴解释《解深密经》二转法轮的时候说:
  “以空性相”,有疏为说法无我。支那大疏谓以隐密相,义即秘密,彼释较善。义谓后二法轮所诠,同依无自性说,惟宣说相别。第二法轮未如前辨自性有无,故名隐密相。后则分辨,故名显了。(《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卷1)
  宗喀巴错解经意说:“第二法轮未如前辨自性有无,故名隐密相。”佛以“隐密相”来说二转法轮,而宗喀巴却把佛说法的“隐密相”错解为“无自性”,而说隐密相就是无自性,认为这样的“隐密相”才是究竟了义法,宗喀巴是错了!
  佛所说的隐密相不是说诸法无自性,佛在二转法轮所说的诸法空相,在这个《般若经》中说有十八空,说一切法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性净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是如来藏的体性,而诸法从如来藏中出现,因此诸法与如来藏不一不异,所以说诸法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 佛却不直接说如来藏在何处,而以隐密相来转正法轮,这样的目的也是要让所有的弟子透过修行来参究,自己亲身去触证祂,所以弟子们要努力精勤实修苦练,当一念相应触证空性如来藏而开启了般若智慧,才能修习方广诸经增上慧学;所以“佛以隐密相转正法轮”,所说的隐密相,其实就是空性如来藏。再说,空性是如来藏的异名,东土的祖师依二转法轮的经典义理,把空性说为隐密相,仍然是依 佛的交代,同样的不能对弟子明说空性的所在,而是要弟子们自参自悟,透过弟子自己参究而悟入,般若智慧才能展现,所以才说是隐密相。
  如果为人师者明白地告诉弟子说空性在哪里,对于弟子来说,则会因为真修实证的参究跟体会得来全不费功夫而心生轻贱,很容易就会生起退转的心,不但不能生起般若智慧,甚至会谤法、谤胜义僧,乃至还会谤佛,反而会断送弟子未来无量劫的法身慧命。然而对于为人师来说,泄漏密意就是亏损法事,亏损法事就是亏损如来,亏损如来就是诽谤三宝的重罪恶业,所以 世尊在经教之外,以不泄漏密意特别传授真实的密法,称之为“教外别传”,这就是禅宗的由来。由于师徒传承之间,不能明白地直说空性心在哪里,所以说为“密意”;但是修习的方法以及空性的真实体性,不但不是秘密,反而是要广为宣说。因此空性不是神秘的法,不是修了才出生而得到的法,祂是众生本来就存在而具有的法;但是空性祂在哪里?一般凡夫学子不知道也不清楚,必须经年累月乃至多生多劫辛苦修集福德资粮,还要熏习正确的参禅知见,才能去触证祂,所以又说非不修能得。
  宗喀巴说“中土经论师把空性解释为秘密,这是最恰当的“,这是宗喀巴自己不知道 佛说法的隐密相是什么,更错解 佛所说的隐密相,不过他却把隐密相的名称,套在藏密双身法中;因为密宗所谓的“空性“,正是藏密的双身修法中的觉知心跟淫触,因为是真正需要秘密进行,而不能被外人看见的。
  空性不是秘密的法,真实的空性是可以明确宣说的,只是宗喀巴自己不知道教外别传的意旨,不知道佛世时这些大菩萨所证的空性到底是什么,不知道西天历代诸祖师,如 龙树、提婆、无著,还有世亲、玄奘……等菩萨所证的空性是什么,不知道中国历代禅师所证的空性是什么──其实都是触证自身的如来藏。能触能证的法绝对不是隐密的,但是对于还没有触证的人来说,空性就是佛所说的隐密相,所以学者应依佛的教法,努力求证佛所说隐密相的第八识空性如来藏,般若智慧这样子才能显现。
  各位菩萨,今天时间已经到了,“评了义与不了义“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看。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72集 评了义与不了义(上))
 

本文标题: 第72集 评了义与不了义(上)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mp3/1/180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mp3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第72集 评了义与不了义(上)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