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集 《广论》缺少什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3  浏览次数:80531

蔡正礼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上一集我们跟各位介绍到新判教的禅宗定位,我们提到禅宗在唐宋时期,在当时判教兴盛的情况之下,其实并没有进行禅宗的判教;因为它当时是一个新兴的宗派,所以当时就以禅宗来称呼它。可是禅宗到底是在佛教扮演什么样的关键地位呢?其实一直没有正确的定位,所以这个问题就延续到我们现在末法时代。
有人以为中国禅宗是中国独有,而跟印度的佛教是没有关系的,可是这样的观点是错的;因为中国禅宗的禅门公案,在《阿含经》里面也有同样的公案,所以“央掘魔罗追佛”就是一个佛世的公案,而这个公案跟中国禅宗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中国禅宗其实就是印度佛教实证大乘的一个表征,也证明大乘佛教在佛世就已经存在的一个文献证据;所以我们要复兴中国禅宗,复兴中国佛教,其实要把禅宗的定位把它弄清楚。
那这就涉及到《广论》它所属的所谓的密宗或是密教。因为在《央掘魔罗经》里面,所谓的禅宗“央掘魔罗追佛”,其实它就是密教,就是密宗;所以这个密教、密宗,就被所谓的藏传佛教所占用了、占据了。所以,如果我们要复兴中国禅宗,我们首先要名正言顺,要把正确的密教、密宗,也就是中国禅宗的这个地位把它恢复起来;然后把不是密教、密宗的,所谓《菩提道次第广论》所代表的藏传佛教,我们要把它正确地定位出它就是个喇嘛教。
而这喇嘛教它是从印度的秘密大乘演变过来。那我们看看当时在印度的秘密大乘,有学者他是这样子来说明的:
【独立的密教经典是作大毘卢遮那佛(Mahāvairocana,大日如来)的说法,但是大乘经典的教主是释迦,纯正的密教是否认以释迦为教主而出现的佛教。以教主为大毘卢遮那,或以释迦为教主,可说是纯正密教与杂密的不同处。】(《印度佛教史》,商周出版,页457。)
也就是说,秘密大乘它有分纯密与杂密两个不同,可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否认以  释迦牟尼佛作为教主的这样子的宗旨。
而如果说在正统佛教,纯正佛教兴盛的时候,这个时候所谓的秘密大乘或是所谓的杂密,它就会以杂密的形式来呈现,说他也相信  释迦牟尼佛作为佛教的教主;可是当它兴盛起来的时候,佛教衰微的时候,他就把  释迦牟尼佛直接否定掉。譬如说,在元、明、清三代的时候,其实当时喇嘛教非常的兴盛,因为当时元、明、清三代的皇帝,大部分都信受所谓的演蝶儿,也就是喇嘛教。那在喇嘛教兴盛的时候,他们是否定中国禅宗的,把中国禅宗直接把它否定掉的。因为他们是被皇帝所信受,所以那个时候就显露出他们是纯密的这种特色,把  释迦牟尼佛作为教主直接否定掉,而以大日如来来作为他们的教主。那其实大毘卢遮那佛或是大日如来是  释迦牟尼佛的自性法身啊!可是他们就以  释迦牟尼佛的自性法身来推翻  释迦牟尼佛。所以,所谓的密宗或是密教,或是现在称为喇嘛教,其实他们都是以推翻 释迦作为目标的。
所以如果说,我们不把这样的事情把它拨乱反正,那这样子,中国禅宗或是中国佛教要复兴是极为困难的啊!所以我们新判教也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把禅宗的定位把它正确的楷定,才让中国禅宗在佛教里面,属于密教的这个地位能够被确认下来、能够被楷定。
好!那我们作了这个说明之后,我们接下来来看,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其实有一些注解,然后他们的注解都认为说,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多么的殊胜。那我们来看看丹增嘉措,他对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他有这样子的注解:
【师以大悲心缘后代众生,撰“总摄一切佛语扼要,遍摄龙猛、无著二大车之道轨。往趣一切种智地位胜士法范,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之《菩提道次第广论》,誉满大地。】(《觉灯日光》第1册,商周出版,序文。)
这是丹增嘉措在《觉灯日光》里面说: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它是所有次第无所缺少。可是,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菩提道次第广论》,它里面缺少非常多东西。譬如说,它缺少了四不坏净,或者是说三归五戒它缺乏了,它也缺乏了四圣谛苦集灭道里面的灭谛跟道谛;它也缺乏了色界法——也就是说,要能够生到色界天的这样的法,因为那是离男女欲、离男女相的一种解脱的一种禅定的法门;甚至它也缺乏总相智,它也缺乏流转的本体,它缺乏非常多的正统佛教、纯正佛教的内涵。所以,所谓丹增嘉措说的,说这个《广论》所有次第无所缺少,其实那是错误的,那是欺骗人的一种说法。因为这个内容非常多,在我的部分没办法全部介绍完,我们后面还有亲教师会为各位来作后面的一些介绍。
好!那我们首先来看看《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它缺少了四不坏净的这个部分。好!我们来看,首先我们看看在《阿含经》里面怎么说四不坏净:
【若圣弟子成就四不坏净者,欲求寿命,即得寿命,求好色、力、乐、辩、自在即得。何等为四?谓佛不坏净成就,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杂阿含经》卷30)
这是《杂阿含经》里面有同样的经文有相当多部。那所谓的佛、法、僧三宝,还有圣戒成就,这四个称为四不坏净,为什么要称为四不坏净呢?就是说,这四个法,也就是三归五戒这个法,它全部都依于有一个永恒不坏,而也是永远清净的如来藏而建立的。
譬如说,佛为什么可以永恒存在?因为祂实证了永恒存在永不坏灭的如来藏。那什么是法呢?因为有永恒不坏的如来藏,所以才有我们众生流转生死的这个现象,还有这个器世间。那什么是僧呢?僧宝就是因为他也证得永恒不坏的如来藏,所以说他成就了僧宝的功德,成就了解脱的功德。那为什么会圣戒成就呢?因为圣戒也是依于僧宝转依于如来藏的清净性,来建立种种戒法的施设。所以说,所谓的三归五戒,所谓的四不坏净,完全依于有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祂是永恒不坏而且是永远清净—有永远清净而不坏的相貌而建立的。
既然是这样子,那我们来看看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怎么样来说这个部分呢?我们来看:
【初四聚中,亲近善士者,谓如前说,善知识者,乃是一切功德依处,观见是已而正亲近。由归依佛即是归依示道大师,随顺此之正行,即是亲近示道师故。听闻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随其所应,谓当听闻若佛所说,若佛弟子所说,法教诸契经等,及若作意何种所缘,能息烦恼,即应作意。由归依法,于教证法应当现证,此即是彼随顺行故,法随法行者,谓应随顺般涅槃法,而修正行。由归依僧,于趣涅槃补特伽罗应执为伴,其随顺行,谓应与诸趣解脱者,共同学故。【(《菩提道次第广论》卷4)
这个文章有点长,可是我们简单来说,他就是把所谓的佛、法、僧三宝,还有圣戒成就这个四不坏净,他把它变成是,所谓的第一个变成是亲近善士,摆在佛法僧三宝之前;然后佛就变成要归依示道大师,法是随顺涅槃,僧就是共伴同学。他把所谓的四不坏净这个圣戒成就把它拿掉了,然后在最前面偷偷换上了亲近善士。为什么他要把“圣戒成就”把它拿掉呢?因为《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修学,就是为了后面的《密宗道次第广论》而作为预先修习的一个前提。
也就是说,当一个杂密或是一个纯密,他要来欺骗世人的时候,他不会直接告诉你说:“我是杂密,我是纯密。”他不会这样告诉你,他会假借佛法的名相,然后偷偷地把其中的一部分换掉,用这种方式偷天换日来欺骗有心修学佛法的一些佛弟子;所以他就把所谓的“圣戒成就”拿掉了,然后在佛、法、僧三宝之前偷偷放上了亲近善士。所以引生成所谓的现代的密宗或是喇嘛教,他们都是作四归依:就是先归依上师,然后再归依佛、法、僧。如果说上师是高于佛、是高于僧,表示那就是上师教而已;他们没有佛,也没有僧,因为上师是不属于佛、不属于僧才要别立嘛!所以这个是非常不符合阿含教理,因为真正的佛教一定没有人可以否定阿含圣教,也没有人可以否认在尼柯耶里面的这种圣教。
我们看看丹增嘉措对于这个部分他怎么解释:
【归依学处有二,《摄分》与教授。《摄分》有二四聚。第一个四聚是:第一,由归依佛的缘故,应正亲近善知识。第二,必须听闻正法,并如理作意来修行。第三,由归依法的缘故,必须努力在心续中现证随顺涅槃之法。能够证得涅槃当然是最好,即使今生无法成办涅槃,也应当生起相应于解脱之道的证量功德。第四,由归依僧的缘故,应该将在解脱道上行走的补特伽罗都视为自己的法友,并且和合共修学。】(《觉灯日光》第1册,商周出版,页379。)
这是《觉灯日光》里面,丹增嘉措的注解是如此。我们看一下,其实这个地方,他也又跟《菩提道次第广论》不大一样,他把佛这个部分换成亲近善知识;然后第二个变成听闻正法;第三个法,归依法要变成随顺涅槃;第四个僧,和合共修。也就是说,他也许把次第—“佛”放前面了—可是他照样是把“戒”也拿掉了;在第二个“听闻正法”,他把它放在第二。可是不管怎样,他还是把所谓的“圣戒成就”,也就是因为转依于清净的第八识如来藏所施设的戒法,把它偷偷拿掉了,这个作法跟宗喀巴是一模一样而没有任何的差别。
除了丹增嘉措之外,台湾有一位日常法师他在作同样内容的注解的时候,我们来看看他的内容是这样:【第一个四聚就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现在我们一个一个看下去。】(《菩提道次第广论》讲稿 日常法师)我把刚刚他所谓的四聚念完了,可是各位可以发现,他里面完全没有佛、法、僧;圣戒成就不只拿掉了,连佛法僧三宝也都拿掉了。也就是说,他们所谓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弘扬者,他们真正在说法的时候,其实他们是把所谓的三归五戒的四不坏净全部变掉了,而且彼此说法不一致,完全没有依照经典的正确意涵来论述。譬如说,阿含经里面有说四不坏净,可是我们看看他们的论,乃至后面的弘扬者,全部都把它改掉了,没有一个人回归于阿含。所以我们说,如果藏传佛教是佛教,或是喇嘛教愿意成为佛教的一员,我们应该欢迎;而且我们也欢迎所有一切人都成为佛弟子,可是原则上,他们应该要遵守《阿含经》的教诲,要回归于四不坏信。
我们说明这么多,我们把它做一个表,大家可以看到,所谓的四不坏净:佛、法、僧三宝还有戒—圣戒成就—全部都要依于永恒不坏的如来藏,而且是清净的如来藏而建立的。那《广论》呢?它把第一个改为亲近善士,佛、法、僧它的内容也都改变,然后圣戒成就拿掉了。《觉灯日光》,这个丹增嘉措所写的,他佛法僧还在,可是内容也变掉,圣戒成就拿掉了,换成第二个听闻正法。至于说台湾的日常法师,他整个把这个四不坏净全部改变掉。我们可以看这个表,就可以很清楚看到这个事情。所以我们说《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它缺乏了四不坏净。
我们除了这个之外,我们接下来看看《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还缺什么东西呢?其实它还缺少了四圣谛,苦集灭道里面的灭谛;也就是说,怎样还灭这件事情,他们是缺乏的。那既然缺乏灭谛,那怎么有可能获得解脱呢?那我们来看看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它引了一段话:“此中朴穷瓦大善知识,专于十二缘起有支,净修其心,思惟缘起流转还灭,著道次第。此复是说,思惟恶趣十二有支流转还灭为下士类。次进思惟二善趣中十二有支流转还灭为中士类。”也就是说,《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举了所谓的流转跟还灭,而且举了一位叫作朴穷瓦大善知识;这朴穷瓦大善知识他主张所谓的下士道,他是思惟在十二有支里面,是由于恶趣里面的众生,能够修十二有支的流转跟还灭。可是我们要知道,所谓的恶趣就是所谓的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在这个恶趣里面的众生,其实是没有还灭门可言,是没有还灭法的,所以我们一切人才要远离三恶道。我们要生在人间来修学佛法,因为在佛法,在有人的这个头脑,有人的这个慧根,才有能力来修还灭法的;在恶趣中的十二有支,纯粹只有流转没有还灭。宗喀巴竟然引了朴穷瓦大善知识的这个说“恶趣的十二有支里面有流转跟还灭”,那表示宗喀巴也不知道恶趣中是不可能有还灭可修的。
而且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作还灭。还灭不是人死了叫还灭,而是因为能够断我见,能够否定自我存在的那个自我,然后能够把自己舍弃,才能够断我见;断我见之后才能够远离三恶道,能够获得还灭,能够获得解脱,所以解脱才是还灭。那还灭呢,一定是要断我见,在畜生道有情能够有智慧来断我见吗?饿鬼、地狱能够有智慧来断我见吗?所以显然这个朴穷瓦大善知识,或者是所谓的宗喀巴,他们完全不知道在恶趣中只有流转而没有还灭,那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还灭法可言,因为他们没有灭谛可言。
好!那这一集,我们就简单跟各位介绍到这边,谢谢各位收看!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03集 《广论》缺少什么?)
 

本文标题: 第003集 《广论》缺少什么?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mp3/1/161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mp3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第003集 《广论》缺少什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