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集 读诵大乘(二) 正纬老师主讲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2  浏览次数:42316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在上一次的课程里面,我们谈到了三福净业里面的“读诵大乘”。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大乘”简单的定义;那同时呢,我们也替大家来分辨,关于现在的末法时代,有部分的人主张大乘不是佛说,关于这一点在上次是用简单明了--用佛不等于阿罗汉这样的立场,来跟大家说明。那我们继续来看,佛在通达无上菩提这个部分。
  我们上次说过,正因为佛菩提远非声闻菩提所能函盖--声闻菩提其实只是佛菩提的一小部分的基础,那么声闻人--也就是修习阿含教理的人,既然只能够成就声闻菩提的话,那么到底其他人、到底是谁能够成就佛菩提呢?当然是一心志求佛道的这些菩萨行者,到最后他终必能够成就佛菩提。所以他的这个修行道理,从修行道理来看,也只有佛才能够通达无上菩提,而阿罗汉是万万不能!
  再来,我们也说在《阿含经》里面有非常非常多的内容,提到了佛的十力--佛的十种能力。比方说,佛能够在一念之间,了知这个众生的宿命,这个就叫做宿命智力;另外,佛也能够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就知道这个众生到底目前是可度不可度,并且要如何度,对众生是特别有效的。那讲到这里,我们当然就附带要跟大家提醒:正如我们之前跟大家说到,这个莲宗初祖慧远大师,他“三见圣相”--精进修行三十年,他三次见到圣相--这个记载的时候,我们曾经跟大家提醒,就是说“佛菩萨固然常常在护念我们,但佛菩萨也不会一天到晚就让我们撞见。”像慧远大师这样精进修行三十年的大修行者,一生也只不过就见几次的 阿弥陀佛而已。所以如果你听到有人说,他经常见佛、经常见到哪个菩萨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建议大家要先打上问号。
  同样的,正因为众生的因果是错综复杂,再加上只有佛具备有“处非处智力”,也就是只有佛才能够具足了知“如何是帮助这个众生的最好的办法”,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到,佛对我们的帮助、对我们的照护,并不是像我们在世间法上面的所谓的“有求必应”。“有求必应”的,往往都是神只所为;佛菩萨其实是会善观因缘,会决定什么样的状况对我们最为有利。那如果是我们呢,在这件事情上面,我们去求的时候是基于我们的贪欲的话,那么佛菩萨也应该不会直接了当的,就是呼应了我们的贪欲的这个欲望,除非是这个欲望所衍生出来的这个修行的这个成果呢,有相当的成果的时候,这个时候佛菩萨才会应。否则的话,菩萨应该是用更高瞻远瞩的视野,来为我们铺陈出菩萨的道路。所以佛菩萨呢,虽然常常的在照护我们,不过佛菩萨也不至于会一天到晚就让我们见佛、见菩萨,因为其间在世间的修行,有许多时候还是要我们自己努力的在这个世间修行才对。那这个是关于佛的“处非处智力”。
  所以关于佛的这种能力呢,在《阿含经》里面好几个地方,都讲的非常清楚,有专门的文字来介绍十力。“如此十力,唯如来成就,是名如来与声闻种种差别。”--《杂阿含经》卷二十六。那这个十力呢,却不是用来描述阿罗汉的,也就是没有哪一个阿罗汉,具有像佛这样的十力的境界。所以这个也就是另外一个证明,告诉我们:阿罗汉不是佛,佛的境界是远远超过阿罗汉的。那其它还有佛的种种能力,是超过阿罗汉之上,这里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先略去不说。
  简单为各位总结就是:至少我们所看到的--佛所具有的十号、佛所具有的十力、佛能够通达无上菩提,关于这些的项目,就远远不是阿罗汉所能及的。那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阿罗汉的确不是佛!如果阿罗汉不是佛,我们再回头来想想看,如果阿罗汉不是佛的话,那么佛在讲的这个道理--我们说声闻菩提、佛菩提--那么佛菩提是给谁来修行的呢?当然是给许许多多的再来的菩萨继续修行用的!
  那么我们知道说,佛教的精神是人人皆能够成佛,只要大家按照佛陀的开示,精进确实的修行的话,人人都可以成佛。就这样道理来看,佛陀绝对不至于只会解说声闻菩提的这个法道。因为如果整个的经典,只有声闻菩提的法道的话,那么这一些声闻人学完了之后、学成了之后就入无余涅槃去了,以后也就没有人再能够继续进修佛菩提了。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从佛教是人人得而成佛的基本精神来看,我们应该有十足的信心,佛所开示众生的道理绝对不会只有声闻菩提,必然也有佛菩提道的部分。那佛菩提道的部分,就是所谓的“大乘经典”。
  再过来,从佛教正觉同修会十几年来,我们在这个会里面有数百个人亲证、以及数千个人通晓其中的道理这个立场来看,我们深深的能够体会:声闻菩提确实只是佛菩提的一小部分;那佛菩提是声闻菩提的基础,如果没有佛菩提的话,声闻菩提最后一定没有办法与这个断见外道相互分别。从这个我们自己亲身的体会上,我们很清楚的了知:佛既已说法圆满的话,那佛一定有说关于佛菩提的经典。那佛菩提的这部分经典,就是所谓的大乘经典,所以从我们的亲身经验的道理来看,我们觉得大乘经典必然是 佛说,在这里也诚实跟大家来说明我们自己的体会。
  所以,大乘确实是 佛说!那么我们读诵大乘,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身为佛教徒,当然就要知道 佛的教诲,那要知道 佛的教诲当然就要读诵 佛所传下来的经典,而不能够只是读上师的着作而已。所以从这一点道理来看,我们说读诵大乘乃是必然的事情,是每一个佛教徒都应该要做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因为我们这里是在讲念佛法门的三福净业,所以我们特别要跟大家解释:读诵大乘除了是每一个佛教徒都应该做的事之外,对于念佛的人来讲尤其重要。何以见得呢?一般人会有这个疑问:“念佛不是只是就是念念佛的名号而已吗?何必要那么辛苦要去读诵大乘呢?”
  我们接下来再给大家看一看,首先我们来看“净土三经”--也就是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三经。这个净土三经确实就是大乘的经典,所以读诵大乘,对于每一个求生净土的人来讲,这是一点都不稀奇的事情,本来就应该要做的。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来看往生极乐世界的时。我们一开始就跟大家讲了,这个念佛法门的成就呢,从上根到钝根乃至带业往生,都可以往生极乐净土。那既然是这样子的话,那难道大家往生之后,不管之前做了什么样的修行,往生之后的境界都一样了吗?不然!不然!因为根据净土三经的记载,虽然说大家都按照这个道理,确实去做之后,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它的境界是有非常非常大的差别的,也就是所谓的“九品往生”。九品往生呢讲的就是它有:上、中、下三品,那每一品里面又再细分成三种--上、中、下这三种状况,所以我们就会有“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一直到“下品中生”、“下品下生”,这个总共有九种往生的状况。这个就是因应着修行人在往生净土之前他的修行状况,因为他的修行状况不同,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有种种不同的成就的境界。
  那我们再来看,我们再来看看上品--上品上生的境界。这个部分,我们所根据的经典是所谓的《观无量寿佛经》。我们来看看上品上生的记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这里,我们看到了上品上生的条件里面,其中一个条件写的非常清楚,就是“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我们再下来看,刚才看到上品上生的条件,如果我们再下来看上品中生呢?我们接下来看上品中生呢这边有记载着,同一部经典记载的是说,上品中生的人“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这个“方等经典”指的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所谓的唯识经典。那上品中生的人,他“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但是他要)“善解意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第一义里面讲的这个内容很多,不过我们在这里面给大家作一个最浅显的解释:第一义谈的就是佛菩提的事情!那谈的佛菩提的事情,当然第一义谈的东西就是所有大乘经典的核心教理,就是第一义。意思就是说,你要上品中生的话,你不必读诵唯识经典,你不必那么深入了解唯识的运作,但是至少你要能够知道什么呢?知道大乘经典的义理所在!并且你要“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也就是对于你还不了解、不能亲证的这些大乘经典,你千万不要毁谤!以此功德才能够成就上品中生。所以从这个上品中生的条件,我们也可以看到了,你要“于第一义心不惊动”,那你不读诵大乘的话,你怎么去接触第一义呢?同样的,你不读诵大乘的话,你又如何能够善解其中的意趣呢?所以上品中生,仍然需要读诵大乘!
  再过来,我们再来看看,上品里面的最下一等:上品下生。上品下生的条件是说(上品下生的人需要他):“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这里清楚条件呢,也是区列的很清楚:要不谤大乘,不能谤大乘喔;再过来,要发无上道心。发无上道心到底是怎么样的无上道呢?前面我们已经跟大家解释过了:佛菩提就是无上的菩提,佛菩提就是所谓的无上道。所以你要发这个无上道心--(意思就是)你要求发这个求佛菩提的心愿--要这样发出来,并且不谤大乘,你才有机会能够上品下生。
  所以从这个三个--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的条件来看,我们只要想要上品往生极乐世界的话,还真一定得要读诵大乘经典!那么至于其它的这个品类,譬方说中品的这个往生跟下品的往生呢,这两品的往生,往生到这个极乐世界,它们的这个境界当然是不一样。不过,我们要鼓励所有积极发心的菩萨们,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的话,一定尽量要求上品往生,并且我们应该要尽量要求上品上生。因为这样子到极乐世界之后,所获得的果报、所获得的证境差非常非常的多!各位可以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得到佛确切的开示。所以我们说求生上品呢,一定要读诵大乘经典,一定要依着你去读诵所发生的功德力呢,帮助你去上品往生极乐世界。
  那再来,我们说从道理来看,求生极乐净土仍需要了解大乘的义理。为什么呢?即便我们把这个求生,把这个《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的九品往生,先搁置在一旁,我们说,求生净土仍需要了解大乘义理,为什么呢?我们说极乐净土之所以存在,正如同所有一切的净土,包含琉璃光净土或者是我们  释迦牟尼佛的五浊恶世的净土,这一些净土,每一个净土都是一样,他的目的都是佛要藉由这个净土的这个方式,来成就跟祂有缘的众生。那什么叫作成就跟祂有缘的众生呢?其实它的道理讲起来很简单:佛其实就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跟祂一样成佛!这个就是祂最大最大的心愿!所以不管是哪一个净土,最后每一尊佛都希望众生往生到祂的佛国,往生到净土去之后,还是一样能够跟祂一样成为佛!
  那成为佛,如果要成为佛的话,那我们都知道极乐世界有享不尽的乐在那边,所以叫极乐世界或者是安乐世界,那么这个极乐世界,如果我们去那里只是为了要享乐的话,那么这样子一个净土,怎么会符合 佛当时辛辛苦苦的成就这个净土的心愿呢?因为如果我们去了那里之后,天天只知道享乐的话,那么我们何以能够成佛呢?同样的,如果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我们只注重了个人的解脱--藉由这些极乐世界的种种的胜妙的境界,来成就我们的解脱--入了无余涅槃的话,那么同样的因为入了无余涅槃之后,在三界之中就不再出生了,那么这样不再出生的状况怎么有办法来继续继承 佛陀的志愿,然后并且能够回到广大的娑婆世界来度众呢?所以从这点来看,我们就知道说,极乐世界虽然说它所提供的一切是这么样的胜妙,但是当祂摄受众生往生极乐之后,其实  阿弥陀佛还是希望众生到那里去之后,别忘了你将来要变成另外一尊的  阿弥陀佛,然后再来去其它的娑婆世界继续度众,这个才是真正的佛菩萨的心愿所在!
  既然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之后,不能只是享乐、也不能够只是修持声闻菩提、只求自己的解脱的话,那么当然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的要追求佛菩提道。那我们要追求佛菩提道,当然我们就必须要读诵大乘经典啊!并且我们如果在这个往生之前,就已经能够在这个世界,尽量、尽其所能读诵大乘经典,了解义理,乃至于最后我们能够证悟本心、亲自眼见佛性的话。那么这样子的话呢,当我们能够成就这样境界的时候,我们往生极乐净土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高兴得不得了,一定欢喜得不得了--祂非常非常欢迎这样子能够证悟真心、眼见佛性的人往生极乐世界,因为  阿弥陀佛知道,这样子的这个菩萨才是将来祂能够交付极乐世界家业的人!所以,从这点来看,我们知道说,求生净土仍然需要了解大乘义理,因为最终佛菩萨还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佛,再来广度众生。
  那么最后,我们顺便小小的交代一声,就是读诵大乘义理的话,我们要知道大乘经典,讲的核心义理就是佛菩提。那么如果各位有机会,在看这个正觉同修会的 平实导师所写的各项着作的话,相信各位一定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个非常熟悉的字眼,那就是“如来藏”。其实大乘经典讲的佛菩提,就是在讲如来藏的种种的义理。希望大家有缘的时候,自己在请阅这些书籍的时候,细心地去看关于“如来藏”的种种的这个描述,趁机会熏习我们的心性,有朝一日相信各位,大家也能够成就证悟本心、眼见佛性的功德!
  今天就先上到这里。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21集 读诵大乘(二) 正纬老师主讲)
 

本文标题: 第21集 读诵大乘(二) 正纬老师主讲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mp3/1/12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mp3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第21集 读诵大乘(二) 正纬老师主讲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
 

 

 
推荐佛法mp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