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想非非想定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5-05  浏览次数:61
最后,还有一种:「若非有想、非无想」。因为这个境界是介于无想与有想之间,也就是非想非非想定,或者非想非非想天的境界。这一个境界为什么称为「非有想、非无想」呢?这意思是说,从无所有处转入非想非非想处的时候,那个境界是要把觉知灭掉的;然而他还没断除五阴我见,只断色阴我见,所以能够舍弃色阴而证得无色界定,终于进入无所有处定;因为他已经听闻善知识说涅盘中是要把所知心全都灭掉的,当他想要把自己所知的觉知心全部永远灭掉时,却又怕意识心断灭了会成为断灭空,因为他所知道的心就只有六个识;所以当他认为人类只有六个识而又没有断我见,当他把禅定修得很好的话,就会转入非想非非想定中,死后会往生非想非非想天中。
所以一定要记得断我见,不论有没有证得第八识,都要相信确实有第八识实存不灭,才能真的断我见;我见如果不能断,禅定修得很好以后,就会在修到无所有处以后再转进而误以为涅盘,就会进入非想非非想定,死后往生非想非非想天。这是因为他害怕落入断灭,又不信有第七识意根及第八识如来藏;而他又知道色身无常,所以灭掉了色身进入无色界境界中;然后听说应该进入涅盘,但是又听说入涅盘以后是五阴十八界灭尽的,他又不肯把意识灭掉,因为他不信有七、八识,所以一定要留着觉知心以免成为断灭空,但是要设法把知觉灭掉;当他自以为把知觉灭掉以后就变成住于非想非非想定中,这时不反观自己,是使意识心变成微微心而不反观自己,似乎是已经没有觉知存在了,所以名为「非想」,也就是「无知」的意思。这时虽然已经不会反观自己了,其实觉知心意识自己还在;当意识自己还存在时,其实觉知就一定还存在,只是很微细也不反观自己而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觉知性仍然存在,当然不能称为非想,所以还要加上「非非想」三字。他要等到出定了,才会发觉自己的觉知性还是存在的。
这就是我见不断又不肯承认有七、八识,因此在无所有处中想要入无余涅盘而作涅盘想,结果就变成进入非想非非想定了。为什么说他非有想亦非无想呢?因为他的知觉性不再去领受诸法,已经没有证自证分而不能觉知自己的存在了;这时不领受诸法,所以在他的主观中自认为是无想,自认为已经是无觉知了,就误以为那是无余涅盘境界,自认为符合涅盘寂静法印;可是实际上他又有极微细的觉知存在,是还有意识的微微心存在不灭,并不是不存在,当然还是有极微细的觉知性存在,所以非有想非无想,叫作「非想非非想定」。这是灭掉无所有处想的粗想,而进入有想定与无想定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其实还是有细想存在,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从四生以及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来说,就函盖了三界中一切的有情;因此,当菩萨度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一切有情时,就是度化三界中的一切有情了。菩萨证悟后已经知道说:无余涅盘中其实是没有十八界存在的,只剩下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单独存在。菩萨要这样去度众生入无余涅盘来灭度他们,这个才是在「度众生」的事相上应该了解的真实义;佛说的是这个道理,而不是依文解义。
--------平实导师《金刚经宗通》〈大乘正宗分〉第三
 
 
标签: 佛教名词

本文标题: 非想非非想定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mingci/1/30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教名词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非想非非想定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