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昧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5-05  浏览次数:59
佛陀的第二个名号是如来。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我们除了讲到前面如来的名号外,另外这个地方又说到如来世尊修空三昧。三昧有很多种,我们前面已经稍微讲了,现在再简略地说一下。二乘人他所亲证的三昧、空、无相、无作三三昧,是因为亲证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全都是无常、缘起性空,所以无我、无我所,十八界我悉皆无相;既然统统无相则无所得,无所得所以心中无愿、无求,无愿无求也就无作,这是声闻的空、无相、无作三昧,或者说是空、无相、无愿三昧,这是二乘圣人所证的三三昧。可是大乘菩萨他要证二乘人所证的这个三三昧以外,大乘菩萨还要亲证另外一种三三昧,仍然是称为空、无相、无愿三昧,这就是要再亲证如来藏;亲证以后观察如来藏的真如体性,看如来藏的真如体性是离见闻觉知,于一切法皆无所得;无形无相所以是空,空故无所得就是空三昧,既然空无所得,所以于一切法当中无相,既然无相,还需要再起心求愿吗?无愿而求,自然就不会起任何的希望,这样当然也就无作了;从此以后凡有所作,都是为了利乐众生,不会为自己来计较,这就是大乘法中菩萨依心真如,而亲证的空、无相、无作三昧,这不是二乘人所能够知道的。菩萨他的三三昧,要具足这两种三三昧,至于我们刚前面所说的四禅八定的三三昧,世间定的四禅八定也称为三三昧,但是这种三昧是通外道的,是讲禅定中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三昧,是属于世间定的三种三昧,通有漏法;从二乘俱解脱圣人的立场,从菩萨的立场来看,都有所不同,所以三昧不是只有少数几种。菩萨要进修的种种三昧有非常多种,而诸佛如来所得的空三昧、灭尽定的三昧,是不同于二乘圣人;所以诸佛如来所证的四禅,也不同于二乘圣人,所证的慈与悲的三昧,更不是二乘圣人所了知的。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 < 第128集 息恶法则三--了知如来十号功德> 何正珍老师
 
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大乘与二乘之三三昧这个题目,这个议题在修学上是属于非常重要的知见之一。今天探讨的内容,主要是在说明三三昧的基本知见,以及了解大乘与二乘所证之三三昧的差异。一般来说三昧可以概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属于禅定的境界,第二种是属于观行以后产生的智慧境界。
今天我们要谈的主要是智慧三昧的部分,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观行的内容能够心得决定,使得心能够安住在一个境界而不退转。我们先来看这个三三昧的意思:三三昧包括空三昧、无相三昧,还有无愿三昧。三三昧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在《长阿含经》卷10中的开示:云何三法趣向涅槃?谓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虽然有无量的百千三昧,但是三三昧是趣向涅槃解脱,这里面三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因此佛世尊特别要把它标示出来,而施设这个三三昧,目的是让修学者容易掌握重点。
以上我们大致了解三三昧的定义跟目的之后,我们先来看二乘法中的三三昧:第一个就是二乘法中的空三昧,也就是说,这一些蕴处界诸法都是因缘所生,所以都是缘生性空,没有真实不坏的体性,因此终将毁坏,所以说其性是空;或者在这些有为生灭法中,我们是找不到一个真实不坏的我,所以说是空。也就是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是没有不坏的自性,这个就是空三昧的法义。我们来看在《大智度论》卷31中,对一切有为法的定义:
【生灭不住故,先无今有、已有还无故,属诸因缘故,虚诳不真故,无常因缘生故,众合因缘起故。】
也就是说,有为生灭法的体性,是受出生它的因缘所影响的,因此应该把它的体性,归属于出生这个有为法的因缘,而出生这个有为法的因缘,本身也是有生灭变异性的,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有为法都是刹那生灭变异的。
我们再来看,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77中的开示:若见有情多憍慢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界分别观。这里的开示就是说,从观察有情的蕴处界,这一些法都是由六界和合所成,这六界就是包括:地、水、火、风、空、识。这个界分别观就是用分析的方式,让修学者能够深刻地体验五蕴我的虚幻,都是和合所成,没有真实不坏的体性,因此这样修学者就能够远离对于我跟我所的执着。以上所说是属于二乘的空三昧部分。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是无相三昧,这个无相三昧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第一个从所取的角度,也就是说,诸因缘所生法所显现出来的法相,都是暂时而有、幻起幻灭,所以没有真实不变的法相,因为这些法相都是刹那生灭变异而不可得。譬如说,我们在谈论它的法相的时候,谈过之后,其实它已经经历多次的生灭变异了;另外这些有为法也都是相对法,譬如说高矮、胖瘦等等,它们的法相都是相对,而不是绝对性的。第二个角度,我们可以从能取的角度来看,譬如说天人看到水,他是把它当成是琉璃,人见水还是水,可是饿鬼道看到水就变成是脓血,所以我们也没办法说,哪一个有情他所看到的是真的。这一些事实上都是在当时的异熟果报身、跟环境因缘下所见,所以说没有不变的法相。第三个角度就是说,随着自己定慧的增长,会让我们所取的相产生转变,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修行人不应该执着他所分别的种种法相,这样子就能够逐渐跟无相三昧相应,能够逐渐解脱于种种的烦恼。所以二乘它是可以透过观察,无论是能取的六识心,跟所取的六尘,都没有真实不坏的法相,也能够了解能取需要依所取才能存在;也就是说,有六根触六尘才会有六识心现起,六尘相也需要有显境名言,这个六识心才能够显现在有情的心中,因此能取跟所取是互相依待的。而菩萨更能够进一步观察,能取跟所取都是自心如来藏所生,因此当然能取跟所取都是虚幻生灭的,所以这里是从没有固定不变的法相,以及终将坏灭,来说这个二乘的无相三昧。
接下来第三个属于无愿三昧,也就是说透过上述的两种三昧,能够去观察诸法的空、无相----也就是说这些有为法终归坏灭----能够去了解诸法的虚幻生灭性。所以从这里就可以了解,从究竟来讲是没有真实的所得,因此这个修学者,他就不会花很大的生命力来追求有为法。如果能够再加上思考说:如果去执着这些有为诸法,会引生很大的过失;这样子修学者的心就能够住在无愿的境界中。所以我们看阿罗汉,他都是灰色作意的,也就是说,他对于世间法并没有爱乐之心。二乘人能够比对:蕴处界是虚幻、生灭无常的,而且能够引生种种的苦;而相对的,涅槃是寂灭、清凉、常住不变;因此当然对蕴处界有为法,是不会有爱乐而想要远离的,因此能够住于无愿三昧之中,精进修除烦恼。譬如在《瑜伽师地论》卷28中,有这样的开示:
【于有为中,见过失故,见过患故,无所祈愿;无祈愿故,依此建立无愿解脱门。于有为中,无祈愿故,便于涅槃深生祈愿,见极寂静,见甚微妙,见永出离……。】
也就是说,因为知道有为法的过失跟过患,相对的,涅槃的寂灭,它也是微妙的。这就是说,对于有为法能够住于无愿三昧之中,但是并不是对一切都是无愿的,而是对于无余涅槃还是深生祈愿,这样子才能够逐渐地进步,而菩萨是对于佛地的四种涅槃深生祈愿,以上就是二乘的无愿三昧。以上我们就简单说明二乘的三三昧,因此诸位观众就可以了解,因为对于诸法体性、法相的正确观察,就可以逐渐引发三三昧,而且可以令修学者,朝着涅槃解脱的方向前进。这里我们再稍微提醒一下,就是说虽然在二乘的三三昧中,没有特别强调如来藏的观察,但是修学者必须要信受八识论,才能够成就二乘的三三昧而趣向涅槃,否则将落入于内于外有恐怖的困境中,而无法解脱。
接下来我们来看大乘法中的三三昧,大乘中的三三昧,最主要是从真如心的角度来作观察,不同于二乘是从蕴处界的角度。这其中的主要差异,我们先来看在《起信论讲记》第三辑中平实导师的开示,这样大家就可以比较容易掌握其重点了。
【真如心第八识从来离六尘见闻觉知,所以永远空、无相,所以从来都无所得。……转依真如心以后就不需要再作有求有作的事业了,这就是菩萨所证得的另一种净三昧。所以菩萨兼得两种净三昧。】(《起信论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291。)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来看,大乘法中的这三种三昧:第一个空三昧,这个空三昧就是说,菩萨除了观察蕴处界诸法,空无真实体性之外,也能够观察诸法的根源----空性心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心虽然有真实的体性,但是空无形色、空无蕴处界法的心行、空无对于三界法的执着,所以又称为空性。菩萨能够分辨蕴处界法的缘生性空,以及相对于这个如来藏,祂是空性、是不生不灭的,所以说菩萨证悟这个空性,也代表他一定也是断我见的。
接下来我们看大乘法中的无相三昧,这个无相三昧就是说,如来藏虽然祂有真如法相,但是不了别六尘境界,所以没有任何六尘的境界相,也没有任何对六尘境界的执着相。如来藏也不反观自我,因此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跟寿者相。而事实上后面这三个相,是由我相所引生出来的,所以菩萨历缘对境中能够转依如来藏,就能够逐渐不执着六尘上的诸法相。
第三个大乘的无愿三昧,也就是说,如来藏因为祂不了别六尘境界,所以没有六尘的境界相,而且如来藏也不领受六尘中的一切苦乐,加上如来藏本身是无作性的;所以如果能够转依如来藏的无造作、无追求的体性,对于世间法就能够住于无愿的境界中,而能够随缘度众行菩萨道。所以这样也就能够不违背菩萨利乐众生的大愿,这个大愿就是要成佛及尽未来际利乐众生,这是菩萨的究竟目标。对如来藏来说,祂也不会去分别这个菩萨大愿,因此究竟来说还是无愿三昧。修行人的愿是他前进的动力,因此在三三昧中,施设这个无愿三昧,可以让修学者分辨哪些法要无愿,而对于哪些法是要有愿的,这样才能有效率地朝着目标快速前进。
而菩萨对于世间法,虽然能够因为了知它的虚妄性,以及转依如来藏的关系,而住于无愿三昧之中;然而,无余涅槃并不是菩萨所要追求的目标,因此菩萨不会生起远离蕴处界法的作意,反而是要在种种境界中来自利利他,但是却能离开对于种种境界的执着。因为菩萨知道种种三界有为诸法,都是自心所现,皆能够摄归于如来藏心,所以在三界中行菩萨道,照样能够处于三三昧之境界中。我们来看,在《维摩诘所说经》卷2中的开示: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也就是说,事实上依上述我们在大乘三三昧的说明,我们就知道三解脱门只是一个如来藏解脱门而已。也就是说,依如来藏的角度、或者转依而作的观察,这个才是真正依实相心而修行的不二法门;菩萨实证后就能够入不二法门,因为能够现观、及真实转依不堕两边的如来藏心。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三自性的角度,对于三三昧或三解脱门作不同面向的了解。在《瑜伽师地论》卷74中有这样的开示:
【三种解脱门亦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由遍计所执自性故,立空解脱门;由依他起自性故,立无愿解脱门;由圆成实自性故,立无相解脱门。】
这里第一个说的是空解脱门,就是说透过观察,对于诸法自性的种种错误的遍计执着,就能够了知这些遍计都是虚妄想,所以能够观察所遍计为空,意思就是说,这些遍计不是真实存在的。在《显扬圣教论》卷12中,对于遍计所执有这样的开示:
【此遍计所执自体有多种名,……亦名和合所成,亦名所增益相,亦名虚妄所执,亦名言说所显,亦名文字方便,亦名唯有音声,亦名无有体相,如是等类差别应知。】
也就是说遍计所执它的范围是很广的,这些遍计所执都是空三昧所要破的一个对象。包括说第一种,对于因缘和合所成之法,把它执为实有之法,而能够遍计的这个能取心,本身也是和合所成;第二点是说对于诸法的增益执,譬如说,以为意识可以到未来世,或者是说意识可以储藏种子等等;第三个是说因为虚妄了知而产生了种种错误的知见,譬如说,依六识论产生种种的虚妄见;第四种是因为语言文字、音声等等,也就是说,不晓得这一些法是有它的局限性,而产生执着,落在语言文字、声音之中;第五种的遍计是说,不能如实了知诸法的本质跟法相,这样当然就没办法跟三三昧相应。对于生灭有为法跟不生灭法,我们就必须要有正确的了解跟观察,才能够跟三解脱门相应,以上就是说依遍计所执而立空解脱门。
第二个属于无愿解脱门,这部分是透过观察,依他起的生灭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都是变异无常,没有究竟真实所得,当然这一些就不是修行者的究竟目标,这一部分就是依依他起而立无愿解脱门。
第三个是无相解脱门,也就是说如果能够依照正知见,来观察及简择真正的无心相心,就能够证圆成实自性。将来能够转依不缘六尘境界的如来藏心,就能够安住于无相三昧,也就是实相无相的道理,这个是依圆成实而立无相解脱门。
以上我们简单地说明大乘的三三昧,因此菩萨除了能够证得二乘以观察蕴处界生灭法为基础的三三昧之外,也可以证得以亲证及转依如来藏为基础的大乘三三昧。而无论是大乘或者二乘的三三昧,其重点除了要依据信受八识论来了解之外,另一方面便是需要破除对于诸法的错误知见跟执着,因此可以达成智慧上面的心得决定而安住于智慧三昧之中,并且能够跟解脱境界相应;而大乘的三三昧,则要再加上对于真如法性的观察,因此其智慧当然能够超胜于二乘的三三昧智慧。
还有一点就是:今天是以智慧的角度来说明三三昧,但是这里面定力还是非常重要的。在《大智度论》中有这样的开示:
【问曰:是三种,以智慧观空、观无相、观无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答曰:是三种智慧,若不住定中,则是狂慧,多堕邪疑,无所能作;若住定中,则能破诸烦恼,得诸法实相。】(《大智度论》卷20)
也就是说,虽然是以智慧来观三三昧,但是仍然需要配合定力,因为定力可以让智慧发生它的真正力量,而不只是干慧或者狂慧而已。这代表说修学定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修学定力的过程就是在降伏性障,因此有定力才可以让真实智慧出生,而不被五盖性障等遮盖,因此可以真实心得决定不被境界所转。所以说智慧上的心得决定,也能够称为三昧,而真正的智慧,必须是要有定力作支撑的。
以上对于三三昧的基本介绍,让我们可以从二乘跟大乘的不同角度来理解,大乘菩萨可以同时具有两种角度的观察,因此智慧是超胜二乘的。而这里面虽然两者都称为无愿,可是菩萨的无愿三昧是要转依如来藏的无为无作体性。然而在菩萨道的过程中,却是要发起成佛与利乐众生的大愿,尽未来际而不退转。
由上述的探讨,我们可以知道菩萨道的修学,绝对必须要依止如来藏才能成就,当然也包括三三昧,也才能够真正入不二法门。菩萨对于三界法能够了知其出生的根源及因缘果报与缘起道理,而这其中包括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的完整观行,因此当然是可以具足大乘三三昧,然而菩萨却是不离三界法,而能够发起大愿来利乐众生以及成就佛道。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第095集 大乘与二乘之三三昧> 正国老师
 
为什么说菩萨断了我见就能够开始离开我等四相呢?因为断了我见就一定会证得三种的三昧——就是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而无愿三昧有时候也称为无作三昧,这里的三昧指的是在智慧上心得决定而不动摇,而不是世间禅定的定。空三昧是说证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虚妄不实的,都是因缘和合而假有的,所以所见的一切世间的种种相,也是依缘相对待而有,并不是真的有高矮、胖瘦、长宽、方圆、软硬等种种相,所以说是无相。因为有了空、无相三昧,所以不再有继续保有蕴处界的愿,这样就叫作三三昧。
可是问题来了,既然菩萨也证得这样的三昧,为什么还会有生生世世继续在三界利乐有情的事实?而定性声闻人却都是要入无余涅槃的,到底这个差异在哪里?前面说过,菩萨也证得如同二乘人所证的出世间法的三三昧,却又证得另外一个层次的出世间法,称为世出世间法。换句话说,正在世间示现的时候,祂本然就是出世间法,所以称为世出世间法。菩萨证得这个层次的三三昧,却是不共二乘人所证的三三昧,是二乘人所不证的,所以菩萨此时才有资格称为菩萨摩诃萨。而菩萨所证的这个三三昧,到底与二乘人所证的三三昧有什么不同呢?这里的三昧一样指的是在智慧上的心得决定。先来说菩萨所证的空三昧,指的是菩萨所证的诸法实相——本际的如来藏。祂是当体即空,所以说是空性;却又能生万法,所以也称为诸法本母。亲证了祂,也是证得了人无我,因为祂也是无我性的,所以说是空三昧。无相三昧又是在说什么?是说祂没有三界中任何一法的相貌,因为祂是世间外的法,本身虽是出世间的法,却得要在世间之中去亲证祂;而亲证祂的时候所见的相貌,却不是三界中任何一个法的相貌。若一定要施设一个相貌,也许可以说祂叫作如来藏相,亲证了祂就得这样的无相三昧。第三个三昧叫作无愿三昧,是说祂本来就没有一丝一毫成就三界任何一法的愿,却同时也没有出离三界的愿。因为祂本来就不在三界之中,而所以说诸法都由祂直接、间接辗转出生,其实是因为无始以来种种烦恼所覆藏的缘故,而导致末那的执取。这样看来,大乘与二乘的三三昧是不是一样的呢?当然是不一样!二乘的三三昧所依的是蕴处界,所证的是蕴处界的苦、空、无常、无我,所以不再有继续保留蕴处界的愿;而大乘的三三昧所依的是法界实相的如来藏,所证的是如来藏,本来就是空、无相、无愿。而菩萨在证得大乘的三三昧之前,也要分证二乘的三三昧,然后再从大乘的三三昧来观察二乘的三三昧,发现说二乘的三三昧,其实是包含于大乘的三三昧之中。如来藏虽然祂是当体即空,却能出生蕴处界诸法,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蕴处界其实也是如来藏的一部分体性,汇归于如来藏之后,还有蕴处界的种种相吗?所以由于以上所说的缘故,如是证、如是转依,当然于继续保有蕴处界,也是无愿的。但是二乘的三三昧,却无法含摄大乘的三三昧。
然而,因为证得了这个三三昧之后,却引发一个问题,假如所证的只是二乘的三三昧的话,就会产生一个现象,就是说会越来越远离蕴处界,那就不会有这段经文里面所说的一切施时不生忧悔。因为这个一切施时应该是包括证法以后的此世来世,乃至应当说是尽未来际。而定性的声闻人,即使是最懈怠的初果人,也会在七返人天之后得阿罗汉而出三界的;再加上定性的声闻人是随时想要离开三界,当然也就不需要广作布施来累积福德,所以就不会有此处的一切施时。所以定性的声闻人,就不是这一段经文中所说的对象,只有菩萨在证得二乘的三三昧之后,再进一步亲证大乘的三三昧,不违背如来藏本来空、无相、无愿,却同时因为悲悯众生的缘故,发了种种利益众生的愿,因而常在生死苦中出入。所以菩萨在证得三三昧之后,于常常利乐有情,还是有愿的。因此这才有了修学佛菩提道中菩萨的一切施时不生忧悔,也当然就会有见众恶事而能堪忍了。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 < 第96集 菩萨为什么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 章正钧老师
 
 
标签: 佛教名词

本文标题: 三三昧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mingci/1/20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教名词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三三昧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