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僧  

楼主  收藏   举报   帖子创建时间:  2020-06-08 回复:0 关注量:738
第一,是凡夫位的菩萨僧。就是以菩萨戒为正解脱戒,而以同时所受的比丘、比丘尼戒作为别解脱戒,心存大乘法的出家人。他们虽然还没有证悟,仍然是菩萨僧,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在熏习及长养菩萨性及大乘正见了。
第二种是胜义菩萨僧,这有两种情况:其一、这些人是已经证悟大乘菩提的人,意思是说,他们已经断了我见而又证得如来藏,已经发起实相般若智慧了;而他们只受菩萨戒,但是不受声闻戒,如此纯依菩萨戒而出家修童子行、童女行,这是第一种胜义菩萨僧。其二、不但受了菩萨戒,同时也领受了声闻戒,身现声闻出家相而不是菩萨出家相,但是也都证悟了,这也是胜义菩萨僧──身现声闻相的胜义菩萨僧。
至于我刚才所讲的凡夫菩萨僧,他们虽然还没有悟入般若,那也没有关系;由于他们已经把声闻戒摆在次要而认定为别解脱戒,把菩萨戒确认为正解脱戒,这也属于菩萨僧,只是仍然处在凡夫位中,无碍于菩萨僧的实质。如果是指狭义的菩萨僧,是指狭义的胜义菩萨僧,那就不管你是示现出家相或在家相,也不管你有没有领受声闻戒,只看你有没有无生法忍─道种智─的实证。狭义的菩萨僧,只限已经入地的菩萨摩诃萨;这是由于经中说过:一切已入诸地的菩萨们,不管是在家身或出家身,都叫作生如来家、住如来家、成真佛子。所以入地以后,不管你是在家、出家,全都是胜义菩萨僧。较为广义的胜义菩萨僧,其实是如同声闻法中的证果一样,只要证悟般若而不退失的人,都算是广义的胜义菩萨僧,并不依身相来界定。这是狭义与广义的菩萨僧界定,一并说给大众了解。但是这些事实的说明,有可能会引起执著声闻僧相的某些法师不满,演讲完毕以后,他们可能会开始在网路中对平实的说法作出歪曲的解释来攻击;但这不是平实所在意的,所以我还是要把真相告诉大家,希望诸位今天来听闻平实这一场佛法演说以后,都能得到真正有益道业的知见,就不枉诸位今天来听这一场演说。
--------平实导师《人间佛教》
出世僧宝为四向五果之菩萨及十地菩萨,称为大乘菩萨僧。四向为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五果是指初果须陀洹到四果阿罗汉和缘觉(即辟支佛),十地菩萨是指别教初地至十地的菩萨。四向四果之中有出家、有在家者。声闻初果到四果大多现出家相,菩萨初果到四果大多现在家相。缘觉、辟支佛祇有出家相而无在家相者,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多现在家相。此四向五果及十地菩萨不论是现出家或在家相,皆为出世僧宝,名为大乘菩萨僧。
--------平实导师《念佛三昧修学次第》 第一篇第三章第三节 <三资粮之三︰行>
中国地区佛法弘传,以大乘佛教为主;大乘佛教乃是人菩萨行为主,天菩萨行为辅之佛教,是故大乘佛教中,将僧宝分为凡夫僧与胜义僧。凡夫僧谓一切出家剃发、身披僧服之三乘比丘比丘尼,尚未见道者,具名凡夫僧。胜义僧则谓一切于大乘法中见道不退之人,不论其身为出家相抑在家相,亦不论其身为人身、天身、傍生身,俱名胜义僧。胜义僧又得名为菩萨僧,依菩萨藏法而见道故。
若人受三坛大戒已,不以菩萨戒为主要受持,而以声闻比丘比丘尼戒为主要受持,是人名为声闻僧,不名菩萨僧。若以菩萨戒为主要受持,声闻戒为次要受持,是人得名菩萨僧。以依未见道者说,是故菩萨僧中亦有凡夫僧,唯出家人可以名之。
大乘在家佛子若未出家者,受菩萨戒已,得名菩萨,不名菩萨僧,未于大乘法中见道故。若得见道,虽现在家相,亦名菩萨,亦名为僧,合名菩萨僧,此乃大乘经典所说,已证大乘胜义故。
然大乘胜义菩萨僧,不论出家在家之人,俱极难得;偶尔出现人间,其数非众,不易值遇承事,何况具得其意?若是宗说俱通之胜义菩萨僧,更难值遇,福薄之人往往交臂失之,不能信受;此谓胜义菩萨僧所说般若种智深妙,福薄之人若闻所未闻法,心生惊惧,往往舍之而去。
复次,宗说俱通之菩萨僧,唯在大乘,二乘所无;本书所述之宗通与说通,亦依大乘法中宗通与说通为准,是故此下不述二乘之宗说二通。
大乘法中之宗说二通,层次浅深广狭有别,要在依于般若证悟所生见地,而后能起二通,未悟错悟之人所不能知。若得证悟自心藏识,即具宗通乃至说通;若未证悟领受自心藏识体性,则二通俱无,所知所解所证悉皆未到第一义谛故,是故二通唯诸证悟藏识者得。
若证悟者,于四无碍辩无有少分修学,往世亦不曾少分修四无碍辩者,则不具说通,如是人得名胜义菩萨僧,不名法师。若证悟者,少分或多分发起四无碍解、四无碍辩者,斯人则有说通,得名胜义菩萨僧,亦得名为法师,不论身着缁素;能授人以无上第一义谛,宣说法要故。然宗说二通之具足者,唯在佛地,具足四种圆寂以及四智圆明故,是故唯佛是真正法师,是真正大和尚也。
在人间,胜义菩萨僧所说诸法,非诸外道、凡夫所能评议;乃至定性二乘无学,及诸回心大乘而未证得藏识之阿罗汉与辟支佛,于此菩萨僧眼前,悉无语话分;般若中观及唯识种智,悉以触证领受藏识体性为根本故;般若中观及唯识种智所述者,皆是藏识之空性与有性故。
在人间,胜义菩萨僧极难可遇,特别是已证道种智之宗通与说通菩萨;其所说法,无上甚深,能助真悟者修证道种智,一切凡夫、外道、二乘无学闻皆不解。是故凡夫外道于彼菩萨所说妙义,由不解故心生烦恼,辄妄评之(如现代禅副宗长张志成老师之妄评余身,即是现成案例),以积非成是之谬见,诋诬菩萨僧之摧邪显正,诬为「思想主观」,诬为不符「无见、无诤、无我」,而不敢就法义提出论证。
--------平实导师《宗通与说通》第一章第三节<说通概说>
与丘僧及大菩萨众俱:是说在这个楞伽山城法会中,有许多的法众。这些法众有二种相:一为声闻相,二为菩萨相。声闻僧必须是人,具足五根,剃除发须,出家着僧服,住于伽蓝、精舍,世称比丘、比丘尼。随 佛出于龙宫,来到楞伽山顶的这些声闻僧,皆是具足五通的俱解脱圣者,所以称为丘僧。
第二种相是菩萨僧:菩萨不一定示现出家相,大多示现在家相;亦不一定示现于人间,有时往往是非人,譬如天主、天人、天神,或有福鬼、学 佛的夜叉天龙八部等;甚至也有在人间示现为畜生相的菩萨。菩萨虽然大多示现在家相,但也有部份菩萨现出家相;譬如兼受菩萨戒、以菩萨戒为主要依归,以出家戒为次要依归之比丘二众,是名出家凡夫菩萨。复有兼受菩萨戒,并证得如来藏而不退转之出家比丘二众,进入七住位不退、初地行不退、乃至八地念不退等,此诸比丘二众,以及证入同等修证境界之在家菩萨,皆名胜义僧,能出、或能渐出三界家故。此经中的丘僧,是说声闻僧,菩萨僧则归纳在大菩萨众内。
此经之法众,以胜义菩萨僧为主,回心之声闻丘僧为次;故由菩萨僧请法,声闻丘僧旁听。
--------平实导师《楞伽经详解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