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普觉禅师宗杲(上)
大慧普觉禅师宗杲(1089—1163),宋朝宣州宁国县芦城乡(今桥头)人。俗姓奚,名昙晦,字妙喜。17岁落发受戒,遍究禅法,首创“看话禅”,为禅宗参话头之始。宋钦宗、孝宗分别封其为“佛日大师”和“大慧禅师”,圆寂后,孝宗再赐谥“普觉”。
云游四方,学法传法
宗杲生于北宋元祐十年(1089)十一月十日。10岁时便能阅读《华严经》。13岁入乡校,仅13天,“因与同窗戏,以砚误中先生帽,偿金而去”。 崇宁四年(1105),宗杲17岁入宁国县山东慧云寺,依慧齐法师出家,并于次年受足戒(剃度)。在阅读五祖诸家语录时,心存疑惑:“初先只有一个达摩,现在怎么会有这么多门派呢?”便问师傅慧齐法师,慧齐心中明白,此徒弟佛缘天分极高,自己已是不胜教导了。便介绍他往宣州景德寺请教住持绍珵宝印大师。
宗杲到了景德寺,拜见住持绍珵,绍珵是琅琊慧觉禅师之法孙,他指点宗杲参悟云门宗雪窦重显禅师(俗姓王,字隐之)之“拈古颂古及古老之因缘”,宗杲当下就能洞达先德微旨。绍珵见他悟性如此之快、之高,非常惊叹,认为宗杲必须广参诸家语录,博学诸家宗学之真谛,方能成为佛门高僧,便鼓励他云游四方。
大观元年(1107),19岁宗杲辞别绍珵宝印大师,开始四方参学。先往太平州(今当涂)瑞竹堂,依绍理禅师习法。再向曹洞宗各位老宿学习佛法,如郢州大阳山元首座、洞山之微和尚及他的侍者坚禅师,因不满意该宗细密禅风,又向沩仰宗潭州幕哲禅师学习。后又到江西庐山东林寺向昭觉禅师学习净土宗,因师傅与他的想法不相契合,便又改投云门宗门下庐山开先寺智珣禅师。智珣禅师非常器重他,想留他下来,宗杲不愿意。智珣禅师感到非常可惜,无奈之下,介绍他向临济宗黄龙派宝峰寺(今在江西靖安县)谌堂文准禅僧学习。文准禅僧是真净克文禅师的法嗣,佛学造诣非常高深,他一见宗杲就知其不凡,将他留在身边为他指点道之捷径。6年下来,宗杲仍未得悟,心里有些着急。文准禅僧告诫他:“你现在没能参破,主要毛病是太过执着,太想参透,反而参不透,思考问题太爱钻牛角尖。”
政和五年(1115)文准禅僧圆寂前,宗杲问他:“我以后该见谁呢?”文准禅僧说:“有个川勤巴子,我不认识他,不过你可以去见他,他会帮你办好事的。若见他了得,便修行去,后世出来参禅。”政和六年(1116)宗杲受众人之托,前往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拜见张商英丞相,请他为文准禅僧撰写塔铭。张商英(1042—1122),四川新津人,字天觉,时任丞相。宗杲因此与张商英相识,其颖悟乐辩被张商英称赞为“英爽纳子”。宣和二年(1120)宗杲第二次拜访张商英,张商英答应向好友四川圆悟克勤禅师推荐。宣和六年(1124),朝廷诏克勤住京都汴梁天宁寺,宗杲闻之,私自庆曰:“此老天赐也!”遂往天宁,次年夏天挂单于天宁寺,得以师从圆悟克勤禅师。
宗杲拜见克勤禅师,克勤禅师见他“灵根夙具,慧性生如”,心中十分欢喜。宗杲对公案“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就是参不透,他知道师傅克勤曾经请教过五祖法演禅师后,便问师傅克勤:“五祖是怎样回答您的?”克勤开始笑而不答。宗杲说:“当年您是当着众人的面问五祖的,有什么不能说呢?”克勤答道:“法演说:‘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树倒藤枯时如何’,法演说‘相随来也。’” 宗杲听到这里,大悟,说:“我会也“。经过克勤多次的精心指导和启迪,宗杲终于开悟。克勤觉得宗杲对公案可能参不透,又著《临济正宗记》送给他,让他掌管记室。克勤禅师与他分坐设坛开讲,师举大德因缘问之,宗杲都能酬对无滞。宗杲以超然的智慧,锐利的机锋,敏捷的雄辩而闻名京都。京都汴梁的贤士大夫争相和他交往。靖康元年(1126)御史中丞、兵部尚书吕好问赞其法力似太阳普照大地,奏请朝廷,钦宗赐宗杲紫衣袈裟和“佛日大师”称号。
靖康二年(1127)京都汴梁陷落,徽、钦二宗及中原各名人、能人被金人掳到北疆,其中神僧10人,宗杲亦在其中。后幸免北行,“盖若有相之者遂渡江而南”。宗杲随逃难的人群南下,回到了离别20年的家乡,看望了亲朋好友。隐居千秋关茅山的吴晦之,号“云梯隐居”,在千秋岭的“生香亭”与宗杲彻夜长谈。有《次杲上人夜坐韵》诗一首:“白运深处筑茅堂,四壁萧然一竹床。窗瞰虚檐寒籁响,桥横浅涧野梅香。玉龙吹彻千山月,铁板敲残万瓦霜。珍重支筇清坐久,对谈不觉夜天长。”
宗杲在宁国家乡白云山(今为凤形山)奉圣禅院、通灵峰延庆寺、舍投山(今为老虎山)龙谷寺等处曾讲经说法。相传,龙谷寺古枫是宗杲所植。在家乡桥头,他用糯米稀和熟石灰作粘合剂筑起了井圈,名为“糍井”,古糍井尚存。今虹龙境内奥川前后的琴山、屏山是宗杲所命名。
他重修了家乡的崇因寺,县志记载:“崇因寺在县东四十里(今在石口一带),梁开平初建,宋治平中赐额。大慧禅师重建。明洪武辛未,立为丛林。”“千僧井,崇因寺旧传有井,供千僧汲,大旱不竭。梁宋以来尚存。傍有驻马墩、千佛塔寺址。二山雌雄相接,其山尽处有太子殿,不知所始。按,寺观旧志,明时寺僧开殿基,从土中得宋杲公诗:‘时节分毫亦不差,法轮转处即生崖。要知勤善崇因寺,毕竟还归是我家。’”
范成大在宁国游览时,瞻望崇因寺,与宗杲一道探讨佛学,借千僧井泉水之味阐述对佛教的理解。范成大赠诗《妙喜景》:“二士共谈碑上法,千僧同酌沼中泉。法门泉味知多少,水桶绳头一串穿。”以作纪念。
宗杲与宣城感情深厚,回到当年绍珵禅师指点他参悟云门宗的景德寺,与同门师兄弟交流习法所得。他与敬亭山下广教寺住持长老交好,到广教寺拜访了长老,两人同登敬亭山,缅怀黄檗断际大师希运。并作《广教长老》一诗赠之:“浮云散尽无凝碧,春色消融山更青。我爱禅翁淡如水,时来相伴度残龄。”
在泾县崇庆寺,宗杲与寺内长老交流习法传法之经验,弘扬佛法。在寺内一泉水处,宗杲捐资建起一座方亭,使院内寺僧汲水不再受雨淋日晒之苦,此亭因名为“妙喜泉”。“妙喜泉”成为泾县崇庆寺有名的14座亭院中的一座。
广德灵山历史上亦是一处佛教名山。“宋代佛教领袖宗杲大师,也因佛缘来到灵山修行并任住持,使灵山名声大振。”(广德今人李传明语)
约在建炎二年(1128),宗杲到江苏虎丘寺访问绍隆禅师(同为克勤禅师的弟子,他随克勤习禅20年),家乡好友吴晦之有《送杲上人游金山》诗。之后,宗杲又云游安徽九华山,并在化城寺传授临济宗禅法,使得临济宗在九华山成为大宗。他的九华之游,对九华山禅宗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贡献。历代《九华山志》收录有宗杲的游山诗。
约在绍兴元年(1131),宗杲先赴仰山寺(在今江西宜春武功山)拜访竹庵土圭禅师,进一步坚定临济宗旨。又到江西云居山探望克勤禅师(克勤禅师在这之前已奉诏住云居山)。第二天,克勤禅师便请他当首座和尚。当时克勤禅师座下龙象(高僧)辈出,而克勤禅师却久久不肯选出首座和尚,等他一来,便安排他当首座和尚,可见克勤禅师对其非常了解、信任。众高僧心中甚是不服,一次,宗杲奉命佛法,昭觉元禅师从大众中走出,问难道:“眉间挂剑时如何?”宗杲答道:“血溅梵天。”克勤说道:“住!住!问得极好,答得更奇!”从此,丛林大众无不敬服宗杲禅师。克勤禅师回四川后,宗杲在山后又结庵潜心研究看话禅。之后,还先后到浙江径山能仁寺、福建长乐洋屿卓庵、广东、湖南等地,遍访名师,虚心学习佛教各宗各派的佛学真谛,在各地设坛开讲,悉心讲法,诲人不倦,南下一路广布佛法,尤其是在福建长乐洋屿,设庵接众,当时门下学者只有53人,在宗杲的指导和开导下,50天之内就有13人开悟,这种情形在佛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宗杲在南下的10年中,亲眼所见,连绵不断的战争给百姓造成巨大的灾难和无比的痛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生活完全失去了希望。宗杲感到如何使精深莫测的佛教走向百姓之中,让佛教来解除百姓的精神痛苦、宽慰其受了创伤的心灵,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便积极探索总结出便于百姓接受、又能弘扬佛教的“看话禅”,并在佛门弟子中、贤士大夫和百姓中大力倡导“看话禅”。“看话禅”以新奇的方法,充沛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自信心,开创了禅宗思想的新意境,使临济宗不断发扬光大。
看话就是参究“话头”,而“话头”就是“问题,疑问”(佛学中称公案)。宗杲把“疑”作为参究的条件,开悟的前提。他认为不疑不悟,小疑小悟,“大疑之下,必有大悟”。他特别强调对“生死大事”的探究,在佛教界,“生死大事”乃是佛法的根本,或宇宙的究竟,或生命的本质,或生死的态度。他多次强调“生从何处来,死从何处去”,只有“知得来去处,方名学佛人”。看话禅正是追求大彻大悟、力求达到最高境界的内省式的参禅方法。他念念不忘对“生死大事”探究,也许是家乡山东慧云寺的古对联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
宗杲经过30余年不懈的努力,将看话禅这一禅门的特殊修正方法,进一步完善化和普及化,将临济宗的法运推向了一个高潮,他已经成为临济宗杨歧派的著名佛学大师了。
(高生元 作者系宁国市退休教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