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矛头指向自己,才是修行!
我们讲到说八苦的关键在于五阴炽盛,三苦的关键在于行苦;那么我们说,五阴炽盛跟行苦它们都是一体的两面。接下来,我们就是要问了:既然五阴炽盛或者行苦呢,它们是一切苦都含摄,那么我们应该要如何去超越这个部分的苦呢?我们就要认知到这个苦到底它是怎么来的?那么我们用一个方式跟大家说:我们仔细想想看,所有这些的苦都跟我们对境界的认知有关系;今天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状况就是说,今天如果碰到一个境界,我们感受到这个中间有苦的话,那么我们想离开或是我们想超越这个部分的苦的话,我们可以有各式各样的作法。比方说,世间人的作法就是想办法去改变眼前他所不喜欢的境界,用尽各式各样的方式;乃至于说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而用尽了一切的的手段,想办法把眼前的境界改成他所喜欢的境界,这就是世间人的作法。但是这种作法呢,显然并没有真正离开了这个苦,因为接下来的这个后世,还有无量的苦在等着他,所以这个不是根本解决苦的道理。
那么再回头,如果是用改变境界这个方式不好的话,那有其他的方法吗?有的!我们再想想看:有许多的状况,它之所以真正能够成为一个苦,就是在于说你对于这个境界本身来讲,这个境界是你不容易直接去改易它的。比方说,这个坏苦这件事情,世间一切莫非都是无常的,所以对于它会变坏的这个特性来讲,您能够改变让它恒常不变吗?所以这个事情也没办法这样。所以,如果真的要去对治这个部分的苦的话,那应该要把这个矛头,从原来指向境界、改变境界的这个方向,要把这个矛头倒转过来,把它转到向我们自己的这个方面。也就是说,今天所有这一切的苦呢,要成就我们所感受的这个苦,除了要有境界之外,一定还要有一个能觉知境界的我在那边,才能够共同成就了苦受;那这个果本身,我们可以说,当我们把这个修行的方向转一个方向,转到说修行自我开始,那就表示我们开始走向修行的这个正路了。
那么对于这个部分来讲,我们可以说修行的时候,真正要解决对这个境界的这些苦,包含苦苦、坏苦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好!我们可以让我们自己开解我们自己。比方说,对于眼前的境界终必坏灭这个状况来说,我们可以先作好心理建设,让自己预先打预防针,告诉自己说眼前美好的事物终究会坏灭,然后不断地告诉自己、不断地告诉自己这个境界会坏灭、这个境界会坏灭;那么一旦我们常常这样练习,有些人甚至主张说我们生活中的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经常作这样无常的观行。比方说,有人说:甚至说当你拿起一枝笔来写字的时候,那你就要观行了,这个笔在写字的时候,这个笔写一写呢,终究这个笔会没水啦,或者这个纸张终于会用尽,或是你写一写终究会写完啦等等;那你这个写字的场合呢可以看作是一个无常的现行,你要教育自己、要给自己心理建设说,要能够接受它的无常。
乃至于说碰到生活中的其他的事情,包含说、比方说迎接一个新生儿的诞生,那这个在世间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高兴的事情。可是他们也会主张----这一派的修行人也会主张说----关于这一点来说的话,你也得观行婴儿从出生之后,他不是就只有出生了,我们所感受到出生的喜悦而已;其实我们应该要把无常的观行也放在上面,必须要看出这个婴儿从出生渐次成长,不就是逐渐丧失了他出生时候的那样子的天真无邪吗?并且他还要逐渐长大,终究也是有老病死的过程啊!所以从这个婴儿的出生这件事情,也必须要这样无常的观行。所以这种的方式相当于说,每一个境界来的时候,我们就好好地观行这个境界里面的无常性,以这个方式来对治坏苦。那你一旦能够对治坏苦的话,你对于苦苦的那个对治也必然会更得力,这个是第二个层次。
但是各位想想看:这样子的一个修行的方法,虽然能够让我们应对世间的无常样貌的时候,能够多一分的心理建设、能够少一分的痛苦觉受,可是大家想想看,这个作法它有根本的解决问题吗?这个作法很显然一个状况就是说,每一个境界的无常性它都是独立的。比方说,我们刚刚说您手上拿了这一枝原子笔会写到没水的这个无常性,跟一个婴儿出生之后所经历过的老病死的无常性,对您的觉受来讲、对于您自己本身的觉受来讲,那一定是不同的;所以,您对于这些每一个境界的无常性来讲,势必都需要好好地观行,这也就是某一派的这个修行人所积极主张的。
可是我们却要说世间的境界,大家想想看:世间的境界是不是有千万种,乃至于无量种的境界呢?如果说这些无量种的境界,每一种境界都要这样子去观行的话,那请问您要解决到什么时候呢?所以与其这样子的话,有没有一个更根本的方式,去解决坏苦的这些问题呢?
------正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