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诸根为何如此重要?
菩萨们在发起了殊胜的大愿,受持戒法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勤加守护这个戒法;菩萨对于所有的戒相中,不论是轻戒或是重戒,因为都是 如来世尊所制的戒,也因为对于我们都有殊胜的利益,因此都要生起尊重与守护之心,而不敢轻易毁犯,不要让烦恼染污与影响自己的心,要常常保持在不犯众生的清净作意之中;其中摄护诸根与远离恶法,对于持戒者来说,是很重要与基本的方法,因此我们今天要探讨这方面的相关法义,希望对大家的持戒之行,能够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引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开示:【善男子!若有人能摄护诸根,身四威仪不作诸恶,能堪众苦,不作邪命,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若于轻重戒中,等生怖畏;虽遭恶时不犯小戒,不令烦恼秽污其心,修集忍辱,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若离恶友,令诸众生远恶邪见,知恩报恩,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虽然在家菩萨想要持戒清净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佛菩萨仍然会告诫在家的菩萨们,对于戒行还是要很谨慎、很用心的持守,因为持戒不犯对于佛子真的是很重要。因此在此段经文中,世尊开示我们要能够摄护六根,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不造作恶事,并且堪忍于种种的苦,而不做不正当的谋生事业;即使生在恶时,譬如五浊恶世连很小的戒律也不应违犯,不让烦恼污秽了自己的心,反而要修集忍辱行,也要远离恶友,并且教导被误导的众生们都要离开恶劣的邪见,同时自己要知恩报恩,也要教导众生知恩及报恩;如果有人能够这样具足修行,一直都奉行不违,他就可以具足持戒波罗蜜。
这里首先提到要摄护诸根,也就是要将六根护持住,要时时向内摄持不乱,不要把六根往外放去攀缘,要把正念照顾好。因此摄护诸根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外面的境界不要影响到修行者,而能住于自己内心的境界中,包括修学佛法所证得的自心内境,或住于自己与定相应的境界中。在《虚空藏菩萨经》卷1中有开示:【众生诸贪诤,皆因诸根起,若能摄诸根,疾得于解脱。】因为透过六根摄取六尘,而产生内心对于境界的攀缘,通常会引生烦恼心所法的现起,使得内心不寂静;同时因为六尘之变化不止,使得诸心心所交互现起不停追逐,因此造成内心更加散乱不利于修行,而难得入于解脱之门。而在这样攀缘种种六尘境界的情况之下,便容易再引发各种烦恼之现行,乃至于造作诸恶业。尤其是在现今之时代,周遭的环境五光十色,加上世界各国密切频繁的交流,佛子可以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与境界,比古人可以说是多出很多倍;包括在末法时期邪说泛滥,对于初学者来说,因为知见上还不足以作深入的法义抉择,而在心性上也尚未完全调伏,因此要面对这些种种的境界时就要想办法,不要被这些六尘境界所影响,而把心收摄住不与恶法、恶行、恶心相应,而其中摄护诸根便是一个方法。
摄护诸根有一种方式,是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往内收摄,好像乌龟遇到危险时六处都收进壳中;还要守住意根与意识,好像守住城堡不让外尘进来,不想去和一切外法接触,这些是属于二乘的修法;所以他们出门托钵时,只能看着前方地面五、六尺远,不许左右观看,必须藏六如龟,守意如城。譬如《法句譬喻经》卷1中的开示:
【吾念世人不如此龟,不知无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坏神去,生死无端轮转五道,苦恼百千皆意所造,宜自勉励求灭度安。】
因此不应该放任自己攀缘六尘,执着种种觉受造成心意散乱,而生起种种烦恼,乃至造作诸业轮转五趣无有终止。应该学习乌龟逃避危险的方式,避免因执着外面的境界而引发烦恼,减少染污熏习自心的机会;同时也要避免在心中生起诸恶觉观,因此要把意根当作是一座城墙一样守住,不要让意根向外攀缘,要守住城墙不要让法尘一直进来。对于初学者来说,因为烦恼较为粗重,因此利用这种方法,减少接触与远离染污法或诸恶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自身的力量还无法克服外境的影响,因此应当尽量减少接触种种恶因缘的机会。
另外一种摄护诸根的方法,是因为有修习动中定力,可以同时住在净念中,而不妨与人应对但却不失净念,这种摄护诸根的方式外人看不出来,表面上跟俗人没有两样,但是他却能够在历缘对境之中,一直住在净念相继的境界中。无相念佛、无相拜佛的方法,就是可以成就动中定的法门,也就是《楞严经》卷5〈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开示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因为无相忆佛,不需要透过眼耳鼻舌身五根摄取外五尘境界就可以生起无相忆佛之净念;五根五识亦不攀缘五尘境界,同时意根可以安住,及摄于忆佛净念而保持不断,将眼耳鼻舌身意都回归到意根来,这就是都摄六根的方便善巧;因为心中一直都有忆佛净念存在,因此在与众生互动的过程中,虽然六根六识面对六尘,但是他不会把心放在六尘上不断的攀缘,而是能够同时向内收摄而不放逸的;因为这样的缘故,便能够不受世间法的影响,而照样能够正念分明,把心安住在忆佛的正念之上,因此不必远离六尘,也能够达到摄护诸根的效果;对于行菩萨道的修学者来说,实在是非常具有方便善巧的方法。这里面顺便要说明的是,采用无相念佛的方法,因为是修学动中定力的缘故,除了可以在历缘对境中有摄护诸根的力量,同时因为心中时时有忆佛念的存在,也可以与佛菩萨相应而得到他们的摄受护念,并且依此定力也可以作为将来断我见,乃至证悟如来藏的基础。因此这个法门,实际上是现代修定、学禅,和修净土的人所梦寐以求的法门。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修学的话,一定不要放弃。前面两种方式虽然都是摄护诸根的方法,但是在修学路上还是要再配合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正知见来修学,也就是要了解种种六尘我所境界,都是因缘所现、是生灭之体性,不仅无法长久拥有,而且如果执着它,便会有种种的过失及引生痛苦;因此从道理上去了解观察验证,并且配合蕴处界诸法中无有真实我,只有自心如来藏才是不生不灭的真实我等知见来修学,将来行者就有机会能够断我见而得解脱受用,并且进一步可以逐渐修除对于种种蕴处界及其衍生法的执着。
譬如在《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7中的开示:
【云何名为不放逸法?所谓常当摄护诸根。云何名为摄护诸根?谓眼见色已不执其相,亦复不执随形妙好,亦不爱着色等诸味,如实了知出离之法。如是耳闻其声、鼻嗅其香、舌了其味、身觉其触、意知其法,皆不执相,亦复不执随形妙好,亦不爱着诸法等味,如实了知出离之法,如是所说名不放逸。】
对于我所有很深的贪着,就会与解脱法门不易相应,因为心都放在我所的执取上,贪爱我所上面种种妙好的境界,喜欢领受所缘境界中的种种韵味,心里面所现起的都是这些法,因此就会荒废道业。譬如《瑜伽师地论》卷29中的开示:
【云何魔事?谓诸所有能引出离善法欲生,耽着诸欲增上力故,寻还退舍,当知此即是为魔事。】
因此攀缘六尘境界耽着诸欲,将使得好不容易生起的种种解脱烦恼与修学善法之行,产生退失的现象,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事。所以我们从了解六尘境界之生灭性与过患,便能够逐渐生起离开对于六尘我所执着的力量。而且菩萨也知道,意识心所接触到的六尘境界,都是自心所现之内相分,因此实在没有什么值得执着不舍的;并且也要如实了知出离之法,知道觉知心之我虚妄,思量心之意根我虚妄,三受五受之我悉皆变异无常,如此才有可能真正断除我见,与逐渐修除我执。
这里面菩萨们与二乘根本的不同,在于菩萨虽然也是要摄护诸根,但是并不是要摒除六尘境界的触,而是要在利益众生之中不断地触六尘,但是只到触知为止,不起攀缘与有漏性的了知;并且配合正知见,就可以逐渐成就不放逸行,因此在道业上就可以快速前进了。
从上面的说明我们就可以了解,菩萨们是不离六尘而可以得到解脱,也可以行六度,不是采用压制自己的方式。如果能够配合正知见与智慧,就可以很快乐地修行,这样才是真正的菩萨法门。虽然别人表面上看不出来他跟平凡人有多大的差异,可是他的道业却是在快速前进中,因为菩萨已经融入六尘中而行菩萨道了。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 <第083集 持戒与摄护诸根> 正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