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除烦恼?
请问您有烦恼吗?您的烦恼是什么呢?您希望能够降伏您的烦恼吗?我们应该如何修行才能断除烦恼?在说明应该如何修除烦恼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有情一生的历程,有情从处[chǔ]胎出生之后,历经婴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mào]熟位等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几乎都有说不完的苦和烦恼存在。幼年时虽然不知天高地厚,却有着对世间一无所知的苦;进了学校,有课业和同侪压力的苦;出了校门到社会上找工作,也有种种的苦。譬如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工资低,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乃至看不到未来的苦。
结了婚有了家庭和小孩,开始有身心压力、情感压力,以及身心劳累的种种痛苦;尤其是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本身没有成熟的心智,和正确教养子女的方法,往往会因教养的不当,引生孩子叛逆不容易管教的痛苦,乃至有的人还得忍受,孩子闯祸之后,收拾残局的苦;当孩子渐渐长大,自己的色身却逐渐衰败,各种疾病悄然来临,又要开始面对身不由己、作不得主的苦;乃至耄熟之际,常得面对老友凋零以及自身老迈,一生渺渺茫茫的苦。怪不得 世尊常告诫我们: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到底这些苦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应该如何才能离苦得乐,找到究竟安歇之处呢?
佛法中 世尊说人有三苦八苦,乃至《瑜伽师地论》中 弥勒菩萨说有一百一十种苦,苦的种类林林总总数之不尽,总而言之,有情一出生就开始了苦的历程。所谓三苦是指:坏苦、行苦和苦苦;而八苦则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总而言之就是五阴炽盛苦。苦是后果不是原因,苦的原因是四圣谛中的第二圣谛:苦集圣谛。简单的说,苦是人们招集而来的。
譬如《增壹阿含经》卷17中, 世尊告诸比丘:彼云何为苦集谛?所谓集谛者,爱与欲相应,心恒染着,是谓名为苦集谛。意思是说:由于爱与欲,导致众生心恒染着,而不断造作诸业,招集未来的苦果。这里所谓的爱,就是指十二有支中的第八支,也就是受缘爱,爱缘取。贪爱是世间众生最大的敌人,众生由于不明白五阴的虚妄,在六根接触六尘的境界中,产生了种种的贪着,执着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诸境为实有,因而造作身、口、意三业,搜集未来世受苦的种子。
欲则是属于五别境心所法,意思是希求。通于善、恶、无记三性。善法欲能使众生生起精进向善之心,而恶法欲则会导致众生产生贪着,因此贪、爱、欲这三个字,名称虽然有所不同,意思却是相通的。各种都包括在爱欲之中,归纳来说,包含了世间的五欲:财、色、名、食、睡,以及修行人的五欲:色、声、香、味、触。爱与欲相应,就产生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渴求、、贪婪与爱着,这就是一切痛苦生起的根源,也是使得众生生死相续的根本。各位菩萨!以上略说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人心无尽的贪着,而这些渴求、、贪婪和执着就是烦恼。
然而为什么会有这些烦恼的存在和生起呢?则都是因为无明的缘故,因为对生命实相无所了知,对烦恼本质无所了知,所以才会不断在苦海中轮转而无法止息。所谓对生命实相无所了知,就是指无始无明,对烦恼本质无所了知,则叫作一念无明。
我们先来说明:什么叫作一念无明?一念无明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念无明的意思是说:在无妄想之中,突然会有一念烦恼产生,由于这一念心动,就导致众生继续受生而轮回生死,所以就称为一念无明。
一念无明之所从来,乃是由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烦恼种子而生。
在二乘法中,一念无明包括了我见和我执,而我见就是一念无明的根本。
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又称为四住地烦恼,也就是见一处住地、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和无色界爱住地。
其中见一处住地属于见所断烦恼,后面三者则属于修所断烦恼,这四种住地烦恼,合称为一念无明,无始劫来与世世的见闻觉知心剎那剎那不断相应,能够出生一切世间法中的烦恼。
见一处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实相,堕于颠倒见,而产生执着离念灵知的意识心,将五蕴的全部或局部误认为是常住不坏法。在大乘法中,如果以世间的颠倒知见来看待世间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测涅槃实相,而产生的错误见解,误认意识心的种种变相境界作为如来藏,也都摄属于见一处住地所含摄,这都是由于错误的见解所产生的烦恼。
所谓欲界爱住地,是指对于欲界六天和物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以及由这五尘所引生对于各种法的贪着,而其中以贪着男女欲为最主要。色界爱住地,则是指修学禅定或修道的人,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产生贪着,也就是贪着初禅到四禅的境界,就叫作色界爱住地。
而所谓无色界爱住地,又叫作有爱住地,则是说还有一个三界有的心存在而执着不舍,所以不能取证无余涅槃。也就是说修学禅定的人,断除了对色界的贪爱,超过欲界、色界到达无色界,进入无色界时没有色阴,但还有四空定中的离念灵知心存在,住于四空定中而无五尘的觉知,所以还有受想行识存在;这受想行识,就是未悟者所说的心,能知定境的离念灵知心,以及能作主的意根心,还有这两个心存在,就是仍然保有三界有,所以无法解脱生死,因此叫作有爱住地烦恼。
假使没有断尽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就算是修得非想非非想定,舍报后生非想非非想天,经过八万大劫突然又生一念,仍然还是要下堕而继续轮回。一念无明是无始有终的,辟支佛和阿罗汉都已经断尽一念无明,因此一切三界执着的妄想烦恼永不复起。
以上所介绍的是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也就是二乘法中,所应断的我见与我执烦恼。
接下来,继续为大家说明无始无明。什么是无始无明呢?
所谓无始无明就是指:众生不了解法界的真实相,不了解法界中一切万法的根源,不了解法界万法根源的体性;也就是说,他没有法界体性智。
法界有三界的法界、有十八法界、有四圣六凡法界,然而不管是哪一种法界,它的根源都是第八识如来藏,都是从第八识而出生了这一切的法界。所以一切法界的真实体性,就是第八识心的体性,因此说一切法的根源就是众生的第八识心。如果不明白法界根源的真实体性,那就是住在无始无明境界中的人。阿罗汉不明白法界的真实相,不明白法界的根源,不明白无余涅槃的实际,所以是还没有打破无始无明的圣人。所以在大乘法中,虽然说阿罗汉是圣人,然而却也是大乘别教法门中的愚人,在大乘别教中,还是排不到贤位的第七住位。
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都不曾相应到这个无始无明,众生心所想到的就是:我怎么样可以不再轮回生死?要如何才能免受世间的生死苦呢?从来没有想到过法界的真实相是什么,因此说众生的心,从来不跟无始无明相应过,所以称为无始无明。也就是说,众生从来不曾去探讨:我们的五阴十八界是从哪里来的?心里想的都是:我怎么样可以离开生死轮回的痛苦。
然而要到什么时候,众生才会相应到无始无明呢?要到他心中起疑,想要探究法界万法的真实相,想要了解万法是从哪里来的,这时候才算是第一次与无始无明相应。这也就是众生进入大乘法中开始修学,想要证知般若实相的时候,这时才正式与无始无明相应。
经过一番勤苦的修行,终于证悟之后,虽然还没有证得有余依涅槃,但是就先把无余依涅槃的本际――第八识给找了出来;体验整理以后,他就知道把我灭尽之后就是无余依涅槃,灭尽自己的十八界以后,剩下的第八识是什么,他都知道了。由于证悟第八识,而体证第八识的清净体性,所以开始转依真如清净体性,而不断修正自身五蕴七识之身口意行,在历缘对境中渐渐断除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由于这样的缘故,使得阿赖耶识渐渐断除了执藏三界烦恼的功能,最后三界九地随业受生之业种断除净尽,断尽分段生死,解脱果圆满,名为菩萨阿罗汉。
菩萨在证得解脱果之后,尚未一时具证大菩提果,必须以破参证真之见地,渐次修入初地无生法忍,地地分破无始无明,分分断除异熟识中所执藏之变易生死,以及异熟果之体性,借着第八识异熟果之体性,而以无相悲愿,继续在三界中受生,地地增上乃至到达究竟佛地。
以上为大家说明的是大乘法中,从亲证实相打破无始无明开始,渐次断除烦恼,乃至次第进修到达佛地的修行方法。然而不管是一念无明的断除,或是无始无明的打破,都必须先取证二乘菩提之初果解脱,而欲取证初果解脱,则必须先求断我见、断三缚结为最首要。若能在证得初果之后,渐次入于大乘究竟了义正法中修集福徳,久后缘熟时亦可悟入实相,而发起般若智慧入菩萨数中。
所谓我见:就是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坏法,若将意识觉知心,认定为常住不坏法时,就是堕于识阴我之中,以如是见解,而坚执觉知心意识常住不坏者,这样的见解就叫作我见。譬如一般人在生活中,大部分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随境而转,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境界,就是意识境界;面对意识所喜欢的境界,就不断起贪追求,对于不顺己意的违心境界,则心生瞋恚,愚痴的为自己的贪爱与瞋恚,造作种种不如理作意的业行,也常因所求不遂而烦恼不断。生活就在这种喜乐忧悲苦恼不断的意识境界中,不断重复循环着,殊不知这些境界,都是堕在我与我所――虚妄生灭的意识境界中。
人们往往不知道,他们所认为真实存在而不断追求的意识境界,其实是虚妄不实生灭变易的境界,必须是众缘和合才有的境界,是无常、苦、空、无我不可久住的。菩萨们如果能够真实断了我见,不再认意识境界为真实常住不坏法,对于我与我所的追求和执着,就可以逐渐淡薄。
如果您想要断除我见,首先必须先亲近真善知识,听闻熏习正确的佛法知见,对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内涵能如实了知,并且能够如实观行蕴处界我生起之次第,在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对识阴的如实了知,能否如实了知识阴的虚妄性正是修行的关键;离开识阴,特别是意识觉知心,根本就不可能有所修行,我见与我执的断与不断,关键也是意识。
人们如果有世间智慧,而能分辨是非,不想和诸方邪见者一样,就请您千万不要贪爱意识心自己,千万要详尽的了知识阴的内容,一定得详尽的了知意识心的种种变相,才能真的断除我见,然后再于历缘对境中来断除我执,如此阿含解脱道的亲证才会有希望。如果继续坚持先入为主的错误知见,不肯切实闻熏正理与观行,就只能口说想要断烦恼、想要解脱,但是苦修的结果,却仍然无法获得解脱的实证。所以必须要先建立起一个知见:识阴――特别是意识觉知心自己,正是修行的关键。但是修行的结果,却是要灭除意识觉知心自己,因为意识觉知心,永远是导致众生不断生死轮回的主因。
听完以上我们所说的正理,您如果愿意详细思惟及观行,并且从深心中接受这样的事实,然后毅然断除我见,发起见地而取证初果,那么您对于解脱道的实修一定会有成绩的,这一世必定可以证果,从此就可以卸下肩头的千斤重担,从此不再受世间烦恼法的羁绊,得以解脱于种种烦恼的系缚。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 <第056集 应该如何修除烦恼呢?> 张正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