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八,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农历二月初八,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逢此殊胜日,广做功德,回向、祈愿一切有情众生善根增长、皈命三宝、修学大乘、早证菩提!回向佛法常兴、正法久住、国运昌隆、风调雨顺、灾劫消弭、社会祥和、人民安乐 、善根增长、干戈永息、世界和平!
释迦牟尼意译能仁寂默,也是释迦族的圣人之意。释迦牟尼出生、出家、成道与涅槃之具体时间,经典以及相关史书记载不一,多认为佛陀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时(即公元前五四三年)涅槃。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记载不同,中国有些史书记载,佛陀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涅槃于周穆王五十三年,距今已有三千年左右。
我国一般认为,农历二月十五日是释迦牟尼佛涅槃日,四月初八日是佛诞生日,腊月初八则是佛成道日。至于佛出家日,据《景德传灯录》记载:《普耀经》云: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东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师子吼声,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即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也;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年十九(一说二十九岁),欲求出家,而自念言:‘当复何遇?’即于四门游观,见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惟:‘此老病死,终可厌离。’于是夜子时,有一天人名曰净居,于窗牖中叉手白太子言:‘出家时至,可去矣!’太子闻已,心生欢喜,即逾城而去,于檀特山中修道。后世遂以二月初八为释迦牟尼出家日,往往会在该日举行相应的法会。
释迦世尊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于二千五百多年前(西元前六世纪左右)生于北印度,父亲净饭王,是释迦国的君主,母亲叫作摩耶夫人。据说世尊出生的时候,有非常多的瑞相,包括大地有六种震动,而且光明普照。记载中刚出生的小婴儿(悉达多太子),不需要别人帮忙就自己站了起来,向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了七步,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坚定的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指的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本来就圆满具足的实相心,也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又称为如来藏!
世尊诞生七天以后,母亲摩耶夫人就因病去世了,改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长大成人。世尊从小拜婆罗门跋陀罗尼为师,学习四吠陀、五因明等学问,少年时开始学习文学、算术、兵法、武器等多种知识和技能,很快都能融会贯通。世尊在十七岁的时候,与天臂城善觉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尔后生有一子罗睺罗。世尊深感人间生老病死的苦恼,因此经常在阎浮树下沉思,但都无法获得离苦之道。二十九岁那一年,一个月圆的晚上,世尊毅然舍弃了王位,悄然离开妻子和家庭,偷偷带着侍从车匿,骑上白马离开了王宫,出家作沙门,去追寻人生的真正解脱之道。
祂首先来到了苦行林,拜访修苦行的婆罗门,学习修苦行的方法;再南下摩竭陀国,拜访阿罗蓝仙人和郁陀仙人,学习禅定;经过六年苦行,形体瘦弱,才体悟到修苦行并不是解脱之道,于是放弃了苦行,前往伽耶山附近的尼连禅河畔,独自在菩提树下思惟解脱之道。由于接受了牧羊女乳糜的供养,导致五位侍臣误会 世尊已经退转了道心,因此不告而别。世尊后来在菩提树下禅定四十九天,战胜了天魔的威胁与,夜睹明星而悟道,证得揭示诸法实相的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为佛陀。佛陀悟道以后,前往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宣说四圣谛,这就称为初转法轮,为 世尊的四十九年弘化生涯拉开了序幕;此时佛、法、僧三宝正式完备出现于世间。
佛陀在人间要示现成佛,必然要经过出家这个程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示现让世人看到,我们走解脱道或者走佛菩提道,最后的成就必然是有别于世间法(而弃舍一切世间法),必然是有别于世间人追逐五欲的成就,所以必然是要以(弃舍五欲的)出家相来示现,所以必然会有出家的过程。
世尊在成道之前历经六年的苦行,日食一麻一麦,非常辛苦。 世尊做这样的示现,是为了要告诉当时在古印度许多的修行人,苦行不能解脱、不能成佛。因为当时非常多的修行人,都以苦行作为求得解脱的方法,所以 佛陀之所以以祂的万金之躯,经历这些苦行,其实就是要示现、要告诉我们说:苦行是没有办法成就解脱的,而世尊是经过大家所无法修习的大苦行,然后放弃苦行,藉智慧才成就佛道的!
在成佛的最后阶段,佛陀是先思惟四圣谛、八正道、因缘法而降伏欲界魔、证得解脱果以后,接着在初夜分的时候,坐在菩提树下思惟整理所有一切祂无量世以来修行的这些道理;那么在初夜分的时候,佛陀以手按地而开悟明心。佛陀这个开悟明心,是最后身菩萨的开悟明心,所悟的境界绝对不是我们在菩萨位阶七住位的开悟明心,是属于大彻大悟、完全了悟的状况!当祂开悟明心的时候,会发起大圆镜智,并且同时会圆满具足上品的妙观察智和上品的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对应第八识如来藏;上品的妙观察智对应意识;上品的平等性智对应意根。这三品智慧发起具足的同时,佛陀也将从七地入八地时所刻意生起的一分俱生微细烦恼障,也就是最后一分习气种子断尽。
之后在后夜分时,佛陀目睹东方明星而眼见佛性;同样的,这个眼见佛性的境界,也不是十住菩萨所看到的佛性境界;当这个眼见佛性成就的时候,也同时成就了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对应到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个识,换句话说,佛地的这五个识,在成所作智的境界之下,这五个识可以独立去运作、独立去成就度众的功德,这叫作成所作智。成所作智的这个境界非常非常广大胜妙!并且在成就成所作智的当下,也把最后一分所知障断除无余。把最后一分的所知障断除之后,就能够成就处非处智力。处非处智力简单来讲就是祂可以去细观、可以去了知三界所有一切众生的所有心行,并且知道用怎么样的善巧方便来度化一切众生。在经文上都能看到这个成所作智的广大胜妙之处,甚至是十方世界所下的雨到底下了多少的雨滴?,佛陀的成所作智也可以了知无余!这个境界实在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这是八相中成道的状况。还有降魔的部分等等。
成道之后是转法轮。转法轮一般从教理上以及实证经验上来讲,比较可信、比较正确的是五时三教的分类。也就是说,第一时的部分说的是华严;第二时的部分说的是阿含;第三时说的部分是般若;第四时说的部分是方广唯识;第五时说的部分是法华。中间的阿含、般若、唯识这三个部分,因为它的地位特别重要,所以独立出来作为三教(初时四谛的小乘教,说二乘法;二时方等般若的大乘教,说如来藏空性之总相与别相;三时解深密经等方广的唯识教,说如来藏空性之一切种智),这样成就了五时三教。这是 佛陀转法轮的整个过程,都是 世尊为了教导众生能够解脱生死乃至成佛的法道!
转法轮之后,佛陀虽然具足明行足,可以住世一劫,但还是要示现给众生看,示同众生一般,最后要入涅槃(这是八相成道中的最后一种法相)。
每一尊佛从凡夫因地修行到成就佛果,都是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长时修行,历经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证,并于百劫当中修诸相好,即无一处非舍身处,无一时非舍命时,努力利乐有情,才能渐渐圆满成佛的福德资粮。成佛之道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悟即至佛地!而是必须历经无量无数劫的勤苦修行,具足般若总相智、般若别相智以及一切种智之后,还要加修无量福德,等到福德和智慧都圆满了,才能够成就佛道!
至诚祈愿正法久住,佛陀正法光明遍照寰宇,普度万源!
至诚祈愿祖国日益强大、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至诚祈愿一切众生,皆能早日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