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我见对于学佛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佛法内容是什么?一般人的了解就是:打坐、参禅、念佛、法会诵经、四圣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断烦恼或只是布施……等等。但是佛法就只有这些吗?为什么我们学了一世就只知道这些?为什么我们参禅十几年还是读不懂公案、读不懂经典?二乘声闻、缘觉都已断了见、思惑烦恼,证得了二乘菩提,成为二乘圣人了,为什么还不是大乘法中的开悟圣者?虽不是凡夫了,为何还是被佛陀说是愚于实相的愚人?二乘无学因佛开示涅槃有本际,入涅槃以后非是断灭,虽知而不能现观无余涅槃中的实际,故名为愚。那些二乘圣人不是也证了菩提吗?为什么二乘圣人还是不属于大乘明心开悟的圣者呢?对于这些问题,您可曾想过?您如果拚命的以二乘圣人所修所证的解脱法门,来当作您的主要功课来修,想要在大乘法中明心开悟,那真是门儿都没有。因为您把黄铜当作黄金在提炼,如何能炼得出金子来?因为您把修学的方向与内容弄错了,这种修法,哪轮得到您明心?别作梦了!
成佛之道不同于二乘菩提的解脱道,成佛之道也是有次第的,犹如学校的课程有次第安排,非是杂乱无章、漫无次第。大乘佛法是以第八识如来藏法门为根本,如来藏是佛法的精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境界都是依如来藏而建立的,故说三界唯心;离如来藏第八识则无一切法,故说万法唯识。万法是由八识心王共同成就的,若无八识心王,则无三界万法,故说三界唯心。离如来藏第八识,亦无二乘菩提可言;因为二乘菩提所证的无余涅槃中,就是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独自存在,是依如来藏离万法的独住境界而施设无余涅槃的解脱境界,所以二乘菩提也是要以如来藏为根本的。
佛法有两大部分:一、解脱道,二、佛菩提道。除此二道,别无佛法。有心求证佛法的佛子们!您说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这话没有错!但是万千法门,到最后都只有归入大乘佛法殿堂,回归到如来藏──只有第八识如来藏才是真正的佛法,才能使二乘菩提的涅槃不会成为缘起性空的断灭境界,二乘菩提的缘起性空必须以如来藏为前提来说,才不会成为断见外道的戏论。离开了第八识如来藏,则无一切法可言。如果您所学的法门,不是以如来藏作为依止,而单说缘起性空、无常空,把缘起性空的二乘菩提当作是般若,那非是究竟佛法。下文会有所说明。
菩提者,意谓觉悟五蕴有情都无实我。依三种修证内容的不同,故佛法分为三乘:大乘、中乘、小乘,有三乘之别。二乘菩提是指小乘声闻菩提与中乘缘觉菩提,大乘是指佛菩提。声闻菩提属于修四圣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缘觉菩提属于修十二因缘观行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二乘菩提的修行,主要的内容是在断我见、我执烦恼而解脱生死,出离三界轮回的行门,这是解脱道的修行范畴,所以解脱道的内涵是讲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教导佛子依声闻法四圣谛、八正道的菩提慧,依缘觉的因缘观菩提慧,来断除见惑与思惑烦恼而证得解脱果,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修道法门。
大乘的佛菩提法中,诸菩萨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佛智慧而开悟明心,证悟第八识如来藏;进而修学佛菩提的无生法忍,最后证得无上佛果,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度化众生出离生死,是名大乘,但是佛菩提的般若实相及无生法忍的智慧却不共二乘。既然是修证的内容有所不同,就有必要清楚的了知您所修的法门是哪一种?三乘法门的内容有异有同,哪些是同?哪些是不共二乘的?皆要有所了知,不能盲修瞎练,倘若走错了方向,如何能抵达自己设定的目标?
第一节 解脱道的修法
二乘人因怕生死轮回,不想再受生死轮回的系缚而断除我见与我执烦恼,证得解脱果,赶快出离三界轮回生死。因此解脱道的意思就是如何来断除我见及我执,出离三界生死。也就是说二乘菩提是以断我见、我执烦恼而出离三界生死轮回为修行的主要内容,关于大乘法的明心、见性而证知法界实相的事情,就可以不必管它。二乘菩提的解脱道,是以断我见为起步,我见若不能断除的话,其他就都免谈。二乘菩提的解脱道也被含摄在佛菩提道中,是佛菩提道中的一小部分修证内容;而佛菩提道的般若实相与无生法忍妙理,则不共二乘菩提,但是佛菩提所证的内容却又函盖了二乘菩提。二乘菩提的解脱道分为二种:
第一目 声闻菩提
声闻菩提所修的解脱道,是闻佛说法,依四圣谛、八正道的正理来修行,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中如实的一一去作观行,发现五蕴皆是缘生法,都是缘起性空的生灭法,所以无常、苦、空、无我,特别要注重如实了知识蕴的虚妄;因为识蕴的主要内容就是见闻觉知的心,可是见闻觉知心亦是缘生法、变异法、无常法,无有常住不坏的我;如是现前观察,亲自证实识蕴的缘起缘灭而无常住不坏的实质,故断了我见,不再认色身为常住我,也不再认见闻觉知之妄心自我为常住不坏者。
在声闻法中,只要是断了我见,依断除我见之知见,进而断疑见、戒禁取见,就可以证得初果的解脱道。懂了,就是这么简单,原来初果是可以这样证得的,不是很玄的。不清楚见惑内容的大师们,一生弄尽了十八般武艺,使得佛子们晕头转向,即使腿坐到断了,仍然不知我见是什么,就无法断除我见与三缚结。家师最喜欢杀人,家师常说:“我最喜欢杀人,杀什么呢?杀众生的我见。”我见不杀掉,纵使有朝一日真的明心证悟了,心中也会怀疑而不敢承担。
所以说我见断了,就证得声闻初果了,三缚结就断除了;不退于初果的人,再进修而断除我执与我所执,等到我所执与我执都断除了以后,就证得了解脱果的极果了,死后就可以出三界了。这是声闻菩提所证解脱果,即是二乘菩提所证的解脱果之一,成为阿罗汉。虽然这时已经有了解脱道的无生智慧了,但是都还不知法界实相是什么,因为还没有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不知道如来藏在哪里。
第二目 缘觉菩提
缘觉菩提的解脱果是依于五蕴而现观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十二因缘在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生生世世、周而复始,至于无穷,皆是因缘而有,此有故彼有;如实现观后,此灭故彼灭,把无明灭了,心的行不再出现,如是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而证知一切法缘起性空,而断我见我执,舍寿也是入无余涅槃,不再轮转生死。缘觉菩提的修证者,他所证的解脱果虽然是同于声闻菩提阿罗汉的无余涅槃,智慧也比阿罗汉深妙一些,但是对于大乘菩提而言,他仍是不能了知的,因为大乘菩提所证的第八识如来藏是什么?第八识如来藏在哪里,缘觉圣人仍然是不知道的。既不知如来藏在哪里,就无法发起般若实相的智慧,所以无法成为实义菩萨。
第二节 佛菩提的修法
佛菩提又名大乘菩提,或名大菩提,依此菩提修行即能成佛,故名佛菩提。佛菩提是以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为其根本,就是以禅宗所说的开悟作为入门,开悟明心就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所以能现观真实常住心的所在与体性。这是佛子们修学佛法时所最期盼的,但是,往往却没有信心去实证;这个开悟明心的境界,就是大乘佛菩提的见道。能证悟明心,只是大乘般若实相智慧的总相智,又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只是知道第八识真心许多表面中的一面,至于从别的方向观察时有什么不同?就不知道了;想要知道不同方向所看见的状况,就得进修别相智,发起后得无分别智,这就是相见道位的修行。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的观察,至于如来藏心体里面有些什么内容,还是不清楚,因为这是无生法忍的部分,不是刚悟的人所能了知的;如同一部电脑,您只看到整台电脑的各部分外表,但是对于电脑里面的零组件与功能都不很清楚,只知道是一部电脑不同角度的表相而已,这就是总相智与别相智。所以证悟如来藏而明心时,再依总相智才能真正的入门开始修学大乘佛法:进修别相智与一切种智,所以开悟明心只是修学佛菩提道的起步,只是刚进入佛教的内门,刚刚成为实义菩萨而已。
悟后起修的过程中,都是以所证悟的第八识真心为基础,才能开始修学般若经典及方广唯识经典中所说的有关第八识真心的体性,而了知祂为何是本来自性清净心,又是如何的不生不灭,如何的不贪、不瞋、不垢、不净、不增、不灭等体性,又如何能出生七转识、色法及一切万法的功能性,第八识真心虽是清净心却含藏了七识心的染污种子等等,这些都要一一去了知与体验,如同了解电脑里面有哪些零组件,各有什么作用与功能,都要去了知。您在悟后确实观行,能确实的观察到祂的自体性……等等,就说您有了般若的别相智。这就是悟后所要修学的般若慧──别相智。
依别相智的圆满证得,才能修学一切种智;第八识如来藏含有无数的种子,这些种子有种种不同的作用,您都要去了知;一点一点的去了解,去体验观察。如同电脑里面的全部零组件,是如何组合而完成一部电脑,这部电脑是如何运作的,都要知道。当您了知第八识如来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的功能,有了这种智慧,就是一切种智的发起,在还没有圆满具足一切种智以前,就称为道种智,这就是诸地菩萨的无生法忍智慧。从总相智、别相智到一切种智,如是次第精进,地地增上,到了最后对于一切种智您都能具足了知究竟无余了,才能成就佛道,此时才算是真正成佛。这就是佛菩提道的修证法门。
般若智慧是从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作为基础,才能渐渐出生的,所以证悟所生的般若智慧,又叫根本无分别智,因为第八识真心是无分别智的根本故,因为如来藏本就不分别一切法故,因为后得无分别智的发起,是以证得如来藏而现观祂的无分别性作为根本故。悟后起修所学的别相智叫后得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的定义较为广泛,函盖别相智与一切种智。您证悟明心了,才能修学后得无分别智,后得智具足圆满了就是成佛。因此而说般若实相的无分别智,就是法界体性智,因为法界万法之根本就是如来藏,而如来藏从来就无分别,不是修行以后才变成没有分别的;证得如来藏而了知祂的本来无分别性,所以有了无分别的智慧,就进入内门修学佛法了,就成为菩萨数中的一员了,这样的开悟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亲证实相心,是佛菩提道与二乘菩提截然不同之处,二乘菩提虽然证得解脱道,断了我见与我执,舍寿时能入无余涅槃;如不回小向大,修学大乘菩提,即不能证得佛菩提道。
大乘佛菩提道的解脱道,是从五蕴中用能分别的觉知心意识,去参禅而亲证本来无分别的法界实相心如来藏,就发起根本无分别智;证得根本无分别智后,依此第八识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心性,来观一切法皆是缘生缘灭,都是从第八识如来藏所生,现前观察蕴处界空相而断我见,成就菩萨初果。我见断已,疑见及戒禁取见随断,是名三缚结断。我见断了之后,由于有证悟明心的功德,转依第八识如来藏的清净体性,渐渐转变七识心的染污性为清净性,最后我执也断尽了。由于证悟实相,般若智慧渐渐生起了,就能修学别相智、种智,而有机会进入初地,乃至地地增上而迈向究竟佛地,这才是真正的佛菩提道。所以佛菩提道的修行,是以明心悟得第八识如来藏作为根本,悟后开始起修而至佛地。
所以说断我见我执(断见惑与思惑),在大乘解脱道与二乘解脱道中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菩萨也要修学二乘菩提的断我见与我执,同样都必须修证解脱道,以此为基础才能开悟明心,然后再进修种智;只是大乘佛菩提所证的解脱果,函盖了法界实相的亲证,所以必须明心;但二乘人是无法证悟明心的,除非是回小向大而修学大乘正法。二乘解脱道的修法,只能断见、思惑烦恼而出离三界生死,不能成佛;因为没有证得法界实相,所以无法发起般若实相智慧,必须再转进大乘法中修学佛菩提道,才能成就佛道。因此对于证悟实相开悟明心而言,菩萨的入门,虽然函盖了二乘菩提的断我见、断三缚结,但是明心的部分却是不共二乘菩提的;二乘菩提只能证得解脱果,无法证得实相心,这是其中最大的差别。从三乘菩提共法的修学来说,断我见与我执而成为解脱道的无学,在这一部分是相同的;在断我执之后则是分界点,二乘人在断我执之后,舍寿必定会把自己灭了;五蕴、十八界都灭了,进入无余涅槃时,因为十八界的我都灭了,我已经不存在了,就没有我能了知实相心;而大乘菩提则必须同时修证般若总相智、别相智、一切种智,在断尽我执的分界点之后,大乘菩萨不入无余涅槃而转入七地、八地,渐次进修而到佛地,广度众生利乐有情,尽未来际永无止尽,所以三乘菩提的内涵,有很大的不同,学佛而不是学阿罗汉的佛子们,对此应该有所了解。
第三节 我见是什么?
从佛法三乘菩提共通的内涵来看,可以看见的事实:断我见对于学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我见是二乘圣人在见道时所要断的,断我见是二乘菩提所证的解脱果,但也是大乘菩提见道之前所必须要断的。所以说断我见虽是解脱道的法门,但却是三乘与共的;我见没有断的人,还是在佛门外绕,是在外门修习六度万行,还进不了佛教的内门中修行。所以断我见是这么重要,而且是往上更进一步修学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根本,那么我见是指哪些内容?学佛人有必要来确实的了解。
四禅八定是共于三乘行者与外道的世间证境,令佛法的修行者可以了知三界法的内容。解脱道修证者,可以藉此修断三界法而成就一切智,入无余涅槃;佛菩提的修证者,可以藉此而了知一切相的内容,协助成就无生法忍的现观,所以大乘菩提的修证者也必须修学。大乘菩提修证四禅八定的目的,只是藉禅定的实证来利益众生,那是戒慧直往菩萨悟后的事,也只是作为利乐众生及修证无生法忍现观的工具而已,不同于外道以追求四禅八定的境界作为最终目的。打坐修证禅定,真能出得了三界生死吗?佛子之中有些人喜欢禅定境界,认为打坐境界很殊胜,误认为打坐所得的世间境界高于般若慧学的修证。也有人是以定为禅,把禅定的修证当作是禅宗般若禅的修证,不知在佛法中修证禅定的真正意义与作用,误以为打坐就是在修证佛法;当有学佛人被问到:“有在学佛法吗?”“有!我在打坐。”也常听人说:“某人学佛学得很好,打坐功夫很了得,能常入定很久。”〔编注:现代人不能断除欲界中最粗重的男女欲贪,连初禅都不能证得,往往所说的入定,最多不过欲界定或未到地定,不能说是四禅八定的实证,四禅八定的实证是以断除欲界贪而实证初禅,乃至实证初禅以上至四空定而称之。〕
但是打坐入定真能出离三界生死苦海吗?以前佛住世的时代,具足四禅八定的外道很多,但是却与三乘菩提的修证无关。如果不断我见,即使具足四禅八定以后,还是不能出三界的;就算是能随时随地坐脱立亡,还是得在舍报之后继续于三界之中受生,仍旧解脱不了生死。为什么呢?因为学得了四禅八定的功夫,坐脱立亡后,必定往生色界或无色界天;当定福的果报享尽了,又得回到三界中轮回受生。
譬如古代石霜禅师入灭后,寺中僧众想要推举禅定功夫很好的首座来当住持。但是九峰勤禅师却不赞同,他说:“先得勘验首座亲得先师意旨否?”后来首座就说:“香烟起处,如我不能坐脱立亡,我就是不会先师意。”炷香点燃了,火刚熄,烟才刚升起,他就已经舍报走了。但是九峰禅师却抚摸首座的背,同时说道:“坐脱立亡则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所以首座虽能坐脱立亡,看来似乎已经生死自在了,但是却仍然不能了生死的。所以六祖云:“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二乘菩提的修证者能出离三界生死,是依二乘菩提之智慧而断我见与断思惑而得,与禅定并没有关系,所以有慧解脱的四果人。若是凡夫修得四禅八定,仍然不能出三界,依旧在三界之中轮回,必须有断我见的见道功德,才能顿时成为俱解脱的四果人,但其实仍是依解脱道的断我见智慧而出离生死,才能出得了三界。所以真要能出三界了生死之首要条件就是二乘菩提的“见道”,“见道”就是断我见。禅定只能伏烦恼,无法得证二乘解脱,要断我见才有可能得证解脱,而断我见就是二乘菩提的入门智慧。
因此,断我见对于学佛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也可以说是要进入三乘菩提之门的必要条件。就像要杀敌,先要看清敌人的所在与面貌,才有可能杀敌,因此,不了知我见内容,则永远在三乘菩提门外摸索,无法证得解脱果,因为您没有如实了知五蕴,则不可能断除对五蕴的贪爱而实证解脱。对于我见内涵弄清楚了,才能真实受用,不以色身为我,进而不以意识心为我,则是证初果了。
既然修学佛法首要是在断我见,那么我见又是什么?要探讨我见之前,要先来了解“我”是谁?“我”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常说:“我能说、能听、能想、能知,见闻觉知的心就是‘我’啊!”有的则说:“能吃、能走的身体就是‘我’啊!”其实佛法上所说的虚妄“我”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把五蕴的虚妄我灭了,自然就能出三界。换句话说,就是把您的色身与见闻觉知心和处处作主的心灭除了,剩下来的是本来就在、从来都不曾出生也不曾灭过的第八识,祂离见闻觉知,从来不返观自己,也不会思量任何一法。所以灭掉色身和觉知心、思量心以后,只剩下祂的时候,不会去投胎而藉色身再生起见闻觉知心、思量心,这就是《心经》上所说的涅槃境界,就叫作出三界生死。所以想要出离三界生死的痛苦,只有二条路,一者佛菩提道,就是成佛;二者解脱道,就是取证无余涅槃。可是取证无余涅槃境界时,却不是由见闻觉知心、思量作主心去进入涅槃境界中,而是灭掉见闻觉知心与思量作主的心以后,剩下第八识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单独常住。所以,证得解脱境界的阿罗汉们,都是在舍寿以后,把五蕴的自己灭尽了,真实无我。
既然实证无余涅槃是灭尽五蕴,我们就该先了解:什么是五蕴?五蕴有那些内容?五蕴:色、受、想、行、识。一切众生不出五蕴,即使是无色界天人,虽然没有色蕴,也还是有色蕴以外的四蕴。色蕴是众生之眼、耳、鼻、舌、身根等五色根。在我们身体上可见到的五色根器官,称为扶尘根,有接触外五尘的作用;五色根的胜义根是头脑,透过神经传导、接受外五尘讯息而使如来藏及意根能藉它变生内相分六尘的作用。有了五色根、意根及内相分的六尘相彼此相触,而由如来藏出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生起分别、判断、分析、领纳,即是识蕴六转识。识蕴是心法,受、想、行蕴,也是心法。受蕴:有情皆有领纳苦、乐、忧、喜、不苦不乐等受,故名受蕴。对于诸受的境界,能加以了知就是想蕴。因想而起身口意行,出生善念、恶念,起贪、瞋、痴、慢、疑,造诸善恶业,以及为了生活而有行来去止等动作,都名为行蕴。
如来藏若不先出生色蕴,就无法变生六尘,也就无法出生识蕴六识及受、想、行蕴。若如来藏不出生这五蕴,众生于此世间便不能生起承受果报、造作新业的作用。五蕴有色法及心法。色法是色蕴中之五色根及六尘;心法则包含了前六识识蕴与意根。意根是心法,非是色法,不是有色根;意根因为是意识生起及运作时的所依根,故名意根,归属在六根之中;前五根是眼、耳、鼻、舌、身根,都是有色根,加上心法的意根合为六根。六根与六尘相触而有六种入,六根所入之法,即是六尘,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经上说:根、尘、触三,生眼识乃至意识。六根与六尘相接触,会产生六识。六根与六尘合为十二处,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所以五蕴、十二处或十八界指的都是有情众生的身心,只是法的分类粗细有别而已,总而言之,还是指众生的虚妄我。
五蕴就是虚妄的众生“我”,“我”者五蕴身,“我”就是五蕴、十二处及十八界,有这个“我”中的任何一蕴、一处、一界存在,就无法成就无余涅槃,因此无余涅槃中,无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所以真实无我。众生的五蕴身中,色蕴以四大──地、水、火、风组成,都是无常之法;受想行识四蕴皆以色蕴的五色根与五尘为依才能生起,所以也都是无常之法。佛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诸法皆是无常法,都是会坏灭之法,都是缘起缘灭之法,既然五蕴身我无常必坏,所以依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诸法无常必坏,在阿含解脱道中就说“诸法无我”,因为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生灭诸法中,找不到常、恒、不变易的真实我。
五蕴中之受、想、行、识四蕴,即是心法,亦称为名;加上色蕴,即是“色”、“心”二法具足,简称为名色。但是五蕴中的心法只有七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及意根;这七识都是无常必坏之法。前六识于睡眠、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等五位中断灭,意根于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亦是断灭。这七识既然本质上都是生灭之法,都是刹那刹那断灭再又生起,既然生灭之法刹那断灭如何能够于断灭后再自行出生呢?必然要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心做为生灭的七识心的所依,才能够让生灭的七识心能够灭除后,再行生起。而且必然是心法才能出生心法,色法从不能出生心法。所以法界中的心法总共有八,具足八识才能出生万法。因为前七识是由第八识如来藏出生的,所以心法总共有八,又名“八识心王”。八识心王是万法的根本,凡是有情皆各有八种识:眼、耳、鼻、舌、身识是前五识,第六识是意识,第七识为末那识(意根),第八识是如来藏,共有八识。每一识心各有其不同的体性,但前六识都是一世必灭的,意根则是经由修道而可以灭除的;只有第八识如来藏,自性清净,本无生灭,恒常坚住不坏,恒而不审,永离见闻觉知,而能生一切法,却无法用任何方法来灭除祂,所以只有祂才是常住而不可坏灭的真实心。
前五识,能见是眼识,能闻是耳识,能嗅是鼻识,能尝是舌识,能觉是身识;因眼等五根是色法,是段肉,不是心法,能触五尘而不能了知色尘等相,要由眼等五识才能了别色尘等相。能了别色尘之心是眼识,我们能见是因为眼根接触色尘后,眼识出现了才能看得见色法;耳等四识也一样。所以前五识心要依五色根不坏,还须与意识俱起,前五识才能了别五尘境的粗相。眼识只能了知青黄赤白等显色粗相,不能了别长短方圆等形色、行来去止等表色、喜怒优雅等无表色等等细相,因眼识的了别性只有显色(青黄赤白颜色),所以不能对色尘作详细观察与分别判断。眼识如是,其他耳、鼻、舌、身识也是如此,都只是在五尘上作简单粗糙的分别。前五识须依五色根不坏,复依意识及末那之作意,方能由如来藏出生,可见前五识皆要依他而起,前五识之体性非恒非审;五色根坏了,即无前五识生起,意识亦不能生起;五色根劳累了,意根作意要睡眠了,六识就断灭了,故六识常有间断。色身生生死死,不能长生不老;六识当然会跟著色身坏灭不存,故知眼等六识都是虚妄,都非本来而有,皆是因缘和合而生。若离五阴中的五色根,如来藏就不能藉由五色根而接触外五尘,则末那识意根就不能在五尘上面生起作意,意识也不能现起,前六识就断灭而无法生起。
有了六识就能了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粗细相。于六尘之中能作微细分别之心是意识,也是我们常说的“饭好香哦!”、“我了解您的意思了!”的意识心。意识心与前五识配合,则能了知六尘中之一切法,这是意识心的体性。五俱意识生起时,必能了知六尘境,意识依前五识之了别,即作微细分别,且能再作详细之分析、判断、思维、分别,故说意识心是“审”。意识是所生法,打了麻醉针以后,意识断灭了;身体劳累而熟睡无梦时,意识也是断灭,故说意识心是“不恒”,这就是唯识学上说“意识心审而不恒”的道理。意识要有五色根不坏,于根尘相触时,末那识于中起作意,促使如来藏现起意识及眼等五识,才能了别诸法,所以前六识都是缘生法。如果眼等五色根全坏了,则意识不能在人间现起运作,所以意识不能离五根而存在,所以是缘生法。有生则必有灭,不是常住不坏的真实法,前六识莫不如是,皆非常住不坏的真实法。
前五识、意识、末那识合称七转识。此七转识皆是由第八识如来藏出生而有,而眼等六识又须依六根、六尘及根尘相触等三种法为缘,若没有六根、六尘及触,则前六识不能由如来藏所现起,此六识即是一切有情之见闻觉知心。故经云:根尘触三和合,生于眼识乃至意识。能知能觉之心是前六识,六识之现起是要依六根、六尘才能现起,皆要依他而起,故知见闻觉知心即是虚妄法;虚妄之法,无法自在,须依缘而生起,是众缘和合的法,将来众缘散坏时,就会跟著断灭,故非恒非常。因此前五识与意识觉知心要依他缘,由如来藏出生而有,故说是缘生法。缘生法都是有生有灭,即是生灭法;生灭法则非常住不坏之法,故说意识觉知心是虚妄心,依他起故。六识心于眠熟、昏迷、无想定、灭尽定、死亡等五位中,皆是有间断、会断灭之法;会有间断,即非是自在,故实无我。六识既是藉众缘而生,所以是所生法,故名妄心;妄心者没有真实的体性,不能单独存在,要依五色根而生起;但是五色根不能去到未来世,所以意识当然无法去到未来世,由此可知意识心只能存在一世,所以说意识是妄心;前五识也与意识有同一自性,所以也都只有一世,不能去到下一世,所以也都是虚妄心,所以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觉、能知的六识心都是虚妄心。
第七识是末那识,末那识是意识之根,故又名意根,无始以来不曾像意识般夜夜消失断灭过,唯除二乘无学圣人舍报入无余涅槃,祂才会永远断灭而不再出生。祂刹那生灭,却又不断的时时作主、处处作主;譬如我们看到小孩子贪玩,决定要出门游玩,可是意识明明知道有许多功课等待处理,却控制不了自己而不顾任何后果,仍然出门去游玩了,这就是意根末那识的思量性、作主性。意根不曾停止的恒时对一切法在作思量,意识在了别六尘时,意根于其中作主决定。例如:决定要继续观看,或者不看而将目光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乃至睡著而无梦时,六识都断灭了,意根也是不停的在作主决定是否继续睡,还是应该叫起前六识而醒来。意根在死亡、闷绝位也是如此,虽然六识已经不在而不了知六尘了,意根仍然一直不停的在运作、决定、作主,所以说意根的体性是“恒、审、思量”。但是,意根也不能单独而存在,必须依阿赖耶识的运作才能有所作为。意根本身的了别性很差,没有前六识的配合,只能在法尘上作极简单粗糙的了别,不能作细分别,所以意根在接触到五尘的剧大变动而决定要加以详细了别时,就要促使阿赖耶识现起意识及前五识来帮忙,意根再依六识分别六尘的能力,才有办法在六尘中起种种的决定、作主等应变作为。意根如果没有前六识来帮忙,就无法很伶俐的决定、作主,但只要有六识的配合,意根就变得极为伶俐。意根在清醒位中,一直思量六尘及六识的心行,刹那未停,且执著六识心为自我,不肯使自己消失;意根不但执意识觉知心为我,执五识为我,执五根为我,也执一切法为我所有,更内执第八识如来藏为自内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虚妄的。由于意根一直执著自我,而且认为生灭虚妄的自我是有真实性,乃至执著我所也是有真实性,所以就时时、处处都不想自我否定、灭失,时时处处都要执著内外一切法,而处处决定、作主,就因为这个不知自我虚妄的无明与执著,导致众生轮回生死而不能出离。▲
上述五蕴、十二处及十八界法的内涵及其虚妄性,能够清楚的领受,则不会妄取十八界法的任何一法,作为真实心,则已远离常见;我见将要断除,或者已经断除了。可是不但对五阴、十二处及十八界法的虚妄性要有深入了解,对于第八识如来藏心也要有基本的了解,才能无有恐惧的确定断除我见。当了知了五蕴、十二处及十八界诸法的虚妄性,当要断除蕴处界诸法,成就断我见的功德时,若是不能确认有不生不灭的第八识本识如来藏,永恒常存,则会因为畏惧灭除身心诸法后堕入断灭空,便不能断除我见而取证解脱道的果位,那就太可惜了。第八识如来藏心是永不断灭,是本来就在的心。祂不领受六尘诸法而不住于一切六尘法中,远离六尘中之见闻觉知,不观六尘,不贪不瞋。当阿罗汉灭尽蕴处界法,舍寿入无余涅槃时,涅槃本际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的独存自住境界,寂静极寂静,远离一切万法的丛闹。如来藏本性清净,不生不灭,故能令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后,涅槃境界能够永不坏灭,不堕断灭空。如是则能远离断见,可以内心安隐而断我见。
能够领受上述我见的内涵及断除我见的知见,如实观察而得决定:“五蕴原来不是真实的我,是无常法。”这就是证得无我法的初果人。是故,凡是认为色身或意识心为常不坏我者,是名我见。能确认十八界法皆是虚妄之法,如实了知色身非真实我,如实了知见闻觉知心也是依因藉缘而生的法,皆无真实不坏的自性,不再认为色身或是意识觉知心为我,恶见五利使就断除了!不再认意识心为不坏心,五蕴中极难断的识阴我见就断了,三缚结就会跟著断,就是声闻初果所证断三缚结的境界。断我见以后,再把我执断除了,我见我执都断除了,解脱果就完成了,就成为阿罗汉了。
二乘解脱果所证是有余涅槃及无余涅槃,是依断我见及我执而得。佛菩提果,除了证得二乘菩提所证的解脱果(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之外,还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及无住处涅槃,才算是成佛了。修学二乘解脱果,只要了知自己的虚妄不实而断我见,进而断除我执,就永离生死轮回了。二乘解脱道的修证,是三乘佛法的共道,所以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证,也含摄二乘菩提的修证,只是故意留一分思惑,不去断除它,以润未来世再出生于人间,续继修学佛菩提智,并且度化一切有缘众生;一直到七地满心时,才断除思惑,但是仍然不入无余涅槃,依于入初地前勇发十无尽愿之增上意乐,继续修学一切种智,直至成佛。
我见内容已经了知,要断我见就容易多了!说容易是容易,要说难也很难,为什么?因为当今佛教界,能确实如实了知我见义涵的人,确是很有限,大都是把它错会了。错把无常生灭的意识心的变相境界当作是真心,我见总是断不了。譬如某些大师们,总是以灵明觉了之心作为常住不坏的真心,但这只是定心,是外道五现见涅槃所住之意识心境界,仍然是意识心,不是常住不坏的真心。
对于五蕴、十二处及十八界深入了解与观行以后,再对佛菩提道深入了解,对修学佛法的内容与次第,有一简单的轮廓后,就可以了知三乘菩提的概略内容。能把三乘菩提分得清楚,对于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划分能深切的认知,充分了解其中的异与同之后,就知道要怎么来修学佛法了。有了三乘菩提的正确知见,才不会轻易的就被人误导,被人以三言两语就转入意识境界了。如果一直落入意识境界而不能舍离,就与佛法的见道无缘,就会跟著别人误认为修学佛法就只是要断世间法中的烦恼:要放下一切我所上面的烦恼,就是佛法的修证。如此误认为好脾气、修福、打坐、修定就是在修证佛法,而且还自得其乐,不肯接受正确的法义,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吗?
难道真的要完全断除世间法中的所有烦恼,才可以明心证悟实相吗?维摩诘大士说:“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也就是说当您还有烦恼时,不用先把烦恼完全断了,只要先降伏部分烦恼而能够专心修学、发起菩萨性、累积福德、具足正确知见,在大善知识广大悲心的因缘下就可以有机会证悟明心。明心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后,转依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性,来修断烦恼。当您证悟明心时,了知意识心是虚妄的,不再认意识心为我,我见的烦恼就断了。在证悟明心之前,并不需要先把我所的烦恼完全断除,就可能证悟菩提,这就是维摩诘大士所说的意思。证悟之后,我见断了,才开始修除我执与我所执著的烦恼,一步步向上地菩萨位前进,永不入无余涅槃,这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
如果只是把我所(财、色、名、食、睡、权力、健康、长寿……)的烦恼断了,都不贪著了,也只是外道法中的圣人,如同外教的德蕾沙修女一般,只是断我所烦恼而已,我见烦恼还是没有断,不但证不了初果,尚且不是二乘菩提道中的凡夫,只是一般的无明烦恼外道众生,仍然要在三界中不停的轮转生死。如果是单把我所烦恼、我见、我执烦恼断了,但是不能明心,就如阿罗汉一样,还是不知实相心是什么,不能成为实义菩萨,也永远不能成佛。这就是为什么前面要说这么多三乘菩提内容的差异,就是为了要让佛子们能了知佛法的大概。当您听闻了现代大师们所说的法以后,您心里先要有一个底子,您至少要能了知什么是正法?能了知大师们的说法是否言不及义?听了大师们说法以后,要用经典来比对、加以检查,要有正确知见来认识清楚大师们有没有断我见?有没有断我执?有没有明心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不要盲目的崇拜名师而被人牵著走。因为名师往往不是明师,因为证悟如来藏的实义菩萨,古来一向都是少数。盲目崇拜名师而被人牵著鼻子走向歧路,不懂得回到正法的道路来,一直走下去都是在佛法的大门外绕来绕去,不知要到何时才能断我见,想要开悟明心亲证实相,更无可能,却一直作著开悟明心的佛门大梦,那就是太可悲了。
———摘录 正觉电子报
(原标题:断我见对于学佛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