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执及身见的差异

楼主  收藏   举报   帖子创建时间:  2018-07-23 回复:0 关注量:1806
问一、何谓道共戒及定共戒?又我见、我执及身见的差异为何?在《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中引用《成唯识论》(四)及《大乘义章》(六)解释「我见」,据其说法则我见即身见即我执。又 导师在《楞伽经详解》第五辑 (第10~12 页)中说:「俱生身见为俱生我执?-?-妄想身见故名分别我执,见道所断之我见」,据此则身见即我执。(第10 页)「对于五阴之见闻觉知性及能取六尘性,生于我见,执我不舍?有此我见即生我执」,据此则我见非我执。(第 11 页)「此二种俱生我见,极细难断;阿罗汉依自思惟,能断后者?-道种智中说:『此二我执细故难断』」,据此则我见即我执。(第 12页妄想身见)「以见闻觉知之我为身,故名身见;依缘起法之妄想而生,故名妄想身见;依意识分别而生,故名分别我见;依此分别我见能生我执,故名分别我执」,据此则身见即我见,而我见非我执。以上种种说法使人颇为迷糊,依推测佛对每一名相之施设应有其原因或差异。从字面上看,「身见」似指将五阴假合之身或者见闻觉知的意识心计为实有、为常不坏我之身的一种见解或观念,「我见」(人我见)则是进一步认为此观念是正理而接受之,「我执」则是基于我见的邪熏习,于实际上坚执五阴身或见闻觉知的意识心为我而不舍。请问这个理解正确吗?
答一: 1. 平实导师在各书多处皆有说明道共戒、定共戒之开示,如《楞伽经详解》、《念佛三昧修学次第》及公案拈提等。道共戒又名性戒,不共外道、凡夫,实乃佛实证三乘菩提之道所成,见道、修道后转依于所证而摄心为戒,依见、修道无漏功德受用而行,不拘戒相,与道相应,故自然不犯戒,但以摄心住于正道为戒,是名持道共戒者,有别于凡夫未证者需要依于戒相而摄心持守。定共戒者,谓修学禅定有成者,依其定境之修证,分别能伏三界贪瞋痴,不依佛所制定戒相而持戒,依定之有漏功德而不违佛戒,与定相应故,名定共戒。广义来说,道共戒亦是定共戒,因为亲证三乘菩提不退者,于所证心得决定心得决定心得决定心得决定,因与道相应而能安住,故决定不移,转依所证,所得解脱、智慧之功德必符合所证;例如大乘菩萨证悟之后,转依如来藏而行,第八识如来藏乃是法界之实相、万法之根源、因果之根本,菩萨证悟而心得决定不退,名持道共戒,因决定故,亦可同时名之为持定共戒定共戒定共戒定共戒者。
2.对于我见、我执、身见…等名相所示,其中所表义理有同有异,诸佛菩萨使用名相演示正理时,乃是基于诸多因缘时节、众生根器等前提下,来从不同的方向与层面说明,其中会因根器钝利、三乘见修道所断…等不同情况,而有广狭深浅的说法差异,故法无定法,无非就是帮助众生解粘去缚、趣入正道。而这些名相同指一念无明所摄之流转法,如同您所说的也是如理,但是我见、我执还有俱生、分别、相续、断续、见道所断、修道所断…等等许多深细的异同点,也是修学解脱三界生死的重要课题。一般来说,身见即我见、见惑、见一处住地无明;我执即思惑,含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我执亦是深沈的我见,因我见而熏染成就故;要于理上断我见后,于历缘对境中数数观行、思维、修习,方能去除故。如《楞严经》卷十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平实导师在《眼藏–集》、《阿含正义》当中多处说明这个部分,请自行请阅参考。

(原标题:我见、我执及身见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