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戒律有哪些?
在归依成为佛以后,佛还会交付给,应该要持守五戒,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佛为什么一定要持守五戒呢?因为戒是保护我们自己,不要去犯下罪业,所以戒的功能是防恶止非。就好像在高空作业工作的人,他必须要在身上绑一段安全绳的意思是一样的;佛有了戒之 后,就能够止住身、口、意三业所犯的各种这个罪恶。所以五戒,不管是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五戒被叫作诸戒之本;因为能够持守五戒,来世就能够保住人身,人身是三界当中最好的修道之器。譬如说比人身高的天界,他们忙着享福,没有时间修佛法;比人身低的境界——三恶道,他们忙着受恶报,也没有时间修佛法;所以学佛最起码的事,就是要保住人身。因此,只要是佛弟子们,不管是出家、在家都要持守五戒;所以,五戒有的时候又被叫作优婆塞或者优婆夷五戒,意思是说在家的佛一定要持守,那当然出家人就更要遵守。
如果选择要走声闻相出家的修行方法,那就要接受沙弥戒(女众是沙弥尼戒)。通常佛教的僧团,最小能够接受七岁的小孩子出家,那叫作驱乌沙弥;意思是说年纪太小了,没有办法作什么事,只能够为僧团作一些简单的像赶赶乌鸦这样的一个小事。然后到了成年,通常是二十岁之后,可以受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果是女众的话,先要受式叉戒,确定这个女众没有怀孕,不会败坏僧团,才能够受比丘尼戒。受了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后,出家的声闻戒就满足了,成为具足的出家人,所以又被叫作具足戒。依着比丘戒、比丘尼戒这样修行,最高可以证得四果阿罗汉的果位。
那在家人有的时候也会去受沙弥戒,也就是所谓的八关戒斋;譬如说里面包括了不杀生、不偷盗、不淫(因为是出家人,所以是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以华鬘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不非时食。所以,八关戒斋就是让在家人去体会出家的生活,过上一整天二十四个小时的出家生活,所以八关戒斋是为了未来的出家生活作准备;因此,真正如法的八关戒斋,是应该到僧团里面,去过上一整天的生活。譬如说像现在南洋——泰国、缅甸,他们受八关戒斋的时候,当天晚上就是在寺院里面,或者有些是靠在大殿里面,有一些是在大殿外面的走廊下,这样子度过一晚才算真的受了八关戒斋。
在家人如果能过出家人的生活,持守出家的戒律,持守八关戒斋的话,这样的功德非常的大。佛经里面说:在一生当中,如果能够持七天的八关戒斋,也就是作过七天出家人的生活,没有其他特别重大的罪业,那这个功德就足以让佛不堕入恶道,而且往生到天界享受诸般福报。意思是说,光是能够依止声闻戒而出家,他的福德、功德就已经非常不可思议了!
如果我们更发起大心要自度度他,不但要证得四果阿罗汉,还要能够成佛,那我们就要修行大乘的佛菩提道,也就是菩萨道;菩萨道本身就函盖了二乘的声闻道。譬如有些菩萨,他发心要住持佛的声闻表相,那么他除了持守五戒之外,他一样受持声闻的出家戒,现声闻相;但是他所持守的比丘戒、比丘尼戒,并不是他的根本依持,只是帮助他尽快完成解脱道的修行;因此对他而言,比丘戒、比丘尼戒叫作别解脱戒,而不是正解脱戒。
譬如说,我们汉传佛教的出家人受戒,又叫作三坛大戒,第一坛和第二坛是沙弥戒与比丘戒,代表越尊贵的戒律排越后面;那么三坛大戒中最重要的、最后才受的第三坛戒就是菩萨戒!简单地来说,声闻的比丘、比丘尼戒,可以让我们解脱三界,成就四果阿罗汉;而菩萨戒才能够让我们成佛,所以被叫根本戒;所以菩萨戒又被叫作三世诸佛之共戒,因为三世诸佛都是依靠着菩萨戒才能够成佛的。古时候的祖师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把菩萨戒排在三坛大戒的最后一坛,当作根本依止。
很可惜的,现在很多人,包括出家人都不明白这一点了,明明自己受的是三坛大戒,却颠倒地说自己依持的是比丘戒、比丘尼戒。要真正开始作一个菩萨,就要受持菩萨戒。唯有菩萨众持菩萨戒,未来才能够成就佛果。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 <第045集和尚、尼姑、居士是什么?> 正伟老师
(原标题:佛教的戒律有哪些?)
佛为什么一定要持守五戒呢?因为戒是保护我们自己,不要去犯下罪业,所以戒的功能是防恶止非。就好像在高空作业工作的人,他必须要在身上绑一段安全绳的意思是一样的;佛有了戒之 后,就能够止住身、口、意三业所犯的各种这个罪恶。所以五戒,不管是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五戒被叫作诸戒之本;因为能够持守五戒,来世就能够保住人身,人身是三界当中最好的修道之器。譬如说比人身高的天界,他们忙着享福,没有时间修佛法;比人身低的境界——三恶道,他们忙着受恶报,也没有时间修佛法;所以学佛最起码的事,就是要保住人身。因此,只要是佛弟子们,不管是出家、在家都要持守五戒;所以,五戒有的时候又被叫作优婆塞或者优婆夷五戒,意思是说在家的佛一定要持守,那当然出家人就更要遵守。
如果选择要走声闻相出家的修行方法,那就要接受沙弥戒(女众是沙弥尼戒)。通常佛教的僧团,最小能够接受七岁的小孩子出家,那叫作驱乌沙弥;意思是说年纪太小了,没有办法作什么事,只能够为僧团作一些简单的像赶赶乌鸦这样的一个小事。然后到了成年,通常是二十岁之后,可以受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果是女众的话,先要受式叉戒,确定这个女众没有怀孕,不会败坏僧团,才能够受比丘尼戒。受了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后,出家的声闻戒就满足了,成为具足的出家人,所以又被叫作具足戒。依着比丘戒、比丘尼戒这样修行,最高可以证得四果阿罗汉的果位。
那在家人有的时候也会去受沙弥戒,也就是所谓的八关戒斋;譬如说里面包括了不杀生、不偷盗、不淫(因为是出家人,所以是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以华鬘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不非时食。所以,八关戒斋就是让在家人去体会出家的生活,过上一整天二十四个小时的出家生活,所以八关戒斋是为了未来的出家生活作准备;因此,真正如法的八关戒斋,是应该到僧团里面,去过上一整天的生活。譬如说像现在南洋——泰国、缅甸,他们受八关戒斋的时候,当天晚上就是在寺院里面,或者有些是靠在大殿里面,有一些是在大殿外面的走廊下,这样子度过一晚才算真的受了八关戒斋。
在家人如果能过出家人的生活,持守出家的戒律,持守八关戒斋的话,这样的功德非常的大。佛经里面说:在一生当中,如果能够持七天的八关戒斋,也就是作过七天出家人的生活,没有其他特别重大的罪业,那这个功德就足以让佛不堕入恶道,而且往生到天界享受诸般福报。意思是说,光是能够依止声闻戒而出家,他的福德、功德就已经非常不可思议了!
如果我们更发起大心要自度度他,不但要证得四果阿罗汉,还要能够成佛,那我们就要修行大乘的佛菩提道,也就是菩萨道;菩萨道本身就函盖了二乘的声闻道。譬如有些菩萨,他发心要住持佛的声闻表相,那么他除了持守五戒之外,他一样受持声闻的出家戒,现声闻相;但是他所持守的比丘戒、比丘尼戒,并不是他的根本依持,只是帮助他尽快完成解脱道的修行;因此对他而言,比丘戒、比丘尼戒叫作别解脱戒,而不是正解脱戒。
譬如说,我们汉传佛教的出家人受戒,又叫作三坛大戒,第一坛和第二坛是沙弥戒与比丘戒,代表越尊贵的戒律排越后面;那么三坛大戒中最重要的、最后才受的第三坛戒就是菩萨戒!简单地来说,声闻的比丘、比丘尼戒,可以让我们解脱三界,成就四果阿罗汉;而菩萨戒才能够让我们成佛,所以被叫根本戒;所以菩萨戒又被叫作三世诸佛之共戒,因为三世诸佛都是依靠着菩萨戒才能够成佛的。古时候的祖师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把菩萨戒排在三坛大戒的最后一坛,当作根本依止。
很可惜的,现在很多人,包括出家人都不明白这一点了,明明自己受的是三坛大戒,却颠倒地说自己依持的是比丘戒、比丘尼戒。要真正开始作一个菩萨,就要受持菩萨戒。唯有菩萨众持菩萨戒,未来才能够成就佛果。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 <第045集和尚、尼姑、居士是什么?> 正伟老师
(原标题:佛教的戒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