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厌世、出世的吗?
佛教这个一词是因为传法者是佛,我们叫作本师,因而有佛教;后来因为修学者或信仰者,他各自偏好或观点,因而进一步去分宗立派,那当然宗教的这个词,有时候又析分出来宗门跟教门。那其间的关系,可以参考《宗通与说通》。其实,佛教指的是一个教派,它本身没有所谓的厌世或出世的问题。假如你一定要说厌世或出世的问题,当然是修学佛法的人。因为是有情,然后再加上他能够了知或所能够证知的法义是有所差别,所以才会产生所谓的厌世或出世的问题。然而佛法二字,是因为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差别的不同,所以往往不一定受学到真正的佛法;而即使受学到真正的佛法,也不一定能够受学到了义的法,更何况能够进一步去亲证祂。所以才会有种种千差万别的状况。
那么为什么要问说,佛教是厌世或出世的宗教呢?因为一般人总觉得说,学佛好像是很灰色的,这个带有一点消极或厌世的状态。因为说看到真正的学佛人,他要持种种的戒律,乃至要多分少分地远离五欲,他就会觉得说,这个不是一般人要过的日子。因为他所要求的是要什么?要及时行乐啊!可是如同前面所说的,厌世与出世要看每一个人受学的佛法,乃至于说他往世根器的差别而来作讨论;所以,讨论这个问题就要往前推到说,每一个人受学佛法的环境,受学佛法的动机,乃至于说他过去的种种善根福德的差别。
先来看看一般的人生。有人也许会这么说:唉呀!我们就无可奈何!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生到人间了;既然生到人间,那只好无可奈何,就要随顺世间的业行。所以从小开始就要努力地读书,那当然有可能的话,最好还是能够名列前茅。绝大多数的人在享受父母供养的好日子过完以后,开始就要面对自食其力这个问题;所以就在职场上努力地经营,却永远感觉说,好像这个事情永远做不完。当然这个过程中,也许又会有产生什么?产生有追求心仪的对象。假如说这个事业跟家庭两件事情都能够很顺利的话,那这个真的是人人所羡慕的天之骄子。可是事实上却没有办法尽如人愿,有时候甚至于会一下子从云端而跌到谷底。这个时候到底是要怨天尤人,还是要重起炉灶呢?眼看着时不我予,不禁泪洒满面、心灰意冷,可是人生还是要继续走下去。
不管说有人是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但是他一样无法突破人生最大一个关头,也就是死亡。亲人能够围绕在一旁,当然是最好的,可是很多情况,都是一个人面对最后一刻。那这个时候有些人不免就会想说:那我们到底一辈子赚这么多钱,到底目的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赚更多的钱吗?那么这样回想以后,却好像自己的一生,自己在背后绑了一根竹竿,这根竹竿延伸到身体的前面;然后这个竹竿前面又绑了一个什么?红萝卜。我们永远只能看着那个红萝卜,一直想要向前,却永远一直没有办法咬到那个红萝卜。
当然,这里描述是一般的通例。也许很多人是因为平常的压力太大,所以希望像那些猫狗一样,悠悠闲闲地躺着;也许有的人是因为胸怀壮志,所以希望像展翅高飞的苍鹰一样遨游于苍穹;也许有的人个性是一向是四海任我行的,所以他希望像巨力万钧的鲸鱼,能够徜徉在大海之中;那也许又有的人是一向都有唯我独尊的个性,所以他希望像那个无比威勐的雄狮一样,在大地中奔驰。没有一个人希望说自己会生到三恶道中受苦,都希望永远有人天的欲乐。可是问题是,希望归希望,不一定都能达到,所以就有一部分人从这样引发起学佛的动机。当然,更多的人是仍然沉溺在五欲的大海之中。
有的人是因为生活遭逢到困厄,当然就会有一分厌世的情怀;那有的人是因为亲友的大力推荐,他没有办法,碍于情面,所以就去学佛;那有的人是看了说法者而心生欢喜,他不是为了学法而来,只是为了看了这个人就觉得很欢喜;那有的人是因为他听到这个说法者所说的法,他相应了。由于每一个人的心性种种差别不同,再加上福德因缘的种种差别,乃至于说这个人他跟善知识有着或深或浅的缘分,那当然就会产生修学佛法的种种差别不同的动机。
佛法中有时候说,众生有三类根器。
一者说是声闻性,这一类人常常会有一分或多分的厌世情怀,因为对他而言,这个世界是苦多于乐。虽然他也相信有未来世,但他总是畏惧着说,在未来世还有那么多的苦难要重新去面对!当他有因缘接触佛法的时候,总是对苦、空、无我一类的内容特别喜欢或是相应,因为他一心所想要求的,就是要赶快离开这个世界。
第二类叫作菩萨性。这一类人也许会有一分或多分的乐于助人的习性。他虽然也知道说这个世界是苦乐参半,也相信有未来世;但是他总透露着一分悲天悯人的气息,对于助人为快乐之本,他是有一定的体认。而当他接触佛法的时候,总是对苦、空、无我这一类的内容不感兴趣,反而特别喜欢或相应到经论里面记载着如何去利乐众生的这些事业。他也许会想说:经典里面记载那些菩萨,他到底怎么有可能做到那些事情啊?或者是说:这些菩萨到底怎么有可能会有无量无边的未来世?那我自己又是怎么样呢?他会这样思惟。
第三类人叫作不定性。换句话说他不偏上述两种状况,是属于不决定的种性。有时候显现声闻性,有时候又显现菩萨性;有时候因为外在环境的影响,有时候又受善知识或受朋友的影响,所以叫作不决定是哪一种的种性。因为不决定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这边姑且就不谈它。
前面说到一分因为生活遭逢苦厄而来学佛的人,他是有一分或多分的厌世情怀。因为他听说佛法可以让人离苦得乐,他虽然也想要得乐,可是其实他最在意的却是在于离苦这一项;所以他修学佛法以来,虽然也能够随分帮助他人,但是内心却始终惦记着如何离苦;当他进一步知道离苦的真正意涵以后,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去努力实践法义。这里要顺便说一下,佛法是可以实践的,不是只当作学问来作分析研究。由于这一类的人终于亲证佛法中的解脱道,而达成了可以离开世间的目的。从这一分学人而言,说他学佛是有着厌世或出世的心态,他是有声闻的心态。
那么为什么说声闻法可以令学人亲证出世之法呢?看看《增壹阿含经》卷十六是怎么说的:【世尊告曰:云何?比丘!汝等岂非欲离生死,求无为道故、作道乎?然五阴之身实不可保。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如世尊教,我等族姓子所以出家学道者,以求无为道,灭五阴身,是以学道。】(《增壹阿含经》卷十六)
这一部分的佛法,是从整体佛法里面析分出来一个小部分,是要对治一分心量狭小又畏惧于生死,希望赶快能够离开生死,而不太在乎说其他有情应该何去何从的这一部分的学人。那么提醒他们说,作道是为了要欲离生死、求无为道故。所以教给他们是欲离生死、求无为道的方法,就是要灭五阴身;只有把自己的五阴身完全灭除,才是真正的作道,才是真正的了脱生死。可是在此之前,一定得要完全了知五阴身是什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去履行后面的灭五阴身;因为知道五阴身就是我,我是虚妄法。
可是讲到这里,不免就要提到一些所谓的佛法的学人,因为不知道要欲离生死、求无为道的方法就是要灭五阴身,甚至根本不清楚五阴身的内涵;所以学佛弘法的过程都在求什么?都在求种种的第一。什么第一呢?眷属的数量要第一,名称要第一,然后所住的地方要最舒服,这样才能够好好地行道,乃至于说所弘化的地区要最大;结果都落在哪里?都落在五阴身里面层次比较低的我所里面。这样怎么有可能了脱生死呢?不但没有办法证出世的法,甚至于连一分的厌世情怀也没有,这一类的学人就不能叫作厌世,或者是说他有出世的心境。
菩萨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六百卷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面卷第一这么说:【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常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何以故?以有菩萨摩诃萨因缘故,世间诸善法生。何等是善法?所谓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尽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六波罗蜜、十八空、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阂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尽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有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皆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皆现于世。】(《摩诃般若波罗蜜》卷一)
菩萨因为从往昔以来就有乐于助人的习性,再加上说有缘接触佛法的时候,特别喜欢经论中记载说,如何去利乐众生的种种事业;经过无量世的熏习与修学,自己终于也能够成为经论中所说的那一种菩萨。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中的这么说,说菩萨从初发意,也就是说从第一次亲证法界实相开始,经过多劫的六度万行,最后终于可以坐道场成就佛道,这个过程中常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为什么菩萨可以这样作呢?因为菩萨从亲证法界实相以后,常常发受生愿,即使有能力亲证解脱果,也发愿生生世世再回入这个世间,以真正的佛法来利乐有情。所以,这些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这些种种的法,乃至于大慈大悲、一切种智的这些种种的善法,这些法是祂生生世世所分证的,都收藏在祂自己的八识田之中,等到未来世因缘成熟的时候,都可以拿来利乐有情。那么什么叫作缘熟呢?观察众生的根器,思惟当代的环境,缘比较不熟的就教导人天善法;缘更熟的就教导什么?进一步教导其他的法。可是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摄受众生共证佛菩提道,乃至于成佛。所以,从人天善法、解脱道法,乃至于佛菩提道法,所以才说以佛菩萨因缘故,这个世间才会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皆现于世。
可是,为什么说声闻缘觉乘他没有办法摄受与自己同一种种性的有情,而必须要由菩萨来摄受呢?这是因为说,声闻缘觉乘的有情,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亲证解脱,一旦入了无余涅槃以后,五阴身俱灭,已经没有阿罗汉、辟支佛在这个世间出现;即使是最懈怠的声闻人,他七返人天,一样也要取证无余涅槃。只有菩萨才能够发愿生生世世入世,来利乐有情;只有菩萨才具足乃至于超过阿罗汉、辟支佛的证量,才有办法摄受种种的有情。
所以,对于菩萨而言,这种厌世跟出世的说法就不适当。佛法方便说为三乘菩提,严格而言,人天善法还不能说是佛法,但却是汇归于一佛乘。要是菩萨在因地时就肯真切地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那么单单就这么一项,菩萨就没有厌世的权利。可是当他真诚地发了说,愿意生生世世来到世间利乐有情的同时;又由于亲证这个本来就无我的如来藏,世世随分转依之后,一样也有解脱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他在入世的同时,同时有出世的功德受用;这个时候我倒是要请教看官说:那这种状况您到底要说是入世还是出世呢?
所以说,假如一定要在佛法上说厌世、出世的话,应当是说,学人已经了解五欲的贪着就是生死苦恼的根源,所以想要离开有着众苦的世间。然而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去亲证自心如来,又进一步发愿生生世世回入这个世间,以真正的佛法来利乐有情,来摄护声闻、缘觉、人天善法。乃至于说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未来世这个世间一直都有佛出世来度众。那么在这种状况,你当然就不能说佛教是厌世或出世的宗教。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 <第033集佛教是厌世或出世的宗教吗?> 正钧老师
(原标题:佛教是厌世、出世的吗?)
那么为什么要问说,佛教是厌世或出世的宗教呢?因为一般人总觉得说,学佛好像是很灰色的,这个带有一点消极或厌世的状态。因为说看到真正的学佛人,他要持种种的戒律,乃至要多分少分地远离五欲,他就会觉得说,这个不是一般人要过的日子。因为他所要求的是要什么?要及时行乐啊!可是如同前面所说的,厌世与出世要看每一个人受学的佛法,乃至于说他往世根器的差别而来作讨论;所以,讨论这个问题就要往前推到说,每一个人受学佛法的环境,受学佛法的动机,乃至于说他过去的种种善根福德的差别。
先来看看一般的人生。有人也许会这么说:唉呀!我们就无可奈何!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生到人间了;既然生到人间,那只好无可奈何,就要随顺世间的业行。所以从小开始就要努力地读书,那当然有可能的话,最好还是能够名列前茅。绝大多数的人在享受父母供养的好日子过完以后,开始就要面对自食其力这个问题;所以就在职场上努力地经营,却永远感觉说,好像这个事情永远做不完。当然这个过程中,也许又会有产生什么?产生有追求心仪的对象。假如说这个事业跟家庭两件事情都能够很顺利的话,那这个真的是人人所羡慕的天之骄子。可是事实上却没有办法尽如人愿,有时候甚至于会一下子从云端而跌到谷底。这个时候到底是要怨天尤人,还是要重起炉灶呢?眼看着时不我予,不禁泪洒满面、心灰意冷,可是人生还是要继续走下去。
不管说有人是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但是他一样无法突破人生最大一个关头,也就是死亡。亲人能够围绕在一旁,当然是最好的,可是很多情况,都是一个人面对最后一刻。那这个时候有些人不免就会想说:那我们到底一辈子赚这么多钱,到底目的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赚更多的钱吗?那么这样回想以后,却好像自己的一生,自己在背后绑了一根竹竿,这根竹竿延伸到身体的前面;然后这个竹竿前面又绑了一个什么?红萝卜。我们永远只能看着那个红萝卜,一直想要向前,却永远一直没有办法咬到那个红萝卜。
当然,这里描述是一般的通例。也许很多人是因为平常的压力太大,所以希望像那些猫狗一样,悠悠闲闲地躺着;也许有的人是因为胸怀壮志,所以希望像展翅高飞的苍鹰一样遨游于苍穹;也许有的人个性是一向是四海任我行的,所以他希望像巨力万钧的鲸鱼,能够徜徉在大海之中;那也许又有的人是一向都有唯我独尊的个性,所以他希望像那个无比威勐的雄狮一样,在大地中奔驰。没有一个人希望说自己会生到三恶道中受苦,都希望永远有人天的欲乐。可是问题是,希望归希望,不一定都能达到,所以就有一部分人从这样引发起学佛的动机。当然,更多的人是仍然沉溺在五欲的大海之中。
有的人是因为生活遭逢到困厄,当然就会有一分厌世的情怀;那有的人是因为亲友的大力推荐,他没有办法,碍于情面,所以就去学佛;那有的人是看了说法者而心生欢喜,他不是为了学法而来,只是为了看了这个人就觉得很欢喜;那有的人是因为他听到这个说法者所说的法,他相应了。由于每一个人的心性种种差别不同,再加上福德因缘的种种差别,乃至于说这个人他跟善知识有着或深或浅的缘分,那当然就会产生修学佛法的种种差别不同的动机。
佛法中有时候说,众生有三类根器。
一者说是声闻性,这一类人常常会有一分或多分的厌世情怀,因为对他而言,这个世界是苦多于乐。虽然他也相信有未来世,但他总是畏惧着说,在未来世还有那么多的苦难要重新去面对!当他有因缘接触佛法的时候,总是对苦、空、无我一类的内容特别喜欢或是相应,因为他一心所想要求的,就是要赶快离开这个世界。
第二类叫作菩萨性。这一类人也许会有一分或多分的乐于助人的习性。他虽然也知道说这个世界是苦乐参半,也相信有未来世;但是他总透露着一分悲天悯人的气息,对于助人为快乐之本,他是有一定的体认。而当他接触佛法的时候,总是对苦、空、无我这一类的内容不感兴趣,反而特别喜欢或相应到经论里面记载着如何去利乐众生的这些事业。他也许会想说:经典里面记载那些菩萨,他到底怎么有可能做到那些事情啊?或者是说:这些菩萨到底怎么有可能会有无量无边的未来世?那我自己又是怎么样呢?他会这样思惟。
第三类人叫作不定性。换句话说他不偏上述两种状况,是属于不决定的种性。有时候显现声闻性,有时候又显现菩萨性;有时候因为外在环境的影响,有时候又受善知识或受朋友的影响,所以叫作不决定是哪一种的种性。因为不决定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这边姑且就不谈它。
前面说到一分因为生活遭逢苦厄而来学佛的人,他是有一分或多分的厌世情怀。因为他听说佛法可以让人离苦得乐,他虽然也想要得乐,可是其实他最在意的却是在于离苦这一项;所以他修学佛法以来,虽然也能够随分帮助他人,但是内心却始终惦记着如何离苦;当他进一步知道离苦的真正意涵以后,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去努力实践法义。这里要顺便说一下,佛法是可以实践的,不是只当作学问来作分析研究。由于这一类的人终于亲证佛法中的解脱道,而达成了可以离开世间的目的。从这一分学人而言,说他学佛是有着厌世或出世的心态,他是有声闻的心态。
那么为什么说声闻法可以令学人亲证出世之法呢?看看《增壹阿含经》卷十六是怎么说的:【世尊告曰:云何?比丘!汝等岂非欲离生死,求无为道故、作道乎?然五阴之身实不可保。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如世尊教,我等族姓子所以出家学道者,以求无为道,灭五阴身,是以学道。】(《增壹阿含经》卷十六)
这一部分的佛法,是从整体佛法里面析分出来一个小部分,是要对治一分心量狭小又畏惧于生死,希望赶快能够离开生死,而不太在乎说其他有情应该何去何从的这一部分的学人。那么提醒他们说,作道是为了要欲离生死、求无为道故。所以教给他们是欲离生死、求无为道的方法,就是要灭五阴身;只有把自己的五阴身完全灭除,才是真正的作道,才是真正的了脱生死。可是在此之前,一定得要完全了知五阴身是什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去履行后面的灭五阴身;因为知道五阴身就是我,我是虚妄法。
可是讲到这里,不免就要提到一些所谓的佛法的学人,因为不知道要欲离生死、求无为道的方法就是要灭五阴身,甚至根本不清楚五阴身的内涵;所以学佛弘法的过程都在求什么?都在求种种的第一。什么第一呢?眷属的数量要第一,名称要第一,然后所住的地方要最舒服,这样才能够好好地行道,乃至于说所弘化的地区要最大;结果都落在哪里?都落在五阴身里面层次比较低的我所里面。这样怎么有可能了脱生死呢?不但没有办法证出世的法,甚至于连一分的厌世情怀也没有,这一类的学人就不能叫作厌世,或者是说他有出世的心境。
菩萨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六百卷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面卷第一这么说:【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常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何以故?以有菩萨摩诃萨因缘故,世间诸善法生。何等是善法?所谓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尽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六波罗蜜、十八空、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阂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尽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有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皆现于世;以菩萨因缘故,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皆现于世。】(《摩诃般若波罗蜜》卷一)
菩萨因为从往昔以来就有乐于助人的习性,再加上说有缘接触佛法的时候,特别喜欢经论中记载说,如何去利乐众生的种种事业;经过无量世的熏习与修学,自己终于也能够成为经论中所说的那一种菩萨。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中的这么说,说菩萨从初发意,也就是说从第一次亲证法界实相开始,经过多劫的六度万行,最后终于可以坐道场成就佛道,这个过程中常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为什么菩萨可以这样作呢?因为菩萨从亲证法界实相以后,常常发受生愿,即使有能力亲证解脱果,也发愿生生世世再回入这个世间,以真正的佛法来利乐有情。所以,这些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这些种种的法,乃至于大慈大悲、一切种智的这些种种的善法,这些法是祂生生世世所分证的,都收藏在祂自己的八识田之中,等到未来世因缘成熟的时候,都可以拿来利乐有情。那么什么叫作缘熟呢?观察众生的根器,思惟当代的环境,缘比较不熟的就教导人天善法;缘更熟的就教导什么?进一步教导其他的法。可是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摄受众生共证佛菩提道,乃至于成佛。所以,从人天善法、解脱道法,乃至于佛菩提道法,所以才说以佛菩萨因缘故,这个世间才会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皆现于世。
可是,为什么说声闻缘觉乘他没有办法摄受与自己同一种种性的有情,而必须要由菩萨来摄受呢?这是因为说,声闻缘觉乘的有情,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亲证解脱,一旦入了无余涅槃以后,五阴身俱灭,已经没有阿罗汉、辟支佛在这个世间出现;即使是最懈怠的声闻人,他七返人天,一样也要取证无余涅槃。只有菩萨才能够发愿生生世世入世,来利乐有情;只有菩萨才具足乃至于超过阿罗汉、辟支佛的证量,才有办法摄受种种的有情。
所以,对于菩萨而言,这种厌世跟出世的说法就不适当。佛法方便说为三乘菩提,严格而言,人天善法还不能说是佛法,但却是汇归于一佛乘。要是菩萨在因地时就肯真切地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那么单单就这么一项,菩萨就没有厌世的权利。可是当他真诚地发了说,愿意生生世世来到世间利乐有情的同时;又由于亲证这个本来就无我的如来藏,世世随分转依之后,一样也有解脱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他在入世的同时,同时有出世的功德受用;这个时候我倒是要请教看官说:那这种状况您到底要说是入世还是出世呢?
所以说,假如一定要在佛法上说厌世、出世的话,应当是说,学人已经了解五欲的贪着就是生死苦恼的根源,所以想要离开有着众苦的世间。然而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去亲证自心如来,又进一步发愿生生世世回入这个世间,以真正的佛法来利乐有情,来摄护声闻、缘觉、人天善法。乃至于说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未来世这个世间一直都有佛出世来度众。那么在这种状况,你当然就不能说佛教是厌世或出世的宗教。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 <第033集佛教是厌世或出世的宗教吗?> 正钧老师
(原标题:佛教是厌世、出世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