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如来如何随宜说法摄受众生?二

楼主  收藏   举报   帖子创建时间:  2018-07-22 回复:0 关注量:654

释迦佛为了调伏娑婆世界的刚强众生,说了因缘果报的事相,已经说过了身业、语业邪行的果报,关于意邪行的因缘果报,经文中这么说:
  是贪嫉,是贪嫉报;是瞋恼,是瞋恼报;是邪见,是邪见报;是悭悋,是悭悋报;是毁戒,是毁戒报;是瞋恚,是瞋恚报;是懈怠,是懈怠报;是乱意,是乱意报;是愚痴,是愚痴报;(《维摩诘所说经》卷3)
  贪嫉指的是有情坚持固守在财色名食睡五欲上的受用,以个人的“欲想”为首要,而产生了喜爱或者嫉妒。喜爱的就不断追求造作贪爱的业,贪嫉别人所拥有的名闻利养,就造作破坏,甚至于互相伤害的业。阿修罗与忉利天的天人经常打斗就是一个例子,严重的会下地狱受果报,倘若再回到人间,由于烦恼未断的缘故,导致在五欲上又会一直增长贪嫉的造作,这是意邪行的第一种。
  第二种意邪行就是瞋恼。众生多数不能脱离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这八种境界风,被别人讥笑、毁谤,失去已经得到的利益,或者不能得到想要得到的称赞与名声,或者不能忍受老苦、病苦,就会出现瞋恼而造作伤害众生的业,打骂、破坏,甚至于纵火杀人,严重的要下地狱受果报,如果再回到人间,由于烦恼没有断的缘故,容易在八风的境界中又再继续增长瞋恼。
  第三种意邪行是邪见,指的是对于佛法中的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见解完全偏差而错知错解,没有办法走入正确的法道中。例如他把阿罗汉当作就是佛法中最高的修证,认为 佛陀与阿罗汉的智慧是一样的,把意识心当作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把世间的修福、修定当作是成佛修练的法门,把世间的哲学推论当作是佛法的解脱智慧,这些都不是真正佛法的行门与修证范围,抱持著这些偏差的见解不能舍,它就是邪见。邪见所造作的业,就会毁谤抵制,甚至于破坏佛陀正法,误导别人走入偏差的邪道中,他就要下地狱受果报,如果再回到人间,听闻到正法不能信受而继续增长愚痴。
  悭吝这个部分通常与贪嫉的烦恼是相关联的,缺少布施多生贫穷的有情啊,他不仅会有贪嫉的烦恼,通常对于自己所拥有的财物都舍不得拿出来布施,由于福报缺乏,所以不离贫穷的果报。毁戒的部分与瞋恼关系比较密切,因为受了佛戒的出家僧众或者在家菩萨,如果容易在八风的境界中瞋恼,造作恶口、两舌、打骂,甚至于毁谤贤圣、毁谤正法的犯戒行为,犯了戒罪,如果没有彻底忏悔灭除戒罪,除了因果律中的性罪果报以外,严重的还需要承受戒罪所相对应的地狱果报。另外由于对不能忍的人事物产生怨怼憎恨,就会生起瞋恚烦恼,也就是生气发脾气。经常瞋恚的人,他通常紧绷著脸出现不开心的脸色,睡得不安隐,容易因为生气起来而失去大利益。也因为经常生气的缘故容易失去朋友,也会因为暴躁的脾气,别人对他没有好的评价,导致他名声不好,容易发脾气;又在缺乏广结善缘与善友的情况下,在经商作生意方面或者求职工作,难以顺利到达大富大贵的地步。因为瞋恚而造作恶业,结怨严重的果报会下生到三恶道受报,如果再回到人间,由于烦恼没有断的缘故,很容易在八风的境界中增长瞋恚烦恼与习气。
  而说到了懈怠、乱意与愚痴,对一般世俗没有修学佛法的人来说,不容易发现有什么大的障碍,但是一旦发起了志愿想要学佛,假如懈怠的话,就难以成就各项功德了,连最基本的“信根”这个善根也难以具足。那在乱意方面呢,因为散乱的意识觉知心一直攀缘在五欲上,随著五欲六尘的受用贪爱与我见、我执种种烦恼相应,他没有办法成就制心一处的定力与观照力,接著就发起智慧断烦恼成就解脱德,甚至于说能开悟发起法身德与般若德。而愚痴就会造成无法生起择法眼,不能分辨哪个是真正的善知识?什么样的内容是真正的佛法?无法分辨善恶、不信因果,容易受到恶友、恶知识的影响而人云亦云,因此不容易生起智慧,就会轻易地去造作身口意种种烦恼相应的邪行,下堕到地狱受果报了。
  由于娑婆众生心性刚强难调伏,所以对修学佛法的佛弟子会不厌其烦地说关于戒行方面的因缘与果报,说啊:“是结戒,是持戒,是犯戒;”有一个譬喻说到,好像有一个人带著很多人要去远方,这个人把远方的路线指示出来了,其中有人迷失了正道的方向,走到岔路去了,这位有智慧的人追著走向岔路的人叫唤他,让他可以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如来对于众生的教导的法与次法也是这样的,一开始的时候说解脱道或者菩萨道怎么走?倘若有许多比丘犯种种过失,这时候为了犯过失的弟子们就说犯罪的果报,然后为他们制戒,成为不应该违犯的项目,这就叫结戒。佛陀制戒为的就是要让佛弟子解脱生死轮回,不是为了要生天享福或者是为了被人恭敬供养。所以所制定的佛戒是为了遮止弟子众们造作落在生死业中,或者烦恼执著中的种种有漏业,如果能够受持佛戒所制的戒相而不违犯,那就是持戒清净了。那在制戒以后,假如弟子众的身口意行为,符合制约不应犯而违犯的内容要项,那就成就了犯戒的行为。对于佛陀所制的戒,佛弟子们需要先发起增上意乐来受戒,向具有戒体的戒师求受佛戒,然后跟随戒师学戒。在学戒的过程中若有犯戒了,要由戒师来教导,经过羯磨,依据所犯戒行的轻重,如法忏悔出离所犯的过失,这样才能真正受持清净的戒行来得到戒体的功德,防止造作下堕三恶道的恶业,茫然无知的偏离佛法正道而走到岔路越走越偏。

---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共130集】 第104集 释迦如来如何随宜说法摄受众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