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
佛世尊在阿含诸经当中,开示了哪些可证涅槃之道呢?佛世尊在阿含诸经当中,开示的可证涅槃之道非常的多。关于证涅槃之道的正理,佛世尊在阿含诸经当中最主要所说的,第一个是三十七助道品,再来广说八正道的正理。三十七道品又叫作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菩提分又分为七种,也就是说三十七菩提分又分为七类:第一个是四念处,第二个是四正勤,第三个是四神足,第四个是五根,第五个是五力,第六个是七觉支,第七个是八正道分。佛除了在三十七道助品里面讲八正道分以外,又在阿含当中广说八正道的正理,这个八正道所说的就是:第一个是正见,第二个是正志,第三个是正语,第四个是正业,第五个是正命,第六个是正方便,第七个是正念,第八个是正定。佛世尊开示三十七道品、八正道的正理是为了干什么呢?就是为了要帮助们修行,帮助们遵循这些法要,努力去实践,就可以渐渐趣向于涅槃解脱。所以,三十七道品、八正道就是趣向于涅槃之道。而八正道的正理在下一集当中,叶老师将会在八正道的单元当中,将会对于八正道作详细的说明;我们在这里,仅针对前面所说的三十七道品的各种法作详细的说明。
三十七道品我们说有四念处等等诸法。何谓四念处呢?什么是四念处?四念处又叫作四念住。它的内涵是什么呢?就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以及法念处四种法。这四种法又称为……
所谓的身念处就叫作身念住,身念处又叫作身念住,也就是观身之自相为不净,同时观身之非常、苦、空、非我等空相,以对治见颠倒。也就是说,透过身念处的观察来观身不净,观自身之相是不净之相;同时,透过这样子的观察,去观察我们的色身乃是非常,它不是常住的,它是因无常而苦,因苦故空,因空所以它是非我;所以透过这样子的观察,来对治对我的执着,所以透过苦、空、无常、无我这个共相,来对治对于净的颠倒。也就是说,众生都对于自身的这个色身产生贪着、爱着,由于对于身念处的一个观察,了解到说这个色身它是非净的,所以对治众生这个净颠倒。
第二个是受念处。受念处又称为受念住,就是观察众生在欣求乐受当中反生苦的原因,而且观苦、空的共相来对治乐的颠倒。因为众生都是以苦为乐,众生处在八苦里面并不知道苦;这个就是我们前面在讲八苦的时候,有众生根本不知道苦,众生处于苦境根本不知道苦。那有的人能够去观察这个人生的苦,但是这个毕竟还是属于凡夫与外道所观察的苦;但是佛法里面所要观察的苦,是必须要观这些生老病死苦这些苦,这些苦它的根源是来自于五阴炽盛苦。这个五阴炽盛,五阴的本身它是因为因缘所生法,它是缘起性空的,它是依他起性的;从这样子去观察,观察这样子的苦、空的共相,来对治我们对于这样子的苦,这样对于这个受的这样子的一个颠倒见,对于乐受的颠倒见;所以这个是对治乐颠倒,用这样子的受念处来对治乐颠倒。
那什么叫作心念处呢?心念处又称为心念住。心念处的观察方法是怎么样的一个方法?它就是透过观能求之心乃是生灭无常的,而且观其共相以对治常颠倒。也就是说,透过心念处的观察,透过心念住的思惟,去观察我们能观、能求的这一个意识心,能求的这个识蕴,这个心祂是生灭无常的,透过这样子的生灭无常来观察祂的共相。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众生都是执着这样子的意识心,都是执着这样子的生灭的、无常的这个意识心为常,以为这个意识觉知心祂是常住不灭的;所以必须要观这个观心无常,来观察自己的这个觉知心是无常,别人、其他众生、一切众生的这个觉知心一样是无常的,观这个共相来对治这个觉知心是常的这样子的一个邪见。所以是透过心念处的一个观法来对治常颠倒。
法念处是观察什么东西呢?法念处又称为法念住,也就是说透过观一切法皆是因缘而生,这一切法没有自性,而且观这些法它的共相来对治我颠倒。也就是说观法无我,一切法它并没有自性的,这些蕴处界诸法并没有自性,观所有众生所出生的这些一切蕴处界诸法都是因为因缘而生的,这些因缘所生法它是没有自性的。所有一切法有自性的话,是只有如来藏祂才有自性;但是如来藏的这个自性,祂又不是因为因缘所生法的这个自性,所以祂又称为无自性性,所以祂并没有自性。法念处是透过蕴处界诸法的观察,观察这些法它是没有自性的,透过所有众生执着因为因缘所生法,认为它是有自性,认为它是常的,来对治这样子的一个邪见,说就是来对治对于我的颠倒,这个就是法念处观。因为对于法念处跟法念住的这样子的观察,所以得到这样子的一个智慧。
为什么修四念处观在对治这四种的颠倒呢?因为凡夫众生不明法界真实相,而以世间之无常为常,于诸苦执为乐,于无我中执为有我,于不净执为净,所以才会造成这样子的一个错误的一个知见;所以必须要透过这样子的一个观行来对治,来对治于净颠倒,来对治于常颠倒,来对治于乐颠倒,来对治于我颠倒;所得到的这样的智慧,这样子就叫作四念处观,这样子就叫作四念住。
那四念住为什么称为住呢?四念住为什么又称为住,这个道理是在什么地方?
三十七道品里面的四念处,四念处又叫作四念住,也就是所谓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还有法念处,也就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还有法念住。我们透过四念处的修行,来对治我们四个颠倒:第一个就是透过我们身念处,就是身念住,来对治净颠倒;透过受念处,也就是受念住,来对治乐颠倒;透过心念处,又称为心念住,来对治常颠倒;透过法念处,又称为法念住,来对治我颠倒。我们修这四念处观,就是在对治上面的这四种颠倒。因为凡夫众生不明法界真实相,而以为世间的无常为常,对诸苦执为乐,对无我这个当中执为有我,于不净执为净,所以必须要修习这个四念处观来对治这四种颠倒。
四念处为何又称为四念住呢?为何四念处又称为住?这个住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四念处乃是以慧为体,也就是说,我们透过身念处等等这个四种法,从身念处的这四种法去观察;身等四法是所观境,而慧是能观的心,由慧令念住境,也就是说,让我们的这个能观的心的这个慧,能够住于身念处、受念处乃至于这个法念处,令祂能够住于这个境界,住于这个境界仔细的去思惟、去观察。也就是说,透过这样子的慧力,让我们的念心所在这个慧所观境能够铭记不忘,就是透过我们念心所在慧所观的境界能够忆持住而不忘掉,这个就是由慧令念住境。透过这样子的一个观行,透过这样子的一个思惟,所以,因为在慧立念住,也就是说以慧心所、以慧为体来立这个念住,所以又叫作念住。
那什么叫作四正勤呢?我们讲完四念处以后,再来探讨什么叫作四正勤。那四正勤又叫作四正断,另外一个名字就叫作四意端。那四正勤,很多的人都经常在念这样子的句子,但是不知道这个就是四正勤,不知道这个就是四正断,也更不知道这个就是四意端。为什么四正勤称为四正勤?为什么四正勤又称为四正断?为什么又会称为四意端?我们后面再作一个详细的说明。
我们现在先来说明一下:四正勤它的内容是怎么样的一个法呢?四正勤就是说: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精勤修习,也就是说,于已生恶令断除,精勤修习;另外一个就是,于未生恶不善法,为令不生故,精勤修习,也就是说对于还没有生起的这个恶法,要想办法遏止让它不生起,精勤修习,让这个恶法不会生起,令它能够断除,令它不生起;第三个是,于未生善法,为令生故,精勤修习,也就是说,对于还没有生起的善法必须要让它、令它生起,为了令它这个善法能够生起,必须要精勤的修习;第四个是,对于已生善法,为令增长故,精勤修习,也就是说对于已出生的善法,要让它增长广大,为了让这个已出生的善法增长广大,必须要精勤的修习。所以简单的说,四正勤就是我们经常在说的,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生,这个就是四正勤。令恶法断除,或是说令恶法不生,或是说让善法生起,或是说让善法增长,在这个四个法上面精勤修习,这个就叫作四正勤。
然后为什么这个法又称为四正断跟四意端呢?那它为什么又叫作正勤呢?因为我们必须要一心正意勤修,所以又叫作正勤;也就是说,必须要端正心意精勤修学这四个法,所以它又叫作四正勤。因为透过这精勤的修习,透过这样精勤的修学,能够除掉懈怠,能够断除众生懈怠的心,所以这个四正勤又叫作四正断。为什么又叫作四意端呢?因为四正勤的修习必须要发于意处,所以又叫作意端。也就是说,四正勤的修习你要得到真正的成果,四正勤的修行你要得到真正的成就的话,必须是发于意处,也就是说,必须从意根跟意识的这个法去对治它;也就是说要对治我们的意行,而不是只是表面上去断恶、表面上去止恶、表面上去生善、表面上去增长你的善法,而是必须要真正的从意处去依教奉行。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心诚,而且必须要正意,能够真正的接受这样子的法,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去增长自己的善法;这样子的行为是发于意处的,所以这个就叫作四意端,因为这样的修学是来自于意处的这个根源,所以它又叫作四意端。
我们现在说明完了四意端之后,要再说明什么叫作四如意足。那何谓四如意足呢?四如意足又叫作四神足,四神足包含了欲如意足,还有精进如意足,还有心如意足,另外一个叫作思惟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又叫作勤如意足,也就是四正勤的勤,精进如意足又叫作勤如意足,而心如意足又叫作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又叫作观如意足。
这四者为什么叫作如意呢?这四者为何称为如意?因为在前面的四念处当中如实修习、观行的智慧,又在四正勤当中精勤修持,由于精进的缘故,所以定力、慧力皆得增长,而且心得决定,所以使得定慧均等,所愿皆能成办,所以这样子的缘故,就称为如意足。也就是说,这个四如意足是因为我们在前面的四念处当中,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身念处还有法念处等等这样的法里面,这个四念处当中,如实的去修习观行的智慧,去对治前面所说的四种颠倒;进而又在四正勤当中精进的修持,也就是说在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除,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的四正勤、四正断、四意端当中,努力的去修学,精进的修持;因为在四念处、四正勤当中,精进修持的缘故,由于这样精进的缘故,所以定力跟慧力都能够同时的增长,因为这样定力跟慧力同时增长,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心得决定,这个定力其实不是禅定的定,这个定力其实最主要指的是心得决定的定;也就是说,透过懂得精进的缘故,让定力慧力皆得增长,所以心得决定性,心得决定,所以使得我们的定慧都能够均等,因为定慧均等的修行的缘故,所愿皆能成办;那也就是因为所愿皆能成办的缘故,立这个名,所以它就叫作如意足。也就是说所愿皆能够满足,皆能够如意成办,能够如意满足,这个就是四如意足它因何而立名的道理。
也就是,这个四如意足是因为欲(希求)力的缘故引发定起,就是因为欲如意足,欲(希求)力、欲如意足的缘故,所以引发了定起,所以称之为欲神足,所以欲如意足又称为欲神足。再加上因为勤(精进)力的缘故,因为勤(精进)力的缘故,所以引发了定起,引发定起以后,这个就称为勤如意足。再接着因为念(心)力的缘故,因为念(心)力的增长,所以引发了定起,那因为引发定起以后,这样子就称为念如意足。第四个是因为观(思惟)力的缘故,因为观力也就是说这个思惟力的增长,所以引发定起,因为这样子所以称为观如意足。也就是说,四如意足为什么会称为如意足?为什么会称为神足?就是因为欲(希求)力的缘故,引发定起,因为欲、勤、念、观这四种力的缘故,也就是说,因为希求、精进,还有心念,还有思惟力的缘故,因为这四种力引发了定起;因为这四种力引发定起以后,就引发了欲神足,还有引发了勤如意足,引发了念如意足,引发了观如意足。
这样子的如意足为什么又称为神足呢?神足是不是我们一般所称的神通呢?这个神通其实并不是像我们所说的五神通那种神通,但是这个神通妙用,神虽然是指的是神通,妙用难测,所以才称这个就是神足,所以才称欲如意足叫作神足。但是,是因为我们如身依足而立,也就是说,这个如意足是要引发欲神足或引发勤神足,要引发这四种神足,必须就像我们的身体是依脚而立,必须依脚而立,这四种如意足必须要透过欲、勤、念、观这样子的四种力的修行,所以这四种力就是我们所依止要完成的神足,完成如意足的最主要依止的地方。所以必须要依这样殊胜的定力,也就是说透过欲、勤、念、观,这样子引发殊胜的定力。这个殊胜的定力,就是我们对于这个智慧,对于慧心所,对于解脱道的智慧,乃至于佛菩提道的智慧,引发殊胜的决定性的定力,这个才是真正的殊胜的定力。所以,这个定力指的并不是所谓禅定的定力,这个是因为慧所发起的,所以是因为这个欲、勤、念、观所引发,而发起这样子的定力,满足了欲如意足,还有勤如意足,还有念如意足,还有观如意足。所以,就是因为这样子殊胜的定力能够引发神通,所以就称为神足;也就是说,因为能够这样子引发欲、勤、念、观这样子的一个神通。
那这个部分当然是有更深层次的部分,这个神足通的部分,因为我们时间的关系,没有办法在这地方作详细的说明;只能够依着二乘解脱道的部分来讲这个神足通,来讲这个四如意足;事实上,这个大乘佛菩提道对于四如意足的说明,是更为详尽而且更为深细的。我们因为有这四种这个如意足的原因,引发定起,所以就称为四神足。所以四神足的这个称唿,它的来源就是因为有这个欲、勤、念、观这四种力来引发定起,所以它就称为四神足。我们现在把这个四神足的道理已经说明完了。
紧接着我们要说明什么叫作五根,什么叫作五力。何谓五根,何谓五力呢?五根指的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还有慧根;五力就是依止着五根,也就是依止着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所发起的力量,所以五力又称为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还有慧力。也就是说,信、进、念、定、慧五根,它能够产生信、进、念、定、慧五种力量,五种修学佛法五种精进的力量,那是因为来自于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还有慧根。
所以大乘佛子当闻熏佛法的缘故,所以修学十信;这个十信的这个信根,这个十信的信根其实并不是因为修来的,十信的信根是本来就具有的。我们修学十信以后,因为十信满足而产生信力,因为信力出生的缘故,所以仰信诸佛菩萨的解脱以及智慧境界,也能够慢慢的信任自己,也因为能够修、能够证而心向往之,向往诸佛菩萨能够因为透过修行而证解脱乃至于成佛的这样子的智慧,所以心向往之;这样子的境界而精进修学,那这样子的话,就逐渐的与精进根相应了。也就是说,我们透过本来已经具足的信根,那信根为什么我们说信根本来具足,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没有办法信呢?因为就是因为无明遮障住了,所以信根没有办法发起,所以信根其实是本来具足的。所以是透过因为信根相应于信力,因为信力生的缘故就跟精进根相应,那就跟精进根相应以后,慢慢的就能够生起了四正勤的修学,能够依于四正勤,能够时时修,恒时修,以时修、恒修而不舍的缘故,所以依着精进根而生起了精进力;那生起了精进力以后,就能够真实的能够知道诸法空相,现观蕴处界空,以观蕴处界空的缘故,所以能够了知二乘法乃是依现象界有为法而说空,这个法它并不是究竟的,那慢慢的辗转的进入了大乘的修学,闻熏诸法实相,也就是说般若空性,因为久修不舍,所以最后终究证了空性如来藏。这个就是因为由于我们从这个信力,一直到生起了跟精进根相应,乃至于生起精进力,慢慢进入真实修行的一个阶段。
所谓的五根就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就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还有慧力。那大乘佛子闻熏佛法的缘故修学十信,因为十信满足则生信力,但是这个信根,并不是因为修而得,它是本自有之;因为信力生的缘故,所以仰信诸佛菩萨的解脱以及智慧的境界,那信任自己也能够修证;因为这样子,心向往这个佛菩萨的解脱以及智慧的缘故,所以精进修学,乃至于跟精进根相应。因为跟精进根相应的缘故,所以起了四正勤,而能时时的修,而接着引起了跟精进根相应的起了精进力;那因为精进力生起的缘故,所以就能够真实的能够了知诸法的空相,能够现观蕴处界空。也就是说,透过前面的修行,透过前面四念处还有四正勤,因为五根、五力、精进力的发起,所以能够真实的能够了知诸法的空相;能够了知诸法这个空相,它是因为来自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因为因缘和合而成;因为它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是无常的,所以它是苦,它是空的。所以,因为这样子的能够了知诸法空相,因为这样子的现观蕴处界空的缘故,所以能够知道二乘法是依现象界的有为法来说空,它并不是究竟的。
菩萨因为这样子的一个修行,他同样是证五蕴的空相;但是,因为了知这个现象界、这个有为法,说有为法的这个空,它并不是究竟的;因为 佛说蕴处界诸法是依于我们的本际、依于我们的真如而出生的。这个在阿含期的时候,佛处处说本际,处处说如,处处说所知依,这个就是在说,是依于这个一个真实法,才会有蕴处界空的这样子的法产生,所以菩萨因为这样子的一个观察,辗转而入了大乘。声闻人他是信受了 佛所说的本际,那仅只停留于这个蕴处界空,因为没有这个大乘的根器,所以没有办法去思惟而亲证大乘这样子的一个般若的一个本体,也就是说没有办法去证悟这个如来藏;但是大乘菩萨,因为了知了这样的空相,而辗转的入了大乘,闻熏诸法实相。
那什么是诸法实相呢?就是这个般若空性。那什么是般若空性呢?般若空性其实就是,佛在三转法轮的时候所说的这个一切种智,诸法所说的这一个阿赖耶识,在诸法所说的这个如来藏。那这个如来藏,其实是在阿含期的时候,佛就已经宣说了。在般若期的时候,是以这个般若心,来说这个诸法的实相,这个般若心又称为非心心、无心相心;这个是在般若期的时候,佛就已经在般若经处处的宣说这样子的一个般若空性。
菩萨证悟的时候,就是要证悟了这个诸法实相的这一个般若空性。因为久修不舍的缘故,因为前面对于蕴处界空法的这样子的观行,久修不舍而断了我见,进而辗转的入大乘久修不舍,熏习般若空性的一切法;那入了大乘以后逐渐的修行,从信位乃至于初住,从十住位初住、二住乃至于到六住,到六住满心的时候,因为因缘成熟进入了七住位,所以证悟了空性的如来藏心。菩萨由于亲证空性如来藏的缘故,这个精进力所以能够逐渐的慢慢的与念根相应。
那什么是念根呢?念就是,所曾经历之境能够忆念不忘;也就是说对于所曾忆念的境界,能够忆持不忘。菩萨因为证空性,而生般若慧的缘故,所以从此能够依着诸经诸论,以及善知识所,受学真正佛法;也就是说,菩萨因为证悟了空性以后,能够依止着经论,也能够依止着善知识来受学真正的佛法。不但这样子,而且能够一一的证验,那证验了以后就能够在念根上面起于念力。因为跟念根相应,再加上能够一一的证验,一一证验以后起于念力,那在这种种诸法的法相上面的证验境界,能于至心念持不忘,因为这样子,所以称为这个是菩萨已得念力。也就是说,透过念根相应了以后,因为精进力跟念根相应,而因为这样子所以能够忆持不忘;忆持不忘以后再经过诸方修学,经过受学于经论还有诸善知识,所以一一的证验,而因于念根起于念力,所以这样子的念持不忘,这个就是菩萨所得的念力。
那如何与定根跟定力相应呢?这个念根跟念力,如何的进而与定根跟定力相应呢?菩萨因为念力所持的缘故,所以能在舍寿的时候断尽有爱住地惑,而不断之;也就是说,菩萨虽然能够断尽分段生死,但是他并不断它。为什么呢?为了要利益众生,所以他就不入无余涅槃。也就是说,虽然菩萨因为念力所持的缘故,能够舍寿的时候断尽有爱住地,不断,而留这个微细的思惑来利益众生,这个就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有能力断尽思惑,也就是说能够断生死,能够舍寿断生死而入无余涅槃,但是祂不取无余涅槃,就是为了要利益众生,所以留思惑来润生,这个叫作留惑润生,来利益众生。因为不入涅槃,所以逐渐的慢慢的转入二地修戒波罗蜜,因为得念力的缘故,所以逐渐的依大乘般若而能知三界九地的境界。三界九地就是,从欲界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地。
那因为念力的缘故,所以菩萨依大乘般若能够知三界九地的境界,能够知道、思欲修证九地的境界。因为以念力而与定相应,因为以念力跟定根相应的缘故,因为依信、进、念力而修禅定,所以以修禅定的缘故,慢慢的渐次修证四禅八定而起定力。那因为三地的菩萨修了四禅八定而生起定力,所以能够证四无量心的境界,而获得了广大的福德,也能够得到大神通力而得广大威德,所以能够满足三地的境界。满足了三地的境界以后,因为佛子已具足定力的缘故,也就是说,三地菩萨因为满足了四禅八定的修学,所以具足了定力的缘故,慢慢的与慧根相应。而且,因为这样子与慧根相应,所以逐渐的生起于慧力,而能够得到知他心智,所以这个知他心智就叫作慧力。所以,慧力不是一般我们世俗所说的那些世俗的智慧,这个慧力它是有特别的定义的;这个慧力,大乘菩萨的慧力,最主要就是在指,大乘菩萨在三地满心四禅八定五神通修足了以后,能够得知他心智,这个才是慧力。这个知他心智这个慧力,它能够知道三界九地一切有情众生他的心所住的境界,这个就叫作知他心智。
一切外道凡夫跟二乘无学都没有办法知道这样子的道理,那这样子的道理是依着大乘菩萨来略说五根跟五力;二乘的五根跟五力是仅止于在蕴处界诸法上面,而不是在菩萨的道种智上面用心,所以这个是有深浅的差别的。
那什么叫作七觉支呢?我们现在来说明一下什么叫作七觉支?七觉支又叫作七等觉支,又叫作七觉分,也又叫作七菩提分。那七觉支有哪些内涵呢?七觉支就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还有猗觉支、定觉支还有舍觉支。这七觉支是佛子修学佛法过程的用功方法,所以佛子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以这七觉支来自己检验。
念觉支就是说,当佛子闻熏正法念持不忘。择法觉支是说,所谓的闻法以后能作思惟,思惟以后也能够作简择,择法就是简择的意思,而弃舍邪见而入正见。精进觉支就是说,佛子能够简择诸法,舍弃邪见以后,能够心住正见,而能够精进修持,心不退没。喜觉支,是因为佛法精进修持,观知诸法虚幻,所以对于三乘菩提能够生起信心。猗觉支是,所谓的因佛法之于善于抉择修持,所以得于喜心,然后遍身受乐;也就是说,对于佛法善于抉择以后,因为喜心而能够遍身,因为法乐的缘故,所以遍身受乐,这个就是猗觉支。那定觉支,是因为有修有证,因为有证有验以后,心得决定,所以住于一境而不摇动,乃至发起禅定功德,这个就叫作定觉支。那舍觉支是说,猗以后,也就是说因为猗觉支以后,观诸身心受乐也都是无常,所以除一切受,所以这个叫作舍觉支。
那以上所说的七法,就是这个七觉支,是依二乘所修的七觉支来说的。但是大乘法当中的七觉支,和二乘法的七觉支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来看一下,二乘法跟大乘法的七觉支,其实它是有不一样的。
菩萨因为所证菩提不同于二乘,因此所修的七觉支就不同于二乘人。而菩萨因为证法界实相的缘故,依法界空性,观七觉支也是施设幻有,所以对于诸法不生忆念,这个是菩萨的念觉支。菩萨然后又对于诸法观察,无非空性真心之自现自取,七识妄心在这个当中自生分别,然后于空性而言,实在没有一个善恶染净可得;因为这样住无所得的正见的缘故,所以菩萨得择法觉分。菩萨不以坏灭三界有为法而证菩提,乃于三界诸有为烦恼中,不离烦恼而证菩提,这个是菩萨的真精进,所以叫作真精进觉支。菩萨在三界诸有为法中,不生乐着,亦不愁忧烦恼;因为证诸法唯心所现,实无所得,所以因为喜忧相灭,这个就是菩萨的喜觉支。那菩萨对于诸法中,了知一切诸法都是自心缘于自心,除了这个以外没有其他一切法可得,心乐安住无所得境,这个是菩萨的猗觉支。紧接着,菩萨能够深入证验自心所取、能取都是如来藏所现,能知所作主的心没有一法可得,因为这样子而心得定性,不移不转,这个叫作菩萨的定觉支。那菩萨得心定已,菩萨得了心定以后,观这个定心住心亦妨涅槃,也就是说,这个定心住心一样是妨碍涅槃的,所以能够观而具慧之心,也知应舍弃之,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能观而具慧的心,也知道应该要舍弃祂;这个意识心应该要舍弃祂,不着不贪自心,住于不知不见的如来藏的无住之境,这个是菩萨的舍觉支。这个是菩萨所观的二乘七觉支空。修学大乘佛法的佛弟子,如果想要入佛法的殿堂,应该以菩萨所观的七觉支而来自行检验。
我们前面所说的三十七道品,是佛子初学佛法可依之次第而修学之法道。但是大乘三十七道品,诸菩提分所证有别于声闻所证,那最主要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是在于,菩萨是依于法界实相,而修三十七菩提分法;那声闻是依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无常断灭之法来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智慧是有异有同的。相同的部分,是菩萨同于声闻所知,因为菩萨同样能够证蕴处界诸法的无常空相,这个是菩萨与声闻同知的;但是不同的地方就不是声闻所能够知道的,这个是法界实相,因为菩萨是依于法界实相而来说这个三十七菩提分法。所以,菩萨与声闻对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最主要的一个分际,是菩萨是依于法界实相如来藏心的亲证,来观察这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是最主要的一个差别。
我们把苦灭道圣谛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已经到这里全部都讲完了。那苦灭道圣谛,这个趣向于涅槃之道的这样子的一个法,这个这样子的一个法道的三十七菩提分,我们在这里也说明完毕了。对于苦灭道圣谛的八正道的部分,从下一集开始,我们叶正纬老师将会对于八正道作详细的说明。
------《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8-10集 四圣谛—苦灭道圣谛》 正文老师开示
紧接着我们要说明什么叫作五根,什么叫作五力。何谓五根,何谓五力呢?五根指的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还有慧根;五力就是依止着五根,也就是依止着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所发起的力量,所以五力又称为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还有慧力。也就是说,信、进、念、定、慧五根,它能够产生信、进、念、定、慧五种力量,五种修学佛法五种精进的力量,那是因为来自于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还有慧根。
所以大乘佛子当闻熏佛法的缘故,所以修学十信;这个十信的这个信根,这个十信的信根其实并不是因为修来的,十信的信根是本来就具有的。我们修学十信以后,因为十信满足而产生信力,因为信力出生的缘故,所以仰信诸佛菩萨的解脱以及智慧境界,也能够慢慢的信任自己,也因为能够修、能够证而心向往之,向往诸佛菩萨能够因为透过修行而证解脱乃至于成佛的这样子的智慧,所以心向往之;这样子的境界而精进修学,那这样子的话,就逐渐的与精进根相应了。也就是说,我们透过本来已经具足的信根,那信根为什么我们说信根本来具足,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没有办法信呢?因为就是因为无明遮障住了,所以信根没有办法发起,所以信根其实是本来具足的。所以是透过因为信根相应于信力,因为信力生的缘故就跟精进根相应,那就跟精进根相应以后,慢慢的就能够生起了四正勤的修学,能够依于四正勤,能够时时修,恒时修,以时修、恒修而不舍的缘故,所以依着精进根而生起了精进力;那生起了精进力以后,就能够真实的能够知道诸法空相,现观蕴处界空,以观蕴处界空的缘故,所以能够了知二乘法乃是依现象界有为法而说空,这个法它并不是究竟的,那慢慢的辗转的进入了大乘的修学,闻熏诸法实相,也就是说般若空性,因为久修不舍,所以最后终究证了空性如来藏。这个就是因为由于我们从这个信力,一直到生起了跟精进根相应,乃至于生起精进力,慢慢进入真实修行的一个阶段。
所谓的五根就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就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还有慧力。那大乘佛子闻熏佛法的缘故修学十信,因为十信满足则生信力,但是这个信根,并不是因为修而得,它是本自有之;因为信力生的缘故,所以仰信诸佛菩萨的解脱以及智慧的境界,那信任自己也能够修证;因为这样子,心向往这个佛菩萨的解脱以及智慧的缘故,所以精进修学,乃至于跟精进根相应。因为跟精进根相应的缘故,所以起了四正勤,而能时时的修,而接着引起了跟精进根相应的起了精进力;那因为精进力生起的缘故,所以就能够真实的能够了知诸法的空相,能够现观蕴处界空。也就是说,透过前面的修行,透过前面四念处还有四正勤,因为五根、五力、精进力的发起,所以能够真实的能够了知诸法的空相;能够了知诸法这个空相,它是因为来自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因为因缘和合而成;因为它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是无常的,所以它是苦,它是空的。所以,因为这样子的能够了知诸法空相,因为这样子的现观蕴处界空的缘故,所以能够知道二乘法是依现象界的有为法来说空,它并不是究竟的。
菩萨因为这样子的一个修行,他同样是证五蕴的空相;但是,因为了知这个现象界、这个有为法,说有为法的这个空,它并不是究竟的;因为 佛说蕴处界诸法是依于我们的本际、依于我们的真如而出生的。这个在阿含期的时候,佛处处说本际,处处说如,处处说所知依,这个就是在说,是依于这个一个真实法,才会有蕴处界空的这样子的法产生,所以菩萨因为这样子的一个观察,辗转而入了大乘。声闻人他是信受了 佛所说的本际,那仅只停留于这个蕴处界空,因为没有这个大乘的根器,所以没有办法去思惟而亲证大乘这样子的一个般若的一个本体,也就是说没有办法去证悟这个如来藏;但是大乘菩萨,因为了知了这样的空相,而辗转的入了大乘,闻熏诸法实相。
那什么是诸法实相呢?就是这个般若空性。那什么是般若空性呢?般若空性其实就是,佛在三转法轮的时候所说的这个一切种智,诸法所说的这一个阿赖耶识,在诸法所说的这个如来藏。那这个如来藏,其实是在阿含期的时候,佛就已经宣说了。在般若期的时候,是以这个般若心,来说这个诸法的实相,这个般若心又称为非心心、无心相心;这个是在般若期的时候,佛就已经在般若经处处的宣说这样子的一个般若空性。
菩萨证悟的时候,就是要证悟了这个诸法实相的这一个般若空性。因为久修不舍的缘故,因为前面对于蕴处界空法的这样子的观行,久修不舍而断了我见,进而辗转的入大乘久修不舍,熏习般若空性的一切法;那入了大乘以后逐渐的修行,从信位乃至于初住,从十住位初住、二住乃至于到六住,到六住满心的时候,因为因缘成熟进入了七住位,所以证悟了空性的如来藏心。菩萨由于亲证空性如来藏的缘故,这个精进力所以能够逐渐的慢慢的与念根相应。
那什么是念根呢?念就是,所曾经历之境能够忆念不忘;也就是说对于所曾忆念的境界,能够忆持不忘。菩萨因为证空性,而生般若慧的缘故,所以从此能够依着诸经诸论,以及善知识所,受学真正佛法;也就是说,菩萨因为证悟了空性以后,能够依止着经论,也能够依止着善知识来受学真正的佛法。不但这样子,而且能够一一的证验,那证验了以后就能够在念根上面起于念力。因为跟念根相应,再加上能够一一的证验,一一证验以后起于念力,那在这种种诸法的法相上面的证验境界,能于至心念持不忘,因为这样子,所以称为这个是菩萨已得念力。也就是说,透过念根相应了以后,因为精进力跟念根相应,而因为这样子所以能够忆持不忘;忆持不忘以后再经过诸方修学,经过受学于经论还有诸善知识,所以一一的证验,而因于念根起于念力,所以这样子的念持不忘,这个就是菩萨所得的念力。
那如何与定根跟定力相应呢?这个念根跟念力,如何的进而与定根跟定力相应呢?菩萨因为念力所持的缘故,所以能在舍寿的时候断尽有爱住地惑,而不断之;也就是说,菩萨虽然能够断尽分段生死,但是他并不断它。为什么呢?为了要利益众生,所以他就不入无余涅槃。也就是说,虽然菩萨因为念力所持的缘故,能够舍寿的时候断尽有爱住地,不断,而留这个微细的思惑来利益众生,这个就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有能力断尽思惑,也就是说能够断生死,能够舍寿断生死而入无余涅槃,但是祂不取无余涅槃,就是为了要利益众生,所以留思惑来润生,这个叫作留惑润生,来利益众生。因为不入涅槃,所以逐渐的慢慢的转入二地修戒波罗蜜,因为得念力的缘故,所以逐渐的依大乘般若而能知三界九地的境界。三界九地就是,从欲界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地。
那因为念力的缘故,所以菩萨依大乘般若能够知三界九地的境界,能够知道、思欲修证九地的境界。因为以念力而与定相应,因为以念力跟定根相应的缘故,因为依信、进、念力而修禅定,所以以修禅定的缘故,慢慢的渐次修证四禅八定而起定力。那因为三地的菩萨修了四禅八定而生起定力,所以能够证四无量心的境界,而获得了广大的福德,也能够得到大神通力而得广大威德,所以能够满足三地的境界。满足了三地的境界以后,因为佛子已具足定力的缘故,也就是说,三地菩萨因为满足了四禅八定的修学,所以具足了定力的缘故,慢慢的与慧根相应。而且,因为这样子与慧根相应,所以逐渐的生起于慧力,而能够得到知他心智,所以这个知他心智就叫作慧力。所以,慧力不是一般我们世俗所说的那些世俗的智慧,这个慧力它是有特别的定义的;这个慧力,大乘菩萨的慧力,最主要就是在指,大乘菩萨在三地满心四禅八定五神通修足了以后,能够得知他心智,这个才是慧力。这个知他心智这个慧力,它能够知道三界九地一切有情众生他的心所住的境界,这个就叫作知他心智。
一切外道凡夫跟二乘无学都没有办法知道这样子的道理,那这样子的道理是依着大乘菩萨来略说五根跟五力;二乘的五根跟五力是仅止于在蕴处界诸法上面,而不是在菩萨的道种智上面用心,所以这个是有深浅的差别的。
那什么叫作七觉支呢?我们现在来说明一下什么叫作七觉支?七觉支又叫作七等觉支,又叫作七觉分,也又叫作七菩提分。那七觉支有哪些内涵呢?七觉支就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还有猗觉支、定觉支还有舍觉支。这七觉支是佛子修学佛法过程的用功方法,所以佛子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以这七觉支来自己检验。
念觉支就是说,当佛子闻熏正法念持不忘。择法觉支是说,所谓的闻法以后能作思惟,思惟以后也能够作简择,择法就是简择的意思,而弃舍邪见而入正见。精进觉支就是说,佛子能够简择诸法,舍弃邪见以后,能够心住正见,而能够精进修持,心不退没。喜觉支,是因为佛法精进修持,观知诸法虚幻,所以对于三乘菩提能够生起信心。猗觉支是,所谓的因佛法之于善于抉择修持,所以得于喜心,然后遍身受乐;也就是说,对于佛法善于抉择以后,因为喜心而能够遍身,因为法乐的缘故,所以遍身受乐,这个就是猗觉支。那定觉支,是因为有修有证,因为有证有验以后,心得决定,所以住于一境而不摇动,乃至发起禅定功德,这个就叫作定觉支。那舍觉支是说,猗以后,也就是说因为猗觉支以后,观诸身心受乐也都是无常,所以除一切受,所以这个叫作舍觉支。
那以上所说的七法,就是这个七觉支,是依二乘所修的七觉支来说的。但是大乘法当中的七觉支,和二乘法的七觉支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来看一下,二乘法跟大乘法的七觉支,其实它是有不一样的。
菩萨因为所证菩提不同于二乘,因此所修的七觉支就不同于二乘人。而菩萨因为证法界实相的缘故,依法界空性,观七觉支也是施设幻有,所以对于诸法不生忆念,这个是菩萨的念觉支。菩萨然后又对于诸法观察,无非空性真心之自现自取,七识妄心在这个当中自生分别,然后于空性而言,实在没有一个善恶染净可得;因为这样住无所得的正见的缘故,所以菩萨得择法觉分。菩萨不以坏灭三界有为法而证菩提,乃于三界诸有为烦恼中,不离烦恼而证菩提,这个是菩萨的真精进,所以叫作真精进觉支。菩萨在三界诸有为法中,不生乐着,亦不愁忧烦恼;因为证诸法唯心所现,实无所得,所以因为喜忧相灭,这个就是菩萨的喜觉支。那菩萨对于诸法中,了知一切诸法都是自心缘于自心,除了这个以外没有其他一切法可得,心乐安住无所得境,这个是菩萨的猗觉支。紧接着,菩萨能够深入证验自心所取、能取都是如来藏所现,能知所作主的心没有一法可得,因为这样子而心得定性,不移不转,这个叫作菩萨的定觉支。那菩萨得心定已,菩萨得了心定以后,观这个定心住心亦妨涅槃,也就是说,这个定心住心一样是妨碍涅槃的,所以能够观而具慧之心,也知应舍弃之,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能观而具慧的心,也知道应该要舍弃祂;这个意识心应该要舍弃祂,不着不贪自心,住于不知不见的如来藏的无住之境,这个是菩萨的舍觉支。这个是菩萨所观的二乘七觉支空。修学大乘佛法的佛弟子,如果想要入佛法的殿堂,应该以菩萨所观的七觉支而来自行检验。
我们前面所说的三十七道品,是佛子初学佛法可依之次第而修学之法道。但是大乘三十七道品,诸菩提分所证有别于声闻所证,那最主要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是在于,菩萨是依于法界实相,而修三十七菩提分法;那声闻是依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无常断灭之法来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智慧是有异有同的。相同的部分,是菩萨同于声闻所知,因为菩萨同样能够证蕴处界诸法的无常空相,这个是菩萨与声闻同知的;但是不同的地方就不是声闻所能够知道的,这个是法界实相,因为菩萨是依于法界实相而来说这个三十七菩提分法。所以,菩萨与声闻对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最主要的一个分际,是菩萨是依于法界实相如来藏心的亲证,来观察这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是最主要的一个差别。
我们把苦灭道圣谛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已经到这里全部都讲完了。那苦灭道圣谛,这个趣向于涅槃之道的这样子的一个法,这个这样子的一个法道的三十七菩提分,我们在这里也说明完毕了。对于苦灭道圣谛的八正道的部分,从下一集开始,我们叶正纬老师将会对于八正道作详细的说明。
------《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8-10集 四圣谛—苦灭道圣谛》 正文老师开示
(原标题:三十七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