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福净业之“深信因果”

楼主  收藏   举报   帖子创建时间:  2018-07-22 回复:0 关注量:912
这一次我们将继续讲三福净业里面第三部分的的部分。上次讲的是发菩提心,的部分第一个就是所谓的深信因果。
其实因果这件事情,实在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在上次的讲次里面,曾经跟大家提到,一般的人有四件事情难以相信:第一个是难信因果,第二个难信轮回,第三个是难信净土,第四个难信成佛。先不管净土跟成佛,光是这个因果跟轮回这两件事情,假设你要是不相信因果跟轮回的话,那很有可能就会觉得说:世间是一个无因论的存在--也就是我们是自然而生起的,就有了我们这个色身跟心灵,然后等到我们死了之后,又自然的灰飞烟灭,一无所有--这个是无因论、断灭论。那么像这类型的论调,特别是在现在很多西方科学的信仰者,往往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由于物质所堆积出来的,也就是他们可能觉得:只要是我们把这个构成身体的所有的成分--不管是我们的各式各样血液的成分、肌肉的成分、大脑的成分等等,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把它组合起来之后,它就能够形成一个人。所以这类型的论点也导致说,西方的社会一直不断的追求,想要以机器的方式,甚至加上现在电脑的方式,来成就所谓的机器人的世界。那这种的状况,往往都是由于,虽然它看起来是唯物论,不过它本质上就是因为难信因果、难信轮回使然。那这种无因论,当然漏洞是非常非常多的,今天我们没有时间,我们不去讲它。
那我们倒是谈到说,世间上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不像无因论者一样,只要过完一生就不去管他,那世间也有许多人,在追寻着、在探问着:到底这个世间,有没有第一因存在?有没有其中的因果运作存在?有一派的论点会觉得,宇宙间存在一个独立自在而运作的所谓的业果报系统,也就是这个系统它掌管了世间所有的有情众生一切所做的事情。那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所有做的一切事情),都在这个系统里面一一去记录,然后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就忠实的呈现。这种的看法,很直接的就会引所起谓的如是因,如是果的看法,也就是我们常常会听到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古来一句谚语,这个谚语背后的思惟,很显然地就是觉得所有的因果,都是这样昭昭不爽,那么这个昭昭不爽,当然背后有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但是却又自己在运作的业果报系统在掌管着。当然,人们会这样想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其实我们在当下的世间,就可以观察得到许多的事情,都有因果的存在。比方说,我们现在丢了一颗球出去,这个球掉下来之后,会砸到什么样的事情,那么这个事件,本质上也都可以用因果来完整的去描述它。正因为我们在现在的世间里面,看到了非常多因果的具体的呈现,所以我们才会在这个科学里面,归纳了许多的法则、许多的原则。并且我们由这里,推而广之就会觉得,人做的种种的这个事情,也许背后就像许多的科学定律、或者数学定律一样,它是这样的因果昭昭不爽。
当然,这个反应在修行上的看法,就可能我们会认知:比方说,前世如果造了恶业杀了人的话,很显然地这个造恶业的人,首先必须要面对下堕三涂的恶报,那么下堕三涂的恶报的时候,等到这个正报报完了,剩下的花报也都报完了之后,未来世有一天,他在面对那一世被他所杀害的这个人的时候,他还必须要一命偿一命。这个道理讲起来的话,似乎我们也看到许多的修行人好像都是这样讲,所以这样子讲起来就变成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这样的说法出来,我们甚至也看到许多的修行人,也都抱持着这样的。那么这个说法呢?本质上用心是良善的,就是在用心方面并没有过失,然而它与法界的实相,是不符合的。因为法界的实相,因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这么直线化的发展。也就是并不是如是因,如是果的状况,这个我们很快再来为大家分晓。
除了说认为有一个独立自己存在的业果报系统,在操持着大家的业果报之外,当然也有不少的人会推而广之就认为:世间的一切应该有一个造物主存在。这个造物主除了像刚才所说的,他掌管了所有的因果业报之外,并且这个造物主,还能有计划、有思惟地去创造所有世间的一切。大略来讲,我们可以说,除了佛教以外,所有的宗教几乎都是以造物主的这个思想作为出发点,不管是教、回教、天主教都是如此;乃至于我们在所看到的,民间的信仰,像道教这类型的宗教,基本上的这个概念仍然是以造物主的这个概念出发的。关于这个造物主的存在,到底是不是存在呢?这个在理上面,其实就已经可以有许多的辨正了,我们在这里就不去细看它。我们反而是要直接谈到,什么是佛教的因果的看法?或者我们应该正确的讲,什么是佛教的因缘观?我们在这里,给大家约略归纳出三个佛教因缘观的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我们所做的这些业行,我们所经历的这一切,不是造物主创造的。非造物主创造一切、主宰一切;亦非业果报系统主宰一切的因果酬偿;而是众生各自的如来藏成就了一切。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朋友们,对于如来藏也许还很陌生,对于这个条件来讲,就简单跟大家说:佛教主张这个里面不是造物主创造,也不是一个业果报系统去自己运作。
第二个条件就是,我们引《大宝积经》的一句,给大家看。这个就是: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句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凡是我们所做过的业行,必定会留下这个业行储存在我们的如来藏里面。当然如同我刚刚说的,也许电视机前面的观众,并不清楚如来藏的运作的状况,我们简单的讲就是:我们每做一件事情,一定会留下痕迹,并且在适当的时候,会来酬偿这一件事情所引起的后果,这是第二个要件。
第三个要件就是,因缘之间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果报?那就是要看我们的这个因跟缘,彼此之间尚有善、恶,轻、重的种种不一样。也就是说,一件事情,当你钻研进去看它之间的因果运作的时候,你往往会发现,牵涉在这个事情里面的因缘,有的是善的、有的是恶的,有的是轻的、有的是重的,这些种种的状况综合在一起,才会形成你现在所看到的因缘果报的状况。
比方说,假使今天有一个人,开车不小心撞了人,导致这个人往生的话,这件事情原则上来讲,表面上来看,它是一个恶业,因为你害这个人断送了性命。所以如果按照如是因,如是果这个看法的话,我们似乎很自然的推论说:这个人因为害了别人的性命关系,所以他自然要下堕三恶道,并且在三恶道的报应,所有的报都报完了之后,他回到人间来,将来还是要赔给这个人一条命。这个就是我们基于如是因,如是果,这样子既定的、几乎是宿命的机械论的方式,所导引出来的结果就是如此。但事实上,却不是如此。怎么说呢?假如说这个人往生了,就是被车子撞到的这个人往生之后,开车撞人的人如果说他面对这个事情的时候,完全不逃避,他亲赴丧家去表达自己的过失,愿意承担一切,仔细地料理后事,对死者备极尊崇,让家属也都能够感受到他深切的忏悔的心。这样子的话,他在于跟这些家属跟死者之间,(本身来讲)他们之间所结下的结,无形中就会化解了很多。那么化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乃至于说他有这个心念在的时候,未来即使双方再碰面了之后,当初丧命的人由于这个开车的人为他做了许多--详尽的为他料理后事,并且心心念念的为他诵念佛号,心心念念的为他做出功德回向的话,也许这个往生的人,反而因为这样的关系,而有所成就、有所得到功德了。所以当双方在未来世,再碰面的时候,他对于当时开车加害于他的人,也许就不再是心怀怨恨,反而是一见了面,就打从心里面直接感应到,当时这个人为他做的种种功德,乃至于双方因此而成就善缘。
所以,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光是一件致人于死的这件事情,其实最后的果报的呈现,仍然是有许多的变化。所以我们说在佛教里面,我们不说直接的因果关系,我们往往说因缘,并且善恶、轻重、大小的因缘之间,彼此可以说是错综复杂。所以我们常常说,因缘果报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了知
其实,佛在《杂阿含经》里面,也有关于这方面直接告诉我们,佛的说法是说: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生损减;唯有如来能知人耳。--《杂阿含经》卷三十五。这句的典故,其实是一个平常不怎么深信佛教的人--不怎么深信 佛的教诲的人,看到了一个人修习净法之后,平常严持戒法因此而能够生天;他也看到了另外一个人,平常好像根本不怎么修行,没有想到这个人到最后,根据 佛的记说,这个人也生天了。所以这一位对 佛不具深切信心的人,他就质疑说:佛记说这两个人同样都生天,可是这两个人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人明明就有持戒严禁,另外一个人平常明明都是不怎么修行的,佛却记说他们同时都生天了,这样佛说的话大有可疑!这个缘起是这样。佛当然是耐心地为们解说:为什么这样子表面上看起来这么不相同修行的人,结果到最后都同样往生天界的道理。最后 佛就是加了一句:唯有如来能知人耳。其实它的意思非常的明显,佛就是在告诉我们:因缘果报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了知。
这一部分前面大部分的内容,就是跟大家解说佛教的因缘观。也藉机会让大家了解,佛教决不是直接的、机械式的因果关系,佛教也不是主张,实际上,由于我们心智的心念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因缘果报的过程中,扮演了主导性的力量。
当然,我们跟各位谈到了,因缘错综复杂的一面,同时我们也要跟各位谈说念佛--回到我们念佛的主题,如果因缘果报是这么不可思议的话,也许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会问:如果它是有这么大的变化的话,如何能保证我现在发心念佛,就一定能够往生极乐呢?这个事情我们必须要帮大家分晓清楚。
要分享这个部分,首先,我们给大家举一个譬喻。我们说念佛法门,真是一个非常非常殊胜的法门。不管是上根的人念佛,也有大的成就;中根乃至钝根的人,也都能有所成就;甚至我们说许多,在这个现世上面看起来,似乎是带有许多业报罪行的众生,也都有机会--只要他遵循佛的教导,他也有机会往生极乐净土,这中间的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看起来,似乎所有的因缘关系,都错综复杂,难道只有念佛这个法门是这么确定吗?有一个例子就是说,譬如一颗沙子,我们如果把这个沙子,丢到水中去的话,这个沙子就是会直接下沉。但是这个沙子的比喻,就好像说我们如果有罪业的话,那你必然会在生死的大海里面下堕。可是,假设我们今天有万斤的大石头,如果这个万斤的大石跟刚才的小沙子比,放在生死大海里面,按理说它也必然会往下沉;可是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有一艘船--一艘足够大的船--能够把这个石头载起的话,那石头就算是千万斤重,它还是能够浮得起来,还是能够超脱于生死大海。所以,这个例子就是我们常常用来讲念佛殊胜的地方,为什么念佛会有这么殊胜的力量,乃至于它不仅是可以承载一颗沙子,甚至它像一艘巨大的轮船一样,大的石头也能够载得起来呢?这当然是说它的道理的部分,我们留到同修会禅净班的课程里面,再来详细分析它的道理。
我们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用浅显的方式跟大家说:之所以念佛会成就这样一个广大的船,一个渡船能够帮我们渡过,能够帮我们即使带着罪业,也能够渡过的话,最主要的其中一个部分,就是由于愿力的关系!这个愿力,第一部分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愿。我们刚才说因缘果报错综复杂,但是我们也加了一句但书(注:但书是法律上的专门用语,通常表示特别或除外的意思。在法律条文中,都订有明确的正面意义,有时正面的意义不尽周全,就订「但书」来作补充。因在法律条文的句端冠以「但」字,故称为「但书」。引申为有条件的协约。),就是因缘果报的错综复杂,其中我们的心念,会在其中扮演着主导性的力量。就是因为心念的不同,所以会使得同样表相上看起来的事情,到最后,它的果报可能会完全不一样。所以念佛要能够有所成就,要能够所谓的带业往生的话,第一部分必然是我们得要真真实实的要念佛,如果没有这个心愿的话,那是不可能成就的。并且由于念佛--我们讲究的这个念,我们在稍后的课程里面,会再深入跟大家说,现在我们先跟大家说--由于这个念头的念,是念到心坎里面的念、是至诚的念,所以如果你是嘴巴念念,但是心里面完全没有那个忆念的话,那样的念佛同样不会成就。正因为我们是至诚心在念,所以心念在这件事情里面,就会发挥了很大的力量,会主导这件事情,以致于使得纵然因果是这样错综复杂,但是我们念佛却可以笃定往生。
除了我们自己的愿之外,当然还有的愿存在,最主要的另外一个愿,就是佛菩萨的愿。
因缘果报错综复杂,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了知。但是我们也跟大家提到了,念佛的这个因,到最后却能够成就往生净土的果。看起来就好像是念佛的这个法门,或是这个途径,看起来是非常确定的,这个道理又是怎么说呢?因缘果报虽然是错综复杂,但是我们的心念,则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性的力量。念佛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念佛呢,不是只是嘴巴念念而已,而是我们真的打心底的至诚的念佛的话,这意思就是说,我们在这件事情上面用足了我们的心念,当然这件事情将来的成就也必然深深的受我们的心愿所影响!这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念佛会往生净土,其中一部分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愿力。然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愿力呢,是佛的愿力!
怎么说呢?我们引《佛说无量寿经》的来给大家看。在这部里面,佛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殖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卷一。这个部分其实是在《无量寿经》里面谈到的,阿弥陀佛的四愿里面其中一个愿。因为讲的是愿,所以才会说:如果十方的众生闻我名号、至心系念,想要生到极乐,并且因此而做了很多的善事--殖诸德本,至心回向想要生到极乐世界,这样子做如果说他没有生到极乐世界的话,那么我 阿弥陀佛就不取正觉!这个是 阿弥陀佛其中一个大愿之一,总共有四十八个大愿。除了这个愿之外,阿弥陀佛同样也发了的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佛说无量寿经》卷一
所以从这一些里面,这一些----三个大愿的里面,我们可以看到 阿弥陀佛所发的愿里面讲得很清楚:只要众生按照这个愿里面讲的这样做了,那么 阿弥陀佛必定能够由祂这个成佛的大德--大威德、大力量,能够让这个众生能够往生极乐。所以这个就是表示,佛在这方面的愿力是非常非常的广大!那么,当佛的愿力跟我们的愿力两相结合的时候,这件事情真的没有模糊的空间,真的没有所谓的错综复杂,该往生极乐就往生极乐,就是这么样直截了当,简单明了!关键就在于说,一般的众生有没有那样的至心信乐有极乐世界存在、信乐 阿弥陀佛的存在;然后自己愿意发愿要往生极乐?并且能够遵从这个里面所开示的道理一一去做,如果那样做的话,那么往生极乐是必然的事情!
关于往生极乐净土,古往今来有许多的人都有事迹的记载,现在其实在网路上也可以查得到非常非常多的往生的记录存在。为了要让大家能够了解往生极乐世界是那么样的真实,所以我们在这里举几个小例子跟大家分享。
我们举的第一个例子是,净土就是莲宗里面的初祖,叫做慧远大师。那慧远大师呢,根据《净土圣贤录》的记载,慧远大师他为了要修行--“居山三十年,迹不入俗。”也就是他是一个非常精进修行的人,自己在山里面这个寺里面隐居修行了三十年,从来不轻易踏入俗众的这个俗事里面。并且慧远大师“专致净土、诚心观想。”也就是他三十年的修行过程中,一心一意以这个净土为念。所以从刚才我们讲的条件里面,修行者本身的愿力来讲,在慧远大师这个例子来说是展现无遗--在三十年里面心心念念修行的就是净土。
那么在这个里面,他到底有了什么样的境界跟体悟呢?慧远大师说他“三见圣相”,“三见圣相”意思就是,他有三次得以面见  阿弥陀佛。但是慧远大师他本身的修为深厚,他深深觉得见了这个佛固然是好相,但他不愿意依此而来炫耀,所以他始终没有说--“沉厚不言”。他有一次跟旁边的人讲说,“即便我虽然有见到了  阿弥陀佛这样的这个好相,但是我宁可到我死的时候,到我要往生的时候才告诉大众。”那这样子的时候,庶几可以免了大众会觉得说他在彰显自己功德的这个过失。到了某一年的时候,慧远大师方从定起的时候,又再次见到  阿弥陀佛身满虚空,见到了种种极乐世界的妙相,并且  阿弥陀佛还告诉慧远大师说:“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也就是  阿弥陀佛不仅让慧远大师见到了,并且预告他七日之后就该往生了。所以果然在七天之后,慧远七天之内把所有的事情交代清楚之后,就在七天之后端座入寂。
从这个慧远大师这个记载里面,我们可以发现到:第一个就是慧远大师的修习净土的心愿是这么样的强,所以即便是这样子--慧远大师虽然有三见圣相,可是也是三见圣相而已。意思就是说:虽然说我们有那样的愿力,然后再加上诸佛菩萨的愿力,我们可以往生极乐,我们可以见到圣相,可是(我们不管是)即便是像慧远大师这样修行得力的人,也不是一天到晚的见佛。所以从这个例子,各位可以稍加判断,如果外面的这个世间,常常有人说哪一天他又见了哪一尊的佛,另外一天又见了另外一尊佛的时候,其实这个里面应该就是大有可疑的!因为跟慧远大师这样子居山三十年潜心“专致净土”修心的境界来比较,我们实在很难想像,何以这个世间有些人一天到晚会说他能够常常见到圣相?再来就是慧远大师的例子,也很清楚告诉我们:按照这样精进修行之后,不仅可以得见  阿弥陀佛,并且 佛陀还会当面告知什么时候是往生的时候。这个是莲宗的初祖慧远大师。
再过来,我们可以再看看莲宗的其他祖师。我们以莲宗的祖师举例子来给大家说,无非就是因为这些祖师们各个都是出家修行、修行有成的僧众,他们所持的戒法里面,有一条严格的戒就叫做“妄语戒”--不可以说妄语,否则的话就必下地狱。所以在这些出家僧众来讲,他们见到什么才能说什么,有什么样的境界才能说什么样的境界。那么举这些人的例子来的话,应该最能够取信于大众。
我们再来看看,比方说我们刚才讲的写下《劝发菩提心文》的省庵大师,他是莲宗的(应该是)第十一祖。他是在雍正年间,那个时侯他在雍正约略大概十一年的时候,他那个时候就已经见了圣相了,然后并且跟他的弟子说“我差不多就该往生了”,所以他自此之后日益精进念佛。隔年,他又再次告诉弟子说:“我月初曾见西方三圣,今日复见,大概往生时至。”也就是说,他说他现在又再次见到西方三圣了,大概往生的时候要到了,所以他就写下了一些偈语勉励弟子们,并且把剩下的事情交代完毕,沐浴更衣,然后端坐一心念佛,不进饮食,然后就安然而逝。然后他安然而逝的时候,还有一个小小的轶事,就是当大众看他好像已经往生的时候,弟子们当然无限的悲痛,这个时候,省庵大师又忽然张开眼睛,对大众说:“吾去即来!生死大事,各自要净心念佛!”那他多交代这一句之后,再合掌称佛名而后圆寂。所以这个是十一祖的省庵大师的故事。
那么甚至我们说,近来的民国初年的印光大师也是如此。因为在民国初年,就是约略在1928年左右,那个时候印光大师曾经记载,他在床上坐起来,然后他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接下来,他就让他的弟子们,把水端进来让他能够清净,清净完之后,他就跟大众讲说:“阿弥陀佛来接,我要去了。”接下来,他就端身正坐,低声念佛,最后他圆寂的时候是如入禅定,笑容宛然。
以上,我们所举的三位莲宗的祖师--初祖、十一祖跟近代的印光大师,他们的往生记载,都已经明确的告诉弟子们,曾经见到了西方三圣,曾经见到了  阿弥陀佛,并且蒙  阿弥陀佛告知往生的时日,并且在这个确定的往生时日,然后安身入寂。所以从这些记载里面,我们要知道,念佛得以往生净土,是真实不虚的事情,西方极乐世界真实是有,请大家要坚定自己的信心。这个是关于我们在深信因果的部分,要告诉大家的。
帮助大家总结一番,也就是我们要知道:佛教的因缘观呢,不是像一般人所说的“如是因,如是果”,实际上的因缘也不是由造物主创造,也不是由一个单一的业果报系统所创造;佛教的因缘观,实在是众生的如来藏各自成就;并且这个因缘观,是我们所造的业不管多少劫,它都还会存在、还会受报;那么在受报的时候,果报的状况是会因为善、恶,轻、重的不同,而有许多的不同。但即使因果是错综复杂,那谈到念佛呢,如果我们能够至心念佛,那么即便是我们造的恶业,犹如万斤的巨石一般,那我们也能够透过我们自己的愿力,跟诸佛的不可思议的大愿力----能够成就一个非常广大无量的渡船,帮助我们接起这个巨石,帮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 第19-20集 深信因果 》正纬老师主讲
(原标题:三福净业之“深信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