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净双修 详解
(一)禅净拣择
古来祖师们常常说,娑婆世界是速行道,但亦是难行道。又说,求生极乐世界是易行道,但也是缓行道。但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有所偏颇,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但有经典的依据来作不同的说法,要将禅与净土的法门作一个融合。
我们今天便以禅作为娑婆世界修行法门的代表,以求生极乐来代表净土,而说禅与净土的简择。随后要谈到关于速行道与缓行道、易行道与难行道的简择。
1、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作为代表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天王天,百亿切利天,乃至百亿色究竟天。这么多的娑婆世界,难道只有禅而没有念佛法门吗?有!不是没有。
犹如 释迦世尊在这个世界赞叹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赞叹十方诸佛的世界;十方诸佛亦然,同样也赞叹 释迦世尊的世界,只是十方诸佛一向都不自赞毁他,不赞叹自己,不诽谤任何诸佛。反过来都赞叹十方一切诸佛,不赞叹自己。有时候怕众生对自己所亲近的佛有所误会、生轻蔑心,因此会点一下,但也只是点到为止。譬如《佛说 阿弥陀经》说:“十方诸佛也赞叹我 释迦牟尼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为寡信众生说这个不可思议的念佛法。”只是点到为止。
因此,其实娑婆世界也有念佛法门,十方诸佛也赞叹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教众生要往生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也教导佛子应当如何念 释迦牟尼佛。但这不是我们之所能知,经上也没有明说。因为这个缘故,我们以禅作为娑婆世界修行法门的代表,而不讲念佛法。
2、净土以念佛求生极乐净土为代表
净土法门则以忆念弥陀世尊、求生极乐净土为代表。为什么以求生极乐净土为代表呢?因为这法是 释迦世尊不请自说的缘故;必定有特殊的道理,才会不请自说。而且弥陀世尊大慈大悲无与伦比,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帮助很大,所以世尊不请自说,我们就以念弥陀世尊求生极乐作为净土法门的代表。
因为西方三圣与娑婆世界的众生有很深厚因缘的缘故,而西方三圣和极乐世界的功德不可思议的缘故,所以我们以念 阿弥陀佛、念西方三圣、求生极乐世界来作为净土法门的代表。
3、于娑婆世界学佛是速行道也是缓行道
(1)福德因缘具足者于娑婆世界学佛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我们先来说明娑婆世界的速行道与易行道。娑婆世界为什么是修行很迅速的修行法?说禅这个法为什么是速行道?为什么又是易行道?我们一开始就讲“参禅很难”,还没有悟的人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又说是易行道呢?我们娑婆世界的修行法门,以禅和定为主,在这世界修学禅与定,如果有因缘的话就很迅速、,能够很迅速的获得无生忍,譬如说信力、慧力、福德具足的人,很容易一念相应,他很容易遇到真正善知识,所以他如果能够除掉慢心,悟道就很容易、很迅速。如果加上他有动中的功夫——定力,而不是定境,也能够很迅速的眼见佛性,因此说娑婆世界是速行道,是易行道。因为禅的法门很迅速,一念相应就超越了凡夫地。
而且在娑婆世界也很容易修行、因为在娑婆世界容易修集福德资粮。娑婆世界的众生求生不易,资粮缺乏。因为娑婆世界的生活资粮不容易获得,求生困难,所以我们在这里作布施很容易。如果你到极乐世界去,你能向谁布施?没有办法呀!十方诸佛世界,凡属于纯一清诤泄界,都没有机会让我们可以修布施行啊!在清净世界修集福德资粮非常困难。到那边去,你说要作无畏布施,人家本来就无畏——譬如极乐世界有情众生都是无畏啊!你能作什么无畏布施呀?
你说“我去那儿弘扬佛法。”用不着你啊! 阿弥陀佛自会说法,他化现的许多树呀、林呀、鸟呀、水呀,都在说法,用不着你啊!所以这个世界法施容易。
这个地方持戒功德很大,你去极乐世界持什么戒?没有戒可持了,你去到那边,你就一定清净了,不清净的话莲花不开嘛?那里无人可犯,也没有人会犯你,你持什么戒啊?所以这个世界容易修集福德资粮。
还有,这个世界因为求生很难,众生刚强,傲慢多疑,逆增上缘很多,所以我们在这里修行,断除一念无明很快,所以这里是易行道,也是速行道,就看你有没有下定决心准备要断除一念无明。
这个世界劫短,所以我们这里修行很迅速,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个大劫等于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佛刹只有一天,所以这里修行很快,因此我们说:在娑婆世界有这么多的道理,可以说明娑婆世界是以禅为主,是悟后起修的法门,所以是易行道,也是速行道。
(2)福德因缘不具足者于娑婆世界学佛是缓行道,也是难行道
但是在娑婆世界修禅,悟后起修也是缓行道,也是难行道,因为要悟道很困难。难是难在哪里呢?因为福德因缘不具足,因为我们的信根信力不具足,因为我们的慧力及闻思修的知见不够,加上禅缘难遇——遇到真正般若禅、祖师禅法门的因缘很不容易,很难遇到。
诸位也许不相信,因为到处都有人讲禅嘛!黄檗禅师讲过:“大唐国内无禅师”,人家说“诸方知识尽皆聚众说禅开化,为什么道无禅师?”他说“不道无禅,只道无师。”也就是说,自古以来,自以为悟的人很多,但其实那些开悟者大部分悟错了,真正悟的人很少,很难得。
所以真正证道的善知识很难得,禅缘难遇啊!遇到假名善知识的机会非常多,能够遇到真正善知识的人,一百个人找不到一个人,所以这个娑婆世界修道真的很困难。如果没有佛菩萨的安排,要很多生很多劫,好不容易才能遇到真的善知识。如果福德不具足的话,遇到了也不信受,当面错过,所以在这个世界修禅是缓行道、是难行道。
这个地方要眼见佛性也很困难,因为见性必须眼见为凭?以父母所生眼看见无形无相的佛性,很困难。这不是明心的“见无所见”,必须要能够看话头,要能够功夫成片,才能够见得分明,这就必须要有动中的功夫了。所以虚云老和尚常常强调、常常解释看话头,常常强调要照顾话头。在娑婆世界要学这个动中功夫,很难得遇到明师,所以见性很困难。因此,若无佛菩萨安排,在娑婆世界学禅,真的是难行道、是缓行道。
在娑婆世界很容易迷失,因为这个地方的五欲外缘太多,我们这个地方色声香味触法都不离这五欲,不离财色名食睡。而且男女杂处。一不小心就出执,所以这个地方不好修,因为一步错就满盘输,就轮回三恶道去了;到了三恶道,要再恢复人身就很难了。因为这个地方很容易堕入恶道,所以说是难行道、是缓行道;因为五欲所迷的缘故,很容易造恶,造恶失去人身,就很难再得了。
此界恶知识太多了,所以我们稍有不慎就被误导了;误导了以后,如果有一天遇到真正悟的善知识,看到他所说的,他所证的,跟我们不同,那我们被大名气的恶知识印证了以后,我们就会诽谤人家,说人家悟得不真,说他错了。诽谤人家证悟的正法,成就谤法罪:诽谤真正证悟的人,成就谤僧罪,拾报时就得下地狱了,下去以后想再回来人间,却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为什么?因为诽谤人家所说正法的时候,自己必然会大妄语嘛,说我悟的才是真的。悟错了而说自己真悟,就变成大妄语,那就下地狱了,一旦下去,要恢复人身,不晓得是多少劫以后的事。
此外,我们说这个世界已经悟道的人,他想要远离隔阴之迷也很困难,所以往往过去生悟了,今生又要重新再悟;所以在这个世界修禅开悟的人要离开隔阴之迷很不容易啊!所以这个地方修行禅法修行定法,是难行道,也是缓行道。
我们证悟之后,要修入初地,必须一大阿僧祇劫,从初地要修行到第八地还要一大无量数劫呀!快还是慢呢?慢得不得了啊!我们悟后要进入初地无生法忍那么困难,可见在这个世界修行禅与定,真是缓行道、难行道。
4、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是缓行道也是速行道
(1)一般人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是缓行道、难行道
那我们来说说代表净土法门的极乐世界。因为那边修行缓慢,往生去极乐世界的人,大部份的人要住在莲花之中半天乃至十二大劫不等,而莲花中的那个时间是在极乐世界的时间,那边的一天相当于我们这边的一大劫。
上品中生的人在莲花中住半天(一个晚上),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半个大劫,因为那边劫长,所以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譬如说上品中生,在花里面一个晚上才闭花,开花以后见佛菩萨光明说法,七天以后得到位不退,过一小劫才得无生法忍进入初地,时间很久。
上品下生的人住在莲花中,一日一夜花开,七天才能见佛,但是看不分明;犹如我们刚出生时,看见父母亲看不清楚,经过三七二十一天才能够了了分明。再经过那边的三小劫才能进入初地,得无生法忍,时间更久。
中品下生,往生以后七天,才能见到观世音与 大势至菩萨,闻法以后证得初果,一小劫以后才能得到第四果。
下品往生的人都是属于造恶业,但不诽谤大乘、不诽谤菩萨藏、不诽谤正法的人所往生,他们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久了。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四中,佛有一段话说:“你们在这个地方行善布施、对人有恩,修学各种功德,能够不犯我所制定的各种禁戏、能够修忍辱行,能够修学以心禅定,能够修学般若智慧,互相辗转教化,这样努力修行而斋戒一日一夜的话,胜过在无量清净佛国修一百年。”请问:在极乐世界修行是不是很慢?是很慢。因为在莲花里面要住很久,花开见佛以后还不能了了分明,闻法证果需要的时间非常的长久。而且五欲的外缘很少,我们很难厉缘对境断除一念无明,很难转化真心里面的染污种子。往生极乐净土的人,除了上品上生人及中品上生人以外,修行都很缓慢,在那个地方,你要修布施持戒忍辱,很困难啊!没有因缘让你修,没有逆增上缘,福德资橙不容易累积。
(2)证悟的人往生极乐世界学佛又是速行道、易行道
有七个原因我们这么说:
第一、极乐世界没有恶缘,所以我们在那边永远不会造作恶业——我们永远不会被那边的任何五欲所引诱而造作恶业。而且当我们能够离开莲花见佛闻法时,表示性障已经消除了,所以永远不造恶业。在那边所有的众生都具有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那你想想看,想造恶业的话,能造吗?不能啊!刚一起心动念,人家都知道了,还等你造恶业啊?即使意的恶业都不能造啊!
极乐净土没有恶知识的缘故,我们绝对不会跟随恶知识谤佛谤法谤僧,不会诽谤圣人,我们就永远不会入三恶道,不入三恶道,修行就快了。一旦入三恶道,要再恢复人身就很困难了,更何况修行?所以在那边永远没有退失的顾虑,所以修行容易,所以修行迅速。
第二、如果是声闻种性的菩萨,在这边是中品上生的话,往生到那里去立刻闻法,立刻证得第四果,好快喔!只要你能中品上生,马上就是阿罗汉啦,真便宜啊!所以说往生极乐净土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只要你肯去。如果是明心见性悟得深的人,见性见得分明的人,他往生极乐世界就马上获得无生法忍,一下子跳到初地去。
在娑婆世界悟后起修,慢心消除,性障消除,所以他的烦恼障很淡薄,他的所知障也打破了,而且一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他没有粗重的五阴遮盖,他是莲花化生,再加上弥陀世尊无比广大的慈悲本愿的力量加持,所以一旦往生极乐净土,当下闻法之后,立刻得到无生法忍,进入初地乃至八地,多快啊!若在娑婆世界要修行将近两大阿僧祇劫才能进入第八地,所以求生极乐净土是速行道、是易行道。
第三、十方无量世界佛国已经证悟的有情,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得到初地乃至八地境界的人,最迟不会超过半天。如果在往生前性障消除得很多,在往生前所知障消除得很彻底(当然不可能究竟),消除得很彻底也就是悟后起修唯识一切种智的慧门修得很好,往生马上得八地。如果这边悟后起修没有做,性障没有除,虽然明心见性,往生极乐净土,闻弥陀说法而进入初地,最多不超过半个白天;相当我们这里四分之一大劫而已,比起我们在娑婆世界辛苦的修行将近二大无量数劫,是不是快得很多呢?快多了。所以说净土法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如果悟后能够具足四禅八定,能够修唯识的经典和论典,能够深入去用自己所悟的真如佛性引证而入初地得道种智,并且又断尽一念无明的话,往生见佛闻法,立刻得到八地;相当于我们这个世间也不过几万年几千年而已,所以悟后必须要继续修行,必须要断尽一念无明,还要精通唯识的经典和论典,譬如《楞伽经、成唯识论》等等,藉以薰习一切种智。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往生极乐以后,见佛闻法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才能得到八地。或者半个时辰;或者一个时辰,那也只是相当于这世界十几万年或者几百万年,但是比起在娑婆世界修两大无量数劫,那还是快得不得了。修学净土法门往生极乐,对悟后的人来讲,它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这是释迦世尊慈悲,特地教我们检便宜。
第四、在极乐世界容易修行四禅八定,也容易使我们远离隔阴之迷;因为在极乐世界没有粗重的五阴来遮盖我们,而且在极乐世界不须为生活而奔忙。我们在娑婆世界,每天上班八个钟头,星期天要陪先生陪太太去郊游,不然人家不高兴,是不是?在极乐世界没有这些烦恼,因为没有男女相,都是中性身嘛!哪有先生哪有太太?更没有子女,大家都是独立的,没有牵绊,可以专心修行。
极乐世界环境清净,非常适合修学禅定三昧,所以去那里修学禅定三昧很迅速,而且在极乐世界,可以经由弥陀世尊的慈悲愿力加持,使我们本心里面的功能显现,三明六通等功能可以不断的显现运作,能显现运作以后,我们回到娑婆时,就有这个能力,就不再退失,不再有隔阴之迷,所以悟后往生极乐世界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第五、上品上生人,或者极乐世界的初地以上菩萨,常常可以见到弥陀世尊。初地以上菩萨见到世尊时,往往是一闻千悟。不是闻一举三,而是一闻千悟,所以获得功德很迅速,而且很容易断尽上烦恼。上烦恼就是无始无明、修道所应断之过恒河沙数上须恼,因此很容易证得修道所应证之过恒沙数一切所应证法,可以很迅速的证得等觉位,所以净土法门悟后求生极乐世界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第六、不离极乐能作大施。上品上生人能够不离极乐世界而作广大的布施。以法施来讲,能度十方有情。以无畏施而言,因为八地以上菩萨具有大威力,能够在冥冥之中广泛的利益有缘的广大众生,也能够减少大的天灾,这岂不是更大的无畏施吗?以财施来讲,他们能够在一个早上供养十方无量数佛。而且到八地以上,能以定果色化现有形的食物普供一切有情,因此能够迅速的累积福德资粮,所以能够迅速的成佛。可不离极乐世界而作三种广大的布施;所以成佛很快,所以极乐世界净土法门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第七、极乐世界劫短。咦!刚才不是说极乐世界劫长吗?怎么又变成劫短了?说来说去都是你的道理啊?但我们是有根据而说的。在六十华严,卷二十九里面这么说:“如此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剎一劫,于安乐世界 阿弥陀佛剎为一日一夜;安乐世界一劫,于胜服幢世界金刚佛剎为一日一夜;胜服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善乐光明清净开敷佛剎为一日一夜;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劫,于离垢世界法幢佛剎为一日一夜;离垢世界一劫,于善灯世界狮子佛剎为一日一夜;善灯世界一劫,于善光明世界卢舍那藏佛为一日一夜;善光明世界一劫;于超出世界法光明清净开敷莲花佛剎为一日一夜;超出世界一劫,于庄严慧世界一切光明佛剎为一日一夜;庄严慧也界一劫,于镜光明世界觉月佛剎为一日一夜;如是次第乃至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华世界贤首佛剎为一日一夜。”这样比较起来的话,极乐世界这个时间是长还是短呀?还是短。对娑婆世界而言,极乐世界是长劫了;但对其他世界而言,极乐世界又是短劫啊!可见还有许多别的地方的修行时间比极乐世界更长。
从《华严经》来看极乐也界,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的观点来看,极乐净土的时间也是短劫。我们这个世界真正证悟的人,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可以立刻证得初地乃至八地,只不过相当于这个世界几万年几千年,或者大不了几百万年,比起在这里修行大约二大无量数劫快得太多了。因此我们说净土念佛法门悟后求生极乐世界,既是易行道也是速行道。
5、禅净法门简择
修学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世界,能横超三界,但是实际上除了上品上生以外都不容易迅速成佛,所以应当求上品上生。在娑婆世界修学禅与定是求竖超,但是修禅修定修密都不容易迅速成佛,应该兼取两者之长——衡量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禅与净土的长处,应该兼取其长,这样才容易迅速成佛。
因此,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应当求悟无生忍。苦萨的无生忍和声闻缘觉不同,那就是明心见性。悟后历缘对境去修除一念无明之四种住地烦恼。去修学增上慧学,也就是唯识学的经典和论藏,还要随分随力修学四禅八定,舍报时应当要往生极乐世界面谒西方三圣,可以立刻获得无生法忍,进入第八地。
经由无生法忍的获得,可以立刻发起阿赖耶三昧,到这个境界就有能力回入娑婆,来到这个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也可以来到这个世界的色究竟天宫礼拜供养卢舍那佛—— 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报身。若能听闻卢舍那佛说一切种智、说无量百千三昧,就可以很迅速的进入第十地。进入第十地的话,又可以跟卢舍那佛学如来禅。
如来禅不是禅宗祖师们讲的如来禅,他们错会了。如来禅在《金刚三昧经》里面讲:“存三守一:存三解脱,守一心如。”三解脱是金刚解脱、般若解脱,虚空解脱。守一心如是安住于真如真心的境界,发起真心的各种功能。佛地所应有的功能,都可以修行发起,这叫如来禅。就可以很快进入等觉地,乃至妙觉地。
如果能兼取娑婆与极乐——禅与净土的速行道易行道的法门,那我们学佛就能很迅速的成就,而且也能快快乐乐的、轻易的成佛,这样的修行方法,可以减少在修道位中的无量无数的波折与艰难困苦,而且又能很迅速在世间住持佛法,能广泛的利益有情众生,而使得被我们利益的有情众生,能够转而度化、利益更多的有情众生。
(二) 禅净双修应知
1、 净土法门摄圣道门
净土一门其实并不是只有往生极乐世界或诸佛国土就算成就。净土法门的修行也涵摄了圣教门,具足各种佛法,一切佛法的修行结果,全部都要汇归于净土。持名念佛而不能了解第一义的人,只能上品下生或者中品中生而已,但是不至于下品往生。
关于下品往生,有些祖师误会了便说:“唉呀!我这些徒弟只要有一、两个能够下品往生,我就很高兴了。”这样的想法不对,他的徒弟们肯念佛,又不造恶,如何会是下品生呢?他们应该是得上品下生或中品中生。
如果修学禅法或者体究念佛的法而没有悟的话,他发愿往生极乐,平时不诽谤大乘、不诽谤正法、不诽谤圣人,还可以得到上品中生。如果真悟了,就是上品上生,往生就立刻得到初地乃至八地无生法忍。这样的修行法门,远超胜于本愿持名念佛的法门,因此我们要呼吁:弘扬本愿念佛的净土法门非常非常的好,但是请不要用本愿念佛的法门来排斥弥陀世尊其它的四十七个大愿,也不要排斥其它的佛法的修行,否则就会变成谤法,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2、 不可废禅而独尊净土法门
在近代独尊崇净土而排斥禅法的那些人,其实他不是真正的在尊崇净土法门,而是在尊崇持名念佛的法门,因为他们不明白净土与禅之间的关系的缘故,也不明白净土一门,其实也涵盖了圣教门。
例如往生极乐世界以后,还是要随佛修学般若智慧。般若就是禅,体究念佛也就是般若禅,因此修净土法门的人,不应该执着佛的名号、佛的形象,而应该以佛的名号功德及庄严像功德,转求实相智慧。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佛云:“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供养三宝,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因为 阿弥陀佛的法身纯净,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去无来,不应该执着于他的名号、名相、声相、身相来做分别,否则的话就无法获得上品上生。
彼经卷中也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所以他本来没有形相,没有来去,为了度众生的本愿而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三,佛说:“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化做形相,令其人目自见之。”这就是表示无量清净佛—— 阿弥陀佛本来没有形相,但是为了度化接引临命终的人,所以化现出一个形相,那个形相并不是真的 阿弥陀佛,只是用那个化现出来的形相作为接引众生的一个方便而已,那并不是 阿弥陀佛真正的法身,因为法身无形无相。
3、 不可以废净土法门而独尊禅法
现代排斥净土法门而独尊禅法的人,其中有许多人其实不是真正尊崇禅的法门,他只是尊崇禅定境界的有所得法而已,因为他们不明白禅其实就是般若、就是智慧,不明白般若智慧是无境界法、无所得法的缘故。他也不明白禅——最究竟的极致,就是净土。
所以修学禅法不应当排斥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的迅速成就,需要由禅的开悟而着手,以禅悟实相念佛法门而提升往生极乐世界的品位,然后再借极乐世界弥陀世尊的愿力加持,而增益我们禅悟功德的深度与广度。所以,禅与净土应当要互相圆融,相得益彰。如果互相排斥,各执一端,就会成为谤法,也会障碍我们成佛之道,世尊正法恐将更快断灭。
譬如我们行车开车,应当要舍弃崎岖而弯曲的羊肠小道,而选择高速公路行驶。我们修学禅净之道也是一样,以念佛法门来锻炼参禅的功夫;具备了参禅的功夫,心地细密,才能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以后求生极乐,可以不必苦修一至二大阿僧祇劫,就可以证得无生法忍、进入初地乃至八地。也可以远离隔阴之迷,三明六通具足,得如幻三昧及意生身和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八地以后,就能不离极乐世界而回入娑婆,广度有缘众生,以及护持 释迦世尊的正法。并且能面见卢舍那佛,可以迅速转入十地和等觉地,可以迅速成佛。
此事好有一比:譬如我们在娑婆世界这条禅的高速公路——速行道易行道,走到尽头了,接下去是羊肠小道的时候,我们就换乘往极乐世界净土的超音速飞机一样。我们上品上生极乐世界,达成目的之后,就不离极乐世界而回到娑婆世界,跟随卢舍那佛修学一切种智的高速公路,可以迅速的从八地修到等觉地,渐渐圆满法无我。不必在羊肠小道里面跋山涉水,那么辛苦、那么缓慢的修苦行道。
在多劫以前往生于极乐世界的那些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的人,以及中品往生的人,如果已经花开见佛,也应该求极乐世界西方三圣安排,让他们有因缘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来见真的善知识,可以迅速的悟入实相,然后再用刚才讲的方式回归极乐。八地以后再回来随卢舍那佛修行,全部都是成佛的速行道和易行道,既快速又轻松愉快。
有人问:“那我从极乐世界回来的时候,卢舍那佛还在不在?”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报身卢舍那佛,寿命有多长?有七百阿僧祇劫,所以不用担心,你将来从极乐世界回来时衪还在,还在说法华经。因此特别呼吁大家,将禅法与净土法门加以简择和圆融,互相赞叹!互相学习,并且转相告知,使 阿弥陀佛和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们都能迅速成佛,广益有情。
至于中辈往生人是属声闻种性,不论成佛,所以我们不加以详论。我们认为修学佛法不该偏执一边,应该禅净圆融,撷长舍短,则禅与净土相得益彰,娑婆与极乐互相辉映。有智慧的人必定不会执着禅而毁弃净土,也不会执着净土而毁弃禅法。我们很希望佛子们都能明白这个道理,信受这个道理。如果全部佛子都能这样的话,将来佛门的安详和谐气氛就可以预期,佛子们将来修道迅速也可以预期,将来佛种不断,正法久住,众生的福报就大了。
4、 不可离经而独尊净宗诸祖
弘扬净土法门的人,不可以离开净土五经乃至其它一切经典,而独尊崇净土宗诸祖师所说的开示语录。因为净土宗的那些祖师们,其中有许多人是思惟想像所得,不曾与圣道门相应,不解佛意;若净宗诸祖之释义,违背净土五经及佛说诸了义经者,皆不可信受。若与世尊及 弥勒菩萨所说不相违背,方可信受。
如果我们想引述净土宗祖师的开示时,应该以永明延寿禅师、云栖株宏禅师(莲池大师)等人的开示为主;或者丰干禅师的开示为主,因为他是弥陀世尊的化身。如果引述其它净土宗诸祖师的文字著述,我们应当要先查证他悟了没有?如果他没有悟的话,引述他的著作时,应该先加以检查校正——他所说的是否符合经教的依据?才可以引述。
后代的净土宗学净土法门的佛子们,不明白这个现象;迷信净土宗诸师的论述,结果只能达成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而无法证得实相念佛境界,不能修得上品上生。净土宗的行者,为什么不直接摄取净土五经的内容意旨直接用功修行呢?也免得枉费了这一生啊!所以弘扬或者修学净土法门的人,不可以独尊净宗诸祖师的论述而忽略净土五经的本意,因为有许多净土宗祖师的说法是很牵强的,而且违背净土五经的意旨。修学净土五经法门的时候,决不可以一厢情愿而纯粹用自己的想像思惟猜想,更不可以断章取义,或者大而化之,误解经典。
5、 学禅应当求证悟
学禅的人应该求证悟,如果不求开悟的话,你来学禅做什么?有的人一向是鸵鸟的作风,说“我学禅,悟不悟没有关系。”那你学禅做什么?将来如果证悟了,应当要求见真善知识印证。悟后应该要遍阅了义经典来印证。在遍阅了义经典,证实我们是真实的悟了以后,就应该设法断尽一念无明;也要寻觅真善知识,跟随他修学差别智以及唯识的经论,以增上自己的般若慧学——一切种智。更须要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去获得上地无生法忍,到八地以后,再回入娑婆来护持释迦世尊的正法。
修学净土的人也应该设法修学般若第一义,也就是禅;不应该畏惧,应该要发大心求上品上生。禅的修行方法,应该从功夫做起,一方面多闻熏习第一义真如佛性的道理,一方面做功夫。而且应该要知道做功夫的方便善巧和转折,从持名念佛,心念心听,心念心忆,忆佛念佛,无相念佛、看话头、体究念佛——也就是参禅,然后进入实相念佛境界,这样就可以获得上品上生。
在悟后往生之前,应该要随力修学悟后应该修的各种法门,往生极乐世界以后,立刻获得初地乃至八地,也可以不离极乐世界而回入娑婆的色究竟天宫,礼拜听受 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报身——卢舍那佛的说法。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虽然相距有十万亿佛土之遥,但是对八地菩萨意生身而言、对极乐世界蒙佛加持的初地菩萨而言,则没有间隔,没有阻隔,一念就到。所以学禅的人不可以排斥净土法门,学禅的人应该要求证悟。修净土法门的人更应该求开悟。
6、 悟后应求生极乐世界
佛云:“此土当有七百二+亿不退菩萨往生极乐。”七百二十亿是多少人呢?世尊既然开示我们,这世界有这么多的菩萨要往生极乐,我们又何必排斥呢?在四十华严普贤行愿品里面有记载:乃至 文殊师利菩萨、 普贤菩萨、 弥勒菩萨等,也和 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一样,都在极乐世界,不离极乐而又在我们娑婆世界度众,因为没有阻隔的关系,因为那是实报庄严土的缘故,所以一切学禅证悟的人应该求生极乐。
另外,发愿悟后广度众生者应求生极乐。悟后应当发愿,当广度娑婆世界的有情众生,而且要度这边的有情众生悟后求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回入娑婆度化娑婆世界的众生。这个愿和住持释迦正法的愿其实并没有冲突、没有违背。
有的人发愿说:“我要在这个世界生生世世度众生,所以我不想去极乐世界,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我就不能度娑婆世界的众生了,这边的众生好可怜啊!”他发大悲心要度此界众生,但是这个愿和往生极乐没有冲突,因为 释迦牟尼佛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有云:“复次阿难!彼佛剎中所有现在及未来生一切菩萨摩诃萨,一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萨,以宿愿故,入生死界作狮子吼,利益有情,我令随意而作佛事。”那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有这个愿,当你发愿往生极乐,得八地以后,或者得初地以后,你还想回来说第一义法度众生的话,释迦牟尼佛看你因缘具足了,他也会帮助你不离极乐而在这里度众,释迦世尊有这个愿嘛!
7、 尊师重道方能禅净圆融
最后我们要说,修学禅净圆融、禅净双修的法门,必须尊师重道。诸位来到十方禅林学法,传法的师父也是倾囊相授;但是诸位来到这里,一定要尊师重道。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尊师重道很重要。此外,修学净业三福,并非只有修学净土法门的人适用,学禅的人一样要学、一样要修。
如果有人不能孝养父母公婆而能尊师重道的话,断断没有这个道理啊!所以应当先孝养父母公婆。不能克尽人子之道,如何能够成佛?所以孝养父母公婆必须列在最前面。其它譬如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等都很重要,不可以忽略,但是特别以孝养父母公婆和奉事师长为必要的条件。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佛云:“师开导人耳目,智慧明达度脱人,令得善合泥洹之道,常当孝慈于佛父母,常当念师恩;常念不绝、即得道疾。”佛言:“天下有佛者甚难值,若有沙门、若师、为人说经者甚难值。”所以末法之世,禅净双修的法门很难得遇见,如果已经遇见的话;要常常感念佛恩师恩,不可以忘本。
世间人学世间法而有成就,尚且要念父母恩,要念师恩。如今佛子来修学无上了义甚深之法,尤其是出世间禅净双修之法,如果不念佛恩、不念师恩,反而谤师,那就不如世间的凡夫了,我们认为这种人没有资格学佛,何况修学禅净圆融法门?所以我们普愿一切佛子常念佛恩,常念师恩,因为这样必定可以迅速得道的缘故。
(三) 禅净双修事例
凡究竟解脱之大乘禅者,皆无所住而生其心,以无住生心故,六念俱足,所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此六念之首为念佛,念佛则通于净土。其余五念亦皆通于净土。而究竟解脱之大乘禅者,明见佛性,几乎无余,乃能证入佛之知见,因此证得唯心净土。是故,禅与净土可以互通。
在佛教史上,有许多禅师鼓吹念佛,事实上参禅人亦宜多拜佛念佛,以为入门方便;也有不少净土寺院提倡参究念佛。如永明延寿禅师之“宗、教、禅、净”。又如长芦宗赜,因禅悟入,却主张禅净双修,人称“慈觉大师”,着有禅宗《禅苑清规》十卷。却又著作更多的净土文卷,如《净土简要录》,主张“念佛参禅,各求宗旨。溪山虽异,云月是同。可谓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户透长安”。
最著名者莫如明末云栖株宏禅师,即是念佛人所尊称之莲池大师。依莲池大师塔铭所载:
“单飘支杖,游诸方,偏参知识。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至伏牛,随众炼魔。入京师,参笑岭德宝。笑岭道:‘咄!汝三千里外求我开示,我有什么开示?’便辞向东昌,途中闻樵楼鼓声,忽然大悟,乃有颂云: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
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乘悟并销,归无所得。初、师发足操方,从参究念佛得力。至是遂开净土一门,普摄三根,极力主张;乃著《弥陀疏抄》十万言,融会事理,指归唯心。又亿昔见《高峰语录》,谓自来参究此事,最极精锐,无逾此师之纯钢铸就者,向怀之行脚。唯时师意,并匡山永明而一之,更录古德机缘中吃紧语,编之曰《禅关策进》,并刻之,以示参究之诀,盖显禅净双修,不出一心。”
由以上记录,可知莲池大师是从最初之参究念佛得力,再由参禅入理,因此而提倡禅净双修,著有《弥陀疏钞》十万言,为净土行者所津津乐道;而其另一巨著《禅关策进》,则“于其一生之中,行则携囊,居则置案,一览之,则心志激励,神采焕发,势自鞭逼前进”。终其一生,依《禅关策进》一书鞭策自己,迈向究竟解脱之境界。而此巨著亦在后代禅者之间倍受尊崇。
云栖株宏以禅师之见地,而提倡禅净双修;不但鼓吹持名念佛,称为事持,亦提倡体究念佛,称为理持,而教人参“念佛是谁?”此即禅净双修。而为净土行者尊为净土宗之重要祖师。其前之永明延寿禅师亦复如是,以禅师所修所证,深知一切修行法门汇归禅定,一切修行结果汇归净土之道理,便知禅净可以互通。
六、结语
末法时期,常有佛弟子因为修行法门之不同而相互评论高下,尤其是净土与禅的修行者。某些修禅的人认为念佛人大多心向外求,求佛、求菩萨,只知念佛,不知内摄,不知开发自己本具的佛性。某些念佛人则认为修禅人狂妄自大,不知念佛法门可以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凡此皆因末曾深入禅与净土的各种法门,而生误会。以致教内互动干戈,或者言语批评,或者写文章,打笔仗,让教外人士看笑话,也使某些即将学佛的人,因而退心,转入外教去了。这便是断人慧命,罪过极大。弘一大师说得好:“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末学以为:在未深入了解对方所修法门之前,不应随意以自己的主观来批评教界人士。深入了解并实际修持一段时间,证得一些境界之后,才可基于善意而于私下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见解。
《大集月藏经》佛云:“我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道绰禅师云:“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性,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又云:“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末有其分。”印光大师亦再三开示此土见道修道极为困难,鼓吹念佛求生极乐,末学如今深感的其言真实,无有丝毫怀疑。
窃惟末法之世,佛子既无禅定功夫,不能伏惑;复因障重疑深,即使见道真实,唯有见地,难断思惑,少诸解脱功德受用。复思明心极难,见性又复倍难。此土众生至末法时,聪明无智、见慢深重、寡信多疑者甚多,「不能信离诸觉观第一义谛」之如来藏,若为明示,即生诽谤。
为有上述诸情,一则感叹此土众生福德浅薄、多疑寡信、刚强难化;二则思于佛子再作利益,乃倡禅净圆融之说,鼓吹禅子求生极乐。仰惟 释迦世尊及弥陀世尊大慈大悲大愿深思,使我禅子因往生极乐净土故,或速除性障早得解脱、或速明心证无生忍、或速证无生法忍得意生身,而得乘愿不离极乐回入娑婆,以大悲心暨大威德而住持世尊正法。伏愿佛子善自体解,禅净互摄,圆融修持。莫再以禅毁净、以净非禅,四众凝聚诚心,护持世尊正法,冀使末法中一发所悬之宗门正法命脉,得以绵延不断。
【注释】
1、无生忍
分证解脱乃至究竟解脱皆是无生忍。
2、无学
有修有证谓之有学,或称学人。究竟解脱者于解脱道已经亲证并究竟了知,已无可学谓之无学。
3、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种类繁多,欲知其详,可参阅大正藏经第十三卷大集部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念佛三昧品。或菩萨念佛三昧经,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分。一般所说念佛三昧大多是指:念化身佛、念报身佛、念法身佛之三昧。无相念佛即是念佛三昧,属于念法身佛诸种三昧之一种。因此种无相念佛功夫而入之三摩地亦是念佛三昧。
(原标题:禅净双修 详解)
古来祖师们常常说,娑婆世界是速行道,但亦是难行道。又说,求生极乐世界是易行道,但也是缓行道。但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有所偏颇,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但有经典的依据来作不同的说法,要将禅与净土的法门作一个融合。
我们今天便以禅作为娑婆世界修行法门的代表,以求生极乐来代表净土,而说禅与净土的简择。随后要谈到关于速行道与缓行道、易行道与难行道的简择。
1、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作为代表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天王天,百亿切利天,乃至百亿色究竟天。这么多的娑婆世界,难道只有禅而没有念佛法门吗?有!不是没有。
犹如 释迦世尊在这个世界赞叹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赞叹十方诸佛的世界;十方诸佛亦然,同样也赞叹 释迦世尊的世界,只是十方诸佛一向都不自赞毁他,不赞叹自己,不诽谤任何诸佛。反过来都赞叹十方一切诸佛,不赞叹自己。有时候怕众生对自己所亲近的佛有所误会、生轻蔑心,因此会点一下,但也只是点到为止。譬如《佛说 阿弥陀经》说:“十方诸佛也赞叹我 释迦牟尼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为寡信众生说这个不可思议的念佛法。”只是点到为止。
因此,其实娑婆世界也有念佛法门,十方诸佛也赞叹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教众生要往生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也教导佛子应当如何念 释迦牟尼佛。但这不是我们之所能知,经上也没有明说。因为这个缘故,我们以禅作为娑婆世界修行法门的代表,而不讲念佛法。
2、净土以念佛求生极乐净土为代表
净土法门则以忆念弥陀世尊、求生极乐净土为代表。为什么以求生极乐净土为代表呢?因为这法是 释迦世尊不请自说的缘故;必定有特殊的道理,才会不请自说。而且弥陀世尊大慈大悲无与伦比,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帮助很大,所以世尊不请自说,我们就以念弥陀世尊求生极乐作为净土法门的代表。
因为西方三圣与娑婆世界的众生有很深厚因缘的缘故,而西方三圣和极乐世界的功德不可思议的缘故,所以我们以念 阿弥陀佛、念西方三圣、求生极乐世界来作为净土法门的代表。
3、于娑婆世界学佛是速行道也是缓行道
(1)福德因缘具足者于娑婆世界学佛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我们先来说明娑婆世界的速行道与易行道。娑婆世界为什么是修行很迅速的修行法?说禅这个法为什么是速行道?为什么又是易行道?我们一开始就讲“参禅很难”,还没有悟的人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又说是易行道呢?我们娑婆世界的修行法门,以禅和定为主,在这世界修学禅与定,如果有因缘的话就很迅速、,能够很迅速的获得无生忍,譬如说信力、慧力、福德具足的人,很容易一念相应,他很容易遇到真正善知识,所以他如果能够除掉慢心,悟道就很容易、很迅速。如果加上他有动中的功夫——定力,而不是定境,也能够很迅速的眼见佛性,因此说娑婆世界是速行道,是易行道。因为禅的法门很迅速,一念相应就超越了凡夫地。
而且在娑婆世界也很容易修行、因为在娑婆世界容易修集福德资粮。娑婆世界的众生求生不易,资粮缺乏。因为娑婆世界的生活资粮不容易获得,求生困难,所以我们在这里作布施很容易。如果你到极乐世界去,你能向谁布施?没有办法呀!十方诸佛世界,凡属于纯一清诤泄界,都没有机会让我们可以修布施行啊!在清净世界修集福德资粮非常困难。到那边去,你说要作无畏布施,人家本来就无畏——譬如极乐世界有情众生都是无畏啊!你能作什么无畏布施呀?
你说“我去那儿弘扬佛法。”用不着你啊! 阿弥陀佛自会说法,他化现的许多树呀、林呀、鸟呀、水呀,都在说法,用不着你啊!所以这个世界法施容易。
这个地方持戒功德很大,你去极乐世界持什么戒?没有戒可持了,你去到那边,你就一定清净了,不清净的话莲花不开嘛?那里无人可犯,也没有人会犯你,你持什么戒啊?所以这个世界容易修集福德资粮。
还有,这个世界因为求生很难,众生刚强,傲慢多疑,逆增上缘很多,所以我们在这里修行,断除一念无明很快,所以这里是易行道,也是速行道,就看你有没有下定决心准备要断除一念无明。
这个世界劫短,所以我们这里修行很迅速,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个大劫等于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佛刹只有一天,所以这里修行很快,因此我们说:在娑婆世界有这么多的道理,可以说明娑婆世界是以禅为主,是悟后起修的法门,所以是易行道,也是速行道。
(2)福德因缘不具足者于娑婆世界学佛是缓行道,也是难行道
但是在娑婆世界修禅,悟后起修也是缓行道,也是难行道,因为要悟道很困难。难是难在哪里呢?因为福德因缘不具足,因为我们的信根信力不具足,因为我们的慧力及闻思修的知见不够,加上禅缘难遇——遇到真正般若禅、祖师禅法门的因缘很不容易,很难遇到。
诸位也许不相信,因为到处都有人讲禅嘛!黄檗禅师讲过:“大唐国内无禅师”,人家说“诸方知识尽皆聚众说禅开化,为什么道无禅师?”他说“不道无禅,只道无师。”也就是说,自古以来,自以为悟的人很多,但其实那些开悟者大部分悟错了,真正悟的人很少,很难得。
所以真正证道的善知识很难得,禅缘难遇啊!遇到假名善知识的机会非常多,能够遇到真正善知识的人,一百个人找不到一个人,所以这个娑婆世界修道真的很困难。如果没有佛菩萨的安排,要很多生很多劫,好不容易才能遇到真的善知识。如果福德不具足的话,遇到了也不信受,当面错过,所以在这个世界修禅是缓行道、是难行道。
这个地方要眼见佛性也很困难,因为见性必须眼见为凭?以父母所生眼看见无形无相的佛性,很困难。这不是明心的“见无所见”,必须要能够看话头,要能够功夫成片,才能够见得分明,这就必须要有动中的功夫了。所以虚云老和尚常常强调、常常解释看话头,常常强调要照顾话头。在娑婆世界要学这个动中功夫,很难得遇到明师,所以见性很困难。因此,若无佛菩萨安排,在娑婆世界学禅,真的是难行道、是缓行道。
在娑婆世界很容易迷失,因为这个地方的五欲外缘太多,我们这个地方色声香味触法都不离这五欲,不离财色名食睡。而且男女杂处。一不小心就出执,所以这个地方不好修,因为一步错就满盘输,就轮回三恶道去了;到了三恶道,要再恢复人身就很难了。因为这个地方很容易堕入恶道,所以说是难行道、是缓行道;因为五欲所迷的缘故,很容易造恶,造恶失去人身,就很难再得了。
此界恶知识太多了,所以我们稍有不慎就被误导了;误导了以后,如果有一天遇到真正悟的善知识,看到他所说的,他所证的,跟我们不同,那我们被大名气的恶知识印证了以后,我们就会诽谤人家,说人家悟得不真,说他错了。诽谤人家证悟的正法,成就谤法罪:诽谤真正证悟的人,成就谤僧罪,拾报时就得下地狱了,下去以后想再回来人间,却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为什么?因为诽谤人家所说正法的时候,自己必然会大妄语嘛,说我悟的才是真的。悟错了而说自己真悟,就变成大妄语,那就下地狱了,一旦下去,要恢复人身,不晓得是多少劫以后的事。
此外,我们说这个世界已经悟道的人,他想要远离隔阴之迷也很困难,所以往往过去生悟了,今生又要重新再悟;所以在这个世界修禅开悟的人要离开隔阴之迷很不容易啊!所以这个地方修行禅法修行定法,是难行道,也是缓行道。
我们证悟之后,要修入初地,必须一大阿僧祇劫,从初地要修行到第八地还要一大无量数劫呀!快还是慢呢?慢得不得了啊!我们悟后要进入初地无生法忍那么困难,可见在这个世界修行禅与定,真是缓行道、难行道。
4、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是缓行道也是速行道
(1)一般人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是缓行道、难行道
那我们来说说代表净土法门的极乐世界。因为那边修行缓慢,往生去极乐世界的人,大部份的人要住在莲花之中半天乃至十二大劫不等,而莲花中的那个时间是在极乐世界的时间,那边的一天相当于我们这边的一大劫。
上品中生的人在莲花中住半天(一个晚上),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半个大劫,因为那边劫长,所以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譬如说上品中生,在花里面一个晚上才闭花,开花以后见佛菩萨光明说法,七天以后得到位不退,过一小劫才得无生法忍进入初地,时间很久。
上品下生的人住在莲花中,一日一夜花开,七天才能见佛,但是看不分明;犹如我们刚出生时,看见父母亲看不清楚,经过三七二十一天才能够了了分明。再经过那边的三小劫才能进入初地,得无生法忍,时间更久。
中品下生,往生以后七天,才能见到观世音与 大势至菩萨,闻法以后证得初果,一小劫以后才能得到第四果。
下品往生的人都是属于造恶业,但不诽谤大乘、不诽谤菩萨藏、不诽谤正法的人所往生,他们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久了。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四中,佛有一段话说:“你们在这个地方行善布施、对人有恩,修学各种功德,能够不犯我所制定的各种禁戏、能够修忍辱行,能够修学以心禅定,能够修学般若智慧,互相辗转教化,这样努力修行而斋戒一日一夜的话,胜过在无量清净佛国修一百年。”请问:在极乐世界修行是不是很慢?是很慢。因为在莲花里面要住很久,花开见佛以后还不能了了分明,闻法证果需要的时间非常的长久。而且五欲的外缘很少,我们很难厉缘对境断除一念无明,很难转化真心里面的染污种子。往生极乐净土的人,除了上品上生人及中品上生人以外,修行都很缓慢,在那个地方,你要修布施持戒忍辱,很困难啊!没有因缘让你修,没有逆增上缘,福德资橙不容易累积。
(2)证悟的人往生极乐世界学佛又是速行道、易行道
有七个原因我们这么说:
第一、极乐世界没有恶缘,所以我们在那边永远不会造作恶业——我们永远不会被那边的任何五欲所引诱而造作恶业。而且当我们能够离开莲花见佛闻法时,表示性障已经消除了,所以永远不造恶业。在那边所有的众生都具有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那你想想看,想造恶业的话,能造吗?不能啊!刚一起心动念,人家都知道了,还等你造恶业啊?即使意的恶业都不能造啊!
极乐净土没有恶知识的缘故,我们绝对不会跟随恶知识谤佛谤法谤僧,不会诽谤圣人,我们就永远不会入三恶道,不入三恶道,修行就快了。一旦入三恶道,要再恢复人身就很困难了,更何况修行?所以在那边永远没有退失的顾虑,所以修行容易,所以修行迅速。
第二、如果是声闻种性的菩萨,在这边是中品上生的话,往生到那里去立刻闻法,立刻证得第四果,好快喔!只要你能中品上生,马上就是阿罗汉啦,真便宜啊!所以说往生极乐净土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只要你肯去。如果是明心见性悟得深的人,见性见得分明的人,他往生极乐世界就马上获得无生法忍,一下子跳到初地去。
在娑婆世界悟后起修,慢心消除,性障消除,所以他的烦恼障很淡薄,他的所知障也打破了,而且一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他没有粗重的五阴遮盖,他是莲花化生,再加上弥陀世尊无比广大的慈悲本愿的力量加持,所以一旦往生极乐净土,当下闻法之后,立刻得到无生法忍,进入初地乃至八地,多快啊!若在娑婆世界要修行将近两大阿僧祇劫才能进入第八地,所以求生极乐净土是速行道、是易行道。
第三、十方无量世界佛国已经证悟的有情,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得到初地乃至八地境界的人,最迟不会超过半天。如果在往生前性障消除得很多,在往生前所知障消除得很彻底(当然不可能究竟),消除得很彻底也就是悟后起修唯识一切种智的慧门修得很好,往生马上得八地。如果这边悟后起修没有做,性障没有除,虽然明心见性,往生极乐净土,闻弥陀说法而进入初地,最多不超过半个白天;相当我们这里四分之一大劫而已,比起我们在娑婆世界辛苦的修行将近二大无量数劫,是不是快得很多呢?快多了。所以说净土法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如果悟后能够具足四禅八定,能够修唯识的经典和论典,能够深入去用自己所悟的真如佛性引证而入初地得道种智,并且又断尽一念无明的话,往生见佛闻法,立刻得到八地;相当于我们这个世间也不过几万年几千年而已,所以悟后必须要继续修行,必须要断尽一念无明,还要精通唯识的经典和论典,譬如《楞伽经、成唯识论》等等,藉以薰习一切种智。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往生极乐以后,见佛闻法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才能得到八地。或者半个时辰;或者一个时辰,那也只是相当于这世界十几万年或者几百万年,但是比起在娑婆世界修两大无量数劫,那还是快得不得了。修学净土法门往生极乐,对悟后的人来讲,它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这是释迦世尊慈悲,特地教我们检便宜。
第四、在极乐世界容易修行四禅八定,也容易使我们远离隔阴之迷;因为在极乐世界没有粗重的五阴来遮盖我们,而且在极乐世界不须为生活而奔忙。我们在娑婆世界,每天上班八个钟头,星期天要陪先生陪太太去郊游,不然人家不高兴,是不是?在极乐世界没有这些烦恼,因为没有男女相,都是中性身嘛!哪有先生哪有太太?更没有子女,大家都是独立的,没有牵绊,可以专心修行。
极乐世界环境清净,非常适合修学禅定三昧,所以去那里修学禅定三昧很迅速,而且在极乐世界,可以经由弥陀世尊的慈悲愿力加持,使我们本心里面的功能显现,三明六通等功能可以不断的显现运作,能显现运作以后,我们回到娑婆时,就有这个能力,就不再退失,不再有隔阴之迷,所以悟后往生极乐世界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第五、上品上生人,或者极乐世界的初地以上菩萨,常常可以见到弥陀世尊。初地以上菩萨见到世尊时,往往是一闻千悟。不是闻一举三,而是一闻千悟,所以获得功德很迅速,而且很容易断尽上烦恼。上烦恼就是无始无明、修道所应断之过恒河沙数上须恼,因此很容易证得修道所应证之过恒沙数一切所应证法,可以很迅速的证得等觉位,所以净土法门悟后求生极乐世界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第六、不离极乐能作大施。上品上生人能够不离极乐世界而作广大的布施。以法施来讲,能度十方有情。以无畏施而言,因为八地以上菩萨具有大威力,能够在冥冥之中广泛的利益有缘的广大众生,也能够减少大的天灾,这岂不是更大的无畏施吗?以财施来讲,他们能够在一个早上供养十方无量数佛。而且到八地以上,能以定果色化现有形的食物普供一切有情,因此能够迅速的累积福德资粮,所以能够迅速的成佛。可不离极乐世界而作三种广大的布施;所以成佛很快,所以极乐世界净土法门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
第七、极乐世界劫短。咦!刚才不是说极乐世界劫长吗?怎么又变成劫短了?说来说去都是你的道理啊?但我们是有根据而说的。在六十华严,卷二十九里面这么说:“如此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剎一劫,于安乐世界 阿弥陀佛剎为一日一夜;安乐世界一劫,于胜服幢世界金刚佛剎为一日一夜;胜服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善乐光明清净开敷佛剎为一日一夜;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劫,于离垢世界法幢佛剎为一日一夜;离垢世界一劫,于善灯世界狮子佛剎为一日一夜;善灯世界一劫,于善光明世界卢舍那藏佛为一日一夜;善光明世界一劫;于超出世界法光明清净开敷莲花佛剎为一日一夜;超出世界一劫,于庄严慧世界一切光明佛剎为一日一夜;庄严慧也界一劫,于镜光明世界觉月佛剎为一日一夜;如是次第乃至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华世界贤首佛剎为一日一夜。”这样比较起来的话,极乐世界这个时间是长还是短呀?还是短。对娑婆世界而言,极乐世界是长劫了;但对其他世界而言,极乐世界又是短劫啊!可见还有许多别的地方的修行时间比极乐世界更长。
从《华严经》来看极乐也界,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的观点来看,极乐净土的时间也是短劫。我们这个世界真正证悟的人,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可以立刻证得初地乃至八地,只不过相当于这个世界几万年几千年,或者大不了几百万年,比起在这里修行大约二大无量数劫快得太多了。因此我们说净土念佛法门悟后求生极乐世界,既是易行道也是速行道。
5、禅净法门简择
修学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世界,能横超三界,但是实际上除了上品上生以外都不容易迅速成佛,所以应当求上品上生。在娑婆世界修学禅与定是求竖超,但是修禅修定修密都不容易迅速成佛,应该兼取两者之长——衡量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禅与净土的长处,应该兼取其长,这样才容易迅速成佛。
因此,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应当求悟无生忍。苦萨的无生忍和声闻缘觉不同,那就是明心见性。悟后历缘对境去修除一念无明之四种住地烦恼。去修学增上慧学,也就是唯识学的经典和论藏,还要随分随力修学四禅八定,舍报时应当要往生极乐世界面谒西方三圣,可以立刻获得无生法忍,进入第八地。
经由无生法忍的获得,可以立刻发起阿赖耶三昧,到这个境界就有能力回入娑婆,来到这个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也可以来到这个世界的色究竟天宫礼拜供养卢舍那佛—— 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报身。若能听闻卢舍那佛说一切种智、说无量百千三昧,就可以很迅速的进入第十地。进入第十地的话,又可以跟卢舍那佛学如来禅。
如来禅不是禅宗祖师们讲的如来禅,他们错会了。如来禅在《金刚三昧经》里面讲:“存三守一:存三解脱,守一心如。”三解脱是金刚解脱、般若解脱,虚空解脱。守一心如是安住于真如真心的境界,发起真心的各种功能。佛地所应有的功能,都可以修行发起,这叫如来禅。就可以很快进入等觉地,乃至妙觉地。
如果能兼取娑婆与极乐——禅与净土的速行道易行道的法门,那我们学佛就能很迅速的成就,而且也能快快乐乐的、轻易的成佛,这样的修行方法,可以减少在修道位中的无量无数的波折与艰难困苦,而且又能很迅速在世间住持佛法,能广泛的利益有情众生,而使得被我们利益的有情众生,能够转而度化、利益更多的有情众生。
(二) 禅净双修应知
1、 净土法门摄圣道门
净土一门其实并不是只有往生极乐世界或诸佛国土就算成就。净土法门的修行也涵摄了圣教门,具足各种佛法,一切佛法的修行结果,全部都要汇归于净土。持名念佛而不能了解第一义的人,只能上品下生或者中品中生而已,但是不至于下品往生。
关于下品往生,有些祖师误会了便说:“唉呀!我这些徒弟只要有一、两个能够下品往生,我就很高兴了。”这样的想法不对,他的徒弟们肯念佛,又不造恶,如何会是下品生呢?他们应该是得上品下生或中品中生。
如果修学禅法或者体究念佛的法而没有悟的话,他发愿往生极乐,平时不诽谤大乘、不诽谤正法、不诽谤圣人,还可以得到上品中生。如果真悟了,就是上品上生,往生就立刻得到初地乃至八地无生法忍。这样的修行法门,远超胜于本愿持名念佛的法门,因此我们要呼吁:弘扬本愿念佛的净土法门非常非常的好,但是请不要用本愿念佛的法门来排斥弥陀世尊其它的四十七个大愿,也不要排斥其它的佛法的修行,否则就会变成谤法,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2、 不可废禅而独尊净土法门
在近代独尊崇净土而排斥禅法的那些人,其实他不是真正的在尊崇净土法门,而是在尊崇持名念佛的法门,因为他们不明白净土与禅之间的关系的缘故,也不明白净土一门,其实也涵盖了圣教门。
例如往生极乐世界以后,还是要随佛修学般若智慧。般若就是禅,体究念佛也就是般若禅,因此修净土法门的人,不应该执着佛的名号、佛的形象,而应该以佛的名号功德及庄严像功德,转求实相智慧。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佛云:“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供养三宝,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因为 阿弥陀佛的法身纯净,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去无来,不应该执着于他的名号、名相、声相、身相来做分别,否则的话就无法获得上品上生。
彼经卷中也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所以他本来没有形相,没有来去,为了度众生的本愿而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三,佛说:“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化做形相,令其人目自见之。”这就是表示无量清净佛—— 阿弥陀佛本来没有形相,但是为了度化接引临命终的人,所以化现出一个形相,那个形相并不是真的 阿弥陀佛,只是用那个化现出来的形相作为接引众生的一个方便而已,那并不是 阿弥陀佛真正的法身,因为法身无形无相。
3、 不可以废净土法门而独尊禅法
现代排斥净土法门而独尊禅法的人,其中有许多人其实不是真正尊崇禅的法门,他只是尊崇禅定境界的有所得法而已,因为他们不明白禅其实就是般若、就是智慧,不明白般若智慧是无境界法、无所得法的缘故。他也不明白禅——最究竟的极致,就是净土。
所以修学禅法不应当排斥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的迅速成就,需要由禅的开悟而着手,以禅悟实相念佛法门而提升往生极乐世界的品位,然后再借极乐世界弥陀世尊的愿力加持,而增益我们禅悟功德的深度与广度。所以,禅与净土应当要互相圆融,相得益彰。如果互相排斥,各执一端,就会成为谤法,也会障碍我们成佛之道,世尊正法恐将更快断灭。
譬如我们行车开车,应当要舍弃崎岖而弯曲的羊肠小道,而选择高速公路行驶。我们修学禅净之道也是一样,以念佛法门来锻炼参禅的功夫;具备了参禅的功夫,心地细密,才能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以后求生极乐,可以不必苦修一至二大阿僧祇劫,就可以证得无生法忍、进入初地乃至八地。也可以远离隔阴之迷,三明六通具足,得如幻三昧及意生身和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八地以后,就能不离极乐世界而回入娑婆,广度有缘众生,以及护持 释迦世尊的正法。并且能面见卢舍那佛,可以迅速转入十地和等觉地,可以迅速成佛。
此事好有一比:譬如我们在娑婆世界这条禅的高速公路——速行道易行道,走到尽头了,接下去是羊肠小道的时候,我们就换乘往极乐世界净土的超音速飞机一样。我们上品上生极乐世界,达成目的之后,就不离极乐世界而回到娑婆世界,跟随卢舍那佛修学一切种智的高速公路,可以迅速的从八地修到等觉地,渐渐圆满法无我。不必在羊肠小道里面跋山涉水,那么辛苦、那么缓慢的修苦行道。
在多劫以前往生于极乐世界的那些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的人,以及中品往生的人,如果已经花开见佛,也应该求极乐世界西方三圣安排,让他们有因缘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来见真的善知识,可以迅速的悟入实相,然后再用刚才讲的方式回归极乐。八地以后再回来随卢舍那佛修行,全部都是成佛的速行道和易行道,既快速又轻松愉快。
有人问:“那我从极乐世界回来的时候,卢舍那佛还在不在?”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报身卢舍那佛,寿命有多长?有七百阿僧祇劫,所以不用担心,你将来从极乐世界回来时衪还在,还在说法华经。因此特别呼吁大家,将禅法与净土法门加以简择和圆融,互相赞叹!互相学习,并且转相告知,使 阿弥陀佛和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们都能迅速成佛,广益有情。
至于中辈往生人是属声闻种性,不论成佛,所以我们不加以详论。我们认为修学佛法不该偏执一边,应该禅净圆融,撷长舍短,则禅与净土相得益彰,娑婆与极乐互相辉映。有智慧的人必定不会执着禅而毁弃净土,也不会执着净土而毁弃禅法。我们很希望佛子们都能明白这个道理,信受这个道理。如果全部佛子都能这样的话,将来佛门的安详和谐气氛就可以预期,佛子们将来修道迅速也可以预期,将来佛种不断,正法久住,众生的福报就大了。
4、 不可离经而独尊净宗诸祖
弘扬净土法门的人,不可以离开净土五经乃至其它一切经典,而独尊崇净土宗诸祖师所说的开示语录。因为净土宗的那些祖师们,其中有许多人是思惟想像所得,不曾与圣道门相应,不解佛意;若净宗诸祖之释义,违背净土五经及佛说诸了义经者,皆不可信受。若与世尊及 弥勒菩萨所说不相违背,方可信受。
如果我们想引述净土宗祖师的开示时,应该以永明延寿禅师、云栖株宏禅师(莲池大师)等人的开示为主;或者丰干禅师的开示为主,因为他是弥陀世尊的化身。如果引述其它净土宗诸祖师的文字著述,我们应当要先查证他悟了没有?如果他没有悟的话,引述他的著作时,应该先加以检查校正——他所说的是否符合经教的依据?才可以引述。
后代的净土宗学净土法门的佛子们,不明白这个现象;迷信净土宗诸师的论述,结果只能达成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而无法证得实相念佛境界,不能修得上品上生。净土宗的行者,为什么不直接摄取净土五经的内容意旨直接用功修行呢?也免得枉费了这一生啊!所以弘扬或者修学净土法门的人,不可以独尊净宗诸祖师的论述而忽略净土五经的本意,因为有许多净土宗祖师的说法是很牵强的,而且违背净土五经的意旨。修学净土五经法门的时候,决不可以一厢情愿而纯粹用自己的想像思惟猜想,更不可以断章取义,或者大而化之,误解经典。
5、 学禅应当求证悟
学禅的人应该求证悟,如果不求开悟的话,你来学禅做什么?有的人一向是鸵鸟的作风,说“我学禅,悟不悟没有关系。”那你学禅做什么?将来如果证悟了,应当要求见真善知识印证。悟后应该要遍阅了义经典来印证。在遍阅了义经典,证实我们是真实的悟了以后,就应该设法断尽一念无明;也要寻觅真善知识,跟随他修学差别智以及唯识的经论,以增上自己的般若慧学——一切种智。更须要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去获得上地无生法忍,到八地以后,再回入娑婆来护持释迦世尊的正法。
修学净土的人也应该设法修学般若第一义,也就是禅;不应该畏惧,应该要发大心求上品上生。禅的修行方法,应该从功夫做起,一方面多闻熏习第一义真如佛性的道理,一方面做功夫。而且应该要知道做功夫的方便善巧和转折,从持名念佛,心念心听,心念心忆,忆佛念佛,无相念佛、看话头、体究念佛——也就是参禅,然后进入实相念佛境界,这样就可以获得上品上生。
在悟后往生之前,应该要随力修学悟后应该修的各种法门,往生极乐世界以后,立刻获得初地乃至八地,也可以不离极乐世界而回入娑婆的色究竟天宫,礼拜听受 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报身——卢舍那佛的说法。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虽然相距有十万亿佛土之遥,但是对八地菩萨意生身而言、对极乐世界蒙佛加持的初地菩萨而言,则没有间隔,没有阻隔,一念就到。所以学禅的人不可以排斥净土法门,学禅的人应该要求证悟。修净土法门的人更应该求开悟。
6、 悟后应求生极乐世界
佛云:“此土当有七百二+亿不退菩萨往生极乐。”七百二十亿是多少人呢?世尊既然开示我们,这世界有这么多的菩萨要往生极乐,我们又何必排斥呢?在四十华严普贤行愿品里面有记载:乃至 文殊师利菩萨、 普贤菩萨、 弥勒菩萨等,也和 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一样,都在极乐世界,不离极乐而又在我们娑婆世界度众,因为没有阻隔的关系,因为那是实报庄严土的缘故,所以一切学禅证悟的人应该求生极乐。
另外,发愿悟后广度众生者应求生极乐。悟后应当发愿,当广度娑婆世界的有情众生,而且要度这边的有情众生悟后求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回入娑婆度化娑婆世界的众生。这个愿和住持释迦正法的愿其实并没有冲突、没有违背。
有的人发愿说:“我要在这个世界生生世世度众生,所以我不想去极乐世界,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我就不能度娑婆世界的众生了,这边的众生好可怜啊!”他发大悲心要度此界众生,但是这个愿和往生极乐没有冲突,因为 释迦牟尼佛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有云:“复次阿难!彼佛剎中所有现在及未来生一切菩萨摩诃萨,一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萨,以宿愿故,入生死界作狮子吼,利益有情,我令随意而作佛事。”那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有这个愿,当你发愿往生极乐,得八地以后,或者得初地以后,你还想回来说第一义法度众生的话,释迦牟尼佛看你因缘具足了,他也会帮助你不离极乐而在这里度众,释迦世尊有这个愿嘛!
7、 尊师重道方能禅净圆融
最后我们要说,修学禅净圆融、禅净双修的法门,必须尊师重道。诸位来到十方禅林学法,传法的师父也是倾囊相授;但是诸位来到这里,一定要尊师重道。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尊师重道很重要。此外,修学净业三福,并非只有修学净土法门的人适用,学禅的人一样要学、一样要修。
如果有人不能孝养父母公婆而能尊师重道的话,断断没有这个道理啊!所以应当先孝养父母公婆。不能克尽人子之道,如何能够成佛?所以孝养父母公婆必须列在最前面。其它譬如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等都很重要,不可以忽略,但是特别以孝养父母公婆和奉事师长为必要的条件。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佛云:“师开导人耳目,智慧明达度脱人,令得善合泥洹之道,常当孝慈于佛父母,常当念师恩;常念不绝、即得道疾。”佛言:“天下有佛者甚难值,若有沙门、若师、为人说经者甚难值。”所以末法之世,禅净双修的法门很难得遇见,如果已经遇见的话;要常常感念佛恩师恩,不可以忘本。
世间人学世间法而有成就,尚且要念父母恩,要念师恩。如今佛子来修学无上了义甚深之法,尤其是出世间禅净双修之法,如果不念佛恩、不念师恩,反而谤师,那就不如世间的凡夫了,我们认为这种人没有资格学佛,何况修学禅净圆融法门?所以我们普愿一切佛子常念佛恩,常念师恩,因为这样必定可以迅速得道的缘故。
(三) 禅净双修事例
凡究竟解脱之大乘禅者,皆无所住而生其心,以无住生心故,六念俱足,所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此六念之首为念佛,念佛则通于净土。其余五念亦皆通于净土。而究竟解脱之大乘禅者,明见佛性,几乎无余,乃能证入佛之知见,因此证得唯心净土。是故,禅与净土可以互通。
在佛教史上,有许多禅师鼓吹念佛,事实上参禅人亦宜多拜佛念佛,以为入门方便;也有不少净土寺院提倡参究念佛。如永明延寿禅师之“宗、教、禅、净”。又如长芦宗赜,因禅悟入,却主张禅净双修,人称“慈觉大师”,着有禅宗《禅苑清规》十卷。却又著作更多的净土文卷,如《净土简要录》,主张“念佛参禅,各求宗旨。溪山虽异,云月是同。可谓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户透长安”。
最著名者莫如明末云栖株宏禅师,即是念佛人所尊称之莲池大师。依莲池大师塔铭所载:
“单飘支杖,游诸方,偏参知识。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至伏牛,随众炼魔。入京师,参笑岭德宝。笑岭道:‘咄!汝三千里外求我开示,我有什么开示?’便辞向东昌,途中闻樵楼鼓声,忽然大悟,乃有颂云: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
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乘悟并销,归无所得。初、师发足操方,从参究念佛得力。至是遂开净土一门,普摄三根,极力主张;乃著《弥陀疏抄》十万言,融会事理,指归唯心。又亿昔见《高峰语录》,谓自来参究此事,最极精锐,无逾此师之纯钢铸就者,向怀之行脚。唯时师意,并匡山永明而一之,更录古德机缘中吃紧语,编之曰《禅关策进》,并刻之,以示参究之诀,盖显禅净双修,不出一心。”
由以上记录,可知莲池大师是从最初之参究念佛得力,再由参禅入理,因此而提倡禅净双修,著有《弥陀疏钞》十万言,为净土行者所津津乐道;而其另一巨著《禅关策进》,则“于其一生之中,行则携囊,居则置案,一览之,则心志激励,神采焕发,势自鞭逼前进”。终其一生,依《禅关策进》一书鞭策自己,迈向究竟解脱之境界。而此巨著亦在后代禅者之间倍受尊崇。
云栖株宏以禅师之见地,而提倡禅净双修;不但鼓吹持名念佛,称为事持,亦提倡体究念佛,称为理持,而教人参“念佛是谁?”此即禅净双修。而为净土行者尊为净土宗之重要祖师。其前之永明延寿禅师亦复如是,以禅师所修所证,深知一切修行法门汇归禅定,一切修行结果汇归净土之道理,便知禅净可以互通。
六、结语
末法时期,常有佛弟子因为修行法门之不同而相互评论高下,尤其是净土与禅的修行者。某些修禅的人认为念佛人大多心向外求,求佛、求菩萨,只知念佛,不知内摄,不知开发自己本具的佛性。某些念佛人则认为修禅人狂妄自大,不知念佛法门可以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凡此皆因末曾深入禅与净土的各种法门,而生误会。以致教内互动干戈,或者言语批评,或者写文章,打笔仗,让教外人士看笑话,也使某些即将学佛的人,因而退心,转入外教去了。这便是断人慧命,罪过极大。弘一大师说得好:“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末学以为:在未深入了解对方所修法门之前,不应随意以自己的主观来批评教界人士。深入了解并实际修持一段时间,证得一些境界之后,才可基于善意而于私下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见解。
《大集月藏经》佛云:“我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道绰禅师云:“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性,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又云:“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末有其分。”印光大师亦再三开示此土见道修道极为困难,鼓吹念佛求生极乐,末学如今深感的其言真实,无有丝毫怀疑。
窃惟末法之世,佛子既无禅定功夫,不能伏惑;复因障重疑深,即使见道真实,唯有见地,难断思惑,少诸解脱功德受用。复思明心极难,见性又复倍难。此土众生至末法时,聪明无智、见慢深重、寡信多疑者甚多,「不能信离诸觉观第一义谛」之如来藏,若为明示,即生诽谤。
为有上述诸情,一则感叹此土众生福德浅薄、多疑寡信、刚强难化;二则思于佛子再作利益,乃倡禅净圆融之说,鼓吹禅子求生极乐。仰惟 释迦世尊及弥陀世尊大慈大悲大愿深思,使我禅子因往生极乐净土故,或速除性障早得解脱、或速明心证无生忍、或速证无生法忍得意生身,而得乘愿不离极乐回入娑婆,以大悲心暨大威德而住持世尊正法。伏愿佛子善自体解,禅净互摄,圆融修持。莫再以禅毁净、以净非禅,四众凝聚诚心,护持世尊正法,冀使末法中一发所悬之宗门正法命脉,得以绵延不断。
【注释】
1、无生忍
分证解脱乃至究竟解脱皆是无生忍。
2、无学
有修有证谓之有学,或称学人。究竟解脱者于解脱道已经亲证并究竟了知,已无可学谓之无学。
3、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种类繁多,欲知其详,可参阅大正藏经第十三卷大集部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念佛三昧品。或菩萨念佛三昧经,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分。一般所说念佛三昧大多是指:念化身佛、念报身佛、念法身佛之三昧。无相念佛即是念佛三昧,属于念法身佛诸种三昧之一种。因此种无相念佛功夫而入之三摩地亦是念佛三昧。
(原标题:禅净双修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