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目 轻安心所
何谓“轻安”呢?所谓“轻安”即是身心轻利安适,谓之轻安。《成唯识论》卷6云:“安谓轻安,远离麤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惛沈,转依为业。谓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转安适故。”[《大正藏》册31,页30,中5-7。]意思是说,所谓“安”的善心所就是指轻安,能远离身心粗重的烦恼,使身心调和舒畅,堪任善法,这就是“轻安”心所的体性;能够对治惛沉,使身心转为轻利安适,这就是“轻安”心所的业用。意思是说,“轻安”能使人降伏或断除能够障碍定法生起的惛沉盖,令所依止的身心转粗重为安适。此中所谓的“麤重”是指身粗重及心粗重,心粗重指烦恼盖障。又,我见未断者唯能降伏烦恼,三乘菩提之见道者方能断除烦恼。
对一般人而言,身心粗重惛沉即难以胜任一切事;对修行人而言,身心粗重惛沉则难以专注在法上用功,不论是要忆佛念佛、修观行、看话头等皆无法得力,更是难以摄心参禅、探究生命实相。“惛沉”是五盖(贪欲、瞋恚、掉悔、昏沉睡眠、疑)之一,五盖不除者初禅永远无法发起,而“轻安”可以对治“惛沉”,所以轻安和禅定的修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能与“轻安”心所相应,就可以调畅身心,使粗重之身心转变为轻利安适而易于安住于所缘境,因而堪能伏除定法生起之障碍。然而轻安不只和禅定的修证有关,乃至和在正法上的修学,因为敬师重法的缘故,解了法义而心生欢喜,由此心喜而身得轻安,于法心得决定如实观修,必能获得解脱的智慧。兹举述《大集法门经》卷2经文以资证明:
复次,五解脱处,是佛所说。谓有苾刍,于说法师所亲近承事、尊重恭敬,修习梵行,暂无止息,随其亲近承事,即得利益;若时闻师宣说正法,心生喜乐,起重法想,随生彼心,未能广大听受、记念,但于其中能知一法,随知一法即解一义;若不解其义,即不能于法而生喜心;是故解了其义,心生欢喜,以心喜故,身得轻安,由身轻安,即乐受相应,由乐受故,心住三摩呬多;住彼心故,能如实知,复如实观,如实观故,即离尘离贪,得解脱智;解脱智起,即得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有苾刍于说法师所亲近承事、尊重恭敬,修习梵行,暂无止息,随其亲近承事,即得闻法;随其所闻,心生喜乐,起重法想,随生彼心,而能广大听受、记念,心住一境,不退不没,于所闻法,随寻随伺,发生正慧,已复能于彼别三摩地门,善住摄心,随所住心,转复增胜,即于诸法,一一了知,随知诸法,即解诸义,广为他人分别演说,若不解诸义,即不能于法而生喜心;是故解了诸义,心生欢喜,以心喜故,身得轻安,由身轻安,即乐受相应,以乐受故,心住三摩呬多;住彼心故,能如实知,复如实观,如实观故,即离尘离贪,得解脱智;解脱智起,即得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是等名为五解脱处。[《大正藏》册2,页190,中10-20。]
又,“轻安”亦属于七觉支(又名七觉分、七菩提分)之“轻安觉支”。七觉支是佛陀教导弟子众趣向寂静涅槃的修行方法,如《信佛功德经》云:
复次,我佛世尊有最上胜法。谓世尊说法时,若有沙门婆罗门归向听受,求寂静者,彼皆依止七觉分。七觉分者,谓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轻安觉分、舍觉分、念觉分、定觉分。如是七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为佛最胜法。[《大正藏册1,页256,上29-中5。]
七觉支摄属于三十七道品,是解脱道及佛菩提道行者都必须修证的菩提分法,然二乘法与大乘法之内涵有同有异,分别举述经文如下—《杂阿含经》卷26:
世尊告诸比丘:“圣弟子清净信心,专精听法者,能断五法,修习七法,令其满足。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睡眠、掉悔、疑,此盖则断。何等七法?谓念觉支,择法、精进、猗、喜、定、舍觉支。此七法修习满足,净信者,谓心解脱;智者,谓慧解脱;贪欲染心者,不得不乐;无明染心者,慧不清净。是故,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明等,究竟苦边。”[《大正藏》册1,页230,下7-页231,中9。]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3〈辨大乘品第15〉云: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七等觉支。何等为七?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修念等觉支、择法等觉支、精进等觉支、喜等觉支、轻安等觉支、定等觉支、舍等觉支,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大正藏》册5,页300,上29-中6。]
以上所举述声闻法与菩萨法之七觉支,其中皆有“轻安觉支”;“轻安觉支”又称为“猗觉支”。对于佛法善于抉择修持,心生喜乐而有遍身心的轻安觉受,是名为猗觉支;然二乘法的猗觉支,唯是依于对解脱道所观行之蕴处界虚妄的内涵善于抉择修持而生起;大乘法的“猗觉支”则是依止于法界实相而修,此谓菩萨因为了知一切法皆是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所生所显,能取所取诸法唯是自心缘于自心,除此以外无有一法可得,心乐于安住无所得境,因而身心轻安,名为“猗觉支”。
“轻安”是舍离粗重而得,随著修证不同则有层次差别;然而如果没有正知见及前行的次法修学,那就难以发起轻安。学人若想要与“轻安”相应,首先必须舍离欲界人间五欲的粗重,而想要舍离五欲、伏除五盖,则必须要依止于善知识修学,数数熏习善知识所教授的正知见,包括如实了解三界世间的法相、五欲的不净与过患等,并且根据善知识所施设的种种方便善巧如说修行。例如平实导师所施设之无相拜佛的十个修学方法与次第,即是非常胜妙之修学动中定的行门,而且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人;学人只要依之渐次修学转进,慢慢就能成就净念相继的工夫,因能稍伏烦恼获得定力而心喜,渐渐就能与轻安相应。此无相忆佛拜佛之行门不仅能让学人快速增长动中的定力,且能增长学人对三宝的信根、信力而更易与佛菩萨相应,因此当行者于四威仪中忆佛净念皆相续不断,则欲求生极乐净土者即有把握;欲求明心见性者亦可将此工夫作为看话头及参禅的前方便,乃至因缘殊胜者更可因此行门而“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自能证信善知识所言真实不虚;然如是胜妙之法门必须要亲自如实践履,方得能一步步转进而逐渐发起轻安等功德受用,若是“说食数宝”者,则永无成就之时。
第九目 不放逸心所
何谓“不放逸”呢?“不放逸”就是依于“精进”以及“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而建立,能防诸恶法、修诸善法,能够对治“放逸”而趣向一切善法的圆满成就,如此即名之为“不放逸”。《成唯识论》卷6云:“不放逸者,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谓即四法,于断修事皆能防修,名不放逸;非别有体,无异相故;于防恶事、修善事中,离四功能无别用故。”[《大正藏》册31,页30,中7-12。]所谓“不放逸”,就是“精进”以及“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对于所应断除的恶法,已生者令断、未生者令不生起,所应修学的善法,已生者令增长、未生者令生起,所以“防恶修善”就是“不放逸”的体性;能够对治“放逸”,得以圆满成就一切世出世间的善法,这就是“不放逸”的业用。也就是说,不放逸即是依于精进、无贪、无瞋、无痴这四法的俱行,使得所应断的恶法能断除、能防止,所应修的善法能生起、能增长,离开了这四个法的功能,就没有“不放逸”的作用可得,所以是依这四法而建立为“不放逸”,并不是离了这四法另外有一个法的体性相用可称之为“不放逸”。
换句话说,不放逸就是对于“四意端”(又名“四正勤”)能精进修持,“四意端”也就是—未生善,使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使不生;已生恶,令断除。此中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所应断除之恶法”,包括杀、盗、淫、妄等一切恶业,以及贪、瞋、痴、慢等一切烦恼惑业,修行人对于这些烦恼与恶业,已经生起的要赶快断除,还没有生起的则要小心提防不令其出生,如是称为“不放逸”;二为“所应修学之善法”,包括持守不杀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等一切自利利他之善戒、善业,以及信、进、惭、愧等一切善法,已经生起的应该赶快令其增长广大,尚未生起的要赶快令其生起,这也是属于“不放逸”。以上两层意义,兼具“防恶”与“修善”的功能,也是一切佛子欲成就道业,所必须具备的心态与动力。
“不放逸”可以对治“放逸”。所谓“放逸”是说,对于恶法、染污法,包括一切恶业与烦恼,已经生起的不能努力断除,尚未生起的也不能小心提防令其不生起;对于善法、清净法,包括一切世出世间善业、善法,不能努力使其出生与增长,如是名之为“放逸”。“不放逸”与“放逸”的作用完全相反,因此说“不放逸”可以对治“放逸”;一切世出世间善业的成就与圆满,都是起因于“不放逸”行才能成办。不管是二乘解脱道法的修证,或者大乘佛菩提法的成就,皆必须有“不放逸”心所的运作,佛弟子由于持之以恒的“不放逸”行,声闻才得以成就初果、二果乃至阿罗汉的果证,菩萨才得以亲证实相心、眼见佛性,次第进修而渐证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等觉、妙觉,乃至究竟成佛。兹举述声闻法的《中阿含经》、《杂阿含经》与大乘菩萨法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经文,证明“不放逸”的重要性:
《中阿含经》卷34〈大品第1〉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作田业,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作田业。如是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种子村及与,百谷药木得生长养,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生长养。[《大正藏》册1,页647,中21-下1。]
此段经文意思是说,“不放逸”心所法是一切善法之首,无量善法的成就皆以“不放逸”为根本,就如同百谷药草树木等皆因于大地、依于大地、立于大地而得以出生、得以长养。
《杂阿含经》卷1亦云:
尔时,有异比丘从坐起,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大正藏》册2,页4,上29-中4。]
此段经文是说:有异比丘闻佛略说法要,闻法已,独处静室,专心思惟,依“不放逸”而安住;安住之后,继续思惟观行,终于自知不受后有,证得阿罗汉果。从四部阿含诸多经典中可以看出,二乘行者于听闻佛陀宣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分等三十七道品,或者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法之后,之所以能获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阿罗汉的果证,皆在于行者能“不放逸”地思惟与观行;因此说“不放逸”是解脱道一切果证得以成就的最首要条件。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0〈明法品第14〉云:
尔时,法慧菩萨告精进慧菩萨言:“善哉善哉!佛子!多所饶益,多所安乐,多所惠利,哀愍世间诸天人故,能问如是菩萨甚深清净之行。佛子!汝住甚深真实智慧,大精进力,一心修习得不退转,超出世间,所问自在与如来等。佛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我当承佛神力,为汝少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已得发心功德之藏,应离痴闇,精勤守护,灭诸放逸。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法得不放逸。何等为十?一者,持戒清净;二者,远离愚痴,净菩提心;三者,舍离谄曲,哀愍众生;四者,勤修善根,得不退转;五者,常乐寂静,远离在家出家一切凡夫;六者,心不愿乐世间之乐;七者,专精修习诸胜善业;八者,舍离二乘,求菩萨道;九者,常习功德,心无染污;十者,善能分别自知己身。佛子!是为菩萨修十种行,住不放逸。[《大正藏》册9,页459,中10-26。]
此段经文意思是说,已经证悟的菩萨摩诃萨,应当依十种行努力修持,断恶修善,才能远离愚痴暗昧,并且要精勤守护,时时安住在“不放逸”的作意当中,如此方能迅速成就甚深清净之法道。
由以上所述可以了知,“不放逸”心所法是世出世间法能否成就的最重要关键。譬如经典中记载:从前释迦与弥勒二菩萨,在底沙佛所,勤修梵行。释迦菩萨以极精进的缘故,超越九大劫,而在弥勒菩萨之前成佛。释迦菩萨此种不放逸的精勤求法精神,正是菩萨成就佛道的最好典范。(待续)
何谓“轻安”呢?所谓“轻安”即是身心轻利安适,谓之轻安。《成唯识论》卷6云:“安谓轻安,远离麤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惛沈,转依为业。谓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转安适故。”[《大正藏》册31,页30,中5-7。]意思是说,所谓“安”的善心所就是指轻安,能远离身心粗重的烦恼,使身心调和舒畅,堪任善法,这就是“轻安”心所的体性;能够对治惛沉,使身心转为轻利安适,这就是“轻安”心所的业用。意思是说,“轻安”能使人降伏或断除能够障碍定法生起的惛沉盖,令所依止的身心转粗重为安适。此中所谓的“麤重”是指身粗重及心粗重,心粗重指烦恼盖障。又,我见未断者唯能降伏烦恼,三乘菩提之见道者方能断除烦恼。
对一般人而言,身心粗重惛沉即难以胜任一切事;对修行人而言,身心粗重惛沉则难以专注在法上用功,不论是要忆佛念佛、修观行、看话头等皆无法得力,更是难以摄心参禅、探究生命实相。“惛沉”是五盖(贪欲、瞋恚、掉悔、昏沉睡眠、疑)之一,五盖不除者初禅永远无法发起,而“轻安”可以对治“惛沉”,所以轻安和禅定的修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能与“轻安”心所相应,就可以调畅身心,使粗重之身心转变为轻利安适而易于安住于所缘境,因而堪能伏除定法生起之障碍。然而轻安不只和禅定的修证有关,乃至和在正法上的修学,因为敬师重法的缘故,解了法义而心生欢喜,由此心喜而身得轻安,于法心得决定如实观修,必能获得解脱的智慧。兹举述《大集法门经》卷2经文以资证明:
复次,五解脱处,是佛所说。谓有苾刍,于说法师所亲近承事、尊重恭敬,修习梵行,暂无止息,随其亲近承事,即得利益;若时闻师宣说正法,心生喜乐,起重法想,随生彼心,未能广大听受、记念,但于其中能知一法,随知一法即解一义;若不解其义,即不能于法而生喜心;是故解了其义,心生欢喜,以心喜故,身得轻安,由身轻安,即乐受相应,由乐受故,心住三摩呬多;住彼心故,能如实知,复如实观,如实观故,即离尘离贪,得解脱智;解脱智起,即得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有苾刍于说法师所亲近承事、尊重恭敬,修习梵行,暂无止息,随其亲近承事,即得闻法;随其所闻,心生喜乐,起重法想,随生彼心,而能广大听受、记念,心住一境,不退不没,于所闻法,随寻随伺,发生正慧,已复能于彼别三摩地门,善住摄心,随所住心,转复增胜,即于诸法,一一了知,随知诸法,即解诸义,广为他人分别演说,若不解诸义,即不能于法而生喜心;是故解了诸义,心生欢喜,以心喜故,身得轻安,由身轻安,即乐受相应,以乐受故,心住三摩呬多;住彼心故,能如实知,复如实观,如实观故,即离尘离贪,得解脱智;解脱智起,即得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是等名为五解脱处。[《大正藏》册2,页190,中10-20。]
又,“轻安”亦属于七觉支(又名七觉分、七菩提分)之“轻安觉支”。七觉支是佛陀教导弟子众趣向寂静涅槃的修行方法,如《信佛功德经》云:
复次,我佛世尊有最上胜法。谓世尊说法时,若有沙门婆罗门归向听受,求寂静者,彼皆依止七觉分。七觉分者,谓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轻安觉分、舍觉分、念觉分、定觉分。如是七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是即名为佛最胜法。[《大正藏册1,页256,上29-中5。]
七觉支摄属于三十七道品,是解脱道及佛菩提道行者都必须修证的菩提分法,然二乘法与大乘法之内涵有同有异,分别举述经文如下—《杂阿含经》卷26:
世尊告诸比丘:“圣弟子清净信心,专精听法者,能断五法,修习七法,令其满足。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睡眠、掉悔、疑,此盖则断。何等七法?谓念觉支,择法、精进、猗、喜、定、舍觉支。此七法修习满足,净信者,谓心解脱;智者,谓慧解脱;贪欲染心者,不得不乐;无明染心者,慧不清净。是故,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明等,究竟苦边。”[《大正藏》册1,页230,下7-页231,中9。]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3〈辨大乘品第15〉云: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七等觉支。何等为七?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所修念等觉支、择法等觉支、精进等觉支、喜等觉支、轻安等觉支、定等觉支、舍等觉支,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大正藏》册5,页300,上29-中6。]
以上所举述声闻法与菩萨法之七觉支,其中皆有“轻安觉支”;“轻安觉支”又称为“猗觉支”。对于佛法善于抉择修持,心生喜乐而有遍身心的轻安觉受,是名为猗觉支;然二乘法的猗觉支,唯是依于对解脱道所观行之蕴处界虚妄的内涵善于抉择修持而生起;大乘法的“猗觉支”则是依止于法界实相而修,此谓菩萨因为了知一切法皆是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所生所显,能取所取诸法唯是自心缘于自心,除此以外无有一法可得,心乐于安住无所得境,因而身心轻安,名为“猗觉支”。
“轻安”是舍离粗重而得,随著修证不同则有层次差别;然而如果没有正知见及前行的次法修学,那就难以发起轻安。学人若想要与“轻安”相应,首先必须舍离欲界人间五欲的粗重,而想要舍离五欲、伏除五盖,则必须要依止于善知识修学,数数熏习善知识所教授的正知见,包括如实了解三界世间的法相、五欲的不净与过患等,并且根据善知识所施设的种种方便善巧如说修行。例如平实导师所施设之无相拜佛的十个修学方法与次第,即是非常胜妙之修学动中定的行门,而且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人;学人只要依之渐次修学转进,慢慢就能成就净念相继的工夫,因能稍伏烦恼获得定力而心喜,渐渐就能与轻安相应。此无相忆佛拜佛之行门不仅能让学人快速增长动中的定力,且能增长学人对三宝的信根、信力而更易与佛菩萨相应,因此当行者于四威仪中忆佛净念皆相续不断,则欲求生极乐净土者即有把握;欲求明心见性者亦可将此工夫作为看话头及参禅的前方便,乃至因缘殊胜者更可因此行门而“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自能证信善知识所言真实不虚;然如是胜妙之法门必须要亲自如实践履,方得能一步步转进而逐渐发起轻安等功德受用,若是“说食数宝”者,则永无成就之时。
第九目 不放逸心所
何谓“不放逸”呢?“不放逸”就是依于“精进”以及“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而建立,能防诸恶法、修诸善法,能够对治“放逸”而趣向一切善法的圆满成就,如此即名之为“不放逸”。《成唯识论》卷6云:“不放逸者,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谓即四法,于断修事皆能防修,名不放逸;非别有体,无异相故;于防恶事、修善事中,离四功能无别用故。”[《大正藏》册31,页30,中7-12。]所谓“不放逸”,就是“精进”以及“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对于所应断除的恶法,已生者令断、未生者令不生起,所应修学的善法,已生者令增长、未生者令生起,所以“防恶修善”就是“不放逸”的体性;能够对治“放逸”,得以圆满成就一切世出世间的善法,这就是“不放逸”的业用。也就是说,不放逸即是依于精进、无贪、无瞋、无痴这四法的俱行,使得所应断的恶法能断除、能防止,所应修的善法能生起、能增长,离开了这四个法的功能,就没有“不放逸”的作用可得,所以是依这四法而建立为“不放逸”,并不是离了这四法另外有一个法的体性相用可称之为“不放逸”。
换句话说,不放逸就是对于“四意端”(又名“四正勤”)能精进修持,“四意端”也就是—未生善,使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使不生;已生恶,令断除。此中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所应断除之恶法”,包括杀、盗、淫、妄等一切恶业,以及贪、瞋、痴、慢等一切烦恼惑业,修行人对于这些烦恼与恶业,已经生起的要赶快断除,还没有生起的则要小心提防不令其出生,如是称为“不放逸”;二为“所应修学之善法”,包括持守不杀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等一切自利利他之善戒、善业,以及信、进、惭、愧等一切善法,已经生起的应该赶快令其增长广大,尚未生起的要赶快令其生起,这也是属于“不放逸”。以上两层意义,兼具“防恶”与“修善”的功能,也是一切佛子欲成就道业,所必须具备的心态与动力。
“不放逸”可以对治“放逸”。所谓“放逸”是说,对于恶法、染污法,包括一切恶业与烦恼,已经生起的不能努力断除,尚未生起的也不能小心提防令其不生起;对于善法、清净法,包括一切世出世间善业、善法,不能努力使其出生与增长,如是名之为“放逸”。“不放逸”与“放逸”的作用完全相反,因此说“不放逸”可以对治“放逸”;一切世出世间善业的成就与圆满,都是起因于“不放逸”行才能成办。不管是二乘解脱道法的修证,或者大乘佛菩提法的成就,皆必须有“不放逸”心所的运作,佛弟子由于持之以恒的“不放逸”行,声闻才得以成就初果、二果乃至阿罗汉的果证,菩萨才得以亲证实相心、眼见佛性,次第进修而渐证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等觉、妙觉,乃至究竟成佛。兹举述声闻法的《中阿含经》、《杂阿含经》与大乘菩萨法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经文,证明“不放逸”的重要性:
《中阿含经》卷34〈大品第1〉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作田业,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作田业。如是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种子村及与,百谷药木得生长养,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生长养。[《大正藏》册1,页647,中21-下1。]
此段经文意思是说,“不放逸”心所法是一切善法之首,无量善法的成就皆以“不放逸”为根本,就如同百谷药草树木等皆因于大地、依于大地、立于大地而得以出生、得以长养。
《杂阿含经》卷1亦云:
尔时,有异比丘从坐起,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大正藏》册2,页4,上29-中4。]
此段经文是说:有异比丘闻佛略说法要,闻法已,独处静室,专心思惟,依“不放逸”而安住;安住之后,继续思惟观行,终于自知不受后有,证得阿罗汉果。从四部阿含诸多经典中可以看出,二乘行者于听闻佛陀宣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分等三十七道品,或者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法之后,之所以能获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阿罗汉的果证,皆在于行者能“不放逸”地思惟与观行;因此说“不放逸”是解脱道一切果证得以成就的最首要条件。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0〈明法品第14〉云:
尔时,法慧菩萨告精进慧菩萨言:“善哉善哉!佛子!多所饶益,多所安乐,多所惠利,哀愍世间诸天人故,能问如是菩萨甚深清净之行。佛子!汝住甚深真实智慧,大精进力,一心修习得不退转,超出世间,所问自在与如来等。佛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我当承佛神力,为汝少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已得发心功德之藏,应离痴闇,精勤守护,灭诸放逸。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法得不放逸。何等为十?一者,持戒清净;二者,远离愚痴,净菩提心;三者,舍离谄曲,哀愍众生;四者,勤修善根,得不退转;五者,常乐寂静,远离在家出家一切凡夫;六者,心不愿乐世间之乐;七者,专精修习诸胜善业;八者,舍离二乘,求菩萨道;九者,常习功德,心无染污;十者,善能分别自知己身。佛子!是为菩萨修十种行,住不放逸。[《大正藏》册9,页459,中10-26。]
此段经文意思是说,已经证悟的菩萨摩诃萨,应当依十种行努力修持,断恶修善,才能远离愚痴暗昧,并且要精勤守护,时时安住在“不放逸”的作意当中,如此方能迅速成就甚深清净之法道。
由以上所述可以了知,“不放逸”心所法是世出世间法能否成就的最重要关键。譬如经典中记载:从前释迦与弥勒二菩萨,在底沙佛所,勤修梵行。释迦菩萨以极精进的缘故,超越九大劫,而在弥勒菩萨之前成佛。释迦菩萨此种不放逸的精勤求法精神,正是菩萨成就佛道的最好典范。(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