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集 略说三归依(三)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12  浏览次数:1179
正钧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今天要和大家谈谈“略说三归依”第三集。
  上一集之中说到,既然是胜义的菩萨僧,又同样示现剃发、著染衣的外相,故而都是以菩萨戒为正解脱戒,而以声闻戒为别解脱戒。除了佛世中的千二百位大阿罗汉以外,众所周知的 地藏王菩萨、玄奘菩萨,乃至是佛世中的 弥勒菩萨,也都是这一类的胜义僧;而这一些的胜义菩萨僧,又因为其所修证已在初地之上,所以也称呼是圣位的胜义菩萨僧。如同前面所说的,即使是二乘法中的实义的僧宝,就不在其身相上是否示现剃发、著染衣之差别而认定,因此胜义的菩萨僧也不在身相上的示现而认定,而在于是否分证佛菩提道上认定。换句话说,只要是明心而入七住位以上的菩萨,都是胜义菩萨僧,都在僧数。
  虽然上一集之中已经举例,现在家相的牧牛人阿支罗迦叶是二乘法中的实义僧宝,也许有人还会拘泥于说剃发、著染衣的身相,然后心里面就有所疑问:阿支罗迦叶分证四双八辈,我可以接受他是僧宝,可是为什么说七住以上的菩萨也在僧数之中呢?首先要说明的是,所以说“入七住以上的菩萨”是在他的身相,还是在法上的实证?当然是从法上的实证而认定,这一点是应该不会有不同的看法;既然是法上的实证,那么就请问:“菩萨明心而说进入七住之前,需不需要断我见?”需要啊!因为若是不断我见,则于其所明之真心是不得决定而会退转的。那么,断我见在二乘法是什么果证?初果啊!那么入七住以上的菩萨,是否可以称为僧的这一件事,那就不需要有所疑虑了。佛在世时的 文殊菩萨、维摩诘菩萨、观世音菩萨,乃至是如今在欲界天以天人相示现的 韦陀菩萨、弥勒菩萨,都是这一类的圣位的胜义菩萨僧。
  那么,这一些僧的内涵的通相是什么?在《四十二章经》之中 佛曾开示:【除须发为沙门,受道法,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不再矣!使人愚弊者,爱与欲也。】这一段经文是偏在叙述声闻僧的相貌,因为菩萨僧是随众生应而有多样的示现,乃至是在旁生道或者是下至地狱,也有菩萨示现的身影,最具体的例子就是 地藏王菩萨的示现;同时一般而言,菩萨也不一定会示现表相上的“除须发”,乃至是“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等的相貌。除须发表相上的解释,就是剃发、著染衣的身相,难道说剃发、著染衣就可以称为沙门吗?不!这是只有在佛法被世俗化、浅化时候的方便说,因为《增壹阿含经》卷47之中 佛开示说:“沙门名息心,诸恶永已尽。”换言之,是要能够称得上叫作沙门的话,行者必须是永远不再认识蕴为真实,乃至是烦恼障的现行永远断除。所以,此处“除须发”的喻意,讲的是断除烦恼障,世间法不是也有三千烦恼丝的譬喻吗?永远不再认识蕴为真实,是断一念无明的第一关;烦恼障的现行永远断除,则是解脱道的极果,所以得要是四双八辈,或者是四向五果才是沙门。因为确定蕴处界都是虚妄的缘故,所以就不会再想要继续保有三界法的愿,然而舍报的时节因缘还不成熟,或者是仍然还随着 佛而听经闻法,因此就以“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等的相貌,继续在世间示现。
  讲到这里,诸位不知道有没有警觉到一件事情,若是虽然示现剃发、著染衣的出家相,但实际上却是努力在“聚世资财、乞求无厌,日日饱餐、睡好睡饱”,那么这样子的出家人是不是真的出家人?大家心中自然会有一把尺。毕竟现在是时值末法了,这一些现象的出生,正是因为“使人愚弊者,爱与欲也”,因为坚固地执著贪著欲界法的缘故啊!而 佛开示说,像这样子真正的沙门,以“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等与道相应的相貌而示现,还应当时时警觉,得要“慎不再矣”!也就是说,舍报之时“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等,乃至于是对微细的五蕴法的贪爱,都要很审慎地提起这一个作意:不需要再有这一些法,因为已经“不受后有”了。这样子,才是声闻道中的僧。有一些声闻性极强的人,往往主张声闻阿罗汉就是佛;然而,莫说辟支佛在解脱道上的智慧是胜于阿罗汉,辟支佛尚且不敢自称已成佛,佛示现入灭之后,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也没有一位出面绍继佛位啊!
  现在从僧宝的观点再来举例说明,《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卷下中的记载,但是因为经文篇幅比较长,就不在此举示。这是大迦叶尊者自己,向舍利弗尊者叙述 文殊菩萨的神通变化之经过。那时候是结夏安居的期间,三个月之中 文殊菩萨都没有回来参加结夏安居;之后 文殊菩萨回来了,大迦叶就询问 文殊菩萨的去处,没想到 文殊菩萨回答说:“在和悦王宫中度采女及诸。”大迦叶当时就想要击槌聚众,而要将 文殊菩萨驱逐出僧团(从这里就可以了解佛世之时,文殊菩萨本来就是僧团中的一分子)。大迦叶还没有击槌之前,佛就先警觉 文殊菩萨,要他示现一些神通变化,不要使得大迦叶对他生起错误的作意;所以 文殊菩萨就秉承着 世尊的意旨,现起了“现一切佛及国土”的三昧。此时,大迦叶同时见到十方恒河沙世界之中,各各有一个摩诃迦叶想要击槌而逐出相对的 文殊菩萨。那 世尊就问大迦叶:“你要逐出哪一个文殊菩萨呢?”大迦叶知道自己的证量远不及 文殊菩萨,心生惭愧之余想要放下木槌,但是用尽神力,木槌竟然纹风不动;世尊在一旁就提示大迦叶:“你得要归依文殊菩萨,才得以免除此一困境啊!”于是乎大迦叶便遥礼 文殊菩萨,木槌才得以落地。然后大迦叶向 世尊禀白:“愿世尊赦我所犯殃咎。唯,天中天!吾已见文殊师利所现,假使我欲讲说文殊师利智慧具足无有尽时!”从这一段典故之中,大家就可以了解大迦叶尊者是僧,文殊菩萨也是僧,两者的证量相差这么大,而 文殊菩萨是古佛倒驾慈航示现为菩萨,所以就可以明白:声闻阿罗汉绝对不等于是佛。
  一直以来,佛门之中大众的所知,是佛法由佛所说,由僧所弘传。但却把僧的定义世俗化乃至是错会,因此有时候就偏说:僧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然而这一位僧若是不证佛法,那么这样子的佛法弘传结果,岂不是会使佛法被世俗化、被浅化,甚至于是被外道化呢!一定是要这一位僧能够上承佛道,才能够以佛道下化众生,所以对于僧的定义,是千万不能够含混的;而真正可以上承佛道、下化众生的僧,是胜义菩萨僧,声闻僧只能作极少分的护持。一者,定性声闻僧住世时间极短;二者,其所能弘传的法义范围亦狭隘;只有胜义菩萨僧尽未来际住世,才能够使佛法长劫流传,也因为声闻僧所证的法理,其实只是胜义菩萨僧所证的一小部分而已。如同前面《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中的典故,声闻僧亦为胜义菩萨僧之所摄受,胜义菩萨僧弘传佛菩提道的法之同时,也能够护持声闻法而不使其成为断灭法,并且是优于外道法,所以声闻法其实只能靠菩萨胜义僧来弘传。
  僧宝略说到此,接下来略说佛宝。在八十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12之中提到:【诸佛子!此娑婆世界有百亿四天下,如来于中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如来为什么有百亿万种种名号?因为诸佛世尊得一切种智,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不但是要具足前述所说的僧宝之功德,并且还是远远超过,表示诸佛世尊所证的法,一定是远远超过这一些僧宝的功德;二乘人能够断分段生死,菩萨进一步还能够断变易生死,但不究竟,只有诸佛世尊究竟断除这两种生死。而如来的百亿万种种名号,正是因为其所修证的功德,与所欲度化的有缘众生是有直接的关系,诸佛世尊才为众生示现那一些名号。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先要约略了解法宝、僧宝的实质与内涵,才可以对佛宝的内涵了知一二。然而这一个世界名为娑婆世界,表示受生到这一个世界的众生,其福德与智慧相对于其他的净土而言是狭隘的,所以经典之中最常说的就是“诸佛是十号具足的”。但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能依于这十号之中,择例略说佛宝的内涵。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3之中提到:【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来亦称为如去,好像有来、好像有去,毕竟不来也不去。有些善知识把“如来”二字依字面表相解释为“乘如实之道而来”,那其实已著于如实之道,而于法有所取著了,并且不离“能乘”的蕴处界我,所以基本上是连我见也未断除,根本就不能解如来的真实义了。这一段经文之中说到“如来从观不净”,这表示如来在示现成佛之前是有其过程的。如来在示现成佛之前的因地,我们就把它通称为菩萨;菩萨也要如同二乘人而修证不净观,因为那是要成就梵行的方便,不能说菩萨只修六度万行,而不管二乘法所修学的内涵,乃至是不知外道所修学的种种法门,那就不可能有胜于声闻、辟支佛等的果地,更不可能有究竟的无上正等正觉之示现了。
  菩萨法是依于五十二个阶位来说,所以“从庄严地至解脱地”也要依此而说。从因地的十信开始,菩萨就开始在自我庄严了,于佛法僧三宝信心具足以后,发起了成就佛道的大愿而心得决定,这时候进入了初住位而开始了佛菩提道的三大阿僧祇劫,自此以上,都是在庄严佛菩提道的过程之中;此时解脱的果证不如声闻、辟支佛,然而发心的庄严,却是定性的声闻、辟支佛所远远不及。乃至是进入初地,能降伏性障如阿罗汉,表示是有解脱的功德现前,但因为悲愿所持的缘故,或者是留惑润生、或者是起惑润生,继续上求佛道;然而,相较于诸佛而言,此时所证的解脱仍然不是究竟的解脱,还得要在随后的两大阿僧祇劫之中,把烦恼障的习气种子断除,再把恒河沙数的上烦恼断除,这样子分段生死、变易生死都断除了,大般涅槃现前了,才是究竟的解脱地。
  而菩萨的庄严地在做什么呢?七住位开始转依如来藏的空性,依于亲证如来藏而生出的三种智慧,来进一步修证四禅八定、四无量心、灭尽定,乃至十二因缘观。因为凡夫修证四禅八定的同时,则为四禅八定的境界所束缚;二乘人修证四禅八定,是为了进一步舍离四禅八定的境界,最后能够取证灭尽定,乃至入涅槃;但是菩萨证四禅八定,除了是为了断除如来藏中无始以来所种入的烦恼障种子以外,并依之而修四无量心,发起广大无边的福德与智慧,又依之而深观十二因缘,分分断除恒河沙数的极微细所知障,因而分证了无量无边法门,却同时而不取著万法。
  今天就说到这里。
  祝愿大家:幸福、健康、道业猛进!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读书

本文标题: 第098集 略说三归依(三)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2/557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第098集 略说三归依(三)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