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其他应注意事项
说到这里,可以了解世尊只为众生宣说唯一佛乘真实道理,但是由于众生根性种种不同,所以善巧方便施设五乘、三乘,最后都摄归唯一佛乘。然而唯一佛乘的法真的甚深极甚深、微妙极微妙,不是一般众生所能了知,因此,在佛世由佛加以宣说,无佛住世则要有真善知识为众生宣说及教导。在末法时期仍然会有真善知识出兴于世宣说闻所未闻法,所以大众应该注意下列五点,以免因为自己无明而误谤真善知识,未来要受非常不可爱异熟果报。
一者,应以谨慎、客观的态度,用经典来检验善知识所说法,以辨真假。常有寡闻少慧众生听到闻所未闻法,由于心量狭小,或者本著名师情结之态度等,而对真善知识所说法产生怀疑,乃至为反对而反对,毁谤真善知识不如法、邪魔外道等,已为自己造下难以抹灭的大恶业,未来要受无量苦。譬如有真善知识出兴于世,宣说“明心就是证如来藏”之明法,迥异于主张“要将意识修行清净变成真心”的大法师、大居士们。又譬如真善知识宣说“真心离见闻觉知”,迥异主张“真心有见闻觉知”的大法师、大居士们,诸如此等。由于性障重的凡夫无法安忍及接受所未曾闻之胜妙法,因而毁谤真善知识为邪魔外道、不如法,毁谤真善知识是新兴宗教、不是传统佛教等等,不仅成就毁谤真善知识的重罪,而且也成就毁谤佛、毁谤法之重罪。如《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8开示: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善男子、善女人,于一切时常当善护语意业,不令作诸不善业行。何以故?如佛所说,堕地狱者,由其语不善业,能作如是最极广大非福蕴故。世尊!谤正法者实由语业感是罪报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由彼语业起不善故,即于正法而生毁谤,以是因缘受斯罪报。须菩提!我说是人于我法中不应出家。何以故?彼人违背、毁谤般若波罗蜜多故,是即毁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即毁谤一切佛宝。谤佛宝故,即谤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一切智。谤一切智故,是即毁谤一切法宝。谤法宝故,即谤声闻一切僧宝。如是即于一切种、一切时、一切处毁谤三宝,积集无量无数不善业行,当堕地狱受大苦恼。”1
佛对须菩提开示:毁谤真善知识所说正法,就是违背般若波罗蜜多,也是毁谤过去、现在、未来佛法僧三宝等,已造下难以收拾的重罪,未来将下堕地狱受无量苦。从佛的开示可知:毁谤真善知识是邪魔外道、不如法,毁谤真善知识是新兴宗教等,不论是口说、书写、匿名上网毁谤,也不论是有意毁谤或者是随著他人而毁谤,都已经为自己造下难以承受的大恶业,未来要受长劫、尤重、纯苦、不可爱异熟果报。
既然已知真善知识所说法必是众生闻所未闻法,因此,听到未曾闻之法时,应该要小心谨慎判断抉择。首先应该以谨慎、客观的态度,检视善知识说法内容为何,以判断是否为真善知识。譬如去搜集善知识所出版的书,或者去善知识弘法的地方听课,或者上网查看善知识开示的相关信息等等,看看这位善知识说法内容到底是什么?有没有符合经典所说?到底如不如法?与古今诸大法师、大居士们说法有何异同?然后以客观、理智、实事求是的态度,谨慎地寻找经典来比对思惟,检验这位善知识说法到底如法不如法?千万不要夹杂私人偏见,或者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或者以名师情结等态度来批判,以免误判真善知识。由于真善知识说法常与许多大法师、大居士们的说法迥然不同,因此要小心谨慎来佐证,厘清真心到底是本有的法,还是修所成法?真心是从本以来就离见闻觉知,还是修行以后才离见闻觉知?诸如此等。若经过谨慎查证三乘经教以后,就会发现“真心是本有的法、本来离见闻觉知”等。如果所说法在在符合这样的开示,就证明这位善知识说法是正确的、是如法的,因此应该跟随这位真善知识如说修学,而不要跟随那些误导众生的大法师、大居士们之说法,甚而来毁谤真善知识不如法,以免因而戕害自己的法身慧命,且未来要受非常不可爱异熟果报,因而延误自己成佛时程。
二者,当分辨人我是非、人身攻击与法义辨正之差异。有很多学佛人根本不清楚什么是人我是非、什么是法义辨正,乃至有人明知人我是非、人身攻击与法义辨正之差异,却因为无法安忍于自己被善知识评论,无法安忍于自己被平议法不对所导致自己面子挂不住、名闻利养受损等,就来批评真善知识说法不如法,为反对而反对,直将自己的法身慧命拿来开玩笑;若非极度愚痴,何能至此?因此藉此机会来说明,让众人了知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免误谤真善知识而自误误他。
所谓人我是非、人身攻击,是指不用经典、不用事实等来支持维护自己所说法,反而以对方的身口意行作为评论的主题;譬如指说某甲戒行不清净、私德不好,在某甲背后说坏话等等,像这些专在他人身口意行上用心,而不是针对法义作评论,是为人我是非、人身攻击所含摄的范围。所谓法义辨正,乃是看见他人说法与世尊说法相违背而误导众生时,善知识怜悯他已造下恶说法以及误导众生的大恶业,欲救他及其所误导之众生脱离大邪见,故举出正法及邪法的内涵及差异,并辅以经典来证明,让众生得以远离邪法,趣向佛所说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像这样完全只涉及法义内涵的平议,不牵涉人我是非、人身攻击,是为法义辨正所含摄范围。由此可知:人我是非、人身攻击与法义辨正两者是大不相同,前者是在他人身口意行上用心,后者是针对法义部分进行辨正。
佛世常有外道评论世尊不如法、抢走他们的供养等,佛便观察因缘成熟,到六师外道处所论法,于论法之后,外道皆被降伏,并归依世尊,成为佛弟子;底下就以这个例子来说明。一问:世尊踵随六师外道足后,评论六师外道法,是在说人我是非、作人身攻击吗?还是在作法义辨正?有智慧的佛弟子们都知道佛是在作法义辨正,没有说人我是非、作人身攻击。由此可知,只要说出正确的法,不名为人我是非、不名为人身攻击,不是吗?反之,如果不针对法义作辨正,而是在人我是非上用心,乃至诬赖真善知识身口意行不检点等,这就是无根毁谤,是在说人我是非、作人身攻击,不是吗?二问:既然已知世尊踵随六师外道足后,破斥六师外道不如法,就是在作法义辨正,以此类推,真善知识将大法师、大居士们不如法处说出,难道不是在作法义辨正吗?为什么还会有人睁眼说瞎话,故意诬赖真善知识是在说人我是非、作人身攻击呢?如果他们的说法可以成立,是不是意谓世尊也在说人我是非、作人身攻击?像这样的人,不是成为佛在经典中所说的可怜悯者吗?这样的可怜悯者,未来所受不可爱异熟果报真的很恐怖!
从上面说明可知:人我是非是在他人身口意行上用心、针对他人的身口意行作攻击,法义辨正是在法义上用心、针对法义的淆讹处作辨正,两者完全不同。譬如看见某甲在评论某乙时,不论某甲所评论的是出家人或在家人,均应以上面准则来检验某甲所说到底是属于人我是非、人身攻击的范围呢?还是属于法义辨正之范围?如果评论的是属于人我是非、人身攻击范围,大众应该远离某甲,因为这样的人正是是非人,正在作是非事。如果某甲所评论的属于法义的范围,则要针对某甲所说的法义,辅以经典来检验某甲所说的到底如不如法?如果不如法,也同样要远离,因为这样的人,名为恶知识,不是善知识。如果所说法符合佛说,这样的人名为善知识,应该要亲近才是;然而这样的善知识,则要分别他是属于说二乘法的善知识,还是说大乘法的善知识?如果属于说二乘法的善知识,虽然也是善知识,但不是真正的善知识;真正的善知识是说大乘法的善知识,因为这样的善知识,他所说的法必然含摄三乘菩提,这样的法才是最究竟的佛法。这样的善知识真的很难值遇到,如果能够遇到,应该一心恭敬虔诚礼拜、如法供养、请求教导,因为这样的真善知识会使你的菩萨行不退转,乃至能够迅速成就大菩提果;这也是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开示的道理:“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所以佛弟子们看见有人在评论他人说法时,一定要很小心,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或以名师情结等态度来面对,以免误评真善知识而后悔不已。
然而有许多人根本分不清楚人我是非、人身攻击与法义辨正的内涵及差别,常将真善知识法义辨正说成是人我是非、人身攻击,以此来模糊焦点,却来指责真善知识说法不如法,乃至将真善知识的说法曲解颠倒说而诬指是真善知识说的,若不是为反对而反对,何能至此?譬如真善知识说真心离见闻觉知,彼等却故意诬赖真善知识说真心有见闻觉知;又譬如真善知识说“眼见佛性不是见闻觉知,但不离见闻觉知”,彼等却断章取义诬赖真善知识说佛性有见闻觉知。又譬如真善知识说要用见闻觉知的妄心去找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真心,也就是用妄心七转识去找真心第八识,愚痴凡夫却来评论真善知识说:“我们没有两个心,只有一个心。当我们的心执著外境,生起分别,产生了虚妄,我们的心就是妄心;当我们的心完全离开了虚妄,妄心就是真心。”2又譬如真善知识阐明喇嘛教是男女双修邪淫外道法,喇嘛教徒却毁谤真善知识本身在行男女双身法,乃至诬蔑真善知识杂交等难听的谎话,都已经为自己造下难以承受的不可爱异熟果报而不知,还自以为是在护法。像这样的人,表示他们十信位尚未满足,犹待圆满十信位功德,未来才有机会转入十住位开始行菩萨六度万行。
三者,真善知识并不一定现出家相,现出家相的人不一定是真出家人。有很多佛弟子不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出家人,每每以是否现出家相来认定对方是否为真正的出家人。然而,佛所认定的出家人并不一定现出家相,现出家相者也不一定是佛所认可的出家人。譬如佛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开示如下:
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3
佛开示:所谓胜义僧就是佛、菩萨、独觉、四果阿罗汉、三果阿那含、二果斯陀含、初果须陀洹,这七种有情就是胜义僧所摄。又如果有诸有情并不是现出家相,他不剃除须发,也不穿袈裟,虽然没有受出家声闻别解脱戒,没有参与僧团的羯磨及布萨,可是他有圣法、圣果可得,是为胜义僧所摄,亦名胜义僧。从经中佛的开示可知:一者,胜义僧是指七种有情,那就是佛、菩萨摩诃萨、辟支佛、阿罗汉、三果、二果、初果。其中,菩萨摩诃萨是指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这样的说法,有广义及狭义两种意涵。狭义所说是指至少是初地菩萨,因为初地菩萨,不论是现在家相或者出家相,名为见道通达菩萨,于总相智、别相智已得通达自在,已具有初分道种智故。广义的说法是指至少是已明心的七住菩萨,不论其身分为在家人或出家人,已具总相智故,于别相智少分乃至通达自在故。为什么?因为菩萨证悟真心第八识后,能现观其真实如如之法性,如实了知一切法不能外于第八识而有,发起般若智,而且能对真如心第八识与诸法的和合运作渐次深观,以及对真心所含藏种种功能差别也能渐渐了知;因此,七住明心菩萨以总相智为基础,进修相见道位所应修应证的别相智,渐渐往初地通达位迈进,最后于总相智、别相智都已通达,性障永伏如阿罗汉,具足入地所需的广大福德,有增上意乐发十大愿而成为初地菩萨。所以明心的七住以上菩萨都可以称为菩萨摩诃萨,也可以称为胜义僧、菩萨僧,不论他是在家身或出家身。二者,有在家人既不剃须发,也不服袈裟,更不受声闻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圣果可得,即是胜义僧所摄。譬如现在家相的七住明心证真如、十住眼见佛性以上诸贤圣菩萨,不论是只有总相智或已具别相智,甚至是发起道种智,可以教导学人明心乃至见性,而有圣法、圣果可得者,像这样的人就名为胜义僧,也是菩萨摩诃萨、菩萨僧。佛已经很清楚开示:不一定要现出家相才是出家人,只要是明心的七住(含)以上菩萨,纵使他现在家相,亦名出家人。不仅释迦世尊如是开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在《大宝积经》卷58也如是开示:
时跋陀罗闻是说已,前白佛言:“我愿出家作于比丘。”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当与是善男子剃除须发、授具足戒。”弥勒菩萨承佛教旨即与出家。受于具戒既出家已,复白佛言:“世尊!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4
弥勒菩萨摩诃萨开示:身出家只是表相而已,不是真出家,并不一定要现出家相才算是真出家人,如果是已明心的七住(含)以上菩萨,亲证真如心本来离一切相,并且以此智慧在三界成熟有情,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不一定要现出家相才算是出家人。此外,禅宗达摩祖师在《达磨大师血脉论》也开示:
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鬓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5
达摩祖师更清楚界定:明自本心的菩萨就是出家人,不是以剃除须发的表相来认定他是否为出家人;没有明心的人,就算是剃除须发现出家相,仍然不是出家人,是外道。
从上面分析可知:在佛门中,真正的出家人,有时现出家相,有时现在家相,并不一定都现出家相。这样真出家的菩萨,至少是明心的菩萨;这样的菩萨,在佛门为胜义僧、菩萨僧;在禅门名为黑衣,不是白衣。所以不应该以出家表相来认定是不是出家人,应该以他有没有证法、有没有证果来认定。如果仅以出家表相来认定,很容易与真正的出家人失之交臂,也就是与胜义僧、菩萨僧擦肩而过,乃至有人因无明而毁谤真正的出家人,那可就不好了!
-------------------
注1《成唯识论》卷3:“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由此本识具诸种子,故能摄藏诸杂染法,依斯建立阿赖耶名。”《大正藏》册31,页14,中22-25。
注2慧广法师在《妙林双月刊》第15卷8月号(2003/8/31发行)发表〈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一文。
注3《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有依行品第4〉,《大正藏》册13,页下7-14。
注4《大宝积经》卷85,《大正藏》册11,页492,上22-29.
注5《达磨大师血脉论》,《万续藏》册110,页814,上10-11。
说到这里,可以了解世尊只为众生宣说唯一佛乘真实道理,但是由于众生根性种种不同,所以善巧方便施设五乘、三乘,最后都摄归唯一佛乘。然而唯一佛乘的法真的甚深极甚深、微妙极微妙,不是一般众生所能了知,因此,在佛世由佛加以宣说,无佛住世则要有真善知识为众生宣说及教导。在末法时期仍然会有真善知识出兴于世宣说闻所未闻法,所以大众应该注意下列五点,以免因为自己无明而误谤真善知识,未来要受非常不可爱异熟果报。
一者,应以谨慎、客观的态度,用经典来检验善知识所说法,以辨真假。常有寡闻少慧众生听到闻所未闻法,由于心量狭小,或者本著名师情结之态度等,而对真善知识所说法产生怀疑,乃至为反对而反对,毁谤真善知识不如法、邪魔外道等,已为自己造下难以抹灭的大恶业,未来要受无量苦。譬如有真善知识出兴于世,宣说“明心就是证如来藏”之明法,迥异于主张“要将意识修行清净变成真心”的大法师、大居士们。又譬如真善知识宣说“真心离见闻觉知”,迥异主张“真心有见闻觉知”的大法师、大居士们,诸如此等。由于性障重的凡夫无法安忍及接受所未曾闻之胜妙法,因而毁谤真善知识为邪魔外道、不如法,毁谤真善知识是新兴宗教、不是传统佛教等等,不仅成就毁谤真善知识的重罪,而且也成就毁谤佛、毁谤法之重罪。如《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8开示: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善男子、善女人,于一切时常当善护语意业,不令作诸不善业行。何以故?如佛所说,堕地狱者,由其语不善业,能作如是最极广大非福蕴故。世尊!谤正法者实由语业感是罪报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由彼语业起不善故,即于正法而生毁谤,以是因缘受斯罪报。须菩提!我说是人于我法中不应出家。何以故?彼人违背、毁谤般若波罗蜜多故,是即毁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即毁谤一切佛宝。谤佛宝故,即谤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一切智。谤一切智故,是即毁谤一切法宝。谤法宝故,即谤声闻一切僧宝。如是即于一切种、一切时、一切处毁谤三宝,积集无量无数不善业行,当堕地狱受大苦恼。”1
佛对须菩提开示:毁谤真善知识所说正法,就是违背般若波罗蜜多,也是毁谤过去、现在、未来佛法僧三宝等,已造下难以收拾的重罪,未来将下堕地狱受无量苦。从佛的开示可知:毁谤真善知识是邪魔外道、不如法,毁谤真善知识是新兴宗教等,不论是口说、书写、匿名上网毁谤,也不论是有意毁谤或者是随著他人而毁谤,都已经为自己造下难以承受的大恶业,未来要受长劫、尤重、纯苦、不可爱异熟果报。
既然已知真善知识所说法必是众生闻所未闻法,因此,听到未曾闻之法时,应该要小心谨慎判断抉择。首先应该以谨慎、客观的态度,检视善知识说法内容为何,以判断是否为真善知识。譬如去搜集善知识所出版的书,或者去善知识弘法的地方听课,或者上网查看善知识开示的相关信息等等,看看这位善知识说法内容到底是什么?有没有符合经典所说?到底如不如法?与古今诸大法师、大居士们说法有何异同?然后以客观、理智、实事求是的态度,谨慎地寻找经典来比对思惟,检验这位善知识说法到底如法不如法?千万不要夹杂私人偏见,或者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或者以名师情结等态度来批判,以免误判真善知识。由于真善知识说法常与许多大法师、大居士们的说法迥然不同,因此要小心谨慎来佐证,厘清真心到底是本有的法,还是修所成法?真心是从本以来就离见闻觉知,还是修行以后才离见闻觉知?诸如此等。若经过谨慎查证三乘经教以后,就会发现“真心是本有的法、本来离见闻觉知”等。如果所说法在在符合这样的开示,就证明这位善知识说法是正确的、是如法的,因此应该跟随这位真善知识如说修学,而不要跟随那些误导众生的大法师、大居士们之说法,甚而来毁谤真善知识不如法,以免因而戕害自己的法身慧命,且未来要受非常不可爱异熟果报,因而延误自己成佛时程。
二者,当分辨人我是非、人身攻击与法义辨正之差异。有很多学佛人根本不清楚什么是人我是非、什么是法义辨正,乃至有人明知人我是非、人身攻击与法义辨正之差异,却因为无法安忍于自己被善知识评论,无法安忍于自己被平议法不对所导致自己面子挂不住、名闻利养受损等,就来批评真善知识说法不如法,为反对而反对,直将自己的法身慧命拿来开玩笑;若非极度愚痴,何能至此?因此藉此机会来说明,让众人了知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免误谤真善知识而自误误他。
所谓人我是非、人身攻击,是指不用经典、不用事实等来支持维护自己所说法,反而以对方的身口意行作为评论的主题;譬如指说某甲戒行不清净、私德不好,在某甲背后说坏话等等,像这些专在他人身口意行上用心,而不是针对法义作评论,是为人我是非、人身攻击所含摄的范围。所谓法义辨正,乃是看见他人说法与世尊说法相违背而误导众生时,善知识怜悯他已造下恶说法以及误导众生的大恶业,欲救他及其所误导之众生脱离大邪见,故举出正法及邪法的内涵及差异,并辅以经典来证明,让众生得以远离邪法,趣向佛所说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像这样完全只涉及法义内涵的平议,不牵涉人我是非、人身攻击,是为法义辨正所含摄范围。由此可知:人我是非、人身攻击与法义辨正两者是大不相同,前者是在他人身口意行上用心,后者是针对法义部分进行辨正。
佛世常有外道评论世尊不如法、抢走他们的供养等,佛便观察因缘成熟,到六师外道处所论法,于论法之后,外道皆被降伏,并归依世尊,成为佛弟子;底下就以这个例子来说明。一问:世尊踵随六师外道足后,评论六师外道法,是在说人我是非、作人身攻击吗?还是在作法义辨正?有智慧的佛弟子们都知道佛是在作法义辨正,没有说人我是非、作人身攻击。由此可知,只要说出正确的法,不名为人我是非、不名为人身攻击,不是吗?反之,如果不针对法义作辨正,而是在人我是非上用心,乃至诬赖真善知识身口意行不检点等,这就是无根毁谤,是在说人我是非、作人身攻击,不是吗?二问:既然已知世尊踵随六师外道足后,破斥六师外道不如法,就是在作法义辨正,以此类推,真善知识将大法师、大居士们不如法处说出,难道不是在作法义辨正吗?为什么还会有人睁眼说瞎话,故意诬赖真善知识是在说人我是非、作人身攻击呢?如果他们的说法可以成立,是不是意谓世尊也在说人我是非、作人身攻击?像这样的人,不是成为佛在经典中所说的可怜悯者吗?这样的可怜悯者,未来所受不可爱异熟果报真的很恐怖!
从上面说明可知:人我是非是在他人身口意行上用心、针对他人的身口意行作攻击,法义辨正是在法义上用心、针对法义的淆讹处作辨正,两者完全不同。譬如看见某甲在评论某乙时,不论某甲所评论的是出家人或在家人,均应以上面准则来检验某甲所说到底是属于人我是非、人身攻击的范围呢?还是属于法义辨正之范围?如果评论的是属于人我是非、人身攻击范围,大众应该远离某甲,因为这样的人正是是非人,正在作是非事。如果某甲所评论的属于法义的范围,则要针对某甲所说的法义,辅以经典来检验某甲所说的到底如不如法?如果不如法,也同样要远离,因为这样的人,名为恶知识,不是善知识。如果所说法符合佛说,这样的人名为善知识,应该要亲近才是;然而这样的善知识,则要分别他是属于说二乘法的善知识,还是说大乘法的善知识?如果属于说二乘法的善知识,虽然也是善知识,但不是真正的善知识;真正的善知识是说大乘法的善知识,因为这样的善知识,他所说的法必然含摄三乘菩提,这样的法才是最究竟的佛法。这样的善知识真的很难值遇到,如果能够遇到,应该一心恭敬虔诚礼拜、如法供养、请求教导,因为这样的真善知识会使你的菩萨行不退转,乃至能够迅速成就大菩提果;这也是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开示的道理:“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所以佛弟子们看见有人在评论他人说法时,一定要很小心,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或以名师情结等态度来面对,以免误评真善知识而后悔不已。
然而有许多人根本分不清楚人我是非、人身攻击与法义辨正的内涵及差别,常将真善知识法义辨正说成是人我是非、人身攻击,以此来模糊焦点,却来指责真善知识说法不如法,乃至将真善知识的说法曲解颠倒说而诬指是真善知识说的,若不是为反对而反对,何能至此?譬如真善知识说真心离见闻觉知,彼等却故意诬赖真善知识说真心有见闻觉知;又譬如真善知识说“眼见佛性不是见闻觉知,但不离见闻觉知”,彼等却断章取义诬赖真善知识说佛性有见闻觉知。又譬如真善知识说要用见闻觉知的妄心去找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真心,也就是用妄心七转识去找真心第八识,愚痴凡夫却来评论真善知识说:“我们没有两个心,只有一个心。当我们的心执著外境,生起分别,产生了虚妄,我们的心就是妄心;当我们的心完全离开了虚妄,妄心就是真心。”2又譬如真善知识阐明喇嘛教是男女双修邪淫外道法,喇嘛教徒却毁谤真善知识本身在行男女双身法,乃至诬蔑真善知识杂交等难听的谎话,都已经为自己造下难以承受的不可爱异熟果报而不知,还自以为是在护法。像这样的人,表示他们十信位尚未满足,犹待圆满十信位功德,未来才有机会转入十住位开始行菩萨六度万行。
三者,真善知识并不一定现出家相,现出家相的人不一定是真出家人。有很多佛弟子不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出家人,每每以是否现出家相来认定对方是否为真正的出家人。然而,佛所认定的出家人并不一定现出家相,现出家相者也不一定是佛所认可的出家人。譬如佛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开示如下:
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3
佛开示:所谓胜义僧就是佛、菩萨、独觉、四果阿罗汉、三果阿那含、二果斯陀含、初果须陀洹,这七种有情就是胜义僧所摄。又如果有诸有情并不是现出家相,他不剃除须发,也不穿袈裟,虽然没有受出家声闻别解脱戒,没有参与僧团的羯磨及布萨,可是他有圣法、圣果可得,是为胜义僧所摄,亦名胜义僧。从经中佛的开示可知:一者,胜义僧是指七种有情,那就是佛、菩萨摩诃萨、辟支佛、阿罗汉、三果、二果、初果。其中,菩萨摩诃萨是指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这样的说法,有广义及狭义两种意涵。狭义所说是指至少是初地菩萨,因为初地菩萨,不论是现在家相或者出家相,名为见道通达菩萨,于总相智、别相智已得通达自在,已具有初分道种智故。广义的说法是指至少是已明心的七住菩萨,不论其身分为在家人或出家人,已具总相智故,于别相智少分乃至通达自在故。为什么?因为菩萨证悟真心第八识后,能现观其真实如如之法性,如实了知一切法不能外于第八识而有,发起般若智,而且能对真如心第八识与诸法的和合运作渐次深观,以及对真心所含藏种种功能差别也能渐渐了知;因此,七住明心菩萨以总相智为基础,进修相见道位所应修应证的别相智,渐渐往初地通达位迈进,最后于总相智、别相智都已通达,性障永伏如阿罗汉,具足入地所需的广大福德,有增上意乐发十大愿而成为初地菩萨。所以明心的七住以上菩萨都可以称为菩萨摩诃萨,也可以称为胜义僧、菩萨僧,不论他是在家身或出家身。二者,有在家人既不剃须发,也不服袈裟,更不受声闻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圣果可得,即是胜义僧所摄。譬如现在家相的七住明心证真如、十住眼见佛性以上诸贤圣菩萨,不论是只有总相智或已具别相智,甚至是发起道种智,可以教导学人明心乃至见性,而有圣法、圣果可得者,像这样的人就名为胜义僧,也是菩萨摩诃萨、菩萨僧。佛已经很清楚开示:不一定要现出家相才是出家人,只要是明心的七住(含)以上菩萨,纵使他现在家相,亦名出家人。不仅释迦世尊如是开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在《大宝积经》卷58也如是开示:
时跋陀罗闻是说已,前白佛言:“我愿出家作于比丘。”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当与是善男子剃除须发、授具足戒。”弥勒菩萨承佛教旨即与出家。受于具戒既出家已,复白佛言:“世尊!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4
弥勒菩萨摩诃萨开示:身出家只是表相而已,不是真出家,并不一定要现出家相才算是真出家人,如果是已明心的七住(含)以上菩萨,亲证真如心本来离一切相,并且以此智慧在三界成熟有情,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不一定要现出家相才算是出家人。此外,禅宗达摩祖师在《达磨大师血脉论》也开示:
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鬓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5
达摩祖师更清楚界定:明自本心的菩萨就是出家人,不是以剃除须发的表相来认定他是否为出家人;没有明心的人,就算是剃除须发现出家相,仍然不是出家人,是外道。
从上面分析可知:在佛门中,真正的出家人,有时现出家相,有时现在家相,并不一定都现出家相。这样真出家的菩萨,至少是明心的菩萨;这样的菩萨,在佛门为胜义僧、菩萨僧;在禅门名为黑衣,不是白衣。所以不应该以出家表相来认定是不是出家人,应该以他有没有证法、有没有证果来认定。如果仅以出家表相来认定,很容易与真正的出家人失之交臂,也就是与胜义僧、菩萨僧擦肩而过,乃至有人因无明而毁谤真正的出家人,那可就不好了!
-------------------
注1《成唯识论》卷3:“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由此本识具诸种子,故能摄藏诸杂染法,依斯建立阿赖耶名。”《大正藏》册31,页14,中22-25。
注2慧广法师在《妙林双月刊》第15卷8月号(2003/8/31发行)发表〈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一文。
注3《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有依行品第4〉,《大正藏》册13,页下7-14。
注4《大宝积经》卷85,《大正藏》册11,页492,上22-29.
注5《达磨大师血脉论》,《万续藏》册110,页814,上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