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中观(连载41)----游正光老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9  浏览次数:1232
第八节 意根不是第七识、末那识?
  在佛门中,有人主张“在四阿含中,世尊仅谈到意根,并没谈到末那识,所以意根不是末那识”、“意根是根,末那识是识,根与识是不同的”、“意的梵语,即‘末那’(不必作第七识解)”1等等,至于他们的说法到底正不正确,将是本节所要深入探讨的地方。以下将分为三个面向来讨论:第一项,从经论中的开示来证明,意、意根及末那都是心法,是指同一个识,只是以不同的名相来指称这个第七识而已。
  在本章第六节中已经引述过《入楞伽经》卷8的开示,说一心共有八个识,那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根)、阿梨耶识(阿赖耶识),八个识都是心法,其中第七识就是“意”。经中既已明确指出“意”是第七识,而阿含诸经中又一再阐明“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换言之,“意”即是意识生起的所依根,也就是意根,由此可知,意根即是第七识,只是在阿含诸经中只称为“意”或“意根”而不以第七识指称。
  接下来,再从更多的圣教开示来证明第七识是心法,也就是末那识。譬如天亲菩萨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曾开示: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2
  五位百法中天亲菩萨开示:第一是心法,共有八个识,祂们就是八识心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以及阿赖耶识。从天亲菩萨的开示中已经证明:末那识是心法,而且第七识就是末那识。“末那”是梵文manas的音译,义译则为“意、思量……”等义,由此亦可知:“末那”就是“意”,再藉由比较《入楞伽经》与《大乘百法明门论》两者之开示,就可以证明:一心共有八个识,其中第七识“意”就是意根,也就是末那识,所说的是同一个第七识心,只是以不同的名称来表示而已。
  此外,在其他经论中也同样有“意根就是末那识”的开示,譬如佛在《大乘入楞伽经》卷7开示:【意从赖耶生,识依末那起;赖耶起诸心,如海起波浪。】3佛陀开示:意根从藏识——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出生,识阴六识则依末那之作意而从藏识现起;阿赖耶识出生七转识,就犹如海面兴起波浪一样——阿赖耶识就像是大海,七转识就像海水所现起的波浪;就如同海水与波浪,不能说波浪就是海水,也不能说波浪不是海水的一部分。所以,七转识也属于阿赖耶识的一部分,祂们的关系非一非异。依佛语开示可知:意根就是末那,是指同一个心,只是使用不同的名相来指称这个第七识而已。
  又譬如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4也开示“意根就是末那”:【阿赖耶为依,故有末那转;依止心及意,余转识得生。】4玄奘菩萨开示:因为有阿赖耶识作为依止,所以才有末那的运转;依止阿赖耶识与意根的缘故,其余六转识才得以出生而运转。玄奘菩萨已经很清楚开示:末那就是意根,与佛在《大乘入楞伽经》中的开示一样,祂们是指同一个识,只是使用不同的名相而已。
  又譬如《瑜伽师地论》卷51明说意根就是末那识:
  又由有阿赖耶识故得有末那,由此末那为依止故,意识得转;譬如依止眼等五根,五识身转,非无五根;意识亦尔,非无意根。
  圣弥勒菩萨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末那识就是意识生起及运转时的所依根,也就是意根。这样的说法,与上引《大乘入楞伽经》、《成唯识论》等的开示完全一样。
  从上面的说明可知:一心共有八个识,就是八识心王,其中的第七识,或称为意,或称为意根,或称为末那识,都是指称从阿赖耶识出生的同一个第七识心,只是用不同的名相来说明而已。为什么佛会施设第七识为意、意根与末那等不同的名相?主要原因是观机逗教。譬如佛在初转时,为弟子施设开演十八界法─包括意根在内─皆是苦、空、无常、无我,让声闻、缘觉能将见惑、思惑断尽,成为四果阿罗汉,于舍寿时可以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包括意根自己,而入无余涅槃;至于意根有什么功能体性,佛很少为二乘人开示,因为二乘人只需证知意根的存在,加上能确实信受佛说有涅槃本际不灭,就能观行修断人我执,故而只教导二乘人了知意根是意识的所依根,而不强调祂是“识”,亦不阐述祂的“识”性。但是佛在二转、三转中,为了让菩萨能次第成就佛道,就必须让菩萨亲证现观末那的微细心行,而深入了知末那识的体性,所以很详细地为菩萨说明末那识有什么体性、有什么功能差别。譬如,末那有了别的体性(识即了别之意),故称为末那识;虽然五别境心所法中祂只有少分的慧心所功能,不是具足全部,所以在意识断灭的无心位中,祂仅能昧略地了别法尘的重大变动,无法详细地了别法尘,所以了别慧不是很伶俐;但是祂如果藉由意识的详细分别,则作主及应对就会变成很伶俐;然而末那的种种识性,不是只证得明心与见性的菩萨就能多分了知的,唯有亲证禅门第三关—牢关—的菩萨才能开始多分现观而深细了知。又譬如末那识与习性有关,而习气种子随眠只障碍成佛,不会障碍分段生死的解脱,故二乘人不用断除习气,所以佛不需为二乘人详细解说意根的体性,仅告诉二乘人如何断除我见、我执、我所执,也就是断了烦恼障的现行,于舍寿时就可以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包括意根自己,而入无余涅槃。又譬如末那识虽然无始劫以来就在,与阿赖耶识同为难兄难弟,却是阿赖耶识所生,仍然为可灭之法,如果二乘人将见惑、思惑断尽,于舍寿时灭尽自己的蕴处界而入无余涅槃,意根的自己也就不再现起而消失不见了。然而,菩萨虽然最迟于十回向位满心时,就可以将三界爱的烦恼现行完全断除,成为大乘通教四果慧解脱阿罗汉,于舍寿时有能力可以入无余涅槃,可是菩萨为了圆成佛道而不愿意入无余涅槃,因此故意留一分思惑润未来生,世世继续在无生法忍道种智上用心、为断除与末那有关的习气种子随眠等等而用心,最后福慧具足圆满而得以究竟断除二障,成就具足三身、四智圆明的究竟佛。
  第二项,分别从圣教中对意(意根)及末那体性的开示来证明:意根就是末那。
  首先谈意根的体性,佛在《大乘入楞伽经》卷6中开示:【藏识说名心,思量以为意;能了诸境界,是则名为识。】5佛开示说:“藏识就是一切有情各自本有的第八识真心,以思虑量度诸法为其体性的就是第七识意根;而能了别六尘种种境界的就是识阴六识。”佛在经中已经很清楚开示:意根的体性就是恒审思量,所以祂处处作主,没有一刹那不作主。譬如在睡著无梦时,祂仍然在粗略地分别法尘,如果法尘有重大变动,祂就会作主促使意识现起来作分别,成就世间人所说在睡眠中警觉而“醒来”的现象;如果法尘没有重大变动,意根通常不会在色身消除疲劳前促使意识现起,这就是世间所谓的“睡眠”现象。
  接下来谈末那的体性,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解脱长者向善财童子开示:
  善男子!诸业虚妄积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识分别,眼等五识了境不同。愚痴凡夫不能觉知,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识,于一切境妄起分别。又由未来诸根、五尘境界断灭,凡愚之人以为涅槃;诸佛菩萨自证悟时,转阿赖耶得本觉智。6
  善男子!众生虚妄造下的种种善恶业种,都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体内,未来遇到因缘成熟时,就会让众生受到相应的异熟果报,阿赖耶识就是因为具有积集、执持诸法种子的体性所以名为“心”;末那的体性就是恒审思量,每一刹那都在作主,永远不会中断,唯除入无余涅槃;意识能够很详细分别诸法,所以众生才能了知诸法的各种微细相;眼等五识,就在五胜义根各自所面对之色声香味触五尘相接触的处所现起及分别。愚痴凡夫不能觉知八个识和合运作的真实道理,因恐怖生老病死苦,而想求入涅槃;对于生死、涅槃二法都是依第八识阿赖耶识而有的事实不如实知的缘故,所以在阿赖耶识所生一切诸法境界中作种种虚妄分别。凡夫误以为证得二禅以上的禅定,在等至位中意识心离五尘觉观的境界就是涅槃,殊不知即使生于无色界中亦仍然有意根、法尘及意识三个法存在,实非涅槃境界;乃至一般凡夫甚至认为人死了根与尘就都坏灭了,那就是涅槃。而二乘愚人则认为灭尽蕴处界诸法,不再有后世的三界有出生,就是证得涅槃。然而,二乘愚人其实并未真的证得“涅槃”;只有诸佛菩萨从证悟阿赖耶识之时,就能运转第八识阿赖耶识——涅槃心体,因此说为证得本觉之智慧(这才是真的证得“涅槃”)。从解脱长者的开示可知:第七识末那识有思量作主性,不断地了别法尘境并且处处作主。
  又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2也开示,第七识末那识的体性是恒审思量:
  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一、谓异熟,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二、谓思量,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谓了境,即前六识;了境相粗故,及言显为一种。此三皆名能变识者。7
  玄奘菩萨开示:识所变生的法相虽然无量无边,然而能变识的类别只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异熟识,也就是第八识,因其心体所含藏的异熟种子有变异而熟之体性的缘故。第二种是思量识,能思虑量度的识,也就是第七识,是恒审思量处处作主之体性的缘故。第三种是了境识,能了别六尘的识,也就是前六识(其中前五识各自了别现前五尘的粗相境界,意识则了别五尘的细相及法尘境);由于这六个识了别现前境界的法相粗显的缘故,所以把祂们归纳为同一种类的识,名为了境识。异熟识、思量识、了境识,此三种识皆名为能变识。玄奘菩萨已经很清楚指出:第七识是思量识,也就是末那识,祂具有恒审思量、处处作主的体性。《大乘入楞伽经》中开示意根有思量的体性,《大方广佛华严经》、《成唯识论》中开示末那有思量的体性,而有情能思量作主的心必定只有一个,否则就无法在世间生存;如是在在证明:意根就是末那识,具有思量及作主的体性。因为意根末那识有俱生相续我执的缘故,众生未断尽见惑、思惑前,仍然有一念无明存在,于舍寿时,意根末那识就不愿意灭掉自我,导致有情继续在三界中不断地轮回生死。
  第三项,从意根及末那所相应的烦恼来证明:意根就是末那识。首先谈的是意根所相应的烦恼,如无著菩萨在《显扬圣教论》卷17〈摄胜决择品第11〉中开示:
  问:“诸识俱转相建立云何?”答:“阿赖耶识或于一时唯与一转识俱起,谓与意根。所以者何?由此意根恒与我见、我慢等相应。”8
  问:“诸识共同运转的法相是如何建立的?”答:“阿赖耶识于某些情况下(譬如于无想定、灭尽定等无心位中)只与一转识共同运转,那就是意根。为什么?因为意根恒常与我见、我慢等烦恼相应的缘故。”论中已经清楚告诉大众:意根具足我见、我慢等烦恼。而意根所相应的烦恼与习气有关,然而未见道的凡夫,尚且不知道与意识相应的我见、我慢等烦恼,又如何能够断除与意根相应之深细的我见、我慢等烦恼习气呢?二乘人因闻熏佛法而知道五蕴是虚妄的,经由观行及如理思惟而断除了与意识相应的分别我见,成为初果人,但是还没有断除与意识、意根相应的我慢(乐于自我存在的深细烦恼),所以二乘有学为了成就无学位,必须继续观修才能断除与意识、意根所相应之我慢等烦恼的现行,断尽五上分结成为阿罗汉,于舍寿时方可灭尽自己的蕴处界而入无余涅槃。二乘圣人虽然断除了意识、意根相应的我见、我慢等烦恼的现行,但是并没有断除与意识、意根相应的我见、我慢等烦恼的习气种子随眠。菩萨于明心见道时,至少如同二乘初果人一样,也已断除与意识相应的分别我见,但仍未断尽与意识、意根相应的我慢等烦恼的现行,以及与意识、意根所相应之深细的我见、我慢等烦恼习气的随眠。菩萨入地时则是已能断尽与意识、意根相应的我慢等烦恼之现行,可以入无余涅槃而不入,故意留惑润生,一世世取得后有的五蕴身,继续为无生法忍道种智而用心,继续为断除与意识、意根相应之深细的我见、我慢等等烦恼习气随眠而努力,最后得以断尽烦恼障所摄三界爱习气种子随眠,成为七地满心菩萨,转入八地继续修行。
  接下来谈末那识相应的烦恼,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1曾开示:云何建立阿赖耶识与转识等俱转转相?谓:阿赖耶识或于一时唯与一种转识俱转,所谓末那。何以故?由此末那我见、慢等恒共相应思量行相。9
  弥勒菩萨开示:怎么样是建立阿赖耶识与诸转识共同运转的法相?所谓阿赖耶识或于一时唯与一种转识同时运转,那就是末那识。为什么?因为末那识无始来恒常与我见、我慢等烦恼相应,思量作主就是祂运行的法相。弥勒菩萨已经很清楚开示:末那识无始来恒与深细的我见、我慢等烦恼相应,也就是因为末那识恒与我见、我慢等烦恼相应,所以舍寿时末那不愿自我灭失,因而促使如来藏依照有情所造善恶业而变现出相应的中阴身,在中阴阶段随业力而往生诸趣,譬如没有造作大善或大恶业的凡夫,果报将受生为人者,其中阴能看见未来有缘父母和合,但因为没有见道的关系,就于彼境界相起贪,心生颠倒故为境界所拘而入母胎,导致后有名色的增长及出生。
  二乘无学灭尽与意识、意根相应的我见、我慢等烦恼的现行,但仍未灭尽与意识及末那相应之更深细的我见、我慢等烦恼习气随眠,但这却不妨碍定性阿罗汉舍寿时灭尽自己的蕴处界而入无余涅槃。菩萨虽然于明心证真时已断除了意识相应的我见,但仍然有意识、末那识相应的我执、我慢等烦恼,以及与意识、末那识相应之深细的我见、我慢等烦恼习气未断;菩萨于初地前作大乘四圣谛之安立谛十六品心的加行后,有能力灭尽与意识及末那识相应的我慢等烦恼的现行,也就是有能力断除三界爱烦恼的现行,却故意留一分思惑,以便取得未来世五蕴身而继续修菩萨行。又菩萨修行进入初地以后,开始分断三界爱习气种子随眠,乃至于七地满心时,已断尽三界爱习气种子随眠,成就色阴尽、受阴尽、想阴尽之功德,此时能念念入灭尽定故心非常的寂静,因此极易进入无余涅槃;这时佛就会出现在这位七地满心菩萨前,传授一个三昧,名为“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使七地满心菩萨乐于修学大波罗蜜多而不入无余涅槃,继续往佛地迈进,直到完成行阴尽与识阴尽的实证而成佛。
  从无著菩萨《显扬圣教论》中开示的“意根与深细我见、我慢等烦恼习气相应”,以及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开示的“末那识与深细我见、我慢等烦恼习气相应”,在在证明:意根就是第七识末那识,同样具有深细我见、我慢等相应的烦恼故。由于凡夫对于意识及意根相应的我见、我慢等烦恼皆未知未断,所以才会在三界中不断地轮回生死;二乘圣人虽然断除了与意识、意根相应的我见、我慢等烦恼的现行,但是不能断除与意识、意根相应之深细的我见、我慢等烦恼习气随眠,但这却不会妨碍二乘无学舍寿时灭尽蕴处界而入无余涅槃。初地到七地菩萨藉著入地前所发十无尽愿的决定作意,而故意留下一分思惑润未来生,以取得一世世的五蕴身来继续修行,同时分分断除与意识及末那相应之极深细的我见、我慢等等烦恼习气种子随眠,于七地满心时断尽三界爱烦恼习气种子随眠,第八识即舍阿赖耶识名;八地菩萨转入第三大阿僧祇劫继续修行,乃至最后究竟断除二障一切随眠,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
  从上面三个不同面向的分析可知:意根及末那识都是心法,且体性以及所具烦恼尽皆相同;所以说意根就是末那识,祂确实存在,体性恒审思量,具深细之我见、我慢等烦恼。
  因此缘故,佛门中若有人主张:“在四阿含中,世尊仅谈到意根,并没谈到唯识学所说的末那识,所以意根不是末那识”、“意根是根,末那识是识,根与识是不同的”、“末那不必作第七识解”等等说法,那必然都是不正确的说法。
  又因为意根末那识有处处作主的体性,使得祂不论在众生流转三界轮回生死,或是二乘圣者的解脱于生死轮回,乃至菩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中,都占有决定性的地位。一般凡夫不知道外境虚妄,不知道觉知心虚妄,更不知道意根的存在与虚妄,导致意根执著一切法而不舍,并透过意识不断地虚妄分别及作主,因而妄造种种善恶业,使得凡夫众生不断地遭受异熟果报而在三界轮回生死。二乘人信受佛语,故能透过意识如理作意的观察分析、思惟整理,要意根接受了才能分分断除我执,因而转易意识及意根一分分地渐次清净,乃至断尽三界爱烦恼障的现行而成为四果阿罗汉,于舍寿时能灭尽自己的蕴处界而入无余涅槃。菩萨则透过意识来参禅,找到第八识如来藏时,因为意识有经过如理作意的观察分析、思惟整理,意根就会作主接受蕴处界虚妄、唯有第八识真实,因此意识有了一分下品妙观察智,意根同时有了一分下品平等性智,这即是六、七二识的下品转识成智;乃至最后身菩萨将烦恼障、所知障等二障究竟断除尽净时,即能转前五识得成所作智、转意识得上品妙观察智、转意根成就上品平等性智、转第八识成就大圆镜智,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在唯识学即名为上品转识成智10。
  又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卷上说,意根末那识还有五种名称: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11。所谓“业识”,是指造业的识,乃是指意根末那识因无量劫的无明熏习,有普遍计度与执著的体性,不肯让自己消失,于是见闻觉知心不断地现行、不断地造业,故又称意根末那识为业识。譬如有人喜欢贪味尝鲜,听到某地有好吃的东西,虽然离家很远,也会兴致勃勃地驱车前往品尝,深怕没吃到好吃的佳肴很可惜;像这样的人,已落入色等五阴当中,贪著口腹而不知已被欲贪系缚,因而不断造作积集后有的业行。又譬如有人喜欢听音乐,如果没有百万等级的音响陪伴,就觉得那不够享受,这也是落在色等五阴中,是在音声境界的爱著当中而不知。又譬如有人就是喜欢山珍海味,看见有奇特的山珍及海味,就亲自指示店家老板将之杀害烹煮来吃,认为那是人间难得的享受,没有比这个更享受的了,这不仅落入五阴境界的贪著当中,而且还造下杀害有情性命的具足恶业,不知后世缘熟时将感得不可爱的异熟果报,还沾沾自喜地炫耀于人。又譬如有人对于证悟的真善知识评论名师说法错误的事很反感,尤其是看见真善知识正在评论自己的师父,就会觉得非常的愤愤不平,甚至想找真善知识理论,乃至有人就在书本、网路等媒体上,或是在私底下无根毁谤真善知识,这都是已经造下了毁谤胜义僧的大恶业,若不能如法忏悔,未来必然要受极不可爱之异熟果报。像这样因无明而不断地落入见闻觉知的虚妄境界中,不知见闻觉知境界虚妄而生执著,乃至由于种种邪见的熏习,使得意根末那识不断地造作后有的种种业行,所以称意根末那识名为业识。
  所谓“转识”,是指意根末那识随时随地在运转,譬如在睡著无梦时,意根仍然不断地在接触法尘,意根末那识就在刹那刹那接触法尘当中不断地了别及作主:如果法尘没有重大变动,就不会让意识现起来作详细分别;如果法尘有重大变动,意根就作意而使意识现起来作分别。又譬如闷绝时(也就是昏过去了),虽然已无意识存在,但末那识仍然在了别法尘。又譬如在正死位,六识都已经断灭了,意根在中阴身尚未具足的阶段,仍然不断地了别法尘,待中阴身圆满成就,见闻觉知心才能再度生起;当中阴有情看见未来世有缘的父母和合,依旧是意根藉由意识的分别而作主入胎。又譬如在无想定中,前六识已灭,就是还有末那识仍然继续在了别法尘,有情才能出定;也要因为末那识的心念动了,才能导致觉知心的现起,觉知心在出生后的第三个刹那12,就已确定离开了无想定中。又譬如俱解脱阿罗汉入灭尽定前,事先会预设出定的情况,然后才进入灭尽定;于灭尽定中,前六识已断,意根之五遍行只剩下触、作意、思三个心所有法继续在运作。如果事先预设的出定条件出现时,意根的作意就会促使第八识流注意识种子而出灭尽定,意识就现行了;如果事先预设的条件还没有出现,意根就不会起作意而使第八识流注意识种子,意识不现行,因此就仍然安住在灭尽定中。意根末那识在有情睡著无梦、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之觉知心断灭时,都仍然刹那刹那在接触法尘、缘于法尘的变动,从来没有停止运转过,所以意根又名为转识。(待续)
  -------------------
  1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03/4新版2刷,页105。
  2《大正藏》册31,页855,中20-22。
  3《大正藏》册16,页640,中4-6。
  4《大正藏》册31,页20,下22-23。
  5《大正藏》册16,页626,下22-23。
  6《大正藏》册10,页688,上3-8。
  7《大正藏》册31,页7,中26-下1。
  8《大正藏》册31,页566,中24-26。
  9《大正藏》册30,页580,中29-下3。
  10转识成智,乃是始于七住菩萨明心不退后,依于实相般若智慧而初始消除六、七识心对三界诸法之执著与错误分别,所成就的真实智慧即是六、七二识的下品转识成智;觉知心找到第八识后,开始远离虚妄分别而渐次生起智慧,即是开始净化、转化阿赖耶识(异熟识)所含藏的种子,到八地时六、七二识成就中品的转识成智;乃至到佛地时究竟断尽二障,所应证的各种智慧成就,是上品转识成智。
  11《大乘起信论》卷上:“此‘意’复有五种异名:一名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二名转识,谓依动心能见境相。三名现识,谓现一切诸境界相;犹如明镜现众色像,现识亦尔,如其五境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不由功力。四名智识,谓分别染净诸差别法。五名相续识,谓恒作意相应不断,任持过去善恶等业,令无失坏,成熟现、未苦乐等报,使无违越;已曾经事忽然忆念,未曾经事妄生分别。”《大正藏》册32,页585,下26-页586,上5。
  12觉知心初起的三个刹那,分别为:率尔初心、寻求心、决定心。觉知心初起时的率尔初心,虽欲分别却还不能现起分别的功能,因为还没有第二刹那的境界相可以来比对分别。当第二个刹那寻求心现起时,就已经有第二刹那的境界相可以与第一刹那的境界相比对,所以已经有初步的分别。到了第三刹那决定心现起时,因为已经把第一刹那以及第二刹那的所知境比对完成,再把第三刹那的所知境重新加以比对确定了,这时对境界的分别已经完成,也就是对境界相的了知已经心得决定,故称为决定心。
 
标签: 电子书

本文标题: 般若中观(连载41)----游正光老师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2/504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般若中观(连载41)----游正光老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