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明说第八识─阿赖耶识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1  浏览次数:62532
  既然如此,那宗喀巴的“意识为一切染净诸法的根本”的邪见是从哪里来的呢?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他大量地引用 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当我们阅读《瑜伽师地论》原典的第一卷,其中谈到心识,弥勒菩萨是依照这样的顺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来标示,最后第六个是以“意地”来表示,而在这“意地”则举示了“心、意、识”三者【以下为小注→《瑜伽师地论》卷一:“云何意自性?谓心意识。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彼所依者,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如前说一切种子阿赖耶识。”(CBETA, T30, no. 1579, p. 280)←本小注到此结束】;宗喀巴可能因此而误解,以为:意识可以将“心─第八识”、“意─第七识”予以函盖,心中怀疑第七识、第八识都是意识分出去的。
  然而,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的法会上,开宗明义在第一卷便说:先讲解“声闻地”的小乘法,暂时不特别阐释大乘“菩萨地”的第七识和第八识;如是作为方便,来令听者理解,所以看似以小乘人能够理解的智慧范围来说明“六识”,然而在“意识”这个地方,却以“意地”巧妙地阐释“意识”与“心、意、识”之间的关联,所以实际上合起来,还是货真价实的八识论正理!
  妙觉大士说:这个第八识“心”就是万法之依止,祂就是能够含藏一切种子功德、一切业种的心王,就是《华严经》所说的“万法唯心”的心;这个“能生万法”的“心王”,即是一切众生有情各自都有的第八识,名之为“阿赖耶识”,又名为“如来藏”。
  这一卷更明白指出说:这“意识”是以“意”为所依,更是以“第八识”为种子依【以下为小注→ 同于注释13的出处。←本小注到此结束】,说明这意识的种子是由第八识所含藏的,从如来藏中的意识种子变现以后,才有了意识的出生!意根只是意识出生的藉缘,作为俱有依,而非是真正能够出生意识的本因之法。
  然而,宗喀巴在无法信受 释迦牟尼佛真实语的同时,也无法信受当来下生佛─弥勒菩萨妙觉大士─的真实语;即使 弥勒菩萨将前五识特别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来标示,在识阴的最后一识暂时不说为“意识”,而以“意地”来表示,特别悯念声闻人不懂第七识意根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义理,因此留待后来详述八识的“菩萨地”的法会(后卷)之中,再来作细说,然而年轻的宗喀巴还是视若无睹!
  在宗喀巴走马看花,浮光掠影过大乘佛教经论之后,他不断地简化、浅化佛教的教理,不断销蚀深奥难懂的大乘佛法,来符合他原来设定的六识论的既定论点,最后终于决定坚持“唯有六识”的立论;并且将意识无限上纲,来诠释他心目中所认为最终极完美的生命信仰─“意识是无限而且是永恒”的怛特罗(谭崔)密教,满足他世世不断享受男女交合的欲望!
  我们观察至此,终于了解宗喀巴并非是“误解”了佛教经典的义理;若说他是误解大乘佛法,完全读不懂大乘经中明说的八识论正义,可就是太小看他了!宗喀巴的心里其实是“彻底反对”佛教的,他是色彩鲜明地反对大小乘经典中 佛陀所说的真实理。佛说的法界实相─第八识,对他而言,是莫须有的;这个极深妙、极重要的教理,是 佛陀出世教导众生的唯一原因,佛陀以三转法轮四十九年的时光才能解说完成;然而不论是隐密说、明了说,都完全不曾在宗喀巴的脑海里占据过一点点位置。
  因为世间一般人真的很难以相信有这个真实心如来藏的存在,还是宁可信受自己已经知道的意识觉知心;这意识所缘取、所感受的境界是这么的真实,这意识的存在也是这么的真实;而且每一辈子都会有意识,也都必须有意识,否则如何与所缘的境界相应?难道真实的“我”必须剥夺这样“见闻嗅尝觉知”的功能吗?而且从过去世来到今生,这个心识必定要能够连贯,否则如何能说其中有一个“我”?在不能没有“自我”的情况下,宗喀巴、达赖喇嘛便向世俗人的认知来靠拢,才不会曲高和寡,才能获得多数人的支持;因此,他们的修行无可避免地远离 佛陀的真实圣教,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继续走上常见外道的老路,将“意识心永恒”的旗帜高高挂起!
  如果彻底检析藏传佛教的其他教派,虽然他们并非都像是格鲁派黄教直接全盘否定 佛陀所说的正理,然而为了避免与正统佛教的教义直接冲突,他们也会穿上佛教与佛法的外衣,依此而说有如来藏、阿赖耶识,然后以四归依及明点等外道法,妄指为第八识如来藏。可是生性慧黠的宗喀巴,识破了其他三大派的居心,知道其余三大派所信受的还是“意识心”,因此他就直接否定了第八识如来藏。或许宗喀巴心中是这样想:“你们正统佛教的僧侣们认为实有第八识阿赖耶识,就算是‘有’好了,我不要和你们多费唇舌,我会在我的中观见里面将你们一一破斥。如果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当然会了解这是六识的世界,没有第七识意根与第八识如来藏。”
  宗喀巴一辈子没有遇到明师,不曾阅读过真善知识的著作,即使遇到妙觉菩萨的大论也是读不懂;更可悲的是,当时藏传佛教也没有人真的了解 佛陀所说的真谛,也都读不懂 弥勒菩萨所演说的大论,因此宗喀巴由于辩经的敏捷,让他占了上风而成为开疆辟土的开山祖师;他终于等到了他个人的新时代,开创了格鲁派─俗称黄教。
  然而不能理解 如来所说第八识正理的僧侣,并不是只有西藏才有,在今日的台湾,即使佛教僧侣的知识因为教育水平而大幅度提高了,然而还是落在邪见上打转不停,同样不清楚意识的虚妄性;对深妙无比的如来藏、阿赖耶识【以下为小注→佛光山讲授《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永本法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10)》的佛光山的广告词中,说:“赖耶幕后主人翁,指派末那作先锋,心居中枢总指挥,五识活动如追风”,还是不能理解八识,但显然是希望从否定八识论的立场解脱出来;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听从本山的规定,来教导否定阿赖耶识的《广论》呢?实际来说,阿赖耶识不是会“指派”末那识作任何事的,祂是无作的心体。祂无始以来就是“无作心”,从来不曾如末那那样去“作主”,如何有“指派”之说?而接下来说的“心居中枢总指挥、五识活动如追风”,那么意识去哪里了?如果这“心”这个“中枢”是要来代表“意识心”,那就是违背了八识论正法,就是又导归六识邪论了,这样否定 佛陀八识正法的《广论》,难道已经彻底将佛光山全体僧侣彻底回归外道瑜伽密教了吗?←本小注到此结束】妙义,因无力实证,也就无法完全信受,于是 佛陀所说的八识论正理从此变成了玄妙之学,非是语言文字逻辑思惟所能够理解。在如此善根难以具足的情况下,不清楚如来藏的无作却能缘生万法的圆成实性,不清楚为何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佛法知见之浅薄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台湾由于印顺法师对于大乘佛法的厌恶,在他的著作之中,对于佛教作长达一生的抨击,大大地影响了原本已经面临各种歧路而不断挣扎的台湾佛教僧尼;无怪乎在台湾佛教界中,竟然有法师在如此直接明白的如来藏的正理都难以理解的窘境之下,会胆敢藉由法律的兴讼,在法庭中借题发挥而公然破法:说没有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在公开审理庭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录音记录,而成为 佛陀所说的公然破法的证据;如是之者,同为这一代无信于佛法僧戒的无知学人,无视于自身所持是否为恶见,毫不在乎这是否为恶业;三宝可贵的熏习都不曾在这位法师身上留下一个受教于 佛陀圣教的痕迹,如此为这颠沛流离的大乘末法写下了一个令人辛酸的注脚!
  由如来藏藉根尘才能出生意识
  我们再举出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意识的虚妄性,读者才能远离《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意识常住不坏的邪论,成为真正的佛弟子。佛陀在极多法会中,公开教诲我们:“缘根、尘,生识。”缘眼根、色尘而生眼识,乃至缘意根、法尘而生意识;意识是藉意根和法尘两者作为所缘,才能从如来藏中出生的法,因此意识心是“后生晚辈”之法,意识出生之前还有两个“前辈”法已先存在;这两个法还得要在意识出生以后继续存在,作为意识的所缘,意识才能存在;所以意识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对“意根”、“法尘”的出生有任何的贡献,祂尚且还要这两个法的协助,否则自己都无法存在了,哪里还有什么资格去论说“出生一切万法”?明乎于此,就知道为何要说“意识心是妄心”,“意识心不能出生一切万法”了。
  意识心出生时,必须要“意根”和“法尘”两者生起,并且继续存在,作为意识出生的必要条件,因此意识于不同分位、不同时节因缘之下,都无法自行决定自身是否能够延续而存在,连生灭与否都得观待其他的诸法,如何有“自在性”可说?更何况有生就有灭,既然现下会因为某些缘起而出生,当然以后还是会因其他缘起的条件改变而灭去,如何能说意识会具备有“真实恒常”的体性呢?
  如此被生的意识心更不可能出生五识心,因为六识心同属于十八界法,而每一界法各有各的界限,各有各的生灭,如何能够相互出生?如何能够以生灭的意识心作为各法的根本所依?意识心更不可能跨越生死而入住于胎中来出生色身,如何可以将如是生灭性的“意识心”如宗喀巴一样,妄想当作是“一切染净诸法的根本”呢?如果可以如此,那圣教量是不是应该从《阿含经》先改起,而将“缘根、尘,生识”改成“不缘,生识”?或是“意识,不生不灭”?请问有智慧的你,除了藏传佛教、密教的典籍之外,佛陀的经典哪一部会有记载这样前后颠倒的道理呢?
  真如本因—阿赖耶识出生一切诸法
  龙树菩萨在《中论》说:根据 佛陀所说的《般若经》,一切世间万事万物,乃至一切有情五阴中的任何一个法,都不能由自己来出生自己(不自生)!也没有办法靠著“其他的法”来出生自己(不他生)!更不能藉由“自己”和“其他的事物、有情、诸法”一起“相互缘起”来出生“自己”(不共生)!。
  除了第八识如来藏心以外,所有法统统加在一起,也都没有办法来出生任何一个法!当一切法各自独立而使功能更加减少时,更不可能出生任何一个法!无论将任何一法予以创新、予以增减,全部都拿过来试验,即使试到了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也是不可能成功而出生一个法!更别说有什么“细意识”可以作为出生“轮回和涅槃的基础”等梦话了!这才是 龙树菩萨的《中论》所要宣说的前提。
  龙树菩萨的《中论》既然是依照 佛陀的善说法,掐紧了基本的“是与非”,不理会世间声闻凡夫大师是不是已经“脑筋打结”,在阐释大乘般若妙谛的同时,又加上石破天惊一问:那我们现在能够观察到这些每个环绕在我们周遭的诸法,既然是一一存在,而佛法又不是“无因论”(不无因生),那么这个能够出生万法的“因”又在哪里?能生万法者究竟是谁?所以说诸法不是“无因”而可以生,除了要有所缘的诸法以外,还必须要有“因”才能出生。所以《中论》说,诸法实相出过一切心数法(超出也越过人们可以数得出来的意根及识阴六识等心法),无生无灭;哪里是含摄在“一切心数法”之内的意识可以作为“实相”的呢?
  因此,佛陀在《阿含经》中略说名色生因的第八个“识”以后,也在大乘法中尽情揭露这万法的“生因”,就是第二转法轮的般若诸经所说的“真如”;超越一切空义而说“真如:无有变异、自性真实”,“真如出生一切诸法”【以下为小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六九〈6法性品〉:“真如名为无异、无变、无生、无诤,自性真实,以无诤故说名真如;如实知见诸法不生: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CBETA, T07, no. 220, p. 937)←本小注到此结束】!这万法的“生因”即是第三转法轮唯识经说的“第八识”,而说“阿赖耶识出生一切万法”【以下为小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十〈10般若波罗蜜多品〉:“一切有为法,如乾闼婆城,众生妄心取,虽现非实有。诸法非因生,亦非无因生,虚妄分别有,是故说唯心。无明妄想见,而是色相因,藏识为所依,随缘现众像。如人目有瞖,妄见空中花,习气扰浊心,从是三有现。眼识依赖耶,能见种种色,譬如镜中像,分别不在外。所见皆自心,非常亦非断,赖耶识所变,能现于世间。法性皆平等,一切法所依,藏识恒不断,末那计为我,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心外诸境界,妄见毛轮花,所执实皆无,咸是识心变。色具色功能,皆依赖耶识。”(CBETA, T08, no. 261, p. 911, )←本小注到此结束】、“第八识就是成就佛果的无垢识”【以下为小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十〈10般若波罗蜜多品〉:“赖耶性清净,妄识所熏习,圆镜智相应,如日出云翳。若有修空者,顺空而取空,观空与色殊,不名真观者。观色即是空,色空不可得,此即胜义空,是真解脱者。客尘无自性,无明妄分别,实相非有无,众生虚妄见。犹如日月明,流光能普照,如来清净藏,具足诸功德。真妄互相熏,犹如二象斗,弱者去无回,妄尽无来去。莲花性无染,出水离淤泥,菡蓞开敷时,见者皆欢喜。如来无垢识,永断诸习气,清净智圆明,贤圣所归趣。犹如最胜宝,无复诸瑕翳,轮王为宝冠,常置于顶上。如来清净藏,永离诸分别,体具恒沙德,诸佛之法身。住真无漏界,清净解脱身,寂灭等虚空,法性无来去。佛现三界中,不生亦不灭,此界及他方,湛然常不动。平等真法界,佛与众生如,非断亦非常,大悲恒不尽。”(CBETA, T08, no. 261, p. 912)←本小注到此结束】!所以,能生万法者,就是真如,就是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就是如来藏,出生一切诸法!
  因此 龙树菩萨著作《中观》,就是依照 佛陀在第二转法轮所讲述的《般若经》来阐述其中的大乘的空观义理,自然是根据经典所说的“真如虽生万法,而真如不生”的义理(见注释16)来加以阐述,依照“真如”而说有“般若中观”,既然这“真如”是一切诸法的“生因”,就不是那些坚持“缘起性空”而“无因”“无有真如”的断灭空!
  如此断灭空的论者捧著“缘起性空”的名相,却不晓得这二转法轮经典所说的“真如”正理,如此之人却还要执取说“一切诸法无自性”就是“缘起性空”,可是却转而否定第八识如来藏,如此还要硬拗说他所说的不是断灭见;请问有智慧的你:一切诸法,包含出世间法,连个影子都没有了,这样还不是断灭,请问这是什么?
  如果说这时还坚持有个“缘起法”存在,所以不是断灭;请问有智慧的你,既然不肯承认这“缘起法”是个可以亲证的实有之法,没有“体、性、相、用”可以各别分说,那“缘起法”当然是言说之法!既然仅仅是言说之法,当“一切诸法”这些“所论述”、“所说”的“对象”消失的时候,此“言说”之法当然也就随之“对象”而消失,哪里还能存在?而如何不落于断灭之中?而且言说之法本身就是生灭法,哪里可以说它还能时时存在,而不落入断灭空?
  有的人则是在阅读佛经之时,望文生义,在没有综观全貌的情况下,只知道局部的经义,就以为一切法都是“缘起所出生的”,因此没有真正的实体,所以错认“缘起就是究竟佛法”!然而,我们看看佛世,当阿难尊者兴高采烈地去参见 佛陀,说“缘起法很简单”,结果当场被 佛陀训斥。
  佛陀直接说:你们小乘声闻人不懂得“缘起法”中所要说的“入胎的这个识”!你们要了解,这个入胎识是你们一直无法亲证的!你们声闻人既然都知道“六识”随著因缘而灭,都不能去到后世,那你们如何理解这深奥的“入胎识”?说到阿难哑口无言!所以,要如实理解“缘起法”,要说“缘起性空”,就不能不亲证这“入胎识”,这就是六识论者所无法接受的 佛陀的正见:第八识!
  而且,当“缘起法”是以“一切世间诸法”来作为论述的对象时,后来的藏传佛教的“细意识常住不坏”说,就已经注定无法离开 佛陀所说虚妄法的定位了;因为“一切诸法”既然都是缘起虚妄,无有真实的体性,而“细意识”即使可以诡辩说不包含在“意识”之中(然而细意识还是归属于意识),然而本身还是含摄在“一切诸法”之中,如何逃避缘起生灭的体性,而说“常住不坏”?
  又有人以为祭出“缘起法”的大旗,就解决了“生因”的问题,以为如此就是代表诠释了“一切诸法是缘起生”,却不晓得还是落于对于“缘起法”是否为“实相法”还是“言说法”的无知;如果说一切诸法是十二缘起法中所生,则应当先自问这十二缘起法(支)的每一支本身是不是包含在一切法里面?佛陀已经说一切法不能自生、他生、不自他和合缘起而生,请问这十二因缘法的每一支法哪里可以作生因呢?只能够作“缘”啊!所以如果这组成十二缘起法的每一支的法都不是“生因”,那拼凑组合而成的“十二缘起法”为何可以说是“生因”?
  所以,任何说从会生灭的“虚妄诸法”中,藉由“虚妄诸法”来说“诸法相互缘起”或“诸法相互不缘起”,以为这样可以解决“诸法的出生”的“生因”的问题,自然都是戏论,都是不了解 龙树菩萨说的“‘诸法’不能由‘诸法’来自生”的道理之人!
  佛陀在大乘法中,更说有“法”不是“十二因缘”所能包含,也不是“缘起所生”,就是涅槃【以下为小注→《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12 迦叶菩萨品〉:“我又一时告喻比丘而作是言:‘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善男子!有十二缘不从缘生;有从缘生、非十二缘;有从缘生,亦十二缘;有非缘生,非十二缘。有十二缘非缘生者,谓未来世十二支也;有从缘生非十二缘者,谓阿罗汉所有五阴;有从缘生亦十二缘者,谓凡夫人所有五阴十二因缘;有非缘生非十二缘者,谓虚空涅槃。’”(CBETA, T12, no. 374, p. 567)←本小注到此结束】;请问:如果坚持是“缘起法”,才能出生一切诸法,要如何解释“自性涅槃”的“非十二因缘”法?而且 佛陀在大乘法会之中,尽情演说“一切诸法”都是“自性本自涅槃”,请问这时是以何为“涅槃”?为何“缘起的诸法”和“不缘起的涅槃”会有关系?为何“无有真实自性”的诸法,却是有本自的“自性涅槃”一直存在?
  大乘法中更申论说,“缘起法”不是表示的法,不只是用来表示“流转还灭”的生死现象而已,它是个实际存在的法;作为推动生死流转还灭的核心与根本,这才是“缘起法”的真谛!这缘起法就是要显示这入胎识,就是第一转法轮所说的六识之上的“入胎识、如来藏”,就是呼应第二转法轮的“真如心”,就是呼应第三转法轮的阿赖耶识;祂为三界有情生死的所依,没有祂,就不会入胎,就不会产生后有的生命,就不会有生死轮回!【以下为小注→《长阿含经》卷十:“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答曰:‘无也!’‘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CBETA, T01, no. 1, p. 61)而且接下来,这个“入胎识”还会作为出生“色身、六识、六识的受、想、行”等我们认为的“我”的“五蕴”,都是要靠祂才能够增长减损。←本小注到此结束】所以祂才是一切缘起之一切法的根本所依!祂是世间、出世间法的一切的所依,由于祂而说有生死,而说有涅槃,由祂说有“有为法、无为法”、“无漏法、有漏法”,因此想要解脱三界生死,想要救度众生,想要成就佛道,一切都是要靠这第八识!所以一切法不能离开实相法而自说,这于缘起法也是如此,不论是言说之法、表义之法、十八界法、一切诸法都是来自这真如第八识如来藏!
  宗喀巴则以为在轮回生死之中,是他所爱恋不舍的意识来投胎,说意识是“最初识”【以下为小注→ 宗喀巴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识入精血,为羯罗蓝,与名俱增,成眼等四处。”←本小注到此结束】来入胎,如同世间凡夫所以为的“灵魂不灭”、“意识不灭”,不肯接受 佛陀所说的第八识才是真正入胎的“最初识”;又即使藏传佛教创造了一个可以去到后世的细意识,这细意识仍然是归属于意识,这“细意识可以去到后世”的见解仍然是 如来大力指责的恶见【以下为小注→ 佛在《阿含经》中早就开示:“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本小注到此结束】;面对佛教教主对意识的严厉的斥责,这永远是藏传佛教的心头大患,所以密宗除了要阳奉阴违之外,还得要明著或暗里刻意处处贬损 佛陀,指称 佛陀的境界远不如喇嘛们的乐空双运意识境界,这就是藏传佛教所一直遵行实践的崇密抑显的作为!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更明说三界中真正的“最极微细识”,这个“最极微细”的意识是可知的、是可证的,小乘圣者都必须先行证取这三界中“最极微细”的意识心的“无常性”【以下为小注→《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诸圣弟子复欲悟入最极微细识无常性,即于缘起如理思惟,由能分别堕自相续触所生起诸受分位差别性故,便能悟入识无常性。彼既成就如是智见,渐次于受所依止身所因诸触及余一切名所摄行,皆能厌离,生于胜解,亦得解脱。得解脱故,安住毕竟若有余依、若无余依二涅槃界。”(CBETA, T30, no. 1579, p. 830)古今中外无法脱离凡夫意识心我的一切学人,于圣教不能安住,因此往往极力于名相上作不实施设建立,密教、藏传佛教公然反对 佛陀,都是于圣教中作增益执取的愚人,更可怜的是,他们所创造的名相竟然打从一开始就被 弥勒菩萨看穿了,一个“最极微细”已经堵住了那些妄想“细”、“微细”、“极细”、“极微细”意识等名相施设之愚人的嘴巴了。←本小注到此结束】,才能进修取证小乘二种涅槃。返观藏传佛教宗喀巴、达赖喇嘛却要痴心妄想拥护这本自无常性的意识心我,于中阴境界、淫乐境界之中,创造一个永恒意识的虚妄想,又醉心于“细意识”、“最细意识”、“极细意识”等名相的不实施设,堆砌建立而妄说为一切染净法的根本所依,却无法面对圣教中,当来下生佛 弥勒菩萨所阐释说明的“最极微细”的意识的无常生灭性,请问这样连小乘解脱法的义理都如是颟顸的宗喀巴,又如何能于《广论》之中正确无误地述说大乘的正理呢?
  龙树菩萨否定真如心,也否定阿赖耶识?
  对于年轻的宗喀巴而言,无法实证第八识如来藏并不是他修学的困局,他转而抨击第八识存在的合理性,从头到底都极力反对并且攻击 佛陀所说的第八识真心,主张只要能有意识,就能够出生一切诸法;在藏传佛教的四大派里,宗喀巴确实是独树一帜,然而他还是需要有经论的依据来支持他的说法,因此他到底又借用了什么经论,来建立他个人的妄见呢?
  我们可以从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多次引用的《释菩提心论》看得出来若干蛛丝马迹,这部论的实质义理自始至终都在反对 佛陀在《华严经》中说的第八识“真心”、“一心”;当然也反对 佛陀在第三转法轮所说的唯识妙义经典《楞伽经》、《解深密经》中说的第八识,以及否定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所说的“阿赖耶识”;这就是同时反对 佛陀在第二转法轮时说的“真如”,也等同反对 佛陀在第一转法轮所说的“入胎识”。
  而上述这些广被藏传佛教的宗喀巴否定其真正法义的典籍,却也是他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作为摘录引用经论法句的来源,因此他所引用的经论的实际内涵,以及 佛陀有否在其中阐释第八识如来藏,都不是他所在意的重点,他只是以此来强调凸显他读过大经大论,来笼罩对于经论真正义理难以了解之人,并不是真的想要从这些所列举的经论,来为自己的《广论》作证!慧黠的宗喀巴巧妙地借用了佛教典籍的经题,来增加他的《广论》的可信度,来丰富《广论》表面上的内容,结果骨子里却是彻底反对其中的义理!
  因此,宗喀巴必然还会举出这部专门否定上述经论的《释菩提心论》的说法,以作为他《广论》立论的圭臬,因为这部论所说的“意识心至上”的见解,才是他真正信受的义理;从这样的认知开始,年轻的宗喀巴很早就决定要踏上与大众不同的“密宗道”,他将要藉由抨击 佛陀的第八识如来藏,来开创自己的新时代,彻底与 佛陀的教义决裂!
  当这部《释菩提心论》被传说为 龙树菩萨所造的时候,宗喀巴想必更加坚固自己对于意识心永恒的抉择;然而 龙树菩萨于第三转法轮的楞伽法会上,被 佛陀悬记以证得大乘初地菩萨果位而往生极乐世界,十方诸佛世界之中,也永远不会有未证大乘第八识的初地菩萨,又如何会有大乘初地菩萨会出来反对 佛陀在三转法轮所说的妙义呢?而且,哪里可能说初地菩萨会公然造论来否定《华严经》、《楞伽经》、《解深密经》的说法?能够证得初地的果位,都还得依照这些经典中的义理才有可能实证的!所以单从初地菩萨的果证来观察,以及这些经典弘扬第八识如来藏的正理,并极力破斥意识心常住不坏的恶见,就可以了知 所谓“龙树菩萨造《释菩提心论》”的说法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颠倒是非的说法!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因此,藏传佛教伪称为“龙树”所造的《释菩提心论》的义理,除了让无因唯缘论的“应成派中观”得以成立以外,并没有其他可以利益学佛人的目的!而宗喀巴这“应成派中观”的法理,正好是 佛陀说的断灭见,是恶取空者,是恶法中的恶法,任何一位初地菩萨都不会堕入如此的恶见,更何况会出来造这样的恶见论!
  然而伪托 龙树菩萨的名字而造论,甚至伪托成诸佛如来所说的佛经,都是天竺晚期佛教的密教人士常作的事情,不足为奇,也不足为训。因此,当我们看到宗喀巴的传人─达赖喇嘛还要继续依照这样文理不通而诽谤 如来甚深妙义的“伪论”来说法,实在是令人觉得无智,甚至他还说“龙树菩萨不但是上根者,而且是上上根者,最顶尖的大乘圣者”【以下为小注→ 达赖喇嘛于《释菩提心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讲授》提出,实际上,在藏传佛教的人的心目中,不认为 龙树菩萨的证量是仅止于初地菩萨的。←本小注到此结束】,可是这句话对于初地菩萨并不适合,因为初地菩萨才刚开始进入第二大阿僧祇劫修行,在他的眼前,还有漫长的二大阿僧祇劫的生涯岁月需要经历,所以任何一位刚入地的菩萨,没有人可以堪受如是“最顶尖”的赞誉。而密宗的根本居心是以《释菩提心论》来否定 佛陀正法,因此达赖所赞誉的推崇意识心的“龙树”,只是被利用来伪称为造论者的“假龙树”的“图腾”,不是 佛陀金口授记的初地菩萨 龙树。
  在西藏一地,藏传佛教大幅度提升 龙树菩萨所修证的果位,甚至有人是直接将 龙树菩萨当作“佛”来膜拜,因此伪托假造是 龙树菩萨的论著出现,以博取建立广大的公信力,就不令人觉得奇怪了!因为透过圣位菩萨的名义来笼罩人,甚为方便,往往也都能达成效果,这就如同宗喀巴以 观世音菩萨作为其弟子的转世来笼罩人一样!
  因此藏传佛教借著 龙树菩萨的名义伪造出来的《释菩提心论》,先将“意识常住不坏”的见解深植人心,再来顺水推舟,建立“细意识常住”的理论,让意识境界的双身法立于不败之地。再来掺入“一切法空”、“缘起性空”的名相,这意识心于双身法之中,便可以“享受淫乐”又可以“体认法空”,如是“乐空双运”的“无上瑜伽灌顶”便能水到渠成。然而,当藏传佛教在意识心的“常住永恒”与“一切皆空”之间摆荡,却一点都没有意会到这就是常见外道与断见外道的恶见,仍然浑然忘我而继续与信众淫乐!
  然而能够真知灼见了解藏传佛教堕于常见与断见的人,毕竟很少,因此宗喀巴大力弘扬《释菩提心论》,假藉“龙树菩萨”名号的威信,让自己从“意识心的虚妄性”的困局中来解套(甚至今日的达赖喇嘛也不得不然弘扬这部论);否则,当意识继续被人依 佛陀圣教及实证的现观而指证为生灭法时,意识境界的双身法乐空双运理论与行门,当然也要被归类为生灭法,又怎能继续推广弘扬呢?
  而对于藏传佛教来说,他们认为不必历经三大阿僧祇劫就能“即身成佛”,所以虽然菩萨才刚入地而生到如来家,也等同于是要快速成佛了!而且以“即身成佛”的飞快速度,藏传佛教上师心中的 龙树菩萨,在一千多年前往生到极乐世界,时至今日,当然是早已成佛了,无怪乎他们都要将 龙树菩萨当作是“最顶尖的大乘圣者”来膜拜了,也无怪乎要伪托为菩萨的著作,这样“独尊龙树”、藉由“龙树新佛”来打击“佛教”的第八识如来藏的态势,必然是行走于邪僻之径的藏传佛教的大势所趋!
  然而从事实上来看,龙树菩萨的《中论》却是依第八识如来藏的中道性来建立、来阐释的;若是依第六意识来解释 龙树菩萨的《中论》,却不免被 龙树菩萨的《中论》真义所破;等到不久以后有人将 龙树菩萨的《中论》的真实义批注出来时,证明 龙树菩萨从始至终都是弘扬第八识阿赖耶识而否定第六意识,届时藏传佛教达赖喇嘛等人,对他们一向否定的第八识如来藏,又将如何自圆其说?对他们一向推崇的 龙树菩萨,又将如何面对?
  《广论》以无自性来看待第三转法轮的经典
  宗喀巴在应成派中观里,大力阐扬“无自性”;甚至不惜扭曲 佛陀的说法,将“涅槃实性”、“诸法自性涅槃”中的“实性”都变成“无自性”,彻底否定三转法轮诸经中所倡导的第八识真实义。然而他可能误解的根据在哪里?
  佛陀在第三转法轮的经典《解深密经》中,根据三种能变识的“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等三种体性,深入阐释“三无性”,说明“无”。然而对于不了解 佛陀所说深妙理的人来说,到底是“有自性”还是“无自性”?依旧是一头雾水的。
  然而这道理对于真正证悟的祖师或现代证悟菩萨来说,已经是说得很清楚了。我们且举“圆成实性”为例,佛陀的意思【以下为小注→《解深密经》卷二〈5无自性相品〉:“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CBETA, T16, no. 676, p. 694)
  《显扬圣教论》卷十六〈7成无性品〉:“圆成实自性,由胜义无性故,说为无性,何以故?由此自性,即是胜义,亦是无性,由无戏论我法性故。是故圆成实自性,是胜义故,及无戏论性故,说为胜义无性。应知于依他起自性,由异相故,亦得建立为胜义无性,何以故?由无胜义性故。”(CBETA, T31, no. 1602, p. 559) ←本小注到此结束】是:“圆成实”这样的“自性”,就是圣者之内所自证的“胜义”,非是观待任何一个外法或语言文字而施设名言成立的法;所以说“圆成实”的“自性”,即是离开文字名言建立的真正“胜义”,又“无一切戏论”的法性、体性,所以说为本来“胜义无”的自性!又“胜义”毕竟只是意识心证得如来藏后所拥有的智慧所知而安立,对于“心行处灭”的“胜义心如来藏”自身而言,并“没有胜义的自性”可言,不假观待任何“有自性、无自性”的名言,又无所谓意识心之证得不证得此“胜义心”,而本来如是,依此而说“胜义无”,如是本来“无有胜义自性”的自性。
  然而世间凡夫只是从文字表相去附会,看见“胜义无自性”中有个“无”,便因此以为胜义的圆成实性也是无有自性,因此还可以继续说诸法皆空、世间的一切法空,又说出世间的胜义也是空,因此“圆成实”也是空无自性。如是之人,完全误会而不晓得 佛陀真正的意旨!所以藏传佛教的中观师们同样抱持著“无自性”而喊得震天价响,却只是一场读不懂经典而误人误己的闹剧!
  所以,《解深密经》说第三转法轮的经典妙义,是 佛陀转正法轮中,第一甚奇、最为希有,没有更上的法轮;是真正了义,不容任何诤辩议论【以下为小注→《解深密经》卷二〈5无自性相品〉:“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CBETA, T16, no. 676, p. 697)←本小注到此结束】!以“显了相”来明白显说这第一义谛,不同于第二转法轮的“隐密相”而“犹未了义”!
  因此,这胜义自性,本来从第二转法轮开始,就说“自性涅槃”,直至更为殊胜的第三转法轮,仍说“自性涅槃”!无有众生一切“戏论我”的体性法性,以此“离开诸众生、凡夫、二乘的自性”的体性,而说“无自性”的体性,而说离开一切“名言之我”的体性;而说“圣者内所自证的胜义”是本自涅槃。自性涅槃常住,如何可被说成是藏传佛教宗喀巴所喜欢的“什么自体性也没有”?所以此第三转法轮经典所说的第一义谛,绝上妙谛是超过凡夫的寻思境界,堕入六识论中的一切凡夫都无法理解!
  所以,当藏传佛教宗喀巴、达赖喇嘛认定应成派中观的“有缘无因”的见解,就会从经文表面上去赞同这第二转法轮的“隐密相”讲的比较殊胜,符合他们所要的“一切法空”,却不知第二转法轮的真如心的真实义;而且并会依此而来贬抑第三转法轮的“显了相”所阐释的第八识,认为第三转法轮的义理远远逊色于第二转法轮的义理,甚至公开指责说 佛陀宣演法轮的次第颠倒!我们只能说藏传佛教的这些愚人自以为懂得经典,然而实则都是误会佛经表面文字之人,所以才会一错再错,以“无有任何的自性”来作为基础,来否定“本自涅槃”、“自性涅槃”的大乘法!
  所以,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喀巴才会否定这讲解能生一切万法的真如的《解深密经》,毫不清楚 佛陀于此所说的“七真如”,依此而阐释真如─阿赖耶识的各种面相,哪里是主张毫无自性、也无有“真如心”的宗喀巴所能体会于万一的呢?即使是他们自以为懂得的第二转法轮的大乘法,也是百般误解,所以 佛陀才说这是“隐密相”的说法;不懂的人就喜欢装懂,因此到了第三转法轮时,佛陀以“显了相”明白宣示这真心的正理,就和他们所以为的真相抵触,孰不知,他们是一开始就全然不解第二转法轮的大乘经典!真的是误会一场!
  涅槃也是梦幻不实?
  当藏传佛教宗喀巴极力主张一切诸法都无有自性,连“涅槃”也无有自性,这可能是因为他又误解了佛经,在《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说:“如果有一个法超过于涅槃,我也说它如同幻、梦一般”【以下为小注→《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2释提桓因品〉:【须菩提言:“诸天子!设复有法过于涅槃,我亦说如幻如梦。诸天子!幻梦、涅槃,无二无别。”】(CBETA, T08, no. 227, p. 540, c16-18)←本小注到此结束】,这对于这些压根儿就没有打算来“求证涅槃”的人来说,真的是如同天降甘霖,藏传佛教的学人从文字表面的涵义来观察 佛陀所要说的义理,因而误以为:涅槃也是空无、没有自性【以下为小注→ 达赖喇嘛认为这些法、包括涅槃,都是空无自性。这段话,也被宗喀巴于《密宗道次第广论》中引用。←本小注到此结束】。
  然而这段经文实际是在说:即使是涅槃,也是因为先有真正的“实际法”存在,才有涅槃可说,才有“涅槃”的“名言文字”的建立。因此,不论是“涅槃”的名言,甚至超越涅槃的名言,都必须根源于实相法,方有此“名言文字、语言名相”的建立。
  而一切诸法既然都是由此实际法之所出生、所显示,因此有出生,就会有消灭,世间一切诸法似有,而非是“真正实有”,因而如同梦幻一般。而此出世间的涅槃名言,亦是由此实际法所显示,亦同于梦幻一般,都是必须依此圣者内所自证的“实际法”而出生、而显示;因此一切的一切,都如同幻梦一般。依此而说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生死法、涅槃法,如是一切法皆不离此“实际法”而单独存在,因此说“诸法实相”就是“涅槃实相”,因此说“诸法、涅槃”不二、“轮回、涅槃”不二、“生死、涅槃”不二,因为都是以这“实际法”─阿赖耶识作为其根本。
  因此 佛陀说:那些尽情在揣摩“如来究竟会入涅槃”、“如来究竟不会入涅槃”【以下为小注→《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12迦叶菩萨品〉:“善男子!若言如来毕竟涅槃、不毕竟涅槃,是人不解如来意,故作如是说。”(CBETA, T12, no. 374, p. 564)←本小注到此结束】的人,都是不了解我所说的佛法,因为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本自涅槃,没有外在的涅槃可说可道!
  我们在此要慨叹:凡夫不能亲证 佛陀所说的第一义谛之法,难得可以于此世界发真正的大心,因此都是将自己所以为的六识的经验,作为他一生之中,直至生命终了时刻,所坚信持受的轨则!如是之人,对于世间常人所不能解释的,则往往如同一般人所以为的“直觉”、“灵感”、“潜意识”来加以笼统含摄,这都还是笼罩于自己坚持“意识是永恒”的黯光之中,永远无法脱离意识心的执取,永远无法断除我见,也永远是与佛法无缘的人,永远会与“神通、通灵、变化”等相应,不会踏入破除自己的恶见的佛法修学历程。因为他无始以来,就是对于自己无穷辈子所热爱喜悦的“意识心我”一直深深地执取,超过世间的一切所有,因此他永远会活在他自己生命的阴影之中。然而这样的黑暗,对他而言,只会永远地当作是真正的光明!
  《广论》“一切法空”之本质是断灭空
  佛法所要说的“自性”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够支持自己这个法本身,能够独立存在的体性,这个法是自在的,祂是本有的、常住的法,而且祂是世间一切有情生命都各自具备的,一律平等、无欠无余的真实心性。
  然而提到了“自性”,藏传佛教宗喀巴的看法又是什么呢?当他在《广论》中所自诩的殊胜“止观”透露出他是以“一切法空”来作为根本,说一切诸法都“没有真实的自性”,他所谓的“一切法”也包括 佛陀所说的“真如”,也包括法界实相,对他而言,“法界究竟的实相是空无”,因为他以为“实相就是无相”,因此没有一个实际法存在,也不需要探究与追寻,只要了解这世间就是虚幻,这就是宗喀巴所以为的究竟佛法!
  当藏传佛教宗喀巴认为一切诸法都不具备这样的自体性,都是“空幻不实”,又不赞同 如来所说的第七识、第八识,最后到头来,当然是全部归于毁灭:“空无所有”。这“断灭”的文字虽然没有出现,但实质还是“断灭”啊!作什么努力、修学、精进,都会变成唐捐其功,这就是断灭!《广论》中想要引导大众成就这样“即身成佛”的佛果,到底是什么佛?这样立足于“一切法空”、“缘起性空”的佛?如何能够在“永无自性”之中来维持自己“佛果的自性”?如此藏传佛教的“成佛”不过是不折不扣的戏论!
  然而,为何同样说“一切法空”的大乘和小乘佛法不会变成藏传佛教所说的“断灭空”呢?因为 佛陀开宗明义便说:佛法不是世间以为的断灭见,也不是世间以为的永恒常见。小乘人信受佛语,知有涅槃真实清凉,虽灭一切法,而仍有究竟之涅槃法不空!
  大乘未悟的菩萨笃信佛语,知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假外求,现实、真实、清凉,于是现前方便安立“如来藏”,相信一切诸法皆是如来藏之所生所显,因此一切诸法不是究竟的空无断灭!
  大乘证悟的菩萨们则是加以亲身履践,实证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实证如来藏能生诸法的体性,因此说现证“涅槃生死不二”,诸法依“空性如来藏”而出生,因此说“一切法空”,“一切法真如”、“一切法本自涅槃”!在这些万法成就的根本因、出生的根本因,佛陀直接说这都是这真实心如来藏的体性。
  我们用一个譬喻来说明藏传佛教《广论》所误认的“一切法空”,藏传佛教宗喀巴以及《广论》学人心中真的相信可以成佛吗?那如果依《广论》所说一切法都是空,那么《广论》的密宗道的“即身成佛”这“成佛之法”,其本身是不是也属于这“一切法”所含摄?它最后趣入的“成佛”本身到底是不是“法”?如果说“乐空双运无上瑜伽”不是“法”,为何要说证得“法身、报身”、成就“法身佛、报身佛”?如果以上这些都是“法”,还是归属于这“一切法”,还是一样属于“一切法空”、“空无似有”的“法”吗?这样还是毕竟的“空、无、断灭”!
  当《广论》自称成就不生灭的乐空双运报身佛果时,竟又同时说一切法空而成为断灭空,这样六识论的“一切法空”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戏论。这就是印度教瑜伽的断灭论的见解!如此的“一切法空”的见解,就和坚持断灭见的人并没有任何不同。如果修习藏传佛教《广论》的喇嘛说:他们主张的一切法空,是不属于这样的“一切法空”。请问这“不空”的法,到底是 佛陀所说的哪一个“实际法”呢?
  如果密教说本来就没有一个实际法,因此没有一个法有“自体性”,那后来“成佛”,所成的佛哪里来的“自体性”呢?
  一切法就包含了成佛之法,那这个“因缘际会的因缘法”既然没有真正的自性,为何可以出生有真实自体性的“佛”呢?
  既然没有“自体性”,为何要称为“佛”?
  如果“成佛还是没有自体性”,就代表未来成佛之后,还是会变化、变异、苦、空、无常,那为何要成佛而称为“佛”?
  什么是藏传佛教所说的“佛”?
  难道藏传佛教主张的“佛”也不真实?
  既然一切都不真实,口口声声说要学密、要学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只是要藏传佛教的“乐空双运”意识、身识的境界吗?
  这是哪一个门子的幌子与骗术?
  《广论》中无法支持因果轮回业报的意识心
  宗喀巴在《广论》中说到:善恶的业果,是因为无明,会于“识”上来作熏习【以下为小注→ 宗喀巴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由愚业果无明起不善行,于识熏建恶业习气,令其堪成三恶趣中果时之识乃至于受”宗喀巴:“起欲界摄戒等福行,及上界摄奢摩他等诸不动行,于识熏习妙业习气,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识乃至其受。”←本小注到此结束】,增长“习气”。然而信受六识而否定阿赖耶识的宗喀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任何一个心识可以来产生业种、来携带业种【以下为小注→ 有人以为说根本不需要有什么心识来产生、携带、实现业,自然就会产生,这就是因缘所生法。如此的人连“因缘法”到底是要说“表示法”的名言文字,还是本身就是“实有法”,都不清楚。
  如果是“实有法”,这“实有法”它的“体、性、相、用”各是如何?在何处住?为何会住?它的实有体性是什么?它与每位众生的关系是什么?它本自独立,那众生成佛的时候,这“实有法”是属于这成佛者,还是从“实有法”分割出来?为何 佛陀要说这“实有法”是本有的?←本小注到此结束】。
  比如说,意识要如何能够携带业种?意识本来就没有这个功能!业种在成立之前,必须先有一个能够产生诸法的种子,又能够依照种子功能来实现诸法的心;请问这意识心如何能够产生业种?意识心又如何能够根据业种来实现诸法?业种在哪里?意识心哪里知道?业种有多少种的种类?需要实现的法有多少类别?什么时候应该实现哪一个法?什么时候又该灭去哪一个法?意识心对此可说是全然无知,因此无法扮演产生业种、实现诸法的功能,当然不会是具备这样功能的心。
  况且,意识心本身还需要“意根”和“法尘”来作缘而后才能出生,这样被出生的法如何能携带业种而不失呢?在唯识五个分位之中:眠熟无梦、正死位、闷绝无知、色界的无想定、第九次地定的灭尽定,意识心都消失了,请问这样前一刻所携带的业种要寄放在哪里?而且,这样生灭的意识心却要自己取出自身的意识种子,这样来出生自己意识的这个法,如此便直接违背 龙树菩萨的《中论》“诸法不自生”的原则,这哪里是佛法呢?
  宗喀巴认为前一世的六识为“因位识”,后一世的六识为“果位识”【以下为小注→ 因位识与果位识的正理不是六识论邪见所能贯通的,必定处处矛盾;必须要以八识论正理来才能符合因果的正理。←本小注到此结束】。但是他并没有想到,前一辈子的六识等“因位识”是不能去到未来世的,是不可能如他所说成为后世的果位识的。从世间现量及 世尊阿含圣教来看,都知道舍寿之后,前六识必定坏灭;有情入胎以后,在下一世的五胜义根还没有发育成熟之前,意识等前六识根本还没有出生。因此,如果依照宗喀巴《广论》所说的六识论来建立诸法,那前世的六识等“因位识”在此刻入胎之后,已经灭了,但是后世的“果位识”此时尚且还来不及出生,业种就会成为前后世没有联系的状态而中断了,因果律的轨则即被他破坏了。然而,这世间的因果律还是继续在运行著,不因为《广论》中的错乱说法而被毁损丝毫,这已证明了《广论》的说法是违背圣教也违背理证的。
  所以这前生后世之间的因果联系,不是靠人们想象有一个“不灭的灵魂、永恒的意识”来贯串,因为这都违背事实的真相,也不是 佛陀已经告诉我们法界的真实现象;这轮回中的生死是必须靠这本来存在而不坏之第八识业田所含藏的种子来成就、来产生,而此业田不能是“假托之言”而“无有其法”,必须是“实际不坏之法”而“本然存在之法”,能够执藏业因、承受业因、是受熏习的所熏法。这“业田”必须是实际之法,而不是缘生之法,并且是可以被菩萨们实证而加以传授及解说的。
  但是宗喀巴《广论》中所以为常住不坏的六识,乃是夜夜必断、世世必灭之法,也是世世独立而不能来往三世的生灭法,无法解释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因果轮回”事实,也无法担任起这兑现实现“因果轮回”中的染净诸法业种的功能的角色。
  意识心的虚妄性与无法事事作主的体性
  二乘人所证得的菩提(觉悟)为何不是意识心的法,而是以“意识心灭尽”来作为正见?因为二乘圣人信受佛语,从而了解意识心的虚妄性,现观蕴处界乃是无常性,尤其意识更是缘生缘灭的体性;他们因而离开了意识心的束缚,而证得于“蕴处界苦、空、无常、无我”的解脱知见。因为我们可以从几个地方来观察意识的虚妄性,也同时确定祂也不是能完全决定作主的心识:
  1.当睡眠之时,并不是意识到哪里去睡觉,而是祂已经消失不见了。
  2.接下来,睡得很熟,都没有在作梦,这时意识心中断了。
  3.当身体的疲惫消除一大半时,意识会被驱唤出生,然后开始作梦。这时好像是原有的意识心“醒过来”,其实这是重新生起的意识。
  4.当一位赌徒的意识心下定决心说要改变恶习,可是直到其左手的手指头都几乎剁光了,还是无法戒赌,显然这意识不是能作主的心识。
  5.意识心下定决心说要开夜车温习功课,结果晚上过没多久,就睡著了。
  6.意识心决定说:不要失眠,不然明天会没精神,结果晚上照样睡不著。
  7.意识心决定说:我是学佛人,不要生气起瞋,结果听到一句话不顺耳,马上无明火出生,结果又与他人大吵一架。
  这些都可以简单说明,这意识心根本是生灭的,而且不是最终能作主的心,这样的心识如何可作为“一切染净诸法的根本”?
  《广论》说大贪之后,会反转?
  许多人揭露了古今中外藏传佛教的喇嘛有行淫欲行,而且指出佛教的出家众在任何境地都不能行淫!然而藏传佛教在被拆穿了必须性交行淫的西洋镜之后,干脆提出了一个奇特的“反转法则”说法,他们荒唐的说:越是大贪,越是能够远离贪欲,甚至可以证得清净无贪的佛果!
  我们从世间法看到的则是,除了刚才所说的赌徒的例子以外,即使是身为研究毒品的专家,对于毒品这么了解,但当他想要试试毒品,试了以后还是会陷进去,还是没有办法脱离毒瘾的。所以,贪欲是会时常引起的,越是大贪,就如同世间的人越是贪爱某些法,越是无法离开这些法的束缚,越来越是痛苦,越陷越深。因此藏传佛教的“反转法则”乃是欺骗无智迷信的人,具备理性的人是不会相信这种荒唐的说法,因为它违背事实。
  当过藏传佛教喇嘛的秘密性奴隶的苏格兰的出家女尼:June Campbell,作过当时将近八十岁的卡卢仁波切的“密教无上瑜伽”的性爱工具【以下为小注→ 苏格兰宗教哲学家June Campbell写了一本书,《Traveller in Space─In Search of Female Identity in Tibetan Buddhism》《空行母:寻找藏传佛教中女性之定位》,内容叙述这如何变成西藏仁波切的性奴隶的经过,并且阐述整个藏传佛教的无上瑜伽的修行,根本就是男女裸体作爱,不是任何神圣的境地,根本是大幻想、大妄想!←本小注到此结束】,她最后经过十几年,才从这痛苦中走出来,一无所获!因此揭穿了藏传佛教骗人的把戏,这说明白的一点是,想要把“性侵合理化”,这才是藏传佛教所宣传“大贪反转”的真正目的!
  婆须蜜多菩萨以法庄严来成就淫欲者的惭愧善根—破除反转的谬论
  藏传佛教有人便举《华严经》里的婆须蜜多菩萨的密行为例,以为大贪可以逆转成就佛果,然而真正的事实是什么呢?首先,婆须蜜多菩萨建立了广大殊胜庄严的宫殿、楼阁、林园,妙宝装饰,如是的道场显示无边的威德,还有数不清的眷属都是秉持菩萨威仪戒律庄严的大乘行者。婆须蜜多菩萨本身更是加倍庄严,身上放出广大光明庄严、装饰庄严,义理谈吐庄严、又能演出不可思议的甚深法教,如此的道场庄严能摄受那些淫欲念来的行者,转化成为清净念,因为在这殊胜庄严的道场之中,没有可以引起淫欲念的方便缘起。
  婆须蜜多大菩萨又能根据众生的根机程度,随时现出不同庄严的女相,能够让那些本来贪痴的众生,最后完全远离贪爱与愚痴!不论是男众、女众,都会因此而感受自己淫念的污秽,如此单凭来者的善根以及婆须蜜多菩萨的甚深庄严威德,就能感人如此至深,无须任何加行,瞬间获得佛门中的不可思议的三昧。即使有时遇到特贪的有缘众生,如果还有较重淫欲的我执的执取,虽然已经淡化,但还仍有一丝对于淫欲的细微执取,当他(她)越靠近菩萨,越是自惭形秽【以下为小注→《华严经》古来有三个译本,所显示的都很清楚的是菩萨殊胜庄严,其中有一句,是第一译本中的“共我宿”,然而后二译本皆无,而且此穿插之语句,显见次第脱序。其余所见,皆是菩萨庄严。其中顶多就是如西方之人之亲脸颊或拥抱,如果这称为公然淫行,那西方人几乎从上到下都要依法起诉?然而并非如是。因此,无可简择有任何淫行、非梵行之处;根据《楞严经》的说法也是一致,不可能法界有任何一位菩萨可以透过淫行而证悟菩提,任何一位三贤十圣的菩萨也都不被允许以淫行来开悟众生,而且婆须蜜多菩萨乃是开演大乘八识论正见,不是主张六识论的邪见。←本小注到此结束】,因此婆须蜜多大菩萨以菩萨的方便怜悯摄受,以亲吻脸颊或拥抱等方法来安慰摄受加持这些还有一分贪欲执取的行者,这些行者因此领受身心清凉,惭愧心的善根增上俱足,而能生起法道上的不可思议的自性清净戒体,依此而远离粗重的男女贪欲的束缚;乃至因缘殊胜而于第一义谛建立因缘者,便能于出入道场、见到菩萨……等一切诸行之中,便能受菩萨方便开引而悟得第八识如来藏,因此而转依如来藏本来清净的自性,于是断离欲贪;这正是说明法界菩萨的教化不可思议!所以如是之中,并没有任何淫行中的乐触境界!绝对不是藏传佛教所胡诌的“反转法则”之后所堕的欲乐大贪境界!更不是《广论》密宗道的淫欲大贪不堪的境界!
  当知婆须蜜多大菩萨是以种种不可思议的“佛道的庄严”:“道场庄严”、“眷属庄严”、“教化者甚深庄严”─“化主庄严”、“演法庄严”、“光明庄严”、“变化庄严”来慑服摄受大众,然而如何产生这些庄严,藏传佛教乃是闻所未闻!
  贪瞋痴是道?
  藏传佛教这群人,连黄教至尊的宗喀巴都读不懂佛教经典的真实义,如俗话说:“不识字,又兼没卫生”(河洛话),因为他们不能理解经典中所说的“真如”的意涵【以下为小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一○〈15现世间品〉:“一切相智真如即善、不善、无记法真如,善、不善、无记法真如即世间、出世间法真如,世间、出世间法真如即有漏、无漏法真如,有漏、无漏法真如即有罪、无罪法真如,有罪、无罪法真如即杂染、清净法真如,杂染、清净法真如即有为、无为法真如,有为、无为法真如即三世真如,三世真如即三界真如,”(CBETA, T07, no. 220, p. 604)←本小注到此结束】,以为染污的三毒都既然是真如,那就继续贪、大贪,广修双身法的无上瑜伽,以为这当中就是真如实性。如是不能了解菩萨在修学的过程中,所证得的真如本身乃是非有贪瞋痴的心,也非意识调伏远离贪瞋痴之后而转变的无贪无瞋无痴的心,而是真如心本身就非有贪瞋痴、非离贪瞋痴【以下为小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五〈41佛母品〉:““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如实知彼诸有情类贪瞋痴心如实性,非有贪瞋痴心,非离贪瞋痴心。何以故?如实性中,心、心所法尚不可得,况有有贪瞋痴心、离贪瞋痴心!”(CBETA, T06, no. 220, p. 556)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一六〈46趣智品〉:“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调伏贪、瞋、痴性为性,远离贪、瞋、痴相为相,远离贪、瞋、痴状为状,远离贪、瞋、痴貌为貌。复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调伏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性为性,远离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相为相,远离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状为状,远离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貌为貌。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性、相、状、貌,乃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信解。”(CBETA, T06, no. 220, p. 614)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九〈8胜军品〉:“若菩萨摩诃萨能于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学,则便渐近一切智智,如如渐近一切智智,如是如是得身清净,得语清净,得意清净,得相清净,如如获得身、语、意、相四种清净;如是如是不生贪、瞋、痴、慢、谄、诳、悭贪、见趣、俱行之心。是菩萨摩诃萨由常不生贪等心故,毕竟不堕女人胎中,恒受化生离险恶趣,除为利乐有情因缘。是菩萨摩诃萨从一佛土至一佛土,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乃至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常不离佛。”(CBETA, T07, no. 220, p. 49)←本小注到此结束】,然后这样证得非贪非无贪、非瞋非无瞋、非痴非无痴,能够实证第八识真如心,而现观了解贪瞋痴之中隐藏的实性乃是真实与如如,而且非有贪瞋痴的心以及心所。所以 佛陀说有七真如,其中便有“邪行真如”、“安立真如”,因此“一切法真如”,一切法都不离开第八识如来藏真如!
  因此,这些都是显示不可思议的法界实际,都是要实证而了解第八识阿赖耶识之后,方能于此心体之种种不变易的真如自性相貌作简择,方能如实领受七真如的体性,而真正了解经典为何说“非贪非无贪、非瞋非无瞋、非痴非无痴”!这样的智慧哪里是连阿赖耶识的体性都不清楚,却执取这些双身法淫欲中、贪爱中的意识心以及心所有法的藏传佛教的人所能理解的呢!
  要探究“禅定能否走向真实解脱?”之前—先了解如何才是世间的禅定!
  至于说如果要实证色界法的禅定天身,实证了禅定也只是世间法,这还不是大乘的波罗蜜。而我们先说如何发起世间所谓的禅定,就拿最基础的初禅来说,其中的关键就是在于必须远离欲界的爱染以及瞋恚;当我们于贪的情境或是瞋的情境当中,产生很大的执取,这样随伴而生起贪瞋的心行时,身体会有觉受一起现起而取著,因此这样欲界法的受用,就会继续感得欲界身,从而使得自己对于这些法上产生更多的贪著和执取,最后更是变本加厉,无法舍离;这样强烈执取欲界法的受用,便不可能证得出离欲界法的初禅功德。
  如是一直相应种种欲界法的喜乐或是忿恚之法,这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便不会生出色界天身,因为意根都是于此欲界境界之中;要等到意识心都不觉得欲界的境界有何执取,以及连对身体的粗重感受都渐次变淡,又能远离种种妨碍禅定静虑的掉悔、睡眠、怀疑等三盖的烦恼,才有机会因为心离欲界法而证得色界的初禅。
  然而原本就无法舍离这粗重淫欲法的藏传佛教《广论》乐空双运境界,绝对不可能成就这“根本禅定”─初禅【以下为小注→ 然而许多人还是不明白其中的关键:只要对于男相女相有细微的执取喜受,不论有无淫欲,都是不可能得证初禅,这样的喜受会使得行者喜欢和异性“攀缘”,亲近说说话,这都是欲界中人的细微男女亲近的相貌,这样是不可能证得色界“无有男女”的中性天身的境界,这样的细微的攀缘都是意根的甚深执取,如果不晓得此理,天天打坐也无济于事!即使是已经证得初禅者,若因为回到过去的“攀缘”,就会很快失去初禅!←本小注到此结束】!如果连初禅都办不到,何况是二禅、三禅、四禅等等更深的禅定呢!色界天中何曾有谁抱著异性呢?连男女性的差别都不存在了,哪里还有抱著异性交合的“佛”?每位色界天人都是中性身啊!这就是远离欲界爱的果报啊!但《广论》密宗道却说要观想成就色界天身而抱著女人乐空双运,真是不懂三界世俗法的大妄想。
  即使依照宗喀巴的层次,他想那色界天的禅定太难了,因此改换成追寻欲界天的欲界定境界时,也必须符合欲界天的天人法的道理。然而藏传佛教所谓的天身,却是在强调修学“天瑜伽”的同时,是假想天人男男女女都在两两性交和合,在那里作爱的,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天瑜伽”,也就是宗喀巴所主打的“无上瑜伽灌顶”。然而宗喀巴他可曾想到说:欲界天的天人一层一层上去,是越来越清净,化乐天人们已觉得淫欲行是“味同嚼蜡”,心不喜乐,这哪里是宗喀巴一直耽著于“乐”、“空”的双人双运的“止观”所能回过头来了解的呢?
  佛陀一再地强调说:出家者不能以淫欲作为修持,一切皆不能行淫;将淫欲当作是修行的人,就是“蒸沙来煮饭”【以下为小注→《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六:“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CBETA, T19, no. 945, p. 131-p. 132)←本小注到此结束】!沙子再煮个百千万亿劫,还是一堆永不成饭的“沙子”!这一段精彩的解说,将留待附录的地方,和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十三、十四卷的简易解释来作比对,看了之后,大家就可以了解“为何《广论》弘扬的藏传佛教不是佛教”,“为何佛陀绝对和密教的佛、藏传佛教的佛一点关联都没有”了!
  断除“意识心为我、为永恒”的见解—走向小乘须陀洹初果的见地
  佛世的比丘、比丘尼这些小乘声闻出家人,听了 佛陀的教导以后,法喜充满,当法会结束后,就信步走到树林下、冢墓间,在这些空旷无人打扰之处,来作静静的思惟思虑,现前观察并且回忆过往的经历,开始一点一滴的抽丝剥茧观行,从“我”这个生命存在的本质开始思考:
  这些构成“我”的内涵是什么?我是什么?什么是我?
  这些内涵是 佛陀所说的什么?
  这些内涵,其中哪一个是具备永恒的特质?
  哪一个具备不灭的特质?
  这些构成“我”的内涵,会产生什么“苦”?
  这些“苦”的来源,是不是因为“我”?
  这些“我”是不是 佛陀所说的“意识心”、“色身”、“五识”……?
  这些“我”是由“五蕴”所构成,这样的内涵已经观察清楚吗?已经清楚的见到吗?已经清楚了解吗?
  修学小乘法的出家比丘、比丘尼,如是看清楚意识心的虚妄,经过缜密细微的观察与思考,他们会发现人生的种种,皆是“现苦、后苦”的来源,以往、现在的诸行,都是“无常、变异、生灭”,这些都没有真正的实质,都是苦的根由,都会趋于“坏、灭、苦、空”,这些“苦”就是因为不晓得本际的真实面,都错认蕴处界内的其中一法为本际,这就是因为“无明”,而导致这些种种的“诸行造作”,而这些造作的最大根源就是因为有“我”,因为虚幻地取这个“色身、心识、想、受、行”,来作为“我”。如此慢慢观察,深入了解蕴处界诸法的真实面,如是蕴处界的种种,全然都不具备“涅槃永恒”的特质,都不是“我”,都是“非我”。
  当能够观察的心识和所观察的境界,都是虚幻不真实,都不是“我”,如此对 佛陀大师再无有疑惑,一切以往所施设的种种不如理的戒禁也一起断除;如是知见永不再动摇,断除了身见(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证得了小乘的初果,而预入圣流。《广论》却教导藏传佛教信徒要反过来,要认定声闻初果人所否定的意识生灭法,要认定意识是常住的自我,是永不坏灭的真实我,于如是的身见等三结就牢牢地绑住学《广论》的藏传佛教徒众,永远都无法证得声闻初果。
  我们回到佛世已经证得声闻初果的小乘人,他开始继续断除我执,他了解这世间诸法都是一直在生灭,如此周而复始,而没有停歇,这就是轮回。但这其中,确实有 如来大师所说的一个出世间的真实涅槃法,所以想要到这个永久的休歇处,就唯有将自我的存在(我慢)消除,将自我“想要生存、想要存在、想要现起、想要出现、不想要消失”的念头,予以彻底消灭,这样不会再出现一个未来后世的存在。因此三界法随著这位入无余涅槃的小乘人一起消失,小乘人“入涅槃”成就“二乘解脱道”。《广论》的说法则是完全违背 佛陀教导的声闻解脱道理论与法门,连显教中最基础修证的声闻初果都无法实证。
  大乘法乃是修学真实的法,是以成佛作为标的,也是同样要断除这些小乘初果人所必须断除的身见、疑见、戒禁取见,除了断除这“世间有实际的法”之外,还要亲证法界实相,在菩萨还活著的时候,现下就能证得涅槃本际─真实因如来藏;这空性如来藏,这不空如来藏,这个因果的所依心,这个法界的实相,这个真如心体,这个万法的根源,都在亲证第八识心如来藏时就可以如实现观,因此所证的内容与智慧,和小乘人毕竟是大异其趣。
  宗喀巴所说“空性”中的断灭见与我见
  藏传佛教宗喀巴认为密教“空性”的真谛,就是进入“无我又光明、清净”的法性之中【以下为小注→ 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胜解空性者,谓趣入无我光明法性,深极忍可,本来清净。”←本小注到此结束】,达赖喇嘛将此“无我”的“光明法性”予以发扬光大,说成是“澄明心”,clear light【以下为小注→《揭开心智的奥秘》,编著:杰里米.海华、弗朗西斯可.瓦瑞拉,译者:靳文颖:“意识分为三层次:粗、细、与最细意识。如我们较早所讨论过的,心智越粗糙的层次,对身体的依赖越多,越细微的依赖越少,而最细的层次则是独立于身体之外的。我们的这种最细意识叫做明光、明光心。”页273,1996年,众生文化。←本小注到此结束】(有翻译为“明光心”、“明光”)。可是这两人之所以为的光明想是什么内涵?他们以为有光亮,在现见“光明”的当下,就是空法的光明法性。但是这根本就是妄心妄识的体性,当他们现见光明的当下,早就已经是落在意识和眼识的所行境界上,这就是落在妄识的心行上。
  佛陀已经说不以五蕴为我,不以十二处为我,不以十八界为我,也不以三界一切法来作为真实;在蕴处界等一切万法之中,没有“真实的我”存在。然而宗喀巴以他所宝爱的“意识细心”,以此来抗衡 佛陀的教法;而且现在他的传人达赖喇嘛,仍然坚持这“明光心”拥有清澈透明的境界,将明明是意识心虚妄所行的境界,当作是无上的珍宝,甚至要全面回归性爱瑜伽(谭崔性交无上瑜伽),努力地弘扬宗喀巴祖师的性爱交媾大法:《密宗道次第广论》。
  达赖喇嘛高推生灭的意识是最究竟心,所以他干脆诽谤说即使是 佛陀也无法了解意识的究竟本质【以下为小注→ 达赖在解释龙树菩萨的《释菩提心论》说:“‘诸佛不获识’,诸佛都没有办法找得到意识的究竟性质,也就是说诸佛去观察意识在哪里,也都无能获得,这就是意识的究竟性质,所以意识本身是幻性的。”这样根本是一派胡言!诸佛是清楚了解这意识就是真如所出生的,而且具足现观,因此意识的究竟性质,诸佛了如指掌!因为诸佛断尽一切的无明,乃是一切智者,无一法不知,岂有达赖诽谤诸佛的情形。(达赖,《菩提心释论?法界赞讲记》,福智之声,第一版第一刷,民93.5,页86)←本小注到此结束】,更干脆不管 龙树菩萨说了什么“不自生”,而硬要说意识可以自己出生自己【以下为小注→达赖.喇嘛十四世著,黄启霖译,《圆满之爱》:“意识是由意识生起的。”页次111,1991,时报文化。←本小注到此结束】,意思是说,意识今晚睡著断灭以后明天可以无中生有而再自己出生,也可以今世死后灭了而在来世无中生有自己出生,直接挑战藏传佛教自己认定的祖师 龙树菩萨所说“不自生”的圣言!对现今的达赖喇嘛来说,佛陀和 龙树菩萨可能都已认为是过去式了;达赖喇嘛今天胆敢代表藏传佛教出来指责佛教的教主─佛陀,也公然讲出违背自己认定为密宗极重要祖师的 龙树菩萨法旨,这种对于“一切智者”及最重要祖师的藐视,实已暴露达赖自己的无知;他不信受 佛陀已究竟了知一切诸法,也不信受 龙树《中论》所说诸法不自生、不共生……等正理,这也代表他全然接受宗喀巴的邪见,回到反对 佛陀的死胡同之老路。
  更明白地说,达赖喇嘛不相信本师 释迦牟尼佛是成佛了,他还是信受印度教性力派的瑜伽士所身体力行的淫乐无上瑜伽;如同宗喀巴要大力贯彻《密宗道次第广论》所说与九位明妃同时交媾的灌顶一样,达赖他只相信欲爱中的大乐会让他成佛!
  佛陀说,只要破坏了“四不坏信”:信佛、信法、信僧、信圣戒的其中任何一样,就不能称为是佛弟子;何况宗喀巴、达赖喇嘛于“四不坏信”全都毁犯,没有一样可以成就!真是足以证明:藏传佛教这喇嘛教,根本就是离经叛道的外道!会指责 佛陀的,百分之百都是凡夫!
  藏传佛教所传承的密续经典,对于 佛陀的藐视更是达到学人匪夷所思、难以想象的地步,宗喀巴的二部《广论》正是具体的代表,历史上实在无出其右。唉!只能说信受《广论》而追寻生灭性的意识境界为永恒境界的愚人,而追寻一个空幻并且是下堕之无上瑜伽的人,是更为愚痴及可怜的人!中国有位作家马建先生,曾经写了一本《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的中篇小说,其中述说西藏的若干故事;而最骇人听闻的是其中的一个短篇〈灌顶〉,将藏女无奈地被作为性爱工具的蹂躏表露无遗【以下为小注→ 马建作品载于: http://blog.sina.com.tw/hpu168/article.php?pbgid=82181&entryid=594135(资料引用时间︰2011年3月8日)←本小注到此结束】。
  从日常法师尊称达赖喇嘛来看,就知道其所创立的福智团体将来会走到哪里;他追随“披著袈裟、反对佛陀的外人”─跟著现今的藏传佛教外道而修行。这些藏传佛教的喇嘛们都是来毁坏佛寺的庄严,将佛菩萨像改成男女双身像、将清香清水改成五种不清净的粪尿含藏淫液的大香小香甘露【以下为小注→ 藏传佛教中所指的“大香、小香”,就是上师的“大便、小便”。←本小注到此结束】,将鲜花素果改成五种肉类食品,将庄严正直的护法改成牛鬼蛇神,将庄严的壁画改成双身的曼荼罗像。却还以佛教的名相来包装他的言词,试图瞒骗世人,在他们的内心里,都是一个个琵琶别抱—观想自己本尊与明妃交合修双身法,认定 佛陀所教导的,都不如印度的无上谭崔瑜伽师。所以,这样全面推翻 如来世尊的三转法轮,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误认了“意识心”,将“意识心”当作是永恒的痛苦下场!
(原标题:《瑜伽师地论》明说第八识─阿赖耶识)
 

本文标题: 《瑜伽师地论》明说第八识─阿赖耶识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58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瑜伽师地论》明说第八识─阿赖耶识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