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连载37)----平实导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9  浏览次数:1070
第四章 无住处涅槃
  第一节 无住处涅槃系诸佛之所证
  绪说:无住处涅槃是诸佛之所证,必须具足三德,而且一一德都已具足圆满时,方能得之。一切已证无住处涅槃之人都是究竟佛,全都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具足而且圆满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此时十号之功德已经具足圆满,即是圆满而究竟的佛果。简言之,无住处涅槃的证得,要以亲证如来藏而证取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来生起法身德,要以断尽所知障来圆满法身德;要以现观真如证得实相法界来生起般若德,要以具足大乘无生法忍而断尽所知障,最后断除变易生死来圆满般若德;要以具足解脱德——断除分段生死之后进而断尽习气种子随眠,证得究竟解脱而圆满解脱德。凡我佛子若欲宣称已经成佛者,必须如是次第进修而且圆满以后,始能成就无住处涅槃,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方可自称成佛;若如密宗假藏传佛教等四大派,都是以凡夫之身而成为因中说果,成就天下最大的大妄语业,报在阿鼻长劫地狱。
  如是诸佛方证之无住处涅槃,是说既不住生死之中,亦不住于无余涅槃之中,凭藉这个涅槃可以常在三界中利乐有情永无穷尽,直到四生三有等一切有情度尽方休。无住处涅槃乃是佛地所证,唯佛与佛乃能知之;始自第七住位,末至妙觉位的最后身菩萨位所证,都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质上属于分证无住处涅槃,但因功行未圆而无法使无住处涅槃的功德现前,大圆镜智、成所作智不能现前,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不能圆满;五阴习气种子尚未灭尽,不得六根互通,第八识不能与五别境、善十一等心所法相应,变易生死尚未断尽,因此而犹不能成佛。
  为何说要由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本来实存,方有二乘菩提之实证及佛地无住处涅槃之实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学观品第2〉:
  “又,舍利子!于意云何?一切声闻、独觉颇能作是念:‘我当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我当修行殊胜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我当修行殊胜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我当修行殊胜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我当修行殊胜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我当安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我当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我当安住殊胜苦、集、灭、道圣谛;我当修行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我当修行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我当圆满菩萨神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我当圆满五眼、六神通;我当圆满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我当圆满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我当圆满无忘失法、恒住舍性;我当圆满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永拔一切烦恼习气,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方便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无余依涅槃界’不?”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佛言:“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皆作是念:‘我当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乃至我当永拔一切烦恼习气,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方便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舍利子!譬如萤火无如是念:‘我光能照遍赡部洲普令大明。’如是一切声闻、独觉无如是念:‘我当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乃至我当永拔一切烦恼习气,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方便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舍利子!譬如日轮光明炽盛,照赡部洲无不周遍,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常作是念:‘我当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乃至我当永拔一切烦恼习气,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方便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无余依般涅槃界。’以是故,舍利子!当知一切声闻、独觉所有智慧,比行般若波罗蜜多一菩萨摩诃萨于一日中所修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俱胝分不及一,百俱胝分不及一,千俱胝分不及一,百千俱胝分不及一,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能超声闻、独觉等地,能得菩萨不退转地,能净无上佛菩提道?”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妙愿、力、智波罗蜜多,住空、无相、无愿之法,即能超过一切声闻、独觉等地,能得菩萨不退转地,能净无上佛菩提道。”
  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住何等地能与一切声闻、独觉作真福田?”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妙愿、力、智波罗蜜多,住空、无相、无愿之法,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与一切声闻、独觉作真福田。何以故?舍利子!以依菩萨摩诃萨故,一切善法出现世间。谓依菩萨摩诃萨故,有十善业道、五近事戒、八近住戒、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施业事、戒业事、修业事等出现世间;又依菩萨摩诃萨故,有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苦集灭道圣谛等出现世间。又依菩萨摩诃萨故,有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出现世间;有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出现世间,有一切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出现世间,有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出现世间,有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菩萨十地出现世间,有五眼、六神通出现世间,有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出现世间,有无忘失法、恒住舍性出现世间,有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出现世间,有成熟有情、严净佛土等无量、无数、无边善法出现世间。”
  “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刹帝利大族、婆罗门大族、长者大族、居士大族;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想有情天、无繁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菩萨摩诃萨及诸如来、应、正等觉。”1
  为何 世尊要这么说?原因是什么?正是因为菩萨摩诃萨已经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由这个涅槃的实证,可以证实二乘的有余、无余涅槃都是因此一涅槃而方便施设,不离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菩萨如是现观已,知二乘无学圣者灭尽五蕴、不受后有而入无余涅槃时,仍是各自第八识真如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始终都不超出于现前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外。菩萨如是现观,诸佛世尊于因地时亦复如是现观,故能不辞劳苦久修成佛之道而世世受生于三界中,于度化有情实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同时,不唯兼亦住持二乘涅槃妙法而转授于定性声闻,不唯转授成佛之道于一切有缘人,自身亦次第成就自己的道业而逐渐接近佛地。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函盖三乘菩提一切有学无学圣者所证之涅槃,如本书前面所说,二乘涅槃是佛陀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施设、而教导,令二乘学人实证而成为圣者;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因修得,因为是本来涅槃;却又是不修即不能证得,因为必须依正确的佛菩提道修行而证第八识真如以后,才能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由如是缘故,说本来自性清净涅槃非修得、非不修能得。由于实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菩萨次第进修之后,获得初分无生法忍时,便能通达佛道之概要与次第而入初地心中,此时便已具足证得二乘涅槃,以此缘故,便能住持三乘菩提于人间,令三乘菩提不致失传断灭。菩萨又因如是现观之智慧,渐渐了知佛地之无住处涅槃,其实亦是因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具足圆满而成就,是故世尊于如上经文中如是开示。
  诸地菩萨摩诃萨纵使未离胎昧,然而世世具有无师智;舍寿重新受生于人间时,纵使已被邪师、无眼阿师所误导,然而最后一定可以舍弃邪师、无眼师之错谬邪见,独自参究佛法以后便能自行悟入,名为无师智。若如是菩萨舍寿再度受生而来人间时,已有善知识住持正法于人间,他只要接触到正法的开示后不久,便能自行悟入,不待善知识之教导;则其悟入之时间将更为快速,不必等到失望于假名善知识的误导谬说以后,方才重新自参自悟;那么他重新出世弘法的时间将会更快,就会有更多学佛或学罗汉的有情受惠。
  为何菩萨摩诃萨可以同时住持三乘菩提而二乘无学圣者无法作到?为何他们连自家的二乘菩提都无法长久住世连绵不断?此有二因:一者,二乘无学圣者舍寿必入无余涅槃,留在人间住持二乘菩提的无学圣者越来越少,最后是全部离开三界而无人住持二乘菩提,二乘菩提也就随之中断而无人继续弘传。纵使二乘菩提中的圣者不是全部都证无学果,仍有三果人下至初果人;但这些圣者舍寿后,不是七次人天往返,就是人天一往返,或是如三果人不再还来人间了,往上受生以后就入无余涅槃了,人间不久之后即无二乘圣者住持二乘菩提,自然不久之后便告中断而无人可以继续传扬。虽然初果、二果受生欲界天以后,都会再来人间;然而天上时劫远长于人间,即使以四王天而言,那里的天人寿命五百岁,那里的一天相当于人间五十年之久,同样是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他们在人间死后往生四王天,将要经过人间的九百万年后才会在四王天中舍寿而返来人间受生,那时在人间的二乘菩提早已灭亡了。
  且不说九百万年,单说二乘菩提的传弘,到了声闻法分裂成部派佛教以后,实证二乘菩提的教法已经失传而无人可以实证,于是南传佛教大家都只能依止西元五世纪未断我见的觉音论师所写的《清净道论》而修学了!如是修学声闻解脱道者,一千六百年来留下的文献中,未见有一人是已断我见者;诸多声称或被称已证阿罗汉果者,从其遗留下来的文字证据中,都未见其已断我见之证据,阿罗汉果即无论矣。好在还有大乘菩提由菩萨们住持著,绵延不断而持续至今仍在弘传著;由于菩萨摩诃萨所证的佛菩提道是具足三乘菩提的,因此便能观察因缘而将二乘菩提也连带弘扬起来,《阿含正义》一套七辑问世而重新建立正确的、实证的二乘菩提教法,即是现成的例子。然而推究菩萨摩诃萨之所以能够传扬自己所证的佛菩提道,还能同时宣扬二乘菩提,正是因为菩萨摩诃萨已经通达佛菩提道所致。
  若是对于自己所证的佛菩提道仍未通达,也就无法通达二乘菩提而住持、弘扬二乘菩提;然而菩萨摩诃萨能够通达三乘菩提之原因,却是由于已证真如而能现观一切有情同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非修非不修,同自有之,只是证抑未证而有贤圣与凡夫之差别而已。菩萨即因此故而得实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再由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旁通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便能通达三乘菩提而住持三乘妙法于人间。所以平实说:菩萨要以亲证第八识真如而证取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生起法身德、般若德,再以般若德证取大乘无生法忍,后以具足解脱德─断尽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及所知障随眠─证得究竟解脱;如是三德具足并已圆满时,方能成就无住处涅槃,此时方可自称已经成为究竟佛。
  第二节 略说三德
  绪说:佛地独有的无住处涅槃,必定要具足而且圆满三德之时始能成就。法身德,大乘真见道位初证,佛地圆满。般若德,大乘真见道位初证,佛地圆满。解脱德,直往菩萨于四加行位圆满时初证(得初果),至佛地圆满;二乘有学、无学圣人回心者,初断我见时证得,佛地圆满。
  先说法身德。法身者,是指万法之所依身;吾人之五阴十八界是组成人类身心的基本要素,再由五阴、十八界而辗转出生万法;然而万法与五阴、十八界都互有关联而不可分割,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有情之所必然,所以释印顺把世尊的一代时教分割为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等三系,使本来完整而紧密关联的佛法“支离破碎”而互不相干;他的师父太虚大师如此评论他,并无丝毫冤枉他。因为不论是二乘菩提的解脱分段生死,第二转的般若系列诸经所说的实相般若,第三转诸经所说的唯识增上慧学一切种智(不是释印顺割裂后的虚妄唯识与真常唯心,而是函盖虚妄唯识、真实唯识二门的唯识增上慧学),都是紧密关联而不可分割的;因为三乘菩提一切法,以及三界世间二十五有等一切法,莫不由此法身所出。法身者,即是第八识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又名阿陀那识、真如、所知依,能生万法,一切有情莫不由之而有生死;外道不知,因于妄想而名之为造物主、创世主、上帝,婆罗门教称之为大梵天、祖父,数论外道等称之为冥性……等。彼等建立种种名目所指涉之能生有情身心者,无非都在探讨有情五阴身心之所从来,欲知父母未生自己以前之本来面目;然而由于无明所致,故有种种臆想而说出各类不同名称。乃至今时科学昌明之时代,仍有许多生物学家作出种种臆测、判断,倡言地球上人类之所从来,或言皆由海中生物演化而来,或言是由猿类演化而来……等,各种所说不一而足,然皆属依物、依臆想而说者;乃至亦有医学家倡言,觉知心之所从来是因色身而有,则成为物能生心之大谬言语,然而彼等医学家迄今犹自不知所说大谬,丝毫都无自省之智。若从实证层面而得之现量观察而言,无非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所依之真如妙心——如来藏阿赖耶识;皆因三界有情身心及其所衍生之一切万法,无不从此妙心而生而灭、而证解脱、而证佛菩提果;是故归结万法于此真相,即依祂能出生万法而同时作为万法运作时的所依身,名之为法身。
  人类有八个识,不多不少,一切人都如是,唯除生而残障或意外受损之人。八识者,谓眼、耳、鼻、舌、身、意识,意根末那识,第八识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如来藏是无始以来本自已在,法尔如是;以其不曾出生故亦永不坏灭,不是有生而必有灭之法;亦以其无生无灭故是能生之法,即能出生第七识意根及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而有情各自之色身及六尘,亦是有情各自之如来藏妙心所生。人类死时,眼等六识渐渐坏灭而无所知,但意根不坏,由意根的俱生我执作意,促使如来藏出生了中阴身,于是眼等六识又在中阴身里出生了;中阴身会遇未来世的父母时,于未来世父母和合时生起颠倒想,应受生为女者即于父起颠倒想,应受生为男者则于母起颠倒想,父母和合事毕时便入胎了。然而意根的了别功能极差,入胎后眼等六识消灭了,只剩意根与如来藏住于母胎中,犹如吾人眠熟一般。于住胎期间,因意根我执作意而使如来藏摄取母体血液中之四大元素,令受精卵逐渐生长为具足五根之人身,十月期满便出生为人类。由如来藏出生了眼等五色根而使意根得以在人间正常运作,于是便有六尘、六识出现,十八界便具足了,就有五阴得以自我认知为人类;然后再从自我认知及对外法的认知,发展成万法而得在人间生存活动等。
  但若归结万法之所从来,莫不由如来藏直接出生、间接出生、辗转出生,所以如来藏是万法之所从来,当然也是万法出生后不断运行时的所依身。由依止如来藏故万法得以正常运作,成就人间、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等有情世间,故说如来藏是法身。若有人已得未到地定,断了我见又证得如来藏时,便有法身德,因为这时必定会出生实相智慧,能了解宇宙万有及诸法背后的真相,这种智慧就称为实相般若。由此证实,如法修行而证得如来藏的人,一定会有法身德;唯除不曾如法修行,亦尚未具有亲证如来藏时应先具备的未到地定、断我见……等次法者。
  “功”的意思是说,有其自性及功能,不是名言施设之假法;“德”的意思是说,有自受用及他受用的作用。证得诸法所依身如来藏以后,就能开始解脱于世间有情及诸外道的无明与邪见,具有自受用功德;且能演说或教导有心求证实相智慧的有缘人,因此而有他受用之功德。但这二种智慧受用,都源于亲证万法之所从来、之所依靠的第八识如来藏,明白了知万法之所依身如来藏,所以发起了法身德。
  次说般若德。般若意译为中文即是“智慧”,然而通常不以“智慧”二字说之;因为智慧的意涵浅而窄,只函盖经由世间法的学习所得智慧,以及投入佛法中修行以后的闻、思、修慧,不能及于实证法界实相的智慧;但般若智慧是函盖世间、出世间、世出世间智慧的,所以佛教界便沿用音译的般若二字来指称实证法界真相的世间出世间智慧,有时就称为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的建立,是因为世尊来人间示现成佛,主要是示现悟得宇宙万有背后的奥秘,由此而得以了生脱死及了知宇宙万有背后的真相,接著便为众生施设解脱、成佛之方法,因此开展出三乘菩提,而有二乘解脱道及大乘佛菩提道之演绎;复因许多众生尚无因缘可以实修三乘菩提法道,不想解脱及成佛,只想保住人身或天身而继续生存于三界中,于是为这一类有情施设了人乘及天乘,故而成就了佛教中的五乘佛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乘;实则由此佛菩提道的世出世间胜法,即已函盖了整个三界六道之法及出世间的二乘涅槃。推究世尊如是示现的初因,是为了要告诉大众: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时,就可了解法界万法的实相而开始逐步探知解脱及成佛之道,然后一一实证之,逐步迈向成佛之道,同得解脱及智慧,这就是宣扬实相般若理趣的最重要缘由。
  但是,亲证实相般若之时,并非一证就能全部了知实相法界而具足般若(实相智慧),所以世尊圆满宣演二乘菩提之后,开始宣演实相般若时,在教外别传的施设下,帮助大众亲证第八识真如时,大众仍不能即时通达实相般若的全部内涵,世尊便又以二十九年时间为诸初证实相般若的大阿罗汉们宣演般若诸经,帮助大家通达般若;在大阿罗汉们依凭往昔无量劫来广修菩萨道的大福德下,受到鼓励发起受生愿而起惑润生,于十大愿发起增上意乐,愿尽未来际永远受持不舍,护持三宝、住持正教、摄受众生、流传正法、绍隆佛种,久时发愿而到增上意乐清净,因此方得入地。在诸大阿罗汉往昔无量劫广修菩萨道的前提下,世尊助其证得大阿罗汉解脱果后,益之以教外别传之实证如来藏真如法性,又亲自教导实相般若二十九年,方才得以入地成就无生法忍。由是故说,实相般若的通达极为甚难,不是真见道这一悟便能入地的,更别说是“一悟即至佛地”!那只是依理上而说,鼓励大众精进求证般若兼而显示禅宗的胜妙,绝对不是事修上面一悟就能成佛的。
  这个般若德之所以称之为德,是因为有自受用和他受用的差别,既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其他有情,所以称之为德。般若德之所以有德,是因为证得法身如来藏之后,不但能在现量上面了解法界实相及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能在比量上面了解十方世界中一切有情犹如虚空的法身及实相法界,更能了知一切宗教修行者对于万法之所从来的说法全属臆想,并不如理;唯有诸佛如来及座下诸多实证真如的菩萨们,才具有现观法身的智慧与功德,由此而出生实相般若之时,便有更胜妙的择法觉分而不被假名善知识所迷惑与误导,进而可以利益他人远离所知障及烦恼障的无明,发起智慧;所以具有自受用之德及他受用之德,故称为般若德。
  但是般若德的圆满,并非三贤位所修圆满即具足了,而是要在入地以后受持十度波罗蜜多,继续进修一切种智。要依于无生法忍而进修十度波罗蜜多,在三地满心位色阴习气种子断尽;在六地满心位,受阴习气种子断尽;在七地满心位,想阴习气种子断尽;此时三界爱的一切习气种子随眠无复存在,已经无想无梦。在十地满心位,行阴习气种子断尽;下生人间成佛时,识阴习气种子断尽而使无垢识能与五别境、善十一等心所法相应,四智圆明照耀大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具足四无所畏、十力、十八不共法……等,十号功德悉皆具足,才能说是般若德已经圆满具足了。
  末说解脱德。声闻缘觉所证的解脱果报是舍寿后不再出生中阴身,故已不再去受生而称为“我生已尽、不受后有”。但这只是世尊慈悲而方便施设,为令大众快速证得出离三界分段生死痛苦的果报,使心中对于无尽的生死痛苦得以止息而得安隐;然后再宣说佛菩萨之胜妙证境,方便引入大乘法中。所以二乘菩提解脱果报,只是世尊以大慈悲而方便施设,是从佛菩提道中分析出来先安大众的心,最后仍是要回归到佛菩提道中来;所以世尊于最后圆教说法时,以《妙法莲华经》唯一佛乘,总摄五乘教而归于佛菩提道,希望大家都能领解而迈向成佛之道,不要只当个出离三界生死的自了汉——不要只学罗汉而不学佛;这才是世尊的本怀。
  然而二乘无学圣者已能出离三界生死苦,为何说他们只有解脱而无解脱德?也就是说他们有解脱而其实尚未到达无生无死的彼岸。这是因为他们的“我生已尽、不受后有”出离三界生死,只是出离生死而已,但是本来无生亦无死的解脱彼岸,他们其实还是不知道的,所以说他们有解脱而无解脱德;因为无生无死的解脱彼岸是第八识如来藏的境界,而他们生前未曾证得,死后亦无身心可以证知。直往菩萨则不同,菩萨在修完五停心观中的一种而证得未到地定以后,断除我见证初果时,依心中假立真如而寻觅自心如来藏并且实证了,在善知识的教导下,便能现观二乘无学圣者舍寿后所入的无余涅槃中的非境界,了知无生无死的彼岸就是自心如来藏的非境界相,便能现量观察自己的五蕴十八界灭除以后独存如来藏时的非境界相,即是实相无相的非境界,是如来住的恒离六识、六尘见闻觉知、绝对寂静的非境界,并非灭除五蕴十八界后才形成的,是生前五蕴俱在时就能现量观察的。
  但这种实相中的非境界相,却不是二乘无学圣人所能臆想或猜测的,因为他们生时并未证得如来藏,只是针对五蕴十八界的虚妄作观,断除我见、我执、我所执以后,舍寿时不再出生中阴身而不受生死了;但是灭除五蕴十八界后的如来存之非境界相,他们生前全无所知;死后也无五蕴十八界自己存在,故也无法观察如来存的非境界相;因此而没有菩萨们现观无余涅槃本际非境界相的智慧,所以纵使解脱生死而出三界了,依旧不知道无余涅槃中无生无死的本际究竟是什么境界,以此而说他们有解脱而无解脱德。但菩萨们却是亲证如来藏而能现观的,凡是不退转的菩萨,迟早都会实证这个解脱德。
  然而菩萨们是否这样实证就已具足或圆满解脱德呢?也不尽然!因为菩萨们初证如来藏以后,不但尚未具足对真如深入体验的别相智(尚未生起后得无分别智),也都还有习气种子、异生性以及无记性的异熟法种,仍待菩萨们继续进修断除。菩萨们证得第八识而能现观祂的真如性以后,必须继续深入观察如来藏的真如法性,藉如来藏的真如法性来灭除有情实有的见解,然后藉真如法性来遣除有情非实有的作意而无所碍,成就“内遣有情假缘智”。
  当这个智慧具足了,还得再依真如而观察如来藏自身的诸法,以及如来藏所生蕴处界诸法都依如来藏而生,皆缘于如来藏而有,现观有情身心引生的诸法都是假缘而有,生起“诸法假缘而有”的智慧;然后再藉真如法性来遣除“诸法假缘而有”的智慧,都无所记挂而得解脱于诸法,具足“内遣诸法假缘智”。
  接著还要现观一切有情身心诸法,乃至比量观察十方世界三界六道一切有情身心诸法莫非假缘而有,出生了“一切有情诸法假缘而有”的智慧;再以真如法性作转依而遣除“一切有情诸法假缘而有”的智慧,成就“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这时是初阶般若德即将成就,因为还得再依真如来观行大乘四圣谛,具足成就十六品心及九品心的观修时成就通教阿罗汉果,才算是具足成就初阶的解脱德,才能配合其他条件而进入初地心中。(待续)
  -------------------
  1《大正藏》册5,页19,上22-页20,中5。
 
标签: 电子书

本文标题: 涅槃(连载37)----平实导师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497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涅槃(连载37)----平实导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