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连载23)----平实导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9  浏览次数:1277
  第三篇 大乘涅槃
  第一章 必须具足四种大乘涅槃方能成佛
  第四节 相见道位的加行及入地前的四加行
  第一目 总说
  般若别相智必修非安立谛三品心,才能完成三贤位的般若别相智,这就是大乘真见道后应修的三品心智慧;修完这三品心的智慧时,可以完成“内遣有情假缘智、内遣诸法假缘智、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完成三贤位的修行,即是《大品般若经》600 卷所说的内涵。至于修完这三品心而完成非安立谛的实修及转依以后,欲求入地之时,则是应该实修大乘四圣谛而作大乘四圣谛的四行观,此时应实修安立谛大乘四圣谛的十六品心,方能证得阿罗汉果而故意起惑润生,或是证得顶级三果(可以中般涅槃)而留惑润生;然后依凭三贤位中所修入地时应该具备的广大福德,以及初分无生法忍及十大愿的增上意乐而得入地“成佛子住”,名为“超愚夫地,生如来家,住平等忍”,因为已经远远超越于声闻阿罗汉、缘觉辟支佛的愚夫境界。
  以此缘故,依实相般若的修学而言,大乘真见道位后的相见道位中,还要再作相见道位的观行,才能具足实相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否则将只有真见道位所得的总相智,也就是只有根本无分别智而无后得无分别智,不得入地。当别相智─相见道位非安立谛的三品心─完全修习完成时,就得设法转入初地心成为圣位菩萨,正式成为佛菩提道中的修道位菩萨,成为圣种性者而超越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但这非安立谛三品心实修完成以后,在入地之前犹如真见道前的加行一样,也要有加行才能入地;不是单有广大福德与十无尽愿的增上意乐就行了。这时要作的加行就是藉大乘四圣谛的四行观,来完成永伏性障如阿罗汉的解脱道果证——获得顶品三果或阿罗汉向的解脱果,或者同时证得通教阿罗汉果而故意留下最后一分思惑,以润未来世生;也藉此观行而同时发起最初一分无生法忍智,才算是具足圆满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的安立谛观行智慧,才能说是已经完成入地前的加行。
  这十六品心的观行,不是二乘四圣谛的观行所需要的,所以不是二乘圣者所能观行的;因为这是依第八识真如心的本来无生,依于真如心本来无生之法的安忍而发起智慧,来观行自己的五蕴十八界及一切心所法等,都是自心真如所出生,都附属于自心真如而成为无生之诸法;因此这十六品心的法智与类智全都是初分无生法忍的范畴,而能附带引生第四果的解脱功德,当然不属于虽圣而愚的不回心阿罗汉们所能理解,当知彼等无法作此观行。因为这四种加行十六品心的内涵,是依真如心而作的无生法忍观行,不是未证真如心的二乘圣者所能猜测臆想;所以在二乘菩提的第四果修证中,对四圣谛不需要依真如而作这十六品心的观行,只要断除五个上分结而证得阿罗汉果就行了。纵使二乘圣者想要作这四加行的观修,也没有能力作观,更无可能完成这十六品心的观行。
  想要完成入地功德前应有的这个最后加行,并不是真见道之后随即可以实修的;必须是依实相般若所作大乘真如境界等法的观行,是真见道证得真如以后,先有了根本无分别智(总相智),转入相见道位中继续作三品心的观行而发起后得无分别智,在最后圆满这三品心的观行,具足相见道位的后得无分别智;同时也得努力修集入地所必须的广大福德,主要是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就是破斥邪说而引导众生回归八识论如来藏妙法,快速具足法布施的大福德。这些都是应该要先修行的内容。
  所以,这个相见道位应该修习的别相智,可以粗分为二大类:相见道位的三品心及入地前四圣谛加行的十六品心。意谓相见道位的漫长修行过程中,不但应修广大福德,也应同时勤修非安立谛三种智慧的观行,目的是要完成真如妙法的所有别相智慧,就是相见道位中应修的“内遣有情假缘智、内遣诸法假缘智、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等三品心,这就是《大品般若经》600 卷所说的内涵。最后是十回向满心位,此时若是尚未证得解脱道的第四果者,想要进入初地时才应该作这四种观行——分为苦、集、灭、道等四个阶段各有四品心来修观行,因此同样可以称为四加行。因为这是依大乘般若而作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的四种观行,故此加行亦有四种。
  所有戒慧直往的菩萨们,完成相见道位的三品心而到达十回向位满心时,想要进入初地之际,必须对大乘四圣谛所说的苦、集、灭、道四种加修的观行全部完成,才能发起满分初禅而断除五上分结,留惑润生而永伏性障如阿罗汉;并且现观二取皆是如来藏空性,因此不再有能取相及所取相的现行(不是像真见道前的四加行只能“远离能取见与所取见”),因此而生起第一分无生法忍。此时再依增上意乐(发十无尽愿)而留惑润生,永伏性障如阿罗汉;或者已证阿罗汉果而起惑润生进入初地;这就是入地前应有的四加行,是相见道位的最后阶段。这才是入地前的加行,要现观大乘四谛十六品心而断尽思惑,依于初地的真如智而住于初地所证的唯识性中,然后起惑润生而于佛像前发起十无尽愿,名为增上意乐成就,即得转入初地,永远不入无余涅槃,开始修习十度波罗蜜多,继续迈向佛地。
  以此缘故,平实说加行位非唯真见道前有,于资粮位亦有加行,因为资粮位中也必须听闻熏习如来藏阿赖耶识真如等法,以及唯识增上慧学所说的八识心王等妙理,才不会误入岐途也不会转成声闻性而成为声闻种姓,佛菩提道的实修方有成功之日。所以真见道位后亦有智慧加行,借以观察如来藏的真如法性在诸法中运作的各种法相,是故名为相见道。乃至入地之前仍须有“苦、集、灭、道”大乘四圣谛四种加行中的各四品心加行,亦皆名为四加行。
  同理,《成唯识论》卷9 云:“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加行位其实是在见道前的资粮位中已经处处皆作,但真见道前若不作煖等四加行的观行及精修未到地定的定力,即无可能获得真见道功德;设使善知识大力帮助而得实证空性心如来藏,虽能现观真如而悟入唯识性,不几年后依旧会再回到识阴境界中,就是因为资粮位中的加行还不够圆满,导致没有未到地定来动摇识阴常住的我见烦恼,我见不能真正拔除;又因为这四加行没有修好,导致“悟后”遇到外缘影响时,他的能取见与所取见又再度现行而无法对治,便成为退分菩萨。观乎正觉同修会三次退转者造成的法难事件本质,屡次加以检讨的结果,都是回堕能取心中,误认为是更高层次的真如,在在皆可以佐证如是道理。
  又真见道证真如后若不再勤作别相智(后得无分别智)的加行,即无可能完成相见道位的种种功德,当知不能从第七住位次第转进而到第十回向位。是故真见道位以后,仍须广作各种真如智慧境界的加行,才能完成对真如境界各种别相的观察;于圆满相见道位的修行功德时方能再作最后的加行——深观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及九品心,完成这个安立谛的观行,才能藉解脱果及初地真如智来通达见道位的最后一分功德而入初地。但这个通达位虽属初地,只在入地心中,仍属见道位摄,名为见道的通达位。于此通达位中安住,或是一世、或是十百千世、或是一小劫不等,各依其通达位无生法忍及圣种性的多分、少分而有差异,并非立即转入修道位的初地住地心中。
  由此缘故,《成唯识论》中说:若已圆满十回向位的其他功德了,这时想要进入通达位而成为初地菩萨时,必须另外加修入地前的大乘四圣谛加行,才有智慧能现观所证的真如智慧与所证的真如本身,其实不一不异而无分别;成就如是平等智观而远离能取相与所取相的现行,这时是初地真如与真如智平等平等,才是获得初地入地心的真如智,才能达成初地入地心的无生法忍果;同时也达成永伏性障如阿罗汉的解脱果修证,才是真的入地而成为通达位的初地初心菩萨。
  以此缘故,《成唯识论》卷9 对证悟般若(真见道证真如)之前的加行说过了,接著对证真如而证悟般若后的加行和入地前的加行,以及进入通达位时所证的初地真如,都有所说明,详见以下《成唯识论》本文:
  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
  初照理故,亦名见道,然此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
  二、相见道,此复有二: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
  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软品分别随眠。
  二、内遣诸法假缘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
  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前二名法智,各别缘故;第三名类智,总合缘故。法真见道,二空见分,自所断障无间解脱;别总建立,名相见道。有义:此三是真见道,以相见道缘四谛故。有义:此三是相见道,以真见道不别缘故。1
  《成唯识论》又说:
  二、缘安立谛有十六心。此复有二:一者依观所取能取,别立法类十六种心;谓于苦谛有四种心:一、苦法智忍,谓观三界苦谛真如,正断三界见苦所断二十八种分别随眠。二、苦法智,谓忍无间观前真如,证前所断烦恼解脱。三、苦类智忍,谓智无间,无漏慧生,于法忍智各别内证,言后圣法皆是此类。四、苦类智,谓此无间无漏智生,审定印可苦类智忍。如于苦谛有四种心,集、灭、道谛应知亦尔。此十六心,八观真如,八观正智;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自证分差别建立,名相见道。
  二者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十六种心,谓观现前、不现前界苦等四谛各有二心:一、现观忍,二、现观智。如其所应,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分观谛,断见所断百一十二分别随眠,名相见道。
  若依广布圣教道理,说相见道有九种心:此即依前缘安立谛二十六种止观别立,谓法类品忍智,合说各有四观,即为八心。八相应止,总说为一。虽见道中,止观双运,而于见义观顺非止,故此观止,开合不同。由此九心,名相见道。
  诸相见道,依真假说;世第一法无间而生,及断随眠非实如是;真见道后方得生故,非安立后起安立故,分别随眠真已断故。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二中初胜,故颂偏说。2
  关于以上《成唯识论》中所说的真实义,容于以下第二目、第三目中解说,读者自可理解真见道位证真如以后,如何观修相见道位中应该观修的般若内涵,如实观修之后即可渐次发起后得无分别智,方能完成三贤位对于实相般若的修行内涵。
  第二目 相见道位应修非安立谛三品心——完成三贤位的般若别相智
  般若别相智即是后得无分别智,即是相见道位所应修学的实相般若。于真见道位证真如以后,转入相见道位时所应修的后得无分别智就是非安立谛三品心:内遣有情假缘智、内遣诸法假缘智、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就是此前第一目中所援引的《成唯识论》第一段论文所说法义,即是相见道位中应该观修的般若别相智。今于此第二目中应加以语译及略说,以免有文字障的已悟菩萨阅读论文时不能理解,滋生误会以后往往自误误人。如实理解这三品心的观修以后,可以避免增上慢的生起,也可以如实了知三贤位中的别相智所观修的大约内涵,故今语译如下:
  【论曰:假使修学到了一个时候,菩萨对于所缘的境界,依无分别智观察而现观都无所得,已不摄取种种戏论相的缘故,这时才可以称为真实住在唯识的真胜义性中;也就是证真如的智慧已经与真如平等平等而得通达,二者全都远离能取相与所取相的缘故(注:未入地时不能完全远离能取、所取二相,这是最后入地时真如智已经与真如完全平等时的境界。煖等四加行位圆满时只能伏除分别所生的二取见,在事行上仍然未能远离二取相。);能取相与所取相同样都是分别相,落入六尘相中的有所得心是因为诸法戏论而显现的缘故。……长劫之中不间断地加行而没有被疑心所间断,这样具足了别相上的全部真如智慧生起时,再来体会真如,使他证真如引生的智慧能和所证的真如平等平等,就名之为通达位的菩萨。
  菩萨们第一次明照真如正理的缘故,也可以名之为见道(不是局限相见道及通达位才说为见道);然而见道的内涵,大略而说则有二种:第一、真见道,这是说第一次证真如时所说的根本无分别智,在第一次证真如时就可以实证人我空与法我空,由这二种空所显示出来的真实如如之理已经明白了,于是确实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中与意识相应的分别随眠;虽然是要很多刹那(很多天、很多月、很多年)继续观行以后,这个真见道的事情方能究竟,然而所观的真如法相是前后平等的缘故,前后所有的期间总合起来就说是真见道位的一心。……
  见道位的第二部分是相见道,这个相见道位的修行内涵又分为二种:第一种观行内涵是观察非安立谛有三品心:
  一、“内遣‘有情假缘智’”。就是向内针对自身这个有情五蕴的虚假,了知只是缘于种种境界而有觉知心等自我存在的事实,今依真如心重新加以深入观察,转依心真如而住时,心真如的境界中连这种智慧也不复存在,就遣除了“有情假”这种缘于五蕴的观察而有的智慧,转依心真如而住于无智亦无得的境界中。这样转依真如而住的依“内遣有情假缘智”,能够断除软品的意识相应的分别随眠;这是悟后想要圆满十住位的人必须观察的内容与所证的智慧,一般而言,历时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四——从第七住位的初入心到第十住位的满心。
  二、“内遣‘诸法假缘智’”。前面一品心的智慧是针对自己这个有情的五阴虚假而作的观行,如今这个第二品心是针对有情五阴所函盖的诸法加以观察,细观五阴中的七识心王、心所法、十一个色法……等一切法,都是虚假不实、暂时而有;但五阴等诸法却能使有情由于这些法的运作而认知到自己的存有,堕入五阴等诸法之中而不自觉,所以认为五阴等诸法为真实有,执著为常住不坏的人我、法我。真见道而证真如并修完第一品心之后转入初行位了,应在五阴所函盖的诸法上面细加观察,证明这些法全都是由于心真如而辗转出生,实证“诸法假”而发起这个现观的智慧。但这个现观的智慧是缘于“诸法假”而有,所以名为“诸法假缘智”。最后依心真如的绝对寂静境界来观察这个智慧时,在心真如自住境界中连这智慧也无,于是究竟依于这个心真如的无所得境界而住,如是转依成功就称为“内遣诸法假缘智”。当这个智慧生起时,便能如实转依心真如境界而安住,就能够断除意识相应的中品分别随眠,这是想要满足十行位的菩萨们在相见道位中所应观行的内容。
  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前二品心是法智,因为全都是缘于自身的心真如及五蕴……等诸法而作的观行,不及于其他有情,故是法智而非类智;而且所观境界只及于欲界中的自身,不能遍及三界九地一切有情身心,故属于法智而非类智。但这第三品心则是要把前二品心的观行结果所得智慧,用来观察一切有情;要遍及三界六道一切众生都加以观察,因此而能遍观三界九地一切有情身心,然后遍知三界九地一切有情五阴及同时存有的诸法全部虚假。已能如实观察三界九地一切有情全都虚假以后,于一切有情种类的“有情假”、“诸法假”,都已全部如实思惟观察,即是遍知一切有情诸法假,证得一切“有情假”、一切“诸法假”的类智。接著继续观察二乘菩提及大乘菩提等一切诸法,乃至三十七道品等诸法亦是缘于有情身心诸法而有,依心真如的境界而观时,并没有这一切诸法的存在,于是遍遣如是诸法而得解脱;不但自己如是,一切有情莫不如是;这种类智是缘于一切有情的“有情假”与“诸法假”,不是无所缘的智慧,所以名为“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最后要依心真如的自住境界来观察究竟无所得,因此而普遍遣除“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如实转依心真如的境界,就称为“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已经“遍遣”时就能够断除意识相应的一切分别随眠,这时已经快要证得通教阿罗汉果了,但却是缘于大乘真如妙法而作的观行,不是缘于二乘解脱道智慧而只作人空的观行。
  前二品心的二种智慧都名为法智,因为各有不同所缘之故:第一品心是缘于“有情假”而有的智慧,第二品心是缘于有情的“诸法假”而有的智慧(证得如是智慧以后,还要在最后阶段加以遣除,转依心真如而住,成就法智);如今第三品心的智慧则是类智,是把法智的各别所缘总合起来依据三界各种不同种类有情诸法而作观察的缘故,也就是分门别类而将三界九地的一切有情,以及三乘菩提中所有一切诸法,都以同类的智慧加以观察而遣除,于如是一切诸法都能遣除而无执著,成就“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的境界,所以称为类智。
  这是效法真见道对第八识“心真如”的观行而作更深入的观行,是在人我与法我的各种法相上面一一加以观行,故名相见道;而这三品心的观行是侧重在人空与法空,特别是注重见分上面来作观行,从所断除的烦恼障与所知障中,藉著这样的观行而心心无间获得解脱。由于这是从别相智上面来作观察而得到的智慧,与真见道只是在心真如与欲界五蕴的总相上面所作观察不同,因此就从别相智慧与总相智慧的差别来作不同的建立,就把真见道后这个阶段的观行名为相见道。
  有义——有人这么说(这句“有义”是指那些主张真见道是渐悟、渐证、渐断的法师们的说法):“这三品心都是真见道,因为相见道是要缘于大乘四圣谛而作观行的缘故。”有义——有人这么说(这句“有义”才是玄奘菩萨的说法):“这三品心的观行都是相见道,这是由于真见道只缘于心真如的总相而不对各种别相另有所缘之故。”】
  在此必须特别咐嘱的是:在相见道位中这三品心的完成,必定会有相应的现观在最后阶段出现;若没有相应的这三种现观随之全部完成,即是还没有完成这三品心的观行;若没有遵循这个道理,自认为已经完成这三品心的观行而宣称入地了,即无法免除大妄语业,三恶道的后有种子已经形成,后世将不会继续生在人间。由此可见大乘见道所断的异生性极为宽广难断,非唯一世、一劫所能断尽;若对此不能警觉而产生未证言证之大妄语业——特别是宣称已经入地之大妄语业,此世及后世广行菩萨道之说,都成空谈。
  这三品心的观行,最主要的证明即是三种现观:“内遣‘有情假缘智’”圆满时获得的现观是“如幻观”,不但要在观行上以智慧证实五蕴身心都是假缘而有,还得要有对五蕴身心亲见如幻不实之现观,这是要眼见为凭而非单凭智慧观察而得,然后依心真如的境界而遣除之,都无执著,方能将“有情假缘智”成功“内遣”而有第一种法智。
  “内遣‘诸法假缘智’”,是从初行位开始,不断地在十行位中修习,到达第十行位圆满时,获得的现观是自己的能取心犹如阳焰攀缘不住,确定非实有,只是虚幻地暂时存在,阳焰观具足成就;然后才能依心真如的无所有境界来遣除这个智慧而不执著,生起第二种法智。
  “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要从初回向位开始修习,直到第十回向位满心时,大多已有二禅(至少已有具足圆满而深厚的初禅)定力,虽无宿命通,却已能在等持位看见往世多劫来的许多行道事相;再以此世的各种弘道事相比照时,现观此世的一切行道事相与本质,都与往世类同而如此世之梦中无异,成就如梦观的现观,然后始能依心真如的无所有境界,遣除对于“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的执著,成就类智。具足这三观时,对自己的来历已经有所了知,方能说自己对这三品心的观行已经圆满了。
  第三目 大乘四圣谛四行观修十六品心——证阿罗汉果及初分无生法忍
  相见道位第一部分的三品心修行完成而具足三种现观时,若是入地之前应有的广大福德也已经具足了,才可以开始作入地前的加行——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的四种观行。把大乘四圣谛依真如而观行圆满时,必然会依大乘无生法忍而证得阿罗汉果;再于佛前发起十无尽愿,而此十大愿之增上意乐已得清净时,即是初地之入地心菩萨,名为见道的通达位。这个入地前的最后加行,因为仍在通达位前,因此定位在相见道位中;但因为是相见道位的最后加行,是在即将入地之前所作,也是入地之前所必作,所以也特别定义为加行——入地前的加行,当然仍属相见道位。
  在这一目中,延续上一目所说相见道的内涵,继续语译前面所摘录《成唯识论》相见道位的最后阶段加行内容如下,以供读者了解:
  相见道位的第一种观行内涵,分为三品心;【到了相见道位的最后是应作第二种观行,是要缘于安立谛(因为不是像真见道直接缘于真如,所以名为安立谛)而作观察,总共有十六品心。这个相见道位最后的第二种观行内涵,又区分为二种:这个即将入地前的第一种观行是依于观察所取与能取的精神,另外建立法智类智等十六种心;这是说,依于苦谛的观察有四种心:
  一、苦法智忍,是说观察三界九地中的苦谛真如,确实断除于三界观察所知苦谛所断的二十八种分别随眠。
  二、苦法智,是说对于苦法智观所得结果已能接受(生忍),因此心中都无怀疑而不间断地观察前面所证的真如,证得前面观察后所断烦恼而得解脱的智慧。
  三、苦类智忍,是说对这个智慧都无怀疑而无间断的缘故,解脱于三界九地的无漏智慧出生了,在法忍、法智上面的各别自内所证,说实证后的圣法都同样是这一类而无犹疑,心中已经得忍。
  四、苦类智,是说对于苦法智已能接受以后,有不间断(不怀疑故此智“无间”,若生起怀疑即是此智“有间”)的无漏智出生了,重新加以细细检验决定无误而印可了苦类智忍,因此而有了苦类智。(以上就是大乘苦圣谛依真如所观察的四品心。)犹如在苦谛的观行上面会有四种心,在集、灭、道谛的观行上面应当知道也是如此各有四种心。这十六品心,其中的八个是观行心真如,其余八个是观行所得正确而真实的智慧;比照真见道观行而证真如的道理,这四谛十六品心的观行可以证得无间解脱——证得心中毫无犹豫而不会有时起疑以致间断的解脱;这样子亲见意识心见分观察二谛,在真如及法智、解脱智上面的自证分,所以有前三品心及后十六品心的差别建立,名为相见道。
  入地前四谛的第二种观行,是以真如智依于观察下界与上界的四圣谛境界,另外建立法智忍、法智、类智忍、类智等十六种心;这是说,观察现前的欲界、不现前的上二界的苦等四谛,都各有二心:一、现观忍,二、现观智。如同四谛各有所应的道理,就犹如真见道的道理一样,现观这四圣谛以后,心不犹疑而决定解脱;这是以见分详观四圣谛到很分明时,断除了见道所应断的一百一十二分别随眠,名为相见道。
  除了上面所说各有十六品心的相见道最后阶段观行,若是依广布圣教的道理,就又说相见道有九种心:这就是依前面所说缘于安立谛两类的十六种止与观而各别建立,也就是说,缘于真如而观察所得的法智忍、法智,依四圣谛各有二观,就已经是八心的观了。由这八观之心而相应于止,则是四圣谛的类智忍、类智,都相应于止而同属于“止”,合起来总说为“止”一心;这个“止”一心,连同八观之心总共是有九心。虽然在见道之时,是止与观平行双运的,但是在见道的实义上应该说是观比较随顺,而不是止比较随顺,所以这里说的观与止,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是有所不同的。由于有这九心,同于前面说的十六品心,只是归纳的差别,所以这最后十六品心的观行,同样名为相见道。
  诸多相见道的过程与内涵,其实都是依于真见道为基础而假名说为相见道;所谓的世第一法心心无间都不怀疑而产生了真见道,以及相见道位中断除二种分别随眠的事,其实不是真的如此;因为这些都是在真见道以后次第观行方得生起的缘故,是以真见道为基础故;也并非是在安立谛之后才生起安立谛的缘故,而分别所断随眠在真见道时已经断除的缘故。前面的真见道是证得唯识性,后面的相见道是证唯识相;这二种见道之中还是以第一次见道的真见道最为殊胜,所以唯识三十颂中强调真见道等说法。】
  依据前面的论文,明确举出:一、大乘真见道后才修相见道位的三品心,在相见道位三品心修学完成以后才修四圣谛十六品心及九品心,而三品心的修习是在真见道后才修的;这三品心是依所证真如而观修的,但真如不是安立法,所以这三品心就名为非安立谛,由此证明真见道不是入地心,尚未修习相见道位的三品心故,也还未修得三品心后的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故。《成唯识论》中已说相见道位四圣谛等十六品心的观修,是“真见道后方得生故,‘非安立’后起‘安立’故”;也就是说,这三品心属于非安立谛,必须证得真如成为真见道以后,才能观修,一定要先有非安立谛的实证以后才能观修安立谛的缘故,也是要先有真见道智慧以后才能生起相见道的观修能力故。
  二、没有外于真见道而单独存在的相见道位功德,必须依于真见道位的真如智慧与真如智忍总相智——根本无分别智,才能进修相见道的别相智——后得无分别智。藉真见道的总相智作为依据,修完了相见道位的别相智三品心以后,始有能力再修大乘四圣谛二种十六品心(后一种又称为九品心),才能获得第一分无生法忍而得通达真如,以及获得大乘的无漏解脱果——阿罗汉果,配合广大福德及增上意乐而留惑润生,才能入地——生如来家、成佛子住。至于回心阿罗汉证悟般若现观真如以后,若不依真如而修相见道位第一种观行的非安立谛三品心,及相见道位最后入地前的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仍然不可能入地,因为仍欠缺无生法忍智及大乘无漏智(大乘解脱智)。
  由此故说,二乘圣者所证的有余涅槃、无余涅槃,都属于菩萨入地之前应证之法,然后留惑润生成顶品三果人或阿罗汉向,是故已入地菩萨并非尚未证得二乘涅槃;而且这个有余、无余涅槃是依大乘见道的真如智慧而修证的,不是依人无我的二乘解脱法义而修证的。但菩萨七地满心前的第八识仍名阿赖耶识,非如声闻阿罗汉第八识已名异熟识而舍阿赖耶识名,只是因为留惑润生以便世世受生行菩萨道的缘故,故意保留最后一分思惑不断而在舍寿后不入无余涅槃,使其第八识依旧名为阿赖耶识,仍不能舍弃阿赖耶名,令阿赖耶的体性保持不灭 3,由此才能受生继续广行菩萨道,实质上并非没有证得声闻四果圣者所证的有余及无余二种涅槃。
  菩萨入地修道之后,直到七地满心位前方才断尽故意保留之思惑,烦恼障所摄的三界生死习气种子此时也已同时断尽,非阿罗汉所能断尽。由此也证明别教戒慧直往菩萨,在入地前至少应该证得极品三果——舍寿后能取中般涅槃,已能断尽思惑而留惑润生,或者已证阿罗汉果而起惑润生;有这样的解脱果作为入地条件之一,方能入地。
  当十回向位菩萨把入地前必须具足的广大福德修集完成,三贤位的三品心智慧观行也具足完成,已具足如幻观、阳焰观、如梦观;然后是入地前应修的大乘四圣谛加行十六品心、九品心,也已在最末阶段观行完成,这时所观的真如与所证的真如智是平等平等的,这就是已证初地真如的菩萨;但这时还不足以成为初地入地心的菩萨,还必须发起增上意乐,也就是对十无尽愿具足了意乐,于是在佛像前勇发十无尽愿,十方诸佛、诸大菩萨都将顿知,具此才能成为入如来家、成佛子住的初地入地心菩萨。
  ---------------------------------
  注1《成唯识论》卷9,《大正藏》册31,页49,下18-页50,上20。
  注2《成唯识论》卷9,《大正藏》册31,页50,上20-中16。
  注3 《瑜伽师地论》卷51:“又阿赖耶识体是无常,有取受性;转依是常,无取受性,缘真如境圣道方能转依故。”(《大正藏》册30,页581,下9-11)此谓阿赖耶识执藏生死种子之体性可以灭除,灭除阿赖耶体性以后改名异熟识,故说“阿赖耶识体是无常”一一收集生死种子的阿赖耶体性无常而可灭除,只改其名,不改其心,仍是第八识心体。菩萨在第二大阿僧祇劫中灭除三界生死的习气种子以后进入第八地,方改名异熟识。二乘无学圣者只灭三界分段生死的现行,未断习气种子,即在舍寿时入涅槃,已无阿赖耶识性的现行,故亦可名异熟识。请详本会结缘书《辨唯识性相》说明。
  (待续)
 
标签: 电子书

本文标题: 涅槃(连载23)----平实导师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473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涅槃(连载23)----平实导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