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15: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猕猴池侧重阁讲堂。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出其头;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其头,当得遇此孔不?”
阿难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龟若至海东,浮木随风或至海西、南、北,四维围遶亦尔,不必相得。”
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 2,暂复人身,甚难于彼,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行其义 3,不行法 4,不行善,不行真实 5,展转杀害,强者陵弱,造无量恶故。
是故,比丘!于四圣谛 6 当、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1《杂阿含经》卷15,《大正藏》册2,页108,下6-20。
注2 五趣:趣,趋向之意。 五趣是指众生依所造善恶业而感应趣向之处所,又称五道,即天道、人 道、畜生(傍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五种;另阿修罗遍布五趣,故又称 六道。
注3 义:有世间正义、出世间正义、世出世间正义,唯世出世间正义才是真实义。详尽之义理法要读者可参阅与请购正觉同修会、正智出版社出版之相关书籍。
注4 有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各有依循之轨则。详尽之义理法要读者可参阅与请购正觉同修会、正智出版社出版之相关书籍。
注5 真实:法界真实理,即实相法界亘古常存不灭,方为真实。
注6 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集灭圣谛、苦集灭道圣谛。四圣谛是声闻菩提之主要入道,依此而能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成就声闻四果之解脱功德。大乘佛菩提之四圣谛则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而说苦集灭道,所欲成就的乃是佛道上极其微细之苦圣谛、苦集圣谛、苦集灭圣谛、苦集灭道圣谛,其内涵不唯烦恼障见思惑现行的断除观行,还有烦恼障所摄习气种子的观行灭尽,此诸内涵甚深极甚深,与声闻所说之内涵不可相提并论。
语译:
我阿难是这么听说的,有一时间,佛陀住在猕猴池侧重阁讲堂。那时,世尊告诉比丘们说:“就好像当广大的大地都变成大海时,有一只瞎了眼的乌龟,它的寿命有无量劫那么长,但是它却只能每隔一百年才能浮出头到海面上一次;而在大海中有一块浮木,浮木上有一个洞孔,随著海浪在大海中四处漂流,随风无定所地忽东忽西,而这每百年才能浮出海面的盲龟,它的头能不能遇得到这块浮木而从洞孔钻出头来呢?”
阿难禀白 佛陀说:“不可能的呀!世尊!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只盲龟若是游到了大海的东方,而浮木却随著风漂流到海的西面或南面、北面等四周围绕著,也是不一定能相遇得到的。”
佛陀告诉阿难说:“瞎眼的盲龟与海上的浮木,虽然相互之间差距何其遥远又互相违逆,要碰上是很困难的;但经过久远以后终究还是有机会相遇的。可是愚痴昏昧的凡夫众生在五趣中轮转漂流不能止息,希求暂时得到人身的机会,与盲龟值遇浮木孔的机会相比,是要困难上百千万倍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些愚痴昏昧的凡夫众生们的身口意行一向都不依止正义而行,不依随正法而行,不信因果不行善法,不依世出世间的真实理而行。因此他们彼此之间总是辗转相互杀害,这一世你杀我来,下一世换我来杀你;或是强大的欺凌弱小的,不断地造作无量无边恶行恶业的缘故,就会很快地下堕三恶道中难有出期,再回到人间受身为人就是长久劫之后的事了。
所以,比丘们啊!你们在苦集灭道四圣谛法中,如果对四果解脱作意即将无间等的人,或是对四果解脱作意还没有获得无间等的人,都应当精进殷勤以种种方便,发起增上的欲乐之心,不间断地修学四圣谛等法,转去诸缚,才能究竟到达无间等的境界。”佛陀说完此经,比丘们听闻了 佛陀所说的法义,都欢喜地信受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猕猴池侧重阁讲堂。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出其头;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其头,当得遇此孔不?”
阿难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龟若至海东,浮木随风或至海西、南、北,四维围遶亦尔,不必相得。”
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 2,暂复人身,甚难于彼,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行其义 3,不行法 4,不行善,不行真实 5,展转杀害,强者陵弱,造无量恶故。
是故,比丘!于四圣谛 6 当、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1《杂阿含经》卷15,《大正藏》册2,页108,下6-20。
注2 五趣:趣,趋向之意。 五趣是指众生依所造善恶业而感应趣向之处所,又称五道,即天道、人 道、畜生(傍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五种;另阿修罗遍布五趣,故又称 六道。
注3 义:有世间正义、出世间正义、世出世间正义,唯世出世间正义才是真实义。详尽之义理法要读者可参阅与请购正觉同修会、正智出版社出版之相关书籍。
注4 有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各有依循之轨则。详尽之义理法要读者可参阅与请购正觉同修会、正智出版社出版之相关书籍。
注5 真实:法界真实理,即实相法界亘古常存不灭,方为真实。
注6 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集灭圣谛、苦集灭道圣谛。四圣谛是声闻菩提之主要入道,依此而能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成就声闻四果之解脱功德。大乘佛菩提之四圣谛则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而说苦集灭道,所欲成就的乃是佛道上极其微细之苦圣谛、苦集圣谛、苦集灭圣谛、苦集灭道圣谛,其内涵不唯烦恼障见思惑现行的断除观行,还有烦恼障所摄习气种子的观行灭尽,此诸内涵甚深极甚深,与声闻所说之内涵不可相提并论。
语译:
我阿难是这么听说的,有一时间,佛陀住在猕猴池侧重阁讲堂。那时,世尊告诉比丘们说:“就好像当广大的大地都变成大海时,有一只瞎了眼的乌龟,它的寿命有无量劫那么长,但是它却只能每隔一百年才能浮出头到海面上一次;而在大海中有一块浮木,浮木上有一个洞孔,随著海浪在大海中四处漂流,随风无定所地忽东忽西,而这每百年才能浮出海面的盲龟,它的头能不能遇得到这块浮木而从洞孔钻出头来呢?”
阿难禀白 佛陀说:“不可能的呀!世尊!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只盲龟若是游到了大海的东方,而浮木却随著风漂流到海的西面或南面、北面等四周围绕著,也是不一定能相遇得到的。”
佛陀告诉阿难说:“瞎眼的盲龟与海上的浮木,虽然相互之间差距何其遥远又互相违逆,要碰上是很困难的;但经过久远以后终究还是有机会相遇的。可是愚痴昏昧的凡夫众生在五趣中轮转漂流不能止息,希求暂时得到人身的机会,与盲龟值遇浮木孔的机会相比,是要困难上百千万倍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些愚痴昏昧的凡夫众生们的身口意行一向都不依止正义而行,不依随正法而行,不信因果不行善法,不依世出世间的真实理而行。因此他们彼此之间总是辗转相互杀害,这一世你杀我来,下一世换我来杀你;或是强大的欺凌弱小的,不断地造作无量无边恶行恶业的缘故,就会很快地下堕三恶道中难有出期,再回到人间受身为人就是长久劫之后的事了。
所以,比丘们啊!你们在苦集灭道四圣谛法中,如果对四果解脱作意即将无间等的人,或是对四果解脱作意还没有获得无间等的人,都应当精进殷勤以种种方便,发起增上的欲乐之心,不间断地修学四圣谛等法,转去诸缚,才能究竟到达无间等的境界。”佛陀说完此经,比丘们听闻了 佛陀所说的法义,都欢喜地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