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第一章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真如 第1~2节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1  浏览次数:95506
  前 言
  理事长!张老师!各位法师!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大众同答: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题在说:什么叫做“真假开悟”?真正的开悟究竟是什么内容?假的开悟又是什么内容?副题是说明:真如、如来藏、阿赖耶识这三者之间,祂们互相的关系。我们之所以要讲这个题目,其实应该算是在炒千余年来的冷饭啊!因为这个问题,其实在千余年前就已经发生过争论;几百年来,也一直有日本人和藏密黄教、印顺法师等人在炒这盘冷饭。那么当时,玄奘菩萨是因为有人建议,不要在《成唯识论》著中指名道姓而说,所以就使得一些错误的经论批注──经典的错误批注和一些错误的菩萨的论──譬如安慧所造的《大乘广五蕴论》等邪见,被继续流传,而无法使大家知道那些批注和论是错误的;使大众不知道玄奘菩萨所破斥的那一些人的法是错误的,因此使得那些错误的批注和论著,继续流传、继续误导众生;如果 玄奘菩萨在今天看到这个情形,我相信他一定会改变,会指名道姓来破斥邪说。
  但我们今天却不打算指名道姓的说谁的说法错了,我们今天将纯粹的把法的内涵加以举证,让大家都知道正法的理路,并且专书印行流通到后世,让正法可以永续的流传,希望现在与未来的佛子都不会再被误导。并且,今天原则上将不在理证上面来说;也就是说:不从我个人的般若证量上来说祂,而是从教证上来说。也就是说,我们将以经典的经文做为证明,来让大家了解阿赖耶识究竟是真心?或者非真心?让大家了解阿赖耶识是不是如来藏?
  今天我们台南新讲堂的新佛像安座开光,请悟圆老和尚──我们的新任理事长──主法,我在下面随众一起参与安座开光法会,有很深的感触。我自从出来弘法以来已经有十余年了,不管什么法会,我都不掉眼泪,只在郭故理事长往生时掉过眼泪;可是今天看到安座开光仪轨中“受记振宗风”一句的时候,真的是悲喜交集啦!喜的是我们台南地区的十几位老学员,个个都是勇猛得像金毛狮子一样,有能力摧邪显正、拥护正法、救护众生。我们理事长刚才也跟诸位当众赞叹他们,真的没有错赞叹,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就搬到这里来把它完成了,可以继续荷担如来的家业了。悲的是说:正法很难弘传,特别是了义的、深妙的宗门正法更难弘传。
  喜的是说:在当年受记了,确实很欢喜,当然要为 佛法振宗风嘛!但是等到你真的开始要振宗风的时候,你才知道原来不是当初想的那回事儿,因为这里不是极乐世界啊!也不是不动如来的世界啊!这里是五浊恶世啊!命浊、众生浊啊!最难对治的是见浊。所以在这里要遵照佛的咐嘱来振宗风,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今天又看到正法在台湾有这样的一番新气象,心里面又生起欢喜来。却又感叹末法众生很难度,又悲伤起来──度了也很难安住、很容易就退转了──又悲伤。
  也就在这样子悲喜交集的时候,又想到说:“菩萨不是人干的。”怎么说呢?你如果当声闻僧,那很容易当;一天到晚在 佛座下,又在寺院里面,有 佛可以依靠;福田衣穿著,谁也不愁吃穿,什么都有,佛的威德真大。但是,你要是当菩萨──菩萨要当出家菩萨就容易当,但是道业不容易进步──你如果道业要进步很快,就得要干在家菩萨。可是当在家菩萨的话,佛是不太看顾你的,为什么呢?因为 佛的看法认为说:“我既然交代你去做,你既然要当在家菩萨,你就得要自己辛苦去做。”凡事都得自己去做,不可以处处想要仰仗佛的威德,这就是在家菩萨──在家菩萨不依佛座而住。
  如果是在天界的在家菩萨,他们到处跑,十方佛国到处去;哪里有众生需要度,他就去,他不依在佛座下的;所以呢,当在家菩萨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早上就是这样的悲喜交集,所以六、七年来没有掉过一滴的眼泪,今天安座法会中,因为近来这样的一个变故,所以一时间说:被受记啦!很欢喜啦!
  佛交代要振宗风,现在才知道振宗风很难,承当这个任务很不容易。所以早上忍不住,在这样悲喜交集的状况下掉了泪。
  那么我今天来,也是为了振宗风才来,所以今天我们要宣示的是说:如何叫做真正的开悟?要把真正的开悟定义清楚。在十来年以前,这一世的我破参的时候,心里一直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悟了是初地?有的人悟了只有七住位?有的人悟了,结果却是成佛?同样一个明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
  我当时不清楚,后来自己努力去把三乘的经典,把它贯通,才知道说:“喔!有的人还在因地嘛!悟得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嘛!所以他是七住位啊!可是有的人,他悟得阿赖耶识,但是他能够通达,这个通达就使他到了初地;有的人又进一部把思惑全部断尽,又有般若种智无生法忍,所以成为八地菩萨,他所证悟的境界是异熟识,是由阿赖耶识转成的;最后身菩萨示现如同凡夫一般,然后明心的时候,他证得佛地的真如,叫做无垢识。”同样一个明心,有这么多的差别,喔!我终于弄通了:“啊!原来就是这样。”所以,在最早期的弘法,我只看重眼见佛性,不看重明心,是因为那时还没有通达别相智的缘故。但是后来通达了,为了佛所传的“道次第”可以深入的弘传,所以现在反而是侧重在明心上。因为单凭明心可以让你修到九地去啊!单凭眼见佛性却没办法啊!
  那么,怎么样才叫做真正的明心?证得阿赖耶识才是真正的明心!真正的开悟。如果有人在现在就想证得初地的真如,那叫做妄想;因为初地真如也是阿赖耶识。有人在农历年后,宣称证得佛地真如;可是佛地真如也是阿赖耶识转成无垢识之后所显现的啊!他把阿赖耶识否定以后,哪里会有佛地真如可证呢!所以我说佛道的修证要从明心开始。也有几位法师因为我的帮助而证得阿赖耶识,现在却和那些人混在一起,共同否定阿赖耶识,又出书否定阿赖耶识,说阿赖耶识不是如来藏,这些都是诽谤正法。
  禅宗的明心是证得阿赖耶识,证得这个阿赖耶识的时候,祂叫做七住真如──十住位里面的第七住。所以,所谓真正的开悟明心,就是亲证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因为阿赖耶识就是真如的理体、真如的法体;因为真如只是识之实性──真如就是阿赖耶识的真实性;也就是说,真如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所显示出来的真如性。所以证得阿赖耶识、或者异熟识、无垢识,才是真正的开悟。那么诸位手上都拿到一份讲义,今天为了节省时间,我们经文的部分都不念,就直接去解释,可以省下时间来多讲一些。那么我们将从很多的面向,来检讨阿赖耶识和如来藏的关系,来检讨阿赖耶识和真如之间的关系。我们先从第一章来开始讲,如果讲不完,我们以后会再出书,在书里面把它写完──用白话语气把它写完──今天这四小时的时间,讲到哪里算哪里。今天诸位手上拿到的讲义可以带回去;今天我们佛像安座的那个开光仪轨,诸位参加的人也可以带回去,需要的人也可以自己向办公室要,但是请办公室记得预留十份存盘。
  第一节 依持身之功德说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
  第一章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就是真如。第一节:依持身的功德来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我们先从阿含部的经典来证明: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
  阿含部的经典,譬如《央掘魔罗经》说:阿赖耶识是持身识。既然在阿含部的《央掘魔罗经》里面说如来藏是持身识,可是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也都说:持身识就是阿陀那识,也就是阿赖耶识;由这一点就可以证明: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阿含经、华严经》里面也都说:持身识就是如来藏。现在请大家看经文,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因如来藏故,诸佛不食肉耶?”佛言:“如是,一切众生无始生死、生生轮转,无非父母兄弟姊妹,犹如伎儿变易无常;自肉他肉则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复次,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宅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
  那么,《央掘魔罗经》这一段经文这么说:【文殊师利菩萨向 佛禀白说:“ 世尊!您是因为如来藏的缘故,所以才说诸佛都不吃肉吗?” 佛说:“就是这样啊!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死生生死,这样生生世世轮转不停、互为眷属,所以,所有的众生,无非都是父母兄弟姊妹啊!但是,却像是魔术师在变化一样──魔术师就是讲如来藏──一下子把我们变成天人,一下子把我们变成人,一下子又把我们变成畜生、地狱身……等等,就像伎儿一样把我们变来变去,所以众生身是无常的。那么,自己的肉跟众生身上所有的肉,同样都是同一个种类的如来藏所变现出来,同样是一种肉啊!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诸佛不吃肉。”】此外,
  佛说:【“文殊师利啊!一切的众生界,一切的我界,其实都是同一界,也就是如来藏界。都是如来藏所变化而出生的十八界,所以大家的色身也是如来藏所变。因此如来藏所安住执持的身肉,其实同样都是如来藏的肉嘛!都是如来藏所变现的啊!因为众生与诸佛都是同一类的如来藏的肉,所以诸佛不吃众生肉。”】
  依上面所举示的阿含部经典,已可证明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持身识即是如来藏,然而持身识却是阿赖耶识,故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阿含经、华严经》中,都曾开示说持身识即是如来藏。
  再引《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四:【彼有菩萨以胜解力,为诸众生堪受化者,于彼一切诸世界中,现为如来出兴于世,以至一切处智。普遍开示如来无量、自在、神力、法身遍往无有差别,平等普入一切法界;如来藏身不生不灭,善巧方便普现世间。证法实性超一切故,得不退转无碍力故,生于如来无障碍见广大威德种性中故。】
  有的天界菩萨,明心之后,进修了一些别相智,以他明心后胜解阿赖耶识的慧力,观察某些世界的众生可以被教化,他就在那一些世界里面,显现如来的八相成道,以因地之身而示现如来的八相成道,这是天界菩萨证悟之后,所有的异熟果。显现如来出现于世,乃至证得一切处智,在那一些世界里面,普遍的为众生开示如来的自性身“无量、自在、有种种的神力”,法身可以遍往诸佛世界没有差别;说如来是可以平等的普入于一切法界,不管是十八界,或者三界九地,或者十方一切法界,都说如来藏身不生不灭。
  这是说如来藏的自体不生不灭,不是讲如来藏的种子。如来藏的心体自体,里面含藏著种子;譬如瓶子,瓶子的自体跟里面装的饮料不同,饮料比喻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瓶子就是比喻如来藏的自体。如来藏、如来藏身、如来藏的自体,不生不灭,而且有种种的善巧功德。众生如果造恶业,应该要成就饿鬼身,祂就帮众生制造一个下一世的饿鬼身出来;成就大恶业,比如说谤佛、谤法,应该要为他造一个地狱身,如来藏就帮他造下一世的地狱身;如果他造的十善业,应该生欲界天,祂就帮他造下一世的欲界天人之身;……等等、等等。
  所以说祂有无量无边的善巧方便,能够普遍的在十方三世的三界六道里面去示现如来藏的功德。这个菩萨能够示现如来的八相成道,就是因为证得法的真实性,法就是讲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心体自身,以及所出生、所显示的法性。因为证得这个法的真实性,所以能够超出三界六道一切法,因此而得不退转、没有障碍的威德力;因此他产生了如来无障碍的殊胜知见,所以他就能够在这一种具有广大威德的种性当中来出生。既然“如来藏身”不生不灭,能够善巧方便普现世间一切众生种种身,所以说祂是持身识。华严既然说如来藏能变现种种色身,能执持种种色身,而诸经中又说变现及执持色身的心就是阿陀那识,《解深密经》中又说:“阿陀那识亦名阿赖耶识。”显然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怎可说如来藏出生阿赖耶识呢?又如何否定说如来藏不是阿赖耶识呢?
  再来,下一段同样是《华严经》,在卷四十四中就说:【出生一切‘如来藏色’,不可说音声开示演畅一切法色,具足一切普贤行色。佛子!菩萨摩诃萨深入如是无色法界,能现此等种种色身,令所化者见,令所化者念,为所化者转法轮。】
  如来藏出生了一切的色身,名为“如来藏色”。如来藏既然是空性、无形无色,怎么会有色呢?当然有啊!诸位每一个人的色身都叫做如来藏色。如果你证得初禅以上的定境,愿意舍报后出生在初禅天,那么舍报后,祂就帮你制造一个初禅天身。如果你的初禅善根发是遍身发,祂不等你舍报,就在你身体里面制造一个初禅天身;这个初禅天身与你的色身同时同处,就与色身有所摩触,因为这个初禅天身与欲界色身有所摩触的缘故,所以产生了胸腔中的乐触,所以你才会有初禅的乐触。这两种色身都叫作如来藏色,都是由如来藏藉缘而创造出来的。
  你们这个身体是从哪里来的?你说:“父亲给我的啊!”但是父亲有制造你的身体吗?没有! 那你又说:“妈妈把我制造的啊!”那你回去问问你妈妈:“你怀胎的时候,有没有每天观想来创造我?”她有没有每天捏──在哪里增加个耳朵、增加个眼睛呢?
  没有!父母亲只是提供你那个因缘、那个环境,让你的如来藏可以有因缘来制造你的色身。所以,谁来制造你的色身呢?是你的如来藏!
  如来藏制造了你的色身,当然就能够执持你的色身,所以如来藏是持身识,所以你们的色身就叫作“如来藏色”。那有的人也许会想:是觉知心的我自己制造了色身。可是,你在入胎以后,有没有制造自己的色身?没有!还是由你的如来藏制造的。因为你刚入胎的时候,能觉能知的你都还不晓得在哪里?意根也没有办法分别,意识觉知心也还没有出现;意识要五、六个月以后才开始出现有运作的情形,而且那时候的意识什么都不懂,如何能观察而制造你的色身?显然是你的如来藏帮你制造色身,所以你的色身就叫“如来藏色”。因此,如来藏既然能制造色身,当然持身的如来藏心体很显然就是持身识;既然佛说持身识就是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那么如来藏当然就是阿赖耶识了。
  这一段经文里说,这样的天界菩萨证悟之后,可以受生于十方任何一个他想要去的世界,然后在那边出生了“如来藏色”,用种种不可说的音声来开示、来畅演一切法色。一切法色是说由一切法而显现出来的“如来藏色”,让众生了解这叫作一切法色。这样的菩萨,他能够具足的实现“普贤行”。
  很多人读《华严经》,知道有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可是这五十三参,其实全部都是在普贤菩萨的身中参访。 普贤身那么广大,那是什么意思呢?普贤身就是说:从初信位开始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一切的菩萨行都是普贤行,等你这五十二个阶位完成,成为究竟佛,才算游尽普贤身。没有经历这个过程,没有游尽普贤身的话,就不能成佛。在这所有“普贤行”的过程当中,你需要有很多的色身,这就叫作普贤身,就是“普贤行色”。
  你要行普贤行,要有种种的色身;这些色身,是谁所执持的呢? 如来藏色,讲的就是如来藏所持的色身,就是这个“普贤行身”。菩萨摩诃萨深入无色的法界;就是说如来藏的自体,叫作无色法界。能够深入这个无色法界,才能够示现种种的色身啊!使得应当受化的人,都能够看得见你;使得被度化的人,因此而能够心心念念回向佛道。菩萨就是这样以无量世而行无量的“普贤行色”,也就是以种种的“如来藏色”,来为所化度的众生而转法轮。这段华严经文的意思也是讲得很清楚:如来藏就是持身识。而持身识就是阿赖耶识!因此,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怎可诽谤说阿赖耶识不是如来藏?怎么可以另外创造一个如来藏来误导众生?
  《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也说持身识就是如来藏:【大药白佛言:“云何‘识’取天身、乃至取地狱身?”佛言:“大药!‘识’与法界持微妙视,非肉眼所依以为见因。此微妙识与福境合,见于天宫欲乐嬉戏,见已欢喜,‘识’便系著。……‘识’者是身之主,遍行诸体,身有所为莫不由‘识’。不迁者谓身语意净,证获道果;此人死已,‘识’弃有阴,不重受有,不流诸趣;极乐而迁,不复重迁,是名不迁。”于是贤护与大药王子礼佛双足,白言:“世尊!佛一切智,说此法聚,当于未来作大利益,安乐众生。”佛言:“如来法聚常住非断,一切智者知而不为。我经无量勤苦,积集智光,今说此经;此正法日,为诸众生作大明照,德誉普流一切智海,为能调心流注者说。此经所在之处,读诵解说,诸天、鬼神、阿修罗、摩?罗伽,咸悉拥护,皆来拜礼;水火王贼等怖,皆不能害。诸比丘从今已往,于不信前勿说此经,求经过者慎勿示之;于尼干子、尼干部众诸外道中,亦勿说之;不恭敬渴请,亦勿为说。若违我教,亏损法事,此人则为亏损如来。诸比丘!若有礼拜供养此经典者,应当恭敬供养是人,斯人则为持如来藏。”】
  我们来解释这一段经文的意思:《《大药菩萨问佛:“我们的真相识,就是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是怎么样去摄取未来世的天身?乃至摄取未来世的地狱身呢?”》》 佛开示说:这个第八识、如来藏,祂具有所持法界中的微妙视;也就是说,如来藏之所以称之为藏识(识就是了别,不过那个了别,不是见闻觉知的六尘中的了别,这在后面会说到),祂的这种微妙见、微妙视,不是肉眼所见的、所依的那一种六尘中的“见”。这一个微妙的如来藏,如果是跟福业相应的境界符契的话,舍报之后,就会使得中阴身看见天宫有种种的欲乐嬉戏,这是欲界天。见到欲界天的境界,就会心生欢喜,因为看见天宫有五百天女等著你,心里想要生天的时候,你生到天宫去,就是当天子;这样出生到欲界天时,一见就欢喜,欢喜就被系缚了,所以就生到欲界六天去,这个识就帮你变现出一个欲界天身。
  这个如来藏,祂是一切色身真实的主人,但是却被见闻觉知的意识、处处作主的意根所掌控。其实,意识、意根不是真的主人,因为祂们都不遍一切处。意识、意根、眼耳鼻舌身五识,其实都在你的脑袋里面。乃至身识,也只是在你的脑袋中,只是因为生理上的机制,让你觉得你手痛就是手痛,脚痛就是脚痛;其实不是,痛觉是在头脑胜义根,不在色身的扶尘根。因此,见闻觉知的前六识,以及作主的意根,只在你的脑袋──胜义根;只有如来藏识才能够遍十八界,因为如来藏才是身之主宰,祂遍十二处。
  “不迁”,就是说:从此以后不再改变。那是什么呢?讲的是二乘定性圣人。二乘的定性圣人,他们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烦恼障不再现行了,所以获得道果,也就是声闻道、缘觉道的果报;这些人死了以后,他的真实识、第八异熟识,丢弃了这个三界有的色身以后,“不重受有”:不重新再去接受下一世任何的三界有,因此不再流转于五趣六道之中,这样叫作极乐而迁。可以出离三界的生死苦,是一切天主与天人都作不到的事,所以叫作极乐而迁;不再重新迁居到任何一个地方再受生,叫作不还果。
  贤护菩萨跟大药王子两个人就顶礼佛足,禀白说:“世尊!佛是一切智者,说这个一团一聚的深妙法(就是某一个部份的深妙法),将会在未来世,为众生造作很大的利益,能够安乐众生。”
  佛说:“如来的法,不论是哪一聚、哪一团,都是常住法,都不是断灭法。不可以说涅槃是断灭,不可以说无我是断灭,因此说常住非断。一切智者可以知道一切的法,但是却不住于有为之中。” 佛说:“我经过无量世的辛勤劳苦,累积聚集了一切智慧的光明,所以如今才能够说这部经。这个正法日,为诸众生大明照,这一种功德,以及无上正法的声名,普遍的流入一切智的大海里面;但是这个法,却只是为那一些能够调柔心性的,而且能够流注圣性的那一些佛弟子们说。因此这一部经──也就是《大宝积经》所在之处──去读诵、去解说的时候,诸天鬼神、阿修罗、摩?罗伽全部都会来拥护,水火王贼…等等的恐怖都不能够危害。”
  但是这一部经里面的密意却不可以广说,所以《《 佛又交代说:“诸比丘啊!从今天以后,不信受大乘深妙法的人,不应该跟他说这一部经;如果是一天到晚在找寻经典的过失的人,你也不应该把这一部经拿给他们读。或如在外道那一些人之中,也不应该为他们说。乃至对于佛子们,如果不是很恭敬,而且很渴求大乘菩提的法,也不应该为他们解说。”》》这意思就是说,“如来藏心体在哪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密意,甚至于有的阿罗汉,他是定性声闻的种性,是不回心的阿罗汉,
  佛都不让他们开悟实相的;所以他们只能证悟二乘菩提所说的缘起性空,却是没办法悟知无余涅槃的实际理地──没办法证悟大乘菩提;所以,如来藏在哪里呢?他们悟不到。连一切天主都应供养的二乘不回心圣人,
  佛都不让他们知道这个密意,怎可为那些因缘不具足的凡夫与外道明说呢?因此 佛说这个是甚深密意。 佛交代说:“如果有人违背我前面所说的交代,为那些证悟因缘还没有具足的人明说,这个人就是亏损法事、亏损如来。”如果是亏损法事、亏损如来,罪就太大了,所以不应该为别人明说如来藏的所在,以免亏损了法事、亏损了如来,成就大罪。
  说了这么多以后, 佛接著说:“如果你把这个识──持身识──或者叫做‘去入胎的识’,把专门讲这个‘识’的经典拿来读诵、礼拜、供养、为有缘证悟的人解说,如果有人这样做的话,大家都应该来供养这个人,应该来恭敬这个人。”如果你将这一部讲第八识──阿赖耶识的经典,详细的读诵、受持、解说、……等等,那你就是“持如来藏”的菩萨。”
  这里讲的‘识’,就是如来藏,可是这个‘识’在讲什么?讲持身识啊!意思就是说:持身识就是如来藏。所有的经典都说:持身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名阿陀那、阿陀那的意思就是“持身持种”;所以,从执持身根的缘故,我们说:如来藏既然能持身,当然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因为每个人的持身识,都不可能有两个──不可能有如来藏持身而又同时有阿赖耶识持身,所以持身识就是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不可妄说阿赖耶识不是如来藏。
  但如来藏为什么是持身识?接下来《楞伽经》还有说明。《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解释如下:佛告诉大慧菩萨说,如来之藏──就是如来藏──祂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因,也是一切恶法的根本因,所以说是“善、不善因”。如来藏能够普遍的出生或者增长一切五趣六道的众生。“兴”就是增长,“造”就是创造出来,就是出生。如来藏就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一下子变出这个色身,一下子变出那个色身;有时候,变一个人身给我们;有时候,变一个天身给我们;有时候变个饿鬼身给我们,每一世都不一定,因此而说“变现诸趣”。
  可是,如来藏的自体虽然能够变现我们这些色身,也变现了七转识的我们,有见闻觉知,能够作主;可是祂在这些境界里面,祂却是没有“我”性──无五蕴我的体性──而且祂也不落到“我所”里面。“我所”就是指相对于我们的见闻觉知心的色身与六尘,那叫作我所。见闻觉知心所贪著的是什么呢?六尘里面的种种法,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乃至难看的、难听的、难吃的,这个就是我所。难看、难听、难吃的,众生也是会执著的啊!难道你们不执著难看、难听、难吃的吗?都有执著啊!怎么会不执著?
  什么才叫不执著?看到难看的色相,心里不知道难看,那才是真正的不执著;听到难听的声相,心里不知道难听,那才是真正的不执著。那请问你们知不知道?知啊!知就是执著。难道你愿意“每天遇到难看的色相时都不知道难看吗”?你不愿意!这就是我们对讨厌境界的执著;然而这种执著,其实就是对于觉知心所面对的“我所触知外境”的执著,这也是我所的执著。
  可是如来藏祂不觉得有‘自我’存在,祂完全是‘无我性’的。祂也不返观自己存在或不存在──不起证自证分。那祂对这些自己所变现出来的六尘中的种种法,祂也完全不贪著,所以叫作‘离我所’。祂能够变现觉知心的我与我所,但不执著我与我所,为什么呢?因为祂的体性就是离见闻觉知、离思量执著。如来藏有这种体性,你证得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以后,可以这样现观,那就是‘始觉’,刚刚觉悟、初始觉悟啦!
  ‘始觉’位菩萨所觉悟的内涵是什么?就是‘本觉’,众生不能够觉悟到如来藏有这个‘本觉’的自性,所以成为‘不觉’。众生不能觉察到如来藏在哪里,不能去观察如来藏的体性如何,因此不能转依;结果就是三缘和合,方便而生我与我所。如来藏如果有业力、无明及父母的因缘,以及三界器世间的因缘,祂就可以出生了我们这个五阴出来。外道他们没有办法去觉悟到这个‘自心如来’在哪里,无法把‘自心如来’这个阿赖耶识找出来,所以他就产生错悟的推断和执著,就说:一定有一个造物主。‘造物主’的思想,就是因为不了解实相而凭著自己的猜想所创造出来的想法,所以叫作“计著作者”。
  这一类不能够证得实相心的众生,他们受到无始以来虚伪的、错误的、不好的熏习,因此成为凡夫性、异生性,所以众生的第八识,也叫作识藏。这个识藏,就是如来之藏,在等觉地称之为识藏,证悟以后,离开识藏境界而成佛之后,就不叫识藏。那么这个识藏,在凡夫地,祂是与七识心合在一起并行运作的;所以,人间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八个识和合运作,看起来好像只是一个心一样,而且出生了无量世以来所熏习的那一些无明,因此就住在‘无明住地’里面,跟七识心和合并行运作,就这样生生世世流转不断,就像海浪一样常住不断。
  可是在这种情形下,这个如来之藏,也就是这个识藏,他却“离开无常的过失”,祂不是无常法,祂所含藏的种子不断流注,是无常性;但是如来藏识的自体,祂的心体却是常,从来不坏;永远不坏而又离见闻觉知的妄心性,所以‘离于我论’。世间法中所说的那一些‘我’,常见外道以为‘常’的那个我,其实都是生灭我,都是众生我;如来藏却不落在这个‘我’里面。那一种世间人所知道的‘我’是有染污的、有自我执著的;如来藏心体本身则没有这种染污、没有这种对自我的执著,所以说祂自性无垢、毕竟清净。
  这一段经文里面说:“如来藏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能够变现种种的色身,那不就是持身识吗?而第三转法轮的唯识经典,都说持身识就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所以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这是无可诤论的,不必再另外创造一个新的、不同于佛说的如来藏。
  再来看看《解深密经》又怎么说呢?卷一:【(佛云):“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语译如下:
  佛说:“广慧啊!这一个识藏、如来藏,祂又叫作阿陀那识,为什么叫做阿陀那识呢?因为这个第八识,祂在我们的色身里面,一直都追逐、执持著我们的色身,和我们常在一起。这一个持身的,执持我们色身的这个第八识,又有一个名称,叫做阿赖耶识。这个持身识,为什么又叫作阿赖耶识?因为这个阿赖耶识,一直都在我们的色身里面,执持著我们的色身,而且藏在我们的色身里面,而躲起来。”
  躲,是对还没有找到的人说,对已经找到的人来讲,祂根本就没有躲过,祂一直不断的在示现给你看,只是你找不到,因为没有智慧能找到祂,所以才说是‘躲’。“祂摄受你的色身,而且在你色身里面隐藏著,和你的色身同一安危。如果你的色身坏了,祂一定会再帮你制造一个未来世的色身,所以祂叫作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叫作‘心’。”
  在大乘法中,一般人讲“心、意、识”,其中的“心”讲的就是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从如来藏能持身来看,就很清楚了:如来藏识就是持身识,阿赖耶识也是持身识,所以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因此,不可以说阿赖耶识是生灭法,如果阿赖耶识真的像有些人所说是生灭法的话,那就意味著:“如来藏也是生灭法”,那么佛法也就随著变成断灭法了。
  第二节 依圆成实性说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
  圆成实性是如来藏心体自身的体性,《楞伽经》中说阿赖耶识也具有圆成实性,然而圆成实性只有一个心体才会有,不可能是两个心体同有此一圆成实性,所以说,由如来藏与阿赖耶识都具有圆成实性,也可以证明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说:【“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云何三自性?谓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大慧!妄想自性从相生。”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妄想自性从相生?”佛告大慧:“缘起自性事相相行,显现事相相。计著有二种妄想自性,如来、应供、等正觉之所建立,谓名相计著相,及事相计著相。名相计著相者,谓内外法计著。事相计著相者,谓即彼如是内外自共相计著。是名二种妄想自性相,若依若缘生,是名缘起。云何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名相觉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则成相。”】〈一切佛语心品之一〉
  这一段经文里面, 佛这样开示说:【“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应当要善于证知三种自性。如何是三种自性呢?第一、妄想自性;第二、缘起自性;第三、圆成自性。妄想自性是从‘相自性’而生;‘相自性’是从‘缘起相’上面出生的。”随后大慧菩萨又为我们发问:“ 世尊!什么叫作‘妄想自性从相而生’呢?” 佛告诉大慧菩萨说:“世间法缘起的自性相,有种种相的演变过程,这叫作‘相行’,也就是由演变过程中所显现的‘事相’相。”】换句话说,缘起的自性,它就是我们的色身等法(也就是五根加上意根,加上六尘以及六识,然后就有了六尘中的种种法出现),在这一些事相上面,才有依他起性的前六识觉知心,在这六尘里面去领纳,因此有了种种的贪瞋痴等心行;有了这些心行的时候,就显现了种种的事相──不是在理上的──都是在三界中的事相上出现的法相,这个就是依他起性。
  依他起性是由于六根和六尘相触,相触的结果,六识就在这根与尘相触的地方出现──由阿赖耶识流注出六识心的种子──六识心的种子流注出来时,就有六尘里面的种种“分别相”出现,这叫作缘起自性;因为这些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叫作缘起自性。如果有人对于这个“缘起法”非常的体性不了解,产生了执著,那就是妄想自性,也就是遍计所执性:对缘起法不了解,所以执著依他起性的六识、六根、六尘,在这十八界法里面,意根对其余的十七界加以执著;执著的原因当然是从虚妄想而出生的;如果不是因为对于依他起性有妄想──譬如误认离念灵知的意识心为真实常住心──就不会有这个执著。由于对依他起性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所以产生了执著;有了这个执著,就叫作遍计所执性──这就是第二种的这个“名相计著相”,也就是在依他起性上面产生妄想,不知道缘起法的依他起性而误认依他起的法为实有不坏法,所以就有了执著,就不能出离生死。
  这个“名相计著相”,是执著内法与外法;内法是说六根、六尘、六识;外法是说,对内六尘所映现的六尘根源──外六尘──加以执著,也就是说,对外法的错误的判断,以为自己确实接触到外六尘,而对外六尘及内六尘加以执著。在这种事相上面,以及遍计、错误的认知上产生了事相上的计著相;有了这一种内外自共相的计著,以及事相上面的计著,这就是两种妄想的自性。
  因此,如果某一个法是依他法而出生的,或者说要依某一个因缘,它才能出生的,这个就是缘起的法性;就是说见闻觉知心要依处处作主的意根,要依我们的色身的五根和六尘接触,我们的见闻觉知心才能出生,这个就是“缘生”的真理──知道这个缘生的真实道理,就叫作“懂得缘起法”的贤圣。
  那如何是圆成实的自性呢?也就是说,离开“名”的“相”以及“事”的“相”上面的那种错误的想法──虚妄想,而获得什么呢?获得圣智所得的那个境界,以及“自觉圣智趣”所行的境界,叫作圆成实性的如来藏性。圆成实性就是如来藏自体的自性,可是我们要注意:《楞伽经》所说的如来藏是什么呢?就是讲阿赖耶识啊!从卷一开始到最后结束,讲的都是阿赖耶识。既然如来藏是圆成实性,阿赖耶识心体自身也是圆成实性,由这个缘故,就可以证实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那就不必再建立想象中的、而且是不可能证得的另外一个法叫作如来藏,而诽谤说阿赖耶识不是如来藏。
  什么样的心可以叫作圆成实性的心呢?也就是说这一个心,祂的自体──不是指祂所含藏的种子──祂的自体一定是真如性。“真”与“如”的两个意思要先弄清楚;“真”就是说,祂是体恒常住,恒而不坏,性如金刚,无法毁坏的,而且不是虚妄想像的法,祂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心体,这叫作“真”;“如”就是说,对于六尘“我所”也好,对于“七识心的我”也好,祂通通如如不动,这叫作“如”。阿赖耶识心体同时具有“真”与“如”的两个体性,才能够说祂是圆成实性,因为具有“真”与“如”的体性时,祂才能够含藏一切的染污种子。这个心体如果没有“真”的体性,当祂毁坏的时候,就无法继续含藏种子;这个心体如果没有“如”的体性,祂就一定不肯执藏恶业种子;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出生世间万法而使得善恶因果都昭昭不爽,就不可能出生一切的六道众生世间,那就不是圆成实性了,就是有所欠缺而不能出生世间万法的心体了。所以,如果没有如的体性,祂会有所拣择:“恶业种子我不要执藏,染污种子我也不要执藏”,那就应该一切众生一出生就是阿罗汉,都成佛、都清净,但在众生的现量上观察,这显然不是事实。
  也就是说,这一个具有真如性的阿赖耶识心体,才能够是圆成实性,如果不是像阿赖耶、异熟、无垢识一样具有真如性的心体──不是双具有为与无为性的心体──那就一定不是圆成实性,因为祂将只能在无余涅槃里面住,不能在三界中出现,不能在三界中运作;换句话说,祂将会只剩下真如──阿赖耶识──而没有世间的无漏有为法的功德,那就是有缺陷的心体;有缺陷的“如来藏”心,怎么可以叫作圆成实性呢?所以真正的如来藏一定是双具有为法性与无为法性的,那才是真正的圆成实性。
  经中所说的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体性完全一样,祂也具有这一种体性,本性正是真如性,但可以含藏七转识所熏染的种种的无明,以及种种的业种;祂从来都不拣择一切的业种,因为祂对善恶业种都是一样的如如不动,所以祂不拣择;不拣择的缘故,所以不但含藏了众生所造的善业种子,也含藏了这些能够导致众生流转生死的恶业种,所以说这个如来藏叫作圆成实性。我们大家都来观察:在八识心王里面,哪一个心有圆成实性呢?
  只有阿赖耶识有,其余的七个识都没有;而“真如”又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出来的真实性,不能把祂从阿赖耶识心体上分割出来独立为另一个法;这个留到后面举证时再来说。
  所以《楞伽经》说:什么叫作成自性──圆成实的自性呢?也就是说有一个法──这个法就是指如来藏──祂离开“名”的相、和“事”的相。“名”相就是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这就是“名”的相;广义的说,包括意根在里头,都是“名”的相;狭义的说,意根摄在六根中,所以在声闻法中,通常不将意根摄在“名”中。“名”就是指“名”与“色”,“名色”就是我们的五阴,“名”就是这前六识或者前七识;“名”运作的那一些心行,所显示出来的“心”的法相,就是“名相”;“名相”在三界中运作的时候,就有种种“事相”出现。如果有一个心体,祂能够配合著名相与事相,在这里面运作,但对于“名相”和“事相”都没有任何的执著;这个心,祂同时也是离一切六尘上的分别;如果你证得了这一种心──第八识阿赖耶──又名如来藏识,就叫作“亲证自证圣智所行真如”。换句话说,“真如”是什么呢?就是指称这个圆成实性心,也就是指“出生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阿赖耶、异熟、无垢识。
  那证得这样的“真如”,是证得什么心呢? 佛说:“大慧!此是圆成自性如来藏心。”《大乘入楞伽经(大正藏16卷0598a04)》里面说,如来藏即是圆成实性心;《楞伽经》的三种译本中,又处处说圆成实性就是阿赖耶识的体性,不胜枚举;此处经文中又说圆成实性是如来藏心的体性,所以很显然的: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不应该自作聪明的创造另一个和 佛所说不同的想象中的如来藏心。
  世尊为了重新说明这个真实义,又说了一首颂:“名相觉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则成相。”这一段在《大乘入楞伽经》〈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中别译为:“名相分别,二自性相;正智真如,是圆成性。”颂文中既说真如也和阿赖耶识一样都是圆成实性,由此也可以证明阿赖耶识就是真如。
(原标题:04 第一章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真如 第1~2节)
 

本文标题: 04 第一章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真如 第1~2节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44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4 第一章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真如 第1~2节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