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释印顺识食
一切有情众生都要有“食”才能存活下去,这句话无人能反对,也反对不了;譬如:人类要吃东西才能活下去;冬眠的动物虽然能一段时间不吃食物,但醒来了还是要吃东西才能活命;欲界的这种食—佛法中叫作粗抟食,即粗团食的意思,又因分阶段而成就食的功德,所以称为段食,如一天分三餐而食,把食物切成一段一段,一口一口吞食等。第二种细触食,第三种意思食,第四种识食,可分为物质的与精神的粮食,以维持三界中的人、天等不同层次有情的生命。1
注1 学人如果想要如实理解“四食”的真正义理,包括识食的真实义,可以请阅正智出版社出版,平实导师著作的《真实如来藏》书中第109~118页中有精辟胜妙的解说。
释印顺在《佛法概论》中说:
有情的延续,如灯一样,必须不断地加进新的动力。这是什么呢?约一期生命说,即是“四食”。如《杂含》(卷一五?三七一经)说:“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谓一、粗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食是资益增长的意思,等于平常说的营养,能使有情维持延长其生命,而且扩展长大。凡有资益增长作用的,都可称为食。所以《阿含经》中所说的食,并不限于四者,与因缘的含义相近。不过佛约资益有情作用最强盛的,特别的总括为四食,为后代一般论师所称引。2
注2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69-70。
欲界的有情常常除了食物养身之外,还会有精神活动而有其他的食;四食之中以识食较难体会,释印顺说“识食”是人类的意识执著自我身心,不是明眼人难以知道他把识食的“识”当作意识来解释,是错误的。从凡俗来说,精神粮食当然就是意识的“食”,不然还会有谁?如果修学佛法也不过如此,那佛法便同于世俗法的身心灵层次,就没有什么胜妙之处可说了。有智慧的人会进一步再想,若说精神意识在食,那没有精神意识时还有没有识食?意识是只有一生而不能到下一世去的,人死后投胎完毕,此世意识就不见了,再也不会重新现起了;下一世的意识是全新的,不是此世意识去下一世重新生起。若是活人想要念一部经给亡者作精神粮食,这有用吗?亡者死后尚未投胎往生的中有阶段,最多会有七七四十九天共七期生死的中阴身,虽然这时还有中阴身的意识存在,然而一旦投胎去了,前世的意识就永远断灭了,那所谓的精神粮食不见了,是否识食也跟著消失了?释印顺说“识食,人类的意识,因执著自我(身心),执取自体”,他在此也是把识食当作意识精神之食,释印顺在《佛在人间》中说:同是众生,众生即有众生的通性。
今略举三点说:一、依经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众生生命的延续,必须不断的获得营养。人是这样,鸡、犬、虫、鱼等也无不是这样。佛法说食有四种:(一)、段食,像我们煮的饭和吃的菜,都是分成段落的吃下,叫段食。(二)、触食,六根与境相触,也有延续生命的力量。特别是身体的触—如按摩、运动、洗澡等。(三)、思食,即希望。众生要有,才能维持生活。一个人虽是老病相侵,但他总是要想法子活下去,这叫思食。(四)、识食,人类的意识,因执著自我(身心),执取自体,所以身心虽坏,而却会生死死生,流转不已。前二种食,属于物质的;后二种食,属于精神的。这是众生赖以维持生命,使生命延续的因素。不但人间具备这四食,鸟兽等也是全有的。思食与识食,为一切众生所必有的,而对于生命的延续,有著最重要的关系。段食与触食,都不过能延续这一生的生命而已。总之,“依食而住”,是人类与众生相同的。生存需要营养,但这是要适量的,而且按时不断的补充。如长明灯,要时时添油,时时修净灯心,否则就会熄灭。我们的段食,也是这样,要按时进食,多了会成病,少了就挨饿,不吃即活不下去。这是生存所必要的,而也是麻烦的事。如单靠思识二食能生活下去,这问题比较简单些。可是大部分,特别是人类,要依赖段食才得生活。一切的努力活动,几乎无非是为了解决生活。然物质的营养,不但是人类,畜生等也如此。在人类社会,如不把它当问题处理,社会与人类都是不得平安的。但仅将这问题解决了,不进求人类特性的发挥与完成,这对人类问题的症结,还是不得解决!人所以被称为人,虽有与众生一样的通性,但又有超越其他众生的特性。太虚大师曾经说:“人类的教育,如专在穿衣吃饭上著想,这是动物教育,与一般动物并无大差别”。这虽似乎说得刻薄,但人的教育,解决人的问题,不能局限于这些,也是确实如此的。3
注3 释印顺著,《佛在人间》,正闻(新竹),2000.10 新版1 刷,页75-77。
人类的教育,如专在穿衣吃饭上著想,与动物并无差别;学佛的智慧,如专在吃饭与精神粮食中用心,也与世俗法中的凡人无差别,可见佛说的识食一定还有更胜妙的智慧在里面,不是只谈精神粮食而已;释印顺被佛教界尊为佛学泰斗,当然应该也有想到这一点,因此他亦说:识食:识指“有取识”,即执取身心的,与染爱相应的识。识有维持生命延续,帮助身心发展的力量。“识缘名色”,为佛法中重要的教义,如《长含?大缘方便经》所说。经中佛对阿难说:人在最初托胎的时候,有“有取识”。父母和合时,有取识即摄赤白二渧,成为有机体的生命而展开。“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否?答曰:无也”。“名色”,指有情的身心自体。这个自体,由于识的执取资益,才在胎中渐次增长起来,而出胎,而长大成人。所以经说:“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否?答曰:无也”。此识的执取,直到死亡的前刹那,还不能暂离。假使一旦停止其执取的作用,一期生命即宣告结束,肉体即成为死尸。所以佛说:“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有取识对于有情资益延续的力用,是何等的重要!4
注4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73。
释印顺解释识食的“识”即是有取识。依《瑜伽师地论》卷91 之开示可知:“有取识乃识蕴妄心而非第八识!”但释印顺却认为有取识即是“识缘名色”、“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否?”的第八识,也就是入胎识,虽然他这种说法不正确,但是至少他应该相信有入胎、住胎之识吧?但事实不然,他惯用双面手法,一方面似乎承认为有,但一翻脸马上又否认掉,坚称为无,令其读者无所适从。但是,说“无”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举证来破除他的邪见,救救他的读者。
释印顺《中观论颂讲记》中说:《解深密经》说:“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也就是这个意思。初入母胎的心识,也具有五蕴,不唯是精神的活动。没有名色,入胎识是无从立足的。5
注5 释印顺著,《中观论颂讲记》,正闻(台北),1992.1 修订一版,页528-529。
释印顺说:“初入母胎的心识,也具有五蕴,不唯是精神的活动。”初入母胎的心识怎能具有五蕴?而且还有精神的活动?假如这句话可以是事实的话,那我们人类应该出生就有很精采的精神活动;精神活动不离意识,而意识怎么能够入母胎而住于胎中呢?释印顺把初入母胎的心识当作是意识这个心,所以才会说具有五蕴和有精神活动,然而这种说法是极严重的错误!意识若能入母胎安住而延续去下一世,则上辈子的精神粮食应该也可以带到下一世来;上一世大学毕业了,这一生出胎时还需要去读小学吗?若是皇帝来投胎的,那问题更大,天下非大乱不可;所以我们的“精神”亦即这个意识心,不可能到下一世去的。初入胎、初住胎位的识食所指的最重要的识即是入胎识,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佛经名相的解释要遵照经典原意,不能随自己的乱想而有创见;依文解义不踰矩,虽不能有所发挥增益学人,但只要不讲错也就没有过失。如果讲错了,有人出来纠正,就要赶快改正过来,还可弥补过失;圣贤有时亦犯错,错而能改善莫大焉,大家都能宽恕包容,改正以后也就没过失了。若是明知错了,却不肯改正,那包容两字也就无从谈及了。
平实导师在《识蕴真义》,页274-275 中云:
此谓初入胎位时,尚无六识心识蕴存在,云何而有名色之名可说耶?当知彼时甫入胎位中,方便说“名色之名即为意根”,由此证有意根可以外于识蕴六识而存在不灭,既然识蕴不存在时,意根仍可存在而不摄在识蕴中,则已证实法界正理:意根不应摄在识蕴中。6
注6 平实导师著,《识蕴真义》,佛教正觉同修会,2006,页274-275。
从平实导师详细解说识蕴的正确法义,就可以知道释印顺说:“没有名色,入胎识是无从立足的。”乃是错误的说法。虽然入胎识可以使受精卵成长为胎儿,而后才有意识出现,但入胎识不是意识。甫入胎位就是刚进入受精卵的阶段,此时尚且没有五色根存在,就不会生起五尘,就不会有六尘,六识心生起的藉缘都还严重欠缺,一定还没有六识心中的任何一识生起,更不能有识蕴六识具足存在,怎么有五蕴名色之名可以说呢?当然也没有意识心行可说。人都有八识(根缺者除外),在尚无六识之时,住在母胎中的当然就是第七识和第八识;第七识叫作意根,第八识就是入胎识,又名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所以,法教中有没有入胎识,关系到整个佛法的命脉与各人法身慧命的存亡;第一义谛是佛教的根本大法,却是以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为中心才能开展及实证,从这个佛法的基础开演才能探讨到识食的真实义。
佛法中对识食的解释:
1、色界天众之食:
谓色界天众不食欲界六天及人间之饮食,日常亦不饮食,唯以禅悦为食、长养天身,故绝非色界天人来受彼供。更非无色界天人来受彼供,无色界天人无色身故不受任何食物,唯是识食;7
注7 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三辑,佛教正觉同修会,2006,页1026。
2、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之食
识食在《佛学大辞典》中的解释:(杂语)四食之一。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皆无段食等之三食,只以识持体,故名识食。传心法要上曰:“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著,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忘生分别,唯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8
注8 网络《在线佛学辞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辞典〉:http://www.baus-ebs.org/fodict_online/
案:坊间佛学辞典错误极多,譬如说地狱众生岂无触食、意思食?甚至熔铜灌口还方便说为抟食(虽然实际上无抟食之功德)。故应说欲界具足四食,色界仍有色身故唯除抟食,无色界虽唯有识,然识亦有识之触境界食及意思食、识食。
3、只以识持体,故名识食。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识食”:“(杂语)四食之一。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皆无段食等之三食,只以识持体,故名识食。”9《楞严经正脉疏》卷8:“禅天思食,食至或但思之而饱。识天识食,既无形色。但以识想。”10
注9 网络《在线佛学辞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辞典〉:http://www.baus-ebs.org/fodict_online/
注10“禅天”是指初禅以上的色界天,绝无团食,故无“食至”可言,亦无“思之而饱”等事;纯以禅定之定力所生喜乐作为色界天身之食,以维持色界天身之存在,故名禅悦为食。《楞严经正脉疏》的说法错误。
4、识食就是讲心(第八识):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1〈一法品〉第2:“识食应言唯是心。”11 是说心识的活动使心识功能和继续存在的势力得以增长,所以识食纯粹是指“心”的食,不是团食。
注11《大正藏》册26,页368,上2。
5、此心就是阿赖耶识,识亦名食。
触食讲六识身,意思食讲忆念心,既然说有识食那就必定还有一个阿赖耶识(阿梨耶识),因为当六识身刚灭的时候,还是有个什么可以持身使身体不烂坏的才对啊!那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若离开了身体时,身则坏烂的缘故,所以识食的“识”最主要的就是指阿赖耶识。
《摄大乘论释论》卷 2:
论曰:若离果报识,所有众生识食不成;离此果报识,六识中随一识,于三界所有众生中,食事不成故。
释曰:此言显示识食不成义。世尊说四种食:一抟、二触、三意思、四识。抟者变成为相,既变已,能作摄持身利益事。触者境界相,如色等境界唯以见等,即能为身利益事。意思者忆念为相,但以忆念为身利益事,如渴者见水得不死故。识者摄持为相,由此摄持故身得住,若无此识即同死尸臭烂,是故应知识亦名食,由能作身利益事故。于中触食者六识身,意思者忆念心;既说识食,故知更有别识。又如重睡无心及闷绝灭定等,六识身灭尔,更有何者持身得不烂坏?阿梨耶识若舍离时,身则烂坏故。12
注12《大正藏》册31,页280,上6-19。
6、识以执持为义,执持诸根故名识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4 卷-第8 卷)》卷5:“识食(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又无色界天,及诸地狱众生,不用饮食,独有第八识执持长寿,故有食义)。”13
注13《万续藏》册34,页321,中9-11。
7、识食就是在讲熏习增长阿赖耶识的执藏体性:
识食者谓阿赖耶识于三界九地轮转诸法之种子等,具有执藏之体性,以执藏性为识食之法相。谓欲界有情食抟食时,长养七识及诸烦恼种子,以此熏习故,令阿赖耶识之执藏体性增长;于抟食时如是,于余六尘诸法亦如是,使阿赖耶以此执藏体性不灭,长养阿赖耶执藏轮回三界之功能,故于舍寿时复生中阴受生五趣,名为识食。14
注14 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一辑,正智出版社,2003,页109-110。
8、识食是以识为食,资长于识,那就只有阿赖耶识才有此功能: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 15:“识意思缘未来故,识后明利长养,识后明利长养故名识食。……依识食故,资长于识,余有现前。(阿赖耶识才能资长于六个识)”15
注15《大正藏》册43,页213,中6-18。
佛典经论众多举之不尽,此在证明释印顺说识食是有取识,是“与染爱相应的识”而指称为意识是错误的,应知有取识即是意识(第六识),意识才会与染爱相应,第八识阿赖耶识从来不与染爱相应。释印顺的盲点在于他不相信有第七识、第八识16,而认为人类只有六识,如此对佛经的解释非但不能通达,简直错误百出一无是处。他认为应该“从识缘名色和识灭则名色灭的定律”去思惟,这是不会错的,但前提是不能把此“识”解释为意识或意识细心,否则必定错误!导致他所认知的佛法全盘错误,越讲便会越加错乱无章。释印顺的书中也会讲出不能没有第八识这个正确的道理,可是他却又斩钉截铁的否认有第八识,他是专门要来破坏佛法误导读者的吗?这种心态令人难以理解。
注16 参考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109。
释印顺在《摄大乘论讲记》中说:
契经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展转相依,譬如芦束俱时而转”。假使“离异熟识”,那“识与名色”的“更互相依,譬如芦束相依而转”的圣教与事实,就不得成。识,是阿赖耶识;名,是非色的受等四蕴,转识也都摄在名中;色,是羯罗蓝。名色以识为缘,识又以这名色为所依止,相续而转。假使没有根本识,与名色相依而转的识是什么呢?若说识是意识,名中的识蕴是五识身,这也是讲不通的,因为羯罗蓝位,还没有前五识。有识支的识,有名中的识,同时相依,如二芦束,不能说它同是一识。这样,非在名中的意识以外,别立异熟识不可。17
注17 释印顺著,《摄大乘论讲记》,正闻(台北),1992.2 修订一版,页123-124。
又说:
识食不成若离异熟识,已生有情,识食不成。何以故?以六识中随取一识,于三界中已生有情能作食事不可得故。资养增益维持有情的生命,叫食。凡是有情,不能无食,所以经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佛陀说食有四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前三种食且不谈。由于有漏识的执受,一期的生命,才相续而住,不死不坏,因此,识有维持有情生命资养有情根身的作用,所以叫识食。假使“离异熟识,已生有情”的“识食”,就“不成”立。因为六识在无心位中有所间断,在有心位中也随著所依根、所缘境、三性、三界、九地等种种差别而转变;所以这不徧三界不恒时有的“六识中”,“随”便“取”那“一识”,把它作为是“三界中已生有情能作食事”的识,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诸转识以外,必另有一类不易,恒时相续,遍于三界,执持身命的异熟识在。18
注18 同上注,页124-125。
如此看来,释印顺应该相信有第八识了吧?不论称祂为阿赖耶识、异熟识、入胎识或如来藏,因为没有第八识就没有识食,可是读印顺的书是很矛盾的,在这一本书明明讲不能没有第八识,而于另一本就断然说“那里会有七识、八识?”19 释印顺既然一生钻研经典知道“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之“识”,若说是意识是讲不通的,那当然就是唯有阿赖耶识才能通,阿赖耶识即是第八识如来藏,诸经皆如是说;但释印顺在《如来藏之研究》中又说:“如来藏与藏识:如来藏为依止,阿赖耶识为依止,本为不同的二种思想系。”20 然而如来藏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同样是第八识,佛在《入楞伽经》卷8〈刹那品〉也说过:“阿梨耶识名如来藏。”既是同一心,怎会二个心而成为释印顺说的“二种思想系”?同一个第八识乃佛教之根本法义,又怎么会有二种不同思想?
注19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109。
注20 释印顺著,《如来藏之研究》,正闻(新竹),2003.1 初版7 刷,页239。
释印顺上面的文字中又故意说:“若说识是意识,名中的识蕴是五识身,这也是讲不通的,因为羯罗蓝位,还没有前五识。”他所定义的识蕴不是六识具足,而是只有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意谓意识不是识蕴所摄,违背世尊在《阿含经》中“根尘二法因缘生”即是识蕴所摄的圣教量;他是故意违背佛所说的“意识是二法因缘生”的圣教,把意识认作常住不坏、永不中断的常住心,同于常见外道。释印顺如此这般常常以颠倒说而著书,这种书不只是垃圾而已,简直是堆邪见毒草,然而一般的毒草顶多不过毒死人们一期生命,邪见毒草则是毒死众生法身慧命,那就杀害无量世了,真的要很小心,莫被污染才好。
佛法为什么要说识食?释印顺已举出其要:
四食不但有关于现在一期生命的延续,即未来生命的延
续,也有赖于意思食与识食来再创。如人类,总是希望生存,愿意长此延续下去。这种思愿的希欲,虽或是极微细的,下意识的,不必经常显著表现的,但实在是非常的坚强热烈。到临死,生命无法维持时,还希图存在,希图未来的存在。一切宗教的来生说,永生天国说,都是依著这种人类的共欲—“后有爱”而成立的。有情的生死相续,即依此爱相应的思愿所再创。……同时,有取识即与取相应的识,在没有离欲前,他是不会停止执取的。舍弃了这一身心,立刻又重新执取另一身心,这即是入胎识的执取赤白二渧为自体。如猕猴的跳树,放了这一枝,马上抓住另一枝。此有取识的执持,是“揽他为己”的,即爱著此自体,融摄此自体,以此为自,成为身心统一而灵活的个体。21
注21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73-74。
不论是自己未来生命的延续,或是种族的延续,都不是意识心所能决定的;第八识才有这样的功能,第六意识无法取代的。所以假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之六识论,绝对是个错误的思想,意识的精神不可能到下一世去;世间所谓的“精神不灭”,不是讲意识不灭,而是说读古人书感觉古人精神不灭,是你的精神在感觉,不是古人的精神至今不灭。以有第八识而有意识了知识食,此世的意识在死亡时就灭了,而第八识不灭;祂再出生下一世的意识而又有识食,识食的根源是第八识,所以释印顺不可以否认第八识而说:“哪里会有七识、八识?”他只要照著经文说有八识而有识食,就不会一错再错了。但释印顺因为无法实证第七识意根及第八识如来藏,干脆否定,再把第六意识设定为佛陀说的第八识如来藏,指称入胎而住、而出生名色的识即是意识;然后把识阴定义为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指称意识不属于识阴,就指称第六意识即是入胎、住胎出生名色的识。但他没有发觉现量上立即存在的问题:意识只要生起时就会有了知之性,时时对六尘不停了知,直到眠熟或闷绝而中断时才停止了知。我们可要问他:他上一世死后入住母胎时,是不是才刚入胎时就能了知住胎的情况?他有没有清楚明白了知意识自己是如何出生名色的?他有没有了知出胎的情况?这些都该说给大家听听。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定无法回答的,所以他写的书本,套一句世俗话说:看看就好,别当真。
《长阿含经》卷8 第9 经《众集经》佛云:
“诸比丘!如来说一正法:一切众生皆仰食存。……”22 又卷 20《世纪经》〈忉利天品》:“佛告比丘:一切众生以四食存。……”23西天护法菩萨等十大论师,皆依以上所举佛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而各有阐释,然或有解释而不究竟者,或有究竟而未圆满者。唯有唐三藏法师玄奘菩萨将十大菩萨之论,糅译为一论,圆满究竟,放之四大天下,垂之后世万劫,无有能破之者;唯能发扬光大,增益其光辉尔。24 平实导师语译 玄奘菩萨的开示曰:
第四种是识食,以能执持为其食相。意谓未悟之人,其有漏识由于段食、触食、意思食的不断熏习,使得势力增长,成就识食执持的业用。这识食虽然通八识自体,而以第八识如来藏的识食业用特别殊胜;因为七转识对于段食、触食、意思食的不断熏习,必产生思心所、欲心所、念心所,亦必增长第八识如来藏中所不断执持的各类有漏法种子,因而成就识食,不能出离三界。唯有真悟之人,能于悟后历缘对境修断四种食的势力增长,使如来藏不再执取有漏法种,渐渐清净而出三界,识食断故。25
注22《大正藏》册1,页49,下19-20。
注23 同上注,页133,中17。
注24 平实导师著,《真实如来藏》,正智出版社,2007,页109-110。
注25 平实导师著,《真实如来藏》,正智出版社,2007,页113-114。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 8〈四法品〉云:
云何识食?答:若有漏识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持随持,是名识食。其事云何?答:如《世尊教颇勒窭那记经》中说:“颇勒窭那当知,识食能令当来后有生起。”如是等类,说名识食。26这意思在说:以有漏的六识为缘,能够令六根长养,第八识如来藏的大种性增益,继续不断地生起未来世后有的七转识,这就是第八识的识食。
注26《大正藏》册26,页400,下11-15。
识食在《三藏法数》中的解释有二:
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
识以执持为相,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以上四种,名世间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27
注27 网络《在线佛学辞典》查询〈三藏法数辞典〉:http://www.baus-ebs.org/fodict_online/
平实导师在《阿含正义》中的解释:
四食并不是单说色身有食而已,其实每一识也都有食相,但第八识非有食亦非无食;前六识若有食,意根即一定有食。前七识若所有食,即成为第八识的食相;而第八识自身其实无食,食相都是前七识所有,只因第八识收藏前七识食的种子而方便说为有食,其实还是无食的。若前七识的食相灭尽,第八识则无种子收藏之食;所以在识阴六识的食相存在时,就一定会有意根的食相及第八识的食相存在。28
28 平实导师著,《阿含正义》第二辑,正智出版社,2007,页547-548。
这就是 佛所以说有“识食”的最主要目的所在,其目的即是证明有真实如来藏,而非释印顺所说的只有意识的精神粮食。释印顺的说法自始至终都围绕著意识而知、而解、而转、而说,是以常见外道的意识常住思想,来解释三乘菩提诸经中的世尊圣教;佛门大众对他的书,看看就好,别当真!否则一定被他误导,死掉法身慧命。
(待续)
一切有情众生都要有“食”才能存活下去,这句话无人能反对,也反对不了;譬如:人类要吃东西才能活下去;冬眠的动物虽然能一段时间不吃食物,但醒来了还是要吃东西才能活命;欲界的这种食—佛法中叫作粗抟食,即粗团食的意思,又因分阶段而成就食的功德,所以称为段食,如一天分三餐而食,把食物切成一段一段,一口一口吞食等。第二种细触食,第三种意思食,第四种识食,可分为物质的与精神的粮食,以维持三界中的人、天等不同层次有情的生命。1
注1 学人如果想要如实理解“四食”的真正义理,包括识食的真实义,可以请阅正智出版社出版,平实导师著作的《真实如来藏》书中第109~118页中有精辟胜妙的解说。
释印顺在《佛法概论》中说:
有情的延续,如灯一样,必须不断地加进新的动力。这是什么呢?约一期生命说,即是“四食”。如《杂含》(卷一五?三七一经)说:“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谓一、粗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食是资益增长的意思,等于平常说的营养,能使有情维持延长其生命,而且扩展长大。凡有资益增长作用的,都可称为食。所以《阿含经》中所说的食,并不限于四者,与因缘的含义相近。不过佛约资益有情作用最强盛的,特别的总括为四食,为后代一般论师所称引。2
注2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69-70。
欲界的有情常常除了食物养身之外,还会有精神活动而有其他的食;四食之中以识食较难体会,释印顺说“识食”是人类的意识执著自我身心,不是明眼人难以知道他把识食的“识”当作意识来解释,是错误的。从凡俗来说,精神粮食当然就是意识的“食”,不然还会有谁?如果修学佛法也不过如此,那佛法便同于世俗法的身心灵层次,就没有什么胜妙之处可说了。有智慧的人会进一步再想,若说精神意识在食,那没有精神意识时还有没有识食?意识是只有一生而不能到下一世去的,人死后投胎完毕,此世意识就不见了,再也不会重新现起了;下一世的意识是全新的,不是此世意识去下一世重新生起。若是活人想要念一部经给亡者作精神粮食,这有用吗?亡者死后尚未投胎往生的中有阶段,最多会有七七四十九天共七期生死的中阴身,虽然这时还有中阴身的意识存在,然而一旦投胎去了,前世的意识就永远断灭了,那所谓的精神粮食不见了,是否识食也跟著消失了?释印顺说“识食,人类的意识,因执著自我(身心),执取自体”,他在此也是把识食当作意识精神之食,释印顺在《佛在人间》中说:同是众生,众生即有众生的通性。
今略举三点说:一、依经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众生生命的延续,必须不断的获得营养。人是这样,鸡、犬、虫、鱼等也无不是这样。佛法说食有四种:(一)、段食,像我们煮的饭和吃的菜,都是分成段落的吃下,叫段食。(二)、触食,六根与境相触,也有延续生命的力量。特别是身体的触—如按摩、运动、洗澡等。(三)、思食,即希望。众生要有,才能维持生活。一个人虽是老病相侵,但他总是要想法子活下去,这叫思食。(四)、识食,人类的意识,因执著自我(身心),执取自体,所以身心虽坏,而却会生死死生,流转不已。前二种食,属于物质的;后二种食,属于精神的。这是众生赖以维持生命,使生命延续的因素。不但人间具备这四食,鸟兽等也是全有的。思食与识食,为一切众生所必有的,而对于生命的延续,有著最重要的关系。段食与触食,都不过能延续这一生的生命而已。总之,“依食而住”,是人类与众生相同的。生存需要营养,但这是要适量的,而且按时不断的补充。如长明灯,要时时添油,时时修净灯心,否则就会熄灭。我们的段食,也是这样,要按时进食,多了会成病,少了就挨饿,不吃即活不下去。这是生存所必要的,而也是麻烦的事。如单靠思识二食能生活下去,这问题比较简单些。可是大部分,特别是人类,要依赖段食才得生活。一切的努力活动,几乎无非是为了解决生活。然物质的营养,不但是人类,畜生等也如此。在人类社会,如不把它当问题处理,社会与人类都是不得平安的。但仅将这问题解决了,不进求人类特性的发挥与完成,这对人类问题的症结,还是不得解决!人所以被称为人,虽有与众生一样的通性,但又有超越其他众生的特性。太虚大师曾经说:“人类的教育,如专在穿衣吃饭上著想,这是动物教育,与一般动物并无大差别”。这虽似乎说得刻薄,但人的教育,解决人的问题,不能局限于这些,也是确实如此的。3
注3 释印顺著,《佛在人间》,正闻(新竹),2000.10 新版1 刷,页75-77。
人类的教育,如专在穿衣吃饭上著想,与动物并无差别;学佛的智慧,如专在吃饭与精神粮食中用心,也与世俗法中的凡人无差别,可见佛说的识食一定还有更胜妙的智慧在里面,不是只谈精神粮食而已;释印顺被佛教界尊为佛学泰斗,当然应该也有想到这一点,因此他亦说:识食:识指“有取识”,即执取身心的,与染爱相应的识。识有维持生命延续,帮助身心发展的力量。“识缘名色”,为佛法中重要的教义,如《长含?大缘方便经》所说。经中佛对阿难说:人在最初托胎的时候,有“有取识”。父母和合时,有取识即摄赤白二渧,成为有机体的生命而展开。“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否?答曰:无也”。“名色”,指有情的身心自体。这个自体,由于识的执取资益,才在胎中渐次增长起来,而出胎,而长大成人。所以经说:“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否?答曰:无也”。此识的执取,直到死亡的前刹那,还不能暂离。假使一旦停止其执取的作用,一期生命即宣告结束,肉体即成为死尸。所以佛说:“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有取识对于有情资益延续的力用,是何等的重要!4
注4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73。
释印顺解释识食的“识”即是有取识。依《瑜伽师地论》卷91 之开示可知:“有取识乃识蕴妄心而非第八识!”但释印顺却认为有取识即是“识缘名色”、“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否?”的第八识,也就是入胎识,虽然他这种说法不正确,但是至少他应该相信有入胎、住胎之识吧?但事实不然,他惯用双面手法,一方面似乎承认为有,但一翻脸马上又否认掉,坚称为无,令其读者无所适从。但是,说“无”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举证来破除他的邪见,救救他的读者。
释印顺《中观论颂讲记》中说:《解深密经》说:“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也就是这个意思。初入母胎的心识,也具有五蕴,不唯是精神的活动。没有名色,入胎识是无从立足的。5
注5 释印顺著,《中观论颂讲记》,正闻(台北),1992.1 修订一版,页528-529。
释印顺说:“初入母胎的心识,也具有五蕴,不唯是精神的活动。”初入母胎的心识怎能具有五蕴?而且还有精神的活动?假如这句话可以是事实的话,那我们人类应该出生就有很精采的精神活动;精神活动不离意识,而意识怎么能够入母胎而住于胎中呢?释印顺把初入母胎的心识当作是意识这个心,所以才会说具有五蕴和有精神活动,然而这种说法是极严重的错误!意识若能入母胎安住而延续去下一世,则上辈子的精神粮食应该也可以带到下一世来;上一世大学毕业了,这一生出胎时还需要去读小学吗?若是皇帝来投胎的,那问题更大,天下非大乱不可;所以我们的“精神”亦即这个意识心,不可能到下一世去的。初入胎、初住胎位的识食所指的最重要的识即是入胎识,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佛经名相的解释要遵照经典原意,不能随自己的乱想而有创见;依文解义不踰矩,虽不能有所发挥增益学人,但只要不讲错也就没有过失。如果讲错了,有人出来纠正,就要赶快改正过来,还可弥补过失;圣贤有时亦犯错,错而能改善莫大焉,大家都能宽恕包容,改正以后也就没过失了。若是明知错了,却不肯改正,那包容两字也就无从谈及了。
平实导师在《识蕴真义》,页274-275 中云:
此谓初入胎位时,尚无六识心识蕴存在,云何而有名色之名可说耶?当知彼时甫入胎位中,方便说“名色之名即为意根”,由此证有意根可以外于识蕴六识而存在不灭,既然识蕴不存在时,意根仍可存在而不摄在识蕴中,则已证实法界正理:意根不应摄在识蕴中。6
注6 平实导师著,《识蕴真义》,佛教正觉同修会,2006,页274-275。
从平实导师详细解说识蕴的正确法义,就可以知道释印顺说:“没有名色,入胎识是无从立足的。”乃是错误的说法。虽然入胎识可以使受精卵成长为胎儿,而后才有意识出现,但入胎识不是意识。甫入胎位就是刚进入受精卵的阶段,此时尚且没有五色根存在,就不会生起五尘,就不会有六尘,六识心生起的藉缘都还严重欠缺,一定还没有六识心中的任何一识生起,更不能有识蕴六识具足存在,怎么有五蕴名色之名可以说呢?当然也没有意识心行可说。人都有八识(根缺者除外),在尚无六识之时,住在母胎中的当然就是第七识和第八识;第七识叫作意根,第八识就是入胎识,又名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所以,法教中有没有入胎识,关系到整个佛法的命脉与各人法身慧命的存亡;第一义谛是佛教的根本大法,却是以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为中心才能开展及实证,从这个佛法的基础开演才能探讨到识食的真实义。
佛法中对识食的解释:
1、色界天众之食:
谓色界天众不食欲界六天及人间之饮食,日常亦不饮食,唯以禅悦为食、长养天身,故绝非色界天人来受彼供。更非无色界天人来受彼供,无色界天人无色身故不受任何食物,唯是识食;7
注7 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三辑,佛教正觉同修会,2006,页1026。
2、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之食
识食在《佛学大辞典》中的解释:(杂语)四食之一。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皆无段食等之三食,只以识持体,故名识食。传心法要上曰:“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著,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忘生分别,唯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8
注8 网络《在线佛学辞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辞典〉:http://www.baus-ebs.org/fodict_online/
案:坊间佛学辞典错误极多,譬如说地狱众生岂无触食、意思食?甚至熔铜灌口还方便说为抟食(虽然实际上无抟食之功德)。故应说欲界具足四食,色界仍有色身故唯除抟食,无色界虽唯有识,然识亦有识之触境界食及意思食、识食。
3、只以识持体,故名识食。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识食”:“(杂语)四食之一。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皆无段食等之三食,只以识持体,故名识食。”9《楞严经正脉疏》卷8:“禅天思食,食至或但思之而饱。识天识食,既无形色。但以识想。”10
注9 网络《在线佛学辞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辞典〉:http://www.baus-ebs.org/fodict_online/
注10“禅天”是指初禅以上的色界天,绝无团食,故无“食至”可言,亦无“思之而饱”等事;纯以禅定之定力所生喜乐作为色界天身之食,以维持色界天身之存在,故名禅悦为食。《楞严经正脉疏》的说法错误。
4、识食就是讲心(第八识):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1〈一法品〉第2:“识食应言唯是心。”11 是说心识的活动使心识功能和继续存在的势力得以增长,所以识食纯粹是指“心”的食,不是团食。
注11《大正藏》册26,页368,上2。
5、此心就是阿赖耶识,识亦名食。
触食讲六识身,意思食讲忆念心,既然说有识食那就必定还有一个阿赖耶识(阿梨耶识),因为当六识身刚灭的时候,还是有个什么可以持身使身体不烂坏的才对啊!那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若离开了身体时,身则坏烂的缘故,所以识食的“识”最主要的就是指阿赖耶识。
《摄大乘论释论》卷 2:
论曰:若离果报识,所有众生识食不成;离此果报识,六识中随一识,于三界所有众生中,食事不成故。
释曰:此言显示识食不成义。世尊说四种食:一抟、二触、三意思、四识。抟者变成为相,既变已,能作摄持身利益事。触者境界相,如色等境界唯以见等,即能为身利益事。意思者忆念为相,但以忆念为身利益事,如渴者见水得不死故。识者摄持为相,由此摄持故身得住,若无此识即同死尸臭烂,是故应知识亦名食,由能作身利益事故。于中触食者六识身,意思者忆念心;既说识食,故知更有别识。又如重睡无心及闷绝灭定等,六识身灭尔,更有何者持身得不烂坏?阿梨耶识若舍离时,身则烂坏故。12
注12《大正藏》册31,页280,上6-19。
6、识以执持为义,执持诸根故名识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4 卷-第8 卷)》卷5:“识食(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又无色界天,及诸地狱众生,不用饮食,独有第八识执持长寿,故有食义)。”13
注13《万续藏》册34,页321,中9-11。
7、识食就是在讲熏习增长阿赖耶识的执藏体性:
识食者谓阿赖耶识于三界九地轮转诸法之种子等,具有执藏之体性,以执藏性为识食之法相。谓欲界有情食抟食时,长养七识及诸烦恼种子,以此熏习故,令阿赖耶识之执藏体性增长;于抟食时如是,于余六尘诸法亦如是,使阿赖耶以此执藏体性不灭,长养阿赖耶执藏轮回三界之功能,故于舍寿时复生中阴受生五趣,名为识食。14
注14 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一辑,正智出版社,2003,页109-110。
8、识食是以识为食,资长于识,那就只有阿赖耶识才有此功能: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 15:“识意思缘未来故,识后明利长养,识后明利长养故名识食。……依识食故,资长于识,余有现前。(阿赖耶识才能资长于六个识)”15
注15《大正藏》册43,页213,中6-18。
佛典经论众多举之不尽,此在证明释印顺说识食是有取识,是“与染爱相应的识”而指称为意识是错误的,应知有取识即是意识(第六识),意识才会与染爱相应,第八识阿赖耶识从来不与染爱相应。释印顺的盲点在于他不相信有第七识、第八识16,而认为人类只有六识,如此对佛经的解释非但不能通达,简直错误百出一无是处。他认为应该“从识缘名色和识灭则名色灭的定律”去思惟,这是不会错的,但前提是不能把此“识”解释为意识或意识细心,否则必定错误!导致他所认知的佛法全盘错误,越讲便会越加错乱无章。释印顺的书中也会讲出不能没有第八识这个正确的道理,可是他却又斩钉截铁的否认有第八识,他是专门要来破坏佛法误导读者的吗?这种心态令人难以理解。
注16 参考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109。
释印顺在《摄大乘论讲记》中说:
契经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展转相依,譬如芦束俱时而转”。假使“离异熟识”,那“识与名色”的“更互相依,譬如芦束相依而转”的圣教与事实,就不得成。识,是阿赖耶识;名,是非色的受等四蕴,转识也都摄在名中;色,是羯罗蓝。名色以识为缘,识又以这名色为所依止,相续而转。假使没有根本识,与名色相依而转的识是什么呢?若说识是意识,名中的识蕴是五识身,这也是讲不通的,因为羯罗蓝位,还没有前五识。有识支的识,有名中的识,同时相依,如二芦束,不能说它同是一识。这样,非在名中的意识以外,别立异熟识不可。17
注17 释印顺著,《摄大乘论讲记》,正闻(台北),1992.2 修订一版,页123-124。
又说:
识食不成若离异熟识,已生有情,识食不成。何以故?以六识中随取一识,于三界中已生有情能作食事不可得故。资养增益维持有情的生命,叫食。凡是有情,不能无食,所以经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佛陀说食有四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前三种食且不谈。由于有漏识的执受,一期的生命,才相续而住,不死不坏,因此,识有维持有情生命资养有情根身的作用,所以叫识食。假使“离异熟识,已生有情”的“识食”,就“不成”立。因为六识在无心位中有所间断,在有心位中也随著所依根、所缘境、三性、三界、九地等种种差别而转变;所以这不徧三界不恒时有的“六识中”,“随”便“取”那“一识”,把它作为是“三界中已生有情能作食事”的识,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诸转识以外,必另有一类不易,恒时相续,遍于三界,执持身命的异熟识在。18
注18 同上注,页124-125。
如此看来,释印顺应该相信有第八识了吧?不论称祂为阿赖耶识、异熟识、入胎识或如来藏,因为没有第八识就没有识食,可是读印顺的书是很矛盾的,在这一本书明明讲不能没有第八识,而于另一本就断然说“那里会有七识、八识?”19 释印顺既然一生钻研经典知道“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之“识”,若说是意识是讲不通的,那当然就是唯有阿赖耶识才能通,阿赖耶识即是第八识如来藏,诸经皆如是说;但释印顺在《如来藏之研究》中又说:“如来藏与藏识:如来藏为依止,阿赖耶识为依止,本为不同的二种思想系。”20 然而如来藏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同样是第八识,佛在《入楞伽经》卷8〈刹那品〉也说过:“阿梨耶识名如来藏。”既是同一心,怎会二个心而成为释印顺说的“二种思想系”?同一个第八识乃佛教之根本法义,又怎么会有二种不同思想?
注19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109。
注20 释印顺著,《如来藏之研究》,正闻(新竹),2003.1 初版7 刷,页239。
释印顺上面的文字中又故意说:“若说识是意识,名中的识蕴是五识身,这也是讲不通的,因为羯罗蓝位,还没有前五识。”他所定义的识蕴不是六识具足,而是只有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意谓意识不是识蕴所摄,违背世尊在《阿含经》中“根尘二法因缘生”即是识蕴所摄的圣教量;他是故意违背佛所说的“意识是二法因缘生”的圣教,把意识认作常住不坏、永不中断的常住心,同于常见外道。释印顺如此这般常常以颠倒说而著书,这种书不只是垃圾而已,简直是堆邪见毒草,然而一般的毒草顶多不过毒死人们一期生命,邪见毒草则是毒死众生法身慧命,那就杀害无量世了,真的要很小心,莫被污染才好。
佛法为什么要说识食?释印顺已举出其要:
四食不但有关于现在一期生命的延续,即未来生命的延
续,也有赖于意思食与识食来再创。如人类,总是希望生存,愿意长此延续下去。这种思愿的希欲,虽或是极微细的,下意识的,不必经常显著表现的,但实在是非常的坚强热烈。到临死,生命无法维持时,还希图存在,希图未来的存在。一切宗教的来生说,永生天国说,都是依著这种人类的共欲—“后有爱”而成立的。有情的生死相续,即依此爱相应的思愿所再创。……同时,有取识即与取相应的识,在没有离欲前,他是不会停止执取的。舍弃了这一身心,立刻又重新执取另一身心,这即是入胎识的执取赤白二渧为自体。如猕猴的跳树,放了这一枝,马上抓住另一枝。此有取识的执持,是“揽他为己”的,即爱著此自体,融摄此自体,以此为自,成为身心统一而灵活的个体。21
注21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73-74。
不论是自己未来生命的延续,或是种族的延续,都不是意识心所能决定的;第八识才有这样的功能,第六意识无法取代的。所以假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之六识论,绝对是个错误的思想,意识的精神不可能到下一世去;世间所谓的“精神不灭”,不是讲意识不灭,而是说读古人书感觉古人精神不灭,是你的精神在感觉,不是古人的精神至今不灭。以有第八识而有意识了知识食,此世的意识在死亡时就灭了,而第八识不灭;祂再出生下一世的意识而又有识食,识食的根源是第八识,所以释印顺不可以否认第八识而说:“哪里会有七识、八识?”他只要照著经文说有八识而有识食,就不会一错再错了。但释印顺因为无法实证第七识意根及第八识如来藏,干脆否定,再把第六意识设定为佛陀说的第八识如来藏,指称入胎而住、而出生名色的识即是意识;然后把识阴定义为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指称意识不属于识阴,就指称第六意识即是入胎、住胎出生名色的识。但他没有发觉现量上立即存在的问题:意识只要生起时就会有了知之性,时时对六尘不停了知,直到眠熟或闷绝而中断时才停止了知。我们可要问他:他上一世死后入住母胎时,是不是才刚入胎时就能了知住胎的情况?他有没有清楚明白了知意识自己是如何出生名色的?他有没有了知出胎的情况?这些都该说给大家听听。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定无法回答的,所以他写的书本,套一句世俗话说:看看就好,别当真。
《长阿含经》卷8 第9 经《众集经》佛云:
“诸比丘!如来说一正法:一切众生皆仰食存。……”22 又卷 20《世纪经》〈忉利天品》:“佛告比丘:一切众生以四食存。……”23西天护法菩萨等十大论师,皆依以上所举佛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而各有阐释,然或有解释而不究竟者,或有究竟而未圆满者。唯有唐三藏法师玄奘菩萨将十大菩萨之论,糅译为一论,圆满究竟,放之四大天下,垂之后世万劫,无有能破之者;唯能发扬光大,增益其光辉尔。24 平实导师语译 玄奘菩萨的开示曰:
第四种是识食,以能执持为其食相。意谓未悟之人,其有漏识由于段食、触食、意思食的不断熏习,使得势力增长,成就识食执持的业用。这识食虽然通八识自体,而以第八识如来藏的识食业用特别殊胜;因为七转识对于段食、触食、意思食的不断熏习,必产生思心所、欲心所、念心所,亦必增长第八识如来藏中所不断执持的各类有漏法种子,因而成就识食,不能出离三界。唯有真悟之人,能于悟后历缘对境修断四种食的势力增长,使如来藏不再执取有漏法种,渐渐清净而出三界,识食断故。25
注22《大正藏》册1,页49,下19-20。
注23 同上注,页133,中17。
注24 平实导师著,《真实如来藏》,正智出版社,2007,页109-110。
注25 平实导师著,《真实如来藏》,正智出版社,2007,页113-114。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 8〈四法品〉云:
云何识食?答:若有漏识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乃至持随持,是名识食。其事云何?答:如《世尊教颇勒窭那记经》中说:“颇勒窭那当知,识食能令当来后有生起。”如是等类,说名识食。26这意思在说:以有漏的六识为缘,能够令六根长养,第八识如来藏的大种性增益,继续不断地生起未来世后有的七转识,这就是第八识的识食。
注26《大正藏》册26,页400,下11-15。
识食在《三藏法数》中的解释有二:
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
识以执持为相,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以上四种,名世间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27
注27 网络《在线佛学辞典》查询〈三藏法数辞典〉:http://www.baus-ebs.org/fodict_online/
平实导师在《阿含正义》中的解释:
四食并不是单说色身有食而已,其实每一识也都有食相,但第八识非有食亦非无食;前六识若有食,意根即一定有食。前七识若所有食,即成为第八识的食相;而第八识自身其实无食,食相都是前七识所有,只因第八识收藏前七识食的种子而方便说为有食,其实还是无食的。若前七识的食相灭尽,第八识则无种子收藏之食;所以在识阴六识的食相存在时,就一定会有意根的食相及第八识的食相存在。28
28 平实导师著,《阿含正义》第二辑,正智出版社,2007,页547-548。
这就是 佛所以说有“识食”的最主要目的所在,其目的即是证明有真实如来藏,而非释印顺所说的只有意识的精神粮食。释印顺的说法自始至终都围绕著意识而知、而解、而转、而说,是以常见外道的意识常住思想,来解释三乘菩提诸经中的世尊圣教;佛门大众对他的书,看看就好,别当真!否则一定被他误导,死掉法身慧命。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