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金鉴(连载四十一)----孙正德老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8  浏览次数:1214
——详述应成派中观的起源与其破法本质——
  应成派中观主张圆成实性为渐修而得之性
  否定实有本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者,都属于六识论者,摄属常见外道,常见外道本是六识论者故,同皆主张意识是常住不坏心故。如是六识论者,因否定第七、八识故,则无修证第八识之动机,永无实证第八识之可能;又因未证第八识如来藏故,无观察第八识如来藏真如法性之智慧,故对于世尊在方广唯识诸经所说如来藏心之圆成实性胜义,仅能凭空想象而套用在意识心上,仅能将意识心修行降伏欲界爱之未离烦恼心境解读为第八识之圆成实性,如同外道修行离欲而得初禅者;或仅能将意识心修行系缘于宝瓶气、进而实修双身法乐空双运而未离欲界贪爱之烦恼心境,解读为第八识之圆成实性误认为已成就报身佛果者,例如密宗应成派中观师等附佛法外道,修习双身法乐空双运而堕入欲界最粗重贪爱者;如是二类人同以意识或识阴六识境界错认为圆成实性,则使其所认定之圆成实性成为本无今有、不真实、有生相、有所得相、不平等之法,违背世尊于经中所说一切法平等真如之圆成实相是本来即已如此之圣教。
  举宗喀巴于《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中之言论作为举证:
  释第三无自性有二道理,初立依他起为胜义无自性,解深密经云:“云何诸法胜义无自性性,谓诸缘生法(作者案《大正藏》中文版: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彼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即由胜义无自性性故(作者案: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亦名无自性。何以故?胜义生!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我显示彼以为胜义(作者案:胜义无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是故亦说名为胜义无自性性。”谓依他起由无胜义自性故,说名胜义无自性。若缘何法修习,能尽诸障,即为胜义。缘依他起修习,非能清净诸障碍故。(注1)
  注 1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卷1,大千出版社(台北),1998.3 初版,页9~10。
  宗喀巴引用此段经文最主要之目的,是要将经中所说之第八识清净所缘境界,移接于第六识意识心生起法无我见地以后之境界,认为意识心住于法无我之见地中就是胜义,以意识修习佛法后所认知的法无我知见,取代如来藏心本来如是之法无我境界,认为若是以意识之法无我见解来修除诸障,即能将第八识的法无我自性移植于第六意识上,认为如此即能获得原属第八识所拥有的圆成实性。又认为,倘若意识心住于虚妄分别依他起之假说自性上,则无胜义之自性;宗喀巴以如是虚妄想而计度经中世尊所说之胜义无自性性,是移花接木犹如牛头逗马嘴,完全言不及义而悖反世尊三性、三无性的真实义。谓清净所缘境界是无始以来即离分别的本识真如境界,绝对不是第六意识心修学而后所得之境界,何以故?因为世尊所宣说之清净所缘境界,乃是意识永远都无法到达之境界,有经文圣教为证,世尊这么说:
  我已显示,于一切蕴中清净所缘是胜义谛;我已显示,于一切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中,清净所缘是胜义谛。此清净所缘,于一切蕴中是一味相,无别异相。如于蕴中,如是于一切处中乃至一切道支中,是一味相无别异相。是故善现!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注2)
  注 2《大正藏》册16,《解深密经》卷2,页691,下25~页692,上3。
  于一切蕴中,即是于色、受、想、行、识蕴中;于五蕴的一一蕴中的清净所缘才是胜义谛,这种不在六尘中领受与了知却能遍在五蕴中了知清净所缘境界的无分别相,不是意识所能夤缘的境界;因为意识的所缘永远都不离六尘境界,不论是有语言文字的思惟或是离念灵知的了知,都是恒具六尘中种种差异分别相的境界,并非世尊说的“于一切蕴中是一味相,无别异相”,如来藏缘于一切法时永无分别而运作不断故,方是清净所缘境界。假如这个清净所缘是意识心所缘之境界,则意识心必定要能够遍于一切蕴中,因为世尊说胜义谛是遍一切蕴、处、界乃至一切道支中;然而意识乃是意法为缘所生之法,是根尘触三法和合所生者,不遍于根尘之中,例如胎儿五根生起尚不具足时,尚且不能现起意识,彼时意根与法尘中并无意识,则彼时意识尚且不能遍于意根与法尘中,又如何能够遍于一切蕴中?又如无想定、灭尽定、闷绝位中,胜义谛仍然遍在四蕴中,此时色、受、想、行四蕴中仍然遍有清净所缘的境界─如来藏本觉之真如境界,不属于六尘所摄;此时意识等六识都已暂灭而不存在,如何能有遍于四蕴、遍一切时、遍十二处的意识清净所缘境界?而在清醒位中的意识虽然存在著,却无法离六尘取舍而同时遍缘于色蕴五根及受想行,只是依五色根、意根而缘于六尘而作了别,故意识不能出生六尘而作不分别缘,不能支持五色根而作不分别缘,更不能支持意根而作不分别缘,显然不能遍在十二处中,当知不能遍一切蕴;既不能遍一切蕴,又如何能够遍一切处、遍一切界乃至一切道支?不能遍于一切,即不能具有世尊所说遍“一切蕴中是一味相、无别异相”之胜义谛。
  因为密宗应成派中观自佛护论师以来,一直假想意识之细分─细意识─是入胎识、是取后有身之识、是与身随逐而能够执持身根者,这是将意识之一分移花接木而取代出生意识之第八识如来藏心,并未实证第八识如来藏心,因此仅能以意识离念之不净所缘境界─专心领受淫乐之不净所缘境界,虚妄想象为经文中所说如来藏之清净所缘境界而曲解之。遍一切时与身随逐之识,必定是具有大种性自性而能生名色五蕴之识,必定是恒常不断而能受持业种入胎方是能结生相续之识;先前诸章诸节已经明辨意识无有堪能成为持业种之识,亦无堪能成为执持一切无漏有为法种子之识,亦因不具有大种性自性而不能出生名色的缘故,不可能成为入胎结生相续之识;更因意识是无常生灭之法是故无能持种、持名色故,亦是与“我论”相应之识而恒时有我性故。一切种子识乃是彼等所否定故不能实证之本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只有本识心体方能与身随逐、如影随形故,方能遍于一切蕴处界故,方能摄持一切蕴处界而离于我论、离于无常之过失,方能恒时随顺众缘之力而变现一切趣生,方能忠实执行因果律而丝毫不爽的实现有情应有的异熟果报。故清净所缘境界是入胎识之住胎境界,出胎后依旧以其真如性而显现其“一味相、无别异相”,是一切种子识如来藏阿赖耶识之真如法性境界,不是意识心去除杂染烦恼后之所缘境界,因为意识心永远不可能藉修行而变成如来藏故,因为意识心永远不可能拥有如来藏所拥有的种种清净所缘之自性故。
  宗喀巴不知不解本识—一切种子识—之清净所缘境界乃是一切众生平等俱有之法性,不论圣凡、胜劣,一切众生同共有之,无始以来恒不变异此性;众生之蕴处界法中皆具此一味相之真如法性,所有六凡四圣中亦皆俱此平等一味相之真如法性,无有差别性,但佛护、宗喀巴……等人从来不知。而圣凡有情之本识本无差别,有差别者仅是圣凡有情之意识或得圣智、或未得圣智;圣人所得智慧有差别者,亦只是意识所修内容与所证智慧之差异,而三乘圣者各人之本识自性则无差别,恒时显现如是平等性。二乘解脱智者未知未证此一味真如法性,仅将意识心相应之人我见与人我执所摄之烦恼障断除,所显现之涅槃乃是人我空真如,或者说生空真如;而彼等二乘圣者无智观察法界实相而不能发起般若实相智慧,故皆不得此一现观真如之智境,原因是未实证与身随逐之本识心体所在故。唯有实证本识心体之菩萨,能现观本识心体而领受遍一切蕴处界之清净所缘智境,故得实相般若,能领受本识心体之真如法无我性而转依之,并于一切蕴处界法中实证“一味相”真如法无我,止息妄求解脱、妄求般若、妄求佛果,方能发起道种智而伏除人我执及法我执,渐次断除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与所知障随眠以求成佛。而未得圣智之凡夫有情,虽然住于意识相应之我见、我执所遍计之假说自性中而生执著,如同宗喀巴等人一般;但已实证本识心体真如法性之菩萨,仍然以其慧眼观见各各有情之真如法性无有刹那不显现,因为现见一切众生皆有第八识如来藏而了知其清净所缘境界故。
  本识心体之清净所缘境界,无有依他起性之假说自性缘生法,因为是本无分别之清净所缘境界故,远离我、我所之境界而不了知自我,亦是本来恒离一切明与无明境界故,说为胜义无自性性;依他起性之假说自性则非本识心体之所缘境界,无有胜义真如法性,故说依他起性胜义无自性性。而世尊所说圆成实性之胜义无自性性,乃是本有,无始劫以来本自如是而非修行以后方转成无分别性,故非修所得性,却被宗喀巴曲解为意识修习而后能得之胜义,宗喀巴说:立第二胜义无自性理,解深密经云:“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胜义生!若是诸法法无我性,说名诸法无自性性,即是胜义。言胜义者,谓一切法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是因缘说为胜义无自性性。(中文版《大正藏》: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此说诸法法无我性圆成实相,由是清净所缘境界,故是胜义。由是诸法无我自性之所显示,所安立故,亦名诸法无自性性,故名胜义无自性性。
  又解深密经云:“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应非诸行唯无我性,唯无自性之所显现,是胜义相。”又譬喻时,唯于无色立为虚空,说亦如是安立无我。以于有为有法,断除法我。无戏论之灭,即安立为法无我性圆成实相,极显然故。若许此经说真实义是为了义,而不安立唯破所破,即是不变圆成实性,反说不待破除所破,唯于心现自然成就,实为相违。此宗圆成实,唯由破除诸法我性,说名诸法胜义无自性,非所破自性由无自相而说为无自性。(注 3)
  注 3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卷1,大千出版社(台北),1998.3 初版,页11~12。
  诸法之胜义,表示一切法之往上追溯,都只能到该义理为止,皆不能超越其上,故将该殊胜之义理称为胜义;胜义有别于一切法者,乃是一切法皆属有因有缘所作,而此胜义乃非因非缘所生,常常时、恒恒时中,不论如来出世或不出世宣说胜义之真谛,诸法中之如是胜义法性恒如是安住。诸法中之胜义倘若是由破除某些烦恼的情况下予以安立的胜义名称,则此胜义即非世尊所说胜义,只是名言而无实义;亦是修得之假名胜义,后时修缘坏散则必坏灭而无胜义实质。若是将某些烦恼不存在意识心中的情况下,称此时之心境无有该烦恼之自性为无自性性,以为即是胜义法无我,则该意识心境后时再与烦恼相应时,即已无有胜义法性;如是意识相应的胜义法性既非于常常时、恒恒时皆于诸法中遍一切处、遍一切时安住,而是有时胜义相应,有时非胜义相应,即非真实胜义,必然与经中佛陀所开示的胜义法理相违背。
  宗喀巴套用《解深密经》之经句,欲使人相信其所说一切法无自性性之意识认知境界是了义,却因其系于文字牢狱及否定如来藏、未证如来藏之缘故,不能胜解无自性性之真义,以其凡夫妄想之意识心量而妄评经义,不认同世尊所说常常时、恒恒时诸法胜义法无我性之圆成实性是恒不变异,故不认同圆成实性非因缘所生、本来成就之法性,妄谓圆成实性是必须经由修行才能成就者,故不许世尊《解深密经》所说是了义经教,将成佛所依之一切种智经典贬为不了义经,可谓狂妄至极。
  宗喀巴心中所思所想之法无我圆成实性,乃是以有生有灭之细意识我作为常住法,然缘于此细意识我而假名安立之“我见”我,并非是真实能够取境界之我,仅是绳上所安立之蛇,而此蛇(假名安立之名言我)无有绳之自性(无有能取清净或染污境界之自性),因此倘若误认假名安立之名言我为有自性,亦是法我见。应成派中观认为,若破除了假名安立之名言我有自性之见解,证实细意识我之存在与其能取境界之自性,就称为此细意识法我是真实我,误认为无有假名安立我之不实自性,然后假藉世尊于《解深密经》所说无自性性所显是一切法胜义之名身、句身与文身,声称彼等细意识我之自性乃是假名安立我之无自性所显,说为胜义无自性性。因此宗喀巴极力主张圆成实性乃是要相待于破除假名安立我之无自性才能够成就,要经由修行才能达成这个“智慧”境界,故其圆成实性非本来已有;若有人主张不必经由修行而破除假名安立我之自性,认为若有本来即已成就圆成实性者,则破斥为与佛圣教相违背。但宗喀巴这样的邪见应当予以申论辨正,使世尊之胜义真如法无我法义,不受彼等六识论者之应成派中观任意曲解毁坏。
  宗喀巴为何主张圆成实性要待于破除所立所破以后才能成就?因为彼等自始至终皆以意识心为真实心而建立之所觉所知,虚妄想象意识具有一非意识心所具有、所能到之法性与识性,而以意识所作之法,与境界相俱生俱灭,离于所缘境界即不具全性之残缺败坏等法,妄想拥有本识如来藏本来而有、本来自在之涅槃法体,建立为具有能生万法之清净真如法无我之无为体性,将本识圆成实性移稼于细意识再否定本识原有、现有、未来亦将继续实有的圆成实性,如是邪知、邪见、邪说,于实证者眼前终究破绽百出,处处矛盾而不能前后连贯。由于意识心能够与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根本烦恼、随烦恼等心所法相应的缘故,意识依止于意根之遍缘一切法攀缘性,能遍分别、领受、了知、思惟、分析归纳一切所知境,并且能对过去生起忆想回味,能对现前境界沉溺耽著,能对未来生起希望欲求,于所知境生真实想而起贪爱。受到意根人我执与法我执烦恼之牵制,意识不能了知所分别执取之自我法相并无真实自性,由此贪爱妄想而缘于色、住于色之自性中,缘于受、住于受之自性中,缘于想、住于想之自性中,缘于行(思)、住于行之自性中,此即是世尊于阿含所说四识住(注 4),识蕴因此而增广其缘于五蕴之贪爱法相。因此而使意识与烦恼杂染相应,则其心境即产生我有烦恼之了知;倘若以意识依正知见如实观行而具足五蕴非真实我之正见,并且如实现前观察五蕴之无常相、生灭相、苦相,包括意识自心之无常相与不自在相,此时意识发起了五蕴非真实我之智慧,意识之心境即依止于五蕴无我之见地而破除贪瞋痴等烦恼,产生了此意识非真实我之见解,同时具有无我之智慧、无烦恼系缚之清净了知。因此,意识之心境能随著杂染之增减、智慧之有无而有种种我法与无我法之差别了知,然而皆属于因缘所作而成之了知,如是智慧仍属于有增有减、有垢有净、有来有去、有生有灭之有为法相,皆属无有真实自性之法,只能附属于圆成实性而存在,故非圆成实性;何况宗喀巴等应成派古今中观师并无如是解脱道智慧,更无解脱圣者所不知之佛菩提道智慧,都属于误会解脱道为佛菩提道者,而其所知之解脱道亦是误会而未断我见之凡夫邪解。是故意识所分别、观察之人我无真实自体与自性,使意识获得五蕴无我、五蕴不真实之智慧,只是意识所有之智慧,舍报受生后将随著生灭性的意识消灭而灭失,成为潜藏于如来藏中之智慧种子,要待来世重新受学之后方得生起;意识灭后并不存有全性可得故,都属于依他起相非清净所缘之生无自性性所摄故,世尊说此等非属胜义法性故。
  注 4 请参阅平实导师著,《阿含正义》第二辑,正智出版社(台北),2008.10初版首刷,页404。
  世尊说有诸法中之清净所缘境界,即表示有一法能以本然之清净性缘于诸法,无有先后性,无有诸法之增减相、垢净相、来去相、无常相与我相,无有诸法依他起法相之无自性性,世尊说此清净所缘法性为胜义无自性性,是诸法之胜义真如法无我性,亦即圆成实性,是“不待破除所立所破,唯于心现自然成就”者,却是宗喀巴所不能知不能觉而不许者;然法界实相中,唯有此圆成实性才得称为一切法平等真如,余者皆可依现量、至教量、比量一一举示理由而数说其非为平等真如。意识之所缘乃是依他起性中非清净所缘之境界,乃是依止于他缘之力而有之法,无有胜义之性,属于生无自性性之体性。倘若意识心境由杂染转为清净,因此有了清净心能缘一切所知境;若如此就是圆成实性,则此时之意识心应转变为无生而不再有灭,则此后意识应无断灭之时,眠熟、闷绝、正死、来世重新出生等位,都应是同一意识觉知心,必无胎昧而对往世所修所学一一了知而不待重新修学方知,则应宗喀巴等人都不需要转世认证,都已远离胎昧故;而现见彼等悉皆不能,故其所说虚妄。圆成实性之胜义真如法无我性乃是无为法故,无为法不应有生灭故,无为法不应与一切杂染法相应故;然而现见一切自称已证法无我之藏密喇嘛、法王、活佛,乃至被封为至尊之宗喀巴生前,皆有意识断灭而不现前之眠熟时段,亦皆于男女和合身触之乐生起希望追求,故每日皆与杂染法相应而有喜怒哀乐种种有为有作之相,故彼等之意识无有丝毫圆成实性所应具有之清净无为自性。因此,圆成实性若如宗喀巴等人所说,是由破除所立所破以后方得成就,则过失极多,乃是彼等意识凭空想象妄计之所得,绝非世尊所说清净所缘境界之如来藏心胜义无自性性。
  宗喀巴唯恐他人不知其以六识之见闻觉知识性称为圆成实性,画蛇添足的说:“此宗圆成实,唯由破除诸法我性,说名诸法胜义无自性,非所破自性由无自相而说为无自性。”应成派中观宗之思想,为了怕堕于有边而被人指责为堕在我见中之常见外道,因此主张一切法皆无自性如微尘许,亦即一切法皆无自性、一切法皆空,误以为如是主张即能免除他人对彼等堕于有边、常见之责难;然而一切法皆空而不许有能生名色的常住法如来藏,已经很明显的堕于无边;又为了想要远离无边而主张缘生法之细意识为常住法,亦是想要维护双身法之识阴所摄意识境界而作如是建立,转堕于有边而落入色我与识我等我见中,重新具足五蕴我见,显然不能成立所谓不堕有无之应成派中观见;因此彼等又主张能取境界之眼等自性乃是本住法性,如是主张一切法性空唯名而有作用,以为即可远离无边,仍属堕于有边,同于常见外道。所以宗喀巴不许他人破除六识心能取境界之识性为无真实自性,倘若六识心有自在之法相、有真实自性的主张被破除而不能成立,应成派中观师所建立之宗旨即不摧自坏,即堕于无边之断灭法,故古今一切应成派中观师都不敢宣讲四阿含诸经中之声闻解脱道法义,皆因世尊于四阿含诸经中处处说“眼、色因缘生眼识”,乃至“意、法因缘生意识”,已分明破斥意识等六识之实有性故,已先预破应成派中观所说意识及意识自性常住之邪说故。
  识蕴六识心及色受想行蕴皆是世尊所说依仗他缘之力而有者,非自然有、非因缘有,乃是如来藏藉种子因与四大等缘才能自然出生,故说五蕴为依他起相之法,为生无自性性之法;世尊又说依他起相非清净所缘之境界,虽然是因为本识心体清净所缘而变现之光影,而此等五蕴自性乃聚合而有,无有真实自性,亦非胜义性,故说依他起相胜义无自性性。这正是在破除识蕴六识无有真实自相而说六识无真实自性,故是预破应成派中观邪见;故胜义无自性性,并非宗喀巴所说识蕴六识破除诸法之法我以后,以领受诸法无我之取境界自性而可称为胜义无自性性。六识心中之意识纵然已破除诸法之法我见、法我执,眼等六识取境界之见闻觉知自性仍然属于依他起性,仍然非真实自性而无胜义性,永远不能取代如来藏心之圆成实性;而宗喀巴却主张破除诸法我性以后,眼等六识取境界之自性即是圆成实性,意即眼等六识见闻觉知自性之作用是不可毁坏之本住法性,是可用来取代第八识的本住法性;若真是如此,则应大乘菩萨证悟以后将永远不会老死,因为五蕴及意识心已变成圆成实性,而圆成实性法是本住法、常住法、不坏法故;然而自有佛教至今,未曾见有如是事,故宗喀巴等人的说法属于虚妄想。世尊于阿含中亦早已显了明说:我眼见色、我耳闻声乃至我意识知法,皆属于人我之法,皆是藉根与尘二法为缘所生;或说是根、尘、触等三法和合方便所生,乃无常、有为而由思愿所作之法,既属于人我之法即不能改变法性而成为本来无我之胜义真如法性,故宗喀巴妄想以生灭性的意识取代本来常住不坏的第八识,永无可能成功。
  宗喀巴以为于六识之识性破除法我性以后,改称其为圆成实性,即能符合世尊所说:“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应非诸行唯无我性,唯无自性之所显现,是胜义相。”但却永无可能,因为六识之识性即是诸行见闻觉知之行相故,因此彼等应成派中观以为如是错误安立之“圆成实性”可以不落于“胜义谛与诸行相一向异”中;但是《解深密经》中已说“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或一向异,不应道理”(注 5),六识能取境界之识性,于未破除法我性之前,与破除法我性之后,于五蕴行相中确实有其异相,是大乘证悟者都可以现观者;若如宗喀巴说都无有异相而将识蕴六识行相认定为即是胜义谛,认为如是所建立之圆成实性与诸行相都无有异,则世尊所说即不应道理。然实宗喀巴所说方属不应道理者,因为众生六识之现行乃是依他起相,六识之取境界相亦是永远伴随于遍计执相,然于如是行相之中能变现出六尘境界者并非六识,能变现境界者乃是本识如来藏,此一能现境界而不与境界相应、不于境界见闻觉知、不与杂染相应之清净所缘境界,才是圆成实性,是本识如来藏方能显示之清净自性,并非意识所能做到。本识如来藏能现境界之圆成实性,与诸行相非无有异、非一向异,故于见闻觉知者(六识之了知)与见闻觉知事(所取六尘境界)中,于见闻觉知者与见闻觉知事之无自性性中,同时同处而显现本识如来藏现境界相之法无我真如胜义谛相,唯是实证本识如来藏菩萨之法无我智境。应成派中观师佛护、月称、宗喀巴等人未证圆成实性之如来藏心,以凡夫心之六识境界妄谈第八识圆成实性,
  强行切割第八识如来藏之圆成实性稼接于意识心,纯属臆想,毫无实义;彼等又否定意根之存在,故又转计意识为常住法而无法现观意识的虚妄,或现观以后仍不能接受自己的现观,由是缘故,对于四阿含所说“意、法因缘生意识”之圣教,从来不肯信受奉行,故亦无法断除我见而落入意识我见中。自相矛盾,乃是古今诸应成派中观师自己创造出来之局面,证悟菩萨们本无加以摧破之意愿;但彼等不愿与真悟菩萨和平相处、各弘各法,反而极力破斥真悟菩萨所弘正法,谓为不究竟、法义有误;如是混淆法义大是大非,故使真悟菩萨不得不出而造论加以摧破,乃是彼等咎由自取。
  注 5《大正藏》册16,《解深密经》卷1,页691,上10-11。
  前面宗喀巴说圆成实性乃是由破除所应破烦恼以后方得成就,后面宗喀巴却又说六识取境界之自性并非破除其无有自相而得破之,即表示六识取境界之见闻觉知自性为圆成实性,乃是未破其假立及所应破之时已然存在,则已经与经中所说一切有为法无自性空及其自宗所主张一切法无纤毫自性相违背了,然于自身之自律悖反事实仍无所知。应成派中观执取此破除我相之六识识性为自相有,认为可破者为我相而所取境界相不可破;有自相即是有自性,称此有自相之自性为胜义有,因此主张眼等取境界性不可摧破,成为假立之我相性空唯名而有作用之依附处所,不符逻辑而全面违背自宗所傲之因明学。彼等不知眼等取境界之自性皆是根尘触三法和合方便生起之六识及心所法之作用,非本来自在、非无取无舍、非毕竟清净,缘于六尘境界时亦非清净所缘故堕于乐空双运之淫欲法中,乃是依他起性而与六尘境界相应之生灭法,但宗喀巴等人为了维护我见法相之眼等作用不堕于断灭,欲维护彼等所弘传之双身合修追求淫乐境界之法,故意曲解弥勒菩萨之论意而引用,以支持眼等取境界自性为胜义有之邪说,以下当再分别申论之。
  (待续)
 
标签: 电子书

本文标题: 中观金鉴(连载四十一)----孙正德老师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424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中观金鉴(连载四十一)----孙正德老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