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佛子向正道(22)----游宗明老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8  浏览次数:1316
论释印顺说这一体的觉性岂不是常住吗?
  释印顺所说“这一体的觉性”是什么觉性?此“觉性”就是见闻觉知。也许有人要问:“难道印顺法师说的觉性不是本觉幺?他所说的觉性既然是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因缘所生之法,要如何常住?”这算是有智慧的提问了,本觉就是如来藏常住法的功德,见闻觉知则是缘生缘灭的生灭法,如此就要探讨释印顺所说觉性到底是哪一个?
  释印顺在《唯识学探源》中说:
  心理的活动与演变,不能机械式的把它割裂成前后独立的法体。从现象上看,虽然不绝的起灭变化,而无限变化中的觉性,还是统一的。这一体的觉性,岂不是常住吗? 1
  注1、释印顺著,《唯识学探源》,正闻出版社(台北),1992.3 修订二版,页92。
  我们从这一段文章来分析,释印顺所谓的觉性就是心理的活动与演变,而且从现象上看是不绝地起灭变化,而认为无限变化中的觉性,是统一的、常住的。但这种“觉性”百分之百是意识等六识的活动,意识等六识都不离见闻觉知而以意识为主,所以释印顺“这一体的觉性”所指的其实就是意识2 ,意识有生、有灭,怎么会是常住的?只有不生不灭、永恒常在的,才可以称为常住;把意识当作常住法,这是密宗喇嘛教应成派假中观的说法,不是佛教的说法,也不是真的中观。我们的心理活动即是意识活动,意识才会不绝的起灭变化;本觉如来藏则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常恒而不变异,不会起灭变化,两者大不相同。
  注2、释印顺在他的著作《佛法概论》中说:“佛教后期,发展为七识说,八识说,九识说。佛的区别识类,本以六根为主要根据,唯有眼等六根,那里会有七识、八识?大乘学者所说的第七识、第八识,都不过是意识的细分。”(正闻出版社(新竹),1993.4 新版2 刷,页109。)因此,释印顺的徒弟释证严也主张意识不灭:“其实生是死的开头,死是生的起点,对佛家来说,躯体虽然终归败坏,意识(灵魂)却是不灭的,我们实在不必害怕死亡。”(证严法师开示,静思书斋编撰,《生死皆自在》,慈济文化出版社(台北),2007.5 初版36 刷,页111。)
  释印顺认为意识是统一的,是一体的,“统一”的意思就是说意识是不可分割的,不能机械式的把祂割裂成前后独立的法体,所以释印顺认为这一体的意识觉性是常住的。可是我们现见意识为了要分别,都是前念后念不断地去辨别分析;前念断了后念生起,乃是生灭之法,怎么可以说意识是常住的呢?释印顺也许要说:“意识虽然起灭变化,有生有灭,却是不绝的,岂不是常住吗?”可是释印顺不知道意识的出生是要依于意根接触法尘,而从如来藏出生;意识本身乃是“意、法为缘生”,意根接触法尘想要了别故由如来藏出
  生意识,如来藏常住,故有意识之不绝出现;若无如来藏常住,意识要如何不绝?难道每天早上醒来都是无中生有吗?或是自己生自己?至于说意识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喇嘛教等常见外道认为意识是常住的,才会这样说。如此则释印顺应该改信喇嘛教、穿喇嘛衣、说喇嘛法,不可以穿著佛教僧衣而把喇嘛教的法拿来取代佛法!
  意识是不可分割的吗?意识现前为生,意识中断而消失为灭,生与灭是不是分割?有人以“心、意、识”来解释意识,把意识分为过去、现在、未来,那是不是分割?今生的意识不能到下一世去,那是不是分割?不可以分割的一定是能贯穿三世的常住法,然而意识不可能到下一世去,现前可见此世的意识无法记忆前世的事情。这证明意识不但能分割,而且是生灭法,故意识的觉性不是常住的。
  释印顺自从三十几岁时信仰喇嘛教《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六识论以后,到百岁之龄都没有改正过来,高龄对他来讲只是作更多误导众生之事罢了;六识论根本无法解释八识论的佛教了义之法,甚至也无法解释八识论的阿罗汉所修的解脱道,问题在于对“心”的不了解。综观宇宙自古以来有谁能够对心有了解?除了世尊之外没有人能够完全了解,喇嘛教宣称胜过佛陀所说的显教,而自以为他们是无上瑜伽的密宗金刚乘;果真能对心有比佛说的更胜妙,那么喇嘛教大可不必用佛教的名义,大捞佛教徒的恭敬和名闻利养,可以公然宣称密宗是喇嘛教,不是佛教;然而事实上密宗喇嘛教对心是不了解的,喇嘛教应成派中观六识论立论的本身就是无知。佛已经明白地说出人类有八识了,而释印顺还在用六识论解说佛法,这不是无知幺?无知的结果就会把如来藏本来的清净本觉,当作意识的觉知性,譬如释印顺在《大乘起信论讲记》中说:
  心性本净论者说:一切众生心中,虽有杂染,然心(觉性)还是本来清净的,与三乘圣者一样。从贯通染净、圣凡的意义说,心性本净论者与一心相续论者,大体一致。心,指能了能知能觉的觉性。有漏的、无漏的、凡夫的、圣者的,觉了性是一样的。这觉了的心性,就是生佛染净所共通的。3
  注3、
  释印顺著,《大乘起信论讲记》,正闻出版社(新竹),2000.10 新版1刷,页48。
  释印顺所谓的心,指的就是能了、能知、能觉的知觉性,这个简称的“觉性”主要就是意识;六、七、八识之中,意识才有分明可验的了知,了知才能作分别,所以我们说释印顺的觉性就是见闻觉知,一点也没有误会他。释印顺把能知能觉的意识心与如来藏的本净心混同为一个,所以他在《唯识学探源》说:
  同一的本净心性,依“成实论”(卷三)的解说,只是觉性。眼识也好,意识也好,有烦恼也好,无烦恼也好,这能知能觉的觉性,并没有分别。4
  注4、释印顺著,《唯识学探源》,正闻出版社(台北),1992.3 修订二版,页91。
  但经典讲的是第八识如来藏的本净心性,本来自性清净,离见闻觉知,哪里有意识的能知能觉?能知能觉的心当然是意识心,那么这个杂染觉了性的意识,有可能是本来清净的吗?有意识就会杂染贪瞋痴慢疑等种种妄想,外道凡夫的修行都是以意识为主体而非以第八识为主体,所以一直想灭意识的贪瞋痴,以为把贪瞋痴灭了就是修行成功,却不知道贪瞋痴慢疑等都不离觉知心意识;而众生有意识存在的当下就是苦,想灭苦却又死抱著意识不舍离,苦是永远灭不了的。他不知道意识是虚妄的,凡是误以为意识无妄想就是苦灭了的人,都是愚痴;意识无妄想时纵使真是苦灭了,当意识又起妄想时苦又生起了;那想要灭苦就要意识永无妄想才行,想要意识永无妄想唯有一条路—入无余涅槃而灭掉意识。
  六识论的愚痴人都想要抱著“这一体的觉性,常住的意识”入涅槃中永远存在,但意识心怎么可能入涅槃?不可能啊!无余涅槃是十八界都灭尽,里面没有意识心呀!所以六识论的人是无法证涅槃、入涅槃的,不能入涅槃就不能出三界而得解脱。连解脱果都没办法得到的六识论的喇嘛教,更不可能懂得阿罗汉所不懂的佛菩提道,怎么有可能法义胜过佛教?释印顺的无智莫过于此,他不知道六识论根本无法解脱忧悲苦恼,执著意识为常住法的人就一定不肯信受“意识是虚妄的”;不相信意识是虚妄的就不能断我见,不断我见就不能断三缚结;不断三缚结,证初果就遥遥无期,更别说是大乘菩提的见道明心实证第八识了,三乘菩提都沾不上边。所以说意识不是常住的,若能了知意识是虚妄的,则是真正学佛者第一个最重要的正知见。
  释印顺最大的错误除了把“这一体觉性的意识当作是常住的”之外,他还把被生的诸法当作觉性,而且说是常觉,称之为“诸法的觉性”,也就是常住不灭之觉性,如他在《大乘起信论讲记》中说:
  众生虽在不觉中,但诸法的觉性,仍然如此常觉,并不因众生的不觉而失却。如人迷了方向,找不到东西南北,而东西南北仍然如故,并不因迷人的迷惑,而失却方所。失却方向,是由于;不知一法界相,是由于生灭的不觉分。所以若说从真中生妄,从觉生不觉,就与此喻不合。如把东方错作西方,不是方向使你弄错,而是自己迷错了的。众生依觉成迷,也是迷者自迷,是不离觉性而自迷的,非觉性使众生成迷。迷真起妄,应如此解说。5
  注5、释印顺著,《大乘起信论讲记》,正闻出版社(新竹),2000.10 新版1刷,页147。
  释印顺是以六识论来理解《起信论》,就把论中的意思误会得很严重了。如来藏是第八识,既称为识,就是“心”,但此心非六识之妄心,故称为真心,其知觉性不在六尘中运作,故在六尘中无见闻觉知,故称为对六尘“不会”;释印顺把“诸法的觉性”称为常觉;“生灭的不觉分”称为觉性,然后说:“非觉性使众生成迷。迷真起妄,应如此解说。”这叫什么“觉性”?真叫人分不清东西南北了!怪不得读者们老是读不懂他在说什么。
  释印顺大概诗词读多了,感性特强,认为“感时花溅泪”就是花有觉性,所以会掉泪;那应该含羞草、猪笼草更有觉性了?小虫跑进猪笼草,它还“知道”把盖子合起来让虫跑不掉而死在里面,如此岂非更有“觉性”?不可以把植物的反应称为有情的觉性,否则向日葵岂非有看太阳的觉性?《起信论》中说的本觉是第八识的本觉,不是释印顺移花接木到意识所说的本觉,这只是妄觉;而本觉的知觉性只在六尘外运作,所以本觉无意识之觉知;意识之觉性则是清楚明白地分别六尘,而器世间则是无情,无觉无知。假如把东西南北称为觉性,那麻烦可大了:北极会说:“我以指南针定位,我为北方。”到了南极,南极也会说:“以指南针定位,我是北方。”因为它们都有觉性就会有所主张,两个地方都是失控,因此找方向的结果,将找不到南北方也找不到东西方,所以读者们读释印顺的书,真要被他搞糊涂了。
  释印顺说:【“若离”了本有的“觉性”,也就“无”有“不觉”可说了。】 6
  ,本有的觉性即本觉如来藏在六尘外的了别性,离开了如来藏,人就死亡了,意识都无法生起了,还会有什么知觉可说?可是释印顺却说:“也就‘无’有‘不觉’可说了。”没有不觉可说,那岂非是常觉?死人当然不可能有常觉。就算用释印顺错误的知见,把意识当作“常住的、本有的觉性”,那要离也离不了呀!意识离不了就永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办法睡觉了,如何是好?有人说我意识清楚明白而照样睡大觉,可是你的意识清楚现在是半夜二点三分的时候,表示你并没有睡著呀!当你睡著了的时候,怎么有可能清楚明白?所以用六识论绝对无法解释八识论的佛法义理,释印顺若回归八识论则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注6、
  同上注。
  无情不可能像释印顺说的会有知觉性,心才有知觉性,诸法不是心,故不可以说“诸法的觉性”。若说“诸法的觉性,仍然如此常觉”,应知第八识如来藏才有此常觉,但是如来藏的“觉”不是意识见闻觉知的“觉”,如来藏没有六尘中的知觉性7 ,诸法都是从如来藏中出生,故诸法不可能有此常觉。若说释印顺所谓“诸法的觉性”是指意识而言,意识亦无此常觉,因为是夜夜断灭的,不可能是常;意识是第六识,而《起信论》说的常觉则是第八识,第六识非第八识故。
  注7、参见 平实导师著述,《楞严经讲记》第四辑,正智出版社,2010.5.30 初版,页330。
  这虽然是佛法的甚深法义,但同时也是修学佛菩提者的基本常识,可是六识论的人永远不懂,不懂的原因就在于他不承认有第七识、第八识;不相信有八识,对佛法就一定不懂。八识是佛陀亲口所说的微妙甚深无上法,不论是在《阿含经》中或大乘经中。佛来世间,人类才知道众生都有八识,所以八识论者才是佛教,六识论者绝对不可以自称为佛教,只能称为喇嘛教、附佛法外道,或是其他宗教,这是很合理的要求。佛教不可能有两派:一派八识论,一派六识论;因为佛陀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六识论是佛法,反而处处破斥六识论非佛法。若能了知五阴的内容,也了知五阴都是虚妄的,当然能了知意识也是虚妄的,则能确定六识论绝对不是佛法,所以主张六识论的喇嘛教不是佛教!
  释印顺以喇嘛教六识论者的思想理论来解释佛法,则会到处滞碍不通而解释错误。譬如他对《起信论》中说的不觉、本觉、始觉的解释就一塌糊涂,显示出他对“觉性”的无知。
  释印顺在《大乘起信论讲记》中说:
  心本来是有明知事物功能的,由于无始的迷昧无知,名为不觉,不觉也是依觉而成立的。如木石,就不能说它知或不知了。所以说,依本觉而有不觉,不觉是不同于木石的。本觉与始觉,相依相待而有;依于当下显得本觉的不觉(说到不觉,即意味著觉性的本在。如没有觉,根本说不上不觉),到转去不觉而显现真觉,即名此觉为始觉。所以说:依不觉故说有始觉。说始觉,说本觉,说不觉,世间的名言,原是相依相待而安立的。所以,本论说本觉,切不可误会众生本来是觉悟的,不知如何忽然变成不觉的了。若如此,佛也可以变成众生了;这是怎样的错误!8
  注8、
  释印顺著,《大乘起信论讲记》,正闻出版社(新竹),2000.10 新版一刷,页111。
  释印顺说:“心本来是有明知事物功能的”,这当然是指意识心,意识才有明知事物的功能;每一世的意识都只有一世存在,不能延续到后世去,而释印顺却说:“由于无始的迷昧无知,名为不觉”。意识不能说有“无始的”,因为众生每一世的意识都是全新的,不可能有无始的意识不间断的延续到今生,他是中了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邪见之毒9。意识才会“迷昧无知”,第八识的本觉从来不曾迷昧无知,本觉永远都是惺惺常寂。《大乘起信论》是在讲本觉(如来藏的了别性),而释印顺却用意识的觉性来解释,结果就错解了。
  本觉为一切众生本性之自性清净心的功德,《大乘起信论》曰:【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10 此论《大乘起信论》中所谓的“本觉”,即是一切有情皆有之自心第八识自体之性用,不是指六识心之见闻知觉性11;“不觉”是说众生把本觉成佛之性埋没在五蕴之中,而不自觉,过去未悟时一向都是不知不觉。始觉则是“亲证阿赖耶识心体,而能运转阿赖耶识心体之人,才是真实证悟之人,即是证得本觉智之始觉位菩萨”12。你证得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以后,可以这样现观祂的本觉自性,那就是“始觉”,是刚刚觉悟、初始觉悟啦13!又禅宗明心之人,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之本觉性,成为始觉位菩萨。14
  注9 释印顺的《成佛之道》是以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浓缩改写的。
  注10《大正藏》册32,《大乘起信论》,页576,中15-16。
  注11 正圜居士著,《护法与毁法》,佛教正觉同修会,2007.4 初版3 刷,页257。
  注12 平实导师著,《真假开悟》,佛教正觉同修会,2011.4 初版4 刷,序页2。
  注13 同上注,页20。
  注14 正光居士著,《眼见佛性》,佛教正觉同修会,2007.12 初版3 刷,页24。
  《护法与毁法》云:
  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一切如来为本觉。以待始觉立为本觉,然始觉时即是本觉,无别觉起。立始觉者,谓依本觉有不觉,依不觉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如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此段文意是谓:依阿赖耶识心生灭门所出生之七转识而言,有觉与不觉二种意思。“觉”,谓心第一义性(无始以来即已)离一切妄念相,即是一切如来平等法身如来藏阿赖耶识,依此法身而说一切如来为“本觉”。“始觉”即是中国禅宗之真正证悟者,证此本觉心(第八识阿赖耶),能体证第八识自无始劫来一向不于三界六尘起念,如是证知者称为“始觉”。15
  注15、正圜居士著,《护法与毁法》,佛教正觉同修会,2007.4 初版3 刷,页348~349。
  从这些说明,可以证明若要说:“觉性岂不是常住吗?”则此觉性必定是指第八识如来藏,而不是意识。因为意识不能来往三世,只有一世住;也因为有如来藏的常住,才会有一世又一世的意识之见闻觉知性不断出生;但意识是会断灭的,所以意识不能常住。六识论者因为找不到第八识,就会把第六识的意识觉性当作常住法,然而意识是会间断、会断灭的;会间断、会断灭的法就不是常住法,所以意识的觉性是有生也有灭,不能称为本来常在的本觉。本觉如来藏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才是常住法,因此释印顺把生灭性的意识的觉性当作如来藏之常住本觉,是错误的说法。在现代佛教界中,把意识的觉知性当作常住法的人非常多;其实古时候就很多,只是于今为烈,考其原因,都是受到天竺密宗或现代喇嘛教的误导。现代佛教界人士为什么会受到密宗的误导好几百年?因为自元朝皇帝以喇嘛为国师之后,汉传佛教就被开始打压了;到了清朝更严重,连雍正皇帝都亲自出马,写了一本《拣魔辨异录》来大力打压禅宗,捧喇嘛教所主张的意识之离念灵知为佛教正宗,认为意识是永恒的,于是真正的佛法就严重衰退而成为现代佛法不兴的状况了。这都是证悟者出来破邪显正太少,让邪见者贡高我慢,自以为是的结果。
  证悟者若不出来破邪显正救护众生,只想当好人,和严重破坏佛教正法、误导学人的六识论者和稀泥,则有谁知道《拣魔辨异录》错在何处?现代连大法师们都异口同声称赞雍正皇帝是菩萨再来,都称赞信奉喇嘛教实修双身法的清朝皇帝是菩萨再来;实证佛法的菩萨再来时,有可能和常见外道一样认为意识觉性是永恒常住的吗?有可能像清朝皇帝一样信奉喇嘛教吗?如果意识觉性是永恒常住的,那么《阿含经》与大乘经中佛说五阴是虚妄的,要如何解释?释印顺一生苦学,著作等身,被佛教界尊为泰斗,声望崇高,依然无法超越雍正皇帝和密宗喇嘛所堕的常见,还是把意识觉性当作常住的,同样落入常见与自性见等外道见中,可见佛法的妙义真的是甚深极甚深!但是若能到“正觉同修会”去读二年半的禅净班,就算再愚笨的人,也会知道意识是虚妄的,就能断我见、断三缚结;如此看来,“正觉同修会”所弘扬的佛教正法,真的是胜妙、极胜妙啊!难怪大家都说正觉的正法—赞!
  (待续)
 
标签: 电子书

本文标题: 救护佛子向正道(22)----游宗明老师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415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救护佛子向正道(22)----游宗明老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