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看话头功夫与眼见佛性的关系
上一节偏在看话头与开悟明心的关系上面说,这一节要偏在看话头与眼见佛性的关系上来说。缺乏定力、慧力者,都不能眼见佛性,都有经文圣教中的根据。
如前所举《大般涅槃经》卷28〈师子吼菩萨品〉中说:
善男子!十住菩萨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见佛性;声闻缘觉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缘不见佛性;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见佛性了了无碍,如观掌中庵摩勒果。
世尊开示:十住菩萨因为慧力比较多,首楞严定的定力比较少,由于这个缘故而无法很清楚分明地看见佛性,不能像诸地菩萨或诸佛所见那样清楚分明或究竟具足。阿罗汉与缘觉则是定力比较多,而慧力比较少,是因为没有上智,所以看不见佛性,也就是没有开悟明心,没有般若智慧了知佛性是什么,因此无法亲眼看见佛性。诸佛世尊则是由于定力与慧力全都具足且定慧相等的缘故,因此分明而且具足地看见佛性的一切内涵而了了无碍,犹如现前观看自己手中的清净果一般,就能够运作佛性而有无量无边的大功德,于是出现了前五识相应的成所作智。
凡是看见佛性的时候,也都可以称为证得舍相,因为都弃舍了以前认为“三界有为法真实”的邪见,而依止佛性的缘故。佛地则是因为舍弃了三界有为法的一切习气种子,也断尽了无始无明,究竟具足了舍相,才能究竟转依如来藏的佛性,于是使前五识发起成所作智。诸地菩萨及诸佛所见的佛性,我们是仰望不及的;所以末学只谈十住菩萨的眼见佛性境界,一定要有看话头的功夫及必须经历的一些过程,然后才能在参得佛性的内涵以后,亲眼在山河大地上看见自己的佛性。这证明看话头的功夫,与眼见佛性的实证,是不可分离的,也是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末学如此详细说明、再三说明以后,想要求证眼见佛性境界的菩萨们,更不应该盲从迷信大法师的说法而继续用默照离念的方法修禅,应该赶快回到古时 大慧宗杲禅师倡导的话头禅的法门来修行。虽然现在修起来比较辛苦,但是将来修成后,不但容易开悟明心,而且也容易眼见佛性。末学看到有一些友人仍然用默照禅的方法求开悟明心,其实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因此想藉著本文来劝请一切以前的同修友人:默照禅法门的不论古今,一切修学者都会同样遇到这个困难:如果没有真善知识教导默照禅的真实内涵,想要求悟不容易,眼见佛性的境界更不用提了。默照禅的法门,不论古今,一切修学者都会同样遇到这个困难,就是求悟无门,眼见佛性的境界就不必再提了。原因是,天童宏智正觉禅师自己的开悟,是先依法成枯木禅师提点以后,再于丹霞子淳禅师打他一拂子的时候真正悟入的;由这个历史事实,证明天童禅师是在禅师的现成公案提点的情况下悟入的,不是由静坐默照的方法悟入的。这是以他自己的具体经历,证明默照的方法并不是开悟的好方法,很容易落入离念灵知意识境界中,无法开悟。不但天童禅师的后人是这样,直到现代所有弘扬默照禅的佛教道场也都是如此。
记得以前有一位研究佛教的学术界人士,大力赞叹默照禅,反而对 大慧宗杲的话头禅加以贬抑;他其实是不懂默照禅,也不懂话头禅的人,是以外行人的既定立场,来评论他自己所不懂的事情,难免使知道内情的人觉得可笑。看话头的功夫及话头禅的胜妙处,不是没有看话头功夫的人所能想象的;所谓“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是必须牢牢看住话头而不受百花杂叶所影响的人,才能有资格说的话,哪里是没有看话头功夫的人所能评论的?更何况是不懂话头禅而随意加以评论?假使连看话头的功夫都不懂,而能评论看话禅的优劣,就如同三岁不识字的小儿,在评论大学里的文学教授一般,不免使人啼笑皆非。
想要真的懂得参禅而开悟明心,一定要学会看话头的功夫,再修学参禅时应有的正知正见;也必须知道开悟所证的是第八识如来藏,那时再来参禅才有希望开悟,否则纵使驴年真的来到了,还是求悟无门的,更何况是妄评看话禅的胜劣。进一步说,如果有人开悟明心以后,还想要眼见佛性,看话头是眼见佛性的唯一亲证法门;舍离了这个胜妙的法门,不可能有别的法门可入,也没有别的法门可以锻炼眼见佛性所必须具备的定力,更不可能眼见分明(但这功夫只是眼见佛性的条件之一,当然还必须遵行世尊的圣教,同时具备了应该有的大福德与正确的慧力,才有可能眼见佛性,并非只依靠看话头功夫就可以见性)。
至于那位佛教研究学者推崇的默照禅,教人静坐而默照有没有妄念的方法,或者追求觉知心中的离念灵知境界,都只是在修定而与参禅无关,连明心的机会也无,更何况是眼见佛性。像这样的人,假使有一天真的让他参出佛性的内涵时,也只能解悟佛性,而且一定会落入识阴六识的见闻觉知中,回堕于我见中,他这一生永远都与眼见佛性的实证无缘了。因为他一定会落入凡夫所堕的“佛性”中,与六识心见闻觉知的虚妄自性相应。由于这种缘故,想要求证明心和眼见佛性证量的人,都应该速速舍弃离念灵知境界,了知十八界全都是三界中的假我,属于虚妄无常的“一切法”;也应该认知“非一切法”的真如、佛性的正知见,然后开始锻炼看话头的功夫,还要努力修集大福德,以及进修佛菩提道的上智,未来才会有希望明心,甚至于眼见佛性。
末学要重新呼吁:看话头功夫的好处,既可以锻炼将来眼见佛性时所必须具备的功夫;在求见佛性以前,也可以因为功夫成就,使得自己心地更细腻,更容易触证如来藏而开悟明心。诚如 平实导师在《钝鸟与灵龟》书中的考证及举证,都已根据历史记载而证明:默照禅的天童宏智正觉禅师所悟的是如来藏,与 大慧宗杲禅师相同。又 平实导师证明天童宏智正觉是明心而未眼见佛性,而 大慧禅师既明心又眼见佛性,并且亲随 克勤大师修学种智,天童禅师当然无法臆测 大慧禅师眼见佛性的境界,而他的明心境界都是 大慧禅师已经全部了知的。在书中,平实导师也证明 大慧禅师对默照禅的评论是完全正确的,天童宏智禅师不曾也不能加以反驳;那么现代的佛教学术研究者,在完全不知明心及见性的内情,也不知历史记载的情况下,所作出来的默照禅与看话禅的评论,究竟还有几分的可信度?有智慧的读者,读过末学这个说明也就知道了。
第四节 看话头功夫是定力而非定境
第一目 定力的定义
在正觉同修会中修学的无相念佛、看话头、参话头、思惟观(直观)、参公案,所需要的同样都是定力而不是定境;因此本会的同修们所修学的都是动中定,都不必静坐进入定境中,自然是最安全,也不会被魔、鬼、邪神所干扰的法门。如前所说,想要眼见佛性的人所必须锻炼的是动中定,是在一切时地都可以看见话的前头(看话头),而不是入住定境中获得什么境界,就不会被外来的鬼神所干扰,更不必担心著魔的问题。总之,想要眼见佛性的人,必须锻炼看话头的动夫,是在一切动态中修练成就的定力,而不是进入定境中享受定境。更何况看话头时必须看住所看那句话的前头,而不是话尾;同时也是清楚分明而不是空无所有一念不生的境界,所以想要眼见佛性者,必须修一念相续的功夫—定力,而不是修一念不生的功夫。
那么定力又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大方等大集经》所开示的:“不舍于定,亦不随定。”这是说明有定力的人,他的心住在与定相应的功能中,但是却不会进入定的境界中。定就是制心一处而不散乱,如果在一切时中都是不散乱的,就是具有定力了。以念佛人来说,如果一直都忆持著某一尊佛菩萨,不论是在静坐中或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忆持的清净念始终都在,就称为净念相继,就是制心一处而能认定自己确实有定力了。如果以参禅人来说,当他看住一句话头,都住在那一句话的前头,没有使那句话的言语出现在觉知心中,就是在看话头了;当他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看住话头,不会散失,那他在人间生活时,不论是看见花团锦簇或看见肮脏的狗屎,都不会动心而继续看住话头,就是禅师说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参禅者,这也是定力而不是定境。这二种人,虽然修行目标不同,一位是想要求生极乐世界的高品位,修得净念相继、一心不乱的功夫;另一位是想要开悟明心而修得更难的看话头功夫,但同样都已经具有定力了,却同样都不进入定境之内,这才是真正的定力,所以经中才会说定力就是“亦不舍定,亦不随定。”
知道定力的意思了,末学建议大家要在动中修;因为定力从动态之中修练比较容易获得,从打坐的静态中修来的大多是定境,不容易获得定力。即使获得定力了,也是很粗浅的,一下座,他的定力就派不上用场了。因为在静坐中修来的定,大多是一念不生、离念灵知,不免会进入粗浅的定境中,到了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的动态中就会渐渐失去定力;在动态中若没有定力可用,是不可能看得住话头的,只会落在话尾中;也就是说,因为没有定力的关系,把一句参禅的话放在心中喃喃自语、自问自答,那是在念一句参禅的话,那一句话已经在觉知心中过去了,这时觉知心已经落入话尾了,这已不是在看话头,也不是在参话头,想要求悟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在佛菩提道中想要真修实证的人,如果想要突破瓶颈、想要见道明心,必须具有随心所欲的动中定,有了这种在动中修得的一念相续功夫,参禅时才派得上用场。
再从另一方面来说,定力也是指“心得决定”的意思;譬如百法明门的五位百法中,在“五别境”心所法中有一个“定”心所,这个定的函盖面很广。凡是在善法中已经心得决定而不退转了,就是有“定力”了;反过来说,在恶法中心得决定而不犹豫了,一定会进行到底而完成恶行,也是有恶法上的“定力”了。但是这种“定力”与根本禅定中所说的定力不同,虽然同样都是制心一处,却无法与四禅八定相应,也无法与未到地定相应,只是心得决定的意思;这种心得决定的定,也会产生作用的力量出来,使人不会退转或改变而生起可以坚持不变的力量,所以也是定力的一种,但不是禅定的定力。
当一个人决定要终生实行每日一善,绝对不会再改变这个决定时,他在这件事情上面是已经有“定”了,就是心得决定。但是这种制心一处而定在善心所中的“定”,是无法进入定境,也无法发起四禅八定,当然更无法看话头及参禅的,因为下座之后就会失去定力,而参禅是要在行住坐卧中参究的。因此,参禅求开悟的人,想要积功累德的人,想要证得眼见佛性境界的人,以及想要求证四禅八定的人,所需要的定力互不相同;末学先作说明,以免有人误会而想要以这本书中说的定力而求证其他的定力或定境,白白浪费宝贵的光阴。
第二目 定力为什么很重要?
没有定力或者不能心得决定的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无法成功,大多是有头无尾、半途而废,不能成功;在世间法中如此,修学二乘菩提以及大乘菩提时也都是如此。假使没有适合的定力,修学大乘菩提也是不会成功的,所以经中 世尊说:“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禅与定的定义有些不同,禅是静虑,就是安静而不受打扰,专心一意思虑某些法义。譬如参禅就是静虑,不是修定求离念,不是求进入胜妙的定境中;又如思考佛法的内涵,同样是静虑而不是修定。四禅八定的境界就纯粹是定境而不是静虑了,因为都是要住在离念的定境中,没有静虑的思惟作用;只在进入四禅八定的定境前,才会有对于如何进入定境的静虑思惟作用,但还是没有参究般若实相的静虑作用。
在修学三乘菩提时,一定要有定力而不是要有定境;因为是在三乘菩提妙法之中思虑抉择,而不是意识离念无念的一念不生境界;并且,还得要有动中的定力,才能派得上用场;这时所说的定力,是说随时随地都与定相应,能够随时随地住在一心的状态,专精思虑如来藏的所在,或者专精思虑佛性的内涵,或者正式参究佛性内涵之前先制心不动而增长看话头的定力;这些不同的修学法门与内容,都是不许随著定力而进入定境的。有的人因修得定力以后,有时会进入定境中,就会很喜欢定境,定力就不太容易快速增长了;那么在思虑二乘菩提时,或者参究如来藏时,或者增进看话头功夫时,或者参究佛性内涵时,都会失去思惟观察的能力,就无法获得成功了。
在正觉同修会中,所修学的无相念佛、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同样都不能够离开定力,一定要有定力才有可能成功,有了定力才有可能实证三乘菩提。经中告诉我们,没有障碍的解脱清净智慧,全部都要依赖禅与定,才有可能出生。所以这里的禅、定,指的是静虑以及定力,而不是定境。由此可知,定力在修学佛法时的重要性了。因为这个缘故,正觉同修会很强调定力的修学与锻炼。定境其实是因为定力练成了,然后以定力而进入等至位中,觉知心中不起语言文字及种种思虑,这就是定境。这是一念不生而不动心的境界,在佛法的实修之中,并不能依这个定境而生起安静思虑的作用,因此不能发起下智、中智、上智。定力则是修得能进入定境的功夫时,并不进入等至位的定境中,而以制心一处、专精不乱的定力功能来看话头,或者来思虑三乘菩提。
定境在三乘菩提的见道位,特别是指三贤位中的修学,一般而言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三贤位中的修学主要还是以静虑为主,不必进入定境中。如果有人不信,老是住在等至位(定境)中一念不生,如何能思虑二乘菩提呢?又如何能够参禅明心开悟呢?又如何能够在动态中锻炼看话头功夫而眼见佛性呢?所以静坐中修得的定境,在动态的参禅过程中,没有多大用处;得要动中修得一念相续的功夫,才有能力不受外境影响而参禅;因此应该明了定力在修学三乘菩提上的重要性,不要贪求定境。如此深入思惟与观察,并且实修而得到动中的定力以后,才能参禅而明心开悟。
第三目 动中定的修学
谈到定力的,在现代繁忙的生活中,想要锻炼出定力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在正觉同修会中,有方便法门可以帮助大家快速练成动中的定力,就能够拥有制心一处不受打扰的定力,对于实证三乘菩提会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现代锻炼看话头功夫的方便法门介绍。
想要练成禅门看话头的功夫,得要先修学无相念佛的功夫,否则很难一时之间就练成看话头的功夫。如果能先把无相念佛的功夫练成了,并且修练得很稳固以后,要转成看话头的功夫就容易了。只要会看话头了,若已经熏习第八识如来藏的正知正见,也懂得如何参禅了,以后就比较容易开悟;至于开悟的时节因缘,若没有真善知识的指引,会比较困难而且时间也会拖得很久;但只要持之以恒,参究久了还是有机会的。万一此世没有机会开悟,有了这个功夫,未来世还是会很容易再练成看话头及参话头的功夫,未来世也会比其他人更有机会开悟明心的。所以此世先从无相念佛的功夫学起,一定功不唐捐。
接著先说明无相念佛功夫修学要领:修学无相念佛功夫之前,一定要先将无相的念佛净念弄清楚,才有可能深入练习而成功。如果没有把无相念佛之净念弄清楚,每天努力无相拜佛,乃至一念不生,也是不能成就无相念佛功夫,何况能够转变为看话头的功夫?原因是,无相念佛的功夫是净念相继,是有一个清净的、没有语言文字的想佛的念头存在;是以这种清净的忆佛之念,在长时间礼佛的过程中持续不断,才能练成无相念佛的功夫。这种从礼佛的过程中修练成功的无相念佛,可以使人在平常行住坐卧之时,都保持著离开语言相的念佛净念,称为“净念相继”。这是在动态之中时时都如此,不会失去念佛的净念;功夫练得很好的人,甚至于跟别人说话时,无相念佛的净念还是继续存在,不会失去,这就是动态中修成的定力,不会进入定境中。
一念不生时则是定境,而不是以清净念来保持一念相续的定力,如果以这种一念不生的境界每天很努力拜佛,拜到后来,即使拜断了自己的腰、拜断了自己的腿,还是无法练成无相念佛的功夫。因此,想要以一念不生的功夫转成看话头的功夫,当然也是没有希望的。如果有人指导,或者自己先依照 平实导师在《无相念佛》书中的说明,详细阅读及理解,如实弄清楚无相念佛时离言语文字形像的清净念,一旦找到了这个无相念佛的净念,那么接下来锻炼功夫就不会有问题了,以后只需要按部就班一步又一步去练习,时间久了自然就能锻炼成无相念佛的功夫,以后功夫纯熟了就能再进一步转为看话头的功夫了。
平实导师常常对初学者强调说:
修学无相念佛功夫时,如果不知道无相念佛时的念是什么念,落入无念之中成为一念不生时,再怎么礼佛作功夫,都无法成就无相念佛的功夫,也就无法进一步转成看话头的功夫,又如何能运用思惟观而离开语言文字来参禅呢?
修学定力之修行人,不论是持名念佛、持咒或者修观行者,花费一生的时间修学,却仍然无法解脱生死,往生极乐净土,其最根本原因在于修习定力不得要领,定力不具足所致;若能具备定力,都摄六根、一心不乱、净念相继,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则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一定有把握。
如何修得动中定力?最直接有效之方法,是修学〈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无相念佛法门;此法门以想念之念、忆念之念来念佛,非是嘴说口念,而是以忆佛之念来念佛,离开语言、文字、形像、影像来忆佛,纯粹用“忆”的方式修学动中定力。
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奉世尊之意旨,叙述念佛圆通法门时说: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为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势至菩萨从过去恒河沙数劫以来,超日月光佛教祂念佛三昧,虽然是最后身菩萨即将成佛,仍以此法门自修及度众生,以想念之念来忆念佛,以忆念佛之心制心一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境地而入三摩地,深入楞严大定而证入无生法忍。
此念佛圆通章皆用“忆”与“念”,不说“执持名号”,亦不持名念佛,而是由定入之净土法门,不是持名念佛之净土法门。经文:“以念佛心,入无生忍。”直接以念佛之心,制心一处,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深入楞严大定而证入无生法忍,此境界不是持名念佛所能达到。1
注1、摘录自 平实导师著,《无相念佛》,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2010 年。
由这个念佛法门来锻炼成动中的念佛功夫,也就是无相念佛功夫的成就,是最快速而且容易的,因为 平实导师有一套自行练成的方便法门教导大家,因此末学呼吁大家从这个无相念佛法门入手,一定可以修成动中定;有了动态中的定力,对于将来开悟明心及眼见佛性都会有帮助。
(待续)
上一节偏在看话头与开悟明心的关系上面说,这一节要偏在看话头与眼见佛性的关系上来说。缺乏定力、慧力者,都不能眼见佛性,都有经文圣教中的根据。
如前所举《大般涅槃经》卷28〈师子吼菩萨品〉中说:
善男子!十住菩萨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见佛性;声闻缘觉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缘不见佛性;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见佛性了了无碍,如观掌中庵摩勒果。
世尊开示:十住菩萨因为慧力比较多,首楞严定的定力比较少,由于这个缘故而无法很清楚分明地看见佛性,不能像诸地菩萨或诸佛所见那样清楚分明或究竟具足。阿罗汉与缘觉则是定力比较多,而慧力比较少,是因为没有上智,所以看不见佛性,也就是没有开悟明心,没有般若智慧了知佛性是什么,因此无法亲眼看见佛性。诸佛世尊则是由于定力与慧力全都具足且定慧相等的缘故,因此分明而且具足地看见佛性的一切内涵而了了无碍,犹如现前观看自己手中的清净果一般,就能够运作佛性而有无量无边的大功德,于是出现了前五识相应的成所作智。
凡是看见佛性的时候,也都可以称为证得舍相,因为都弃舍了以前认为“三界有为法真实”的邪见,而依止佛性的缘故。佛地则是因为舍弃了三界有为法的一切习气种子,也断尽了无始无明,究竟具足了舍相,才能究竟转依如来藏的佛性,于是使前五识发起成所作智。诸地菩萨及诸佛所见的佛性,我们是仰望不及的;所以末学只谈十住菩萨的眼见佛性境界,一定要有看话头的功夫及必须经历的一些过程,然后才能在参得佛性的内涵以后,亲眼在山河大地上看见自己的佛性。这证明看话头的功夫,与眼见佛性的实证,是不可分离的,也是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末学如此详细说明、再三说明以后,想要求证眼见佛性境界的菩萨们,更不应该盲从迷信大法师的说法而继续用默照离念的方法修禅,应该赶快回到古时 大慧宗杲禅师倡导的话头禅的法门来修行。虽然现在修起来比较辛苦,但是将来修成后,不但容易开悟明心,而且也容易眼见佛性。末学看到有一些友人仍然用默照禅的方法求开悟明心,其实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因此想藉著本文来劝请一切以前的同修友人:默照禅法门的不论古今,一切修学者都会同样遇到这个困难:如果没有真善知识教导默照禅的真实内涵,想要求悟不容易,眼见佛性的境界更不用提了。默照禅的法门,不论古今,一切修学者都会同样遇到这个困难,就是求悟无门,眼见佛性的境界就不必再提了。原因是,天童宏智正觉禅师自己的开悟,是先依法成枯木禅师提点以后,再于丹霞子淳禅师打他一拂子的时候真正悟入的;由这个历史事实,证明天童禅师是在禅师的现成公案提点的情况下悟入的,不是由静坐默照的方法悟入的。这是以他自己的具体经历,证明默照的方法并不是开悟的好方法,很容易落入离念灵知意识境界中,无法开悟。不但天童禅师的后人是这样,直到现代所有弘扬默照禅的佛教道场也都是如此。
记得以前有一位研究佛教的学术界人士,大力赞叹默照禅,反而对 大慧宗杲的话头禅加以贬抑;他其实是不懂默照禅,也不懂话头禅的人,是以外行人的既定立场,来评论他自己所不懂的事情,难免使知道内情的人觉得可笑。看话头的功夫及话头禅的胜妙处,不是没有看话头功夫的人所能想象的;所谓“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是必须牢牢看住话头而不受百花杂叶所影响的人,才能有资格说的话,哪里是没有看话头功夫的人所能评论的?更何况是不懂话头禅而随意加以评论?假使连看话头的功夫都不懂,而能评论看话禅的优劣,就如同三岁不识字的小儿,在评论大学里的文学教授一般,不免使人啼笑皆非。
想要真的懂得参禅而开悟明心,一定要学会看话头的功夫,再修学参禅时应有的正知正见;也必须知道开悟所证的是第八识如来藏,那时再来参禅才有希望开悟,否则纵使驴年真的来到了,还是求悟无门的,更何况是妄评看话禅的胜劣。进一步说,如果有人开悟明心以后,还想要眼见佛性,看话头是眼见佛性的唯一亲证法门;舍离了这个胜妙的法门,不可能有别的法门可入,也没有别的法门可以锻炼眼见佛性所必须具备的定力,更不可能眼见分明(但这功夫只是眼见佛性的条件之一,当然还必须遵行世尊的圣教,同时具备了应该有的大福德与正确的慧力,才有可能眼见佛性,并非只依靠看话头功夫就可以见性)。
至于那位佛教研究学者推崇的默照禅,教人静坐而默照有没有妄念的方法,或者追求觉知心中的离念灵知境界,都只是在修定而与参禅无关,连明心的机会也无,更何况是眼见佛性。像这样的人,假使有一天真的让他参出佛性的内涵时,也只能解悟佛性,而且一定会落入识阴六识的见闻觉知中,回堕于我见中,他这一生永远都与眼见佛性的实证无缘了。因为他一定会落入凡夫所堕的“佛性”中,与六识心见闻觉知的虚妄自性相应。由于这种缘故,想要求证明心和眼见佛性证量的人,都应该速速舍弃离念灵知境界,了知十八界全都是三界中的假我,属于虚妄无常的“一切法”;也应该认知“非一切法”的真如、佛性的正知见,然后开始锻炼看话头的功夫,还要努力修集大福德,以及进修佛菩提道的上智,未来才会有希望明心,甚至于眼见佛性。
末学要重新呼吁:看话头功夫的好处,既可以锻炼将来眼见佛性时所必须具备的功夫;在求见佛性以前,也可以因为功夫成就,使得自己心地更细腻,更容易触证如来藏而开悟明心。诚如 平实导师在《钝鸟与灵龟》书中的考证及举证,都已根据历史记载而证明:默照禅的天童宏智正觉禅师所悟的是如来藏,与 大慧宗杲禅师相同。又 平实导师证明天童宏智正觉是明心而未眼见佛性,而 大慧禅师既明心又眼见佛性,并且亲随 克勤大师修学种智,天童禅师当然无法臆测 大慧禅师眼见佛性的境界,而他的明心境界都是 大慧禅师已经全部了知的。在书中,平实导师也证明 大慧禅师对默照禅的评论是完全正确的,天童宏智禅师不曾也不能加以反驳;那么现代的佛教学术研究者,在完全不知明心及见性的内情,也不知历史记载的情况下,所作出来的默照禅与看话禅的评论,究竟还有几分的可信度?有智慧的读者,读过末学这个说明也就知道了。
第四节 看话头功夫是定力而非定境
第一目 定力的定义
在正觉同修会中修学的无相念佛、看话头、参话头、思惟观(直观)、参公案,所需要的同样都是定力而不是定境;因此本会的同修们所修学的都是动中定,都不必静坐进入定境中,自然是最安全,也不会被魔、鬼、邪神所干扰的法门。如前所说,想要眼见佛性的人所必须锻炼的是动中定,是在一切时地都可以看见话的前头(看话头),而不是入住定境中获得什么境界,就不会被外来的鬼神所干扰,更不必担心著魔的问题。总之,想要眼见佛性的人,必须锻炼看话头的动夫,是在一切动态中修练成就的定力,而不是进入定境中享受定境。更何况看话头时必须看住所看那句话的前头,而不是话尾;同时也是清楚分明而不是空无所有一念不生的境界,所以想要眼见佛性者,必须修一念相续的功夫—定力,而不是修一念不生的功夫。
那么定力又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大方等大集经》所开示的:“不舍于定,亦不随定。”这是说明有定力的人,他的心住在与定相应的功能中,但是却不会进入定的境界中。定就是制心一处而不散乱,如果在一切时中都是不散乱的,就是具有定力了。以念佛人来说,如果一直都忆持著某一尊佛菩萨,不论是在静坐中或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忆持的清净念始终都在,就称为净念相继,就是制心一处而能认定自己确实有定力了。如果以参禅人来说,当他看住一句话头,都住在那一句话的前头,没有使那句话的言语出现在觉知心中,就是在看话头了;当他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看住话头,不会散失,那他在人间生活时,不论是看见花团锦簇或看见肮脏的狗屎,都不会动心而继续看住话头,就是禅师说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参禅者,这也是定力而不是定境。这二种人,虽然修行目标不同,一位是想要求生极乐世界的高品位,修得净念相继、一心不乱的功夫;另一位是想要开悟明心而修得更难的看话头功夫,但同样都已经具有定力了,却同样都不进入定境之内,这才是真正的定力,所以经中才会说定力就是“亦不舍定,亦不随定。”
知道定力的意思了,末学建议大家要在动中修;因为定力从动态之中修练比较容易获得,从打坐的静态中修来的大多是定境,不容易获得定力。即使获得定力了,也是很粗浅的,一下座,他的定力就派不上用场了。因为在静坐中修来的定,大多是一念不生、离念灵知,不免会进入粗浅的定境中,到了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的动态中就会渐渐失去定力;在动态中若没有定力可用,是不可能看得住话头的,只会落在话尾中;也就是说,因为没有定力的关系,把一句参禅的话放在心中喃喃自语、自问自答,那是在念一句参禅的话,那一句话已经在觉知心中过去了,这时觉知心已经落入话尾了,这已不是在看话头,也不是在参话头,想要求悟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在佛菩提道中想要真修实证的人,如果想要突破瓶颈、想要见道明心,必须具有随心所欲的动中定,有了这种在动中修得的一念相续功夫,参禅时才派得上用场。
再从另一方面来说,定力也是指“心得决定”的意思;譬如百法明门的五位百法中,在“五别境”心所法中有一个“定”心所,这个定的函盖面很广。凡是在善法中已经心得决定而不退转了,就是有“定力”了;反过来说,在恶法中心得决定而不犹豫了,一定会进行到底而完成恶行,也是有恶法上的“定力”了。但是这种“定力”与根本禅定中所说的定力不同,虽然同样都是制心一处,却无法与四禅八定相应,也无法与未到地定相应,只是心得决定的意思;这种心得决定的定,也会产生作用的力量出来,使人不会退转或改变而生起可以坚持不变的力量,所以也是定力的一种,但不是禅定的定力。
当一个人决定要终生实行每日一善,绝对不会再改变这个决定时,他在这件事情上面是已经有“定”了,就是心得决定。但是这种制心一处而定在善心所中的“定”,是无法进入定境,也无法发起四禅八定,当然更无法看话头及参禅的,因为下座之后就会失去定力,而参禅是要在行住坐卧中参究的。因此,参禅求开悟的人,想要积功累德的人,想要证得眼见佛性境界的人,以及想要求证四禅八定的人,所需要的定力互不相同;末学先作说明,以免有人误会而想要以这本书中说的定力而求证其他的定力或定境,白白浪费宝贵的光阴。
第二目 定力为什么很重要?
没有定力或者不能心得决定的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无法成功,大多是有头无尾、半途而废,不能成功;在世间法中如此,修学二乘菩提以及大乘菩提时也都是如此。假使没有适合的定力,修学大乘菩提也是不会成功的,所以经中 世尊说:“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禅与定的定义有些不同,禅是静虑,就是安静而不受打扰,专心一意思虑某些法义。譬如参禅就是静虑,不是修定求离念,不是求进入胜妙的定境中;又如思考佛法的内涵,同样是静虑而不是修定。四禅八定的境界就纯粹是定境而不是静虑了,因为都是要住在离念的定境中,没有静虑的思惟作用;只在进入四禅八定的定境前,才会有对于如何进入定境的静虑思惟作用,但还是没有参究般若实相的静虑作用。
在修学三乘菩提时,一定要有定力而不是要有定境;因为是在三乘菩提妙法之中思虑抉择,而不是意识离念无念的一念不生境界;并且,还得要有动中的定力,才能派得上用场;这时所说的定力,是说随时随地都与定相应,能够随时随地住在一心的状态,专精思虑如来藏的所在,或者专精思虑佛性的内涵,或者正式参究佛性内涵之前先制心不动而增长看话头的定力;这些不同的修学法门与内容,都是不许随著定力而进入定境的。有的人因修得定力以后,有时会进入定境中,就会很喜欢定境,定力就不太容易快速增长了;那么在思虑二乘菩提时,或者参究如来藏时,或者增进看话头功夫时,或者参究佛性内涵时,都会失去思惟观察的能力,就无法获得成功了。
在正觉同修会中,所修学的无相念佛、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同样都不能够离开定力,一定要有定力才有可能成功,有了定力才有可能实证三乘菩提。经中告诉我们,没有障碍的解脱清净智慧,全部都要依赖禅与定,才有可能出生。所以这里的禅、定,指的是静虑以及定力,而不是定境。由此可知,定力在修学佛法时的重要性了。因为这个缘故,正觉同修会很强调定力的修学与锻炼。定境其实是因为定力练成了,然后以定力而进入等至位中,觉知心中不起语言文字及种种思虑,这就是定境。这是一念不生而不动心的境界,在佛法的实修之中,并不能依这个定境而生起安静思虑的作用,因此不能发起下智、中智、上智。定力则是修得能进入定境的功夫时,并不进入等至位的定境中,而以制心一处、专精不乱的定力功能来看话头,或者来思虑三乘菩提。
定境在三乘菩提的见道位,特别是指三贤位中的修学,一般而言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三贤位中的修学主要还是以静虑为主,不必进入定境中。如果有人不信,老是住在等至位(定境)中一念不生,如何能思虑二乘菩提呢?又如何能够参禅明心开悟呢?又如何能够在动态中锻炼看话头功夫而眼见佛性呢?所以静坐中修得的定境,在动态的参禅过程中,没有多大用处;得要动中修得一念相续的功夫,才有能力不受外境影响而参禅;因此应该明了定力在修学三乘菩提上的重要性,不要贪求定境。如此深入思惟与观察,并且实修而得到动中的定力以后,才能参禅而明心开悟。
第三目 动中定的修学
谈到定力的,在现代繁忙的生活中,想要锻炼出定力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在正觉同修会中,有方便法门可以帮助大家快速练成动中的定力,就能够拥有制心一处不受打扰的定力,对于实证三乘菩提会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现代锻炼看话头功夫的方便法门介绍。
想要练成禅门看话头的功夫,得要先修学无相念佛的功夫,否则很难一时之间就练成看话头的功夫。如果能先把无相念佛的功夫练成了,并且修练得很稳固以后,要转成看话头的功夫就容易了。只要会看话头了,若已经熏习第八识如来藏的正知正见,也懂得如何参禅了,以后就比较容易开悟;至于开悟的时节因缘,若没有真善知识的指引,会比较困难而且时间也会拖得很久;但只要持之以恒,参究久了还是有机会的。万一此世没有机会开悟,有了这个功夫,未来世还是会很容易再练成看话头及参话头的功夫,未来世也会比其他人更有机会开悟明心的。所以此世先从无相念佛的功夫学起,一定功不唐捐。
接著先说明无相念佛功夫修学要领:修学无相念佛功夫之前,一定要先将无相的念佛净念弄清楚,才有可能深入练习而成功。如果没有把无相念佛之净念弄清楚,每天努力无相拜佛,乃至一念不生,也是不能成就无相念佛功夫,何况能够转变为看话头的功夫?原因是,无相念佛的功夫是净念相继,是有一个清净的、没有语言文字的想佛的念头存在;是以这种清净的忆佛之念,在长时间礼佛的过程中持续不断,才能练成无相念佛的功夫。这种从礼佛的过程中修练成功的无相念佛,可以使人在平常行住坐卧之时,都保持著离开语言相的念佛净念,称为“净念相继”。这是在动态之中时时都如此,不会失去念佛的净念;功夫练得很好的人,甚至于跟别人说话时,无相念佛的净念还是继续存在,不会失去,这就是动态中修成的定力,不会进入定境中。
一念不生时则是定境,而不是以清净念来保持一念相续的定力,如果以这种一念不生的境界每天很努力拜佛,拜到后来,即使拜断了自己的腰、拜断了自己的腿,还是无法练成无相念佛的功夫。因此,想要以一念不生的功夫转成看话头的功夫,当然也是没有希望的。如果有人指导,或者自己先依照 平实导师在《无相念佛》书中的说明,详细阅读及理解,如实弄清楚无相念佛时离言语文字形像的清净念,一旦找到了这个无相念佛的净念,那么接下来锻炼功夫就不会有问题了,以后只需要按部就班一步又一步去练习,时间久了自然就能锻炼成无相念佛的功夫,以后功夫纯熟了就能再进一步转为看话头的功夫了。
平实导师常常对初学者强调说:
修学无相念佛功夫时,如果不知道无相念佛时的念是什么念,落入无念之中成为一念不生时,再怎么礼佛作功夫,都无法成就无相念佛的功夫,也就无法进一步转成看话头的功夫,又如何能运用思惟观而离开语言文字来参禅呢?
修学定力之修行人,不论是持名念佛、持咒或者修观行者,花费一生的时间修学,却仍然无法解脱生死,往生极乐净土,其最根本原因在于修习定力不得要领,定力不具足所致;若能具备定力,都摄六根、一心不乱、净念相继,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则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一定有把握。
如何修得动中定力?最直接有效之方法,是修学〈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无相念佛法门;此法门以想念之念、忆念之念来念佛,非是嘴说口念,而是以忆佛之念来念佛,离开语言、文字、形像、影像来忆佛,纯粹用“忆”的方式修学动中定力。
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奉世尊之意旨,叙述念佛圆通法门时说: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为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势至菩萨从过去恒河沙数劫以来,超日月光佛教祂念佛三昧,虽然是最后身菩萨即将成佛,仍以此法门自修及度众生,以想念之念来忆念佛,以忆念佛之心制心一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境地而入三摩地,深入楞严大定而证入无生法忍。
此念佛圆通章皆用“忆”与“念”,不说“执持名号”,亦不持名念佛,而是由定入之净土法门,不是持名念佛之净土法门。经文:“以念佛心,入无生忍。”直接以念佛之心,制心一处,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深入楞严大定而证入无生法忍,此境界不是持名念佛所能达到。1
注1、摘录自 平实导师著,《无相念佛》,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2010 年。
由这个念佛法门来锻炼成动中的念佛功夫,也就是无相念佛功夫的成就,是最快速而且容易的,因为 平实导师有一套自行练成的方便法门教导大家,因此末学呼吁大家从这个无相念佛法门入手,一定可以修成动中定;有了动态中的定力,对于将来开悟明心及眼见佛性都会有帮助。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