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来藏》
----辨正《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法莲 著 可以见到其书内容断章取义,前后矛盾错误百出之证据充分,全无佛法“中道”思想……
佛教正觉同修会 台南共修处 法义组 (主笔:侯世惠、余瑞文、潘世香)
本书对毁谤三乘菩提根本心阿赖耶识之邪见,加以教证上及理证上之分析与辨正,可免学人再被藏密应成派中观邪见所误导,可免再被假名施设而无实质之「幻想真如.幻想如来藏」者邪见所误导,熟读之后,未来可以渐具大乘见道之因缘。 ─台南共修处.法义组─
序 ── 缘 起(p3~13)
今年新春刚过完年没多久,本会台南共修处法莲师来电,分别邀请已破参明心的同学,个别单独前往谈话;大伙儿接到通知,一一急忙赴约;由于平常大家感情很好,护持道场向来不遗余力,以前台南讲堂的建立,也是我们这些老同学大家发心共同建立;如今法莲师个别电召,大家无不全力以赴。
大家都是抵达法莲师住处以后,才知道是个别谈话;谈话中,他开始对本会所传的法提出许多的质疑,但都没有给予具体的答案;每个人单独听完他的说法,回家后疑惑不解,坐立难安,日子过得很辛苦。于是有人忍不住开始联络讨论起来,热心的同学就要求大家集会讨论;集会中,这些已破参明心的同学们,经过反覆讨论,确定本会共修的了义正法正确无误以后,大家才放下心来,相邀一起拜访法莲师,欲说明我们的结论。可惜我们集体往访未遇,错过拜访面见讨论的因缘。但此次的聚会讨论法义,厘清正确的知见,因此与会的已明心破参同学,道心更加坚固,无一人退失菩提心,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逮至四月中,鉴于法莲师公开否定本会正法,对正法提出质疑,又在上课中直接诉诸于尚无见地的新学同学,提出“只有质疑而没有正确解答”的问题,台南的明心的老学员们为解决新同学的疑问,于是召集原来在台中老参班的同学们集会,讨论拯救新学员的补救办法。经过详细讨论,本班的老同学们,除法莲师之亲戚外,其余同学中只有一名退失道心;因其未能出席台南老学员的法义讨论会,而无法厘清正理,救护不得,殊为可惜。因此发现学佛过程,除导师传授佛法正知见以外,亲近善友亦极为重要;初发心容易,长远心不容易;若有同参道友互相帮助,亦可坚固道心、提升见地。
当本会放弃台南共修处旧址,另觅新处所时,接获法莲师等人寄来“他们”写的两本“书”,一为《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二为《辩唯识性相》,自此开始,终于尘埃落定,大家百分百的放下心来。何以故?综观全“书”,可以见到其“书”内容断章取义,前后矛盾错误百出之证据充分,全无佛法“中道”思想;更不见其修证何在,只是一味的否定本会正法,但提不出具体的教证与理证,只是误引教证及乱抄经文来否定本会正法,根本就不像是书;也无法在理证上加以申论,不能在理证上说服任何人信受。而且他们对于自己所列举出来的教典证据,也无力注解;如果加以正确注解的话,将会证明他们的主张处处错误,也会证明正觉同修会的法义正确。
综观二“书”内容全部落入“空边”戏论中,堕入外道断灭见中,成了虚空外道,而不自知全书都在“有为、无为”,“生灭、不生灭”,“常、无常”,“清净、不清净”等两端中打转,诤论不休,无法建立正法真义。此时方知,否定阿赖耶识心体以后,佛法大树便被连根拔起,一切佛法正知见均无从建立。
如 佛所预言,《入楞伽经》云:“大慧!如是转识、阿梨耶识若异相者,不从阿梨耶识生;若不异者,转识灭,阿梨耶识亦应灭,而自相阿梨耶识不灭。是故大慧!诸识自相灭,自相灭者业相灭;若自相灭者,阿梨耶识应灭;大慧!若阿梨耶识灭者,此不异外道断见戏论。”如是经文,法莲师视而不见,竟然于彼书上第一页提出三点错误之质疑:
一、同修会说,第八阿赖耶识即是不生不灭、无为无作之清净真心,但是经论只要提到第八阿赖耶识、异熟识乃至佛地无垢识,都说是有为有作之法。又说阿赖耶识,体是无常,有取受性。
二、经论只要提到真如、第一义谛、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皆说为不生不灭、犹如虚空、恒不变异、体无增减,与阿赖耶识体性、相貌显然不同。
三、同修会说阿赖耶识是圆成实性,但诸经论皆说真如是圆成实性,阿赖耶识是依他起性。
法莲师的书,均绕著这三个问题大作文章,和印顺法师一样,硬把阿赖耶识和如来藏分成两个,说是“阿赖耶识不究竟,如来藏才是究竟”,依照这种主张,于阿赖耶第八识之外,尚有另一个不同性相的如来藏,请问法莲师等人:“你们所主张的如来藏,算不算是一个识?”
如果答“是”,那如来藏不是第九识,又是什么?怎可说同是第八识?怎可说“能出生阿赖耶识的如来藏不是第九识”?怎能回避“八九识并存的种种过失”?
如果答“不是”:您的书上第五十七页所列《楞伽经》的三种译本,都说“广说有八种识,略说有三(或二)种识”,也就是说八识之外,别无他法,请问:“如来藏如果不是第八识阿赖耶,那是什么识?又是第几识?”
《入楞伽经》刹那品第十四如是说:“阿梨耶识名如来藏。”
《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如是说:“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
《大乘入楞伽经》刹那品第六如是说:“大慧!所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藏识,意及意识,并五识身。”
以上经文都已经明说如来藏就是第八阿赖耶识,也说总共只有八个识,并没有第九识,法莲师为什么还要创造出第九识如来藏?为什么要将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建立为两个识?
法莲师书上序文,所引用的《密严经》中也说:“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若白话直译下来,更清楚:“佛陀所说的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只有那些具有邪恶智慧的人,才会不知道: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修行至佛地时,如来藏才是完全清净的,在一般世间凡夫中,只能说是阿赖耶识;这两个名词的区分,就如同黄金与指环一般,两者都是同一种黄金物品,黄金展转变成指环,但黄金与指环都是同一金体,却是本来就没有差别的。”
换言之,找到黄金才能制造金指环,但金指环仍然是黄金,可不是制作指环后就不是黄金了;同理,找到阿赖耶识才能转成佛地真如的无垢识,但无垢识仍然是阿赖耶识心体。该段经文尚有下文:“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金,造作指严具,欲以庄严指,其相异众物,说名为指环。………譬如星月等,依须弥运行;诸识亦复然,恒依赖耶转。当知赖耶识,即名为密严;譬如好真金,光色常充满;自证清净境,非分别境界;性与分别离,不可得分别;体实而是常,定者能观见。意识所行境,但缚于凡夫,圣见悉清净,譬如阳焰等。”已经很明白指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藏。法莲师为什么要把一个第八识心体分割成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两个心?变成九个识!为何要违背 佛的经教,再来否定本会正法?著书立说,应负言责,岂可断章取义、屈从己意?世俗法尚且应如此,何况了义佛法,岂可不慎?
法莲师书中序文要求大家深入《释摩诃衍论》研究,殊不知于电子佛典的《大正藏》中,只要在电脑输入“伪论”二字来蒐寻,即可发现:从古至今,《释摩诃衍论》一直都被列为伪论,可见并非龙树菩萨所造,法莲师却要人依止伪论的《释摩诃衍论》,这是什么心态?彼论中义理纷沓,绝不是龙树菩萨所造的真论,后人打著龙树菩萨的名号,陷龙树菩萨于不义,毁谤三宝与正法,莫此为甚。
在我辈学佛过程中,此次冲击不可谓不大,但经过同参道友之反覆辨正,则收获颇多,所谓逆增上缘,正是此事。总结如下:
一、为预防法莲师断章取义,以词害人,对于法莲师“书”任何一句经文之出处,我辈谨慎得必须找到原来的经文,并且将前后各一页均看完全文,理路连贯之后才敢再作评论,以免害己误人。因此而阅读许多前所未见之经文,又厘清了很多正知见,大家都增益不少,获益颇丰。
二、破参明心后,查阅经论,随文入观,发现本会所悟均能印证经论,更加坚定所学无误,经得起检验。
三、在此过程中,发现这些退失菩提而“写书(其实只是抄录经文)”者,悟后不能依止所悟得之第八识深入观行;因为观行不够,虽然禅三期间,在导师机锋接引下,一时正观现前,勉强破得本参;但悟后起修,却不知继续保任,不能依止第八识真心,读经论时不知随文而入正观,反而因为恶知识的误导,就被经文字句所转,依文解义,如同未悟之初学人一般。不知宝珠在手,妙用无穷,空捧宝钵到处觅食,甚为可惜。
四、一切佛法正知见,全部建立在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基础上,依止破参明心所悟之阿赖耶(如来藏)则一切经论均能贯通无碍;反之,否定所悟之阿赖耶识以后,再读一切经论,则窒碍难行,处处自相冲突;只能断章取义引为己意,徒增佛学知识葛藤,成为知解宗徒,为识者所破,无所遁形,岂不哀哉!
五、经过这一次法莲师……等人的谤法、谤胜义菩萨僧的风波以后,大家经过几个月的深入研讨,都已经有能力确定“总共只有八个识,绝无第九识”。也已经确定“少于八个识的佛法,一定不是人间的真正大乘佛法,或者一定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大乘佛法”。也确定“如来藏就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除此第八识心体自身以外,别无如来藏。
六、学佛须有善知识摄受,若有修证问题,应破除情面,和导师开诚布公讨论,不可因循自误,导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直接了当就可指导我们修证。若避而不见,私下自以为是,不但道业上不可能增进,又徒增困惑不断,最后成为诽谤正法、诽谤胜义贤圣僧,贻害自己而已。
七、参禅明心者当须悟得第八识,再依止阿赖耶识之真如法性,悟后起修,次第修行,才能达成清净如来藏中所藏种子的目标,否则,欲直接求得清净真如,犹如空中楼阁,了不可得。
八、对别人的法义提出质疑时,应该提出具体的教证,并将教典证据加以申论解释,让人对照明白;而不是如法莲师等人一般,举出一大堆的教证,却不申论;甚至于语译或简单的解释都不作,只是含糊笼统的说别人的法不符经教。这种作法是强词夺理、笼罩大众,是不诚实的行为。
九、禅宗公案是祖师指导学人破参的纪录,也是破参与否的考试题库;破参前无法看通公案,就称之为无头公案;破参以后就可以看懂公案中的隐晦内涵,就很亲切。本会同修破参后,马上可体会公案实际,个个公案都是鲜活而亲切无比。能通过祖师公案试题,考试及格,当然就是破参录取;有了祖师的公案印证,和经文又能符合无误,道心应当坚固不移,岂能因别人的笼罩而退失?妄言“明心只明第八识,未证真如,须初地以上才可能见道。”法莲师被恶知识“明心若不是初地,就不是真见道”的大帽子一压,便不敢承担自己的明心,便不敢承担自己的开悟是真见道,于是自我否定,于是外于真心而想要再找另一个想像中才会有的真心。
十、禅宗祖师证悟的公案,既然是证悟的事实典故;则与禅宗证悟公案完全一样的开悟,当然是真悟。但是证悟并不一定就是初地菩萨,试问:“禅宗祖师,有哪一位是悟了就入初地?”难道禅宗那些还没有进入初地的祖师们所悟的都不真吗?他们接著是不是要诽谤说“禅宗祖师的证悟都悟错了”?学禅不跟著禅宗真悟祖师的脚步走,那要跟谁学?祈望学人均能依止真正的善知识,学习正法;依据 佛语,拣择善法,才能“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同证菩提,得不退失。
兹因本会台南共修处法义组所作《假如来藏》一书,对于法莲师所作《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书”中错误知见的辨正已经完成,即将印行流通,因此说明本书印行的缘起,作为序文,愿学佛人都能依止真正善知识,依止经论法句原意,谨慎口业,勿随他人错误知见共造谤法恶业。
佛教正觉同修会
台南共修处 法义组
公元二○○三年十月
(序文主笔:侯世惠)
(原标题:01 缘起)
----辨正《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法莲 著 可以见到其书内容断章取义,前后矛盾错误百出之证据充分,全无佛法“中道”思想……
佛教正觉同修会 台南共修处 法义组 (主笔:侯世惠、余瑞文、潘世香)
本书对毁谤三乘菩提根本心阿赖耶识之邪见,加以教证上及理证上之分析与辨正,可免学人再被藏密应成派中观邪见所误导,可免再被假名施设而无实质之「幻想真如.幻想如来藏」者邪见所误导,熟读之后,未来可以渐具大乘见道之因缘。 ─台南共修处.法义组─
序 ── 缘 起(p3~13)
今年新春刚过完年没多久,本会台南共修处法莲师来电,分别邀请已破参明心的同学,个别单独前往谈话;大伙儿接到通知,一一急忙赴约;由于平常大家感情很好,护持道场向来不遗余力,以前台南讲堂的建立,也是我们这些老同学大家发心共同建立;如今法莲师个别电召,大家无不全力以赴。
大家都是抵达法莲师住处以后,才知道是个别谈话;谈话中,他开始对本会所传的法提出许多的质疑,但都没有给予具体的答案;每个人单独听完他的说法,回家后疑惑不解,坐立难安,日子过得很辛苦。于是有人忍不住开始联络讨论起来,热心的同学就要求大家集会讨论;集会中,这些已破参明心的同学们,经过反覆讨论,确定本会共修的了义正法正确无误以后,大家才放下心来,相邀一起拜访法莲师,欲说明我们的结论。可惜我们集体往访未遇,错过拜访面见讨论的因缘。但此次的聚会讨论法义,厘清正确的知见,因此与会的已明心破参同学,道心更加坚固,无一人退失菩提心,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逮至四月中,鉴于法莲师公开否定本会正法,对正法提出质疑,又在上课中直接诉诸于尚无见地的新学同学,提出“只有质疑而没有正确解答”的问题,台南的明心的老学员们为解决新同学的疑问,于是召集原来在台中老参班的同学们集会,讨论拯救新学员的补救办法。经过详细讨论,本班的老同学们,除法莲师之亲戚外,其余同学中只有一名退失道心;因其未能出席台南老学员的法义讨论会,而无法厘清正理,救护不得,殊为可惜。因此发现学佛过程,除导师传授佛法正知见以外,亲近善友亦极为重要;初发心容易,长远心不容易;若有同参道友互相帮助,亦可坚固道心、提升见地。
当本会放弃台南共修处旧址,另觅新处所时,接获法莲师等人寄来“他们”写的两本“书”,一为《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二为《辩唯识性相》,自此开始,终于尘埃落定,大家百分百的放下心来。何以故?综观全“书”,可以见到其“书”内容断章取义,前后矛盾错误百出之证据充分,全无佛法“中道”思想;更不见其修证何在,只是一味的否定本会正法,但提不出具体的教证与理证,只是误引教证及乱抄经文来否定本会正法,根本就不像是书;也无法在理证上加以申论,不能在理证上说服任何人信受。而且他们对于自己所列举出来的教典证据,也无力注解;如果加以正确注解的话,将会证明他们的主张处处错误,也会证明正觉同修会的法义正确。
综观二“书”内容全部落入“空边”戏论中,堕入外道断灭见中,成了虚空外道,而不自知全书都在“有为、无为”,“生灭、不生灭”,“常、无常”,“清净、不清净”等两端中打转,诤论不休,无法建立正法真义。此时方知,否定阿赖耶识心体以后,佛法大树便被连根拔起,一切佛法正知见均无从建立。
如 佛所预言,《入楞伽经》云:“大慧!如是转识、阿梨耶识若异相者,不从阿梨耶识生;若不异者,转识灭,阿梨耶识亦应灭,而自相阿梨耶识不灭。是故大慧!诸识自相灭,自相灭者业相灭;若自相灭者,阿梨耶识应灭;大慧!若阿梨耶识灭者,此不异外道断见戏论。”如是经文,法莲师视而不见,竟然于彼书上第一页提出三点错误之质疑:
一、同修会说,第八阿赖耶识即是不生不灭、无为无作之清净真心,但是经论只要提到第八阿赖耶识、异熟识乃至佛地无垢识,都说是有为有作之法。又说阿赖耶识,体是无常,有取受性。
二、经论只要提到真如、第一义谛、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皆说为不生不灭、犹如虚空、恒不变异、体无增减,与阿赖耶识体性、相貌显然不同。
三、同修会说阿赖耶识是圆成实性,但诸经论皆说真如是圆成实性,阿赖耶识是依他起性。
法莲师的书,均绕著这三个问题大作文章,和印顺法师一样,硬把阿赖耶识和如来藏分成两个,说是“阿赖耶识不究竟,如来藏才是究竟”,依照这种主张,于阿赖耶第八识之外,尚有另一个不同性相的如来藏,请问法莲师等人:“你们所主张的如来藏,算不算是一个识?”
如果答“是”,那如来藏不是第九识,又是什么?怎可说同是第八识?怎可说“能出生阿赖耶识的如来藏不是第九识”?怎能回避“八九识并存的种种过失”?
如果答“不是”:您的书上第五十七页所列《楞伽经》的三种译本,都说“广说有八种识,略说有三(或二)种识”,也就是说八识之外,别无他法,请问:“如来藏如果不是第八识阿赖耶,那是什么识?又是第几识?”
《入楞伽经》刹那品第十四如是说:“阿梨耶识名如来藏。”
《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如是说:“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
《大乘入楞伽经》刹那品第六如是说:“大慧!所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藏识,意及意识,并五识身。”
以上经文都已经明说如来藏就是第八阿赖耶识,也说总共只有八个识,并没有第九识,法莲师为什么还要创造出第九识如来藏?为什么要将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建立为两个识?
法莲师书上序文,所引用的《密严经》中也说:“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若白话直译下来,更清楚:“佛陀所说的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只有那些具有邪恶智慧的人,才会不知道: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修行至佛地时,如来藏才是完全清净的,在一般世间凡夫中,只能说是阿赖耶识;这两个名词的区分,就如同黄金与指环一般,两者都是同一种黄金物品,黄金展转变成指环,但黄金与指环都是同一金体,却是本来就没有差别的。”
换言之,找到黄金才能制造金指环,但金指环仍然是黄金,可不是制作指环后就不是黄金了;同理,找到阿赖耶识才能转成佛地真如的无垢识,但无垢识仍然是阿赖耶识心体。该段经文尚有下文:“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金,造作指严具,欲以庄严指,其相异众物,说名为指环。………譬如星月等,依须弥运行;诸识亦复然,恒依赖耶转。当知赖耶识,即名为密严;譬如好真金,光色常充满;自证清净境,非分别境界;性与分别离,不可得分别;体实而是常,定者能观见。意识所行境,但缚于凡夫,圣见悉清净,譬如阳焰等。”已经很明白指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藏。法莲师为什么要把一个第八识心体分割成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两个心?变成九个识!为何要违背 佛的经教,再来否定本会正法?著书立说,应负言责,岂可断章取义、屈从己意?世俗法尚且应如此,何况了义佛法,岂可不慎?
法莲师书中序文要求大家深入《释摩诃衍论》研究,殊不知于电子佛典的《大正藏》中,只要在电脑输入“伪论”二字来蒐寻,即可发现:从古至今,《释摩诃衍论》一直都被列为伪论,可见并非龙树菩萨所造,法莲师却要人依止伪论的《释摩诃衍论》,这是什么心态?彼论中义理纷沓,绝不是龙树菩萨所造的真论,后人打著龙树菩萨的名号,陷龙树菩萨于不义,毁谤三宝与正法,莫此为甚。
在我辈学佛过程中,此次冲击不可谓不大,但经过同参道友之反覆辨正,则收获颇多,所谓逆增上缘,正是此事。总结如下:
一、为预防法莲师断章取义,以词害人,对于法莲师“书”任何一句经文之出处,我辈谨慎得必须找到原来的经文,并且将前后各一页均看完全文,理路连贯之后才敢再作评论,以免害己误人。因此而阅读许多前所未见之经文,又厘清了很多正知见,大家都增益不少,获益颇丰。
二、破参明心后,查阅经论,随文入观,发现本会所悟均能印证经论,更加坚定所学无误,经得起检验。
三、在此过程中,发现这些退失菩提而“写书(其实只是抄录经文)”者,悟后不能依止所悟得之第八识深入观行;因为观行不够,虽然禅三期间,在导师机锋接引下,一时正观现前,勉强破得本参;但悟后起修,却不知继续保任,不能依止第八识真心,读经论时不知随文而入正观,反而因为恶知识的误导,就被经文字句所转,依文解义,如同未悟之初学人一般。不知宝珠在手,妙用无穷,空捧宝钵到处觅食,甚为可惜。
四、一切佛法正知见,全部建立在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基础上,依止破参明心所悟之阿赖耶(如来藏)则一切经论均能贯通无碍;反之,否定所悟之阿赖耶识以后,再读一切经论,则窒碍难行,处处自相冲突;只能断章取义引为己意,徒增佛学知识葛藤,成为知解宗徒,为识者所破,无所遁形,岂不哀哉!
五、经过这一次法莲师……等人的谤法、谤胜义菩萨僧的风波以后,大家经过几个月的深入研讨,都已经有能力确定“总共只有八个识,绝无第九识”。也已经确定“少于八个识的佛法,一定不是人间的真正大乘佛法,或者一定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大乘佛法”。也确定“如来藏就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除此第八识心体自身以外,别无如来藏。
六、学佛须有善知识摄受,若有修证问题,应破除情面,和导师开诚布公讨论,不可因循自误,导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直接了当就可指导我们修证。若避而不见,私下自以为是,不但道业上不可能增进,又徒增困惑不断,最后成为诽谤正法、诽谤胜义贤圣僧,贻害自己而已。
七、参禅明心者当须悟得第八识,再依止阿赖耶识之真如法性,悟后起修,次第修行,才能达成清净如来藏中所藏种子的目标,否则,欲直接求得清净真如,犹如空中楼阁,了不可得。
八、对别人的法义提出质疑时,应该提出具体的教证,并将教典证据加以申论解释,让人对照明白;而不是如法莲师等人一般,举出一大堆的教证,却不申论;甚至于语译或简单的解释都不作,只是含糊笼统的说别人的法不符经教。这种作法是强词夺理、笼罩大众,是不诚实的行为。
九、禅宗公案是祖师指导学人破参的纪录,也是破参与否的考试题库;破参前无法看通公案,就称之为无头公案;破参以后就可以看懂公案中的隐晦内涵,就很亲切。本会同修破参后,马上可体会公案实际,个个公案都是鲜活而亲切无比。能通过祖师公案试题,考试及格,当然就是破参录取;有了祖师的公案印证,和经文又能符合无误,道心应当坚固不移,岂能因别人的笼罩而退失?妄言“明心只明第八识,未证真如,须初地以上才可能见道。”法莲师被恶知识“明心若不是初地,就不是真见道”的大帽子一压,便不敢承担自己的明心,便不敢承担自己的开悟是真见道,于是自我否定,于是外于真心而想要再找另一个想像中才会有的真心。
十、禅宗祖师证悟的公案,既然是证悟的事实典故;则与禅宗证悟公案完全一样的开悟,当然是真悟。但是证悟并不一定就是初地菩萨,试问:“禅宗祖师,有哪一位是悟了就入初地?”难道禅宗那些还没有进入初地的祖师们所悟的都不真吗?他们接著是不是要诽谤说“禅宗祖师的证悟都悟错了”?学禅不跟著禅宗真悟祖师的脚步走,那要跟谁学?祈望学人均能依止真正的善知识,学习正法;依据 佛语,拣择善法,才能“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同证菩提,得不退失。
兹因本会台南共修处法义组所作《假如来藏》一书,对于法莲师所作《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书”中错误知见的辨正已经完成,即将印行流通,因此说明本书印行的缘起,作为序文,愿学佛人都能依止真正善知识,依止经论法句原意,谨慎口业,勿随他人错误知见共造谤法恶业。
佛教正觉同修会
台南共修处 法义组
公元二○○三年十月
(序文主笔:侯世惠)
(原标题:01 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