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除大妄语业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8  浏览次数:1245
——略评一西行者的眼见佛性——
  正庆居士
  (连载四)
  (参)、愿西于民国九十五年(2006)六月二十八日撰述
  〈愿西心开见佛报告〉11:
  七、体究“什么是佛性?”
  六月四日(周日)恩师给数个参佛性的话头,后学选择“什么是佛性?”也给予方向:(一)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脆。(二)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三)出去散散步,六根门头去体会。
  六月十日(周六)懿莲打佛一,恩师问怎么样?后学摇头不知道;师又再一次提示:(一)青色青光、p.81红色红光、蓝色蓝光、绿色绿光、白色白光。(二)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脆。中午到公园散步有一点点反应了,觉得两人同穿一支鞋走路,不即也不离;两人同吃一碗饭,有吃也是没吃。
  ───────────────────────
  11一西行者辑述《常忆念佛自在解脱》一书〈第六章常忆念佛心开见佛报告?第三节佛子愿西心开见佛报告〉请见懿莲念佛会网站〈愿西心开见佛报告〉网页:http://www.inlotus.org/Bigreport/REPORT1-5.htm案:愿西95/3/5开始共修,95/6/3印证明心,95/6/24印证眼见佛性,其神速,自有佛教以来难得一见。
  六月十一日(周日)埔心佛恩寺上课,恩师为一病众讲授三皈依;后学下课后,回家静坐,在静中感觉在非常宽阔的处所,里面人山人海,万头钻动,恩师在为大众讲经说法,也讲授三皈依,后学只听到恩师的声音却见不到人(心情就像流浪异乡的孤儿很害怕很慌),就寻著声音绕了数圈,从最外围到中心,遇到恩师了,紧紧依偎在身旁(此时如孤儿遇到父母,百感交集),恩师变的很高,左手拿著麦克风,右手直直垂下正好摸著后学的头顶─摩顶垂手、受忏授记。
  六月十二日(周一)不管在动静之时,仍然感觉在一处静坐,那里有种种胜境,又进入体究佛性的疑情了。
  六月十七日(周六)懿莲上课,恩师善巧施设,丢下一串铃当,并道:“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但因缘未到,只相应到“五蕴皆空”,又退回疑情中。
  六月二十四日(周六)上课前,恩师发现后学躲在疑情里越躲越深,即用引磬在后学耳边敲三段,才体会到:(一)花开见佛悟无生。(二)非见闻觉知、不离见闻觉知。(三)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p.82上课时,恩师讲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念到“当知佛种从缘起,缘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华(花),一声一色,乃至受忏授记,摩顶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因缘,名法界缘起,此正所谓遍缘法界者也”。恩师又善巧施设点妆数句:(一)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二)风吹宝树千般乐,香浸池池四色花。(三)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如皓月西落,清净寂然。(四)自在在应万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五)海吞万派,水天一色;无罣无碍,自在自如。唉呀!就在这里嘛!终于相应“什么是佛性”了,频频点头,好想大笑一番,大声喊:“我找到了!”遗憾的是在上课中,不敢造次。
  评论如下:
  一、愿西引用祖语之疏误:愿西说“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脆”、“风吹宝树千般乐,香浸池池四色花”、“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这三句话不正确,应更正为“风暖鸟声碎,日高华影重”、“风吟树树千般乐,香浸池池四色花”、“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二、愿西都在看话尾,没有看话头的实际功夫,何况进一步的参话头?而见山不是山的境界当然也就没有;不幸的是,这三者都是眼见佛性必备的条件,缺一不可,所以愿西事实上没有眼见佛性的时节因缘。p.83
  三、愿西所谓的眼见佛性,简直是儿戏一场,连做梦都梦不到:愿西于六月四日开始向一西行者那里选了“什么是佛性”来作话头,六月十日,中午到公园散步就说有眼见佛性的一点点反应出来了,他说:“觉得两人同穿一支鞋走路,不即也不离;两人同吃一碗饭,有吃也是没吃。”对于他说这些话,套用在眼见佛性上面,笔者只能说“门儿都没有”。愿西又说他六月十一日在家里静坐中感觉处在非常宽阔的处所,里面人山人海,万头钻动,一西行者很高,摸著他的头顶──摩顶垂手、受忏授记。在六月十二日的那一天,不管在动静之时,仍然感觉在一处静坐,那里有种种胜境,此时又进入体究佛性的疑情了。在六月十七日,一西行者丢下一串铃当,并说:“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他只相应到“五蕴皆空”,又退回疑情中。
  在六月二十四日的那一天,一西行者用引磬在他耳边敲三段,他才体会到:花开见佛悟无生,非见闻觉知,不离见闻觉知,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后来,一西行者说:“当知佛种从缘起,缘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华(花),一声一色,乃至受忏授记,摩顶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因缘,名法界缘起,此正所谓遍缘法界者也。”一西行者又接著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风吹宝树千般乐,香浸池池四色花。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如皓月西落,清净寂然。自在在应万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p.84了无一物。海吞万派,水天一色;无罣无碍,自在自如。”他听到了这里,就说眼见佛性了。他说:“唉呀!就在这里嘛!终于相应‘什么是佛性’了,频频点头,好想大笑一番,大声喊:‘我找到了!’遗憾的是在上课中,不敢造次。”
  笔者要问:“何谓‘终于相应什么是佛性’了?”又要再问:“何谓‘就在这里’?”三要续问:“何谓‘我找到了!’?”愿西就是以这三个说词被一西行者印证认可已经眼见佛性。实际上,他完全没有涉及到什么是眼见佛性的时节,何况能实际口说手呈眼见佛性的境界相?他在六月二十四日被一西行者印证认可已经眼见佛性,是否出于六月十一日在家静坐,在静定当中自己感觉看到一西行者向他摩顶垂手授记,而说给一西行者听,一西行者就泥于误信、迷信,误以为愿西必然是要眼见佛性的:因为愿西已经事前看到被我一西行者授记了。无论是否这样,笔者说愿西这个所谓的眼见佛性,纯粹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是极危险的,不值一哂。相劝愿西:若有心要明心、见性,修学佛菩提道的话,还得先深信因果,笃信老实修行,不要弄那些惑人耳目的言语,这样于自己才好,于一西行者也才好。在这之前,先把自己平淡下来,学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静恬适自己一番,然后重新出发,这对自己才是好的。
  (肆)、释直西于民国九十五年(2006)七月一日撰述 p.85
  〈直西心开见佛报告〉12:
  四、返美后之体究过程
  (前略)慢跑是每天早上的定课。二年多前,有一天,慢跑一段时间后,觉得脚跟慢慢轻起来,跑著不用力,身体轻松,以后每天保持著,所以更认为空、无相即是真心所显,而执著于空境,以为是已开悟之悟境,却不懂“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之道理。老师的耐心善巧,要我再深入体验真心之体性、相用,切莫执著定境法尘为悟境,一天二十四小时中,从全身上下、内外去体验无心之心,无心相心,诸入不会,却了众生心行;最后终将我拽出来,摄末(但空)归本(实相),这是有、无明眼善知识指引的最大差别处。
  老师说:“为了体验真实义,没甚么好怕的!”也常回想广老师父说:“过念头,好像过劫。”善知识在目前,因缘成熟,只需把握机会,朝向目标,一鼓作气,即可克期取证。弥陀经云:“若一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极乐国。”否则,因缘一闪即逝,来生不知是那道群灵了。p.86
  ───────────────────────
  12一西行者辑述《常忆念佛自在解脱》一书〈第六章常忆念佛心开见佛报告?第四节佛子直西心开见佛报告〉请见懿莲念佛会网站〈直西心开见佛报告〉网页:http://www.inlotus.org/Bigreport/REPORT1-6.htm释直西剃度法号——释传直。
  体究过程中,老师告诉我:“你的明心要悟得深入贴切,以后见性,也要好好地把关。”带著“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脆”的公案回美国,一头栽在里面体究佛性,连在飞机上也参,时间反而过了更快,不觉疲劳,一下子就要下飞机。平时,也就尽量减少日常的杂务。我的依止师父说:“怎么交待的事都忘记,连后院也不去,花草也不管了。”每天早上及黄昏去公园,融入“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脆”的境界中体究。
  有一天下午去经行,走著走著,只觉得二脚丫在走。过后,打电话向老师报告,老师问我数句后说:“此是觉观,体究重点在定力上,不要落入定境。”我想老师要我舍末归本。又觉得身体与外境合一,老师说:“此是胜境而已,再进一步体究。”
  有逼攒和教导,每次给一个般若知见去体验,如“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一花一菩提,一叶一净土”、“实相是染净不二,无相无不相”、“见无所见,空有不二”等。过了约二十天,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做早课时,就入无我状态,离能缘心、所缘境,似有契入不二之境。之后报告老师,他说:“这方向对!”问我:“甚么是佛性?六根门头祖师意?”我终于可回答出来,但未完整、确定。老师怕我体会不够深入,于是交待说:“朝这方向去对缘历境,再进一步体验。下周来电,若是体验分明,才能过关。”故不像以前,被问总是结舌。p.87
  五、业障现前
  可惜,考验时候到了,祸不单行,无端会肇事;因对老师所说的一段有关消灾拔荐的话,起了质疑而生遮障。过后赶快向他忏悔。但接著身体虚弱、不适达半个多月之久,我不敢吭声,未和别人讨论请教,也未看医生,怕因缘会被转掉。此期间每天生活几乎一样,但是向老师报告时,似乎忘了原有的正确体验。老师说:“你讲的与上回不同,变来变去,似是而非,好像散弓打鸟,空壳弹内没弹药,你知道吗?”我也六神无主,原来这是暗钝障。
  老师逐渐开始以禅师之方式逼喝,但又像严父慈母,软硬兼施,内心有些恐惧再与老师打电话。但是,想到老师为了让我除障,才作如此教导,又想到当年广老师父的交待,还有背负众生未来的因缘,怎可因我的不能,而丧失有缘众生学法的因缘?于是又鼓起勇气再提报告。
  此时意志薄弱,当被逼喝,偶尔想放弃参究;但有时,又觉得此时善知识逼攒也是最得力时,如父母适时扶助小孩一般。后来,老师建议我求观世音菩萨,助成开悟因缘。我不知如何求?故每天早晚回向:“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过几天,当老师第二次建议我求观世音菩萨时,我以掷铜板方式,请求菩萨指示,今后当(一)继续用自以为是之方式参-不同意p.88;(二)放弃体究,改为忆念佛至心开见佛-不同意;(三)悉听老师指导-同意。至此又回到死心踏地的心境,一心体究。
  六、死心踏地,整装待发,全心投入参究,终于相应
  再次与老师连络后,老师说:“再从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脆;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去体会。”果如其然,菩萨加持、消业障。隔天,农历五月十五日,离上回老师差点应许的报告,正好一个月,当天做早课、念咒、赞佛、拜愿、全堂不再是空、无相而已,分明相应○○之○即是佛性,了知实相与无相的差异,终于相应清净无漏慧,契入○○○,真心本性,觉明在前,不即不离,无住生心,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不取不舍,离于一切的分别,于心无境,于境无心,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住于清泰故乡─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脆。妙矣哉!就这相应,有如天壤之别,豁然开朗,向老师报告。老师一听即知,很快即通过佛性、六根门头及公案等问答之检验。老师说:“以后不会再迷糊了吧!就是现前这一关把得紧,你往后多体验也更多保任。”不经这一遮障,那能刻骨铭心的体会心性。原来佛菩萨、老师、众生同是一家人。承蒙老师题四句偈:“动舌扬古路,不堕悄然机,那知楞严咒,竟然持无持。”
  评论如下:p.89
  一、释直西引用祖语之疏误:释直西说:“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脆”,这句话不正确,应更正为“风暖鸟声碎,日高华影重。”
  二、释直西都在看话尾,看话头的实际功夫并没有成熟,何况进一步的实际参话头境界?更何况见山不是山的境界?这三个见性的条件不具足,所以不可能有眼见佛性的时节因缘到来,所谓的眼见佛性当然也成为无稽之谈。
  三、把自己的法身慧命赌在迷信:释直西说【似乎忘了原有的正确体验。……后来,老师建议我求观世音菩萨,助成开悟因缘。我不知如何求?故每天早晚回向:“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过几天,当老师第二次建议我求观世音菩萨时,我以掷铜板方式,请求菩萨指示,今后当(一)继续用自以为是之方式参-不同意;(二)放弃体究,改为忆念佛至心开见佛-不同意;(三)悉听老师指导-同意。至此又回到死心踏地的心境,一心体究。】
  这种以掷筊杯求神问卜的方式,而冀求眼见佛性,未免迷信得太过头了。自己又何德何能把握得住掷筊杯求神问卜时不会被鬼神假冒佛菩萨所戏弄?又如何有把握自己掷筊杯得到的不是纯粹机率?见性是何等丈夫行,成佛作祖岂是昏昧心行之事,如此作为,不免作贱佛、祖,儿戏文殊;那么的迷信与无助,怎么会是宗门参禅底人?怎么会有宗门参禅的实际功夫成就?怎么能得眼见佛性时节之因缘到来?p.90又怎么刚求神问卜后才过没几天就眼见佛性了?这样怎么说是已经眼见佛性底人?且仔细!莫以见性为易事才好。
  四、眼见佛性以后还要多体验、更多保任,是自欺欺人:释直西在被印证认可证悟真心如来藏之后,一西行者叫她再深入体验(体会、领受)真心之体性、相用,如释直西说:【老师的耐心善巧,要我再深入体验真心之体性、相用,……最后终将我拽出来,摄末(但空)归本(实相),这是有、无明眼善知识指引的最大差别处。】而在眼见佛性这一关,亦复如是,一西行者也是一样叫她再体验(体会、整理)佛性。第一次,是在农历四月十五日这一次,也就是释直西说的:“老师差点应许。”第二次,是在农历五月十五日这一次,也就是释直西说的:“老师一听即知,很快即通过佛性、六根门头及公案等问答之检验。”
  在农历四月十五日这一次,释直西这么说:【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做早课时,就入无我状态,离能缘心、所缘境,似有契入不二之境。之后报告老师,他说:“这方向对!”问我:“甚么是佛性?六根门头祖师意?”我终于可回答出来,但未完整、确定。老师怕我体会不够深入,于是交待说:“朝这方向去对缘历境,再进一步体验。下周来电,若是体验分明,才能过关。”】这一段话,从眼见者的立场,笔者要质问的是:“佛性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释直西为什么说‘我回答得未完整、确定’?眼见佛性是一翻两瞪眼,正当参出来时,见即见,p.91不见即不见,是绝对不必体验整理的;而一西行者则告诉她再进一步体验,下周来电,若是体验分明,才能过关。”什么叫作未完整?难道她见的佛性有缺角?若真的有眼见,就是全体眼见,一见便见,没有完整不完整的事,除非没有真的眼见佛性,或者蒙胧而不分明。譬如前面所举桌上苹果之例,有眼见者,一见便了;若是睡眼惺忪,则不分明──视而不见,但是这个不能说是已经眼见了,因为若此时还不知道桌上真有苹果,怎么可以说眼见苹果了?但是一西行者却叫她体验(体会、整理)这个桌上的苹果(佛性),这很奇怪!因为要体会、整理,总要有实际被体会、被整理对象的存在,才得有体会、整理的问题,既然实际对象不存在或不确定存不存在,并未看见佛性,如何去体会、整理它,或交代学人说继续体会、整理它?所以,若未眼见或尚未眼见分明时,应该是说继续体究,而不是说继续去体验(体会、整理)或是进一步体验(体会、整理)。因为不知故,不知当然必须体察追究,如法官查案办案亦然。
  而在农历五月十五日这一次,释直西说:【农历五月十五日,……向老师报告。老师一听即知,很快即通过佛性、六根门头及公案等问答之检验。老师说:“以后不会再迷糊了吧!就是现前这一关把得紧,你往后多体验也更多保任。”】既然已经眼见佛性了,怎么还叫人家说:“往后多体验(体会、整理)也更多保任。”眼见佛性以后真的还要再去多体验(体会、整理)与更多保任吗?p.92难道,不再去多体验(体会、整理)与更多保任,就再也看不见佛性吗?要多体验(体会、整理)个什么?何况要更多保任,是要更多保任个什么?难不成祂会长脚跑掉?真的眼见佛性之人,你随时要看佛性都可以看得见,不会有看不见的事,除非你该有的动中定力退失了;不过这并没有关系,只要恢复该有的定力就可以重新再清楚的看见。所以,真的已经眼见佛性的人,是一点都不必再去体验(体会、整理)的,何况要“更多保任”这种事!见性后若说需要再去体验(体会、整理),或需要更多保任,或需要再去整理,这样的语句说法,不是真正眼见佛性的人。而释直西比丘尼提出眼见佛性的整个报告,也没有片言只字提到她怎么见,只提出那些所谓的“不再是空、无相而已,分明相应不二之性即是佛性……,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脆。”这都是被经转、被公案转;而且被一西行者印证认可见性,并交代她见性后要再去多体验、更要多保任,她也都毫无疑问,如木似石,这非是真正眼见佛性之人也。释直西若真的深信因果,真的感念三宝,真的感念四重恩,应该重新来过,依止真善知识,好好修学;改日如果慧力、定力、福德三具足,因缘成熟,不妨依止真善知识改参“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头晒。”末学语重心长,请善思念之!
  又者,什么叫做保任?为普令读者知道这个名相之意涵,以便能够如实分辨他人语句与语脉正讹,故举例以示之,如《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南塔光涌禅师北游谒临济p.93,复归侍师。师云:“汝来作甚么?”南塔云:“礼觐和尚。”师云:“还见和尚么?”南塔云:“见。”师云:“和尚何似驴?”南塔云:“某甲见和尚亦不似佛。”师云:“若不似佛,似个甚么?”南塔云:“若有所似,与驴何别?”师大惊云:“凡圣两忘,情尽体露,吾以此验人二十年无决了者;子保任之。”师每谓人云:“此子,肉身佛也。”】又如《说无垢称经疏》卷第3:【此无常,无强盛之灭坚牢之势刚健之力,衰朽还故,念念迅速,诳惑人故,不可保任,信之为常住也。又,欲界身无强,色界身无坚,无色界身无力,皆是朽故迅速,不可保信之法。】这都是在明心上面所作的保任,却是无关眼见佛性的保任。然而其中的智慧境界,绝非一西及直西所能臆测猜想。
  五、释直西被经转、被公案转,而提到的几个言句,限于篇幅,笔者简略说之:
  (一)、“不二之性即是佛性”:这是一西行者被经转后,取来给她的。经语原句是:【无二之性即是实性,我与无我性无有二。】13
  ────────────────────────
  13《大般涅槃经》卷8
  (二)、“相应清净无漏慧,契入寂光土”:这句是被经教言句所转了。一个眼见佛性的人,应该口说手呈肉眼亲自见到的佛性之境界相,才可说是行家,因为眼见佛性是行家事。至于“清净无漏慧”,或“无漏清净慧”句,本就是“寂光土”之句,这是“法性理地”句,p.94这个是第一义谛,是大乘人修学佛菩提道要入佛的知见必须证悟的,证悟之后才是在内门修学,佛说这才是祂的真佛子,却只是明心现观应有的见地,与眼见佛性的现观所得境界不同;直西引此文句印证,一西也据此而为直西印证,显见师徒二人俱未眼见佛性,证据昭然。而这个最初的亲证──明心,也是难倒现代四大山头的,因此他们都言不及第一义。不说今人,古时亦复如是,所以佛才说:【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14又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15
  ───────────────────────
  14《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4
  15《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6
  (三)、“无住生心”:这是《金刚经》句。这句话释直西取来证明说她已经眼见佛性,那是自欺欺人。这句话具足体性相用,但是不能取来作为已经眼见佛性的证明,至多只是明心的境界;如果取来代替见性的证明,只是让行家说你是外行人一个,只是暴露自己没有眼见佛性的事实出来而已。这句话,一西行者最喜欢取来说是见性时节了,释直西却也是有样学样,所堕皆同。但堕在何处?笔者上文已经说很多了,请自己审察就能知道。
  何谓“无住生心”?《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p.95“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无住生心”,也就是“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也就是“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也就是释迦世尊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彼如来妙体,即法身诸佛,法体不可见,彼识不能知”的意涵,都是直指真心如来藏的自住境界,却不是眼见佛性者可以用来印证的经证;明心时早就以此印证过了,再引来印证一遍,仍然只能印证明心的内容,不能印证见性的内容,明心与眼见佛性不同故。
  这句圣教,同时也是指出菩萨在生死流中应如何自处;此自处之道,如《金刚般若论会释》卷第2所说:【应生无所住心,住空住有皆不应故。释此所由云:若心有住,便是执著,非为真住真如理;住真如理中无所住故,发心亦应顺理无住。故无垢云:无住即无本,从无住立一切法。】又如《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16教示:【《维摩经》:“依无住本立一切法。”《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古德云:“一切无心无住著,世出世法莫不皆尔。使有住则胶固,岂得能变通耶!日月住则无昼夜,四时住则失岁功。唯其无住乃所以流于无穷。是故住于无所住,所以转凡成圣,即无作无为无住妙用于万有中得大解脱。既达此意、见此道p.96,唯力行不倦,乃真道人也。”】说的都只是明心而非眼见佛性的境界也。
  (四)、“真心本性”:这句话也是不应取来作证自己已经眼见佛性,也不应看到圣教量有“本性”,就说这是“佛性”。举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3:【法身本性,如虚空,远离六尘无所染。】又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36:【是心非心,本性净故。……是心本性,非贪相应非不相应,非瞋相应非不相应,非痴相应非不相应,非诸缠结随眠相应非不相应,非诸见趣漏暴流轭取等相应非不相应,非诸声闻独觉心等相应非不相应。】又如《宗镜录》卷第3:【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者,此即真心,亦云自性清净心。亦云清净本觉。以无起无生,自体不动。不为生死所染,不为涅槃所净,目为清净。此清净体,是八识之精元,本自圆明,以随染不觉不守性故,如虚谷任响,随缘发声,此亦如然。能生诸法,则立见相二分,心境互生,但随染净之缘,遗此圆常之性,如水随风,作诸波浪。】同样都是说真心的体性,并非《大般涅槃经》中眼见佛性所说的佛性。
  (五)、“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一句若定言必是眼见佛性的语句的话,那么神赞禅师为何说“好所佛殿,而佛不圣”一句?又下了“无声三昧”一句,试问:“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一句,“好所佛殿,而佛不圣”一句,“无声三昧”一句,三句同或不同?切莫只看到“光”,p.97就说是佛性,如同上文所指出“生心”句。且看《景德传灯录》卷第9:【福州古灵神赞禅师,本州大中寺受业后,行脚遇百丈开悟,却回本寺。受业师问曰:“汝离吾在外得何事业?”曰:“并无事业。”遂遣执役。一日因澡身,命师去垢。师乃拊背曰:“好所佛殿,而佛不圣。”其师回首,视之师曰:“佛虽不圣,且能放光。”其师又一日在窓下看经,蜂子投窓纸求出,师睹之曰:“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得。”其师置经问曰:“汝行脚遇何人?吾前后见汝发言异常。”师曰:“某甲蒙百丈和尚指个歇处,今欲报慈德耳。”其师于是告众致斋、请师说法。师登座举唱百丈门风,乃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其师于言下感悟曰:“何期垂老得闻极则事。”师后住古灵聚徒数载,临迁化,剃沐声钟,告众曰:“汝等诸人还识无声三昧否?”众曰:“不识。”师曰:“汝等静听,莫别思惟。”众皆侧聆;师俨然顺寂。塔存本山焉。】
  又《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第7如是云:【雪窦颂云:看!看!(高著眼。用看作什么?骊龙玩珠)古岸何人把钓竿(孤危甚孤危,壁立甚壁立。贼过后张弓,脑后见腮,莫与往来),云冉冉(打断始得。百匝千重,炙脂帽子、鹘臭布衫),水漫漫(左之右之,前遮后拥),明月芦花君自看(看著则瞎。若识得云门语,便见雪窦末后句)。若识得云门语,便见雪窦为人处;他向云门示众后面两句,p.98便与尔下个注脚云:“看!看!”尔便作瞠眉瞠眼会,且得没交涉。古人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若只向瞠眉努眼处坐杀,岂能脱得根尘。雪窦道:看!看!云门如在古岸把钓竿相似,云又冉冉,水又漫漫;明月映芦花,芦花映明月,正当恁么时,且道是何境界?若便直下见得,前后只是一句相似,瞠!垂示云:意路不到,正好提撕。言诠不及,宜急著眼。若也电转星飞,便可倾湫倒岳。众中莫有辨得底么?试举看。】
  此中“‘明月芦花’君自看”句,为什么说“看著则瞎”?为什么又说“若识得云门语,便见雪窦末后句”?试问:“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句,“明月映芦花,芦花映明月”句,二者同或不同?又为什么在这个里头说是末后句?再试问:“青草青自青,白云白自白”这一句,又是什么时节?还曾涉及见性时节么?是故,莫被公案转。
  (六)、“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一句也不能当作你认为已经眼见佛性的佛性语句。若不信,试问:“木马游春骏不羁”,又是什么时节?婆须蜜尊者云:“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参、结语:
  综合以观,一西行者尽被经转、尽被公案转,不曾觑见佛性。因此,不应教人如何“眼见佛性”,更何况是印证认可他人“眼见佛性”p.99;若不然者,腊月三十到来时,只恐不易承受。而且 释迦世尊曾有如是告诫,于《佛藏经》中云:【舍利弗!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堕地狱。舍利弗!如是因缘如来悉知,我诸弟子以种种门,种种因缘,种种诸见,灭我正法。】是故,如果真是佛弟子者,应信佛语教诫,应依教奉行,应信末法时期假名佛弟子倒行逆施现象的佛语教诫,而不应悖逆也。
  桃园懿莲念佛会官方网站有公开登载《指导老师:一西行者介绍》16,一西行者作此说:“恐末法众生信解而乏行证,故自称‘行者’。”又说他自己:“从小立志作‘君子’。”若是君子,不宜作大妄语事,更不宜坐弟子成大妄语业;因此,一西行者应格外正视大妄语及害人大妄语之事。孔子说“君子”有九件事,须时时思之,哪九件事呢?《论语》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此中的“疑思问”之含意,就是在说:君子者,其心行,理当是智者的态度,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故而,遇有疑难,则要不耻下问;若闻有过,则知过应即时改过。此亦佛门修行之重要课题,所谓“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也。说到此句话,神秀(605~706)其人,可说是一位很好的模范。神秀的模范在哪里?就是在他自知没有证悟大乘法道,因此纵使他已跻身为皇帝国师了,然而仍旧一本初衷,终身未尝聚众开堂讲演佛法,默默然直到死去。p.100
  ────────────────────────
  16懿莲念佛会“一西行者”介绍网页:http://www.inlotus.org/teacher.htm
  但是也有不幸的,这个不幸,就是佛门的坏模范。这是他的弟子,叫做普寂(651~739);普寂在神秀死后,继为皇帝国师,但他却过不了虚名关,过不了他人的恭敬关,而自己僭称第七祖起来了,追尊其师神秀为禅宗正统的第六祖,大开法筵,使得当时中国北方尽归信其法,以为那是大乘法道之正宗,死后他也被皇帝追敕赐以“大照禅师”封号,大享世俗之盛名。
  然而,这个虚名,换来后世的果报且暂置不论,他却换来后世佛门弟子对他的嗤之以鼻,骂其败坏佛门;不只如此,在当代,当他晚年时,便即有六祖慧能大师(638~713)的弟子神会大师(668~760)北上,对他这一等流类,极力的作摧邪显正;甚至,到后来,迫不得已,神会大师又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设无遮大会;后来,又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撰《显宗记》,其目的,无非是“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而欲扭转世人远离神秀、普寂的邪见而回归正见的缘故。在当时极为艰难的环境中,所幸神会大师终能如愿,使得有智的佛弟子终于能够重回正见上来,譬如一代大诗人、士大夫王维(699~759)即是;他先受学于普寂十年,后遇上神会大师,即舍去原义而改学神会大师法道,这是历史惨痛的教训。是故,在这邪见横流的末法时期,吾人不可不引以为诫也!于是正庆此文也就不得不作,《正觉电子报》于此文也就不得不刊载了!(全文完)p.101
 
标签: 电子书

本文标题: 灭除大妄语业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381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灭除大妄语业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