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实导师
《楞严经讲记》是依据公元2001年夏初开讲《楞严经》时的录音,陆续整理为文字编辑所成,呈献给读者。期望经由此经的讲经记录,利益更多学佛人,藉以生起对大乘法教的仰信,愿意景行景从而发起菩萨性;亦藉此书熏习大乘法义,渐次建立正知正见,远离常见外道意识境界,得断我见。同时可由深入此书中所述法义的如实理解,了知常住真心之义,得离断见外道邪见;进而可以明心证真,亲见万法都由如来藏中出生,成为位不退之实义菩萨,亲自观察所证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绝非常见外道所堕之神我。并能现观外道所堕神我,实由其如来藏所出生之识阴所含摄,不外于识阴范畴。乃至缘熟之时可以眼见佛性,得阶十住位中,顿时圆成身心世界如幻之现观,不由渐修而成,一时圆满十住位功德,或能得阶初行位中,顿超第一大阿僧祇劫三分有一。如是利益读者,诚乃平实深愿。
然而此经之讲述与整理出版,时隔九年,岁月淹久,时空早已转易;P.95当时为令学人速断我见及速解经中如来藏妙义而作简略快讲,导致极多佛性义理略而未说,亦未对部分如来藏深妙法义加以阐释,已不符今时印书梓行及流传后世之考虑,不符大乘法中菩萨广教无类及显示胜妙真如佛性义理之原则。是故应当加以深入补述,将前人所未曾言之如来藏深妙法义中,可以梓之于文者,以语体文作了大幅度增删,令读者(特别是已悟如来藏者)得以前后再三阅读思惟而深入理解经义。由此缘故,整理成文之后,于润色之时特地作了补述及大幅度增删,令读者得以一再阅读深思而理解之,藉以早日转入菩萨位中,远离声闻种性;并能弃舍声闻法义之局限,成真菩萨。此外,本讲记是正觉同修会搬迁到承德路新讲堂时所讲,当时新讲堂之录音设备尚未完善,更无录像设备,是故录音时亦有数次漏录情况,只能在出版前另以语体文补写,一并呈献给读者。
大乘经中所说法义,单说如来藏心体者,已经极难理解,是故每令历代名闻诸方之大师难以理解,更何况《楞严经》中非唯单说如来藏心,实亦兼涉佛性之实证与内涵。如来藏心体对六尘离见闻觉知,而如来藏的妙真如性─佛性─则对六尘不离见闻觉知,却不起分别,亦非识阴觉知心之见闻觉知;欲证如来藏心体及眼见佛性者,修学方向与实证条件差异极大,苟非一一实证者,纵使读懂此经文义,亦无法实证之。何况此经文句极为精炼简略,今时人之文言文造诣亦低,何能真实理解此经真义?而欲证知经中所说如来藏心与佛性义,欲求不起矛盾想者,极难、极难矣!特以佛性之实证、内涵、名义,古今佛教界中所述纷纭,类多未知佛性、或未实证眼见佛性现量之凡夫所说者;如斯等人或读此经,P.96必然错会而误认六识之见闻知觉性为常住之佛性;以是缘故,亦应讲解此经而令佛教界广为修正旧有之错误知见。
然而此经中有时亦叙述如来藏具足令人成佛之体性,如同世亲菩萨所造《佛性论》之意涵,并非《大般涅槃经》中世尊所说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亦非此经中所说佛性─妙真如性─现量境界之实证真义;由是缘故,凡未亲证如来藏又未眼见佛性者,往往误会此经中所说十八界六入等境界相即是佛性境界,坠入六识之见闻知觉性中。是故九年前讲述此经时,已依此经所说佛性真义而略述之,并依此经所说第二月真义,略加旁述佛性之理;然未尽说,预留读者将来眼见佛性之因缘,故已隐覆佛性密意而略述佛性之义。藉此覆护佛性密意之宣演佛性方式,促使读者将来明心之后更有眼见佛性之因缘,得以渐次成熟;或于此世、或于他世,得以一念相应而于山河大地之上,亲见自己的佛性,顿时成就世界身心如幻之肉眼所见现量境界,不由渐修而得,一念之间顿时圆成第十住满心位之身心世界如幻现观。
又,地上菩萨由无生法忍功德所成就之眼见佛性境界,能由如来藏直接与众生心相应;虽然凡夫、贤位众生之心仍不知已被感应,但地上菩萨往往已经于初次相见之时,即已感应其如来藏所流注之种子,由此而知彼众生往世曾与菩萨结下善缘或恶缘。未离胎昧之已入地菩萨眼见佛性时,具有如是功德,故能由此直接之感应,作出对彼凡夫位、贤位等菩萨应有之开示与因应,此即是三地以下菩萨随顺佛性以后,在无宿命通、天眼通之情形下,仍能妥善因应众生根性之缘由所在。如是,P.97诸地菩萨于眼见佛性之后所得智慧,迥异十住菩萨之眼见佛性境界智慧,非十住位至十回向位菩萨所知。一切未眼见佛性而已明心之贤位菩萨,更未能知此。
至于尚未明心而长处无明长夜中之意识境界凡夫菩萨,更无论矣!皆名凡夫随顺佛性。声闻种性僧人及诸外道,总将识阴六识之见闻知觉性错认为佛性,据以诬谤十住菩萨之眼见佛性境界,何况能知诸地菩萨所随顺之佛性智慧境界?唯能臆想而妄加诽谤尔。然诸佛所见佛性,又异于十地、妙觉、等觉;谓诸佛眼见佛性后,成所作智现前,能以五识各自流注而成就无量利益众生之事,化身无量无边,非等觉及诸地菩萨所能臆测。故知眼见佛性者,层次参差不一,各各有别,少闻寡慧者并皆不知,乃至已经眼见佛性之十住菩萨仍不能具知也!如是眼见佛性境界,则非此经之所详述者;故我 世尊已于别经再作细说,以令圆满化缘,方得取灭而以应身方便示现进入涅槃。如斯佛道意涵,深邃难知,苟非已有深妙智慧者,难免误会而成就大妄语,或因难信而生疑,以致施以无根诽谤,未来舍寿后果堪忧;是故平实于此序文中预为说之,以警来兹,庶免少闻寡慧凡夫阅后恶口谤法,舍寿之后致遭重报。
此外,时值末法,每有魔子魔民身披佛教法衣演述常见外道法,转易佛门四众同入常见外道、断见外道知见中;更有甚者,身披法衣而住于如来庙堂之中,实行印度教外道性力派─坦特罗“佛教”─谭崔瑜伽男女双身合修之意识贪触境界,夜夜乃至白昼公然宣淫于寺院中,成为彼等众人寺院中的公开秘密,唯独浅学信徒不知尔。如是邪说邪行,P.98已经广行于末法时代之学密佛教寺院中,海峡两岸亦皆已普及,极难扭转其势,岂符 世尊法教真义而不违佛制戒律?身披僧衣而广行贪淫之行,堕落识阴境界中,岂能相应于真心如来藏离六尘贪爱之清净境界?眼见如斯末法现象,平实不能不喟叹末法众生之福薄:屡遇如是宣扬外道法之邪师而不自知,更随之暗地实修双身法而广违佛戒,日日损减自己每年布施众生、供养三宝所得福德。
更有甚者,一心追随邪师而认定邪法为正法,不知邪师每每身现好相,佯为实证及清净之人;学人由无明所罩故,以护法之善心而与邪师共同造下破法之愚行,将了义胜妙之正法谤为外道神我、外道自性见;亦将弘扬正法之贤圣谤为外道、邪魔,坐令邪师势力增广,导致邪法弘传益加普及。是则因于无明及名师崇拜,以善心而造恶业;然犹不能自知真相,每以坏法及谤贤圣之恶行得以成就,而沾沾自喜为护法大功焉,实可怜悯。今此经中,佛陀对此广有开示,读者若能摒弃以前追随名师所闻之先入为主观念,客观地深入此书中,一一比对佛语而能深细检验;然后一一加以深思,并依本经所说蕴处界功能本质及生灭性之现量加以现观,即可远离既有之邪见而转入正知正见之中;若能正确了知之后,益以正确之护法善行而积功累德,何愁此世无有实证如来藏而悟入大乘菩提之机缘?乃至福厚而极精进者,亦得眼见佛性而圆满十住位之世界身心如幻现观。
末后,令平实不能已于言者:对于中国佛门中已存在百年及密宗已存在数百年之宗喀巴外道法因缘观及菩提道次第,P.99亦应由此经义而广破之。谓百年来常有大法师遵循日本学术界中少数人的错误观点,一心想要以学术研究所得取代佛法特重实证的经中教义;而日本近代此类所谓佛学学术研究者,本质仍属基督教信仰者急于脱亚入欧而提升日本在国际上之学术地位,想要与欧美学术界分庭抗礼;于是出之以哗众取宠方式而极力批判佛教,冀离中国佛教而且上于中国佛教,于是乃有批判中国传统佛教如来藏教义之举──三十年前日本“批判佛教”学派于焉诞生。于是专取四阿含文字表相法义,并扭曲四阿含法义,宣演外道六识论为基调之因缘观,取代佛教四阿含所载八识论之因缘观,自谓彼之谬论方属真正佛法,主张一切法因缘生故无常,诬指中国传统佛教如来藏教义为外道神我。然而,如来藏属第八识,能出生外道神我,而法界中亦无一法可破坏之,此是一切亲证如来藏者皆可现观而证实之现量;外道神我则属第六意识或识阴六识,被如来藏所生,乃生灭法;一主一从,二者天差地别,焉可等视齐观?由此证知日本袴谷宪昭、松元史朗创立批判佛教之学说,纯属无明所言戏论,并无实义。
六十年来佛教则由印顺及其派下门人,奉行印顺源自天竺密宗之宗喀巴六识论应成派中观,采用基督教信仰者反对实证之西洋神学研究方法,曲解四阿含中所演八识论因缘观正理,刻意否定中国禅宗法教之如来藏妙义,贬为野狐禅及外道神我;藉此表相建立其不落“俗套”而异于传统佛教之“超然、不迷信”假象,然后佛光山、法鼓山、慈济追随印顺而奉行之。然而印顺派之思想本质,乃外道六识论之因缘观,P.100近承日本不事修证之学术研究学说,远绍宗喀巴、阿底峡、寂天、月称、佛护等六识论诸凡夫论师;谓彼等因缘观外道如是主张:纯由根、尘作为因缘,即能出生六识:不必有本识如来藏持种,只藉六根六尘作为因缘即能出生六识。又主张意识常住不坏,公然违背圣教。如是外道因缘观,全违法界现量─违背现象界中可以现见之事实─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之事实,全违龙树中观之教示。
而印顺派所阐释之因缘观、应成派中观,正属龙树所破之他生与共生之外道因缘观;复又违背四阿含中处处隐说、显说之八识论因缘观──由第八识如来藏藉所生根尘为因缘,出生识阴六识(详见拙著《阿含正义》七辑之举述),本质正属外道六识论邪见之因缘观。今此《楞严经》中更出之以五蕴、六入、六界、十二处、十八界皆属如来藏妙真如性所出生之深入辨正,以九处征心八还辨见之细腻法义,令知“识阴六识不能自生,根不能独生识,尘不能独生识,根尘不能共生识,虚空不能无因生识”等正理,完全符契四阿含诸经所说义理,而更深入阐述正义。如是深入辨正已,阿含声闻道所述佛门因缘观正理即得以彰显,突显佛门八识论因缘观异于印顺及宗喀巴之外道六识论因缘观所在,则佛门学人即可远离外道因缘观邪见,疾证声闻菩提乃至佛菩提,终不唐捐诸人一世之勤修也!
佛法特重智慧,是故成贤证圣而入实义菩萨位中,世世悦意而修菩萨道;或者舍寿后速入三涂永为凡夫而受苦难,多劫之中常与真实菩提绝缘,世世苦修仍不得入门,茫然无措;如是二类迥异之修学果报缘因,端在当前一念之中:P.101是否愿意客观分辨,及实地理解诸方名师与平实所说法义之异同所在,不依道听涂说而盲从之,实即凭以入道或下堕之枢纽及因由也!愿我佛门四众弟子皆能冷静客观而深入比较及理解,然后理智而不盲从地作出抉择。审能如是,则此世即已建立修学佛道之正确方向;从此一世开始,佛道即能快速而悦意地修学及实证,非唯永离名义菩萨位,亦得永断三涂诸恶因缘,真成实义菩萨,何乐不为?
此书既然即将开始润色而准备梓行,于润色前不免发抒感想、书以为文;由是而造此序,以述平实心中感慨,即为此书印行之缘起。
佛弟子 平实 敬序于竹桂山居
时值公元2008年 春分P.102
《楞严经讲记》是依据公元2001年夏初开讲《楞严经》时的录音,陆续整理为文字编辑所成,呈献给读者。期望经由此经的讲经记录,利益更多学佛人,藉以生起对大乘法教的仰信,愿意景行景从而发起菩萨性;亦藉此书熏习大乘法义,渐次建立正知正见,远离常见外道意识境界,得断我见。同时可由深入此书中所述法义的如实理解,了知常住真心之义,得离断见外道邪见;进而可以明心证真,亲见万法都由如来藏中出生,成为位不退之实义菩萨,亲自观察所证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绝非常见外道所堕之神我。并能现观外道所堕神我,实由其如来藏所出生之识阴所含摄,不外于识阴范畴。乃至缘熟之时可以眼见佛性,得阶十住位中,顿时圆成身心世界如幻之现观,不由渐修而成,一时圆满十住位功德,或能得阶初行位中,顿超第一大阿僧祇劫三分有一。如是利益读者,诚乃平实深愿。
然而此经之讲述与整理出版,时隔九年,岁月淹久,时空早已转易;P.95当时为令学人速断我见及速解经中如来藏妙义而作简略快讲,导致极多佛性义理略而未说,亦未对部分如来藏深妙法义加以阐释,已不符今时印书梓行及流传后世之考虑,不符大乘法中菩萨广教无类及显示胜妙真如佛性义理之原则。是故应当加以深入补述,将前人所未曾言之如来藏深妙法义中,可以梓之于文者,以语体文作了大幅度增删,令读者(特别是已悟如来藏者)得以前后再三阅读思惟而深入理解经义。由此缘故,整理成文之后,于润色之时特地作了补述及大幅度增删,令读者得以一再阅读深思而理解之,藉以早日转入菩萨位中,远离声闻种性;并能弃舍声闻法义之局限,成真菩萨。此外,本讲记是正觉同修会搬迁到承德路新讲堂时所讲,当时新讲堂之录音设备尚未完善,更无录像设备,是故录音时亦有数次漏录情况,只能在出版前另以语体文补写,一并呈献给读者。
大乘经中所说法义,单说如来藏心体者,已经极难理解,是故每令历代名闻诸方之大师难以理解,更何况《楞严经》中非唯单说如来藏心,实亦兼涉佛性之实证与内涵。如来藏心体对六尘离见闻觉知,而如来藏的妙真如性─佛性─则对六尘不离见闻觉知,却不起分别,亦非识阴觉知心之见闻觉知;欲证如来藏心体及眼见佛性者,修学方向与实证条件差异极大,苟非一一实证者,纵使读懂此经文义,亦无法实证之。何况此经文句极为精炼简略,今时人之文言文造诣亦低,何能真实理解此经真义?而欲证知经中所说如来藏心与佛性义,欲求不起矛盾想者,极难、极难矣!特以佛性之实证、内涵、名义,古今佛教界中所述纷纭,类多未知佛性、或未实证眼见佛性现量之凡夫所说者;如斯等人或读此经,P.96必然错会而误认六识之见闻知觉性为常住之佛性;以是缘故,亦应讲解此经而令佛教界广为修正旧有之错误知见。
然而此经中有时亦叙述如来藏具足令人成佛之体性,如同世亲菩萨所造《佛性论》之意涵,并非《大般涅槃经》中世尊所说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亦非此经中所说佛性─妙真如性─现量境界之实证真义;由是缘故,凡未亲证如来藏又未眼见佛性者,往往误会此经中所说十八界六入等境界相即是佛性境界,坠入六识之见闻知觉性中。是故九年前讲述此经时,已依此经所说佛性真义而略述之,并依此经所说第二月真义,略加旁述佛性之理;然未尽说,预留读者将来眼见佛性之因缘,故已隐覆佛性密意而略述佛性之义。藉此覆护佛性密意之宣演佛性方式,促使读者将来明心之后更有眼见佛性之因缘,得以渐次成熟;或于此世、或于他世,得以一念相应而于山河大地之上,亲见自己的佛性,顿时成就世界身心如幻之肉眼所见现量境界,不由渐修而得,一念之间顿时圆成第十住满心位之身心世界如幻现观。
又,地上菩萨由无生法忍功德所成就之眼见佛性境界,能由如来藏直接与众生心相应;虽然凡夫、贤位众生之心仍不知已被感应,但地上菩萨往往已经于初次相见之时,即已感应其如来藏所流注之种子,由此而知彼众生往世曾与菩萨结下善缘或恶缘。未离胎昧之已入地菩萨眼见佛性时,具有如是功德,故能由此直接之感应,作出对彼凡夫位、贤位等菩萨应有之开示与因应,此即是三地以下菩萨随顺佛性以后,在无宿命通、天眼通之情形下,仍能妥善因应众生根性之缘由所在。如是,P.97诸地菩萨于眼见佛性之后所得智慧,迥异十住菩萨之眼见佛性境界智慧,非十住位至十回向位菩萨所知。一切未眼见佛性而已明心之贤位菩萨,更未能知此。
至于尚未明心而长处无明长夜中之意识境界凡夫菩萨,更无论矣!皆名凡夫随顺佛性。声闻种性僧人及诸外道,总将识阴六识之见闻知觉性错认为佛性,据以诬谤十住菩萨之眼见佛性境界,何况能知诸地菩萨所随顺之佛性智慧境界?唯能臆想而妄加诽谤尔。然诸佛所见佛性,又异于十地、妙觉、等觉;谓诸佛眼见佛性后,成所作智现前,能以五识各自流注而成就无量利益众生之事,化身无量无边,非等觉及诸地菩萨所能臆测。故知眼见佛性者,层次参差不一,各各有别,少闻寡慧者并皆不知,乃至已经眼见佛性之十住菩萨仍不能具知也!如是眼见佛性境界,则非此经之所详述者;故我 世尊已于别经再作细说,以令圆满化缘,方得取灭而以应身方便示现进入涅槃。如斯佛道意涵,深邃难知,苟非已有深妙智慧者,难免误会而成就大妄语,或因难信而生疑,以致施以无根诽谤,未来舍寿后果堪忧;是故平实于此序文中预为说之,以警来兹,庶免少闻寡慧凡夫阅后恶口谤法,舍寿之后致遭重报。
此外,时值末法,每有魔子魔民身披佛教法衣演述常见外道法,转易佛门四众同入常见外道、断见外道知见中;更有甚者,身披法衣而住于如来庙堂之中,实行印度教外道性力派─坦特罗“佛教”─谭崔瑜伽男女双身合修之意识贪触境界,夜夜乃至白昼公然宣淫于寺院中,成为彼等众人寺院中的公开秘密,唯独浅学信徒不知尔。如是邪说邪行,P.98已经广行于末法时代之学密佛教寺院中,海峡两岸亦皆已普及,极难扭转其势,岂符 世尊法教真义而不违佛制戒律?身披僧衣而广行贪淫之行,堕落识阴境界中,岂能相应于真心如来藏离六尘贪爱之清净境界?眼见如斯末法现象,平实不能不喟叹末法众生之福薄:屡遇如是宣扬外道法之邪师而不自知,更随之暗地实修双身法而广违佛戒,日日损减自己每年布施众生、供养三宝所得福德。
更有甚者,一心追随邪师而认定邪法为正法,不知邪师每每身现好相,佯为实证及清净之人;学人由无明所罩故,以护法之善心而与邪师共同造下破法之愚行,将了义胜妙之正法谤为外道神我、外道自性见;亦将弘扬正法之贤圣谤为外道、邪魔,坐令邪师势力增广,导致邪法弘传益加普及。是则因于无明及名师崇拜,以善心而造恶业;然犹不能自知真相,每以坏法及谤贤圣之恶行得以成就,而沾沾自喜为护法大功焉,实可怜悯。今此经中,佛陀对此广有开示,读者若能摒弃以前追随名师所闻之先入为主观念,客观地深入此书中,一一比对佛语而能深细检验;然后一一加以深思,并依本经所说蕴处界功能本质及生灭性之现量加以现观,即可远离既有之邪见而转入正知正见之中;若能正确了知之后,益以正确之护法善行而积功累德,何愁此世无有实证如来藏而悟入大乘菩提之机缘?乃至福厚而极精进者,亦得眼见佛性而圆满十住位之世界身心如幻现观。
末后,令平实不能已于言者:对于中国佛门中已存在百年及密宗已存在数百年之宗喀巴外道法因缘观及菩提道次第,P.99亦应由此经义而广破之。谓百年来常有大法师遵循日本学术界中少数人的错误观点,一心想要以学术研究所得取代佛法特重实证的经中教义;而日本近代此类所谓佛学学术研究者,本质仍属基督教信仰者急于脱亚入欧而提升日本在国际上之学术地位,想要与欧美学术界分庭抗礼;于是出之以哗众取宠方式而极力批判佛教,冀离中国佛教而且上于中国佛教,于是乃有批判中国传统佛教如来藏教义之举──三十年前日本“批判佛教”学派于焉诞生。于是专取四阿含文字表相法义,并扭曲四阿含法义,宣演外道六识论为基调之因缘观,取代佛教四阿含所载八识论之因缘观,自谓彼之谬论方属真正佛法,主张一切法因缘生故无常,诬指中国传统佛教如来藏教义为外道神我。然而,如来藏属第八识,能出生外道神我,而法界中亦无一法可破坏之,此是一切亲证如来藏者皆可现观而证实之现量;外道神我则属第六意识或识阴六识,被如来藏所生,乃生灭法;一主一从,二者天差地别,焉可等视齐观?由此证知日本袴谷宪昭、松元史朗创立批判佛教之学说,纯属无明所言戏论,并无实义。
六十年来佛教则由印顺及其派下门人,奉行印顺源自天竺密宗之宗喀巴六识论应成派中观,采用基督教信仰者反对实证之西洋神学研究方法,曲解四阿含中所演八识论因缘观正理,刻意否定中国禅宗法教之如来藏妙义,贬为野狐禅及外道神我;藉此表相建立其不落“俗套”而异于传统佛教之“超然、不迷信”假象,然后佛光山、法鼓山、慈济追随印顺而奉行之。然而印顺派之思想本质,乃外道六识论之因缘观,P.100近承日本不事修证之学术研究学说,远绍宗喀巴、阿底峡、寂天、月称、佛护等六识论诸凡夫论师;谓彼等因缘观外道如是主张:纯由根、尘作为因缘,即能出生六识:不必有本识如来藏持种,只藉六根六尘作为因缘即能出生六识。又主张意识常住不坏,公然违背圣教。如是外道因缘观,全违法界现量─违背现象界中可以现见之事实─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之事实,全违龙树中观之教示。
而印顺派所阐释之因缘观、应成派中观,正属龙树所破之他生与共生之外道因缘观;复又违背四阿含中处处隐说、显说之八识论因缘观──由第八识如来藏藉所生根尘为因缘,出生识阴六识(详见拙著《阿含正义》七辑之举述),本质正属外道六识论邪见之因缘观。今此《楞严经》中更出之以五蕴、六入、六界、十二处、十八界皆属如来藏妙真如性所出生之深入辨正,以九处征心八还辨见之细腻法义,令知“识阴六识不能自生,根不能独生识,尘不能独生识,根尘不能共生识,虚空不能无因生识”等正理,完全符契四阿含诸经所说义理,而更深入阐述正义。如是深入辨正已,阿含声闻道所述佛门因缘观正理即得以彰显,突显佛门八识论因缘观异于印顺及宗喀巴之外道六识论因缘观所在,则佛门学人即可远离外道因缘观邪见,疾证声闻菩提乃至佛菩提,终不唐捐诸人一世之勤修也!
佛法特重智慧,是故成贤证圣而入实义菩萨位中,世世悦意而修菩萨道;或者舍寿后速入三涂永为凡夫而受苦难,多劫之中常与真实菩提绝缘,世世苦修仍不得入门,茫然无措;如是二类迥异之修学果报缘因,端在当前一念之中:P.101是否愿意客观分辨,及实地理解诸方名师与平实所说法义之异同所在,不依道听涂说而盲从之,实即凭以入道或下堕之枢纽及因由也!愿我佛门四众弟子皆能冷静客观而深入比较及理解,然后理智而不盲从地作出抉择。审能如是,则此世即已建立修学佛道之正确方向;从此一世开始,佛道即能快速而悦意地修学及实证,非唯永离名义菩萨位,亦得永断三涂诸恶因缘,真成实义菩萨,何乐不为?
此书既然即将开始润色而准备梓行,于润色前不免发抒感想、书以为文;由是而造此序,以述平实心中感慨,即为此书印行之缘起。
佛弟子 平实 敬序于竹桂山居
时值公元2008年 春分P.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