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佛为诸比丘说利养灾患缘 .......... 佛典故事选辑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8  浏览次数:912
持戒-佛为诸比丘说利养灾患缘
  《杂宝藏经》卷第七
  【尔时如来,在舍卫国,厌患利养。有一深林,名“贪庄严”,逃避利养,往至林中。林中有寺,时一罗汉,名那弋迦,作此寺主。佛至彼林,到后日中,有诸人等,持衣供养,满于林中。
  作是言曰:“我不用利养,而此利养常逐我后。”有万二千比丘,亦至彼处,佛语诸比丘:“利养者是大灾害,能作障难,乃至罗汉,亦为利养之所障难。”比丘问言:“能作何障?”佛言:“利养之害,破皮,破肉,破骨,破髓。云何为破?破持戒之皮、禅定之肉、智能之骨、微妙善心之髓。”万二千比丘,齐畜三衣六物,作阿练若,不受余物。
  佛即赞叹:“善哉!善哉!能作阿练若法!我之此法,是少欲法,非是多欲;是知足法,非不知足;是乐静法,非乐愦闹;是精进法,非懈怠法;是正念法,非邪念法;是定心法,非乱心法;是智能法,非愚痴法。”时诸比丘,闻说此语,皆得阿罗汉。
  诸比丘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言:“非适今日,过去亦尔。昔迦尸国有辅相,名曰夜叉;夜叉之子,名夜儿达多;深觉非常,出家学仙。诸仙多欲,皆诤果草;夜儿达多,为欲令彼少欲之故,舍其濡草,取彼鞭草;舍此甘果,取彼酢果;舍己新果,取他陈果;舍取果已,即得五通。万二千仙人,见其如此,便学少欲,不复多求,亦皆得五通。夜儿达多,渐作方便,教化诸仙;命终之后,生不用处。尔时达多,我身是也;尔时万二千仙人,今万二千比丘是也。”】
  白话解释如下:
  如来在舍卫国时,由于厌患利养的缘故,躲避到一座名为“贪庄严”的深林中;林中有一座寺庙,住持是一位名叫“那弋迦”的阿罗汉。 佛到“贪庄严”林后,不久消息便传开了,当天的中午,便有许多人带著衣物前来供养 佛陀,人数之多,竟然占满了整座林子。
  佛于是说:“我无须受用任何利养,但这利养常随我身后追逐而来!”随后有一万二千位比丘,也闻讯赶到那里。 佛告诉诸位比丘说:“利养这件事是个大灾害,会造成障碍而令修道难以成就;乃至于阿罗汉,也会被利养所障而难以成就。”比丘问:“会造成什么障碍?” 佛说:“利养的危害,会像依序毁伤皮、肉、骨、髓一般,由浅入深毁破各种修行的功德。有哪些毁伤呢?利养会毁坏持戒皮,次破禅定肉,再毁破般若智能骨,最后毁破微妙解脱善心髓。”一万二千比丘听闻 佛的开示后,各个都只保留大衣、中衣、下衣三种法衣,以及六种法器(注一),作寂静远离之清净行(注二),而不再接受其它多余的供养。
  佛随即赞叹说:“善哉!善哉!大家能作寂静远离的修行,真是太好了!我所说的这个法门,是去除之法,不是贪求之法;是知足的法,不是不知足的法;是乐求寂静之法,不是乐求喧闹之法;是精进修行之法,不是懈怠放逸之法;是发起正念之法,不是增加邪念之法;是能使心得定之法,不是使心散乱之法;是智能之法,不是愚痴之法。”当时诸多比丘听闻 佛开示的话语后,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诸比丘一同赞叹 佛:“希有世尊!世间稀有!” 佛说:“不是只有今日才有这样的因缘,我在过去世也是这样啊!从前迦尸国有一位宰相名叫‘夜叉’,夜叉有一个儿子,名叫‘夜儿达多’。他深刻的觉悟到世间之无常,出家去学仙人之道。众仙人们多有,常常为了鲜美果实及柔软舒适的草座而互相争夺;夜儿达多为了要使他们减少的缘故,便舍弃那些柔软舒适的软草,而取用坚硬粗糙的劣草为座具;舍离甜美多汁的果实,专门取食那些酸涩难以入口的果实;施舍自己新鲜的果实,换取他人不新鲜的果实;就这样清心寡欲,施舍好果实而换取坏果实之后,心中无贪,就证得了五种神通(注三)。一万二千位仙人见到了这种情况,便学夜儿达多的少欲法,不再多欲贪求,后来也都证得了五种神通。夜儿达多更运用各种方便善巧的方法,有次第的教导转化那些仙人,命终之后,往生不用处(即无色界之‘无所有处天’,注四)。当时的夜儿达多就是过去世的我;而那一万二千位仙人,就是如今的一万二千比丘啊!”
  注  释
  注一:六物(引述自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
  佛制,比丘使必蓄之者有六种:一、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也。二、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也。三、安陀会,五也。已(以)上谓之三衣。四、铁多罗,铁钵也。五、尼师坛,坐具也。六、漉洒水囊,护水中虫命之具也。是为三衣六物。三衣虽在六物之中,然为六物中之根本,故特标举之,如言诗书六经也。行事钞二衣篇曰:“何名为制?谓三衣六物,佛制令蓄,通诸一化并用,有违结罪。”
  注二:阿练若(阿兰若)
  A^rin!ya,寺院之总名。是比丘之住处。又作阿兰那,阿兰攘,阿兰若迦,阿烂拿,阿练茹,曷剌[羊*儿]等。译曰无诤声,闲寂,远离处。离村里五百弓之处。
  《大宝积经》卷一一四:【佛告迦叶:“阿兰若比丘,必乐阿兰若处,住阿兰若处。迦叶!若阿兰若处:所谓无大声、无众闹声;离獐鹿虎狼及诸飞鸟;远诸贼盗及牧牛羊者;顺沙门行处。如是阿兰若处,应于中修行。彼比丘若欲至阿兰若处,应当思惟八法,何等八:一者我当舍身。二者应当舍命。三者当舍利养。四者离于一切所爱乐处。五者于山间死当如鹿死。六者阿兰若处当受阿兰若行。七者当以法自活。八者非以烦恼自活。迦叶!是名八法。阿兰若比丘所应思惟,思惟已当至阿兰若处。迦叶!阿兰若比丘至阿兰若处已,行阿兰若法,以八行行慈,于一切众生生慈心。何等八:一者以慈利益。二者以慈乐。三者无恚慈。四者正慈。五者无异慈。六者顺慈。七者观一切法慈。八者净如虚空慈。迦叶!以如是八行于诸众生生慈心。”】(CBETA, T11, no. 310, p. 644, b14-c1)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四:【复次,善男子!菩萨具十种法,则得圆满阿兰若法。何等为十:一者成就久修梵行。二者成就清净律仪。三者成就诸根不乱。四者成就常乐多闻。五者成就一切处力。六者成就远离我执。七者成就不计著身。八者成就常乐远离。九者成就正法现前。十者成就乐于独处。善男子!云何菩萨久修梵行,乃至成就乐于独处?善男子!如是菩萨得出家已,于诸如来所说教中,具足三轮戒印清净。于诸戒中获得善巧,不由他教能自开解:所谓随义善巧而能修行、随文善巧受持不忘、于出要道善巧随顺、于五犯聚善巧悔除、随所行住离诸犯境、于诸恶人心常怖畏,乃至小罪亦不覆藏。于诸学处,有罪无罪悉能了知,知如是等业之久近,堕三恶趣复生人天。如是菩萨,善调六根令无。以是方便住阿兰若,居无恼害无过难处,不亲一切居人境界,不远城邑乞食便易,药草滋茂清净泉流,远恶禽兽空闲寂静;依如是处而为居止。于所习诵应自精勤,讽诵之时,调其气息声离高下,心不外缘专想忆持,思惟文义离诸惛掉,止观相应。若见大臣婆罗门等来至其所,当于来者起爱敬心,先意问讯命令安坐,观其根性为说正法,咸令欢喜信受修行。 若见国王应善迎奉,方便承意作如是言:“唯愿大王,就此敷座。”王既坐已,请其所欲,一切供给。或时彼王心无信乐,应以善言赞美王德:“我观大王妙得善利,今王境内持戒多闻,一切沙门及婆罗门,良佑福田悉于中住,以王威力,一切盗贼不来侵扰;由王德化,一切恶兽悉皆远离。”王闻语已,欢喜踊跃,诸根调伏,其心寂静,堪任法器。当为宣说种种正法,或为演说厌生死法,或为演说如来功德,广大自在甚深妙法;如是一切皆令欢喜。菩萨成就如是多闻、一切处力,堪修正行。菩萨成就自利利他,远离一切我执烦恼;菩萨成就不计著身,于阿兰若心无恐怖;菩萨成就常乐远离,住阿兰若其心寂静;菩萨成就正法现前,于诸世间悉皆舍离;菩萨成就乐于独处,犹如野鹿无鹿恐怖。善男子!是为菩萨具足十法圆满成就住阿兰若妙行功德。】(CBETA, T10, no. 293, p. 815, c5-p. 816, a16)
  注三:五神通(引述自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
  又曰五通,五神变。不思议为神。自在为通。不思议自在之用有五种:一、天眼通,谓四大所造之清净眼根,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诸物,或近,或远,或粗,或细,无一不照者。二、天耳通,为四大所造之清净耳根,能闻一切之声者。三、他心通,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四、宿命通,得知自己之宿世事者。五、如意通,又曰神境通,神足通。飞行自在,石壁无碍,又得行化石为金,变火为水等之奇变者。见智度论五。
  注四:生不用处(引述自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
  生不用处,即生于“无所有处”天。有情乐住之处有九种也。又曰九众生居,亦曰九居:一欲界之人天,二梵众天,三极光净天,四遍净天,五无想天,六空无边处,七识无边处,八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长阿含经九曰:“云何九觉法?谓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或有众生,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住有想无想处,是九众生居。”
  佛典故事选辑
 
标签: 电子书

本文标题: 持戒—佛为诸比丘说利养灾患缘 .......... 佛典故事选辑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354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持戒—佛为诸比丘说利养灾患缘 .......... 佛典故事选辑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