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菩萨戒花絮二(二之一)
□□法师吉祥:
我是三宝弟子正平,四月五日没见到法师,正平把信托给另一位法师,想必法师已经看过内容,正平有几件事向法师报告、忏悔!
一、之前信中说附上菩萨戒戒本,因为我遗漏了,所以没有在所附书中,今天再随信奉上,请 法师见谅。
二、先前信中引述僧宝内涵,解说同修会中已“开悟明心”为人说法断结者,乃在僧宝之数,亦“断三结成初果人”时,为了减少篇幅,正平仅依自内证略说“断三结”,为求使您明白无有误解,今天引述阿含经典,予以断句并加以白话解释说明,令为完整。
三、文中误把菩萨论中的“所知依”三个字,说为佛口亲说,在此向 法师道歉忏悔,并予以删除;“所知依”三个字虽然未直接出现在经中,仍然符合佛意。如:《摄大乘论》(释“所知依”分第二之一)论曰:【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于阿毘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经中说:“‘阿赖耶识’(“如来藏”)从无始劫以来本来就存在;所以称:无始时来‘界’,‘祂’为所知一切染净诸法所依止;所以称:一切法‘等依’(即‘所知依’),因为有‘祂’才有‘六道、五趣’众生;也因为‘祂’才能证‘涅槃’。……”虽然经中没有:“所知依”三个字;但是如《摄大乘论》所释佛意,所以也不能说:“‘所知依’非 佛说。”(乃依义不依语)
正平之前相关的内文如下:
大正藏别译《杂阿含经》(卷3) 佛以偈答帝释言:
【四果及四向,禅定明行足,功德力甚深,犹如大海水,此名为实胜。调御之弟子,于大黑暗中,能燃智慧灯,是则名为僧;说法而示道,是名僧福田,广大无涯际,若施斯福田,是名为善与;若祀斯福田,是名为善祀。焚物而祭天,徒费而无补,不名为善烧。若于福田所,少作诸功业,后获大富利,乃名为善烧。帝释应当知:是名良福田,施僧次一人,后必获大果,此事是时说,世间解所说,无量功德佛,以百偈赞僧,祠祀中最上,无过僧福田。若人种少善,获报无有量,是以善丈夫,应当施于僧,能总持法者,是则名为僧,譬如大海中,多有众珍宝,僧海亦如是,多饶功德宝,若能施僧宝,是名善丈夫……。】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 佛言:
【复次,慈氏!云何名为真实僧宝?言僧宝者亦有三种。一者第一义僧:所谓诸佛圣僧如法而住,不可睹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无能烧害不可思议,一切众生良佑福田,虽为福田无所受取,诸功德法常不变易,如是名为第一义僧。
第二圣僧者:谓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辟支佛向辟支佛果,八大人觉三贤十圣,如是名为第二僧宝。
第三福田僧者:所谓苾刍苾刍尼等,受持禁戒多闻智慧犹天意树能荫众生,又如旷野碛中渴乏须水,遇天甘雨霈然洪霔应时充足,又如大海一切众宝皆出其中,福田僧宝亦复如是,能与有情安隐快乐。又此僧宝清净无染,能灭众生贪瞋痴暗,如十五日夜满月光明,一切有情无不瞻仰,亦如摩尼宝珠能满有情一切善愿,如是名为第三僧宝。是三僧宝一切有情云何归依?应作是说:当令归依第一义谛无为僧宝。所以者何?以是无为常住僧故。而此僧宝无漏无为,不变不异自证之法。归依如是无漏僧宝,能灭有情一切苦故。复愿有情当获如是无漏功德,得此法已演三乘法度脱有情。我所归依佛法僧宝,不为怖畏三恶道苦,亦不愿乐生于人天,誓救有情出生死苦,是则名为归依僧宝。】
由《杂阿含经》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可知僧宝的意思不只是出家著染衣,凡是诸佛、四向、四果、缘觉、三贤、十圣皆是僧宝所摄,佛世常有在家弟子,作证初果、二果、三果、三贤、十地,乃至等觉等,重要的是能总持法,能为众生说法示道,能灭众生贪瞋痴暗才能称为僧宝,而不单单指剃发著染衣才是僧宝呀!
正觉同修会,有许多开悟明心之人,找到生命的实相, 佛所说的本际、实际、非心心、不念心、无心相心、如、如来藏、阿赖耶、阿陀那、所知依,乃至于我……等等异名。悟后同时断了三结,成就解脱初果人,也是大乘别教七住位,属三贤位菩萨。然而未明心及我见还未断者,若不疑有佛,于佛道不疑,不疑有解脱,不疑有僧宝弘法,相信自己终究可以解脱,也相信只有三乘佛法才有般涅槃法,不就断了疑见了吗?不再随意听信人说:“持甚么水戒、坐戒、金刚戒……等等,可以升天,可以得福,可以解脱……等等。”了知断我见才能解脱,了知福德不离布施,了知持五戒,修十善业可以生欲界天,了知修色界定可以生色界天,了知种善恶因将不离善恶果,了知佛所制戒是为方便佛弟子,断恶修善趣向涅槃做准备嘛!这不就断了戒禁取见了吗?这不就不非戒取戒嘛!这不就是初果向,向于须陀洹吗?像这样的修行人,为人说法断结还不能称为僧宝吗?佛语不就这么开示吗?
以下正平引述阿含经典,并分段白话解释说明:
《杂阿含经》(卷34)(九五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无有一处不生不死者。如是长夜无始生死,不知‘苦’之‘本际’。是故,比丘!当如是学,断除诸‘有’,莫令增长!”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白话解释如下:
【我阿难如此听闻: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当时世尊告诉诸比丘说:“众生从无始以来,不断的生、不断的死,就好像在没有止尽的长夜中,不断的轮转;都是因为不知道‘苦’它的‘本际’的缘故,所以在在处处没有一个处所是不必生、不必死的。就在这样的长夜中,从无始以来无止尽地生死,都是因为不知道‘苦’的‘本际’的缘故(都是因为不知苦是从什么处出生的)。所以,比丘们!应当这样的修学,除灭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种种的‘有’,不要再令它们增长了!”佛说此经后,诸比丘听闻佛所说,都很欢喜的奉行。】
众生有“苦”是因为:众生有阴、处、界的世间,而阴、处、界的本质是无常法;无常是苦,所以“苦”的源头是阴、处、界。不论是三苦、八苦,如果没了五阴,何来有“苦”?所以阴、处、界的世间就是“苦本”。如果灭了阴、处、界,那“苦”这个法就不存在了,也就是到达“苦”的边际了。然而灭了阴、处、界以后并非断灭空,既然不是断灭空,必然是某一种“真实有”,然而这种“有”又不是三界有,不是“苦法”所能到达的“阴、处、界”有,也不像“阴、处、界”有都是无常可灭之法,这种“有”是不可思议的法,因此称这种“真实有”为苦的边际——“本际”。
然而“阴、处、界”不可能无中生有,必定有一种可以出生阴、处、界的根本“因”,而 佛又说:“五阴、十八界是由‘如来藏’所出生”,所以“如来藏”是根本因,加上种种缘才出生五阴、十八界。“如来藏”体是“恒常不灭”的法,又是“苦法”所不能到达;“苦”的范围只在五阴、十八界世间。因为“如来藏”是“本”,又是“苦本”的究竟“边际”。“如来藏”就是那不属于三界的某一种常而不坏的“有”,因此 佛将“如来藏”这种“有”称为“实际”、“本际”。说:“众生不知‘本际’,所以轮转生死。”
譬如:“金、木、土、石……等等是物质法,在物质的‘边际’施设虚空,(但是也不能说物质中没有虚空),如果离开物质(把物质丢开了),就剩下虚空的境界,所以虚空无为拿来比拟‘如来藏’的真如无为,‘如来藏’的一分体性与‘虚空’的特性相似。”就像把物质消灭(丢开)一般,能断灭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种种的“有”,才能到达“苦本”的“边际”——所谓:“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这就是“小乘‘解脱道’的修行依据”。因此施设“本际”一名,令佛弟子从不同层面了解佛法,修学佛法。如此施设“本际”、“实际”、“非心心”、“不念心”、“无心相心”、“如”、“如来藏”、“阿赖耶”、“阿陀那”,乃至于“我”……等等异名,都是从种种层面来看待佛法,方便深入修证佛法。佛是如实语者,不妄语者,佛法真正“不可思议”,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法”能和这“不可思议”的佛法相提并论,所以“世间我”无法测度佛的“不可思议”啊!
正觉同修会就是修证这“不可思议”的法,因为祂不是“三界”内的法,所以“悟”知“本际”能断“三缚结”成初果人,能“极尽七有”而般涅槃。
《增壹阿含经》(卷16)(分段白话解释说明):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结使’系缚众生,不能从此岸至彼岸。云何为三?所谓:‘身邪、戒盗、疑。’”】
语译 我阿难如此听闻: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当时 世尊告诉诸比丘说:“有三种‘结使’绑住众生,令众生无法从轮转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是那三种结使呢?所谓:‘身见、戒禁取见、疑见等三种。’令众生无法到达解脱的彼岸。”
【“彼云何名为‘身邪’?所谓:计身有我,生吾我之想,有众生想,有命、有寿、有人、有士夫,‘有缘有著’,是谓名为‘身邪’之结。”】
语译 “为什么称为‘身见’呢?所谓:众生认定阴、处、界,有一个常住不坏的‘我’,于是生起了‘有我之想’,有众生的想法,有命、有寿、有人、有众生,攀缘这些有,执著有‘我’和‘我所有’,就称呼为‘身见’之结。”
【“云何名为‘疑结’?所谓:有我耶?无我耶?有生耶?无生耶?有我、人、寿命耶?无我、人、寿命耶?有父母耶?无父母耶?有今世、后世耶?无今世、后世耶?有沙门、婆罗门耶?无沙门、婆罗门耶?世有阿罗汉耶?世无阿罗汉耶?有得证者耶?无得证者耶?是谓名为‘疑结’。”】
语译 “为什么称为‘疑结’呢?所谓的疑结是:心里怀疑有一个我存在吗?根本就没有我存在吗?我是突然被生出来的吗?我不是突然被生出来的吗?真的有我、有其它人、有寿命吗?真的没有我、没有其它人、也没有寿命吗?真的是父母生我吗?难道父母没生我吗?我有今生和来生吗?我没有今生和来生吗?真有出家人和婆罗门修行吗?没有出家人和婆罗门修行吗?人间真有阿罗汉吗?人间没有阿罗汉吗?有人证悟三乘菩提吗?没有人证悟三乘菩提吗?这就称呼为‘疑结’。”
【“彼云何名为‘戒盗结’?所谓‘戒盗’者:我当以此‘戒’生大姓家、生长者家、生婆罗门家、若生天上及诸神中,是谓名为‘戒盗结’。”】
语译 “为什么称为‘戒盗结’(又称戒禁取见,非戒取戒的意思)呢?所谓‘戒盗结’者:我应当持这种‘戒’,来生能出生于尊贵种姓的家、出生于有福德的家,出生在修行人的家,或者生在天界及诸神仙之中,就称呼为‘戒盗结’。”
【“是谓比丘:有此‘三结’系缚众生,不能从此岸至彼岸,犹如两牛同一轭,终不相离。此众生类亦复如是,‘三结’所系;不能得从此岸至彼岸。云何此岸?云何彼岸?所谓此岸者:‘身邪是!’彼岸者所谓:‘身邪灭是!’是谓比丘:‘三结’系缚众生,不能从此岸至彼岸。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灭此三结。’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语译 “所以比丘们:因为有这‘三缚结’绑住众生,令众生无法从轮转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就像是两只牛同绑在一付拖架上,两只牛终究无法互相离开。这类众生也是如此地被三缚结所绑住,以致于无法从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什么是轮转生死的此岸?什么又是解脱的彼岸呢?所谓的此岸:就是‘身见’啊!所谓的彼岸:就是‘断了身见!’所以比丘们:因为有这‘三缚结’绑住众生,令众生无法从轮转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所以诸比丘:‘应该要寻求方便法,灭除这三种结使。’就像这样!才是比丘们应当要努力修学的啊!”当时,诸比丘听佛所说,都很欢喜的奉行。
正觉同修会的学人开悟“明心”,就是找到“如来藏”这个“本际”,找到“本际”以后发现“祂”根本不是我(因为祂没有“蕴处界我”这种体性),却又不能说“祂”不是我(因为“蕴处界我”是由祂所出生,祂恒而常住,所以是真我),对照于五阴、十八界“我”的虚妄无常,“身见”就断了;不再认定五阴世间为我、为我所有。我见断了以后相信有佛,相信有解脱,相信有涅槃(涅槃就是本际,二乘涅槃就是阴、处、界灭尽的状态),相信有 佛说三乘佛法。相信可以证悟三乘菩提,相信有阿罗汉的果位可以证得。相信有出家人、婆罗门在修行,相信众生有过去世的五阴、现在世的五阴乃至未来世的五阴,而且生生不断直到涅槃。相信我的五阴,需要父精母血为缘才能出生,不会无因无缘突然出现。相信众生都有一个虚妄的我,随业妄生妄灭。相信众生也都有一个真实我不生不灭,疑见自然就断了。
如果听见大法师说:“离念灵知就是真如。”就可以确定这位大法师“身见”没有断(身见就是我见)。如果听见有人规定:“每天要坐上一坐才能入涅槃,如果不坐就是犯戒。”就可以确定这个人“戒禁取见”没有断。已了知“佛戒”是为令佛弟子“断恶、修善”迅速趣向涅槃,所以戒禁取见也断了。非但于 佛不疑,更是于诸方大师不疑;不被大师所笼罩。观察众生皆为其“如来藏”所生,却有种种际遇的不同,因此深信有业因、业果;造善恶业不离善恶果。“开悟、明心”之人能够有这些见地,断了“三缚结”不就成初果人了吗?
吾师 萧老师以此明心“正观”、依《菩萨璎珞本业经》 佛说:【“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判定诸同修中已“明心”者为三贤位“七住”菩萨,是“恰如其分”。正平引述《杂阿含经》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解说:“像这种有果、有位的菩萨,又能够为人说法断结不就在‘僧宝’之数吗?”以此说明:“弘扬正法不问出家、在家,只问是否为真正‘佛法’。”(佛法:指成佛之道或解脱之道。)如果离开“佛道”就无“佛法”可言啦!
《中阿含经》(晡利多品)〈五下分结经第四〉(分段白话解释说明):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曾说:‘五下分结’,汝等受持耶?”诸比丘默然不答。世尊复再三告诸比丘:“我曾说:‘五下分结’,汝等受持耶?”诸比丘亦再三默然不答。尔时,尊者鬘童子在彼众中。于是,尊者鬘童子即从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曾说:‘五下分结’,我受持之。”世尊问曰:“鬘童子!我曾说:‘五下分结’,汝受持耶?”尊者鬘童子答曰:“世尊曾说:初下分‘结’,是我受持;欲、恚、身见、戒取、疑。世尊说:第五下分‘结’,是我受持。”】
语译 如我阿难所闻, 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当时世尊告诉诸比丘:“我曾经说:‘五下分结’,你们有受持吗?”诸比丘都安静没有回答。世尊再三的告诉诸比丘:“我曾经说:‘五下分结’,你们有受持吗?”诸比丘也都再三安静没有回答。当时尊者鬘童子也在比丘众,于是,尊者鬘童子即从坐而起,整理衣服露出右肩叉手向佛禀白:“世尊曾经说:‘五下分结’我有受持。”世尊问尊者:“鬘童子!我曾经说:‘五下分结’,你有受持吗?”尊者鬘童子回答:“世尊曾经说:初下分‘结’是我所受持;那就是贪欲、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等是世尊所说:第五下分‘结’为我所受持。”
【世尊诃曰:“鬘童子!汝云何受持我说:‘五下分结’?鬘童子!汝从何口受持我说:‘五下分结’耶?鬘童子!非为众多异学来,以婴孩童子责数喻诘责汝耶?鬘童子!婴孩幼小、柔软仰眠、意无欲想、况复欲心缠住耶?然彼性‘使’,故说‘欲使’。鬘童子!婴孩幼小、柔软仰眠、无众生想、况复恚心缠住耶?然彼性‘使’,故说‘恚使’。鬘童子!婴孩幼小、柔软仰眠、无自身想、况复身见心缠住耶?然彼性‘使’,故说‘身见使’。鬘童子!婴孩幼小、柔软仰眠、无有戒想、况复戒取心缠住耶?然彼性‘使’,故说‘戒取使’。鬘童子!婴孩幼小、柔软仰眠、无有法想、况复疑心缠住耶?然彼性‘使’,故说‘疑使’。鬘童子!非为众多异学来,以此婴孩,童子责数,喻诘责汝耶?”于是,尊者鬘童子为世尊面诃责已,内怀忧戚,低头默然,失辩无言,如有所伺。】
语译 世尊诃责说:“鬘童子啊!你是如何受持我所说:‘五下分结’?鬘童子啊!你又是从谁的口中受持我所说:‘五下分结’?鬘童子啊!婴儿那么幼稚无知、身心那么柔软整天躺著睡觉、也没有什么欲念、又怎么会有‘贪欲’心缠绕著他呢?然而‘贪欲’有‘驱使’的体性,所以说是‘贪欲使’。鬘童子啊!婴儿那么幼稚无知、身心那么柔软整天躺著睡觉、也没有分别众生的想法,又怎么会有‘瞋恚’心缠绕著他呢?然而‘瞋恚’有‘驱使’的体性,所以说是‘瞋恚使’。鬘童子啊!婴儿那么幼稚无知、身心那么柔软整天躺著睡觉、也没有自我的想法,又怎么会有‘身见’缠绕著他呢?然而‘身见’有‘驱使’的体性,所以称为‘身见使’。鬘童子啊!婴儿那么幼稚无知、身心那么柔软整天躺著睡觉、也没有戒的想法,又怎么会有‘戒盗见’缠绕著他呢?然而‘戒盗见’有‘驱使’的体性,所以称为‘戒盗见使’。鬘童子啊!婴儿那么幼稚无知、身心那么柔软整天躺著睡觉、也没有法的见解,又怎么会有‘怀疑’心缠绕著他呢?然而‘疑见’有‘驱使’的体性,所以称为‘疑见使’。鬘童子啊!你自认了知‘五下分结’,难道你不怕被众多外道,以此婴儿、童子之类的譬喻来诘难你,令你无法回答吗?”于是,尊者鬘童子被世尊当面诃责以后,心中忧愁,默默低著头,无法为自己辩白,像是还在思惟一般。
【彼时,世尊面前诃责鬘童子已,默然而住。尔时尊者阿难,立世尊后,执扇扇佛。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时,善逝!今正是时,若世尊为诸比丘说‘五下分结’者,诸比丘从世尊闻已,善受善持。”世尊告曰:“阿难!谛听!善思念之”。尊者阿难白曰:“唯然,当受教听。”】
语译 世尊当面诃责鬘童子以后,默然不语。当时的阿难尊者,站在 世尊后方拿扇子扇 佛。于是阿难尊者叉手向佛禀白:“世尊!现在正是时候! 善逝!现在正是时候!如果世尊为诸比丘说:‘五下分结’的内涵,诸比丘从 世尊这里听闻了以后,当能善于忆持奉行。”世尊说:“阿难!你要仔细听,好好地思惟祂。”阿难尊者回答:“是的!世尊!我会尊崇教诲仔细听闻。”
【佛言:“阿难!或有一为‘欲’所缠,‘欲’心生已不知‘舍’如真,彼不知‘舍’如真已;‘欲’转炽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结’。阿难!或有一为‘恚’所缠,‘恚’心生已不知‘舍’如真,彼不知‘舍’如真已;‘恚’转炽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结’。阿难!或有一为‘身见’所缠,‘身见’心生已不知‘舍’如真,彼不知‘舍’如真已;‘身见’转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结’。阿难!或有一为‘戒取’所缠,‘戒取’心生已不知‘舍’如真。彼不知‘舍’如真已;‘戒取’转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结’。阿难!或有一为‘疑’所缠,‘疑’心生已不知‘舍’如真。彼不知‘舍’如真已;‘疑’转炽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结’。”】
语译 佛说:“阿难!如果有一个人被‘贪欲’所缠绕,‘贪欲心’生起了,却不知道应该‘舍弃’的正理,因为他不知应该‘舍弃’的正理,‘贪欲心’就转而更为强烈,变成无法对治消除;这是‘下分结’。阿难!如果有一个人被‘瞋恚’所缠绕,‘瞋恚心’生起了,却不知道应该‘舍弃’的正理,因为他不知应该‘舍弃’的正理,‘瞋恚心’就转而更为强烈,变成无法对治消除;这是‘下分结’。阿难!如果有一个人被‘我见’所缠绕,‘我见心’生起了,却不知道应该‘舍弃’的正理,因为他不知应该‘舍弃’的正理,‘我见心’就转而更为强烈,变成无法对治消除;这是‘下分结’。阿难!如果有一个人被‘戒禁取见’所缠绕,‘戒禁取见’生起了,却不知道应该‘舍弃’的正理,因为他不知应该‘舍弃’的正理,‘戒禁取见’就转而更为强烈,变成无法对治消除;这是‘下分结’。阿难!如果有一个人被‘疑见’所缠绕,对佛法的‘怀疑心’生起了,却不知道应该‘舍弃’的正理,因为他不知应该‘舍弃’的正理,对佛法的‘怀疑心’就转而更为强烈,变成无法对治消除;这是‘下分结’。”
【“阿难!若依道、依迹;‘断五下分结’。彼不依此道、不依此迹;‘断五下分结’者,终无是处!阿难!犹如有人欲得求实,为求实故,持斧入林。彼人见树成就根、茎、枝、叶及实。彼人不截根、茎,得实归者终无是处!如是!阿难!若依道、依迹;‘断五下分结’。不依此道、不依此迹;‘断五下分结者’终无是处!阿难!若依道、依迹;‘断五下分结’。彼依此道、依此迹;‘断五下分结者’必有是处!阿难!犹如有人欲得求实,为求实故,持斧入林。彼人见树成就根、茎、枝、叶及实。彼人截根、茎,得实归者必有是处!如是!阿难!若依道、依迹;‘断五下分结’。依此道、依此迹;‘断五下分结者’必有是处!”】
语译 佛又说:“阿难!这个修行人如果能依据修行的方向,依据修行的方法;就可以‘断五下分结’。他如果不能依据修行的方向,不能依据修行的方法;说他可以‘断五下分结’是没有这种道理啊!阿难!就好像有人想取得实木,为了要得到实木的缘故,带著斧头进入森林。这个人看见大树有粗根、树干、分枝、树叶以及实木。如果这个人不砍粗根、树干,就可以得到实木回家,是讲不通嘛!就像是这样!阿难!如果能依据修行的方向,依据修行的方法;就可以‘断五下分结’。如果不能依据修行的方向,不能依据修行的方法;说他可以‘断五下分结’是没有这种道理啊!阿难!如果能依据修行的方向,依据修行的方法;就可以‘断五下分结’。这个修行人依据‘断结的道理’,依据‘断结的方法’;说他可以‘断五下分结’才讲得通嘛!阿难!就好像有人想取得实木,为了要得到实木的缘故,带著斧头进入森林。这个人看见大树有粗根、树干、分枝、树叶以及实木。如果这个人砍粗根、树干,说可以得到实木回家,这样才讲得通嘛!阿难!这个修行人如果能依据修行的方向,依据修行的方法;就可以‘断五下分结’。这个修行人如果能依据‘断结的道理’,依据‘断结的方法’;说他可以‘断五下分结’才讲得通嘛!”
【“阿难!依何道、依何迹,‘断五下分结’?阿难!或有一不为‘欲’所缠,若生‘欲’缠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欲’缠便灭。阿难!或有一不为‘恚’所缠,若生‘恚’缠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恚’缠便灭。阿难!或有一不为‘身见’所缠,若生‘身见’缠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身见’缠便灭。阿难!或有一不为‘戒取’所缠,若生‘戒取’缠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戒取’便灭。阿难!或有一不为‘疑’所缠,若生‘疑’缠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疑缠便灭。阿难!依此道、依此迹;‘断五下分结’。”】
语译 佛又说:“阿难!应该依据什么方向,依据什么方法,才能‘断五下分结’呢?阿难!如果有个人不为‘贪欲’所缠绕,如果出现贪‘欲’的妄想,即知道应该‘舍弃贪欲想’的道理,他知道应‘舍弃贪欲想’的道理;贪‘欲’的妄想就灭除,不再被缠绕。阿难!如果有个人不为‘瞋恚’所缠绕,如果出现‘瞋恨’的想法,即知道应该‘舍弃瞋恨心’的道理,他知道应‘舍弃瞋恨心’的道理;‘瞋心’的妄想就灭除,不再被缠绕。阿难!如果有个人不为‘我见’所缠绕,如果出现贪著‘有我’的妄想,即知道应该‘舍弃有我之想’的道理,他知道应‘舍弃有我之想’的道理;贪著‘有我’的妄想就灭除,不再被缠绕。阿难!如果有个人不为‘戒禁取见’所缠绕,如果出现所谓:‘非戒取戒’的妄想,即知道应该‘舍弃非戒戒想’的道理,他知道应‘舍弃非戒戒想’的道理;‘非戒取戒’的妄想就灭除,不再被缠绕。阿难!如果有个人不为‘疑见’所缠绕,如果出现对佛、法‘怀疑’的妄想,即知道应该‘舍弃怀疑佛之想’的道理,他知道应‘舍弃对佛怀疑之想’的道理;对佛、法‘怀疑’的妄想就灭除,不再被缠绕。阿难!应该依据这个方向,依据此类的方法,才能‘断五下分结’。”
【“阿难!犹恒伽河其水溢岸。若有人来,彼岸有事欲得度河,彼作是念:‘此恒伽河其水溢岸,我于彼岸有事欲度,身无有力,令我安隐浮至彼岸。’阿难!当知彼人无力如是!阿难!若有人觉‘灭’涅槃,其心不向,而不清净,不住解脱。阿难!当知此人如彼羸人,无有力也!阿难!犹恒伽河其水溢岸。若有人来,彼岸有事欲得度河,彼作是念:‘此恒伽河其水溢岸,我于彼岸有事欲度,身今有力,令我安隐浮至彼岸。’阿难!当知彼人有力如是。阿难!若有人觉‘灭’涅槃,心向清净,而住解脱。阿难!当知此人如彼力人!”】
语译 佛又说:“阿难!就像在雨季的恒伽河,水位就涨到河岸两边。如果有人来到岸边,需要渡河到彼岸办事,他这样想:‘恒伽河的水已经涨到河岸边了,我要渡河到彼岸办事,但是我没有足够力量,令我平安的渡河到达彼岸’。阿难!你应该知道那位修行人,也像渡河人一样没有力量!阿难!如果有人已经了知‘灭尽诸有’才能入涅槃,但是他的心意不得决定,心境就不得清净,也就无法安住依止解脱的境界。阿难!你应该知道这位修行人,就像那渡河人一般没有力量啊!阿难!就像在雨季的恒伽河,水位已涨到河岸两边。如果有人来到岸边,需要渡河到彼岸办事,他这样想:‘恒伽河的水已经涨到河岸边了,我要渡河到彼岸办事,但是我有足够力量,可令我平安的渡河到达彼岸。’阿难!你应该知道这位渡河人,必定有足够的力量到达彼岸。阿难!如果有人已经了知‘灭尽诸有’才能入涅槃,自心趋向清净,而能安住依止解脱的境界。阿难!你应该知道这修行人,就如同那渡河人一般有力量啊!”
【“阿难!犹如山水甚深极广,长流驶疾多有所漂,其中无船亦无桥梁。或有人来,彼岸有事,则便求度。彼求度时而作是念:‘今此山水甚深极广,长流驶疾多有所漂,其中无船亦无桥梁而可度者,我于彼岸有事欲度,当以何方便,令我安隐至彼岸耶?’复作是念:‘我今宁可于此岸边,收聚草木缚作椑栰,乘之而度。’彼便岸边收聚草木,缚作椑栰,乘之而度安隐至彼。如是!阿难!若有比丘攀缘厌离,依于厌离,住于厌离,止息身恶故,心入离定,故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已,住彼必得‘漏尽’。设住彼不得‘漏尽’者,必当升进得止息处。”】
语译 佛又说:“阿难!如同两山之间深广的大河,河水湍急不断地漂流诸物,河中没有船,也没有桥梁。如果有人必须渡河到彼岸办事。这位渡河人心想:‘这两山之间深广的大河,河水湍急不断地漂流诸物,河中没有船,也没有桥梁可以渡河。我必须渡河到彼岸办事,应该用什么方法,令我平安的到达彼岸呢?’他又这样想:‘我应当在岸边,收集许多草木绑成木筏,乘坐木筏渡河到达彼岸’。于是渡河人在岸边,收集草木绑成木筏,平安地渡河到达彼岸。就像这样!阿难!如果有比丘,心念:‘厌离五阴世间’,依止厌离之心,安住厌离的境界,五阴停止造恶的缘故,一心决定远离不善法,所以就离开欲界种种不善的恶法;能接触外五尘、能观察外五尘、离‘欲界’生、心喜、身乐,初禅就成就了。这位比丘依止初禅,观察‘觉知心’的兴起乃至于终究会消失的事实。比丘依止初禅,观察‘觉知心’的兴起乃至于终究会消失的事实以后,安忍于‘觉知心’虚妄不实,终究会消失的事实,比丘便可得到‘漏尽’功德。假设比丘不得‘漏尽’功德,也必定会提升境界安住。”
【“云何升进得止息处?彼‘觉观’已息,内靖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已,住彼必得‘漏尽’。设住彼不得‘漏尽’者,必当升进得止息处。云何升进得止息处?彼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室;得第三禅成就游。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已,住彼必得‘漏尽’。设住彼不得‘漏尽’者,必当升进得止息处。云何升进得止息处?彼‘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已,住彼必得‘漏尽’。设住彼不得‘漏尽’者,必当升进得止息处。”】
语译 佛又说:“为什么会提升境界安住呢?当比丘不再‘觉观’外五尘后,一心安静,不接触外五尘、不观察外五尘、生定、心有喜乐,第二禅便成就了。比丘依止二禅,观察‘觉知心’的兴起乃至于终究会消失的事实以后,安忍于‘觉知心’虚妄不实,终究会消失的事实,比丘便可得到‘漏尽’功德。假设比丘不得‘漏尽’功德,也必定会提升境界安住。为什么会提升境界安住呢?比丘不乐于‘喜’想,‘舍弃’喜心‘住于无求’,觉知心不昏昧,而能分辨法尘,自觉身有微细‘乐受’,这就是 佛所说:诸果圣人所‘舍念’乐住之处;第三禅便成就了。比丘依止三禅,观察‘觉知心’的兴起乃至于终究会消失的事实以后,安忍于‘觉知心’虚妄不实,终究会消失的事实,比丘便可得到‘漏尽’功德。假设比丘不得‘漏尽’功德,也必定会提升境界安住。为什么会提升境界安住呢?比丘灭了‘乐’、灭了‘苦’、‘可喜、可忧的根本’都灭了,不觉受苦也不觉受乐,‘舍念’的功夫成就,第四禅便成就了。比丘依止四禅,观察‘觉知心’的兴起乃至于终究会消失的事实以后,安忍于‘觉知心’虚妄不实,终究会消失的事实,比丘便可得到‘漏尽’功德。假设比丘不得‘漏尽’功德,也必定会提升境界安住。”(待续)
□□法师吉祥:
我是三宝弟子正平,四月五日没见到法师,正平把信托给另一位法师,想必法师已经看过内容,正平有几件事向法师报告、忏悔!
一、之前信中说附上菩萨戒戒本,因为我遗漏了,所以没有在所附书中,今天再随信奉上,请 法师见谅。
二、先前信中引述僧宝内涵,解说同修会中已“开悟明心”为人说法断结者,乃在僧宝之数,亦“断三结成初果人”时,为了减少篇幅,正平仅依自内证略说“断三结”,为求使您明白无有误解,今天引述阿含经典,予以断句并加以白话解释说明,令为完整。
三、文中误把菩萨论中的“所知依”三个字,说为佛口亲说,在此向 法师道歉忏悔,并予以删除;“所知依”三个字虽然未直接出现在经中,仍然符合佛意。如:《摄大乘论》(释“所知依”分第二之一)论曰:【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于阿毘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经中说:“‘阿赖耶识’(“如来藏”)从无始劫以来本来就存在;所以称:无始时来‘界’,‘祂’为所知一切染净诸法所依止;所以称:一切法‘等依’(即‘所知依’),因为有‘祂’才有‘六道、五趣’众生;也因为‘祂’才能证‘涅槃’。……”虽然经中没有:“所知依”三个字;但是如《摄大乘论》所释佛意,所以也不能说:“‘所知依’非 佛说。”(乃依义不依语)
正平之前相关的内文如下:
大正藏别译《杂阿含经》(卷3) 佛以偈答帝释言:
【四果及四向,禅定明行足,功德力甚深,犹如大海水,此名为实胜。调御之弟子,于大黑暗中,能燃智慧灯,是则名为僧;说法而示道,是名僧福田,广大无涯际,若施斯福田,是名为善与;若祀斯福田,是名为善祀。焚物而祭天,徒费而无补,不名为善烧。若于福田所,少作诸功业,后获大富利,乃名为善烧。帝释应当知:是名良福田,施僧次一人,后必获大果,此事是时说,世间解所说,无量功德佛,以百偈赞僧,祠祀中最上,无过僧福田。若人种少善,获报无有量,是以善丈夫,应当施于僧,能总持法者,是则名为僧,譬如大海中,多有众珍宝,僧海亦如是,多饶功德宝,若能施僧宝,是名善丈夫……。】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 佛言:
【复次,慈氏!云何名为真实僧宝?言僧宝者亦有三种。一者第一义僧:所谓诸佛圣僧如法而住,不可睹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无能烧害不可思议,一切众生良佑福田,虽为福田无所受取,诸功德法常不变易,如是名为第一义僧。
第二圣僧者:谓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辟支佛向辟支佛果,八大人觉三贤十圣,如是名为第二僧宝。
第三福田僧者:所谓苾刍苾刍尼等,受持禁戒多闻智慧犹天意树能荫众生,又如旷野碛中渴乏须水,遇天甘雨霈然洪霔应时充足,又如大海一切众宝皆出其中,福田僧宝亦复如是,能与有情安隐快乐。又此僧宝清净无染,能灭众生贪瞋痴暗,如十五日夜满月光明,一切有情无不瞻仰,亦如摩尼宝珠能满有情一切善愿,如是名为第三僧宝。是三僧宝一切有情云何归依?应作是说:当令归依第一义谛无为僧宝。所以者何?以是无为常住僧故。而此僧宝无漏无为,不变不异自证之法。归依如是无漏僧宝,能灭有情一切苦故。复愿有情当获如是无漏功德,得此法已演三乘法度脱有情。我所归依佛法僧宝,不为怖畏三恶道苦,亦不愿乐生于人天,誓救有情出生死苦,是则名为归依僧宝。】
由《杂阿含经》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可知僧宝的意思不只是出家著染衣,凡是诸佛、四向、四果、缘觉、三贤、十圣皆是僧宝所摄,佛世常有在家弟子,作证初果、二果、三果、三贤、十地,乃至等觉等,重要的是能总持法,能为众生说法示道,能灭众生贪瞋痴暗才能称为僧宝,而不单单指剃发著染衣才是僧宝呀!
正觉同修会,有许多开悟明心之人,找到生命的实相, 佛所说的本际、实际、非心心、不念心、无心相心、如、如来藏、阿赖耶、阿陀那、所知依,乃至于我……等等异名。悟后同时断了三结,成就解脱初果人,也是大乘别教七住位,属三贤位菩萨。然而未明心及我见还未断者,若不疑有佛,于佛道不疑,不疑有解脱,不疑有僧宝弘法,相信自己终究可以解脱,也相信只有三乘佛法才有般涅槃法,不就断了疑见了吗?不再随意听信人说:“持甚么水戒、坐戒、金刚戒……等等,可以升天,可以得福,可以解脱……等等。”了知断我见才能解脱,了知福德不离布施,了知持五戒,修十善业可以生欲界天,了知修色界定可以生色界天,了知种善恶因将不离善恶果,了知佛所制戒是为方便佛弟子,断恶修善趣向涅槃做准备嘛!这不就断了戒禁取见了吗?这不就不非戒取戒嘛!这不就是初果向,向于须陀洹吗?像这样的修行人,为人说法断结还不能称为僧宝吗?佛语不就这么开示吗?
以下正平引述阿含经典,并分段白话解释说明:
《杂阿含经》(卷34)(九五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无有一处不生不死者。如是长夜无始生死,不知‘苦’之‘本际’。是故,比丘!当如是学,断除诸‘有’,莫令增长!”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白话解释如下:
【我阿难如此听闻: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当时世尊告诉诸比丘说:“众生从无始以来,不断的生、不断的死,就好像在没有止尽的长夜中,不断的轮转;都是因为不知道‘苦’它的‘本际’的缘故,所以在在处处没有一个处所是不必生、不必死的。就在这样的长夜中,从无始以来无止尽地生死,都是因为不知道‘苦’的‘本际’的缘故(都是因为不知苦是从什么处出生的)。所以,比丘们!应当这样的修学,除灭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种种的‘有’,不要再令它们增长了!”佛说此经后,诸比丘听闻佛所说,都很欢喜的奉行。】
众生有“苦”是因为:众生有阴、处、界的世间,而阴、处、界的本质是无常法;无常是苦,所以“苦”的源头是阴、处、界。不论是三苦、八苦,如果没了五阴,何来有“苦”?所以阴、处、界的世间就是“苦本”。如果灭了阴、处、界,那“苦”这个法就不存在了,也就是到达“苦”的边际了。然而灭了阴、处、界以后并非断灭空,既然不是断灭空,必然是某一种“真实有”,然而这种“有”又不是三界有,不是“苦法”所能到达的“阴、处、界”有,也不像“阴、处、界”有都是无常可灭之法,这种“有”是不可思议的法,因此称这种“真实有”为苦的边际——“本际”。
然而“阴、处、界”不可能无中生有,必定有一种可以出生阴、处、界的根本“因”,而 佛又说:“五阴、十八界是由‘如来藏’所出生”,所以“如来藏”是根本因,加上种种缘才出生五阴、十八界。“如来藏”体是“恒常不灭”的法,又是“苦法”所不能到达;“苦”的范围只在五阴、十八界世间。因为“如来藏”是“本”,又是“苦本”的究竟“边际”。“如来藏”就是那不属于三界的某一种常而不坏的“有”,因此 佛将“如来藏”这种“有”称为“实际”、“本际”。说:“众生不知‘本际’,所以轮转生死。”
譬如:“金、木、土、石……等等是物质法,在物质的‘边际’施设虚空,(但是也不能说物质中没有虚空),如果离开物质(把物质丢开了),就剩下虚空的境界,所以虚空无为拿来比拟‘如来藏’的真如无为,‘如来藏’的一分体性与‘虚空’的特性相似。”就像把物质消灭(丢开)一般,能断灭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种种的“有”,才能到达“苦本”的“边际”——所谓:“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这就是“小乘‘解脱道’的修行依据”。因此施设“本际”一名,令佛弟子从不同层面了解佛法,修学佛法。如此施设“本际”、“实际”、“非心心”、“不念心”、“无心相心”、“如”、“如来藏”、“阿赖耶”、“阿陀那”,乃至于“我”……等等异名,都是从种种层面来看待佛法,方便深入修证佛法。佛是如实语者,不妄语者,佛法真正“不可思议”,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法”能和这“不可思议”的佛法相提并论,所以“世间我”无法测度佛的“不可思议”啊!
正觉同修会就是修证这“不可思议”的法,因为祂不是“三界”内的法,所以“悟”知“本际”能断“三缚结”成初果人,能“极尽七有”而般涅槃。
《增壹阿含经》(卷16)(分段白话解释说明):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结使’系缚众生,不能从此岸至彼岸。云何为三?所谓:‘身邪、戒盗、疑。’”】
语译 我阿难如此听闻: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当时 世尊告诉诸比丘说:“有三种‘结使’绑住众生,令众生无法从轮转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是那三种结使呢?所谓:‘身见、戒禁取见、疑见等三种。’令众生无法到达解脱的彼岸。”
【“彼云何名为‘身邪’?所谓:计身有我,生吾我之想,有众生想,有命、有寿、有人、有士夫,‘有缘有著’,是谓名为‘身邪’之结。”】
语译 “为什么称为‘身见’呢?所谓:众生认定阴、处、界,有一个常住不坏的‘我’,于是生起了‘有我之想’,有众生的想法,有命、有寿、有人、有众生,攀缘这些有,执著有‘我’和‘我所有’,就称呼为‘身见’之结。”
【“云何名为‘疑结’?所谓:有我耶?无我耶?有生耶?无生耶?有我、人、寿命耶?无我、人、寿命耶?有父母耶?无父母耶?有今世、后世耶?无今世、后世耶?有沙门、婆罗门耶?无沙门、婆罗门耶?世有阿罗汉耶?世无阿罗汉耶?有得证者耶?无得证者耶?是谓名为‘疑结’。”】
语译 “为什么称为‘疑结’呢?所谓的疑结是:心里怀疑有一个我存在吗?根本就没有我存在吗?我是突然被生出来的吗?我不是突然被生出来的吗?真的有我、有其它人、有寿命吗?真的没有我、没有其它人、也没有寿命吗?真的是父母生我吗?难道父母没生我吗?我有今生和来生吗?我没有今生和来生吗?真有出家人和婆罗门修行吗?没有出家人和婆罗门修行吗?人间真有阿罗汉吗?人间没有阿罗汉吗?有人证悟三乘菩提吗?没有人证悟三乘菩提吗?这就称呼为‘疑结’。”
【“彼云何名为‘戒盗结’?所谓‘戒盗’者:我当以此‘戒’生大姓家、生长者家、生婆罗门家、若生天上及诸神中,是谓名为‘戒盗结’。”】
语译 “为什么称为‘戒盗结’(又称戒禁取见,非戒取戒的意思)呢?所谓‘戒盗结’者:我应当持这种‘戒’,来生能出生于尊贵种姓的家、出生于有福德的家,出生在修行人的家,或者生在天界及诸神仙之中,就称呼为‘戒盗结’。”
【“是谓比丘:有此‘三结’系缚众生,不能从此岸至彼岸,犹如两牛同一轭,终不相离。此众生类亦复如是,‘三结’所系;不能得从此岸至彼岸。云何此岸?云何彼岸?所谓此岸者:‘身邪是!’彼岸者所谓:‘身邪灭是!’是谓比丘:‘三结’系缚众生,不能从此岸至彼岸。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灭此三结。’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语译 “所以比丘们:因为有这‘三缚结’绑住众生,令众生无法从轮转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就像是两只牛同绑在一付拖架上,两只牛终究无法互相离开。这类众生也是如此地被三缚结所绑住,以致于无法从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什么是轮转生死的此岸?什么又是解脱的彼岸呢?所谓的此岸:就是‘身见’啊!所谓的彼岸:就是‘断了身见!’所以比丘们:因为有这‘三缚结’绑住众生,令众生无法从轮转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所以诸比丘:‘应该要寻求方便法,灭除这三种结使。’就像这样!才是比丘们应当要努力修学的啊!”当时,诸比丘听佛所说,都很欢喜的奉行。
正觉同修会的学人开悟“明心”,就是找到“如来藏”这个“本际”,找到“本际”以后发现“祂”根本不是我(因为祂没有“蕴处界我”这种体性),却又不能说“祂”不是我(因为“蕴处界我”是由祂所出生,祂恒而常住,所以是真我),对照于五阴、十八界“我”的虚妄无常,“身见”就断了;不再认定五阴世间为我、为我所有。我见断了以后相信有佛,相信有解脱,相信有涅槃(涅槃就是本际,二乘涅槃就是阴、处、界灭尽的状态),相信有 佛说三乘佛法。相信可以证悟三乘菩提,相信有阿罗汉的果位可以证得。相信有出家人、婆罗门在修行,相信众生有过去世的五阴、现在世的五阴乃至未来世的五阴,而且生生不断直到涅槃。相信我的五阴,需要父精母血为缘才能出生,不会无因无缘突然出现。相信众生都有一个虚妄的我,随业妄生妄灭。相信众生也都有一个真实我不生不灭,疑见自然就断了。
如果听见大法师说:“离念灵知就是真如。”就可以确定这位大法师“身见”没有断(身见就是我见)。如果听见有人规定:“每天要坐上一坐才能入涅槃,如果不坐就是犯戒。”就可以确定这个人“戒禁取见”没有断。已了知“佛戒”是为令佛弟子“断恶、修善”迅速趣向涅槃,所以戒禁取见也断了。非但于 佛不疑,更是于诸方大师不疑;不被大师所笼罩。观察众生皆为其“如来藏”所生,却有种种际遇的不同,因此深信有业因、业果;造善恶业不离善恶果。“开悟、明心”之人能够有这些见地,断了“三缚结”不就成初果人了吗?
吾师 萧老师以此明心“正观”、依《菩萨璎珞本业经》 佛说:【“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判定诸同修中已“明心”者为三贤位“七住”菩萨,是“恰如其分”。正平引述《杂阿含经》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解说:“像这种有果、有位的菩萨,又能够为人说法断结不就在‘僧宝’之数吗?”以此说明:“弘扬正法不问出家、在家,只问是否为真正‘佛法’。”(佛法:指成佛之道或解脱之道。)如果离开“佛道”就无“佛法”可言啦!
《中阿含经》(晡利多品)〈五下分结经第四〉(分段白话解释说明):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曾说:‘五下分结’,汝等受持耶?”诸比丘默然不答。世尊复再三告诸比丘:“我曾说:‘五下分结’,汝等受持耶?”诸比丘亦再三默然不答。尔时,尊者鬘童子在彼众中。于是,尊者鬘童子即从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曾说:‘五下分结’,我受持之。”世尊问曰:“鬘童子!我曾说:‘五下分结’,汝受持耶?”尊者鬘童子答曰:“世尊曾说:初下分‘结’,是我受持;欲、恚、身见、戒取、疑。世尊说:第五下分‘结’,是我受持。”】
语译 如我阿难所闻, 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当时世尊告诉诸比丘:“我曾经说:‘五下分结’,你们有受持吗?”诸比丘都安静没有回答。世尊再三的告诉诸比丘:“我曾经说:‘五下分结’,你们有受持吗?”诸比丘也都再三安静没有回答。当时尊者鬘童子也在比丘众,于是,尊者鬘童子即从坐而起,整理衣服露出右肩叉手向佛禀白:“世尊曾经说:‘五下分结’我有受持。”世尊问尊者:“鬘童子!我曾经说:‘五下分结’,你有受持吗?”尊者鬘童子回答:“世尊曾经说:初下分‘结’是我所受持;那就是贪欲、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等是世尊所说:第五下分‘结’为我所受持。”
【世尊诃曰:“鬘童子!汝云何受持我说:‘五下分结’?鬘童子!汝从何口受持我说:‘五下分结’耶?鬘童子!非为众多异学来,以婴孩童子责数喻诘责汝耶?鬘童子!婴孩幼小、柔软仰眠、意无欲想、况复欲心缠住耶?然彼性‘使’,故说‘欲使’。鬘童子!婴孩幼小、柔软仰眠、无众生想、况复恚心缠住耶?然彼性‘使’,故说‘恚使’。鬘童子!婴孩幼小、柔软仰眠、无自身想、况复身见心缠住耶?然彼性‘使’,故说‘身见使’。鬘童子!婴孩幼小、柔软仰眠、无有戒想、况复戒取心缠住耶?然彼性‘使’,故说‘戒取使’。鬘童子!婴孩幼小、柔软仰眠、无有法想、况复疑心缠住耶?然彼性‘使’,故说‘疑使’。鬘童子!非为众多异学来,以此婴孩,童子责数,喻诘责汝耶?”于是,尊者鬘童子为世尊面诃责已,内怀忧戚,低头默然,失辩无言,如有所伺。】
语译 世尊诃责说:“鬘童子啊!你是如何受持我所说:‘五下分结’?鬘童子啊!你又是从谁的口中受持我所说:‘五下分结’?鬘童子啊!婴儿那么幼稚无知、身心那么柔软整天躺著睡觉、也没有什么欲念、又怎么会有‘贪欲’心缠绕著他呢?然而‘贪欲’有‘驱使’的体性,所以说是‘贪欲使’。鬘童子啊!婴儿那么幼稚无知、身心那么柔软整天躺著睡觉、也没有分别众生的想法,又怎么会有‘瞋恚’心缠绕著他呢?然而‘瞋恚’有‘驱使’的体性,所以说是‘瞋恚使’。鬘童子啊!婴儿那么幼稚无知、身心那么柔软整天躺著睡觉、也没有自我的想法,又怎么会有‘身见’缠绕著他呢?然而‘身见’有‘驱使’的体性,所以称为‘身见使’。鬘童子啊!婴儿那么幼稚无知、身心那么柔软整天躺著睡觉、也没有戒的想法,又怎么会有‘戒盗见’缠绕著他呢?然而‘戒盗见’有‘驱使’的体性,所以称为‘戒盗见使’。鬘童子啊!婴儿那么幼稚无知、身心那么柔软整天躺著睡觉、也没有法的见解,又怎么会有‘怀疑’心缠绕著他呢?然而‘疑见’有‘驱使’的体性,所以称为‘疑见使’。鬘童子啊!你自认了知‘五下分结’,难道你不怕被众多外道,以此婴儿、童子之类的譬喻来诘难你,令你无法回答吗?”于是,尊者鬘童子被世尊当面诃责以后,心中忧愁,默默低著头,无法为自己辩白,像是还在思惟一般。
【彼时,世尊面前诃责鬘童子已,默然而住。尔时尊者阿难,立世尊后,执扇扇佛。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时,善逝!今正是时,若世尊为诸比丘说‘五下分结’者,诸比丘从世尊闻已,善受善持。”世尊告曰:“阿难!谛听!善思念之”。尊者阿难白曰:“唯然,当受教听。”】
语译 世尊当面诃责鬘童子以后,默然不语。当时的阿难尊者,站在 世尊后方拿扇子扇 佛。于是阿难尊者叉手向佛禀白:“世尊!现在正是时候! 善逝!现在正是时候!如果世尊为诸比丘说:‘五下分结’的内涵,诸比丘从 世尊这里听闻了以后,当能善于忆持奉行。”世尊说:“阿难!你要仔细听,好好地思惟祂。”阿难尊者回答:“是的!世尊!我会尊崇教诲仔细听闻。”
【佛言:“阿难!或有一为‘欲’所缠,‘欲’心生已不知‘舍’如真,彼不知‘舍’如真已;‘欲’转炽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结’。阿难!或有一为‘恚’所缠,‘恚’心生已不知‘舍’如真,彼不知‘舍’如真已;‘恚’转炽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结’。阿难!或有一为‘身见’所缠,‘身见’心生已不知‘舍’如真,彼不知‘舍’如真已;‘身见’转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结’。阿难!或有一为‘戒取’所缠,‘戒取’心生已不知‘舍’如真。彼不知‘舍’如真已;‘戒取’转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结’。阿难!或有一为‘疑’所缠,‘疑’心生已不知‘舍’如真。彼不知‘舍’如真已;‘疑’转炽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结’。”】
语译 佛说:“阿难!如果有一个人被‘贪欲’所缠绕,‘贪欲心’生起了,却不知道应该‘舍弃’的正理,因为他不知应该‘舍弃’的正理,‘贪欲心’就转而更为强烈,变成无法对治消除;这是‘下分结’。阿难!如果有一个人被‘瞋恚’所缠绕,‘瞋恚心’生起了,却不知道应该‘舍弃’的正理,因为他不知应该‘舍弃’的正理,‘瞋恚心’就转而更为强烈,变成无法对治消除;这是‘下分结’。阿难!如果有一个人被‘我见’所缠绕,‘我见心’生起了,却不知道应该‘舍弃’的正理,因为他不知应该‘舍弃’的正理,‘我见心’就转而更为强烈,变成无法对治消除;这是‘下分结’。阿难!如果有一个人被‘戒禁取见’所缠绕,‘戒禁取见’生起了,却不知道应该‘舍弃’的正理,因为他不知应该‘舍弃’的正理,‘戒禁取见’就转而更为强烈,变成无法对治消除;这是‘下分结’。阿难!如果有一个人被‘疑见’所缠绕,对佛法的‘怀疑心’生起了,却不知道应该‘舍弃’的正理,因为他不知应该‘舍弃’的正理,对佛法的‘怀疑心’就转而更为强烈,变成无法对治消除;这是‘下分结’。”
【“阿难!若依道、依迹;‘断五下分结’。彼不依此道、不依此迹;‘断五下分结’者,终无是处!阿难!犹如有人欲得求实,为求实故,持斧入林。彼人见树成就根、茎、枝、叶及实。彼人不截根、茎,得实归者终无是处!如是!阿难!若依道、依迹;‘断五下分结’。不依此道、不依此迹;‘断五下分结者’终无是处!阿难!若依道、依迹;‘断五下分结’。彼依此道、依此迹;‘断五下分结者’必有是处!阿难!犹如有人欲得求实,为求实故,持斧入林。彼人见树成就根、茎、枝、叶及实。彼人截根、茎,得实归者必有是处!如是!阿难!若依道、依迹;‘断五下分结’。依此道、依此迹;‘断五下分结者’必有是处!”】
语译 佛又说:“阿难!这个修行人如果能依据修行的方向,依据修行的方法;就可以‘断五下分结’。他如果不能依据修行的方向,不能依据修行的方法;说他可以‘断五下分结’是没有这种道理啊!阿难!就好像有人想取得实木,为了要得到实木的缘故,带著斧头进入森林。这个人看见大树有粗根、树干、分枝、树叶以及实木。如果这个人不砍粗根、树干,就可以得到实木回家,是讲不通嘛!就像是这样!阿难!如果能依据修行的方向,依据修行的方法;就可以‘断五下分结’。如果不能依据修行的方向,不能依据修行的方法;说他可以‘断五下分结’是没有这种道理啊!阿难!如果能依据修行的方向,依据修行的方法;就可以‘断五下分结’。这个修行人依据‘断结的道理’,依据‘断结的方法’;说他可以‘断五下分结’才讲得通嘛!阿难!就好像有人想取得实木,为了要得到实木的缘故,带著斧头进入森林。这个人看见大树有粗根、树干、分枝、树叶以及实木。如果这个人砍粗根、树干,说可以得到实木回家,这样才讲得通嘛!阿难!这个修行人如果能依据修行的方向,依据修行的方法;就可以‘断五下分结’。这个修行人如果能依据‘断结的道理’,依据‘断结的方法’;说他可以‘断五下分结’才讲得通嘛!”
【“阿难!依何道、依何迹,‘断五下分结’?阿难!或有一不为‘欲’所缠,若生‘欲’缠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欲’缠便灭。阿难!或有一不为‘恚’所缠,若生‘恚’缠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恚’缠便灭。阿难!或有一不为‘身见’所缠,若生‘身见’缠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身见’缠便灭。阿难!或有一不为‘戒取’所缠,若生‘戒取’缠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戒取’便灭。阿难!或有一不为‘疑’所缠,若生‘疑’缠即知‘舍’如真,彼知‘舍’如真已;彼疑缠便灭。阿难!依此道、依此迹;‘断五下分结’。”】
语译 佛又说:“阿难!应该依据什么方向,依据什么方法,才能‘断五下分结’呢?阿难!如果有个人不为‘贪欲’所缠绕,如果出现贪‘欲’的妄想,即知道应该‘舍弃贪欲想’的道理,他知道应‘舍弃贪欲想’的道理;贪‘欲’的妄想就灭除,不再被缠绕。阿难!如果有个人不为‘瞋恚’所缠绕,如果出现‘瞋恨’的想法,即知道应该‘舍弃瞋恨心’的道理,他知道应‘舍弃瞋恨心’的道理;‘瞋心’的妄想就灭除,不再被缠绕。阿难!如果有个人不为‘我见’所缠绕,如果出现贪著‘有我’的妄想,即知道应该‘舍弃有我之想’的道理,他知道应‘舍弃有我之想’的道理;贪著‘有我’的妄想就灭除,不再被缠绕。阿难!如果有个人不为‘戒禁取见’所缠绕,如果出现所谓:‘非戒取戒’的妄想,即知道应该‘舍弃非戒戒想’的道理,他知道应‘舍弃非戒戒想’的道理;‘非戒取戒’的妄想就灭除,不再被缠绕。阿难!如果有个人不为‘疑见’所缠绕,如果出现对佛、法‘怀疑’的妄想,即知道应该‘舍弃怀疑佛之想’的道理,他知道应‘舍弃对佛怀疑之想’的道理;对佛、法‘怀疑’的妄想就灭除,不再被缠绕。阿难!应该依据这个方向,依据此类的方法,才能‘断五下分结’。”
【“阿难!犹恒伽河其水溢岸。若有人来,彼岸有事欲得度河,彼作是念:‘此恒伽河其水溢岸,我于彼岸有事欲度,身无有力,令我安隐浮至彼岸。’阿难!当知彼人无力如是!阿难!若有人觉‘灭’涅槃,其心不向,而不清净,不住解脱。阿难!当知此人如彼羸人,无有力也!阿难!犹恒伽河其水溢岸。若有人来,彼岸有事欲得度河,彼作是念:‘此恒伽河其水溢岸,我于彼岸有事欲度,身今有力,令我安隐浮至彼岸。’阿难!当知彼人有力如是。阿难!若有人觉‘灭’涅槃,心向清净,而住解脱。阿难!当知此人如彼力人!”】
语译 佛又说:“阿难!就像在雨季的恒伽河,水位就涨到河岸两边。如果有人来到岸边,需要渡河到彼岸办事,他这样想:‘恒伽河的水已经涨到河岸边了,我要渡河到彼岸办事,但是我没有足够力量,令我平安的渡河到达彼岸’。阿难!你应该知道那位修行人,也像渡河人一样没有力量!阿难!如果有人已经了知‘灭尽诸有’才能入涅槃,但是他的心意不得决定,心境就不得清净,也就无法安住依止解脱的境界。阿难!你应该知道这位修行人,就像那渡河人一般没有力量啊!阿难!就像在雨季的恒伽河,水位已涨到河岸两边。如果有人来到岸边,需要渡河到彼岸办事,他这样想:‘恒伽河的水已经涨到河岸边了,我要渡河到彼岸办事,但是我有足够力量,可令我平安的渡河到达彼岸。’阿难!你应该知道这位渡河人,必定有足够的力量到达彼岸。阿难!如果有人已经了知‘灭尽诸有’才能入涅槃,自心趋向清净,而能安住依止解脱的境界。阿难!你应该知道这修行人,就如同那渡河人一般有力量啊!”
【“阿难!犹如山水甚深极广,长流驶疾多有所漂,其中无船亦无桥梁。或有人来,彼岸有事,则便求度。彼求度时而作是念:‘今此山水甚深极广,长流驶疾多有所漂,其中无船亦无桥梁而可度者,我于彼岸有事欲度,当以何方便,令我安隐至彼岸耶?’复作是念:‘我今宁可于此岸边,收聚草木缚作椑栰,乘之而度。’彼便岸边收聚草木,缚作椑栰,乘之而度安隐至彼。如是!阿难!若有比丘攀缘厌离,依于厌离,住于厌离,止息身恶故,心入离定,故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已,住彼必得‘漏尽’。设住彼不得‘漏尽’者,必当升进得止息处。”】
语译 佛又说:“阿难!如同两山之间深广的大河,河水湍急不断地漂流诸物,河中没有船,也没有桥梁。如果有人必须渡河到彼岸办事。这位渡河人心想:‘这两山之间深广的大河,河水湍急不断地漂流诸物,河中没有船,也没有桥梁可以渡河。我必须渡河到彼岸办事,应该用什么方法,令我平安的到达彼岸呢?’他又这样想:‘我应当在岸边,收集许多草木绑成木筏,乘坐木筏渡河到达彼岸’。于是渡河人在岸边,收集草木绑成木筏,平安地渡河到达彼岸。就像这样!阿难!如果有比丘,心念:‘厌离五阴世间’,依止厌离之心,安住厌离的境界,五阴停止造恶的缘故,一心决定远离不善法,所以就离开欲界种种不善的恶法;能接触外五尘、能观察外五尘、离‘欲界’生、心喜、身乐,初禅就成就了。这位比丘依止初禅,观察‘觉知心’的兴起乃至于终究会消失的事实。比丘依止初禅,观察‘觉知心’的兴起乃至于终究会消失的事实以后,安忍于‘觉知心’虚妄不实,终究会消失的事实,比丘便可得到‘漏尽’功德。假设比丘不得‘漏尽’功德,也必定会提升境界安住。”
【“云何升进得止息处?彼‘觉观’已息,内靖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已,住彼必得‘漏尽’。设住彼不得‘漏尽’者,必当升进得止息处。云何升进得止息处?彼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室;得第三禅成就游。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已,住彼必得‘漏尽’。设住彼不得‘漏尽’者,必当升进得止息处。云何升进得止息处?彼‘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已,住彼必得‘漏尽’。设住彼不得‘漏尽’者,必当升进得止息处。”】
语译 佛又说:“为什么会提升境界安住呢?当比丘不再‘觉观’外五尘后,一心安静,不接触外五尘、不观察外五尘、生定、心有喜乐,第二禅便成就了。比丘依止二禅,观察‘觉知心’的兴起乃至于终究会消失的事实以后,安忍于‘觉知心’虚妄不实,终究会消失的事实,比丘便可得到‘漏尽’功德。假设比丘不得‘漏尽’功德,也必定会提升境界安住。为什么会提升境界安住呢?比丘不乐于‘喜’想,‘舍弃’喜心‘住于无求’,觉知心不昏昧,而能分辨法尘,自觉身有微细‘乐受’,这就是 佛所说:诸果圣人所‘舍念’乐住之处;第三禅便成就了。比丘依止三禅,观察‘觉知心’的兴起乃至于终究会消失的事实以后,安忍于‘觉知心’虚妄不实,终究会消失的事实,比丘便可得到‘漏尽’功德。假设比丘不得‘漏尽’功德,也必定会提升境界安住。为什么会提升境界安住呢?比丘灭了‘乐’、灭了‘苦’、‘可喜、可忧的根本’都灭了,不觉受苦也不觉受乐,‘舍念’的功夫成就,第四禅便成就了。比丘依止四禅,观察‘觉知心’的兴起乃至于终究会消失的事实以后,安忍于‘觉知心’虚妄不实,终究会消失的事实,比丘便可得到‘漏尽’功德。假设比丘不得‘漏尽’功德,也必定会提升境界安住。”(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