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佛法中是否有帮人延寿的方法?出家人帮在家父母求寿命,是否牵涉到因果?是否会造成冤亲债主的不悦、或子孙的不利?如此做是否如法?烦请师长能否释惑,不胜感激。
答:佛于经中凡说到延寿者,皆是因于修福修慧而得者。例如《杂宝藏经》卷第四中说:【昔佛在世,于一长者子,年五六岁,相师占之,福德具足,唯有短寿命。将至外道六师所,望求长寿,瞋彼六师都无有能与长寿法;将至佛所,白佛言:“此子短寿,唯愿世尊,与其长寿。”佛言:“无有是法能与长寿。”重白佛言:“愿示方便。”佛时教言:“汝到城门下,见人出者,为之作礼,入者亦礼。”时有一鬼神,化作婆罗门身,欲来入城,小儿向礼。鬼咒愿言:“使汝长寿。”此鬼乃是杀小儿鬼,但鬼神之法,不得二语;以许长寿,更不得杀。以其如是谦忍恭敬,得延寿命。】(CBETA, T04, no. 203, p. 469, a24-b6)
又出家菩萨为在家父母求延寿,乃是自身于出家后,于佛道上之真修实证,以佛法之甘露转度在家父母去除三界贪爱之毒药,以脱离五阴苦宅,于佛道上也得因真修实证而延寿。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四所说:【复次善男子!世间所有一切舍宅,犹如杂毒甘味饮食。譬如长者唯有一子,聪慧利根,达迦楼罗秘密观门,能辩毒药善巧方便,父母恩怜爱念无比。时长者子为有事缘,往至廛肆未及归家,尔时父母与诸亲族,欢喜宴乐具设甘膳。时有怨家,密以毒药致饮食中,无人觉知,是时父母不知食中有杂毒药,遂令长幼服杂毒食。其子后来父母欢喜,所留饮食赐与其子,是时其子未须饮食,念迦楼罗秘密观门,便知食中有杂毒药;其子虽知父母服毒,而不为说误服毒药。所以者何?若觉服毒,更加闷乱;毒气速发,必令人死,即设方便白父母言:“我且不食如是饮食,暂往市中,郄来当食。何以故?我先买得无价宝珠,留在柜中而忘封闭。”于是父母闻说宝珠,生欢喜心、任子所往。子遂驰走诣医王家,求阿伽陀解毒妙药;既得此药,疾走还家,乳酥沙糖三昧合煎、和阿伽陀。作是药已,白父母言:“唯愿父母服是甘露,此是雪山阿伽陀药。所以者何?父母向来误服毒药,我所暂出,本为父母及诸人等,求得如是不死妙药。”于是父母及众人等,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服妙药吐诸毒气,便得不死、更延寿命。出家菩萨亦复如是,过去父母沈沦生死,现在父母不能出离;未来生死难可断尽,现在烦恼难可伏除。以是因缘,为度父母及诸众生,激发同体大慈悲心,求大菩提出家入道。】(CBETA, T03, no. 159, p. 308, b20-c19)由此经文之佛语开示,大德当可知所应对了。
问二、我在年轻未婚的时候(当时还未学佛),因女友怀孕,于是两人决定堕胎;事后心中一直很不安,且听说会有婚姻不顺、重病、短命之果报。几年前自己也离婚了,前妻(即女友)身体也非常不好,自己知道做了错事果报现前了,每日虽对堕掉的胎儿忏悔回向并吃素,但心中仍然很不安,又害怕会障碍学佛,想藉此亲身经历警惕世人,并恳请萧导师能慈悲开示是否有补救之道。
答:不论婚前或婚后之堕胎,只有一种情况会导致学佛上的障碍,那就是胎儿死后转入鬼道之中,但这种情况通常是很少的。因为胎儿尚未学习人间的种种法,尚未深刻的认识父母就已经死了,虽然在中阴阶段时会有小五通,但是因为被堕胎时是处于无知之状态中,对于为何遭受痛苦及夭折的原因,不能具足了知,只能在事后以小五通稍稍了知,所以纵使有怨恨之心,也不会很大,除非那个胎儿是从修罗道中舍报来投生的。一般而言,被堕胎之后转入中阴阶段时,他仍然会执著人间的五蕴身和五蕴的种种自性,纵使有瞋恨之心,也会急著再去寻觅适合的有缘父母而去投胎,只有瞋恨心很重的中阴有情,才会投入鬼道里面来报复;但是报复完了以后,还是得在鬼道中很长寿的生活,时间远超过人间的时间,所以他们通常会怀恨而重新入胎,所以父母被报复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后世相遇时,因为如来藏中所执持的种子现行了,就会有很多的纠葛产生,所以在堕胎以前,应当慎思谨行才是。至于您的遮障,可能是往世随信人言而作了谤法或者转传流言而谤贤圣的事,或者是往世伤害了许多的众生、吃了许多众生肉而产生的业果,所以不一定是因为此世堕胎的缘故而产生的不好果报。而堕胎的不好果报以及遮障道业的事情,通常是在后世缘熟时才会出生现行的。所以您的学法障碍,应该从别的方面去检讨及应对才是。
问三、比如说有一人已开悟明心(未眼见佛性),舍寿后不小心生到了天界。因天界的时间相对于地球很长,当这个人从天界再回到地球人间时,人间已过了末法时期的一万年,此时人间已没有佛法,那这个原来曾开悟明心的人,难道说需要长时间等到弥勒佛出世时才能再遇到佛法,才能再开悟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七次人天往返证解脱果亦不能实现。究竟如何,请亲教师慈悲开示。
答:《大智度论》说:【辟支佛有二种:一名独觉,二名因缘觉。……独觉者。是人今世成道,自觉不从他闻,是名独觉辟支迦佛。独觉辟支迦佛有二种:一本是学人在人中生,是时无佛,佛法灭,是须陀洹已满七生,不应第八生自得成道,是人不名佛,不名阿罗汉,名为小辟支迦佛,与阿罗汉无异,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阿罗汉者。大辟支佛亦于一百劫中,作功德增长智能,得三十二相分,或有三十一相,或三十、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于九种阿罗汉中,智慧利胜,于诸深法中总相别相能入,久修习定,常乐独处;如是相名为大辟支迦佛,以是为异。】(CBETA, T25, no. 1509, p. 191, b5-18)
以上论文,是就解脱果而说:若佛世时有初果人,此人经历至第七生,应该要满证解脱果、证有余涅槃了,可是在他的第七生,佛法已经在人间灭亡了,这个时候因为他前世所熏习的无漏法种已经成熟,即使他没有听闻佛法,仍然可以证得和阿罗汉一样的果位,但是若以最后一世来观察,他并没有老师,因此不称他是阿罗汉,而称他为“辟支佛”(辟支迦佛)。从这里可以知道,初果以上的修行人,即使不再有听闻佛法的机会,至迟七返人天,照样可以证有余涅槃(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初果人一定会知道该怎么修行,若有人主张“理悟与实修”是两回事,必是未见道者)。但是他已无法为人传授解脱道正法,因为那时人的根器已经不信受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了。
至于已明心而不退失的修行人,他们在解脱果方面,至少都有初果的证量,因此即使诞生于没有佛法的人间,仍然可以延续往世解脱道的修证。除此之外,能够明心的修行人,一定都发过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也一定都受过菩萨戒。由于有愿力和菩萨戒体的缘故,能够世世常得值遇诸佛菩萨,听闻大乘佛法,不可能出生在没有佛法的地方,除非另有愿力的因素。所以,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如果您仍然担心出生于没有佛法的地方,应当发愿“常随佛学”,这是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之一,只要您很坚定恳切的发了这个愿,并且常常记得它,由于有愿力和念力引导的缘故,必定能够生生世世,出生在有大乘佛法的国度。
问四、《真实如来藏》一书中有这样一段:
“复有不可知执受,譬如有人死已,或生人间或生鬼道,其意识对前世尸骨毫无所知,亦无执受。然有另一不可知执受之心,因前世尸骨所葬坟墓毁坏,为树根所侵,彼心便对前世之子孙起诸横逆,欲其尸骨受妥善处理。其前世子孙若未警觉处理,便继续施殃,直至尸骨获妥善处理为止。彼人以其不可知执受而对前世子孙施殃时,其意识对此完全无所觉知,名不可知执受。”请问:
1.如来藏既然离见闻觉知,从不作主,从不于六尘起心动念,而如来藏的“知”也只是了知七转识的心行,为何其不可知执受要“留恋”、“照顾”尸骨,且施殃于前世子孙?
2.现今之人死后多实行火化。当火化时,尸骨受到最严重的损坏,为何此时如来藏的不可知执受却并不施殃于前世子孙?
答:《成唯识论》中云:【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CBETA, T31, no. 1585, p. 10, a17-20)各各有情之阿赖耶识所变现现在与过去之有根身,皆为阿赖耶识之所缘,缘于有根身之行相极为微细难可了知,故称为不可知。阿赖耶识这样缘于有根身之行相,从无始以来皆不生起我见与我执,由于染污末那识以阿赖耶识之无漏有为功德法内执为我,此我执极为坚固难坏;因此,如果过去世仍为阿赖耶识所缘之尸骨受到外力严重毁坏,末那识之思心所即能够引起如来藏对于过去世之子孙以施殃而引其注意。这是由于染污末那识之我执烦恼所引起的,如来藏了知末那识之心行故,并非如来藏之不可知执受功能留恋尸骨。此种不可知执受的法,乃是相对于意识没有种智的缘故而说不可知,初地菩萨证得一分道种智以后,对于末那识遍缘一切法、默容一切法已有初分证知,因此对于地上菩萨而言,此不可知执受不全然为不可知。
尸骨火化的作业,如果子孙未经往生者同意而为之,则往生者仍然会生起瞋心;若经往生者同意而将尸骨火化以后,有根身四大之体性已经被火焚而完全转换,已与转入后世之阿赖耶识及意根不相应,末那识缘于阿赖耶识所缘之我执比较不能生起作用,因此往生以后尸骨火化对于子孙与自身都有好处。但是阿赖耶识心体别有微细运作,会使有情受诸苦乐,与意根之思心所无关,此非初地住地心菩萨之所能知,要满心之后才能知之,已实证故;谓阿赖耶识有其自身之五遍行心所,此等心所,会主动使所熏、所造业之种子流注,令有情受诸苦乐果报或净业果报,不须相待于意根之思心所等法来配合实现。而如来藏实现如是业报,以及对往世尚未坏尽之尸骨未受妥善照顾而对往世子孙施殃时,并非犹如七识心王之起心动念一般去作,并无五别境心所法的运作,也无贪瞋……等染污心所的运作,而是犹如明镜显现色尘像却不起分别一般去直接运作,这是藏识自身的功能差别,但这是已入地菩萨之随顺佛性境界方能了知的种智内容。
如是第八识心之五遍行运作,即是有情众生及三贤位菩萨第八识之不可知执受;诸地亦都有不可知执受,随其分证果位渐高而渐次减少藏识的不可知执受,直至佛地才断尽如是不可知执受。至于此等苦乐果报之转易,亦由阿赖耶识之五遍行心所而现行,但是想要转易它,却须由意根与意识之修行配合才能完成之,不是二地未满心前之意根与意识所能转易之,唯除证得犹如光影之现观,但这已是二地满心菩萨所知所证,非二地住地心菩萨之所能知。其中密意虽不能为人明说、隐说,也不许举例说明,但可以说明的是:这是阿赖耶识心体的自性,也是诸地菩萨随顺佛性的智慧功德所在,非十住、十行、十回向位眼见佛性菩萨所能臆想而知,至于二乘无学圣人欲知此法者,要待一大阿僧祇劫以后进入二地满心位时方知。
诸佛的八识心王一一都能与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等心所法相应者,其故亦皆在此,都在于具足证知阿赖耶识的一切种子(功能差别)所致,非等觉菩萨所能臆测,但由无生法忍智慧而能少分了知之;然而其中密意之丝毫,乃至等觉菩萨亦不敢加以略说,更非三贤菩萨思惟之所能知,是故行者不论是否已经明心、乃至见性,都不应以思惟方式企图了知,更不应因为思惟不得之故而轻易否定上位菩萨所说法,否则必障道业乃至引生重大后报。
问五、1.意识在五位断, 导师的书中此五位都有含正死位,而无想天含在无想定中,但为什么《成唯识论》中却无正死位?
2.意识不仅在五位断,在无余涅槃和处胎前期亦断,为什么不说七位断?
答:意识乃是一期分段生死之生得心,于入胎后四个月左右时,五根渐具雏形才能首次粗略的触知五尘,然后才能极少分、极少分的生起,对五尘的领受能力极差,所以少有苦乐受。然而五位差别之设立,将处胎前期含摄于正死位中,初出娘胎时方摄属出生位。依于此一期初次生起之生得心而观,始从最初生起与死亡入胎后之最终断灭期间,俱解脱之无学圣人会有如是五位境界出现:无想定、灭尽定、闷绝、眠熟、正死位等五位。凡夫众生则必无灭尽定位境界出现。意识不现起的分位,不超过此五位。若一般凡夫未修解脱道,则其一期之生得心──意识心,不现起之最大可能分位只有在闷绝、眠熟、正死位等三位。证得四禅者,若曾修解脱道而未断身见,则会出现无想定境界:以涅槃想而进入无想定中。
生于无想天者,其一期生死最长寿者为五百劫,然而多有中夭者。无想天人一生中之最初半劫与最终半劫亦有意识心现起,并非全然处于无意识心之分位中。《成唯识论》中乃就三界而言,生于无想天中之四百九十九劫,及色界、欲界中人入于无想定、灭尽定中,与欲界有情之极重睡眠(眠熟无梦)及闷绝位中,意识心都不现起。由于地狱中有情一日死数万次,其死乃是极苦而导致闷绝而死,故亦有正死位境界之意识不现起时;但因业力故,业风一吹便又活转而继续受苦,所以亦有正死位。
虽然无余涅槃位时七识心皆灭而永不现起,但是无余涅槃不属于三界中之任一界,而意识心之现行不能离于三界,所以若要论意识心断而不现起之分位,当以三界中之法而论之,导师所说无想定、灭尽定、闷绝、眠熟、正死位等五位,或者《成唯识论》所说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闷绝、眠熟五位,皆有其立论根据,学人于比较差别之余,应该要知道其中正理才是。譬如无为一法,有分为六无为者,有分为八无为、九无为、十一无为者,都是依不同的面向而作分位差别,随其所度有情之增上智慧而作更细微之分位,藉以提升随学菩萨之智慧,但不可因此就说某位菩萨所说法有误、或说他有漏失,因为法无定法,只要能利乐修学者之道业即可,只要不违背法界实相即可。否则,佛对二乘人只明说六识,而隐说七八识,不明说七八识,是否亦将成为有过失之法?所以学人都应该记住一点:法无定法。若作种种不同的说法,都是为人悉檀,学人不宜轻易评论之,以免遮障自己此世、后世、无量后世之道业。
问六、胜义根和扶尘根都为色法所摄,只是针对前五根而说;而意根乃是心法,故无所谓胜义、扶尘,对吗?
答:是的,您所说的没有错。意根确实是心法,除了本报曾于〈般若信箱〉(见《电子报》第16期〈般若信箱〉问九)答复的理由之外,此处再举一个理由,说明意根确实是心法──依无色界有情的存在,可以证明意根确实是心法,何以见得呢?因为无色界有情若没有意根,则必无意识与定境法尘的存在,则无色界有情势必成为已经灭尽十八界,则成为无余涅槃境界,无法再称之为三界中的有情。但是从经教中得知,确实有无色界有情的存在;从四禅来推断四空定的境界,其理论的正确,以及从实证者的证量来看,四空定的境界确实存在;而这些无色界的有情,仍然在六道众生、轮回生死的境界中,都没有能力入无余涅槃,可见他们还是有意根存在的,又因为无色界的有情都没有色身,由此可知,意根必非有色根。
问七、末学先前曾请问做梦的问题〔见《电子报》第12期〈般若信箱〉问九〕,〈般若信箱〉答复说:“梦境与发疯的境界,都是当事人意识心的现量,无所谓非量可言,因为都是真实带质境,都同样是由如来藏所出生的真实相分。”但末学还是有些疑惑在,因“现量”系如镜对物,量知现在之境,不分别计度;但在梦中有时还是会作判断,因此梦里也会趋吉避凶或选择某些方法以作一些事,此是否涉及“比量”?其次,譬如梦里的景观有时只是目前或数年前工作或居住环境之变形,但梦中的人却错误分别执取认定是为当时的环境,或睡觉时脚暴露在棉被外,梦见冰冷或与水相关的影像与行为而执以为真实境,这类情况不算“非量”吗?此外,八识规矩颂对意识的第一颂说:意识为“三性三量通三境”。似乎暗示独影(独头)意识也可以具有三量,如果独影意识只许有现量,那么因五后意识类同独影意识,是否只剩同缘意识与五俱意识才具足有三量?
答:您误会现量与比量的意思了!问题中所说的现量,仅是针对于五尘境而说,我们就只针对五尘境来作说明。但是所有的现量境界都是同样属于内相分的境界,从来都不是指外五尘的境界,因为有情从无始劫以来的世世七识心,从来都不曾接触过外五尘境,所以清醒时与外五尘境界接轨的境界是现量境界,梦中不与外五尘接轨的五尘境界也是现量境界。比量境界不单是梦中有,清醒位也一样有,不可说“清醒位就是现量境界,梦中就是比量境界。”但是比量境界只有意识才会有,其余七识都不会有比量境界,都是在现量境界上运作。
若要说五尘境之现量境,五俱意识缘于五识所缘之清醒位五尘境时,也是现量境,同样有分别拣择计度。梦境中,意识缘于如来藏现起之内相分五尘境,仍然由梦中独头意识如同于五俱意识位一样的领纳分别计度,只是梦境中未与现象界外五尘连接,所以五尘境的变化可以如同天马行空一般的快速变化,与清醒位不相同,这是因为梦境不与山河大地世界五尘连接的缘故,所以梦境中的意识其实仍然是如理作意去分别计度的,只是不知那是梦境罢了;如果知道那是梦境,意识就不会对恶境紧张,也不会对顺境贪乐。
如果清醒位的现实境界五尘,也会如同梦境一样快速变动的话,意识仍然会如同梦境中一样的应变,与梦境中意识的应变并无差别,所以意识在梦中的应变,也是依于梦境的现量相分而作应变,所以梦境也是意识心的现量境界,不是比量境界;所以梦中的独头意识的作意心行,其实仍然不可说是比量,也不可说是不如理作意;一般所谓的不如理作意,只是因为梦境中的意识不知道那是梦境而误以为真,所以才说是不如理作意;如果梦境中的五尘境界永远如同现实世界中一样“合理”的运行,则梦境中的意识当然也会如同清醒位一样的应变,所以从实修实证的人来看,不该说梦境中的意识是不如理作意的,但是从一般人所知的道理上面来看,才会说梦境意识是不如理作意的。
修行人了知梦境的虚妄,所以不随梦境而起善恶心行;在与外五尘连接的世间也一样,有修证的人视世界五尘犹如梦境而不受影响,但不论梦境与现实境界,对意识来讲,其实都是现量境界,都不是比量境界。不知不证这个道理的人,单靠意识心的思惟而想要了知这个道理,就会成为比量境界了。从这一点来说,学人当可更加证明意识心于梦中与清醒位所分别者确实都是内相分境,皆是自心如来藏所现之法。
若于即将睡醒的阶段,由于比较剧烈之触尘受到意根末那识之作意,意识于未现起相对应之身识了别的情况下,于梦境中所分别之该触尘现量境,当然就会配合梦境相分的快速变动而做出和清醒位时一样的分别而作应变。而所谓非量,纯粹是意识心虚妄想像构思而得,所以这三法是有所差别的。
问八、成佛以后仍要受报吗?末学从法鼓山的网站看到圣严法师对此问题做肯定的回答(见圣严法师所著之《学佛群疑》,www.francisleung.com/BuddhaSutra28.htm),但前后有些矛盾,因“受报”与“示现”是两回事。唯依过去熏习所得知见,后身菩萨于人间成佛时,其第八识的所有种子均已完全转为清净无漏,烦恼与所知障断尽,理应已完全偿还宿债,因此释迦牟尼佛在人间的九难只是一种示现,这能算是受报吗?亦即佛在人间所经历的灾难是刻意将“过去所造的因”故意延至成佛后“受报”,以告诉世人因果不爽之理(此为受报),或故意“改变某些人的见分、记忆或行为”使其对佛行恶,以示因果(此为示现),且 佛愿意承受之?若是前者,则成佛前并不须完全偿还业债,此与“佛已断尽二障”似有矛盾;如是后者,则这些对 佛行恶之人未来似不应为其谤佛或伤佛的行为受业。怎样的讲法才是对 佛在人间受九难的正确知见?不知经论中有无相关解释?
答:《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八:【尔时净无垢宝月王光菩萨摩诃萨言:“世尊!如来昔在毘兰多国,受毘兰若婆罗门请而食麦者,此事云何?”佛言:“善男子!我亦愍念后世众生故现是事,如来实知诸婆罗门居士等请而不供养,而受其请彼处安居。何以故?善男子!彼安居处有五百马,所有食麦施与众僧,令至三月。善男子!彼马悉是大菩萨也,宿殖德本而值恶友,造诸恶业,生畜生中。善男子!彼五百马有调马者,是日藏菩萨,以愿力故生在彼处。善男子!是日藏菩萨,劝五百马发菩提心,为令得脱故生彼处。善男子!以彼善调马主力故,彼五百马皆忆宿命,得菩提心,还得本心。善男子!如来愍念彼五百马故,受彼请,彼处安居;调马人麦与如来食,五百马麦诸弟子食。善男子!彼调马者以马音声调五百马,皆令忏悔劝其发心,复令彼马于佛法中,于三宝所起敬重心。善男子!过三月已,彼五百马舍身生于三十三天,彼在畜生尚得是利,如来尔时为彼说法,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善男子!彼处所有调五百马、防护马者,如来记彼:当得成就自调伏心缘觉之道。善男子!世间无有是可食物,如来食之而有不作微妙味者。善男子!假使如来食于土块瓦石等物,而无不〔退?〕微妙味食。善男子!如来所食皆作上味,无有世间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所食之物而可比者。何以故?以如来得味中上味,得食上味,得大丈夫诸相好等。善男子!汝今应当如是正取:如来所食悉微妙味,无有可比。善男子!阿难比丘怜愍我故而作是言:‘云何如来生转轮圣王家,舍王位出家而能食麦?’如来善知阿难心已,故与一麦,告言:‘阿难!汝当知之,此是何味。’阿难食已,生奇特心,即语我言:‘世尊!我生在王家、长养王家,而未曾得如是上味。’善男子!阿难比丘以彼食味,身心得安,七日不食。善男子!以是事故当知:如来无有业报,然彼居士婆罗门,请诸有德清净比丘不供养者,诸比丘等受请往彼,而不供养示现业报。善男子!汝应当观如来神力,彼婆罗门请佛及僧而不供养,如来记彼不堕恶道。善男子!共佛受请彼处安居五百比丘,于中乃有四十比丘,多有贪心,不能观察不净行故,若得称意微妙食者,悉皆退转;食马麦故不生欲心,过七日已得阿罗汉果。”】(CBETA, T11, no. 310, p. 156, b13-c27)
圣严法师所答者,乃是参考本缘部经文所说,但是圣严法师当年闭关专心阅读藏经时应已阅读过《大宝积经》,除非他的闭关期中所读的不是经藏,而是像某人所说的只是阅读他人的著作,那就不能称为读经的闭关,而是长期的休养生息以及增进佛法知识罢了!对于佛所说“愍念后世众生故现是事,如来实知诸婆罗门居士等请而不供养,而受其请、彼处安居”,以及“如来无有业报”,圣严法师既无法信受而说为受报,则其十信位之修行是否已经圆满,对三宝大信是否已经具足,令人不能不怀疑。
阿罗汉们已能在舍寿后永不受报,然而如来乃是福慧两足尊,业障、烦恼障、所知障皆已修除尽净,一切种子究竟清净了;佛的广大福德也圆满具足了,所以才会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等,如是福慧两足尊之佛身,何有受报之可言者?但为怜愍众生、教导众生故,示现此等业报,教导众生莫造恶业,也教导菩萨们:尽未来世都不入灭而世世受生行道时,果报都会现前的。菩萨们听了,就懂得畏惧因果,而不是像凡夫众生们一样只是畏惧果报而不畏惧造因;所以佛不是受报,而是示现,其余八种示现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佛授记说:不供养者不堕恶道。学人对于表相大师所说若有疑问,应当举示经中佛语,请彼表相大师再做正解,以免误导他人。因为错说佛法误导学人,是有因果的,将来不免受报的。
问九、佛在人间的“应化身”与佛菩萨的“千百亿化身”之化身的差别为何?《法华经》中,本师释迦牟尼佛言他在久远劫前即成佛,但为度化众生,已曾在多个世界降生示现成佛及说法。从文意上看,应化身似乎不是“同时存在”于各个世界中。若如此,则佛在各世界示现的应化身应伴随著无垢识,而非只是无垢识所流出而进入众生心中的相分,此讲法正确吗?
答:《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善男子等!唯一佛宝具三种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第一佛身有大断德,二空所显,一切诸佛悉皆平等;第二佛身有大智德,真常无漏,一切诸佛悉皆同意;第三佛身有大恩德,定通变现,一切诸佛悉皆同事。善男子!其自性身无始无终,离一切相绝诸戏论,周圆无际凝然常住。其受用身,有二种相:一自受用,二他受用。自受用身,三僧祇劫所修万行,利益安乐诸众生已,十地满心,运身直往色究竟天,出过三界,净妙国土坐无数量大宝莲华,而不可说海会菩萨前后围遶,以无垢缯系于顶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名为后报利益。
尔时菩萨入金刚定,断除一切微细所知诸烦恼障,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现报利益,是真报身,有始无终,寿命劫数无有限量。初成正觉穷未来际,诸根相好遍周法界,四智圆满;是真报身受用法乐,一、大圆镜智,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此智名为大圆镜智;依大悲故恒缘众生,依大智故常如法性,双观真俗无有间断,常能执持无漏根身,一切功德为所依止。二、平等性智,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他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众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转五种识得此智慧,能现一切种种化身,令诸众生成熟善业,以是因缘,名为成所作智。如是四智而为上首,具足八万四千智门,如是一切诸功德法,名为如来自受用身。诸善男子!二者如来他受用身,具足八万四千相好,居真净土说一乘法,令诸菩萨受用大乘微妙法乐;一切如来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于十种他受用身。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利益安乐无数众生。第二佛身坐千叶莲华,为二地菩萨说千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千佛世界,利益安乐无量众生。第三佛身坐万叶莲华,为三地菩萨说万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万佛国土,利益安乐无数众生。如是如来渐渐增长,乃至十地他受用身,坐不可说妙宝莲华,为十地菩萨说“不可说诸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不可说佛微妙国土,利益安乐不可宣说不可宣说无量无边种类众生,如是十身皆坐七宝菩提树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善男子!一一华叶各各为一三千世界,各有百亿妙高山王,及四大洲日月星辰,三界诸天无不具足,一一叶上诸赡部洲,有金刚座菩提树王,其百千万至不可说大小化佛,各于树下破魔军已,一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大小诸化佛身,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诸资粮及四善根诸菩萨等、二乘凡夫,随宜为说三乘妙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佛慧;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余众生说人天教,令得人天安乐妙果。诸如是等大小化佛,皆悉名为佛变化身。善男子!如是二种应化身佛,虽现灭度,而此佛身相续常住。】(CBETA, T03, no. 159, p. 298, b21-p. 299, a29)
所问之问题已可从此经中之经文得到解说,而 佛之无垢识乃是与在色究竟天宫之真报身、自受用身同处,《法华经》所说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说皆是相同之义理。
问十、〈般若信箱〉中所谈的问题应为多数学人共有的疑问,里面的答复也令人受益良多;同修会将来或许可仿效圣严法师的方式,将般若信箱中的问答依性质分类,编印成书籍或制成光盘流通以利益广大佛子。
答:这个建议已经有人提出,也得到导师的认同了。未来将视时节因缘,适当集结为净土篇、因果篇、般若篇、种智篇等等问答,以匡正诸多错误与迷信之观念,这是正觉同修会所乐于负担之责任。
问十一、贵报连续几期在〈般若信箱〉中说,萧老师的书籍在大陆出版的事情,看起来似乎困难重重;但是印顺法师、南怀谨居士……等人的书籍,不也在大陆顺利的出版了?贵会所说,难免使人怀疑是否有夸大和搏取同情之嫌?
答:大陆部分地方政府单位歧视佛教界,这是事实;因为大陆部分地方政府单位对于佛教人士之书籍,常以“境外佛法”为由加以种种阻挠,不依 国内 佛法书籍之一般审核标准,常常外加许多层次之审查,视同“国外人士”之书籍而向上层层提报审查。有时少数的省新闻出版局甚至会因为 平实老师是人士,就视同 国外 人士而把 平实老师的书籍选为特别选题,上送到国务院新闻出版署及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审批,才能获得准许出版;《禅──悟前与悟后》的出版,就是经过如此极为繁复的许多层级严格审查,并且劳动中央级宗教主管单位及中央级的新闻出版署等许多机关及官员的层层严格审核之后,才终于核准出版的。所以 平实老师的书籍,经由这种缘故,现在已是大陆中央政府机构认定许可的宗教书籍了。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辖下的宗教文化出版社,相较于川大出版社的大陆版《禅──悟前与悟后》一书的超过一年时间,可以算是以很短的时间而出版了大陆版的《真实如来藏、禅净圆融》二书,这是很令人鼓舞的。但是,不论川大出版社或宗教局的宗教文化出版社印出来的 平实老师的书籍,各单位的审核、印制……等,都很辛苦,都必须从实质上来加以检查研究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来;所以,川大出版的《禅──悟前与悟后》,历经时间超过一年;宗教文化出版社的出版,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完成;这三本书籍,从开始申请到出版流通为止,其过程之曲折与艰辛,只有各政府单位的主办人员与二大出版社的主事者才能知道,绝非大陆佛弟子们所能了知,更非地区佛弟子们所能了知;所以我们并非没有在努力,而是在藏密喇嘛和未悟言悟的大陆大法师们的多方抵制、阻止下,确实困难重重,希望大陆佛弟子们多多体谅。
在,从申请书号到印刷出版、书局上架流通,一般的流程大约只需25天即可全部完成,也都不须作任何说明、沟通,是完全自由出版、自由流通的。但在大陆则须超过一年的时间,从地方到中央,历经各个层次的严格审核以后,才能出版给大陆学人在书局请购到。只有在各省宗教局、各省新闻出版局,能认同 平实导师的正理,客观而不受各省佛协中的喇嘛与大法师们的影响的情形下,各省新闻出版局不因为这些人的影响而把 平实导师的书籍审核,提报为特别选题而移送中央单位审查,而是直接就准许出版时,才有可能缩短出版的时间;所以,在目前大陆的宗教环境下,我们以后再度于大陆地区出版 平实老师的其它书籍时,仍然将会遭遇到同一情况:被省新闻出版局提报为特别选题而移送中央主管机关特别加以实质审查。而我们的人力物力与时间都很有限,所以大陆广大学人对 萧老师局版书的获得,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将是困难重重。未来能否改变这种状况,端视大陆地方政府对佛教界所传佛法能否改变目前“境外佛法”的政策而定,以及能否摆脱邪淫邪教的密宗喇嘛和未悟言悟的大法师们对各省佛协的掌控而定,但这并不是我们正觉同修会所能决定或加以影响的,希望大陆神州的广大佛弟子,对我们能有多一点的耐心与包容。
此外,南怀瑾的书籍,因为他的法义和那些悟错了的大法师们一样,也和藏密喇嘛们一样,都是以意识心、离念灵知作为真如心,和大陆悟错了的大法师、喇嘛们并不冲突,决定不会剥夺他们“开悟圣者”的假身分,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名闻与利养,所以不会被大陆的大法师们向各省宗教局及新闻出版局阻挠出版;又因为南怀谨的书中也认同藏密,他并不知道藏密的所有法义都是以双身法的乐空双运为中心而修行的,也因为他认同双身法的乐空双运的觉知心为真如心,所以他从来不否定藏密的法义,他认同藏密的法义,所以,南老师的书籍在大陆印行与流通,就不会像我们一样的遭到藏密喇嘛们运用势力加以抵制。
至于印顺法师的书籍,本来是反传统、国佛教的;但是因为他以大量的著作,并以六、七十年的时间大力的弘扬,十年来又每年花几百万经费来举办印顺思想研讨会,公开的假藉学术界人士的声势来捧他,运用某些学术界的力量,塑造成佛学大师的表相,所以后来渐渐的没有人敢公开的反对他了;也因为他的书很难理解,因为他说的法义都很隐晦,又常常有前后自相矛盾的情况,但是别人指出这个现象时,他又狡辩说没有矛盾;而提出指正的人们,通常在般若正理上也没有证悟,不能直接在教义上破斥他;所以六、七十年来,一直都没有人能真正的理解他的思想,所以没有人能确实知道他的落处,尚不能与他对话,更何况能指出他的谬误所在?再经由他的门徒们努力弘传,经过六、七十年努力的流通他的著作,十几年来已经几乎打进全部的佛学院了(现在的各大佛学院已经针对这事而加以检讨和改变了)。
在大陆的情况也大约如此,所以他反而以否定中国传统佛教的本质,长期经营、摇身一变而成为现在中国传统佛教的代表了;所以他现在是以反传统佛教、国佛教的本质,而代表中国传统佛教了。但是这个事实,知道的人很少;即使知道了,也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出来指正;所以他的著作在大陆的出版与流通,当然也就没有问题了,这是他的徒众们历经几十年的努力才达到的成果。
但是 平实老师的著作,是要把历经六、七十年来才建立起来的错误的现状重新翻转回来,想让中国佛教再度回归到传统佛教来,大陆那些认同印顺法师邪见的大法师们当然会极力抵制。又因为 平实老师破斥了藏密的邪淫外道法,也在书中法义上面,间接的显示了那些未悟言悟的大陆大法师们的常见见,所以藏密喇嘛们与错悟了的大法师们一定会联合起来抵制,我们正法就变成四面为敌了。因为树敌极多,当然会受到那些既得利益的大法师与喇嘛们的合力抵制;在独力支撑的状况下,在大陆地区尚未开放宗教书籍出版自由的情况下,会受到喇嘛们与某些大法师们极力的不当抵制,当然很难顺利的在大陆出版与流通。在大陆地区的这种情况尚未改变以前,也只有请大陆地区的佛弟子们,多多体谅了!请大家多多祈求大陆神州出版自由的日子赶快来到,或者祈求因缘赶快成熟,使全部的省宗教局、省新闻出版局都能认同 平实老师救护学人的苦心吧!
答:佛于经中凡说到延寿者,皆是因于修福修慧而得者。例如《杂宝藏经》卷第四中说:【昔佛在世,于一长者子,年五六岁,相师占之,福德具足,唯有短寿命。将至外道六师所,望求长寿,瞋彼六师都无有能与长寿法;将至佛所,白佛言:“此子短寿,唯愿世尊,与其长寿。”佛言:“无有是法能与长寿。”重白佛言:“愿示方便。”佛时教言:“汝到城门下,见人出者,为之作礼,入者亦礼。”时有一鬼神,化作婆罗门身,欲来入城,小儿向礼。鬼咒愿言:“使汝长寿。”此鬼乃是杀小儿鬼,但鬼神之法,不得二语;以许长寿,更不得杀。以其如是谦忍恭敬,得延寿命。】(CBETA, T04, no. 203, p. 469, a24-b6)
又出家菩萨为在家父母求延寿,乃是自身于出家后,于佛道上之真修实证,以佛法之甘露转度在家父母去除三界贪爱之毒药,以脱离五阴苦宅,于佛道上也得因真修实证而延寿。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四所说:【复次善男子!世间所有一切舍宅,犹如杂毒甘味饮食。譬如长者唯有一子,聪慧利根,达迦楼罗秘密观门,能辩毒药善巧方便,父母恩怜爱念无比。时长者子为有事缘,往至廛肆未及归家,尔时父母与诸亲族,欢喜宴乐具设甘膳。时有怨家,密以毒药致饮食中,无人觉知,是时父母不知食中有杂毒药,遂令长幼服杂毒食。其子后来父母欢喜,所留饮食赐与其子,是时其子未须饮食,念迦楼罗秘密观门,便知食中有杂毒药;其子虽知父母服毒,而不为说误服毒药。所以者何?若觉服毒,更加闷乱;毒气速发,必令人死,即设方便白父母言:“我且不食如是饮食,暂往市中,郄来当食。何以故?我先买得无价宝珠,留在柜中而忘封闭。”于是父母闻说宝珠,生欢喜心、任子所往。子遂驰走诣医王家,求阿伽陀解毒妙药;既得此药,疾走还家,乳酥沙糖三昧合煎、和阿伽陀。作是药已,白父母言:“唯愿父母服是甘露,此是雪山阿伽陀药。所以者何?父母向来误服毒药,我所暂出,本为父母及诸人等,求得如是不死妙药。”于是父母及众人等,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服妙药吐诸毒气,便得不死、更延寿命。出家菩萨亦复如是,过去父母沈沦生死,现在父母不能出离;未来生死难可断尽,现在烦恼难可伏除。以是因缘,为度父母及诸众生,激发同体大慈悲心,求大菩提出家入道。】(CBETA, T03, no. 159, p. 308, b20-c19)由此经文之佛语开示,大德当可知所应对了。
问二、我在年轻未婚的时候(当时还未学佛),因女友怀孕,于是两人决定堕胎;事后心中一直很不安,且听说会有婚姻不顺、重病、短命之果报。几年前自己也离婚了,前妻(即女友)身体也非常不好,自己知道做了错事果报现前了,每日虽对堕掉的胎儿忏悔回向并吃素,但心中仍然很不安,又害怕会障碍学佛,想藉此亲身经历警惕世人,并恳请萧导师能慈悲开示是否有补救之道。
答:不论婚前或婚后之堕胎,只有一种情况会导致学佛上的障碍,那就是胎儿死后转入鬼道之中,但这种情况通常是很少的。因为胎儿尚未学习人间的种种法,尚未深刻的认识父母就已经死了,虽然在中阴阶段时会有小五通,但是因为被堕胎时是处于无知之状态中,对于为何遭受痛苦及夭折的原因,不能具足了知,只能在事后以小五通稍稍了知,所以纵使有怨恨之心,也不会很大,除非那个胎儿是从修罗道中舍报来投生的。一般而言,被堕胎之后转入中阴阶段时,他仍然会执著人间的五蕴身和五蕴的种种自性,纵使有瞋恨之心,也会急著再去寻觅适合的有缘父母而去投胎,只有瞋恨心很重的中阴有情,才会投入鬼道里面来报复;但是报复完了以后,还是得在鬼道中很长寿的生活,时间远超过人间的时间,所以他们通常会怀恨而重新入胎,所以父母被报复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后世相遇时,因为如来藏中所执持的种子现行了,就会有很多的纠葛产生,所以在堕胎以前,应当慎思谨行才是。至于您的遮障,可能是往世随信人言而作了谤法或者转传流言而谤贤圣的事,或者是往世伤害了许多的众生、吃了许多众生肉而产生的业果,所以不一定是因为此世堕胎的缘故而产生的不好果报。而堕胎的不好果报以及遮障道业的事情,通常是在后世缘熟时才会出生现行的。所以您的学法障碍,应该从别的方面去检讨及应对才是。
问三、比如说有一人已开悟明心(未眼见佛性),舍寿后不小心生到了天界。因天界的时间相对于地球很长,当这个人从天界再回到地球人间时,人间已过了末法时期的一万年,此时人间已没有佛法,那这个原来曾开悟明心的人,难道说需要长时间等到弥勒佛出世时才能再遇到佛法,才能再开悟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七次人天往返证解脱果亦不能实现。究竟如何,请亲教师慈悲开示。
答:《大智度论》说:【辟支佛有二种:一名独觉,二名因缘觉。……独觉者。是人今世成道,自觉不从他闻,是名独觉辟支迦佛。独觉辟支迦佛有二种:一本是学人在人中生,是时无佛,佛法灭,是须陀洹已满七生,不应第八生自得成道,是人不名佛,不名阿罗汉,名为小辟支迦佛,与阿罗汉无异,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阿罗汉者。大辟支佛亦于一百劫中,作功德增长智能,得三十二相分,或有三十一相,或三十、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于九种阿罗汉中,智慧利胜,于诸深法中总相别相能入,久修习定,常乐独处;如是相名为大辟支迦佛,以是为异。】(CBETA, T25, no. 1509, p. 191, b5-18)
以上论文,是就解脱果而说:若佛世时有初果人,此人经历至第七生,应该要满证解脱果、证有余涅槃了,可是在他的第七生,佛法已经在人间灭亡了,这个时候因为他前世所熏习的无漏法种已经成熟,即使他没有听闻佛法,仍然可以证得和阿罗汉一样的果位,但是若以最后一世来观察,他并没有老师,因此不称他是阿罗汉,而称他为“辟支佛”(辟支迦佛)。从这里可以知道,初果以上的修行人,即使不再有听闻佛法的机会,至迟七返人天,照样可以证有余涅槃(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初果人一定会知道该怎么修行,若有人主张“理悟与实修”是两回事,必是未见道者)。但是他已无法为人传授解脱道正法,因为那时人的根器已经不信受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了。
至于已明心而不退失的修行人,他们在解脱果方面,至少都有初果的证量,因此即使诞生于没有佛法的人间,仍然可以延续往世解脱道的修证。除此之外,能够明心的修行人,一定都发过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也一定都受过菩萨戒。由于有愿力和菩萨戒体的缘故,能够世世常得值遇诸佛菩萨,听闻大乘佛法,不可能出生在没有佛法的地方,除非另有愿力的因素。所以,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如果您仍然担心出生于没有佛法的地方,应当发愿“常随佛学”,这是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之一,只要您很坚定恳切的发了这个愿,并且常常记得它,由于有愿力和念力引导的缘故,必定能够生生世世,出生在有大乘佛法的国度。
问四、《真实如来藏》一书中有这样一段:
“复有不可知执受,譬如有人死已,或生人间或生鬼道,其意识对前世尸骨毫无所知,亦无执受。然有另一不可知执受之心,因前世尸骨所葬坟墓毁坏,为树根所侵,彼心便对前世之子孙起诸横逆,欲其尸骨受妥善处理。其前世子孙若未警觉处理,便继续施殃,直至尸骨获妥善处理为止。彼人以其不可知执受而对前世子孙施殃时,其意识对此完全无所觉知,名不可知执受。”请问:
1.如来藏既然离见闻觉知,从不作主,从不于六尘起心动念,而如来藏的“知”也只是了知七转识的心行,为何其不可知执受要“留恋”、“照顾”尸骨,且施殃于前世子孙?
2.现今之人死后多实行火化。当火化时,尸骨受到最严重的损坏,为何此时如来藏的不可知执受却并不施殃于前世子孙?
答:《成唯识论》中云:【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CBETA, T31, no. 1585, p. 10, a17-20)各各有情之阿赖耶识所变现现在与过去之有根身,皆为阿赖耶识之所缘,缘于有根身之行相极为微细难可了知,故称为不可知。阿赖耶识这样缘于有根身之行相,从无始以来皆不生起我见与我执,由于染污末那识以阿赖耶识之无漏有为功德法内执为我,此我执极为坚固难坏;因此,如果过去世仍为阿赖耶识所缘之尸骨受到外力严重毁坏,末那识之思心所即能够引起如来藏对于过去世之子孙以施殃而引其注意。这是由于染污末那识之我执烦恼所引起的,如来藏了知末那识之心行故,并非如来藏之不可知执受功能留恋尸骨。此种不可知执受的法,乃是相对于意识没有种智的缘故而说不可知,初地菩萨证得一分道种智以后,对于末那识遍缘一切法、默容一切法已有初分证知,因此对于地上菩萨而言,此不可知执受不全然为不可知。
尸骨火化的作业,如果子孙未经往生者同意而为之,则往生者仍然会生起瞋心;若经往生者同意而将尸骨火化以后,有根身四大之体性已经被火焚而完全转换,已与转入后世之阿赖耶识及意根不相应,末那识缘于阿赖耶识所缘之我执比较不能生起作用,因此往生以后尸骨火化对于子孙与自身都有好处。但是阿赖耶识心体别有微细运作,会使有情受诸苦乐,与意根之思心所无关,此非初地住地心菩萨之所能知,要满心之后才能知之,已实证故;谓阿赖耶识有其自身之五遍行心所,此等心所,会主动使所熏、所造业之种子流注,令有情受诸苦乐果报或净业果报,不须相待于意根之思心所等法来配合实现。而如来藏实现如是业报,以及对往世尚未坏尽之尸骨未受妥善照顾而对往世子孙施殃时,并非犹如七识心王之起心动念一般去作,并无五别境心所法的运作,也无贪瞋……等染污心所的运作,而是犹如明镜显现色尘像却不起分别一般去直接运作,这是藏识自身的功能差别,但这是已入地菩萨之随顺佛性境界方能了知的种智内容。
如是第八识心之五遍行运作,即是有情众生及三贤位菩萨第八识之不可知执受;诸地亦都有不可知执受,随其分证果位渐高而渐次减少藏识的不可知执受,直至佛地才断尽如是不可知执受。至于此等苦乐果报之转易,亦由阿赖耶识之五遍行心所而现行,但是想要转易它,却须由意根与意识之修行配合才能完成之,不是二地未满心前之意根与意识所能转易之,唯除证得犹如光影之现观,但这已是二地满心菩萨所知所证,非二地住地心菩萨之所能知。其中密意虽不能为人明说、隐说,也不许举例说明,但可以说明的是:这是阿赖耶识心体的自性,也是诸地菩萨随顺佛性的智慧功德所在,非十住、十行、十回向位眼见佛性菩萨所能臆想而知,至于二乘无学圣人欲知此法者,要待一大阿僧祇劫以后进入二地满心位时方知。
诸佛的八识心王一一都能与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等心所法相应者,其故亦皆在此,都在于具足证知阿赖耶识的一切种子(功能差别)所致,非等觉菩萨所能臆测,但由无生法忍智慧而能少分了知之;然而其中密意之丝毫,乃至等觉菩萨亦不敢加以略说,更非三贤菩萨思惟之所能知,是故行者不论是否已经明心、乃至见性,都不应以思惟方式企图了知,更不应因为思惟不得之故而轻易否定上位菩萨所说法,否则必障道业乃至引生重大后报。
问五、1.意识在五位断, 导师的书中此五位都有含正死位,而无想天含在无想定中,但为什么《成唯识论》中却无正死位?
2.意识不仅在五位断,在无余涅槃和处胎前期亦断,为什么不说七位断?
答:意识乃是一期分段生死之生得心,于入胎后四个月左右时,五根渐具雏形才能首次粗略的触知五尘,然后才能极少分、极少分的生起,对五尘的领受能力极差,所以少有苦乐受。然而五位差别之设立,将处胎前期含摄于正死位中,初出娘胎时方摄属出生位。依于此一期初次生起之生得心而观,始从最初生起与死亡入胎后之最终断灭期间,俱解脱之无学圣人会有如是五位境界出现:无想定、灭尽定、闷绝、眠熟、正死位等五位。凡夫众生则必无灭尽定位境界出现。意识不现起的分位,不超过此五位。若一般凡夫未修解脱道,则其一期之生得心──意识心,不现起之最大可能分位只有在闷绝、眠熟、正死位等三位。证得四禅者,若曾修解脱道而未断身见,则会出现无想定境界:以涅槃想而进入无想定中。
生于无想天者,其一期生死最长寿者为五百劫,然而多有中夭者。无想天人一生中之最初半劫与最终半劫亦有意识心现起,并非全然处于无意识心之分位中。《成唯识论》中乃就三界而言,生于无想天中之四百九十九劫,及色界、欲界中人入于无想定、灭尽定中,与欲界有情之极重睡眠(眠熟无梦)及闷绝位中,意识心都不现起。由于地狱中有情一日死数万次,其死乃是极苦而导致闷绝而死,故亦有正死位境界之意识不现起时;但因业力故,业风一吹便又活转而继续受苦,所以亦有正死位。
虽然无余涅槃位时七识心皆灭而永不现起,但是无余涅槃不属于三界中之任一界,而意识心之现行不能离于三界,所以若要论意识心断而不现起之分位,当以三界中之法而论之,导师所说无想定、灭尽定、闷绝、眠熟、正死位等五位,或者《成唯识论》所说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闷绝、眠熟五位,皆有其立论根据,学人于比较差别之余,应该要知道其中正理才是。譬如无为一法,有分为六无为者,有分为八无为、九无为、十一无为者,都是依不同的面向而作分位差别,随其所度有情之增上智慧而作更细微之分位,藉以提升随学菩萨之智慧,但不可因此就说某位菩萨所说法有误、或说他有漏失,因为法无定法,只要能利乐修学者之道业即可,只要不违背法界实相即可。否则,佛对二乘人只明说六识,而隐说七八识,不明说七八识,是否亦将成为有过失之法?所以学人都应该记住一点:法无定法。若作种种不同的说法,都是为人悉檀,学人不宜轻易评论之,以免遮障自己此世、后世、无量后世之道业。
问六、胜义根和扶尘根都为色法所摄,只是针对前五根而说;而意根乃是心法,故无所谓胜义、扶尘,对吗?
答:是的,您所说的没有错。意根确实是心法,除了本报曾于〈般若信箱〉(见《电子报》第16期〈般若信箱〉问九)答复的理由之外,此处再举一个理由,说明意根确实是心法──依无色界有情的存在,可以证明意根确实是心法,何以见得呢?因为无色界有情若没有意根,则必无意识与定境法尘的存在,则无色界有情势必成为已经灭尽十八界,则成为无余涅槃境界,无法再称之为三界中的有情。但是从经教中得知,确实有无色界有情的存在;从四禅来推断四空定的境界,其理论的正确,以及从实证者的证量来看,四空定的境界确实存在;而这些无色界的有情,仍然在六道众生、轮回生死的境界中,都没有能力入无余涅槃,可见他们还是有意根存在的,又因为无色界的有情都没有色身,由此可知,意根必非有色根。
问七、末学先前曾请问做梦的问题〔见《电子报》第12期〈般若信箱〉问九〕,〈般若信箱〉答复说:“梦境与发疯的境界,都是当事人意识心的现量,无所谓非量可言,因为都是真实带质境,都同样是由如来藏所出生的真实相分。”但末学还是有些疑惑在,因“现量”系如镜对物,量知现在之境,不分别计度;但在梦中有时还是会作判断,因此梦里也会趋吉避凶或选择某些方法以作一些事,此是否涉及“比量”?其次,譬如梦里的景观有时只是目前或数年前工作或居住环境之变形,但梦中的人却错误分别执取认定是为当时的环境,或睡觉时脚暴露在棉被外,梦见冰冷或与水相关的影像与行为而执以为真实境,这类情况不算“非量”吗?此外,八识规矩颂对意识的第一颂说:意识为“三性三量通三境”。似乎暗示独影(独头)意识也可以具有三量,如果独影意识只许有现量,那么因五后意识类同独影意识,是否只剩同缘意识与五俱意识才具足有三量?
答:您误会现量与比量的意思了!问题中所说的现量,仅是针对于五尘境而说,我们就只针对五尘境来作说明。但是所有的现量境界都是同样属于内相分的境界,从来都不是指外五尘的境界,因为有情从无始劫以来的世世七识心,从来都不曾接触过外五尘境,所以清醒时与外五尘境界接轨的境界是现量境界,梦中不与外五尘接轨的五尘境界也是现量境界。比量境界不单是梦中有,清醒位也一样有,不可说“清醒位就是现量境界,梦中就是比量境界。”但是比量境界只有意识才会有,其余七识都不会有比量境界,都是在现量境界上运作。
若要说五尘境之现量境,五俱意识缘于五识所缘之清醒位五尘境时,也是现量境,同样有分别拣择计度。梦境中,意识缘于如来藏现起之内相分五尘境,仍然由梦中独头意识如同于五俱意识位一样的领纳分别计度,只是梦境中未与现象界外五尘连接,所以五尘境的变化可以如同天马行空一般的快速变化,与清醒位不相同,这是因为梦境不与山河大地世界五尘连接的缘故,所以梦境中的意识其实仍然是如理作意去分别计度的,只是不知那是梦境罢了;如果知道那是梦境,意识就不会对恶境紧张,也不会对顺境贪乐。
如果清醒位的现实境界五尘,也会如同梦境一样快速变动的话,意识仍然会如同梦境中一样的应变,与梦境中意识的应变并无差别,所以意识在梦中的应变,也是依于梦境的现量相分而作应变,所以梦境也是意识心的现量境界,不是比量境界;所以梦中的独头意识的作意心行,其实仍然不可说是比量,也不可说是不如理作意;一般所谓的不如理作意,只是因为梦境中的意识不知道那是梦境而误以为真,所以才说是不如理作意;如果梦境中的五尘境界永远如同现实世界中一样“合理”的运行,则梦境中的意识当然也会如同清醒位一样的应变,所以从实修实证的人来看,不该说梦境中的意识是不如理作意的,但是从一般人所知的道理上面来看,才会说梦境意识是不如理作意的。
修行人了知梦境的虚妄,所以不随梦境而起善恶心行;在与外五尘连接的世间也一样,有修证的人视世界五尘犹如梦境而不受影响,但不论梦境与现实境界,对意识来讲,其实都是现量境界,都不是比量境界。不知不证这个道理的人,单靠意识心的思惟而想要了知这个道理,就会成为比量境界了。从这一点来说,学人当可更加证明意识心于梦中与清醒位所分别者确实都是内相分境,皆是自心如来藏所现之法。
若于即将睡醒的阶段,由于比较剧烈之触尘受到意根末那识之作意,意识于未现起相对应之身识了别的情况下,于梦境中所分别之该触尘现量境,当然就会配合梦境相分的快速变动而做出和清醒位时一样的分别而作应变。而所谓非量,纯粹是意识心虚妄想像构思而得,所以这三法是有所差别的。
问八、成佛以后仍要受报吗?末学从法鼓山的网站看到圣严法师对此问题做肯定的回答(见圣严法师所著之《学佛群疑》,www.francisleung.com/BuddhaSutra28.htm),但前后有些矛盾,因“受报”与“示现”是两回事。唯依过去熏习所得知见,后身菩萨于人间成佛时,其第八识的所有种子均已完全转为清净无漏,烦恼与所知障断尽,理应已完全偿还宿债,因此释迦牟尼佛在人间的九难只是一种示现,这能算是受报吗?亦即佛在人间所经历的灾难是刻意将“过去所造的因”故意延至成佛后“受报”,以告诉世人因果不爽之理(此为受报),或故意“改变某些人的见分、记忆或行为”使其对佛行恶,以示因果(此为示现),且 佛愿意承受之?若是前者,则成佛前并不须完全偿还业债,此与“佛已断尽二障”似有矛盾;如是后者,则这些对 佛行恶之人未来似不应为其谤佛或伤佛的行为受业。怎样的讲法才是对 佛在人间受九难的正确知见?不知经论中有无相关解释?
答:《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八:【尔时净无垢宝月王光菩萨摩诃萨言:“世尊!如来昔在毘兰多国,受毘兰若婆罗门请而食麦者,此事云何?”佛言:“善男子!我亦愍念后世众生故现是事,如来实知诸婆罗门居士等请而不供养,而受其请彼处安居。何以故?善男子!彼安居处有五百马,所有食麦施与众僧,令至三月。善男子!彼马悉是大菩萨也,宿殖德本而值恶友,造诸恶业,生畜生中。善男子!彼五百马有调马者,是日藏菩萨,以愿力故生在彼处。善男子!是日藏菩萨,劝五百马发菩提心,为令得脱故生彼处。善男子!以彼善调马主力故,彼五百马皆忆宿命,得菩提心,还得本心。善男子!如来愍念彼五百马故,受彼请,彼处安居;调马人麦与如来食,五百马麦诸弟子食。善男子!彼调马者以马音声调五百马,皆令忏悔劝其发心,复令彼马于佛法中,于三宝所起敬重心。善男子!过三月已,彼五百马舍身生于三十三天,彼在畜生尚得是利,如来尔时为彼说法,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善男子!彼处所有调五百马、防护马者,如来记彼:当得成就自调伏心缘觉之道。善男子!世间无有是可食物,如来食之而有不作微妙味者。善男子!假使如来食于土块瓦石等物,而无不〔退?〕微妙味食。善男子!如来所食皆作上味,无有世间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所食之物而可比者。何以故?以如来得味中上味,得食上味,得大丈夫诸相好等。善男子!汝今应当如是正取:如来所食悉微妙味,无有可比。善男子!阿难比丘怜愍我故而作是言:‘云何如来生转轮圣王家,舍王位出家而能食麦?’如来善知阿难心已,故与一麦,告言:‘阿难!汝当知之,此是何味。’阿难食已,生奇特心,即语我言:‘世尊!我生在王家、长养王家,而未曾得如是上味。’善男子!阿难比丘以彼食味,身心得安,七日不食。善男子!以是事故当知:如来无有业报,然彼居士婆罗门,请诸有德清净比丘不供养者,诸比丘等受请往彼,而不供养示现业报。善男子!汝应当观如来神力,彼婆罗门请佛及僧而不供养,如来记彼不堕恶道。善男子!共佛受请彼处安居五百比丘,于中乃有四十比丘,多有贪心,不能观察不净行故,若得称意微妙食者,悉皆退转;食马麦故不生欲心,过七日已得阿罗汉果。”】(CBETA, T11, no. 310, p. 156, b13-c27)
圣严法师所答者,乃是参考本缘部经文所说,但是圣严法师当年闭关专心阅读藏经时应已阅读过《大宝积经》,除非他的闭关期中所读的不是经藏,而是像某人所说的只是阅读他人的著作,那就不能称为读经的闭关,而是长期的休养生息以及增进佛法知识罢了!对于佛所说“愍念后世众生故现是事,如来实知诸婆罗门居士等请而不供养,而受其请、彼处安居”,以及“如来无有业报”,圣严法师既无法信受而说为受报,则其十信位之修行是否已经圆满,对三宝大信是否已经具足,令人不能不怀疑。
阿罗汉们已能在舍寿后永不受报,然而如来乃是福慧两足尊,业障、烦恼障、所知障皆已修除尽净,一切种子究竟清净了;佛的广大福德也圆满具足了,所以才会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等,如是福慧两足尊之佛身,何有受报之可言者?但为怜愍众生、教导众生故,示现此等业报,教导众生莫造恶业,也教导菩萨们:尽未来世都不入灭而世世受生行道时,果报都会现前的。菩萨们听了,就懂得畏惧因果,而不是像凡夫众生们一样只是畏惧果报而不畏惧造因;所以佛不是受报,而是示现,其余八种示现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佛授记说:不供养者不堕恶道。学人对于表相大师所说若有疑问,应当举示经中佛语,请彼表相大师再做正解,以免误导他人。因为错说佛法误导学人,是有因果的,将来不免受报的。
问九、佛在人间的“应化身”与佛菩萨的“千百亿化身”之化身的差别为何?《法华经》中,本师释迦牟尼佛言他在久远劫前即成佛,但为度化众生,已曾在多个世界降生示现成佛及说法。从文意上看,应化身似乎不是“同时存在”于各个世界中。若如此,则佛在各世界示现的应化身应伴随著无垢识,而非只是无垢识所流出而进入众生心中的相分,此讲法正确吗?
答:《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善男子等!唯一佛宝具三种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第一佛身有大断德,二空所显,一切诸佛悉皆平等;第二佛身有大智德,真常无漏,一切诸佛悉皆同意;第三佛身有大恩德,定通变现,一切诸佛悉皆同事。善男子!其自性身无始无终,离一切相绝诸戏论,周圆无际凝然常住。其受用身,有二种相:一自受用,二他受用。自受用身,三僧祇劫所修万行,利益安乐诸众生已,十地满心,运身直往色究竟天,出过三界,净妙国土坐无数量大宝莲华,而不可说海会菩萨前后围遶,以无垢缯系于顶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名为后报利益。
尔时菩萨入金刚定,断除一切微细所知诸烦恼障,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现报利益,是真报身,有始无终,寿命劫数无有限量。初成正觉穷未来际,诸根相好遍周法界,四智圆满;是真报身受用法乐,一、大圆镜智,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此智名为大圆镜智;依大悲故恒缘众生,依大智故常如法性,双观真俗无有间断,常能执持无漏根身,一切功德为所依止。二、平等性智,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他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众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转五种识得此智慧,能现一切种种化身,令诸众生成熟善业,以是因缘,名为成所作智。如是四智而为上首,具足八万四千智门,如是一切诸功德法,名为如来自受用身。诸善男子!二者如来他受用身,具足八万四千相好,居真净土说一乘法,令诸菩萨受用大乘微妙法乐;一切如来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于十种他受用身。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利益安乐无数众生。第二佛身坐千叶莲华,为二地菩萨说千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千佛世界,利益安乐无量众生。第三佛身坐万叶莲华,为三地菩萨说万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万佛国土,利益安乐无数众生。如是如来渐渐增长,乃至十地他受用身,坐不可说妙宝莲华,为十地菩萨说“不可说诸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不可说佛微妙国土,利益安乐不可宣说不可宣说无量无边种类众生,如是十身皆坐七宝菩提树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善男子!一一华叶各各为一三千世界,各有百亿妙高山王,及四大洲日月星辰,三界诸天无不具足,一一叶上诸赡部洲,有金刚座菩提树王,其百千万至不可说大小化佛,各于树下破魔军已,一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大小诸化佛身,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诸资粮及四善根诸菩萨等、二乘凡夫,随宜为说三乘妙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佛慧;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余众生说人天教,令得人天安乐妙果。诸如是等大小化佛,皆悉名为佛变化身。善男子!如是二种应化身佛,虽现灭度,而此佛身相续常住。】(CBETA, T03, no. 159, p. 298, b21-p. 299, a29)
所问之问题已可从此经中之经文得到解说,而 佛之无垢识乃是与在色究竟天宫之真报身、自受用身同处,《法华经》所说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说皆是相同之义理。
问十、〈般若信箱〉中所谈的问题应为多数学人共有的疑问,里面的答复也令人受益良多;同修会将来或许可仿效圣严法师的方式,将般若信箱中的问答依性质分类,编印成书籍或制成光盘流通以利益广大佛子。
答:这个建议已经有人提出,也得到导师的认同了。未来将视时节因缘,适当集结为净土篇、因果篇、般若篇、种智篇等等问答,以匡正诸多错误与迷信之观念,这是正觉同修会所乐于负担之责任。
问十一、贵报连续几期在〈般若信箱〉中说,萧老师的书籍在大陆出版的事情,看起来似乎困难重重;但是印顺法师、南怀谨居士……等人的书籍,不也在大陆顺利的出版了?贵会所说,难免使人怀疑是否有夸大和搏取同情之嫌?
答:大陆部分地方政府单位歧视佛教界,这是事实;因为大陆部分地方政府单位对于佛教人士之书籍,常以“境外佛法”为由加以种种阻挠,不依 国内 佛法书籍之一般审核标准,常常外加许多层次之审查,视同“国外人士”之书籍而向上层层提报审查。有时少数的省新闻出版局甚至会因为 平实老师是人士,就视同 国外 人士而把 平实老师的书籍选为特别选题,上送到国务院新闻出版署及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审批,才能获得准许出版;《禅──悟前与悟后》的出版,就是经过如此极为繁复的许多层级严格审查,并且劳动中央级宗教主管单位及中央级的新闻出版署等许多机关及官员的层层严格审核之后,才终于核准出版的。所以 平实老师的书籍,经由这种缘故,现在已是大陆中央政府机构认定许可的宗教书籍了。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辖下的宗教文化出版社,相较于川大出版社的大陆版《禅──悟前与悟后》一书的超过一年时间,可以算是以很短的时间而出版了大陆版的《真实如来藏、禅净圆融》二书,这是很令人鼓舞的。但是,不论川大出版社或宗教局的宗教文化出版社印出来的 平实老师的书籍,各单位的审核、印制……等,都很辛苦,都必须从实质上来加以检查研究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来;所以,川大出版的《禅──悟前与悟后》,历经时间超过一年;宗教文化出版社的出版,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完成;这三本书籍,从开始申请到出版流通为止,其过程之曲折与艰辛,只有各政府单位的主办人员与二大出版社的主事者才能知道,绝非大陆佛弟子们所能了知,更非地区佛弟子们所能了知;所以我们并非没有在努力,而是在藏密喇嘛和未悟言悟的大陆大法师们的多方抵制、阻止下,确实困难重重,希望大陆佛弟子们多多体谅。
在,从申请书号到印刷出版、书局上架流通,一般的流程大约只需25天即可全部完成,也都不须作任何说明、沟通,是完全自由出版、自由流通的。但在大陆则须超过一年的时间,从地方到中央,历经各个层次的严格审核以后,才能出版给大陆学人在书局请购到。只有在各省宗教局、各省新闻出版局,能认同 平实导师的正理,客观而不受各省佛协中的喇嘛与大法师们的影响的情形下,各省新闻出版局不因为这些人的影响而把 平实导师的书籍审核,提报为特别选题而移送中央单位审查,而是直接就准许出版时,才有可能缩短出版的时间;所以,在目前大陆的宗教环境下,我们以后再度于大陆地区出版 平实老师的其它书籍时,仍然将会遭遇到同一情况:被省新闻出版局提报为特别选题而移送中央主管机关特别加以实质审查。而我们的人力物力与时间都很有限,所以大陆广大学人对 萧老师局版书的获得,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将是困难重重。未来能否改变这种状况,端视大陆地方政府对佛教界所传佛法能否改变目前“境外佛法”的政策而定,以及能否摆脱邪淫邪教的密宗喇嘛和未悟言悟的大法师们对各省佛协的掌控而定,但这并不是我们正觉同修会所能决定或加以影响的,希望大陆神州的广大佛弟子,对我们能有多一点的耐心与包容。
此外,南怀瑾的书籍,因为他的法义和那些悟错了的大法师们一样,也和藏密喇嘛们一样,都是以意识心、离念灵知作为真如心,和大陆悟错了的大法师、喇嘛们并不冲突,决定不会剥夺他们“开悟圣者”的假身分,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名闻与利养,所以不会被大陆的大法师们向各省宗教局及新闻出版局阻挠出版;又因为南怀谨的书中也认同藏密,他并不知道藏密的所有法义都是以双身法的乐空双运为中心而修行的,也因为他认同双身法的乐空双运的觉知心为真如心,所以他从来不否定藏密的法义,他认同藏密的法义,所以,南老师的书籍在大陆印行与流通,就不会像我们一样的遭到藏密喇嘛们运用势力加以抵制。
至于印顺法师的书籍,本来是反传统、国佛教的;但是因为他以大量的著作,并以六、七十年的时间大力的弘扬,十年来又每年花几百万经费来举办印顺思想研讨会,公开的假藉学术界人士的声势来捧他,运用某些学术界的力量,塑造成佛学大师的表相,所以后来渐渐的没有人敢公开的反对他了;也因为他的书很难理解,因为他说的法义都很隐晦,又常常有前后自相矛盾的情况,但是别人指出这个现象时,他又狡辩说没有矛盾;而提出指正的人们,通常在般若正理上也没有证悟,不能直接在教义上破斥他;所以六、七十年来,一直都没有人能真正的理解他的思想,所以没有人能确实知道他的落处,尚不能与他对话,更何况能指出他的谬误所在?再经由他的门徒们努力弘传,经过六、七十年努力的流通他的著作,十几年来已经几乎打进全部的佛学院了(现在的各大佛学院已经针对这事而加以检讨和改变了)。
在大陆的情况也大约如此,所以他反而以否定中国传统佛教的本质,长期经营、摇身一变而成为现在中国传统佛教的代表了;所以他现在是以反传统佛教、国佛教的本质,而代表中国传统佛教了。但是这个事实,知道的人很少;即使知道了,也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出来指正;所以他的著作在大陆的出版与流通,当然也就没有问题了,这是他的徒众们历经几十年的努力才达到的成果。
但是 平实老师的著作,是要把历经六、七十年来才建立起来的错误的现状重新翻转回来,想让中国佛教再度回归到传统佛教来,大陆那些认同印顺法师邪见的大法师们当然会极力抵制。又因为 平实老师破斥了藏密的邪淫外道法,也在书中法义上面,间接的显示了那些未悟言悟的大陆大法师们的常见见,所以藏密喇嘛们与错悟了的大法师们一定会联合起来抵制,我们正法就变成四面为敌了。因为树敌极多,当然会受到那些既得利益的大法师与喇嘛们的合力抵制;在独力支撑的状况下,在大陆地区尚未开放宗教书籍出版自由的情况下,会受到喇嘛们与某些大法师们极力的不当抵制,当然很难顺利的在大陆出版与流通。在大陆地区的这种情况尚未改变以前,也只有请大陆地区的佛弟子们,多多体谅了!请大家多多祈求大陆神州出版自由的日子赶快来到,或者祈求因缘赶快成熟,使全部的省宗教局、省新闻出版局都能认同 平实老师救护学人的苦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