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看到你们这样批评他们(四大名山),我会害怕,他们也给社会带来安定,你们为何要如此?各人果报各人担,不是吗?
答:您会觉得害怕,恐怕还是因为担心他们的名闻利养受到伤害居多吧!相信您的深心之中应该是隐隐觉得 平实导师评论四大名山的确评论得很对,只是碍于情执,一时无法接受。
您认为 平实导师根据经论来评论四大名山,真会造成人心不安、社会动荡吗? 平实导师的评论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早在二○○○年《公案拈提》第四辑起,即已经开始举示诸方大师姓名及其开示,详细评论并举证,以显示他们的说法谬误,至今已四年有余,整个社会曾因为 平实导师的摧邪显正而带来任何不安吗?
况且, 平实导师的评论一向有凭有据,引经据典,纯在佛法上辨正,出发点是想要救他们远离邪见深坑,救他们于未来世能远离三涂(尤其是地狱)果报;也救那些被这些“名”师误导的广大四众弟子能走出迷雾,方不致于浪费生命,而可惜了今生有幸学佛一场,最重要的是:救他们远离大妄语的地狱业。只要 平实导师的作为能发生作用,大多数学佛者都能走向正确的学佛之道,“心净则国土净”,国家社会只有更安定,人心只会更祥和,又怎么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呢?如果说这样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那一定是法义错误而又不肯改正的大师们,故意鼓动而造成的;如果他们懂得依经论真义自我检讨,肯实事求是,又怎有可能会造成社会或佛教界的动荡不安呢?
又诚如您所说:“各人有各人的果报。”错说佛法、误导众生是极严重的事,他们之所以受到正确的评论,也是他们自己的果报呀!比起误导众生、错说佛法的后世其它果报来说,这还是最轻微的呢!菩萨从大悲中生,若眼见披僧伽服的法师高座说法,所说尽是佛门外道法、常见外道法,所传尽是误导众生的邪法,岂能眼不见为净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继续让他误导众生、破坏佛法?
《佛藏经》说,久远劫以前曾经有一群人故意破坏佛法,这些人死后堕入地狱,经过长劫纯苦业报之后,渐次转生至人间;可是因为前世破法业习的缘故,当他们开始学佛以后,没多久便又因为破法而再度堕入地狱。这些人就这样陷入恶性循环,一直到 释迦牟尼佛的时候,他们仍然改不掉破法的业习,不断的继续出入地狱,受大苦报。您如果知道谤法的果报有这么可怕,就会了解我们破邪显正、救护众生的苦衷了。
维护正法、救护众生乃是身为佛子的我们,所不能推卸的责任,为了续佛慧命、传佛心灯,我们还会继续担负起这个重责大任,将这个大家都不愿承担的重任一肩挑起来,为救广大众生而努力。我们也相信,更多的佛子证悟,会使得整个社会将更安定、更祥和。
本报请问您:您希望自己是被误导的人呢?或者希望自己是不被误导的人呢?请您从这一观点出发,来想一想 平实导师指正四大名山误导众生的真相吧!最后再请问您:身为佛弟子,只为了求佛教界的和谐,是否就可以把三乘佛法根本的如来藏妙义,用常见外道法的意识觉知心来取代呢?当您知道这个真相时,您是否仍然会同意大法师们用常见外道的意识生灭法来取代如来藏第八识正法呢?我们认为:您心中其实也不会同意这样的想法。您说是不是呢?
问二、惟觉法师开示(明心见性),要先看开示的对象、地点,他是随机应教,对新学菩萨说浅显易懂之法,对久学菩萨则较为深入,请你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没有觉知心,如果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微妙甚深法,如何用于生活上?
答:不论是浅显易懂、或微妙深入之法,都不能违背 世尊所开示的正理而说,古来真悟的大德、善知识,虽然都会视根器而观机逗教,但也都不能偏离 世尊所开示的正理。佛法的开示一定要非常小心,因为若错说佛法,未来果报不可思议。至于有没有断章取义,您可以详细比对 平实导师的评论之后,再下结论,切忌人云亦云。
相信您一定很熟悉惟觉法师,知道他常对四众开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即是真心;例如 1999 年 2 月 5 日出刊的《灵泉杂志》第 36 期 37 页:“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处处作主,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就是这个:听法这个、说法这个。这就是顿法。”(转引自 平实导师著《宗门血脉》 350 页)他这个说法是在讲解实相法,显然不是“随机应教”所说的“浅显易懂之法”。如果坚持这是“随机应教”的“浅显易懂之法”,也仍然不该公然违背圣教;可是我们知道,经中常有这样的金句:“一切诸法无觉无观,无觉无观是名心性”、“法离见闻觉知”、“不知是菩提”,古时证悟的禅师也有:“老僧不在明白里”的说法;惟觉法师的说法与圣教及真悟祖师之证量均不相符,如何可说是真悟之人?
况且《心经》中也提到真心不生不灭,而清楚明白的心在熟睡时却是断灭的,这是很容易验证的事实,也是医学上的常识。清楚明白的心既然会断灭,惟觉法师却说它是真心,这不是很离谱吗?这个开示明明是在说实相心,又怎可以掩耳盗铃的说是“随机应教,对新学菩萨说浅显易懂”的佛法?
清楚明白的心,是意识;能作主的心,是末那识的体性,佛法中说为审、思量;二者均不是第八识如来藏。可是惟觉法师却将二者合称为真心,由此可知惟觉法师从来就不解真心,更不能知真心何在了!不知不解真心,如何称得上明心?更遑论见性了!没有明心、没有见性之人,又如何开示明心见性的法门? 平实导师有一段简短而精要的开示,提供给您,读后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实相心;而觉知心、离念灵知一定是生灭心:
【般若实相之证悟,唯有亲证如来藏而现观其真如法性,方属真悟,余者皆非真悟。今时诸方大师悉以离念灵知心作为真如心而谓为悟,即违常识认知;谓离念灵知意识心夜夜断灭故,是现实生活中即可体验之常识故,亦是医学界共同认知之常识故。佛法中亦谓离念灵知心从因缘生,于闷绝、正死位、灭尽定、无想定中亦如是,悉必断灭故。离念灵知心必须因与缘具足,方能出生:因者谓第八识如来藏心体及其含藏之意识觉知心种子,缘者谓意根、法尘、五色根作为俱有依。此一因三缘,若缺其一,意识离念灵知心即不能出生于人间,即无法有知觉性现行,何况继续存在与运作?若离念灵知意识心或离念灵知心之知觉性,可认作证悟标的之实相心、可认作真如心者,则应实相有五:离念灵知意识心、意根、法尘、色身五根、如来藏。则大违法界真如心绝待不二之理。若所生之意识心可以认定为实相心,则意识心所依缘之意根等三法,以及能生意识心之最终心如来藏,当然更属实相!则是实相有五,大违圣教与诸贤圣之理证!亦违禅宗诸祖及当今一切真悟者之实证!知此,则开悟证圣之标的,可以知之矣!稍有世间智之学人 ,闻此即当知所检择也!】
如果没有了觉知心,固然无法过正常的生活,也无法在佛法上精进修行。可是在觉知心以外,还有另一个不生不灭、不能了知六尘相的心,也在同时运作,我们才有办法生存下去,我们的觉知心才可能继续现行与运作,这却是惟觉法师与一般众生所不知道的事实。从惟觉法师的开示看来,他根本不明白这个心体的运作,而是将觉知心误为真心,这正是四阿含诸经中所说的我见未断的凡夫。若照他的开示精进修行,根本不可能找到真实心,也无法证得实相心如来藏,永远都堕在凡夫我见当中,连声闻初果都证不到,更不可能出离三界轮回。
惟觉法师将能知能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妄心当作是真心、不生灭心、真如、佛性,如此错会佛法,不论他如何地深入浅出,如何地随机应教,都将是隔靴搔痒,与真心无关,而且严重的误导了众生同堕大妄语业中。如此的开示佛法有何甚深微妙可言?不但不深,恐怕还真是不妙,未来世难免误导众生和“以常见法取代佛法”之恶业果报!因此奉劝您切莫将此能知能觉、清楚明白、处处作主的妄心当成真心,也请您发发慈悲心,把这个道理说给惟觉法师知道,救救他的大妄语、误导众生的地狱业吧!因为阿含里面有说:妄说佛法者即是谤佛。那可真是不该随便违犯的!
问三、你们说“眼见佛性”是用父母所生的眼来看见佛性,但眼对尘,那佛性是生灭法了?
答:正如明心者以意识心触证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一般,不能以意识对法尘时,因为法尘是生灭法而妄谓如来藏阿赖耶识亦是生灭法;故不能以佛性为肉眼可见即妄加推论为生灭法。此中道理唯证乃知,如不能依善知识教导,如实如法修学、参究,乃至一念相应亲自验证,再多言说均如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不如来本会参加共修,学习无相念佛及看话头功夫,真参实证,以生灭的意识心去找到不生灭的真心如来藏阿赖耶识,乃至以父母所生眼去看到自他有情之佛性,较为实际。
眼见佛性的境界,连明心的人都无法臆测,何况是尚未明心的人呢?我们再怎么说明,对您永远都是没有用的。虽然如此,但您既然问了,就很简单的答复如下。
您的说法,犯了逻辑上的大错误:“眼对尘,那佛性是生灭法了”,这就是把能与所混为一谭,成为能、所不分的人。譬如医生为病人治病,您不能说“医生因为是专门替病人治病的,所以医生也和病人一样的有病。”同理,眼见佛性,是生灭的眼根亲见不生灭性的佛性,不能说“眼等于佛性”,也不能说:“眼是虚妄的,所以眼所见的佛性就和虚妄性的眼根一样是生灭法,就跟著变成虚妄法”。如同明心也是一样的道理:意识觉知心是生灭虚妄的,但是意识觉知心却可以证得不生灭、不虚妄的真如心: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以您的逻辑来看,就应该这样的解释:觉知心明心以后,因为真心如来藏是不生灭法的缘故,所以夜夜断灭的觉知心意识也一定会变成不生灭性的真心。或者应该这样解释:生灭性的意识心证得不生灭性的真如心以后,不生灭的真如心就会变成生灭的妄心。您想一想:您的说法有没有问题?
关于眼见佛性的事,修证很困难;本会到现在为止,也不过只有十来人而已;许多已明心多年的人,到现在都还无法亲证这个眼见佛性境界;何况您尚未明心,当然更无法知道。我们再怎么说,真正明心而未见性的人,听了都一定会产生多多少少的误会,何况未明心的人?所以再为您讲上三天三夜,也不可能对您有帮助,您也将永远都会产生误会。不如把见性应有的条件奉告,让您有一天修足了见性的条件以后,可以获得见性的功德:第一、需有大福德,第二、须具备很好的看话头动中定力,第三、须有很好的慧力(不是指努力研究佛学所得到的聪明知识)。如果不想前来修学而又想更了解的话,建议您阅读本会《眼见佛性》一书,书中已说得很多了!这里就不浪费篇幅重说了。
问四、平实大德著《无相念佛》第 12 页第 7 行至第 13 页第 6 行,因查不到大正藏经集部第 2 卷所列举诸经文,可否告知或分别列出其系出自何经卷目或品 ?
答:导师于此六段经文举示之前已有说明出处:“限于篇幅,仅举佛藏经(大正藏、经集部第二卷)所载部分经文为例,可窥一斑。”
经查,此六段皆出自《佛藏经》之〈念佛品第二〉及〈念法品第三〉。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CBETA )”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之“中华电子佛典线上藏经阁”中的“经文检索”功能,即可查到此经所属之“ CBETA 经录”为“经集部类”,“大正部别”为“经集部二”。 导师所引经文即出自此《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五册 No.653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所译之《佛藏经》卷上(奉入龙华经一名选择诸法)。
书中第一段:“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念无分别即是念佛。”系出自〈念佛品第二〉 T15n0653_p0785a25 ;
第二段:“复次,见诸法实相……是名念佛。”系出自〈念佛品第二〉 T15n0653_p0785b01 ;
第三段:“舍利弗!是念佛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系出自〈念佛品第二〉 T15n0653_p0785b04 ;
第四段:“不可以色念佛……是真念佛。”系出自〈念佛品第二〉 T15n0653_p0785b06 ;
第五段:“念佛名为破善不善一切觉观……无觉无观名为清净念佛。”系出自〈念法品第三〉 T15n0653_p0785b19 ;
第六段:“汝念佛时莫取小想……是名真实念佛。”系出自〈念法品第三〉 T15n0653_p0785c07 。
问五、除了举办年度皈依法会外,是否还可以请每个道场都定期礼请法师传授三皈、五戒和菩萨戒,以利益和方便学人修行?
是否可以请每个道场都定期(如月十五、三十)举办诵戒和布萨法会,以利益和方便学人修行?
是否可以都请每个道场逢佛菩萨圣诞等纪念日、六斋日、周日等礼请法师传授八关斋戒,以利益和方便学人修行?
答:您的建议很好,我们会在近期内研究是否采行。
问六、最近读萧老师的书,读出了一个令末学百思不解的问题。意识、意根都是阿赖耶识幻化出来的东西,刚生出来的瞬间就灭坏了,马上由“下一念”接任。前五识、思考判定的意识,以及对每件事情下决定的意根,里面通通没有我,那么末学实在是想不出来:这样还有什么修行的理由呢?成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让不断生灭的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从污染的水流变成干净的水流吗?十八界里面没有任何常住的“我”可以成佛、成阿罗汉,那么修行还有何意义呢?
这个问题末学曾经于“成佛之道”网站讨论版上请教过,但是版上的师兄说末学堕入了断灭见,执著“兔无角”见,但是末学自以为自己相信阿赖耶识的存在,也可以判定“没有阿赖耶识,意根、意识就不能存在、变化”。对于“一切法空只是表相,并非不生不灭的真正般若;有阿赖耶识与五阴不一不异,彼为真实般若,为实义菩萨所证”也是相信的,自己实在看不大出来自己“断”在哪里(虽然世界上没有一个外道认为自己是外道的)。
能不能请《正觉电子报》解说一下:中道(声闻中道或是真正的中道)和末学所知所见(六识空,意根空,众生为空,阿罗汉空,无我成阿罗汉……)差别在哪里呢?
答:知见本身没有办法令人发起上求佛果的心,否则众生就不需要经过多劫闻熏佛法,才能发起菩提心。菩萨发菩提心的因缘有许多种,如《优婆塞戒经》〈发菩提心品第二〉中所说:【善生言:“世尊!众生云何发菩提心?”“善男子!为二事故发菩提心:一者增长寿命,二者增长财物。复有二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姓,二者为断众生罪苦烦恼。复有二事:一者自观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不得利益;二者虽有无量恒沙诸佛,悉皆不能度脱我身,我当自度。复有二事:一者作诸善业,二者作已不失。复有二事:一者为胜一切人天果报,二者为胜一切二乘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为求菩提之道受大苦恼,二者为得无量大利益事。复有二事:一者过去未来恒沙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观菩提是可得法,是故发心。复有二事:一者观六住人虽有转心、犹胜一切声闻缘觉,二者勤心求索无上果故。复有二事:一者欲令一切众生悉得解脱,二者欲令众生解脱、胜外道等所得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不舍一切众生,二者舍离一切烦恼。复有二事:一者为断众生现在苦恼,二者为遮众生未来苦恼。复有二事:一者为断智能障碍,二者为断众生身障。”】
发起菩提心是一件难能可贵之事,发起菩提心之后,若能不退初心,更是极其稀有难得。众生所以不能成佛,主要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不曾听闻过佛法,而是因为他们不想修行、不想成佛。若能发起真切的菩提心,自然会有善知识的因缘,让他很快就证得第一义谛,成为不退转的菩萨。
如果一条牛不饿,我们没办法强迫它吃草。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不觉得修行、成佛是必要的事,别人也没有办法强迫他修行。简单的说,您所以不能发起菩提心(不觉得成佛是一件必要的事),问题并不在知见错误,而是熏习佛法的时间还不够长。
虽然说十八界中没有常住的我,但是第八识心体则是不生不灭的,依于这个第八识心体,才能说有六凡四圣十法界。如果说成佛没有意义,那您继续当一个凡夫流转生死,难道就有意义?
众生不能证得解脱果,不能成为阿罗汉,都是因为不能断我见所致;您希望有“我”可以成为阿罗汉、成佛,那就是您无法成为阿罗汉、成为佛的症结所在。回忆一下您所读过的《金刚经》吧:【“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众生总是想要以觉知心、作主心的自我进入无余涅槃无境界的境界中,但是觉知心、作主心永远都只能住在三界法中,无法住在无余涅槃境界中的,所以 佛在阿含期中宣示:灭尽十八界的我以后(觉知心、作主心都灭尽了),才算是取证无余涅槃。阿罗汉就是断了对于十八界的执著,所以才肯死时灭掉十八界全部的自己,才能取证无余涅槃;所以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其实是没有十八界中的任何一界我进入涅槃的。阿罗汉在人间未死以前,被称为阿罗汉,就是因为断了十八界我的所有自我执著,现观十八界法都是虚妄法,暂时而有,没有不生灭的自我存在,实证无我,才能称为阿罗汉。他们心中如果起了“我是阿罗汉”的想法,那就是落入我见之中了,就不能称为阿罗汉了,上面所举《金刚经》的经文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您想成为阿罗汉,那就是我见未断; 佛是超越阿罗汉的解脱果境界的,所以 佛心中绝不会这样想:“我是佛。”只是度众生方便施设时,才会说“我是佛”。如果执著有一个断了我执的我继续存在于无余涅槃中,那也是兔无角的见解;如果认定一切法缘起性空,认定这个见解才是正法,那也是兔无角;因为一切法缘起性空的见解,是从牛有角的观察而出生的相对法,所以也是兔无角。这些谬见,在真正明心的人之中是不会有的,所以建议您到本会禅净双修班来共修,只要能经常听闻正确的佛法,与会中道心真切的人相处,久而久之,您也会觉得修行是必要的,而发起您的菩萨种性;经过长时间的正法熏习,正知见就可以发起,就不会再有这种问题。
问七、《六祖坛经》里提到六祖曾说:“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这个内容与经中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否有冲突?
答:吾人见闻觉知之六识心,从来不曾接触外尘境,唯在胜义根头脑中触受如来藏藉扶尘根摄取外五尘而变现如外尘境一样之内相分五尘境,及并随五尘而生之法尘。所以见闻觉知心所触知的风吹旛动,无不只在如来藏所变现内相分上作了别,以此缘故,六祖说:“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至于六祖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偈,犹在听闻五祖为其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之自性前,尚未触证真如实相心,与诵前偈时之背景条件不同,自无比较评断之必要。
此外,六祖这话,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从二乘解脱道的法上来看:如果觉知心不动,又怎会有风动、旛动的事相存在呢?在一切种智中也这样说:因为觉知心的现起,所以才会有六尘境界的领受;如果觉知心不现起,就不可能有六尘境界的种种领受,所以在一切种智中说觉知心的能见、能闻……乃至能知觉性,都是显境名言。这是从二乘法所知的六识心的自性上面,而依大乘一切种智的真实来说。从大乘法中来说:如果没有真心如来藏的动心运作,根本就不可能会有风动、旛动、心动的事相存在。一定是有真心利用五色根摄取外境,然后显现了内相分的六尘境界,才会有风动、旛动、觉知心动的现象出现,所以当然是心动,不是风动也不是旛动。
六祖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话,是在五祖为他解说《金刚经》而证悟之前所说的话,仍然落在缘起性空的见解之中,都还没有证到金刚心如来藏;他证得金刚心如来藏的清净而又能生万法的自性,是在五祖为他开示《金刚经》以后才证得的,所以这两句偈并不是证悟后所说的话,不值得取来研究或解说;因为这两句话不可能让人证悟金刚心如来藏的,只能让人理解到万法缘起性空的道理而已,所以也谈不到冲突与否的问题。
问八、尝听亲教师言:“第七末那识为无量寿佛,因为它无始以来与真心阿赖耶识互为依存,同生同死。”朋友询问末学,并指出如下依据:《心经密意》第十页末段末行写:“意根也是由祂所生出来”;《心经密意》第七十九页写:“入无余涅槃时,意根必已灭除”。此质疑令末学语之为塞!末学的疑问为:意根既是被阿赖耶所生,有所生必有所灭,也证明在灭了十八法界以后,入无余涅槃时,意根必灭除。既然如此第七末那识又何德何能称为“无量寿佛”?是方便说吗?恳请慈悲解答。
答:定性声闻、辟支佛入无余涅槃,是消灭末那识唯一的方法;除此之外的一切有情,乃至究竟佛,均有末那识相续不断。虽然祂本身念念生灭,不能自在,要依如来藏才能存在;但在三界万法当中,也只有祂才能长生不死,虽然祂不是真的不生不灭,但是相对于其它现象界的法,祂的功德与作用是很突出的,因此可以将祂喻为“无量寿佛”,以帮助听者了解末那识的体性;听者若执言取义,就失去譬喻的意义了。
如果从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层次上面来说,第七识可以解释为无量寿佛:自性弥陀即是第八识无垢识,第七识即是众生可以面见的无量寿佛。因为如果不是第七识的作意,就不可能会有阿弥陀佛为诸菩萨说法、接引众生;而阿弥陀佛的第八识是绝不会示现给众生看得见的,只有证悟了的人才能看得见,所以不能示现给一般众生看见。必须有佛的第七识起意,才可能会有阿弥陀佛的金色身示现和为众生说法;所以从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层次而说第七识是无量寿佛。然说光有第八无垢识、第七末那识,也无法为一般众生说法,所以得要有第六识的心行运作,才能为众生说法,所以就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层次上说第六识是阿弥陀佛。而且,必须由第六识化现到各世界接引有缘众生,所以从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层次上,说第六识即是阿弥陀佛。但这是纯从唯心净土的层次上来说,不能把它混同到现象界的层次中来说。又因为诸佛不同于二乘声闻圣者,都是永远不入灭的住在无住处涅槃境界中,所以诸佛菩萨的第七识是永远不灭的,除非所有众生都成佛了,都入无余涅槃了,否则是永远不灭除第七识的。所以诸佛菩萨与二乘声闻缘觉的灰身泯智大不相同,所以阿含中说:无色是二乘,解脱色 是佛。我们也可以引申出来说:无心是二乘,解脱心是佛。就是这个道理。
问九、习俗中有烧纸钱给鬼道众生的作法,有的是已往生的亲属托梦要烧纸钱,也有的人是主动烧纸钱给往生的冤亲债主,可是经中似乎没有烧纸钱一法。请问,这是此处鬼道众生的习性吗?烧纸钱他们能得受用吗?
答:民间烧纸钱之习俗,源于古印度事火外道烧诸物以供火神;藏密习之,于修息增怀诛四法之前须作火供,焚烧诸物以供诸“佛菩萨”及诸“天众”(其实都是鬼神、罗刹、夜叉等);藉彼焚烧诸物为供,而由诸鬼神为密宗行者成办诸事,是名外护摩。继而流传至中国,演变为烧纸钱,或将日常用品如衣物、梳理器具等画在纸上再烧之,以供养鬼道众生。所以烧纸钱的起源,其实可以远推到天竺密宗,再远推到事火外道。密宗的护摩法,其实不离事火外道的法;事火外道认为可以藉焚烧而由火神将物品转变为鬼道众生所需要的物资,所以就有燃火守护不灭而得功德生天的想法;渐渐的演变成护摩法,就有将芝麻、食物、物品焚烧来供养“佛菩萨”的火供之法,这是经中 佛所禁止的。但是,正因为鬼道众生的世界是与我们人间世界重叠的,他们所需的物资,也不是离人间世界的;如果有人为他们焚化物资让他们取得,饿鬼道中生活的窘困就会有明显的改善,所以往生到鬼道的祖先就会托梦给子孙,希望为他们焚烧纸钱、纸屋、纸婢……等等,就是借著火神的力量转化给他们。
佛教并不否定神、鬼的存在,只是认为他们都是有为生灭法,都同样是众生,所以不承认他们是可归依的对象;但是神与鬼的世间能,我们并不否定;因此我们并不否定火神的有为功德。在中国,最早是有人焚烧符箓咒文,让鬼神得到利益;接著就有人想到可以焚烧往生咒给鬼道众生或神祇,让他们得到利益;二十年前往生的台北县树林镇的慧三老和尚,生前与死后都是这样作的。纸钱的由来,则是由于中国发明制纸方法以后的事了;后来就演变成多样化的纸钱了:天公金、寿金、刈金、银纸、四方金、更衣(经衣)、往生咒……。就这样不断的演化,现在也有人印出冥界的新台币与美元了。可以想见的是:鬼道众生看见人间有什么,他们如果有因缘的话,就会希望子孙也焚化一些给他们享用,所以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冥界使用的纸钱出现在人间流通。
问十、已开悟明心但未眼见佛性者,舍寿后在中阴身时,能否知自己是已明心之人,能否知眼所见之境无非是自己如来藏所现之内相分,耳所闻之声亦是自己如来藏所显之内相分?
答:此世意识于舍寿后,因为往生投胎而永远断灭,不能去到未来世;未来世是由如来藏与意根假藉来世的色身五根为缘,而重新生起的另一个全新的意识觉知心,所以不能与此世连接,所以才会有隔阴之迷。但是投胎前中阴身中的意识乃由舍寿前之意识连接而来,犹如人睡著后或闷绝后醒来,因为意识前后种子流注之等无间缘,仍能忆知舍寿前明心之见地及熏习体验之记忆。所以不论是否已经明心开悟,死后中阴身里的意识觉知心,都是缘于此世的五阴为缘而出生的,所以都会与此世所造的一切善恶净业相应,所以也都会记得此世所造、所学、所修的种种事与法,所以此世所修学的法义,都仍然会继续在中阴身阶段现前;所以隔阴之迷,只有隔阴之后才会有迷,中阴身的意识觉知心既由此世的五阴为缘而生的,当然就没有隔阴之迷,也就不会遗忘此世所修学的佛法智能。既然如此,当然也会记得生前所修学和观察到的内外相分的智能。
问十一:我是大陆地区的读者,我们想要请阅萧平实老师的正智出版社书籍非常的困难。萧老师的书为什么不在祖国出版?为什么对祖国佛子们只流通结缘性质的法义辨正书籍?这一点让我们觉得萧老师似乎是偏心的,似乎不怎么重视祖国的学佛人,难免使人心中有一些难过。不知贵会能否设法帮助我们取得萧老师的正智出版社书籍?因为在祖国想要买都买不到。
答:对宗教类书籍,和一般书籍一样,都不加以审核、管制,实行完全的言论自由;申请书号时也只是为了让图书馆日后典藏方便,以及世界各国查询的方便而核发的,由政府委托国家图书馆免费代为发给书号,都不须经过审核;而且政府有义务经由国家图书馆发给国际书号,不能以任何理由不发给国际书号。在,如果不想让图书馆典藏的话,也可以不申请书号就直接出版流通,政府仍不得干预。但大陆的书号申请,除了必须缴费,也不像以传真方式申请就可以免费取得书号,由国家图书馆传真书号给出版社,就可以直接出版。而且大陆官方对于宗教类书籍,都须先经过各省佛协与省宗教局、省新闻出版局的审批,重重的审核以后才能取得大陆地方政府核发的书号(并非国际书号),才能在大陆出版。
但此事并非在大陆出书的严重阻碍,而是因为审批过程中,各省宗教局通由“懂得”佛法的外人或省佛协人员来审核之后,提供是否准予出版的意见;然而审阅者通常是尚未证悟的凡夫,如果审阅者对 平实导师心有不服而随便提出反对意见,就无法取得核准书号。特别是委由省佛协审阅及提供意见时,又遇到该省佛协之审阅法师是未悟言悟者,或是信受藏密邪法者,通常会对 平实导师的著作采取抵制的作法,就会提出负面的看法,省宗教局就不便核准印行,如此一来,省新闻出版局就不发给书号。书号无法取得,就无法在大陆印行。这是目前我们在大陆印制 平实导师的书籍时所遇到的瓶颈。因此大陆目前仍然只能有未悟言悟者的书籍,以及藏密邪淫法门的外道法书籍,继续大量流通、继续严重的误导大陆佛子;我们只能说大陆佛子们修证了义法的因缘,目前仍然困难重重,修学究竟了义正法的因缘仍然难以成熟,也只好请大家多多谅解了!
答:您会觉得害怕,恐怕还是因为担心他们的名闻利养受到伤害居多吧!相信您的深心之中应该是隐隐觉得 平实导师评论四大名山的确评论得很对,只是碍于情执,一时无法接受。
您认为 平实导师根据经论来评论四大名山,真会造成人心不安、社会动荡吗? 平实导师的评论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早在二○○○年《公案拈提》第四辑起,即已经开始举示诸方大师姓名及其开示,详细评论并举证,以显示他们的说法谬误,至今已四年有余,整个社会曾因为 平实导师的摧邪显正而带来任何不安吗?
况且, 平实导师的评论一向有凭有据,引经据典,纯在佛法上辨正,出发点是想要救他们远离邪见深坑,救他们于未来世能远离三涂(尤其是地狱)果报;也救那些被这些“名”师误导的广大四众弟子能走出迷雾,方不致于浪费生命,而可惜了今生有幸学佛一场,最重要的是:救他们远离大妄语的地狱业。只要 平实导师的作为能发生作用,大多数学佛者都能走向正确的学佛之道,“心净则国土净”,国家社会只有更安定,人心只会更祥和,又怎么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呢?如果说这样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那一定是法义错误而又不肯改正的大师们,故意鼓动而造成的;如果他们懂得依经论真义自我检讨,肯实事求是,又怎有可能会造成社会或佛教界的动荡不安呢?
又诚如您所说:“各人有各人的果报。”错说佛法、误导众生是极严重的事,他们之所以受到正确的评论,也是他们自己的果报呀!比起误导众生、错说佛法的后世其它果报来说,这还是最轻微的呢!菩萨从大悲中生,若眼见披僧伽服的法师高座说法,所说尽是佛门外道法、常见外道法,所传尽是误导众生的邪法,岂能眼不见为净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继续让他误导众生、破坏佛法?
《佛藏经》说,久远劫以前曾经有一群人故意破坏佛法,这些人死后堕入地狱,经过长劫纯苦业报之后,渐次转生至人间;可是因为前世破法业习的缘故,当他们开始学佛以后,没多久便又因为破法而再度堕入地狱。这些人就这样陷入恶性循环,一直到 释迦牟尼佛的时候,他们仍然改不掉破法的业习,不断的继续出入地狱,受大苦报。您如果知道谤法的果报有这么可怕,就会了解我们破邪显正、救护众生的苦衷了。
维护正法、救护众生乃是身为佛子的我们,所不能推卸的责任,为了续佛慧命、传佛心灯,我们还会继续担负起这个重责大任,将这个大家都不愿承担的重任一肩挑起来,为救广大众生而努力。我们也相信,更多的佛子证悟,会使得整个社会将更安定、更祥和。
本报请问您:您希望自己是被误导的人呢?或者希望自己是不被误导的人呢?请您从这一观点出发,来想一想 平实导师指正四大名山误导众生的真相吧!最后再请问您:身为佛弟子,只为了求佛教界的和谐,是否就可以把三乘佛法根本的如来藏妙义,用常见外道法的意识觉知心来取代呢?当您知道这个真相时,您是否仍然会同意大法师们用常见外道的意识生灭法来取代如来藏第八识正法呢?我们认为:您心中其实也不会同意这样的想法。您说是不是呢?
问二、惟觉法师开示(明心见性),要先看开示的对象、地点,他是随机应教,对新学菩萨说浅显易懂之法,对久学菩萨则较为深入,请你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没有觉知心,如果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微妙甚深法,如何用于生活上?
答:不论是浅显易懂、或微妙深入之法,都不能违背 世尊所开示的正理而说,古来真悟的大德、善知识,虽然都会视根器而观机逗教,但也都不能偏离 世尊所开示的正理。佛法的开示一定要非常小心,因为若错说佛法,未来果报不可思议。至于有没有断章取义,您可以详细比对 平实导师的评论之后,再下结论,切忌人云亦云。
相信您一定很熟悉惟觉法师,知道他常对四众开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即是真心;例如 1999 年 2 月 5 日出刊的《灵泉杂志》第 36 期 37 页:“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处处作主,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就是这个:听法这个、说法这个。这就是顿法。”(转引自 平实导师著《宗门血脉》 350 页)他这个说法是在讲解实相法,显然不是“随机应教”所说的“浅显易懂之法”。如果坚持这是“随机应教”的“浅显易懂之法”,也仍然不该公然违背圣教;可是我们知道,经中常有这样的金句:“一切诸法无觉无观,无觉无观是名心性”、“法离见闻觉知”、“不知是菩提”,古时证悟的禅师也有:“老僧不在明白里”的说法;惟觉法师的说法与圣教及真悟祖师之证量均不相符,如何可说是真悟之人?
况且《心经》中也提到真心不生不灭,而清楚明白的心在熟睡时却是断灭的,这是很容易验证的事实,也是医学上的常识。清楚明白的心既然会断灭,惟觉法师却说它是真心,这不是很离谱吗?这个开示明明是在说实相心,又怎可以掩耳盗铃的说是“随机应教,对新学菩萨说浅显易懂”的佛法?
清楚明白的心,是意识;能作主的心,是末那识的体性,佛法中说为审、思量;二者均不是第八识如来藏。可是惟觉法师却将二者合称为真心,由此可知惟觉法师从来就不解真心,更不能知真心何在了!不知不解真心,如何称得上明心?更遑论见性了!没有明心、没有见性之人,又如何开示明心见性的法门? 平实导师有一段简短而精要的开示,提供给您,读后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实相心;而觉知心、离念灵知一定是生灭心:
【般若实相之证悟,唯有亲证如来藏而现观其真如法性,方属真悟,余者皆非真悟。今时诸方大师悉以离念灵知心作为真如心而谓为悟,即违常识认知;谓离念灵知意识心夜夜断灭故,是现实生活中即可体验之常识故,亦是医学界共同认知之常识故。佛法中亦谓离念灵知心从因缘生,于闷绝、正死位、灭尽定、无想定中亦如是,悉必断灭故。离念灵知心必须因与缘具足,方能出生:因者谓第八识如来藏心体及其含藏之意识觉知心种子,缘者谓意根、法尘、五色根作为俱有依。此一因三缘,若缺其一,意识离念灵知心即不能出生于人间,即无法有知觉性现行,何况继续存在与运作?若离念灵知意识心或离念灵知心之知觉性,可认作证悟标的之实相心、可认作真如心者,则应实相有五:离念灵知意识心、意根、法尘、色身五根、如来藏。则大违法界真如心绝待不二之理。若所生之意识心可以认定为实相心,则意识心所依缘之意根等三法,以及能生意识心之最终心如来藏,当然更属实相!则是实相有五,大违圣教与诸贤圣之理证!亦违禅宗诸祖及当今一切真悟者之实证!知此,则开悟证圣之标的,可以知之矣!稍有世间智之学人 ,闻此即当知所检择也!】
如果没有了觉知心,固然无法过正常的生活,也无法在佛法上精进修行。可是在觉知心以外,还有另一个不生不灭、不能了知六尘相的心,也在同时运作,我们才有办法生存下去,我们的觉知心才可能继续现行与运作,这却是惟觉法师与一般众生所不知道的事实。从惟觉法师的开示看来,他根本不明白这个心体的运作,而是将觉知心误为真心,这正是四阿含诸经中所说的我见未断的凡夫。若照他的开示精进修行,根本不可能找到真实心,也无法证得实相心如来藏,永远都堕在凡夫我见当中,连声闻初果都证不到,更不可能出离三界轮回。
惟觉法师将能知能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妄心当作是真心、不生灭心、真如、佛性,如此错会佛法,不论他如何地深入浅出,如何地随机应教,都将是隔靴搔痒,与真心无关,而且严重的误导了众生同堕大妄语业中。如此的开示佛法有何甚深微妙可言?不但不深,恐怕还真是不妙,未来世难免误导众生和“以常见法取代佛法”之恶业果报!因此奉劝您切莫将此能知能觉、清楚明白、处处作主的妄心当成真心,也请您发发慈悲心,把这个道理说给惟觉法师知道,救救他的大妄语、误导众生的地狱业吧!因为阿含里面有说:妄说佛法者即是谤佛。那可真是不该随便违犯的!
问三、你们说“眼见佛性”是用父母所生的眼来看见佛性,但眼对尘,那佛性是生灭法了?
答:正如明心者以意识心触证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一般,不能以意识对法尘时,因为法尘是生灭法而妄谓如来藏阿赖耶识亦是生灭法;故不能以佛性为肉眼可见即妄加推论为生灭法。此中道理唯证乃知,如不能依善知识教导,如实如法修学、参究,乃至一念相应亲自验证,再多言说均如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不如来本会参加共修,学习无相念佛及看话头功夫,真参实证,以生灭的意识心去找到不生灭的真心如来藏阿赖耶识,乃至以父母所生眼去看到自他有情之佛性,较为实际。
眼见佛性的境界,连明心的人都无法臆测,何况是尚未明心的人呢?我们再怎么说明,对您永远都是没有用的。虽然如此,但您既然问了,就很简单的答复如下。
您的说法,犯了逻辑上的大错误:“眼对尘,那佛性是生灭法了”,这就是把能与所混为一谭,成为能、所不分的人。譬如医生为病人治病,您不能说“医生因为是专门替病人治病的,所以医生也和病人一样的有病。”同理,眼见佛性,是生灭的眼根亲见不生灭性的佛性,不能说“眼等于佛性”,也不能说:“眼是虚妄的,所以眼所见的佛性就和虚妄性的眼根一样是生灭法,就跟著变成虚妄法”。如同明心也是一样的道理:意识觉知心是生灭虚妄的,但是意识觉知心却可以证得不生灭、不虚妄的真如心: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以您的逻辑来看,就应该这样的解释:觉知心明心以后,因为真心如来藏是不生灭法的缘故,所以夜夜断灭的觉知心意识也一定会变成不生灭性的真心。或者应该这样解释:生灭性的意识心证得不生灭性的真如心以后,不生灭的真如心就会变成生灭的妄心。您想一想:您的说法有没有问题?
关于眼见佛性的事,修证很困难;本会到现在为止,也不过只有十来人而已;许多已明心多年的人,到现在都还无法亲证这个眼见佛性境界;何况您尚未明心,当然更无法知道。我们再怎么说,真正明心而未见性的人,听了都一定会产生多多少少的误会,何况未明心的人?所以再为您讲上三天三夜,也不可能对您有帮助,您也将永远都会产生误会。不如把见性应有的条件奉告,让您有一天修足了见性的条件以后,可以获得见性的功德:第一、需有大福德,第二、须具备很好的看话头动中定力,第三、须有很好的慧力(不是指努力研究佛学所得到的聪明知识)。如果不想前来修学而又想更了解的话,建议您阅读本会《眼见佛性》一书,书中已说得很多了!这里就不浪费篇幅重说了。
问四、平实大德著《无相念佛》第 12 页第 7 行至第 13 页第 6 行,因查不到大正藏经集部第 2 卷所列举诸经文,可否告知或分别列出其系出自何经卷目或品 ?
答:导师于此六段经文举示之前已有说明出处:“限于篇幅,仅举佛藏经(大正藏、经集部第二卷)所载部分经文为例,可窥一斑。”
经查,此六段皆出自《佛藏经》之〈念佛品第二〉及〈念法品第三〉。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CBETA )”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之“中华电子佛典线上藏经阁”中的“经文检索”功能,即可查到此经所属之“ CBETA 经录”为“经集部类”,“大正部别”为“经集部二”。 导师所引经文即出自此《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五册 No.653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所译之《佛藏经》卷上(奉入龙华经一名选择诸法)。
书中第一段:“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念无分别即是念佛。”系出自〈念佛品第二〉 T15n0653_p0785a25 ;
第二段:“复次,见诸法实相……是名念佛。”系出自〈念佛品第二〉 T15n0653_p0785b01 ;
第三段:“舍利弗!是念佛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系出自〈念佛品第二〉 T15n0653_p0785b04 ;
第四段:“不可以色念佛……是真念佛。”系出自〈念佛品第二〉 T15n0653_p0785b06 ;
第五段:“念佛名为破善不善一切觉观……无觉无观名为清净念佛。”系出自〈念法品第三〉 T15n0653_p0785b19 ;
第六段:“汝念佛时莫取小想……是名真实念佛。”系出自〈念法品第三〉 T15n0653_p0785c07 。
问五、除了举办年度皈依法会外,是否还可以请每个道场都定期礼请法师传授三皈、五戒和菩萨戒,以利益和方便学人修行?
是否可以请每个道场都定期(如月十五、三十)举办诵戒和布萨法会,以利益和方便学人修行?
是否可以都请每个道场逢佛菩萨圣诞等纪念日、六斋日、周日等礼请法师传授八关斋戒,以利益和方便学人修行?
答:您的建议很好,我们会在近期内研究是否采行。
问六、最近读萧老师的书,读出了一个令末学百思不解的问题。意识、意根都是阿赖耶识幻化出来的东西,刚生出来的瞬间就灭坏了,马上由“下一念”接任。前五识、思考判定的意识,以及对每件事情下决定的意根,里面通通没有我,那么末学实在是想不出来:这样还有什么修行的理由呢?成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让不断生灭的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从污染的水流变成干净的水流吗?十八界里面没有任何常住的“我”可以成佛、成阿罗汉,那么修行还有何意义呢?
这个问题末学曾经于“成佛之道”网站讨论版上请教过,但是版上的师兄说末学堕入了断灭见,执著“兔无角”见,但是末学自以为自己相信阿赖耶识的存在,也可以判定“没有阿赖耶识,意根、意识就不能存在、变化”。对于“一切法空只是表相,并非不生不灭的真正般若;有阿赖耶识与五阴不一不异,彼为真实般若,为实义菩萨所证”也是相信的,自己实在看不大出来自己“断”在哪里(虽然世界上没有一个外道认为自己是外道的)。
能不能请《正觉电子报》解说一下:中道(声闻中道或是真正的中道)和末学所知所见(六识空,意根空,众生为空,阿罗汉空,无我成阿罗汉……)差别在哪里呢?
答:知见本身没有办法令人发起上求佛果的心,否则众生就不需要经过多劫闻熏佛法,才能发起菩提心。菩萨发菩提心的因缘有许多种,如《优婆塞戒经》〈发菩提心品第二〉中所说:【善生言:“世尊!众生云何发菩提心?”“善男子!为二事故发菩提心:一者增长寿命,二者增长财物。复有二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姓,二者为断众生罪苦烦恼。复有二事:一者自观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不得利益;二者虽有无量恒沙诸佛,悉皆不能度脱我身,我当自度。复有二事:一者作诸善业,二者作已不失。复有二事:一者为胜一切人天果报,二者为胜一切二乘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为求菩提之道受大苦恼,二者为得无量大利益事。复有二事:一者过去未来恒沙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观菩提是可得法,是故发心。复有二事:一者观六住人虽有转心、犹胜一切声闻缘觉,二者勤心求索无上果故。复有二事:一者欲令一切众生悉得解脱,二者欲令众生解脱、胜外道等所得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不舍一切众生,二者舍离一切烦恼。复有二事:一者为断众生现在苦恼,二者为遮众生未来苦恼。复有二事:一者为断智能障碍,二者为断众生身障。”】
发起菩提心是一件难能可贵之事,发起菩提心之后,若能不退初心,更是极其稀有难得。众生所以不能成佛,主要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不曾听闻过佛法,而是因为他们不想修行、不想成佛。若能发起真切的菩提心,自然会有善知识的因缘,让他很快就证得第一义谛,成为不退转的菩萨。
如果一条牛不饿,我们没办法强迫它吃草。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不觉得修行、成佛是必要的事,别人也没有办法强迫他修行。简单的说,您所以不能发起菩提心(不觉得成佛是一件必要的事),问题并不在知见错误,而是熏习佛法的时间还不够长。
虽然说十八界中没有常住的我,但是第八识心体则是不生不灭的,依于这个第八识心体,才能说有六凡四圣十法界。如果说成佛没有意义,那您继续当一个凡夫流转生死,难道就有意义?
众生不能证得解脱果,不能成为阿罗汉,都是因为不能断我见所致;您希望有“我”可以成为阿罗汉、成佛,那就是您无法成为阿罗汉、成为佛的症结所在。回忆一下您所读过的《金刚经》吧:【“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众生总是想要以觉知心、作主心的自我进入无余涅槃无境界的境界中,但是觉知心、作主心永远都只能住在三界法中,无法住在无余涅槃境界中的,所以 佛在阿含期中宣示:灭尽十八界的我以后(觉知心、作主心都灭尽了),才算是取证无余涅槃。阿罗汉就是断了对于十八界的执著,所以才肯死时灭掉十八界全部的自己,才能取证无余涅槃;所以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其实是没有十八界中的任何一界我进入涅槃的。阿罗汉在人间未死以前,被称为阿罗汉,就是因为断了十八界我的所有自我执著,现观十八界法都是虚妄法,暂时而有,没有不生灭的自我存在,实证无我,才能称为阿罗汉。他们心中如果起了“我是阿罗汉”的想法,那就是落入我见之中了,就不能称为阿罗汉了,上面所举《金刚经》的经文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您想成为阿罗汉,那就是我见未断; 佛是超越阿罗汉的解脱果境界的,所以 佛心中绝不会这样想:“我是佛。”只是度众生方便施设时,才会说“我是佛”。如果执著有一个断了我执的我继续存在于无余涅槃中,那也是兔无角的见解;如果认定一切法缘起性空,认定这个见解才是正法,那也是兔无角;因为一切法缘起性空的见解,是从牛有角的观察而出生的相对法,所以也是兔无角。这些谬见,在真正明心的人之中是不会有的,所以建议您到本会禅净双修班来共修,只要能经常听闻正确的佛法,与会中道心真切的人相处,久而久之,您也会觉得修行是必要的,而发起您的菩萨种性;经过长时间的正法熏习,正知见就可以发起,就不会再有这种问题。
问七、《六祖坛经》里提到六祖曾说:“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这个内容与经中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否有冲突?
答:吾人见闻觉知之六识心,从来不曾接触外尘境,唯在胜义根头脑中触受如来藏藉扶尘根摄取外五尘而变现如外尘境一样之内相分五尘境,及并随五尘而生之法尘。所以见闻觉知心所触知的风吹旛动,无不只在如来藏所变现内相分上作了别,以此缘故,六祖说:“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至于六祖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偈,犹在听闻五祖为其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之自性前,尚未触证真如实相心,与诵前偈时之背景条件不同,自无比较评断之必要。
此外,六祖这话,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从二乘解脱道的法上来看:如果觉知心不动,又怎会有风动、旛动的事相存在呢?在一切种智中也这样说:因为觉知心的现起,所以才会有六尘境界的领受;如果觉知心不现起,就不可能有六尘境界的种种领受,所以在一切种智中说觉知心的能见、能闻……乃至能知觉性,都是显境名言。这是从二乘法所知的六识心的自性上面,而依大乘一切种智的真实来说。从大乘法中来说:如果没有真心如来藏的动心运作,根本就不可能会有风动、旛动、心动的事相存在。一定是有真心利用五色根摄取外境,然后显现了内相分的六尘境界,才会有风动、旛动、觉知心动的现象出现,所以当然是心动,不是风动也不是旛动。
六祖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话,是在五祖为他解说《金刚经》而证悟之前所说的话,仍然落在缘起性空的见解之中,都还没有证到金刚心如来藏;他证得金刚心如来藏的清净而又能生万法的自性,是在五祖为他开示《金刚经》以后才证得的,所以这两句偈并不是证悟后所说的话,不值得取来研究或解说;因为这两句话不可能让人证悟金刚心如来藏的,只能让人理解到万法缘起性空的道理而已,所以也谈不到冲突与否的问题。
问八、尝听亲教师言:“第七末那识为无量寿佛,因为它无始以来与真心阿赖耶识互为依存,同生同死。”朋友询问末学,并指出如下依据:《心经密意》第十页末段末行写:“意根也是由祂所生出来”;《心经密意》第七十九页写:“入无余涅槃时,意根必已灭除”。此质疑令末学语之为塞!末学的疑问为:意根既是被阿赖耶所生,有所生必有所灭,也证明在灭了十八法界以后,入无余涅槃时,意根必灭除。既然如此第七末那识又何德何能称为“无量寿佛”?是方便说吗?恳请慈悲解答。
答:定性声闻、辟支佛入无余涅槃,是消灭末那识唯一的方法;除此之外的一切有情,乃至究竟佛,均有末那识相续不断。虽然祂本身念念生灭,不能自在,要依如来藏才能存在;但在三界万法当中,也只有祂才能长生不死,虽然祂不是真的不生不灭,但是相对于其它现象界的法,祂的功德与作用是很突出的,因此可以将祂喻为“无量寿佛”,以帮助听者了解末那识的体性;听者若执言取义,就失去譬喻的意义了。
如果从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层次上面来说,第七识可以解释为无量寿佛:自性弥陀即是第八识无垢识,第七识即是众生可以面见的无量寿佛。因为如果不是第七识的作意,就不可能会有阿弥陀佛为诸菩萨说法、接引众生;而阿弥陀佛的第八识是绝不会示现给众生看得见的,只有证悟了的人才能看得见,所以不能示现给一般众生看见。必须有佛的第七识起意,才可能会有阿弥陀佛的金色身示现和为众生说法;所以从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层次而说第七识是无量寿佛。然说光有第八无垢识、第七末那识,也无法为一般众生说法,所以得要有第六识的心行运作,才能为众生说法,所以就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层次上说第六识是阿弥陀佛。而且,必须由第六识化现到各世界接引有缘众生,所以从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层次上,说第六识即是阿弥陀佛。但这是纯从唯心净土的层次上来说,不能把它混同到现象界的层次中来说。又因为诸佛不同于二乘声闻圣者,都是永远不入灭的住在无住处涅槃境界中,所以诸佛菩萨的第七识是永远不灭的,除非所有众生都成佛了,都入无余涅槃了,否则是永远不灭除第七识的。所以诸佛菩萨与二乘声闻缘觉的灰身泯智大不相同,所以阿含中说:无色是二乘,解脱色 是佛。我们也可以引申出来说:无心是二乘,解脱心是佛。就是这个道理。
问九、习俗中有烧纸钱给鬼道众生的作法,有的是已往生的亲属托梦要烧纸钱,也有的人是主动烧纸钱给往生的冤亲债主,可是经中似乎没有烧纸钱一法。请问,这是此处鬼道众生的习性吗?烧纸钱他们能得受用吗?
答:民间烧纸钱之习俗,源于古印度事火外道烧诸物以供火神;藏密习之,于修息增怀诛四法之前须作火供,焚烧诸物以供诸“佛菩萨”及诸“天众”(其实都是鬼神、罗刹、夜叉等);藉彼焚烧诸物为供,而由诸鬼神为密宗行者成办诸事,是名外护摩。继而流传至中国,演变为烧纸钱,或将日常用品如衣物、梳理器具等画在纸上再烧之,以供养鬼道众生。所以烧纸钱的起源,其实可以远推到天竺密宗,再远推到事火外道。密宗的护摩法,其实不离事火外道的法;事火外道认为可以藉焚烧而由火神将物品转变为鬼道众生所需要的物资,所以就有燃火守护不灭而得功德生天的想法;渐渐的演变成护摩法,就有将芝麻、食物、物品焚烧来供养“佛菩萨”的火供之法,这是经中 佛所禁止的。但是,正因为鬼道众生的世界是与我们人间世界重叠的,他们所需的物资,也不是离人间世界的;如果有人为他们焚化物资让他们取得,饿鬼道中生活的窘困就会有明显的改善,所以往生到鬼道的祖先就会托梦给子孙,希望为他们焚烧纸钱、纸屋、纸婢……等等,就是借著火神的力量转化给他们。
佛教并不否定神、鬼的存在,只是认为他们都是有为生灭法,都同样是众生,所以不承认他们是可归依的对象;但是神与鬼的世间能,我们并不否定;因此我们并不否定火神的有为功德。在中国,最早是有人焚烧符箓咒文,让鬼神得到利益;接著就有人想到可以焚烧往生咒给鬼道众生或神祇,让他们得到利益;二十年前往生的台北县树林镇的慧三老和尚,生前与死后都是这样作的。纸钱的由来,则是由于中国发明制纸方法以后的事了;后来就演变成多样化的纸钱了:天公金、寿金、刈金、银纸、四方金、更衣(经衣)、往生咒……。就这样不断的演化,现在也有人印出冥界的新台币与美元了。可以想见的是:鬼道众生看见人间有什么,他们如果有因缘的话,就会希望子孙也焚化一些给他们享用,所以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冥界使用的纸钱出现在人间流通。
问十、已开悟明心但未眼见佛性者,舍寿后在中阴身时,能否知自己是已明心之人,能否知眼所见之境无非是自己如来藏所现之内相分,耳所闻之声亦是自己如来藏所显之内相分?
答:此世意识于舍寿后,因为往生投胎而永远断灭,不能去到未来世;未来世是由如来藏与意根假藉来世的色身五根为缘,而重新生起的另一个全新的意识觉知心,所以不能与此世连接,所以才会有隔阴之迷。但是投胎前中阴身中的意识乃由舍寿前之意识连接而来,犹如人睡著后或闷绝后醒来,因为意识前后种子流注之等无间缘,仍能忆知舍寿前明心之见地及熏习体验之记忆。所以不论是否已经明心开悟,死后中阴身里的意识觉知心,都是缘于此世的五阴为缘而出生的,所以都会与此世所造的一切善恶净业相应,所以也都会记得此世所造、所学、所修的种种事与法,所以此世所修学的法义,都仍然会继续在中阴身阶段现前;所以隔阴之迷,只有隔阴之后才会有迷,中阴身的意识觉知心既由此世的五阴为缘而生的,当然就没有隔阴之迷,也就不会遗忘此世所修学的佛法智能。既然如此,当然也会记得生前所修学和观察到的内外相分的智能。
问十一:我是大陆地区的读者,我们想要请阅萧平实老师的正智出版社书籍非常的困难。萧老师的书为什么不在祖国出版?为什么对祖国佛子们只流通结缘性质的法义辨正书籍?这一点让我们觉得萧老师似乎是偏心的,似乎不怎么重视祖国的学佛人,难免使人心中有一些难过。不知贵会能否设法帮助我们取得萧老师的正智出版社书籍?因为在祖国想要买都买不到。
答:对宗教类书籍,和一般书籍一样,都不加以审核、管制,实行完全的言论自由;申请书号时也只是为了让图书馆日后典藏方便,以及世界各国查询的方便而核发的,由政府委托国家图书馆免费代为发给书号,都不须经过审核;而且政府有义务经由国家图书馆发给国际书号,不能以任何理由不发给国际书号。在,如果不想让图书馆典藏的话,也可以不申请书号就直接出版流通,政府仍不得干预。但大陆的书号申请,除了必须缴费,也不像以传真方式申请就可以免费取得书号,由国家图书馆传真书号给出版社,就可以直接出版。而且大陆官方对于宗教类书籍,都须先经过各省佛协与省宗教局、省新闻出版局的审批,重重的审核以后才能取得大陆地方政府核发的书号(并非国际书号),才能在大陆出版。
但此事并非在大陆出书的严重阻碍,而是因为审批过程中,各省宗教局通由“懂得”佛法的外人或省佛协人员来审核之后,提供是否准予出版的意见;然而审阅者通常是尚未证悟的凡夫,如果审阅者对 平实导师心有不服而随便提出反对意见,就无法取得核准书号。特别是委由省佛协审阅及提供意见时,又遇到该省佛协之审阅法师是未悟言悟者,或是信受藏密邪法者,通常会对 平实导师的著作采取抵制的作法,就会提出负面的看法,省宗教局就不便核准印行,如此一来,省新闻出版局就不发给书号。书号无法取得,就无法在大陆印行。这是目前我们在大陆印制 平实导师的书籍时所遇到的瓶颈。因此大陆目前仍然只能有未悟言悟者的书籍,以及藏密邪淫法门的外道法书籍,继续大量流通、继续严重的误导大陆佛子;我们只能说大陆佛子们修证了义法的因缘,目前仍然困难重重,修学究竟了义正法的因缘仍然难以成熟,也只好请大家多多谅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