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禅三心得分享
起三开示即舞文殊剑,媲美鸿门宴上项庄舞,
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然今萧公舞剑为那般?
不忍佛子沉溺生死海,般若利剑速断三缚结,
得令有情早证菩提果。
禅三开始, 萧导师就先以唯识之理来开示,教导学人如何观行亲断三缚结 (我见、疑见、戒禁取见) ,以期能破初参 (明心见道) 。因断我见是破参见道的先决条件。这出精彩好戏,可以与中国古代楚汉相争的鸿门宴相媲美,当年项庄在宴席上表演舞剑助兴,用意在于伺机刺杀刘邦;而今, 萧导师用心良苦且循循善诱地叙述著断三缚结的般若语,就好像挥舞著文殊智慧剑,令学人于听法的欢喜心中被“杀”,将凡心的我“杀死”,而后法身慧命真我才得以重生。“杀者”与“被杀者”都很欢喜,您说奇怪不奇怪?想探究这出精彩好戏 (只在禅三期间演出) 内幕的有缘菩萨,烦请亲临正觉禅三道场自个儿体验吧,末学于此就不再著墨。
二○○二年初春,末学以为儒、释、道三教同源 (其实并不同源,因儒、道不知不证如来藏) 且曾习道家气功二十年,以定为禅,禅三前许亲教师一再叮咛,禅三间应“婴儿行”,而末学自忖:别的不知,道家对“婴儿行” (《道德经》第十章〈能为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是很在行的,自信满满地参加正觉禅三,期待被印证见道。对于起三的开示,竟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知 导师在讲什么,结果,禅三期间脑筋一片空白,无法提起疑情,且定境一再显现,无功而返。
二○○三年初春,第二次上正觉禅三,再次踢到铁板,参禅中除了不同的定境陆续出现外,再加上业障现前。十余年前,曾好奇担任某神祇的文乩 (现代语称为代言人) ,体验神通,半年后发觉不对,与该神祇协议妥后离开该神坛。谁知在这参禅的关键时刻竟然出现,令末学头痛欲裂无法参禅,深深体会到 萧导师曾于课堂上所述,吾人除非修到三禅再修神通,否则,将很容易被鬼神的威德神力所戏弄,甚而被掌控。该神祇并无恶意,只是太“爱”末学了,“不舍得”让末学离开三界而已。 呵!呵!有点怪力乱神,阿弥陀佛!
禅三后小参,经陆亲教师之慈悲指正,末学过去因习道家而无念佛之经验,来参学就马上修习无相念佛,落于空见而不自知,尤其,一念不生及离念灵知的定境都是空见的产物;且定境是“我所”,若不舍定境“我所”则“我见”如何断?“我见”不断,那又如何见道?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遂依教诲“宁执有见如须弥山,勿执空见如芥子许”,以“有见”来破“空见”,每日拜佛前先持名念佛;继之,仍持名拜佛,目的无他,乃强化那忆佛的念,让那念更清晰而不致再落到离念灵知上;这个转折在修行道上是很重要而必须的。
因需要更多的福德资粮才能消业障,所以,除了积极参与同修会的各项义工活动 (如拜忏法会、往生助念等) 外,再去捐血。每捐一次血就感觉身轻舒爽一些,就好像脱掉一件厚重外衣般,真是不可思议。
二○○四年初春,第三次上正觉禅三,本以为垂手可得的证悟真心,又再次擦身而过,究其因:
〈 1 〉慧力不具足,对于真心、妄心之体性没彻底了解,多种不同状况的“相似真心”就显现出来,让我们自认为是找到真心,其实仍是意识妄心。就好像“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很会变化,当牠变成“假悟空”时,只有 如来的法眼才能分辨。
〈 2 〉先后四次的小参,无功而返禅堂,眼看只剩半天时光,除了发愿,求佛菩萨加被外就是拜忏,于是就私下自个儿拜起忏来。于拜忏过程中生起一念,想起前年参加某次禅一活动,在最后的心得分享时,上台报告心得,曾不经意的提到:《妙法莲华经》中粪扫子耗费二十年时光才与富翁父亲相认的事太逊了。末学以世俗观点发表意见:只要在媒体刊登寻人启事,半夜就会有一堆人来求相认,何需等待二十年?却不知也不觉这是谤经谤法的行为,当这念在拜忏中一再升起时,多次的拜忏经验告诉自己,这种错误行为是须“大众忏”才能了结,果不期然,到整个禅三结束时仍无明显的一念相应。因此,末学藉此园地公开发露忏悔,以后永不再犯,祈求佛菩萨原谅末学的愚昧无知,并不忘本誓的慈悲摄受末学。阿弥陀佛!
〈 3 〉三次的禅三经验令末学深深感受到:福德、慧力、定力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具足是破参明心的必要条件。而慧力绝非世智聪敏,我们必须熏习般若知见,再加上如理作意的思维,及具备相当的福德资粮与定力的修持,如此真正有助于破参的慧力才能产生。相应者,两者相契符也,因此,我们必须要信佛、学佛的行谊,并有求明心开悟的念,才有可能得佛菩萨之助而一念相应。
后记:感谢护三菩萨们的辛劳,饮食、起居、作息等照顾得无微不至,让学人们能心无旁骛地专心参禅,只要禅堂还有学人在参究,不论深夜十一点、十二点,或凌晨一点、二点,护三菩萨都一路相伴,真是舍命陪君子。
主三和上及监香菩萨们的辛苦更不在话下,同样的话题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宣说,然后,在不泄露密意的前题下,再给予适当的引导或机锋,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努力拉拔学人的作为,令人感动,点滴在心头。请接受末学顶礼一拜,阿弥陀佛!
末学 Jade99 合十
编注:本文蒙作者同意,摘录自“成佛之道”网站。
起三开示即舞文殊剑,媲美鸿门宴上项庄舞,
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然今萧公舞剑为那般?
不忍佛子沉溺生死海,般若利剑速断三缚结,
得令有情早证菩提果。
禅三开始, 萧导师就先以唯识之理来开示,教导学人如何观行亲断三缚结 (我见、疑见、戒禁取见) ,以期能破初参 (明心见道) 。因断我见是破参见道的先决条件。这出精彩好戏,可以与中国古代楚汉相争的鸿门宴相媲美,当年项庄在宴席上表演舞剑助兴,用意在于伺机刺杀刘邦;而今, 萧导师用心良苦且循循善诱地叙述著断三缚结的般若语,就好像挥舞著文殊智慧剑,令学人于听法的欢喜心中被“杀”,将凡心的我“杀死”,而后法身慧命真我才得以重生。“杀者”与“被杀者”都很欢喜,您说奇怪不奇怪?想探究这出精彩好戏 (只在禅三期间演出) 内幕的有缘菩萨,烦请亲临正觉禅三道场自个儿体验吧,末学于此就不再著墨。
二○○二年初春,末学以为儒、释、道三教同源 (其实并不同源,因儒、道不知不证如来藏) 且曾习道家气功二十年,以定为禅,禅三前许亲教师一再叮咛,禅三间应“婴儿行”,而末学自忖:别的不知,道家对“婴儿行” (《道德经》第十章〈能为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是很在行的,自信满满地参加正觉禅三,期待被印证见道。对于起三的开示,竟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知 导师在讲什么,结果,禅三期间脑筋一片空白,无法提起疑情,且定境一再显现,无功而返。
二○○三年初春,第二次上正觉禅三,再次踢到铁板,参禅中除了不同的定境陆续出现外,再加上业障现前。十余年前,曾好奇担任某神祇的文乩 (现代语称为代言人) ,体验神通,半年后发觉不对,与该神祇协议妥后离开该神坛。谁知在这参禅的关键时刻竟然出现,令末学头痛欲裂无法参禅,深深体会到 萧导师曾于课堂上所述,吾人除非修到三禅再修神通,否则,将很容易被鬼神的威德神力所戏弄,甚而被掌控。该神祇并无恶意,只是太“爱”末学了,“不舍得”让末学离开三界而已。 呵!呵!有点怪力乱神,阿弥陀佛!
禅三后小参,经陆亲教师之慈悲指正,末学过去因习道家而无念佛之经验,来参学就马上修习无相念佛,落于空见而不自知,尤其,一念不生及离念灵知的定境都是空见的产物;且定境是“我所”,若不舍定境“我所”则“我见”如何断?“我见”不断,那又如何见道?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遂依教诲“宁执有见如须弥山,勿执空见如芥子许”,以“有见”来破“空见”,每日拜佛前先持名念佛;继之,仍持名拜佛,目的无他,乃强化那忆佛的念,让那念更清晰而不致再落到离念灵知上;这个转折在修行道上是很重要而必须的。
因需要更多的福德资粮才能消业障,所以,除了积极参与同修会的各项义工活动 (如拜忏法会、往生助念等) 外,再去捐血。每捐一次血就感觉身轻舒爽一些,就好像脱掉一件厚重外衣般,真是不可思议。
二○○四年初春,第三次上正觉禅三,本以为垂手可得的证悟真心,又再次擦身而过,究其因:
〈 1 〉慧力不具足,对于真心、妄心之体性没彻底了解,多种不同状况的“相似真心”就显现出来,让我们自认为是找到真心,其实仍是意识妄心。就好像“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很会变化,当牠变成“假悟空”时,只有 如来的法眼才能分辨。
〈 2 〉先后四次的小参,无功而返禅堂,眼看只剩半天时光,除了发愿,求佛菩萨加被外就是拜忏,于是就私下自个儿拜起忏来。于拜忏过程中生起一念,想起前年参加某次禅一活动,在最后的心得分享时,上台报告心得,曾不经意的提到:《妙法莲华经》中粪扫子耗费二十年时光才与富翁父亲相认的事太逊了。末学以世俗观点发表意见:只要在媒体刊登寻人启事,半夜就会有一堆人来求相认,何需等待二十年?却不知也不觉这是谤经谤法的行为,当这念在拜忏中一再升起时,多次的拜忏经验告诉自己,这种错误行为是须“大众忏”才能了结,果不期然,到整个禅三结束时仍无明显的一念相应。因此,末学藉此园地公开发露忏悔,以后永不再犯,祈求佛菩萨原谅末学的愚昧无知,并不忘本誓的慈悲摄受末学。阿弥陀佛!
〈 3 〉三次的禅三经验令末学深深感受到:福德、慧力、定力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具足是破参明心的必要条件。而慧力绝非世智聪敏,我们必须熏习般若知见,再加上如理作意的思维,及具备相当的福德资粮与定力的修持,如此真正有助于破参的慧力才能产生。相应者,两者相契符也,因此,我们必须要信佛、学佛的行谊,并有求明心开悟的念,才有可能得佛菩萨之助而一念相应。
后记:感谢护三菩萨们的辛劳,饮食、起居、作息等照顾得无微不至,让学人们能心无旁骛地专心参禅,只要禅堂还有学人在参究,不论深夜十一点、十二点,或凌晨一点、二点,护三菩萨都一路相伴,真是舍命陪君子。
主三和上及监香菩萨们的辛苦更不在话下,同样的话题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宣说,然后,在不泄露密意的前题下,再给予适当的引导或机锋,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努力拉拔学人的作为,令人感动,点滴在心头。请接受末学顶礼一拜,阿弥陀佛!
末学 Jade99 合十
编注:本文蒙作者同意,摘录自“成佛之道”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