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元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空性中道真实义”,本节目是 平实导师所著作的《维摩诘经讲记》一书的导读。我们在上一回的节目中,探讨到 文殊菩萨所问的:“云何菩萨行于非道来通达佛道?”维摩诘菩萨回答的部分,只说明了一半,今天我们就接著来继续解说剩余的部分。
维摩诘菩萨又继续回答说:
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示入形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乐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维摩诘所说经》卷2)
接下来,我们就一句句经文来作解释。“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是说:菩萨有时候会故意示现为声闻人而进入声闻法中,譬如说示现为阿罗汉,在声闻众中同住,可是却为他们说所未闻法。因为声闻阿罗汉不知道无余涅槃中的本际,菩萨就说一些给他听,也就是般若诸经的法义;有的声闻人因此而心中欣喜,就回向大乘。菩萨接著便教导他们亲证如来藏的道理,教他们一步步走向成佛之道。
菩萨同时也会“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这是说缘觉乘辟支佛修的是缘觉法,在十因缘、十二因缘上作观行。可是辟支佛所知的因缘观,毕竟还是有局限的,所以他们无法了解十二因缘观的背后是什么?不知因缘观所依靠的本识何在?菩萨有时示现为辟支佛的形像,就用因缘法来教导适合修学因缘法的众生,可是菩萨会在最后告诉他们:有大乘菩提可以使人成佛,鼓励大众修学佛道。
“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这是说菩萨常常会有一种状况,看来是个穷光蛋,可是他想要用什么就有什么,只要他需要,物资就到他手里了,这叫作宝手功德。因为菩萨有时需要如法求财:求得很多钱财来弘法。但是有时他根本就不去求财,不把往世修集来的福德用在这一世,而只在需要用时才如法而求,看来他好像没钱,可是他想要做什么都可以成功,这就是“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又说“示入形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菩萨有时会示现得很庄严圆满,但有时也会示现形残,这不一定。但是菩萨却从另一方面,譬如说以他的戒德或智慧,来示现种种的相好庄严,这就是菩萨。
“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这是说有的菩萨,让人看不出他是菩萨,譬如《华严经》中的大菩萨,有的当行刑者,专门剁恶人的脚后跟,看起来很凶残。还有一位婆须蜜多示现为高级妓女,当妓女看来是很下贱,但是有谁知道她是个大菩萨呢?其实她是生在佛种姓中,只是故意示现下贱的身分;但她却有种种的智慧功德能够帮人家证悟,这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但是菩萨也可以这样子示现。
“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这是说有的菩萨故意示现气力不大、身子不强,五官又不端庄而长得丑陋,但是他以般若及禅定的证量,已经得到大力天身,人们并不晓得他是什么样的证境,但他也许十方世界到处在度众生,谁也想不到。他在人间看起来是羸劣丑陋的,但其实在天界广为诸方所闻,这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但这是三地满心以后的事,因为三地以上的菩萨,多数不在人间度众,他在人间度众时一定很少人知道,因为所度的众生是诸方世界的众生。所以我们不能随意看轻一个人,因为他也许是个大菩萨,你根本就无法想象,这就是得那罗延身的菩萨。这种菩萨是一切众生之所乐见,不是只有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乐于亲见;因为这种菩萨很难得遇见,如果有机会遇见了,那都是大福报,就怕有眼无珠错过了。
“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这是说菩萨也跟众生一样示现有老、有病,可是菩萨可以生到色界天,也可以生到五不还天去,而他却不生到那边去,专在人间受生而示现有老、病、死;可是他心中根本不怕死,因为他其实可以不来人间;病是只有人间才有,在天上就没有病,欲界天没有病可生。如果到色究竟天去,那更没有病,所以他是永断病根的。而这个永断病根,也包含断除烦恼病的根本。烦恼病的根本,是因为对实相不了知,也对五阴十八界的虚妄不了知,才会有这个烦恼病。如果实际上了知了烦恼病,已经了知蕴处界的虚妄、实相的真实常住,这病根就断了,他就不怕死了,只看是什么时候死可以更恰当而已,这就是菩萨。
“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这意思是说,胜义僧的在家菩萨,他们在人间也照样作生意,但是他们都有两种生意:一、是赚世间财,二、是赚出世间财,出世间财都是大生意。但是在人间,则有大生意、小生意的差别,这叫作示有资生。看起来他也跟世人一样在赚钱,可是他不是想要积聚起来,因为他知道这都是我所,连自我都是虚假、无常了,何况是我所呢?更是无常。所以菩萨在人间资生(赚钱),目的只是为了弘法的资粮而已,他的心中其实没有贪,所以菩萨不会用非法的行为去取得钱财,只要弘法时够用就行了,这就是“恒观无常、实无所贪”。
菩萨又“示有妻妾婇女,而常乐远离五欲淤泥”:这是说菩萨假使在家,就示现有妻、有妾还有婇女,这是指古印度,不是现在;古印度就像古中国一样,一个有钱的男人娶个三妻四妾,并不过分,所以示现有妻、妾、婇女。婇女就是侍女,装扮得漂漂亮亮而专门服侍他以及妻、妾的女人。在家菩萨有时候这样示现,可是其实五欲的淤泥无法影响他、引诱他,这叫作常乐远离五欲淤泥。这样的在家菩萨可能生了一打、两打的子女,可是他作梦时绝对不会梦见淫行,因为他是乐于远离的,这只是示现眷属圆满、财富圆满。所以在家菩萨有时示现有妻、妾、婇女,但是常乐远离五欲淤泥。可是一般凡夫就会套用“我是菩萨,我也可以有妻、妾、婇女”;但其实他们是常乐五欲淤泥,那心境完全不一样。藏密外道总是会学这一套,永远是把大菩萨的境界拿来套在凡夫的自己身上,就说自己是第几地或者已经成佛了,就把别人的妻、妾视为自己的眷属: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免费。学佛人对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千万别去沾黏到它。
菩萨又“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讷就是木讷,讲话不是很清晰,或者有点口吃。钝就是反应不很快,就是迟钝。木讷迟钝,就表示他不是聪明伶俐的;可是将来有一天他学佛了,不必几年,别人就追不上他;大家都想不到一个很迟钝、很木讷的人,怎么学佛以后会变得很有智慧的人。原来他往世不爱学世间法,而他学过的佛法在此世渐渐又浮现出来,所以很快就成就辩才总持。辩才与总持是两个法:辩才是说他的理路通达,所以能够以各种方式来为大家说明;总持则是说他从一个法可以通于另一个法,因为他知道这一些法互相之间的关系,他从一个法去承接到源头,就可以把它引申到其他的法上面,让大家知道法义的胜妙处,这就是总持;这就是菩萨看来木讷迟钝,但是总持的功德却使他辩才无失。
“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这是说有时菩萨故意示现众生想象不到的身分,也许有个菩萨为了某一个原因,示现作屠夫,或者示现为做苦力的工人;或者他所做的生意看起来有点邪门,但是等到跟他接触以后,才知道原来他是藉这个方法,来接触人家不愿度的众生;他就专度这种众生,把他们引入佛法中来,真正获得烦恼病的救济,这就是菩萨的另一种方便。
“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这是说菩萨不是只有在人间度化众生,所以菩萨有时候会示现为鹿王,有时示现为牛、马、大象,并不一定。释迦佛的本生谭就是这样,为了某一些众生有缘得度,可是那些众生已沦入恶道去了,祂就去畜生道中投胎示现,去度化那一些众生,这叫作“现遍入诸道”。如果是三地满心以上的大菩萨们,他们现遍入诸道又不一样,他们有时会化现为某一类的有情,去他们的梦中感应度化他们;让他们在梦中听他说法,舍报了就转入人间来,可以正式修学佛法;这也是大菩萨们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把他们恶道的因缘给断除掉,让他们可以迅速离开三恶道。
菩萨又“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这是说有很多菩萨们都是可以断尽思惑的,初地满心起都有能力可以断尽思惑,但是他们都留著最后一分思惑。三地满心者随时可以取证灭尽定,成为俱解脱的大阿罗汉,却都不想取证灭尽定,只对无生法忍有兴趣;所以他一直拖上好几个大劫,到了六地满心时才不得不取证。阿罗汉们却不是,只要什么时候可以取证灭尽定,他们都会赶快去证。但菩萨知道自己随时可以入无余涅槃,却都示现涅槃境界而不取证;因为涅槃里面是什么境界,他已经很清楚了知,只要把最后一分思惑断了,随时可以取涅槃;却都故意留著最后一分思惑,这就是现于涅槃:显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所以只有菩萨是可以现于涅槃,却又故意在十方的三界中处处受生而不断生死,与众生共事而利乐有情,也让自己次第迈向佛地,这就是修学佛道的人都应该作的。所以如果有谁悟了以后,一天到晚想躲到深山里面去,自己断烦恼、清净幽闲地过日子,都不想出来利益众生,这个人就不是真的菩萨,而是声闻种性,他想的是自己的解脱利益。
维摩诘菩萨上面这些话说完了,又说“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这意思是说:“文殊师利啊!菩萨能够像我所说的这样行于非道,这个人才叫作通达佛道的菩萨。”这一段经文讲的修行处所都是不离三界境界,并且特别说明不离欲界境界,这样来修行佛道,不是叫你离开欲界人间境界而去修行佛道的。如果离开了欲界人间的境界,想要成佛将会很困难,因为诸地菩萨所应修证的现观境界种子智慧,绝大多数的因缘都在人间。你如果躲到色界天去,而许多成就现观的因缘就失去了,那些你成就现观的因缘大部分错过了,当然就无法成就现观。成就不了诸地满心的现观,你就无法转入上一地,就无法地地提升上去了。所以〈佛道品〉是教我们要跟众生常在一起,这就是〈佛道品〉的真实义;换句话说,成佛之道是要在非道中行。什么是非道?就是欲界人间的种种境界。
行于非道之中而不被非道影响,才能通达佛道。这样的佛道是天魔所最怨恨的,他心里非常的痛恨,但却又拿菩萨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无法把菩萨引诱入五欲境界中,无法把菩萨引诱入非道之中,因为菩萨本来就在五欲、非道中。但是菩萨在五欲、非道中,却不受五欲与非道所影响,并且教导众生同样在这些因缘中来次第成就佛道,天魔他又能怎么去引诱呢?菩萨能如此行于非道,才是真正的通达佛道。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就说明到这里为止,感谢各位菩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萨:色身康泰、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空性中道真实义”,本节目是 平实导师所著作的《维摩诘经讲记》一书的导读。我们在上一回的节目中,探讨到 文殊菩萨所问的:“云何菩萨行于非道来通达佛道?”维摩诘菩萨回答的部分,只说明了一半,今天我们就接著来继续解说剩余的部分。
维摩诘菩萨又继续回答说:
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示入形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乐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维摩诘所说经》卷2)
接下来,我们就一句句经文来作解释。“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是说:菩萨有时候会故意示现为声闻人而进入声闻法中,譬如说示现为阿罗汉,在声闻众中同住,可是却为他们说所未闻法。因为声闻阿罗汉不知道无余涅槃中的本际,菩萨就说一些给他听,也就是般若诸经的法义;有的声闻人因此而心中欣喜,就回向大乘。菩萨接著便教导他们亲证如来藏的道理,教他们一步步走向成佛之道。
菩萨同时也会“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这是说缘觉乘辟支佛修的是缘觉法,在十因缘、十二因缘上作观行。可是辟支佛所知的因缘观,毕竟还是有局限的,所以他们无法了解十二因缘观的背后是什么?不知因缘观所依靠的本识何在?菩萨有时示现为辟支佛的形像,就用因缘法来教导适合修学因缘法的众生,可是菩萨会在最后告诉他们:有大乘菩提可以使人成佛,鼓励大众修学佛道。
“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这是说菩萨常常会有一种状况,看来是个穷光蛋,可是他想要用什么就有什么,只要他需要,物资就到他手里了,这叫作宝手功德。因为菩萨有时需要如法求财:求得很多钱财来弘法。但是有时他根本就不去求财,不把往世修集来的福德用在这一世,而只在需要用时才如法而求,看来他好像没钱,可是他想要做什么都可以成功,这就是“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又说“示入形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菩萨有时会示现得很庄严圆满,但有时也会示现形残,这不一定。但是菩萨却从另一方面,譬如说以他的戒德或智慧,来示现种种的相好庄严,这就是菩萨。
“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这是说有的菩萨,让人看不出他是菩萨,譬如《华严经》中的大菩萨,有的当行刑者,专门剁恶人的脚后跟,看起来很凶残。还有一位婆须蜜多示现为高级妓女,当妓女看来是很下贱,但是有谁知道她是个大菩萨呢?其实她是生在佛种姓中,只是故意示现下贱的身分;但她却有种种的智慧功德能够帮人家证悟,这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但是菩萨也可以这样子示现。
“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这是说有的菩萨故意示现气力不大、身子不强,五官又不端庄而长得丑陋,但是他以般若及禅定的证量,已经得到大力天身,人们并不晓得他是什么样的证境,但他也许十方世界到处在度众生,谁也想不到。他在人间看起来是羸劣丑陋的,但其实在天界广为诸方所闻,这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但这是三地满心以后的事,因为三地以上的菩萨,多数不在人间度众,他在人间度众时一定很少人知道,因为所度的众生是诸方世界的众生。所以我们不能随意看轻一个人,因为他也许是个大菩萨,你根本就无法想象,这就是得那罗延身的菩萨。这种菩萨是一切众生之所乐见,不是只有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乐于亲见;因为这种菩萨很难得遇见,如果有机会遇见了,那都是大福报,就怕有眼无珠错过了。
“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这是说菩萨也跟众生一样示现有老、有病,可是菩萨可以生到色界天,也可以生到五不还天去,而他却不生到那边去,专在人间受生而示现有老、病、死;可是他心中根本不怕死,因为他其实可以不来人间;病是只有人间才有,在天上就没有病,欲界天没有病可生。如果到色究竟天去,那更没有病,所以他是永断病根的。而这个永断病根,也包含断除烦恼病的根本。烦恼病的根本,是因为对实相不了知,也对五阴十八界的虚妄不了知,才会有这个烦恼病。如果实际上了知了烦恼病,已经了知蕴处界的虚妄、实相的真实常住,这病根就断了,他就不怕死了,只看是什么时候死可以更恰当而已,这就是菩萨。
“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这意思是说,胜义僧的在家菩萨,他们在人间也照样作生意,但是他们都有两种生意:一、是赚世间财,二、是赚出世间财,出世间财都是大生意。但是在人间,则有大生意、小生意的差别,这叫作示有资生。看起来他也跟世人一样在赚钱,可是他不是想要积聚起来,因为他知道这都是我所,连自我都是虚假、无常了,何况是我所呢?更是无常。所以菩萨在人间资生(赚钱),目的只是为了弘法的资粮而已,他的心中其实没有贪,所以菩萨不会用非法的行为去取得钱财,只要弘法时够用就行了,这就是“恒观无常、实无所贪”。
菩萨又“示有妻妾婇女,而常乐远离五欲淤泥”:这是说菩萨假使在家,就示现有妻、有妾还有婇女,这是指古印度,不是现在;古印度就像古中国一样,一个有钱的男人娶个三妻四妾,并不过分,所以示现有妻、妾、婇女。婇女就是侍女,装扮得漂漂亮亮而专门服侍他以及妻、妾的女人。在家菩萨有时候这样示现,可是其实五欲的淤泥无法影响他、引诱他,这叫作常乐远离五欲淤泥。这样的在家菩萨可能生了一打、两打的子女,可是他作梦时绝对不会梦见淫行,因为他是乐于远离的,这只是示现眷属圆满、财富圆满。所以在家菩萨有时示现有妻、妾、婇女,但是常乐远离五欲淤泥。可是一般凡夫就会套用“我是菩萨,我也可以有妻、妾、婇女”;但其实他们是常乐五欲淤泥,那心境完全不一样。藏密外道总是会学这一套,永远是把大菩萨的境界拿来套在凡夫的自己身上,就说自己是第几地或者已经成佛了,就把别人的妻、妾视为自己的眷属: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免费。学佛人对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千万别去沾黏到它。
菩萨又“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讷就是木讷,讲话不是很清晰,或者有点口吃。钝就是反应不很快,就是迟钝。木讷迟钝,就表示他不是聪明伶俐的;可是将来有一天他学佛了,不必几年,别人就追不上他;大家都想不到一个很迟钝、很木讷的人,怎么学佛以后会变得很有智慧的人。原来他往世不爱学世间法,而他学过的佛法在此世渐渐又浮现出来,所以很快就成就辩才总持。辩才与总持是两个法:辩才是说他的理路通达,所以能够以各种方式来为大家说明;总持则是说他从一个法可以通于另一个法,因为他知道这一些法互相之间的关系,他从一个法去承接到源头,就可以把它引申到其他的法上面,让大家知道法义的胜妙处,这就是总持;这就是菩萨看来木讷迟钝,但是总持的功德却使他辩才无失。
“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这是说有时菩萨故意示现众生想象不到的身分,也许有个菩萨为了某一个原因,示现作屠夫,或者示现为做苦力的工人;或者他所做的生意看起来有点邪门,但是等到跟他接触以后,才知道原来他是藉这个方法,来接触人家不愿度的众生;他就专度这种众生,把他们引入佛法中来,真正获得烦恼病的救济,这就是菩萨的另一种方便。
“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这是说菩萨不是只有在人间度化众生,所以菩萨有时候会示现为鹿王,有时示现为牛、马、大象,并不一定。释迦佛的本生谭就是这样,为了某一些众生有缘得度,可是那些众生已沦入恶道去了,祂就去畜生道中投胎示现,去度化那一些众生,这叫作“现遍入诸道”。如果是三地满心以上的大菩萨们,他们现遍入诸道又不一样,他们有时会化现为某一类的有情,去他们的梦中感应度化他们;让他们在梦中听他说法,舍报了就转入人间来,可以正式修学佛法;这也是大菩萨们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把他们恶道的因缘给断除掉,让他们可以迅速离开三恶道。
菩萨又“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这是说有很多菩萨们都是可以断尽思惑的,初地满心起都有能力可以断尽思惑,但是他们都留著最后一分思惑。三地满心者随时可以取证灭尽定,成为俱解脱的大阿罗汉,却都不想取证灭尽定,只对无生法忍有兴趣;所以他一直拖上好几个大劫,到了六地满心时才不得不取证。阿罗汉们却不是,只要什么时候可以取证灭尽定,他们都会赶快去证。但菩萨知道自己随时可以入无余涅槃,却都示现涅槃境界而不取证;因为涅槃里面是什么境界,他已经很清楚了知,只要把最后一分思惑断了,随时可以取涅槃;却都故意留著最后一分思惑,这就是现于涅槃:显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所以只有菩萨是可以现于涅槃,却又故意在十方的三界中处处受生而不断生死,与众生共事而利乐有情,也让自己次第迈向佛地,这就是修学佛道的人都应该作的。所以如果有谁悟了以后,一天到晚想躲到深山里面去,自己断烦恼、清净幽闲地过日子,都不想出来利益众生,这个人就不是真的菩萨,而是声闻种性,他想的是自己的解脱利益。
维摩诘菩萨上面这些话说完了,又说“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这意思是说:“文殊师利啊!菩萨能够像我所说的这样行于非道,这个人才叫作通达佛道的菩萨。”这一段经文讲的修行处所都是不离三界境界,并且特别说明不离欲界境界,这样来修行佛道,不是叫你离开欲界人间境界而去修行佛道的。如果离开了欲界人间的境界,想要成佛将会很困难,因为诸地菩萨所应修证的现观境界种子智慧,绝大多数的因缘都在人间。你如果躲到色界天去,而许多成就现观的因缘就失去了,那些你成就现观的因缘大部分错过了,当然就无法成就现观。成就不了诸地满心的现观,你就无法转入上一地,就无法地地提升上去了。所以〈佛道品〉是教我们要跟众生常在一起,这就是〈佛道品〉的真实义;换句话说,成佛之道是要在非道中行。什么是非道?就是欲界人间的种种境界。
行于非道之中而不被非道影响,才能通达佛道。这样的佛道是天魔所最怨恨的,他心里非常的痛恨,但却又拿菩萨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无法把菩萨引诱入五欲境界中,无法把菩萨引诱入非道之中,因为菩萨本来就在五欲、非道中。但是菩萨在五欲、非道中,却不受五欲与非道所影响,并且教导众生同样在这些因缘中来次第成就佛道,天魔他又能怎么去引诱呢?菩萨能如此行于非道,才是真正的通达佛道。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就说明到这里为止,感谢各位菩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萨:色身康泰、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