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正村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佛教正觉同修会所为您制作的三乘菩提系列电视弘法节目。这个单元是探讨《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今天题目子题是〈意根非假名施设有,是摄归现象法界十八界之一法〉,这是第三集的节目。
在上一集节目中,我们已经为大家举出 佛在哪一些经文当中,已经有宣讲十八法界,而且是具足宣说这十八界,当然不是安慧论中否定“意根”这一界所讲的十七法界。在本文的第二项纲要的第三小点,我们要继续为大家举示 佛菩萨经论当中,曾经有对“界”这个意涵作过开示。所以第三小项的子题是“十八界中一一界各有法种,界者又名种子、界限、功能差别”。
十八界当中一一界各有各自法种,也有各自的自性,也就是都有它的功能差别。因为有差别,所以用“界”这个名相,主要就是要告诉学法大众,这一一界之间是有各自的法界界限,各界不会互相来摄属。十八法界就是把“现象法界”用这十八界来含摄说明一切法。因为一一法界各有自性差别,所以 世尊才建立十八界,因为这样才能够具足含摄说明世间一切法。
在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卷21,就有这一段对“界”的意涵的开示:【答:或名种子、或名为界、或名为性,是名差别。】这段论文意思,就在界定“界”的意涵:说界就是种子,种子就是有自性;而这个“界”也在代表说:各种子之间是有自性差别。所以说,这个名词是代表一一界彼此间有各自法种,各自法种的功能自性上,都是有差别的,建立界就是有界限不会相踰越,一一界之间不会互相摄属,所以才会建立这十八法界。
世尊在阿含的经教中就把蕴处界现象法,用这“十八界”来含摄说明一切法,这个数量不可以增加也不会减少,更不会如同安慧所说:要妄将把意根这一界,要用意识(就十八界当中的意识)来含摄,也就是妄将把十八界就减少成十七界。这原因是因为:意根界跟意识界之间各有各的法种,就是祂的功能自性彼此是有界限的,是有自性差别的,世尊才会须要立成两个不同法界。
由以上经论举出对“界”的意涵解释,大众可以了解安慧论中是妄说:“十八界中的‘意根’只是 佛方便施设,是 佛当年为破外道才广建立意根这一界,说这样经中才会变成有十八界”;甚至说:“意根只是假名施设,根本不存在于现象法界当中,其实祂就是意识法界的一分。”这当然在妄说佛法,也是毁谤 世尊、谤法的严重恶行;这样子在否定 佛说的八识正法教,建立他的六识论邪见,这样的邪见误导了无数后代学法的人,造作的恶业果报真实不可思议啊!
接下来在本文的第三项纲要,要详细为大家说明意根法种的内涵,也就是“意根”这一界有什么自性?而且跟意识这一界具有什么样的自性差别,才会建立成两个不同的法界。能了解意根这界所具有的独立自性,学法大众就会知道“意根”这一界的自性,都不是“意识”这一界所具有的自性,这两个法界之间的自性,是有自性差别的,有种种的差别法相,是不同的法。由这样的知见建立就会知道:“意根”当然不会是安慧所妄说的是“意识无间灭之前一分位意识种子”,更不会进一步说“意根就是意识的一分”,或干脆直接说“意根就是意识”,而来主张说“其实有情众生不是有八个识,是只有六个识”,这就是他们所建立的六识论邪见,不同于世尊所说的八识正法。
所以第三个纲要的主题就是:意根界为十八界之一界,具有独立的自性,跟意识这一界有种种自性差别,不可以把祂摄归意识界。
在这个纲要的第一小项,我们先来说明:第七识意根末那到底具有什么样不同于意识的自性?在三转诸经当中谈到了“意根”,就是十八界当中的六根当中的第六根,名称就是“意根”;而这意根也就是 佛说有情众生总共有八个识心的第七个识心,也是唯识经论中所说的末那识。在经论当中之所以建立这第七识心名为意根,原因是因为第六识意识心是以这第七识心为根,也就是意根是意识心能出生的所依根的缘故。十八界当中的意根,是心、是识心,并不是色法,也就是祂不是物质的法。过去就有佛教界的某位导师认为意根是色法,甚至说就是我们身中的大脑,就是因为知见上有了错误。
世尊在阿含经教中教导弟子们要去观行“现象法界”诸法时候,应当运用“四寻思”的方法,也就是要去寻觅、思惟、观行,在这现象法界中十八界诸法的运行。在你静坐的时候,或者是在经行的时候,去思惟观察现象法界所现前的这一一法界的诸法,也就是在性境现量上,去观察这一一界的“名、义、自性、自性差别”。
经由这样的观行来确认一一界所建立的“名”其实是虚妄假有法,而所建立的“义”更是虚妄假有安立的法,而说这个界所拥有的“自性”,也就是所有的功能体性,事实上也是缘生缘灭、因缘和合,无常生灭、虚妄假有的法;乃至最后要去确认,你所观行的这个法界跟其他法界各自的体性,也就是各自的自性,有什么样的差别法相。由这样的差别法相,你就能够确认一一界的自性是不相同的,因为它们自性是有差别的,就不会把十八界彼此之间混淆不清,甚至把某一法界误会成为十七法界当中的另外一界。
要完成这样的四寻思观行,当然要对一一法界的内涵自性必须有正确知见,才能够开始真正去作观行,作四寻思的观行。经由这样的观行,主要的目的要断除众生的身见(或者叫我见),来确定蕴处界这十八界我都是因缘生灭无常、终归坏灭的法,是苦法、是虚妄空相法、也是无我的法性。这样的我见能断除,就不会执取蕴处界我为真实常住不坏的我。在阿含经教中,与 平实导师的教导中,都再三指出我见的断除,是我们学佛法人学法首要之务。
在逐一细讲“意根”界的自性之前,我们先为大家略说“意识”这一界有何种自性;大家就能在下面解说意根自性的时候,可以从法理上先作比量思惟:这两个法界自性上确实存在什么样的差别法相,两者是摄归不同法界的,并不是同一个法。
第六识意识心的自性,或者说第六识心的体性,简单说就是:这意识心是能够分别六尘当中的法尘,当这个心与前五识心和合运行时,也同时能分别五尘的细相。但是当你入睡之后,进入作梦的阶段,所现前的梦中独头意识,不仅能分别梦中五尘境相的粗相,也可以分别五尘的细相境界。所以,第六识意识心功能体性非常的强大,这个心祂能:记忆思惟、能归纳分析、能作整理比对,也能回忆过去之种种,也能憧憬未来,祂更能天马行空作种种的创造、发明等等,所以祂的体性很强大。意识心这些自性,都不是意根所拥有的自性。也就是说,上面所谈的意识心的自性,都不是意根所能作为,不属于意根的自性。
以下就逐一为大家来说明:“意根”具有何种不同于第六识意识心的独立的自性,大家就能够了解这两个法界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自性差别”,也就是说祂的自性是不相同的,那你就不会把这两个界混淆在一起,当然就不会如同安慧等人分不清意识界跟意根界这两界的差别,而把祂混淆在一起。
第一项意根的自性说:第七识意根末那具有恒审思量、处处作主分别,具有恒而审之、从未断灭;也就是说,祂从来没有断灭过,只有阿罗汉要离开三界,进入无余涅槃才会灭尽。这个意思在讲:意根末那是众生真正作主决定的心,这个心是恒审思量,剎那剎那都在为意识我作主决定。举例来说,如同电视机前的观众听法到这一刻,其实每一剎那剎那在作主决定要不要继续听下去的那个“心”,是我们的第七识意根末那在为你的意识心我作最后决定。一般没有学法的人,或者是不具有八识心正知见的人,他们并不能知道自己身中有个“意根末那我”在为他作主决定。凡夫众生没有这个知见,总是认为是我现前的“意识心我”在思量作主决定一切的事。
我们可以举现实生活当中大家比较容易体会的例子来作说明,大家就比较能了解,确实是由第七识意根末那在背后决定了你的所有一言一行,而你现前知道的意识心我,其实根本作不了主。
举例来说,有一位有心想要戒烟的老烟枪,当他辛苦忍了几天的烟瘾,可是到后来虽然意识心我很理智思惟知道:如果我又不能安忍抽了一根,这戒烟就不会成功,会功亏一篑;但最后终究还是抵不过烟瘾,戒烟到最后那一剎那,他还是投降了,因为他又抽了所谓的最后一根烟,使得这次戒烟又无法成功。
那么,是谁在最后一剎那违背意识心我作了再抽一根的决定?其实就是他自己身中的“第七识意根末那我”。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意识心我跟背后的意根末那我所作决定相一致的时候,众生是很难察觉有一个真正在作主决定的我,就是末那的我;但是当两者所作的决定是不一致的时候,你才会隐约警觉好像有那么另外一个我,真正在背后为我作主决定,其实那就是意根末那我。上面只是生活当中一个可以举出的例子,其实我们还有非常多生活中无数的例子,学法的人都可以现前去体会隐藏在意识我的背后,这个末那我确实是存在的。这也就是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在日常中应当经常在历缘对境中去作观行的功课。
又说意根末那识这个心,具有“恒而审之”的体性,不同于第六识意识心我是“审而非恒”;也就是说,这两个心的自性,是有很多的差别法相的。比如意识心的我每天是夜夜眠熟无梦的时候,就会断灭不会现前;乃至这一世意识心我,最多也只能运行到这一世舍报之后;当然如果有经过中阴身的阶段,这一世的意识心最多也是运行到中阴身舍报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去到后世的;那么舍报的时候就会进入唯识五个无心位所说的“正死位”,舍报进入此位,这一世意识心的我就断灭了。也就是这一世意识心的我,其实无法去到下一世,原因就是因为有情众生每一世意识心的我都是全新的意识心,是因为祂都是依重新再出生的这个大脑胜义根为缘,才来出生另一个全新的意识心我。所以这个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一世再来人间受生,有情众生都是没有办法知道我们过去世的种种,原因就是在这里,因为每一世的意识心都是重新再出生,都是全新的缘故。
但是相对来说,这个意根末那我祂却是世世常住,没有一刻断灭的时候。每一世末那我在舍报之后,这个意根末那我跟第八识如来藏就会一起去到下一世,入住到下一世有缘父母的受精卵位中;也就是每一世舍报后,去到下一世有情身中的第七识意根跟第八识如来藏,都是同一个第七识意根、同一个第八识如来藏。这第七识、第八识,就是有情众生所具有的八识心王当中唯二的两个识心;因为这两个心,都是恒而常住不坏灭的心。
对于还没有能力出离三界生死的凡夫来说,或者是已经有能力出离三界生死却世世留惑润生,发愿要在人间行菩萨道的大乘圣位菩萨(也就是初地以上菩萨)来说,意根末那我都是恒而永无坏灭的时候;但是,如果对于一位定性声闻阿罗汉来说,他在舍报的时候,仍然是需要灭尽意根末那我;因为舍报的时候,一定是要灭尽一切法,才能够入无余涅槃。所以阿罗汉入涅槃,是包括意根在内一切法都是要灭尽的。
这也是第七识意根跟第八识众生的真实我如来藏,这两个心所不同的地方;因为有情众生第八识是真正的常恒,永无坏灭的时候。从凡夫位一直到阿罗汉位入无余涅槃,乃至到了大乘的究竟佛位,这第八识心都是常住不坏灭的,祂是众生真正不生不灭的真实我的缘故。
所以意识心我,祂的体性是“审而非恒”,但是第七识意根末那我却是“恒而审之”的自性,这两个心的自性存在这么显著的差别,当然是摄归不同法界;不会是安慧所妄说的,说意根这个法是假名施设来的,甚至说意根是意识之所含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安慧等人他们是具足我见的凡夫,并没有依 佛世尊的教导去作界差别的寻思观行,但是安慧却自己妄加揣测,甚至大胆否定。佛宣讲一定具足十八法界,安慧却敢妄说成只有十七界,主要就是他要把现象界当中“意根”这一界给否定掉,把法界说成只有十七界。
那么第七识意根末那在唯识经论当中,还有释义这个心,还有非常多不同于第六识意识心的自性。比如祂的第二项自性说:意根末那具有遍计所执的自性,而且能够默容诸法,能缘一切境界相。第三项自性说:意根末那这个心是不了别五尘的,祂只有对法尘的大变动能够作分别,也就是祂的分别、了别慧是非常差的。第四项意根末那自性说:祂的了别慧很差,原因来自于祂遍缘一切境界相的关系;而且祂对于六尘上说祂能分别,主要还是需要伴随意识心同时生起,才能藉由意识心去作分别。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上面谈到第七识意根所具有这些不同于第六识意识心的自性,我们要留到下一集节目当中,再逐一为大家详细介绍这当中自性的内涵。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下一集节目,谢谢大家收看。
阿弥陀佛!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佛教正觉同修会所为您制作的三乘菩提系列电视弘法节目。这个单元是探讨《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今天题目子题是〈意根非假名施设有,是摄归现象法界十八界之一法〉,这是第三集的节目。
在上一集节目中,我们已经为大家举出 佛在哪一些经文当中,已经有宣讲十八法界,而且是具足宣说这十八界,当然不是安慧论中否定“意根”这一界所讲的十七法界。在本文的第二项纲要的第三小点,我们要继续为大家举示 佛菩萨经论当中,曾经有对“界”这个意涵作过开示。所以第三小项的子题是“十八界中一一界各有法种,界者又名种子、界限、功能差别”。
十八界当中一一界各有各自法种,也有各自的自性,也就是都有它的功能差别。因为有差别,所以用“界”这个名相,主要就是要告诉学法大众,这一一界之间是有各自的法界界限,各界不会互相来摄属。十八法界就是把“现象法界”用这十八界来含摄说明一切法。因为一一法界各有自性差别,所以 世尊才建立十八界,因为这样才能够具足含摄说明世间一切法。
在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卷21,就有这一段对“界”的意涵的开示:【答:或名种子、或名为界、或名为性,是名差别。】这段论文意思,就在界定“界”的意涵:说界就是种子,种子就是有自性;而这个“界”也在代表说:各种子之间是有自性差别。所以说,这个名词是代表一一界彼此间有各自法种,各自法种的功能自性上,都是有差别的,建立界就是有界限不会相踰越,一一界之间不会互相摄属,所以才会建立这十八法界。
世尊在阿含的经教中就把蕴处界现象法,用这“十八界”来含摄说明一切法,这个数量不可以增加也不会减少,更不会如同安慧所说:要妄将把意根这一界,要用意识(就十八界当中的意识)来含摄,也就是妄将把十八界就减少成十七界。这原因是因为:意根界跟意识界之间各有各的法种,就是祂的功能自性彼此是有界限的,是有自性差别的,世尊才会须要立成两个不同法界。
由以上经论举出对“界”的意涵解释,大众可以了解安慧论中是妄说:“十八界中的‘意根’只是 佛方便施设,是 佛当年为破外道才广建立意根这一界,说这样经中才会变成有十八界”;甚至说:“意根只是假名施设,根本不存在于现象法界当中,其实祂就是意识法界的一分。”这当然在妄说佛法,也是毁谤 世尊、谤法的严重恶行;这样子在否定 佛说的八识正法教,建立他的六识论邪见,这样的邪见误导了无数后代学法的人,造作的恶业果报真实不可思议啊!
接下来在本文的第三项纲要,要详细为大家说明意根法种的内涵,也就是“意根”这一界有什么自性?而且跟意识这一界具有什么样的自性差别,才会建立成两个不同的法界。能了解意根这界所具有的独立自性,学法大众就会知道“意根”这一界的自性,都不是“意识”这一界所具有的自性,这两个法界之间的自性,是有自性差别的,有种种的差别法相,是不同的法。由这样的知见建立就会知道:“意根”当然不会是安慧所妄说的是“意识无间灭之前一分位意识种子”,更不会进一步说“意根就是意识的一分”,或干脆直接说“意根就是意识”,而来主张说“其实有情众生不是有八个识,是只有六个识”,这就是他们所建立的六识论邪见,不同于世尊所说的八识正法。
所以第三个纲要的主题就是:意根界为十八界之一界,具有独立的自性,跟意识这一界有种种自性差别,不可以把祂摄归意识界。
在这个纲要的第一小项,我们先来说明:第七识意根末那到底具有什么样不同于意识的自性?在三转诸经当中谈到了“意根”,就是十八界当中的六根当中的第六根,名称就是“意根”;而这意根也就是 佛说有情众生总共有八个识心的第七个识心,也是唯识经论中所说的末那识。在经论当中之所以建立这第七识心名为意根,原因是因为第六识意识心是以这第七识心为根,也就是意根是意识心能出生的所依根的缘故。十八界当中的意根,是心、是识心,并不是色法,也就是祂不是物质的法。过去就有佛教界的某位导师认为意根是色法,甚至说就是我们身中的大脑,就是因为知见上有了错误。
世尊在阿含经教中教导弟子们要去观行“现象法界”诸法时候,应当运用“四寻思”的方法,也就是要去寻觅、思惟、观行,在这现象法界中十八界诸法的运行。在你静坐的时候,或者是在经行的时候,去思惟观察现象法界所现前的这一一法界的诸法,也就是在性境现量上,去观察这一一界的“名、义、自性、自性差别”。
经由这样的观行来确认一一界所建立的“名”其实是虚妄假有法,而所建立的“义”更是虚妄假有安立的法,而说这个界所拥有的“自性”,也就是所有的功能体性,事实上也是缘生缘灭、因缘和合,无常生灭、虚妄假有的法;乃至最后要去确认,你所观行的这个法界跟其他法界各自的体性,也就是各自的自性,有什么样的差别法相。由这样的差别法相,你就能够确认一一界的自性是不相同的,因为它们自性是有差别的,就不会把十八界彼此之间混淆不清,甚至把某一法界误会成为十七法界当中的另外一界。
要完成这样的四寻思观行,当然要对一一法界的内涵自性必须有正确知见,才能够开始真正去作观行,作四寻思的观行。经由这样的观行,主要的目的要断除众生的身见(或者叫我见),来确定蕴处界这十八界我都是因缘生灭无常、终归坏灭的法,是苦法、是虚妄空相法、也是无我的法性。这样的我见能断除,就不会执取蕴处界我为真实常住不坏的我。在阿含经教中,与 平实导师的教导中,都再三指出我见的断除,是我们学佛法人学法首要之务。
在逐一细讲“意根”界的自性之前,我们先为大家略说“意识”这一界有何种自性;大家就能在下面解说意根自性的时候,可以从法理上先作比量思惟:这两个法界自性上确实存在什么样的差别法相,两者是摄归不同法界的,并不是同一个法。
第六识意识心的自性,或者说第六识心的体性,简单说就是:这意识心是能够分别六尘当中的法尘,当这个心与前五识心和合运行时,也同时能分别五尘的细相。但是当你入睡之后,进入作梦的阶段,所现前的梦中独头意识,不仅能分别梦中五尘境相的粗相,也可以分别五尘的细相境界。所以,第六识意识心功能体性非常的强大,这个心祂能:记忆思惟、能归纳分析、能作整理比对,也能回忆过去之种种,也能憧憬未来,祂更能天马行空作种种的创造、发明等等,所以祂的体性很强大。意识心这些自性,都不是意根所拥有的自性。也就是说,上面所谈的意识心的自性,都不是意根所能作为,不属于意根的自性。
以下就逐一为大家来说明:“意根”具有何种不同于第六识意识心的独立的自性,大家就能够了解这两个法界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自性差别”,也就是说祂的自性是不相同的,那你就不会把这两个界混淆在一起,当然就不会如同安慧等人分不清意识界跟意根界这两界的差别,而把祂混淆在一起。
第一项意根的自性说:第七识意根末那具有恒审思量、处处作主分别,具有恒而审之、从未断灭;也就是说,祂从来没有断灭过,只有阿罗汉要离开三界,进入无余涅槃才会灭尽。这个意思在讲:意根末那是众生真正作主决定的心,这个心是恒审思量,剎那剎那都在为意识我作主决定。举例来说,如同电视机前的观众听法到这一刻,其实每一剎那剎那在作主决定要不要继续听下去的那个“心”,是我们的第七识意根末那在为你的意识心我作最后决定。一般没有学法的人,或者是不具有八识心正知见的人,他们并不能知道自己身中有个“意根末那我”在为他作主决定。凡夫众生没有这个知见,总是认为是我现前的“意识心我”在思量作主决定一切的事。
我们可以举现实生活当中大家比较容易体会的例子来作说明,大家就比较能了解,确实是由第七识意根末那在背后决定了你的所有一言一行,而你现前知道的意识心我,其实根本作不了主。
举例来说,有一位有心想要戒烟的老烟枪,当他辛苦忍了几天的烟瘾,可是到后来虽然意识心我很理智思惟知道:如果我又不能安忍抽了一根,这戒烟就不会成功,会功亏一篑;但最后终究还是抵不过烟瘾,戒烟到最后那一剎那,他还是投降了,因为他又抽了所谓的最后一根烟,使得这次戒烟又无法成功。
那么,是谁在最后一剎那违背意识心我作了再抽一根的决定?其实就是他自己身中的“第七识意根末那我”。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意识心我跟背后的意根末那我所作决定相一致的时候,众生是很难察觉有一个真正在作主决定的我,就是末那的我;但是当两者所作的决定是不一致的时候,你才会隐约警觉好像有那么另外一个我,真正在背后为我作主决定,其实那就是意根末那我。上面只是生活当中一个可以举出的例子,其实我们还有非常多生活中无数的例子,学法的人都可以现前去体会隐藏在意识我的背后,这个末那我确实是存在的。这也就是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在日常中应当经常在历缘对境中去作观行的功课。
又说意根末那识这个心,具有“恒而审之”的体性,不同于第六识意识心我是“审而非恒”;也就是说,这两个心的自性,是有很多的差别法相的。比如意识心的我每天是夜夜眠熟无梦的时候,就会断灭不会现前;乃至这一世意识心我,最多也只能运行到这一世舍报之后;当然如果有经过中阴身的阶段,这一世的意识心最多也是运行到中阴身舍报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去到后世的;那么舍报的时候就会进入唯识五个无心位所说的“正死位”,舍报进入此位,这一世意识心的我就断灭了。也就是这一世意识心的我,其实无法去到下一世,原因就是因为有情众生每一世意识心的我都是全新的意识心,是因为祂都是依重新再出生的这个大脑胜义根为缘,才来出生另一个全新的意识心我。所以这个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一世再来人间受生,有情众生都是没有办法知道我们过去世的种种,原因就是在这里,因为每一世的意识心都是重新再出生,都是全新的缘故。
但是相对来说,这个意根末那我祂却是世世常住,没有一刻断灭的时候。每一世末那我在舍报之后,这个意根末那我跟第八识如来藏就会一起去到下一世,入住到下一世有缘父母的受精卵位中;也就是每一世舍报后,去到下一世有情身中的第七识意根跟第八识如来藏,都是同一个第七识意根、同一个第八识如来藏。这第七识、第八识,就是有情众生所具有的八识心王当中唯二的两个识心;因为这两个心,都是恒而常住不坏灭的心。
对于还没有能力出离三界生死的凡夫来说,或者是已经有能力出离三界生死却世世留惑润生,发愿要在人间行菩萨道的大乘圣位菩萨(也就是初地以上菩萨)来说,意根末那我都是恒而永无坏灭的时候;但是,如果对于一位定性声闻阿罗汉来说,他在舍报的时候,仍然是需要灭尽意根末那我;因为舍报的时候,一定是要灭尽一切法,才能够入无余涅槃。所以阿罗汉入涅槃,是包括意根在内一切法都是要灭尽的。
这也是第七识意根跟第八识众生的真实我如来藏,这两个心所不同的地方;因为有情众生第八识是真正的常恒,永无坏灭的时候。从凡夫位一直到阿罗汉位入无余涅槃,乃至到了大乘的究竟佛位,这第八识心都是常住不坏灭的,祂是众生真正不生不灭的真实我的缘故。
所以意识心我,祂的体性是“审而非恒”,但是第七识意根末那我却是“恒而审之”的自性,这两个心的自性存在这么显著的差别,当然是摄归不同法界;不会是安慧所妄说的,说意根这个法是假名施设来的,甚至说意根是意识之所含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安慧等人他们是具足我见的凡夫,并没有依 佛世尊的教导去作界差别的寻思观行,但是安慧却自己妄加揣测,甚至大胆否定。佛宣讲一定具足十八法界,安慧却敢妄说成只有十七界,主要就是他要把现象界当中“意根”这一界给否定掉,把法界说成只有十七界。
那么第七识意根末那在唯识经论当中,还有释义这个心,还有非常多不同于第六识意识心的自性。比如祂的第二项自性说:意根末那具有遍计所执的自性,而且能够默容诸法,能缘一切境界相。第三项自性说:意根末那这个心是不了别五尘的,祂只有对法尘的大变动能够作分别,也就是祂的分别、了别慧是非常差的。第四项意根末那自性说:祂的了别慧很差,原因来自于祂遍缘一切境界相的关系;而且祂对于六尘上说祂能分别,主要还是需要伴随意识心同时生起,才能藉由意识心去作分别。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上面谈到第七识意根所具有这些不同于第六识意识心的自性,我们要留到下一集节目当中,再逐一为大家详细介绍这当中自性的内涵。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下一集节目,谢谢大家收看。
阿弥陀佛!